第四章 金融资产.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内容说明:  本培训内容根据 2001 年注册会计师考 试辅导教材《会计》一书和《企业会 计制度》(财会[ 2000 ] 25 号)相关 内容编写.
Advertisements

会计实务案例. 复式记账基本原理 有借必有贷, 借贷必相等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对发生的每项经济业务至少要在两个相互联系的账户上以相等 的金额作双重的记录 所有账户之间的数字存在平衡关系,可以进行试算平衡
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 一、交易性金融资产概述 二、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取得 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现金股利和股息 四、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期末计量 五、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处置.
2012 年长春高新技术产业股 份(集团)有限公司 小组成员:胡佳英 杨玲 陈依云 骆朱岚. 长春高新技术产业集团概况 : 年末流动资产合计( ) 年末流动负债合计( ) 存货( 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资产总额(
《中级财务会计》课件 第五章 投资 主讲:边喜春 江西财大会计学院 TEL:0791——
第五章 金融资产(二) 主 要 内 容 ●金融资产的概念和种类 ●持有至到期投资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区别
第四章 投资 主讲 邓福贤.
第八章 对外投资 2017/2/26.
第8章 投资 8.1 投资的概述 1. 按投资的性质分类 权益性投资:为获取另一企业的股权所作的投资。 债权性投资:为获取债权所作的投资。
第五章 对外投资的核算 【本章学习目标】本章主要介绍企业对外投资的概念、分类和核算方法。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企业经营活动以外的收入来源途径,掌握交易性金融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的区别及账务处理。
第五章 应收及预付项目 应收票据 应收账款 预付及其他应收款 坏账损失及其核算 应收债权融资.
第十章 财务报表 资产负债表 (财务状况) 利润表 (经营成果) 总 账 明细账.
第十二章 财务报表 第一节 财务报表概述 第二节 资产负债表 第三节 利润表 第四节 现金流量表.
单项选择题 判断题 陈 琳.
第九章 非流动负债.
课程名称:《基础会计》 教学内容:编制资产负债表
第十一章 非流动负债 主 要 内 容 长期借款利息的计算及主要账务处理; 长期债券发行价格的确定及主要账务处理;
第十章 流动负债 主要内容 ●短期借款与交易性金融负债的会计处理 ●应付票据与应付账款的会计处理 ●应付职工薪酬与应交税费用的会计处理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核算 教学目的:掌握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概念,掌握持有至到期投资的确认、计量及相关会计处理,掌握溢价、折价的摊销
《会计模拟实训》精品课程 青岛城阳职教中心 刘哲爱.
企业会计实务.
营改增的会计处理.
一、长期股权投资概述 二、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 三、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 四、长期股权投资减值与处置
初级会计实务 第二章 负债(二) 主讲人:杨菠.
初级会计实务 第一章 资产(五) 主讲名师:杨菠.
项目十 长期负债.
初级会计实务 第二章 负债(七) 主讲人:杨菠.
第4章 货币资金与应收项目 4.1 货币资金 库存现金 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 1. 现金的管理
第九章 金融资本 第一节 借贷资本和利息 第二节 货币需求与供给 第三节 股份资本 第四节 保险业资本 第五节 金融衍生产品.
长期借款.
20个常用财务指标 判断短期偿债能力的两大财务指标: 1,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
第四章 金融资产 定义和分类 交易性金融资产 持有至到期投资 贷款和应收款项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金融资产减值.
中级财务会计 第七章 金融资产.
收益与风险 收益率计算 预期收益率 持有期收益率 投资组合收益率 其他相关收益率:内部收益率(货币加权收益率与时间加权收益率)、贴现率。
第十章 长期投资.
第八章 流动负债 第十节 其他应付款.
第四章 金融资产 2013.
浅谈资产减值 小组成员:李 苑 时丽玉 王 娟 金一帆 陈文婷 臧超艳 赵丽华 葛王燕 陈静珺 王 珏.
任务五 利润形成与财务成果的核算 《基础会计》
第12章 财务会计报告 12.1 财务会计报告概述 12.2 资产负债表 12.3 利润表与综合收益表
财务会计 第五章~.
中公教育湖南分校 地址:长沙市建湘南路36号芙蓉国际黄金之城6楼
中级财务会计形考作业答案 形考作业习题二: A商品确认的价格:1500元 B商品确认的价格:1400元
第七章 固定资产 本章结构 固定资产的性质与分类 固定资产的增加 固定资产的折旧 固定资产的修理 固定资产的减少
第二章 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要素 教师:武科 副教授.
  中级财务会计            责任教师 李玉波        网站地址:
第三章 应收及预付款项 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练习.
教学目标 1.了解销售过程收入确认核算的主要内容; 2.掌握销售过程收入确认经济业务的核算方法。
坏账损失备抵法的核算 文登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田兰香 片头.
投资性房地产.
会计初级实务 第一章 资产(三) 主讲名师:杨菠.
会计初级实务  第一章 资产(四) 主讲名师:杨菠.
第四章 证券自营业务.
项目六 资金岗位核算.
记账凭证的填制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工程系 姚雪超.
第三章 金融资产 学习目标 ◆ 了解金融资产的概念、特征和内容 ◆ 掌握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核算内容及会计处理方法
第四章 金融资产 第一节 金融资产及其分类 第二节 交易性金融资产 第三节 持有至到期投资 第四节 贷款和应收款项 第五节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二)常用会计科目: 教材P40表2-2 1.库存现金:本科目核算企业的库存现金。
债务重组 衡阳财工院会计系 周宇霞.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 大丰职教中心 张春平.
第十七章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小企业会计准则》 主要业务处理 主讲:张艳.
09 销售环节一般业务的会计处理.
基础会计 供应过程的核算.
第七章 筹资活动的会计处理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主要发生的经济业务及类型,掌握在筹资过程中涉及的主要账户,以及各账户的性质,掌握权益资本筹资过程一般业务的会计处理,掌握债务资本筹资过程一般业务的会计处理。 会计 经 济环 境 其 他环 境 教 育环.
项目九:非流动负债.
Unit 7 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 库存现金 一、清查结果处理步骤 核准金额,查明原因 调整账簿记录,做到账实相符 进行批准后的账务处理
【第一章第5节】 持有至到期投资 主讲老师:梁天.
主讲:大雄老师 习题课2.
情境五 长期股权投资 任务一:长期股权投资概述 任务二: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四章 金融资产

