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指令系统 4.1 概述 4.2 基本指令 4.3 常用的应用指令 4.4 数据传送和比较指令 4.5 数据移位和数据转换指令 4.6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2.8 函数的微分 1 微分的定义 2 微分的几何意义 3 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法则 4 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Advertisements

练一练: 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 并指出这些点相互间的关系: -6 , 6 , -3 , 3 , -1.5, 1.5.
BCD码运算的十进制调整指令 专用于对BCD码运算的结果进行调整 包括:AAA、DAA、AAS、DAS、AAM、AAD
实验四 利用中规模芯片设计时序电路(二).
第十四章 可编程控制器.
例1 挖掘机与交通灯 1、编程控制挖掘机 2、典型程序 3、编程控制交通灯.
在PHP和MYSQL中实现完美的中文显示
指令系统概述 基本指令(11类17条) 编制梯形图应注意的问题 应用指令(17大类)
第4节 FP1的特殊功能 一、脉冲输出 FP1的输出端Y7可输出一路脉冲信号,最大频率范围为45Hz~5kHz。这一功能只有晶体管输出方式的PLC才具有,且需配合脉冲输出控制指令F164(SPD0)使用。 脉冲输出进行位置控制示意图.
CP1H系列PLC简介(小型高功能PLC)
步进电机控制技术综合实验.
功能指令 第一节 功能指令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 程序流控制(FNC00~FNC09) 第三节 传送和比较指令(FNC10~FNC19)
二、 可编程控制器 的工作原理 内部处理 通信服务 输入处理 程序执行 输出处理 1、可编程控制器的工作状态
走进编程 程序的顺序结构(二).
第6章 FX2N PLC功能指令及应用 6.1 功能指令使用要素 6.2 程序流程控制(FNC00~FNC09)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朱华贵 2015年11月20日.
第一单元 初识C程序与C程序开发平台搭建 ---观其大略
第六章 OMRON C系列P型PLC的程序编制
8、CP1H系列PLC简介 (小型高功能PLC) 8.1 CP1H PLC的模块及扩展简介 8.2 CP1H PLC的CPU功能简介
时序逻辑电路实验 一、 实验目的 1.熟悉集成计数器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2.利用集成计数器设计任意进制计数器。 二、实验原理
实验七 计数器及其应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中规模集成计数器的使用方法和功能测试方法 2. 运用集成计数器构成任意模值计数器
逆向工程-汇编语言
实验六 积分器、微分器.
CPU结构和功能.
1、 逻辑取及输出线圈(LD/LDI/OUT)
永宏PLC --FB-PLC【基礎功能篇 】
第三章 CPM1A系列PLC的基本组成.
移相正弦信号发生器设计 采用直接数字综合器DDS发生器的设计 原理:图1是此电路模型图
C语言程序设计 主讲教师:陆幼利.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及应用 主讲人:顾老师
模块6 S7-200 PLC基本逻辑指令 项目 6.2 电动机Y-减压起动控制设计 项目 6.2 电动机Y-减压起动控制设计
第四章 MCS-51定时器/计数器 一、定时器结构 1.定时器结构框图
数字电子技术 Digital Electronics Technology
第四章 数据传送和数据比较指令.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朱华贵 2015年11月13日.
工业机器人知识要点解析 (ABB机器人) 主讲人:王老师
成绩是怎么算出来的? 16级第一学期半期考试成绩 班级 姓名 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历史 地理 物理 化学 生物 总分 1 张三1 115
第4章 Excel电子表格制作软件 4.4 函数(一).
组合逻辑电路 ——中规模组合逻辑集成电路.
实验三 16位算术逻辑运算实验 不带进位控制的算术运算 置AR=1: 设置开关CN 1 不带进位 0 带进位运算;
第 13 章 触发器和时序逻辑电路 13.1 双稳态触发器 13.2 寄存器 13.3 计数器 定时器及其应用.
iSIGHT 基本培训 使用 Excel的栅栏问题
实验六 触发器逻辑功能测试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仪器 1、熟悉并掌握RS、D、JK触发器的构成、工作原理和 功能测试方法。
长春理工大学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 数字电路实验 数字电路实验室.
实验二 带进位控制8位算术逻辑运算实验 带进位控制8位算术逻辑运算: ① 带进位运算 ② 保存运算后产生进位
第4课时 绝对值.
HSC高速输出例程 HORNER APG.
九宫趣味数学──手指关节计算器 上海浦东建平实验小学 王政皓.
第4章 触发器.
4.4 计数器 4.4.1 同步二进制计数器 4.4.2 同步十进制计数器 4.4.3 异步计数器 2019/5/16.
概述 一、基本要求 1. 有两个稳定的状态(0、1),以表示存储内容; 2. 能够接收、保存和输出信号。 二、现态和次态
6.1 定时器/计数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定时器/计数器的结构 定时器/计数器T0、T1的逻辑结构如图6-1所示。
3. 逻辑运算指令 A、简单逻辑操作指令 CLR A. (不影响CY、AC、 OV标志) CPL A
工业机器人知识要点解析 (ABB机器人) 主讲人:王老师
实验目的:掌握数据的顺序存储结构及它们在计算机中的操作。 实验内容:
§7.3 离散时间系统的数学 模型—差分方程 线性时不变离散系统 由微分方程导出差分方程 由系统框图写差分方程 差分方程的特点.
第3章 CPM2A系列PLC 3.1 CPM2A系列PLC的基本组成 CPM2A的一般规格指标和主要性能指标
现代电子技术实验 同步计数器及其应用研究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内容 注意事项.
C++语言程序设计 C++语言程序设计 第一章 C++语言概述 第十一组 C++语言程序设计.
循环程序设计 在程序中包含重复执行的程序段称为循环程序设计。循环程序可以使程序结构性强、可读性好,从而大大提高了程序质量。
第二章 PLC的编程语言.
第四章 基本逻辑指令 教学提示:PLC中用于一般控制系统的逻辑编程的指令是基本逻辑指令。FX2N的基本逻辑指令有27条,其功能很强,能解决实际生产中一般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问题 教学要求:本章让学生了解FX2N逻辑指令的类别、定义、书写方式和功能;掌握应用基本逻辑指令的功能、编程的规则、方法与步骤;能针对一般的工程控制要求应用基本逻辑指令编写工程控制程序.
数据表示 第 2 讲.
第8章 创建与使用图块 将一个或多个单一的实体对象整合为一个对象,这个对象就是图块。图块中的各实体可以具有各自的图层、线性、颜色等特征。在应用时,图块作为一个独立的、完整的对象进行操作,可以根据需要按一定比例和角度将图块插入到需要的位置。 2019/6/30.
上节复习(11.7) 1、定时/计数器的基本原理? 2、定时/计数器的结构组成? 3、定时/计数器的控制关系?
任务5-3 比较指令及应用 1、掌握各个指令使用注意事项; 2、能够利用指令完成密码锁、交通灯设计;
第12章 555定时器及其应用 一. 555定时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1. 分压器:由三个等值电阻构成
第九章 存储器和可编程逻辑器件 本章主要内容 半导体存储器 只读存储器 随机存取存储器 存储器容量的扩展 可编程逻辑器件
工业机器人入门使用教程 ESTUN机器人 主讲人:李老师
第四章 基本指令 要求: 熟练掌握基本逻辑指令及应用。 掌握梯形图编程规则。.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4章 指令系统 4.1 概述 4.2 基本指令 4.3 常用的应用指令 4.4 数据传送和比较指令 4.5 数据移位和数据转换指令 4.6 第4章 指令系统 基本指令 4.2 数据传送和比较指令 4.4 概述 4.1 常用的应用指令 4.3 数据移位和数据转换指令 4.5 数据运算指令 4.6