目 录 第一节 金融资产及其分类 第二节 交易性金融资产 第三节 持有至到期投资 第四节 贷款和应收款项 第五节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目 录 第一节 金融资产及其分类 第二节 交易性金融资产 第三节 持有至到期投资 第四节 贷款和应收款项 第五节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第六节 金融资产减值

第一节 金融资产及其分类 一、金融资产的内容 二、金融资产的分类

一、金融资产的内容 金融资产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 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贷 款、其他应收款项、股权投资、债权投资、衍生工 具形成的资产等。 本章不涉及以下金融资产: (1)货币资金 (2)长期股权投资

二、金融资产的分类 企业应当结合自身业务特点、投资策略和风险管理要求,将取得的金融资产在初始确认时划分为以下几类: (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2)持有至到期投资; (3)贷款和应收款项; (4)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

(一)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的金融资产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和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金融资产应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1.交易性金融资产 交易性金融资产,主要是指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金融资产,如企业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买的股票、债券、基金等。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金融资产应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取得该金融资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近期内出售 或回购。 属于进行集中管理的可辨认金融工具组合的一部 分,且有客观证据表明企业近期采用短期获利方 式对该组合进行管理。 属于衍生工具,其公允价值变动大于零时,应将 其相关变动金额确认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同时计 入当期损益。

2.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主要是指企业基于风险管理以及战略投资需要等所作的指定。 通常情况下,只有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金融资产,才可以在初始确认时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该指定可以消除或明显减少由于该金融资产的计 量基础不同所导致的相关利得或损失在确认或计 量方面不一致的情况。 企业风险管理或者投资策略的正式书面文件已载 明,该金融资产组合或该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组 合,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管理、评价并向关键 管理人员报告。

注 意 某项金融资产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 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后,不能再重分类为 其他类别的金融资产 其他类别的金融资产也不能再重分类为以公允 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二)持有至到期投资 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是指相关合同明确了投资者在确定的期间内获得或应收取现金流量(如债券投资利息和本金等)的金额和时间。 有明确意图持有至到期,是指投资者在取得投资时意图就是明确的,除非遇到一些企业所不能控制、预期不会重复发生且难以合理预计的独立事项,否则将持有至到期。