4.1 概述 ⒈指令的分类 ⒉指令的格式 按指令的功能不同,可分为基本指令和应用指令两大类。 基本指令是直接对输入和输出点进行操作的指令。 4.1 概述 ⒈指令的分类   按指令的功能不同,可分为基本指令和应用指令两大类。  基本指令是直接对输入和输出点进行操作的指令。  应用指令是进行数据传送、数据处理、数据运算、程序控制等操作的指令。应用指令的多少表明PLC功能的强弱。  ⒉指令的格式 指令的格式一般表示为:助记符(指令码)+操作数  ⑴助记符表示指令的功能。  ⑵指令码是指令的代码,用两位数(00-99)表示。  ⑶操作数提供指令执行的对象或数据。  

4.1 概述     ⒊执行指令对标志位的影响 ⒋指令的微分、非微分形式 4.1 概述 ⒊执行指令对标志位的影响   CPM2的SR区的25503~25507是指令执行结果的标志位,有的指令执行后不影响标志位,有的指令执行后影响标志位。其中ER(25503)是最常用的出错标志位。       指令分为指令的微分型指令和非微分型指令两种形式。应用指令多数兼有这两种形式。微分型指令要在其助记符前加标记@,这两种指令的区别是:对非微分型指令,只要其执行条件为ON,则每个扫描周期都将执行该指令;微分型指令仅在其执行条件由OFF变为ON时才执行一次,如果执行条件不发生变化,或者从ON变为OFF,则该指令都不执行。 ⒋指令的微分、非微分形式