有能力持有至到期,是指企业有足够的财务资源,并不受外部因素影响将投资持有至到期。 企业应当于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对持有至到 期投资的意图和能力进行评价。如果企业的持 有意图或能力发生了变化,应当将其重分类为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进行处理。

(三)贷款和应收款项 贷款和应收款项,是指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的非衍生金融资产,如金融企业发放的贷款和其他债权。 非金融企业持有的现金和银行存款、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形成的应收款项、企业持有的其他企业的债权(不包括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的债务工具),只要符合贷款和应收款项的定义,可以划分为贷款和应收款项类。

划分为贷款和应收款项类的金融资产与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金融资产的主要差别在于前者不是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的金融资产,并且不像持有至到期投资那样在出售或重分类方面受到较多限制。 如果某债务工具投资在活跃市场上没有报价,则企业不能将其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四)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指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以及除下列各类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 (1)贷款和应收款项; (2)持有至到期投资; (3)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第二节 交易性金融资产 一、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初始计量 二、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收益的确定 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期末计量 第二节 交易性金融资产 一、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初始计量 二、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收益的确定 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期末计量 四、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处置

一、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初始计量 (一)“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 ■核算内容 ▲交易性金融资产 ▲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明细科目——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

(二)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 交易性金融资产应当按照取得时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入账金额,相关的交易费用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投资收益。 交易费用,是指可直接归属于购买、发行或 处置金融工具新增的外部费用,包括支付给 代理机构、咨询公司、券商等的手续费和佣 金及其他必要支出。

企业购入股票、债券等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当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不计入相关资产的初始入账金额。

例题见教材【例4-1、4-2、4-3】 取得时,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按取得时的公允价值) 应收股利(已宣告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 应收利息(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 投资收益(交易费用) 贷:银行存款等 例题见教材【例4-1、4-2、4-3】

二、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收益的确认 例题见教材【例4-4、4-5】 企业在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期间所获得的现金股利或债券利息,应当确认为投资收益。 借:应收股利 应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 收到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应收利息 例题见教材【例4-4、4-5】

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期末计量 例题见教材【例4-6】 资产负债表日,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按其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公允价值﹥账面余额,调↑账面余额,确认公允价值上升收益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公允价值﹤账面余额,调↓账面余额,确认公允价值下跌损失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例题见教材【例4-6】

四、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处置 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实际收到的价款 -所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余额 -已计入应收项目的现金股利或债券利息 交易性金融资产处置损益

企业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该交易性金融资产在持有期间已确认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净损益应确认为处置当期投资收益, 借:银行存款(实际收到)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初始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借或贷) 投资收益(差额,借或贷) 同时调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投资收益 或相反分录。 例题见教材【例4-7、4-8、4-9】

第三节 持有至到期投资 一、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计量 二、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收入的确认 三、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处置与重分类

一、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计量 (一)会计科目的设置 持有至到期投资 ——成本 ——利息调整 ——应计利息

(二)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会计处理 持有至到期投资应当按取得时的公允价值和相 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 如果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 的利息,应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

例题见教材【例4-10、4-11、4-12】 取得时,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投资的面值) —利息调整(初始计量金额﹥面值部分) 应收利息(已到付息期尚未领取的利息) 贷:银行存款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初始计量金额﹤面值部分) 收到利息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利息 例题见教材【例4-10、4-11、4-12】

二、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收入的确认 实际利率法 含义:按照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认利息收入并确定期末摊余成本的方法。 即:以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期初摊余成本乘以实际利率作为当期利息收入,以当期利息收入与按票面利率和面值计算确定的当期应收利息的差额作为当期利息调整摊销额,以期初摊余成本加上或减去当期利息调整摊销额作为期末摊余成本的一种方法。

解决四个问题: 实际利率的计算、摊余成本的确定、 持有期间的收益确认、处置时的损益的处理 期末摊余 =期初摊余 ﹢ 投资 - 应收 - 已收回 - 已发生的 成本 成本 收益 利息 的本金 减值损失 现金流入 =债务面值 ×名义利率 实际利息 =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一)摊余成本与实际利率法 持有至到期投资在持有期间应当按照摊余成本计量,并按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认当期利息收入,计入投资收益。 摊余成本×实际利率=投资收益

1.摊余成本 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 (1)扣除已偿还的本金; (2)加上或者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 (3)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2.实际利率 实际利率是使持有至到期投资未来收回的利息和本金的现值恰等于持有至到期投资初始确认金额的折现率。 实际利率应当在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时确定,在该持有至到期投资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保持不变。

在实际利率法下,利息收入、应收利息、利息调整摊销额、摊余成本之间的关系如下: 利息收入=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应收利息=面值(到期日金额)×票面利率(名义利率) 利息调整摊销额=利息收入-应收利息 如果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确认金额大于面值,上式计算结果为负数, 表明应从期初摊余成本中减去该利息调整摊销额作为期末摊余成本; 如果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确认金额小于面值,上式计算结果为正数, 表明应在期初摊余成本的基础上加上该利息调整摊销额作为期末摊余成 本。

◆在持有至到期投资既不存在已偿还的本金也没 有发生减值损失的情况下,其摊余成本可用公 式表示如下: 摊余成本 = 初始确认金额 ± 利息调整累计摊销额 (或) =面值 ± 利息调整摊余金额

(二)分期付息债券利息收入的确认 ◆初始确认金额大于面值 借:应收利息 [面值×票面利率] 贷:投资收益 [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差额]

◆初始确认金额小于面值 借:应收利息 [面值×票面利率]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差额] 贷:投资收益 [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三)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利息收入的确认 ◆初始确认金额大于面值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 [面值×票面利率] 贷:投资收益 [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差额]

例题 ◆初始确认金额小于面值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 [面值×票面利率]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差额]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差额] 贷:投资收益 [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例题

【例】20×0年1月1日,XYZ公司支付价款1 000元(含交易费用),从活跃市场上购入某公司5年期债券,面值1 250元,票面年利率4 【例】20×0年1月1日,XYZ公司支付价款1 000元(含交易费用),从活跃市场上购入某公司5年期债券,面值1 250元,票面年利率4.72%,按年支付利息(即每年支付59元),本金最后一次支付。合同约定,该债券的发行方在遇到特定情况时可以将债券赎回,且不需要为提前赎回支付额外款项。XYZ公司在购买该债券时,预计发行方不会提前赎回。

期初摊余成本的调整额可按如下公式计算 (四)可提前赎回债券利息收入的确认 持有至到期投资如果是附有可提前赎回条款 的债券,企业在预计发行债券公司将部分赎回债 券时,应调整期初摊余成本,并将摊余成本的调 整额计入当期损益。 期初摊余成本的调整额可按如下公式计算

例题见教材【例4-17】 期初调整后摊余成本=当期收回债券本金的现值 +当期利息的现值 +以后期间利息的现值 +剩余债券本金的现值 摊余成本调整额=期初调整前摊余成本 -期初调整后摊余成本 例题见教材【例4-17】

第四节 贷款和应收款项 一、贷款和应收款项概述 二、贷款和应收款项的会计处理

一、贷款和应收款项概述 贷款和应收款项是指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贷款和应收款项主要是指金融企业发放的贷款和其他债权,但不限于此。 非金融企业持有的现金和银行存款、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形成的应收款项、持有的其他企业债权(不包括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的债务工具)等,只要符合定义,可以划分为这一类。

二、贷款和应收款项的会计处理 例题见教材【例4-21】 (一)应收账款 含义: 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而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 计价:按应收合同或协议价款确认,包括运杂费。 确认:一般按交易日或销售收入确认日; 采用托收承付的,在办妥托收手续时确认。 例题见教材【例4-21】

◇商业折扣 商业折扣,是指企业为促进商品销售而在商品标价上给予的价格扣除。 商业折扣的目的是鼓励购货方多购商品,通常 根据购货方不同的购货数量而给予不同的折扣 比率。

例题见教材【例4-22】 商品标价扣除商业折扣后的金额,为双方的实 际交易价格,即发票价格。 由于会计记录是以实际交易价格为基础的,而 商业折扣是在交易成立之前予以扣除的折扣, 它只是购销双方确定交易价格的一种方式,因 此,并不影响销售的会计处理。 例题见教材【例4-22】