4.2 基本指令 4.2.1 常用的基本指令 本节内容 4.2.2 PLC的基本编程规则和方法

4.2 基本指令 4.2.1 常用的基本指令 ⒈LD和LD NOT指令 格 式 梯形图符号 操作数的 含义及范围 4.2 基本指令 4.2.1 常用的基本指令 ⒈LD和LD NOT指令  格 式 梯形图符号 操作数的 含义及范围 指令功能及执行指令对标志位的影响 LD N N为继电器的编号,其范围是:IR、SR、HR、AR、LR、TC、TR。以位为单位进行操作 常开触点与左侧母线相连接指令。 指令执行结果不影响标志位。 LD NOT N 常闭触点与左侧母线相连接指令。 N N

4.2 基本指令 4.2.1 常用的基本指令 2.OUT和OUTNOT指令 格 式 梯形图符号 操作数的 含义及范围 4.2 基本指令 4.2.1 常用的基本指令    2.OUT和OUTNOT指令  格 式 梯形图符号 操作数的 含义及范围 指令功能及执行指令对标志位的影响 OUT N N为继电器的编号,范围:IR、SR、HR、AR、LR、TC、TR。以位为单位进行操作 把运算结果输出到指定继电器的指令。 指令执行结果不影响标志位。 OUT NOT N 把运算结果求反后输出到指定继电器。 N N

4.2 基本指令 4.2.1 常用的基本指令 LD、LD NOT和OUT指令的例子 4.2 基本指令 4.2.1 常用的基本指令 LD、LD NOT和OUT指令的例子 当继电器0000接通(ON)时,其常开触点闭合,1000继电器线圈接通。当继电器0001(OFF)断开时,其常闭触点闭合,1001继电器线圈通电。 时序图表示触点或线圈的动作时序,时序图中0000的高电平是指开关动作,而不论其触点是常开还是常闭。低电平是指开关未动作。 (a)梯形图 (b)助记符 (c)时序图

4.2 基本指令 4.2.1 常用的基本指令 ⒊AND和AND NOT指令 N N 格 式 梯形图符号 操作数的 含义及范围 4.2 基本指令 4.2.1 常用的基本指令    ⒊AND和AND NOT指令  格 式 梯形图符号 操作数的 含义及范围 指令功能及执行指令 对标志位的影响 AND N N为继电器的编号,范围:IR、SR、HR、AR、LR、TC。以位为单位进行操作 常开触点与其他程序段相串联指令。 指令执行结果不影响标志位。 AND NOT N 常闭触点与其他程序段相串联指令。 N N AND NOT指令的编程

4.2 基本指令 4.2.1 常用的基本指令 ⒋OR和OR NOT指令 N N 格 式 梯形图符号 操作数的 含义及范围 指令功能及执行指令 4.2 基本指令 4.2.1 常用的基本指令   ⒋OR和OR NOT指令  格 式 梯形图符号 操作数的 含义及范围 指令功能及执行指令 对标志位的影响 OR N N为继电器的编号,其范围是:IR、SR、HR、AR、LR、TC。以位为单位进行操作 常开触点与其他程序段相并联指令。 指令执行结果不影响标志位。 OR NOT N 常闭触点与其他程序段相并联指令。 指令执行结果不影响标志位 N N OR和OR NOT指令的编程

4.2 基本指令 4.2.1 常用的基本指令--使用部分基本指令例子 4.2 基本指令 4.2.1 常用的基本指令--使用部分基本指令例子   常开触点1000与0000并联,是逻辑“或”的关系,两者只要有一个为ON,并联的结果为ON。常闭触点0001与左面的并联部分相串联,两者是“与”的关系,常闭触点0001与左面的并联部分的结果都为ON时,输出继电器1000才为ON,否则为OFF。常闭触点0002与常闭触点0003中,只要有一个为ON,且常开触点1000也为ON时,则输出继电器1001才为ON。OUT NOT指令把前面的运算结果取反再输出到继电器1001。 梯形图和助记符语句

4.2 基本指令 4.2.1 常用的基本指令 ⒌NOP和END指令 格式 梯形图 符号 操作数 的含义 及范围 指令功能及执行指令 4.2 基本指令 4.2.1 常用的基本指令   ⒌NOP和END指令  格式 梯形图 符号 操作数 的含义 及范围 指令功能及执行指令 对标志位的影响 NOP (00) 无 无操 作数 空操作指令。 该指令不进行任何执行。在程序中预先插入一些NOP指令,当修改程序时,可避免改变序号。 E ND (01) 程序结束指令。 没有END指令的程序不能被执行并会显示相应的错误信息。执行END指令时标志位ER、CY、GR、EQ和LE将被置为OFF。