◇现金折扣 现金折扣,是指债权人为鼓励债务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付款而向债务人提供的债务扣除。 现金折扣的目的是鼓励债务人在规定的期限内尽快付款,折扣条件通常用一个简单的分式表示。例如,2/10,1/20,N/30。 如果购货方能够取得现金折扣,则发票金额扣除现金折扣后的余额,为购货方的付款金额。

▲总价法 总价法,是指直接按发票金额对应收账款及销售收入计价入账的会计处理方法。 在总价法下,如果购货方能够在折扣期限内付款,销货方应将购货方取得的现金折扣作为财务费用处理。

例题见教材【例4-23】 业务发生时, 借:应收账款(总价)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折扣期付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财务费用(折扣部分) 贷:应收账款 超过折扣期付款,借:银行存款 例题见教材【例4-23】

(二)应收票据 1.票据的概念 票据是由出票人签发的、载明债务人于规定 日期向债权人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款项的书面证 明,包括支票、本票和汇票。

2.票据的种类 支票 银行本票 属于即期票据,见票即付,不需 要通过应收票据核算 银行汇票 商业汇票——属于远期票据,我国目前应收票 据的核算对象

3.应收票据的确认和计量 (1)分类 按一年为界限 短期应收票据 按是否计息 带息商业汇票 长期应收票据 不带息商业汇票 按一年为界限 短期应收票据 长期应收票据 按是否计息 带息商业汇票 不带息商业汇票 票面上注明了利率和付息日期 票面上无注明利息,并且到期后按面值支付

一般情况下,收到应收票据时,按其面值或现值入账 (2)应收票据的计价 一般情况下,收到应收票据时,按其面值或现值入账 但带息的应收票据,应于期末按其面值和确定的利率计提利息→计提的利息 增加应收票据的账面余额,同时冲减财务 费用(利息较多) 增加应收票据的账面余额,计入当期损益 (利息较少)

4、应收票据的核算 “应收票据”:反映和监督应收票据取得、票款收回等经济业务。 借方:取得的应收票据的面值和计提的票据利息; 贷方:到期收回票款或到期前向银行贴现的应收票据的票面额; 期末余额(借方):企业尚未收回的应收票据的面值和应计利息。

(1)无息应收票据的核算 无息应收票据的到期值=面值 收到时,按面值, 借:应收票据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收账款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到期收回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票据 到期无法收回时(商业承兑汇票), 借:应收账款

◆利率:指年利率,月利率(÷12),日利率(÷360) ◆期限:签发日至到期日的时间间隔 (2)带息应收票据的核算 带息应收票据的到期值=面值+利息 =面值+面值×利率×期限 =面值×(1+利率×期限) ◆利率:指年利率,月利率(÷12),日利率(÷360) ◆期限:签发日至到期日的时间间隔 按月表示:应以到期日月份中与出票日相同的那一天为到期日。 eg. 4.15—5.15 ;6.30—7.31 按日表示:应以出票日起按实际经历天数计算,通常出票日与到期日只算其中一天,“算头不算尾”或“算尾不算头”。 eg. 4.15签发的90天票据,到期日是7.14 90-(30-15)-31-30=14

收到时,按面值, 借:应收票据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收账款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期末,按应收票据的面值和利率计提票据利息, 贷:财务费用 到期收回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票据 到期无法收回时(商业承兑汇票), 借:应收账款 注意:不再计提利息,其包含的利息在备查簿登记,待实际收到时再冲减收到的财务费用。

5、应收票据贴现的核算 (1)贴现 指票据持有人将未到期的票据背书后送交银行,银行受理后,按票据的到期值扣除贴现利息后的余额付给持票人的融资行为。 企业付给银行的利息→贴现利息 银行计算贴现利息的利率→贴现率 企业从银行获得的票据到期值扣除贴现利息后的货币 收入→贴现所得

(2)票据贴现公式 贴现所得=票据到期值-贴现息 贴现息=票据到期值×贴现率×贴现期 贴现期=票据期限-企业已持有票据期限 无息票据的贴现 无息票据到期值=票据面值 贴现息=票据面值×贴现率×贴现天数÷360 带息票据的贴现 带息票据到期值=票据面值×(1+利率×票据期限) 贴现息=票据到期值×贴现率×贴现天数÷360

例题见教材【例4-24】 (3)贴现核算 符合金融资产终止条件的, 借:银行存款(实际收到的) 财务费用(贴现息) 贷:应收票据 不符合金融资产终止条件的, 短期借款—利息调整(贴现息) 贷:短期借款—成本 例题见教材【例4-24】

(三)预付账款 含义:预付账款是企业为取得生产经营所需材料物资等而按照合同规定预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 预付账款属于债权,但产生于购货业务,收回债权的形式是取得所购买的材料物资。

例题见教材【例4-25】 核算:设置“预付账款”账户,核算预付货款或劳务费。 账务处理: 预付时, 借:预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预付时, 借:预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抵付货款时, 借:原材料∕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贷:预付账款 补付货款时, 借:预付账款 例题见教材【例4-25】

(四)其他应收款 其他应收款,是指除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等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暂付款项。 主要包括

例题见教材【例4-26、4-27】 应收的各种赔款和罚款 应收出租包装物租金 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项 备用金 存出保证金 预付账款转入 其他各种应收、暂付款项 例题见教材【例4-26、4-27】

第五节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含义:是指企业未被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的其他非衍生金融资产。 包括:直接指定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一、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确认与计量 (一)初始确认 取得时的公允价值﹢相关交易费用→作为初始确认金额。 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或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确认为应收项目。

(二)后续计量 1、资产负债表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其他综合收益” 2、持有期间的股利或利息,确认为“投资收益” 3、处置时,售价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并将持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间产生的“其他综合收益”转入“投资收益”。

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核算 (一)科目设置: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利息调整 ——应计利息 ——公允价值变动

例题见教材【例4-30、4-31】 (二)账务处理 1、取得时, ①股票投资,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交易费用) 应收股利 贷:银行存款 ②债券投资,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面值) ——利息调整(溢价借,折价贷) 应收利息 例题见教材【例4-30、4-31】

例题见教材【例4-32、4-33】 2、资产负债表日计算利息 借:应收利息(分期付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计利息(到期一次还本付 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 贷:投资收益(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差额,借或贷) 例题见教材【例4-32、4-33】

例题见教材【例4-34、4-35】 3、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变动 ①公允价值上升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其他综合收益 ②公允价值下降 借:其他综合收益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例题见教材【例4-34、4-35】

4、处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 应将取得的价款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面余额之差,计入投资收益。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面余额,是指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初始计量金额加上或减去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累计变动后的金额。 对应于处置部分的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金额应转出,计入投资收益。

例题见教材【例4-36、4-37】 借:银行存款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变动 ∕利息调整∕应计利息 其他综合收益(从所有者权益转出的公允价值累计变动金 额,或在“借”方) 投资收益(差额,借或贷) 例题见教材【例4-36、4-37】

第六节 金融资产减值 一、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 二、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计量

一、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 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发生了减值,应当确认减值损失,计提减值准备。

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客观证据 发行方或债务人发生严重财务困难; 债务人违反了合同条款,如偿付利息或本金发生违约或逾期等; 债权人出于经济或法律等方面因素的考虑,对发生财务困难的债务人作出让步; 债务人很可能倒闭或进行其他财务重组;

因发行方发生重大财务困难,该金融资产无法在活跃市场继续交易; 无法辨认一组金融资产中的某项资产的现金流量是否已经减少,但根据公开的数据对其进行总体评价后发现,该组金融资产自初始确认以来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确已减少且可计量,如该组金融资产的债务人支付能力逐步恶化,或债务人所在国家或地区失业率升高、担保物在其所在地区的价格明显下降、所处行业不景气等;

根据以上客观证据判断金融资产是否发生减值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权益工具发行方经营所处的技术、市场、经济或法律环境等发生重大不利变化,使权益工具投资人可能无法收回投资成本; 权益工具投资的公允价值发生严重或非暂时性下跌; 其他表明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客观证据。 根据以上客观证据判断金融资产是否发生减值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这些与客观证据相关的事项必须影响金融资产的 预计未来现金流量,并且能够可靠地计量。对于 预期未来事项可能导致的损失,无论其发生的可 能性有多大,均不能作为减值损失予以确认。 企业通常难以找到某项单独的证据来认定金融资 产是否已发生减值,因而应综合考虑相关证据的 总体影响进行判断。