4.2 基本指令 4.2.1 常用的基本指令 操作数的含义及范围 梯形图 指令功能及执行指令 格 式 符号 对标志位的影响 4.2 基本指令 4.2.1 常用的基本指令    6.AND LD和OR LD指令  格 式 梯形图 符号 操作数的含义及范围 指令功能及执行指令 对标志位的影响 AND LD 无操 作数 并联触点组相串联指令,又称块与指令。 指令执行结果不影响标志位。 OR LD 串联触点组相并联指令,又称块或指令。

4.2 基本指令 4.2.1 常用的基本指令--使用AND LD例子 4.2 基本指令 4.2.1 常用的基本指令--使用AND LD例子   使用AND LD指令时,对于三个以上触点组的串联,可有两种编程方法,分别为前置编程法和集中编程法。 梯形图 前置编程法 集中编程法

4.2 基本指令 4.2.1 常用的基本指令--使用OR LD例子 4.2 基本指令 4.2.1 常用的基本指令--使用OR LD例子   使用OR LD指令时,对于三个以上触点组的串联,也可有前置编程法和集中编程法两种编程方法 。 梯形图 集中编程法 前置编程法

4.2 基本指令 4.2.1 常用的基本指令 ⒎SET和RESET指令 格 式 梯形图 符号 操作数的含义及范围 指令功能及执行指令 4.2 基本指令 4.2.1 常用的基本指令     ⒎SET和RESET指令  格 式 梯形图 符号 操作数的含义及范围 指令功能及执行指令 对标志位的影响 SET N N为继电器的编号,其范围是:IR、SR、HR、AR、LR。以位为单位进行操作 置位指令。当执行条件为ON时,将指定的继电器置为ON且保持。 指令执行结果不影响标志位。 RESET N 复位指令。当执行条件为ON时,将指定的继电器置为OFF且保持。

4.2 基本指令 4.2.1 常用的基本指令--使用SET和RESET例子 4.2 基本指令 4.2.1 常用的基本指令--使用SET和RESET例子 SET和RESET指令常成对使用,一般用SET指令将某继电器置为ON,再用RESET指令将其置为OFF。也可以单独使用RESET指令将已ON的继电器置为OFF。 SET和RESET指令的执行条件常使用短信号(脉冲信号),这两条语句之间可以插入别的指令。 梯形图 时序图 助记符语句

4.2 基本指令 4.2.1 常用的基本指令 ⒏KEEP指令 格 式 梯形图 符号 操作数的含义及范围 指令功能及执行指令 对标志位的影响 4.2 基本指令 4.2.1 常用的基本指令   ⒏KEEP指令  格 式 梯形图 符号 操作数的含义及范围 指令功能及执行指令 对标志位的影响 KEEP(11) N N为继电器的编号,其范围是:IR、SR、HR、AR、LR。以位为单位进行操作 锁存继电器指令当S端为ON时,继电器N被置为ON且保持;当R端为ON时,N被置为OFF且保持;当S、R端同时为ON时,N为OFF,N为HR区时有掉电保持功能。 指令执行结果不影响标志位。  S为置位端R为复位端

4.2 基本指令 4.2.1 常用的基本指令--使用KEEP例子 4.2 基本指令 4.2.1 常用的基本指令--使用KEEP例子 0000是置位端的输入条件,0001是复位端的输入条件。当0000从OFF变为ON时,1000被置位并保持,即使0001由ON变为OFF;当0001由OFF变为ON时, 1000被复位为OFF状 态并保持,即使0001由ON又变为OFF。 时序图 梯形图 助记符语句

4.2 基本指令 4.2.1 常用的基本指令--指令比较 使用SET/RESET、KEEP、OUT(如下图)等指令都可实现保持的功能。它们的区别在于: 用KEEP指令编程时,使用3条语句,当使用保持继电器HR作输出时,具有掉电保持功能; 用SET和RESET指令编程时,需用4条语句,但SET和RESET指令之间可以插入其它指令,使用比较灵活。当SET指令的操作数是保持继电器HR作输出时,具有掉电保持功能。 梯形图 时序图 助记符语句

4.2 基本指令 4.2.1 常用的基本指令 DIFU是上升沿微分指令,DIFD是下降沿微分指令。 ⒐DIFU和DIFD指令 格 式 梯形图 4.2 基本指令 4.2.1 常用的基本指令  ⒐DIFU和DIFD指令  DIFU是上升沿微分指令,DIFD是下降沿微分指令。  格 式 梯形图 符号 操作数的含义及范围 指令功能及执行指令 对标志位的影响 DIFU(13) N N为继电器的编号,其范围是:IR、SR、HR、AR、LR。以位为单位进行操作 当执行条件为OFF变为ON时,将指定的继电器接通一个扫描周期。指令执行结果不影响标志位。 DIFD(14) N 当执行条件为ON变为OFF时,将指定的继电器接通一个扫描周期。指令执行结果不影响标志位。

4.2 基本指令 4.2.1 常用的基本指令--使用微分指令的例子 4.2 基本指令 4.2.1 常用的基本指令--使用微分指令的例子   0005触点是DIFU和DIFD指令的执行条 件。0005触点从OFF变为ON时,继电器2000 只接通一个扫描周期(TS); 0005触点从 ON变为OFF时,保持继电器HR0000只接通一 个扫描周期。   注意:在第n次扫描时检测到的输入条件为OFF(ON),第n+1次扫描时检测到的输入条件为ON(OFF)时,DIFU(DIFD)指令才会被执行。 梯形图 时序图

4.2 基本指令 4.2.2 PLC的基本编程规则和编程方法 ⒈PLC梯形图编程格式 4.2 基本指令 4.2.2 PLC的基本编程规则和编程方法 ⒈PLC梯形图编程格式 梯形图编程格式是由多个梯级组成。每个输出单元构成一个梯级,每个梯级由一个或多个支路组成。支路中安排触点,它们组成输出执行条件的逻辑控制,安排在梯形图左侧。右侧安排输出单元,触点不能放在输出单元的右边。 (a)正确的安排 (b)错误的梯形图

4.2 基本指令 4.2.2 PLC的基本编程规则和编程方法 ⒉梯形图编程规则 4.2 基本指令 4.2.2 PLC的基本编程规则和编程方法        ⒉梯形图编程规则   ⑴继电器、定时/计数器等器件的触点可以多次重复使用,使用次数不受限制。   ⑵线圈或指令不能直接与左侧母线连接(除少数没有执行条件的指令,如END等)。如果需要,可以通过特殊辅助继电器25313(常ON)的触点连接。如图(a)所示。   ⑶用OUT指令输出时,同一编号的继电器线圈在同一程序中避免使用两次,否则会引起误动作或逻辑混乱。如图(b)所示。 (a)使用25313继电器 (b)双线圈输出

4.2 基本指令 4.2.2 PLC的基本编程规则和编程方法 ⒉梯形图编程规则 4.2 基本指令 4.2.2 PLC的基本编程规则和编程方法 ⒉梯形图编程规则 ⑷梯形图应符合顺序执行的原则,即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编写,不允许在两行之间垂直连接触点。如果不符合上述顺序,就要进行转换。 ⑸程序结束时一定要安排END指令,否则程序不被执行。 梯形图顺序转换

4.2 基本指令 4.2.2 PLC的基本编程规则和编程方法 ⒊基本编程方法 ⑴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线圈或指令可以并联输出。 4.2 基本指令 4.2.2 PLC的基本编程规则和编程方法 ⒊基本编程方法 ⑴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线圈或指令可以并联输出。 ⑵按“上重下轻”的方法。按“上重下轻”原则可减少指令语句。 (a)上轻下重 (b)上重下轻

4.2 基本指令 4.2.2 PLC的基本编程规则和编程方法 ⒊基本编程方法 ⑶按“左重右轻”方法进行。 4.2 基本指令 4.2.2 PLC的基本编程规则和编程方法 ⒊基本编程方法 ⑶按“左重右轻”方法进行。 ⑷如果一条指令只需要在PLC上电之初执行一次,可以用SR区的25315作为其执行条件。 按照“上重下轻”、“左重右轻”方法编程

4.2 基本指令 4.2.2 PLC的基本编程规则和编程方法 ⒊基本编程方法 4.2 基本指令 4.2.2 PLC的基本编程规则和编程方法 ⒊基本编程方法 ⑸对于有些复杂的梯形图,难于用AND LD、OR LD等基本指令编写语句表,这时需要重新安排梯形图的结构。如图 (a)改为图 (b),就可以使用AND LD、OR LD等基本指令编程了。 (a) (b)

4.2 基本指令 4.2.2 PLC的基本编程规则和编程方法 ⑺尽量使用那些操作数少、 执行时间短的指令, 4.2 基本指令 4.2.2 PLC的基本编程规则和编程方法 ⑺尽量使用那些操作数少、 执行时间短的指令, ⑹当某梯形图有两个分支 时,若其中一条分支从分支点 到输出线圈之间无触点,该分 支应放在上方,这样可以使编 程语句更少。 ⒊基本编程方法 以缩短扫描周期,提高I/O响应速度。

4.3 常用的应用指令 IL/ILC指令 暂存继电器(TR) JMP/JME指令 定时器/计数器指令 4.3.1 4.3.2 本节内容 4.3 常用的应用指令 4.3.1 IL/ILC指令 4.3.2 暂存继电器(TR) 本节内容 4.3.3 JMP/JME指令 4.3.4 定时器/计数器指令