债务方或金融资产发行方信用等级下降本身不足以说明企 业所持的金融资产发生了减值。但是,如果企业将债务人 或金融资产发行方的信用等级下降因素,与可获得的其他 客观的减值依据联系起来,往往能够对金融资产是否已发 生减值作出判断。 对于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其公允价值低于其成本本身 不足以说明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已发生减值,而应当综 合相关因素判断该投资公允价值下降是否是严重或非暂时 性下跌,并且企业应当从持有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的整 个期间来判断。

二、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计量 (一)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损失的计量 1、在资产负债表日,有客观证据表明持有至到期投资发生了减值的,计提减值 借:资产减值损失(其账面价值与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之 间的差额)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2、对确认的减值损失,如有客观证据表明该持有至到期投资价值已恢复的,转回减值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注意:转回后的账面价值不应当超过假定不计提减值准备情况下该金融资产在转回日的摊余成本。

(二)应收款项减值损失的计量 应收款项减值:企业应收款项可能会因各种原因而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企业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的应收账款为应收账款减值。 应收款项减值损失:由于发生应收账款减值而产生的损失。

应收款项减值的处理 备抵法:按期估计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提取坏账准备金,确认坏账损失时,以该准备金抵补该损失并转销相应的应收账款金额。 设“坏账准备”账户: 专门核算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计提、转销等情况。 借:登记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和冲减的坏账准备金 贷:登记当期计提的坏账准备金 期末余额(贷):反映企业已计提但尚未转销的坏账准备

资产负债表日,提取坏账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 贷:坏账准备 冲减多计提的坏账准备时, 借:坏账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当期应计提 = 按期末应收款项 + 坏账准备科目 (借) 坏账准备金额 计算的减值金额 ﹣ 原有余额 (贷) 冲减多计提的坏账准备时, 借:坏账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实际发生坏账损失时, 贷:应收账款 坏账又收回时, 借:应收账款 同时,借:银行存款 贷: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

提取坏账准备的方法 (1)应收款项余额百分比法 应收款项余额百分比法,是指按应收款项期末余额的一定百分比计算确定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的一种方法。

例题见教材【例4-39】 = - = + ●期末,当期实际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 当期实际计提 按期末应收款项 坏账准备科目 当期实际计提 按期末应收款项 坏账准备科目 坏账准备金额 计算的减值金额 原有贷方余额 ●期末计提坏账准备后,“坏账准备”科目余额 坏账准备科目 当期实际计提 按期末应收款项 原有贷方余额 坏账准备金额 计算的减值金额 = - = + 例题见教材【例4-39】

(2)账龄分析法 账龄分析法是指对应收款项按账龄分类并分别确定计提坏账准备的百分比,据以计算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的一种方法。 账龄分析法的会计处理方法与应收款项余额百分比法相同,但计算的坏账准备金额比应收款项余额百分比法更精确、更合理。

例题见教材【例4-40】 会计处理步骤 对应收款项按账龄的长短进行分类 分别确定各类应收款项计提坏账准备的百分比 计算各类应收款项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 加总求得全部应收款项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 例题见教材【例4-40】

(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计量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低于其成本本身不足以说明发生了减值。 当公允价值发生了较大幅度的下降,或在综合考虑各种相关因素之后,预期这种下降趋势属于非暂时性的,可以认定发生了减值。 分析判断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否发生了减值,应当注重该金融资产公允价值是否持续下降。

1、在资产负债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了减值的,计提减值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其他综合收益(从其他综合收益中转出的累计公允 价值下跌损失)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2、对确认的减值损失,转回时, 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债务工具,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资产减值损失

例题见教材【例4-41、4-42】 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权益工具,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其他综合收益 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转回的减值损失金额,应计入所有者权益,不得通过损益转回。 例题见教材【例4-41、4-42】

总结: 类别 初始计量 后续计量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公允价值,交易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公允价值,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持有至到期投资 公允价值,交易费用计入初始入账金额,构成成本组成部分 摊余成本 贷款和应收款项 公允价值,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公允价值下降幅度较大或非暂时性时计入资产减值损失) 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