4.3 常用的应用指令 4.3.3 IL/ILC指令 指令基本情况 格 式 梯形图 符号 操作数的含义及范围 指令功能及执行指令 4.3 常用的应用指令 4.3.3 IL/ILC指令  指令基本情况  格 式 梯形图 符号 操作数的含义及范围 指令功能及执行指令 对标志位的影响 IL(02) 无操作数 程序分支指令。当输入条件为ON时,执行IL和ILC之间的程序;当输入条件为OFF时, IL和ILC之间的程序不执行。 指令执行结果不影响标志位。 ILC(03) 程序分支结束指令。

4.3 常用的应用指令 4.3.3 IL/ILC指令 不论IL的输入条件是ON还是OFF,CPU都要对IL/ILC之间的程序进行扫描 1 所有OUT和OUT NOT指令的输出位都为OFF; 所有的定时器都复位; KEEP指令的操作位、计数器、移位寄存器、以及SET和RESET指令的操作位都保持IL为OFF以前的状态 如果IL的执行条件为OFF,则位于IL和ILC之间的程序不执行,此时IL和ILC之间各内部器件的状态如右 注意 2 3  IL和ILC指令可以成对使用,也可以多个IL指令配一个ILC指令,但不准嵌套使用,如IL—IL—ILC—ILC

4.3 常用的应用指令 4.3. .1 IL/ILC指令--使用IL和ILC指令例子 4.3 常用的应用指令 4.3. .1 IL/ILC指令--使用IL和ILC指令例子 图中A为分支点,A的右侧有两个分支,且每个分支都有触点控制。这时要使用分支指令编程。图 (a)可以画成图 (b)的结构,两者的功能一样。当0000为OFF时,IL和ILC之间的程序不执行,1000和1001都处于OFF状态;当0000为ON时,IL和ILC之间的程序执行,1000和1001的状态取决于各自分支的控制触点的状态。 (a) (b) (c)

4.3 常用的应用指令  暂存继电器可用来暂时存储当前指令执行的结果,所以处理梯形图分支可使用暂存继电器(TR)。CPM2A系列PLC 有8个暂存继电器,其编号为TR0~TR7。如果某个TR位被设置在一个分支点处,则分支前面的执行结果就会存储在这个TR位中。 4.3.2       (TR) 暂存继电器  对暂存继电器说明如下:   ⒈在同一分支程序段中,同一TR号不能重复使用;   ⒉TR不是编程指令,只能和LD或OUT等基本指令一起使用。 使用TR处理分支

4.3 常用的应用指令 4.3.3 JMP/JME指令 指令基本情况 格 式 梯形图 符号 操作数的含义及范围 指令功能及执行指令 4.3 常用的应用指令 4.3.3 JMP/JME指令  指令基本情况  格 式 梯形图 符号 操作数的含义及范围 指令功能及执行指令 对标志位的影响 JMP (04) N N为跳转号,其范围为:00~49 JMP是程序跳转指令。当输入条件为ON时,执行JMP和JME之间的程序;当输入条件为为OFF时, JMP和JME之间的程序不执行。 指令执行结果不影响标志位。 JME (05) N 程序跳转结束指令。指令执行结果不影响标志位。

4.3 常用的应用指令 4.3.3 JMP/JME指令 跳转指令可以嵌套使用,但必须是不同跳转号的嵌套,如JMP 01—JMP 02—JME 02—JME 01。 以00作为跳转号时,指令的执行时间比其他跳转号的执行时间长,因为CPU要花时间去寻找下一个JME 00; 5 发生跳转时,JMP N和JME N之间的程序不执行; 1 注意 4 2 3 对同一个跳转号N,JMP N/JME N只能在程序中使用一次。除N=00外; 发生跳转时所有继电器、定时器、计数器均保持跳转前的状态不变;

4.3 常用的应用指令 4.3.3 JMP/JME指令--使用JMP/JME指令例子 4.3 常用的应用指令 4.3.3 JMP/JME指令--使用JMP/JME指令例子 0000是JMP 00的执行条件。当0000为OFF时,JMP 00到JME 00之间的程序不执行,而转去执行JME 00之后的程序,这时1000和1001保持跳转前的状态;当0000变为ON时,JMP 00到JME 00之间的程序才被执行。 梯形图 助记符语句

4.3 常用的应用指令 区别 JMP-JME IL-ILC 4.3.3 JMP/JME指令 00001从接通到断开, 01000保持; 4.3 常用的应用指令 JMP-JME IL-ILC 4.3.3 JMP/JME指令 00001从接通到断开, 01000保持; 定时器的当前值在 00001断开时保持; 只可使用8次; 不能使用高速计数 指令; 当执行条件为OFF时, CPU不扫描JMP-JME之 间的程序 00001从接通到断开, 01000复位; 定时器在00001断开 时复位; 使用次数不受限制; 可使用高速计数指 令; 当执行条件为OFF时, CPU扫描 IL-ILC指令 之间的程序 区别

4.3 常用的应用指令 4.3.4 定时器/计数器指令--TIM 定时器指令基本情况 格 式 梯形图 符号 操作数的含义及范围 4.3 常用的应用指令 4.3.4 定时器/计数器指令--TIM  定时器指令基本情况  格 式 梯形图 符号 操作数的含义及范围 指令功能及执行指令 对标志位的影响 TIM N SV N为定时器的TC号,范围为:000~255。 SV为定时器的设定值(BCD码0000~9999),其范围为:IR、SR、HR、AR、LR、DM、*DM、#。 接通延时ON定时器指令。从输入条件为为ON时开始定时,定时时间为SV×0.1S;定时时间到,定时器的输出为ON且保持;当输入条件为OFF时,定时器复位,输出变为OFF,并停止定时,其当前值PV为0。定时器无掉电保护功能。当SV不是BCD码数或间接寻址不存在时,25503为ON。

4.3 常用的应用指令 4.3.4 定时器/计数器指令--TIM ⑴定时器的定时功能: 减1计数 计量单位为0.1S 4.3 常用的应用指令 4.3.4 定时器/计数器指令--TIM ⑴定时器的定时功能: 减1计数 计量单位为0.1S 当前值为0时,TIM输出为ON且保持 (a)梯形图 (b)助记符语句 (c)时序图 定时器的使用

4.3 常用的应用指令 4.3.4 定时器/计数器指令--TIM ⑵定时器的时间扩展 4.3 常用的应用指令 4.3.4 定时器/计数器指令--TIM   ⑵定时器的时间扩展   一个定时器TIM的最大定时时间是999.9s,但几个定时器连用可获得更长的定时时间。图中以定时器TIM000的常开触点作为定时器TIM001的执行条件,就可以实现这个要求。总的定时时间为两个定时器SV值之和。   ⑶定时器的定时方式   虽然TIM是接通延时ON型的定时器,但经过合理编程,也可以实现接通延时OFF、断开延时ON、断开延时OFF的控制。 TIM的扩展 接通延时ON和接通延时OFF

4.3 常用的应用指令 4.3.4 定时器/计数器指令--TIM ⑷利用定时器产生时钟脉冲 4.3 常用的应用指令 4.3.4 定时器/计数器指令--TIM ⑷利用定时器产生时钟脉冲 使用两个定时器产生时钟脉冲的例子。当0000接通后,TIM000开始定时,经0.5s后,TIM000常开触点闭合,TIM001开始定时;TIM001定时时间到,其常闭触点断开, TIM000复位。往复循环产生时钟脉冲。 使用两个定时器产生时钟脉冲

4.3 常用的应用指令 4.3.4 定时器/计数器指令--CNT 计数器指令基本情况 格 式 梯形图 符号 操作数的含义及范围 4.3 常用的应用指令 4.3.4 定时器/计数器指令--CNT  计数器指令基本情况  格 式 梯形图 符号 操作数的含义及范围 指令功能及执行指令 对标志位的影响 CNT N SV N为定时器的TC号,范围为:000~255。 SV为定时器的设定值(BCD码0000~9999),其范围为:IR、SR、HR、AR、LR、DM、*DM、#。 单向减计数器指令。从CP输入计数脉冲,当计数满设定值时,其输出为ON且保持并停止计数。只要复位端R为ON,计数器即复位为OFF,并停止计数,且当前值PV为0。计数器有掉电保护功能。 对标志位的影响同定时器。 CP为计数脉冲输入端;R为复位端

4.3 常用的应用指令 4.3.4 定时器/计数器指令--CNT 减1计数; 当前值为0时,CNT输出为ON且保持; 4.3 常用的应用指令 4.3.4 定时器/计数器指令--CNT ⑴计数器的计数功能 减1计数; 当前值为0时,CNT输出为ON且保持; 当接收到复位信号时,CNT复位。 计数器的计数功能

4.3 常用的应用指令 4.3.4 定时器/计数器指令--CNT ⑵定时功能 ⑶容量扩展 4.3 常用的应用指令 4.3.4 定时器/计数器指令--CNT    ⑵定时功能   计数器的CP端接SR区的25502(产生秒脉冲),则计数器可以当定时器使用。如SV=#0500,当计数器计满500时,其计数过程所用的时间为500s。由于计数器有掉电保持功能,所以用计数器作成的定时器也有掉电保持功能。   ⑶容量扩展   用一个计数器的常开触点作为另一个计数器的计数脉冲输入,即两个计数器连用,就可以实现计数器容量的扩展,总的计数器容量为两个计数器SV值的乘积。 定时功能 计数器的容量扩展

4.3 常用的应用指令 4.3.4 定时器/计数器指令--CNTR 可逆计数器(CNTR)指令基本情况 格 式 梯形图 符号 4.3 常用的应用指令 4.3.4 定时器/计数器指令--CNTR  可逆计数器(CNTR)指令基本情况  格 式 梯形图 符号 操作数的含义及范围 指令功能及执行指令 对标志位的影响 CNTR (12) N SV N为定时器的TC号,范围为:000~255。 SV为定时器的设定值(BCD码0000~9999),其范围为:IR、SR、HR、AR、LR、DM、*DM、#。 可逆循环计数器指令。 从ACP端和SCP端同时输入计数脉冲则不计数。从ACP端输入计数脉冲为加计数;从SCP端输入计数脉冲为减计数。加/减计数有进/借位时,输出ON一个计数脉冲。可逆循环计数器有掉电保护功能。 对标志位的影响同定时器。 ACP为加计数脉冲;SCP为加计数脉冲;R为复位端。

4.3 常用的应用指令 4.3.4 定时器/计数器指令--CNTR 复位 加计数器 减计数器 不计数 ⑴可逆计数器的计数功能 4.3 常用的应用指令 4.3.4 定时器/计数器指令--CNTR ⑴可逆计数器的计数功能 复位 加计数器 减计数器 不计数 00003为ON 00002为OFF 00001为OFF 同时输入CP 当前值变为0000,此时既不进行加计数,也不进行减计数 加1至产生进位 CNTR010的输出变为ON;再加1,为OFF 并进行循环。 减1至产生借位 CNTR010的输出变为ON;再减1,为OFF 并进行循环。 00001和00002同时输入计数脉冲时,计数器不计数

4.3 常用的应用指令 4.3.4 定时器/计数器指令--CNTR 4.3 常用的应用指令 4.3.4 定时器/计数器指令--CNTR   图中,SCP端以25314(常OFF)作为输入条件, CNTR000作为加计数器使用。   ACP端以25502与20000的触点串联作为输入条件,由25502产生秒脉冲作为计数脉冲的输入,此时计数器可作为定时器使用。   R端以00001与25315的并联作为复位条件,使CNTR0 00在PLC上电后的第一个扫描周期被复位。   ⑵可逆计数器的循环定时功能 CNTR的循环定时

4.3 常用的应用指令 4.3.4 定时器/计数器指令--CNTR 4.3 常用的应用指令 4.3.4 定时器/计数器指令--CNTR     ⑶循环计数器容量的扩展   在右图中,CNTR000的常开触点连到CNTR001的计数脉冲输入端,就可以实现大容量的循环计数器。例如,CNTR000指令的HR00中若为#9999,CNTR001的SV为#1000,则每经过10000×1000s,CNTR001的输出就会ON一次。 CNTR容量的扩展

4.4 数据传送和比较指令 4.4.1 数据传送指令 本节内容 4.4.2 数据比较指令

4.4 数据传送和比较指令 4.4.1 数据传送指令 ⒈传送指令MOV和求反传送MVN指令 格 式 梯形图 符号 操作数的含义及范围 4.4 数据传送和比较指令 4.4.1 数据传送指令   ⒈传送指令MOV和求反传送MVN指令  格 式 梯形图 符号 操作数的含义及范围 指令功能及执行指令 对标志位的影响 MOV (21) S D S是源数据,范围:IR、SR、HR、AR、LR、TC、DM、*DM、#。D是目的通道,范围:IR、SR、HR、AR、LR、TC、DM、*DM MOV数据传送指令。当执行条件为ON时,将源数据S传送到通道D中。对标志位的影响见“*” MVN MVN数据求反传送指令。当执行条件为ON时,将源数据S求反后传送到通道D中。 对标志位的影响同MOV指令。 “*” ①当间接寻址不存在时,25503为ON。②执行指令后,若D中数据为0000时,25506为ON。

4.4 数据传送和比较指令 4.4.1 数据传送指令-- MOV与MVN指令的使用 (a)执行MOV指令 助记符语句 4.4 数据传送和比较指令 4.4.1 数据传送指令-- MOV与MVN指令的使用 (a)执行MOV指令 助记符语句 MOV与MVN指令的使用 (b)执行MVN指令

4.4 数据传送和比较指令 4.4.1 数据传送指令--用MOV指令修改TIM设定值 4.4 数据传送和比较指令 4.4.1 数据传送指令--用MOV指令修改TIM设定值     右图是使用MOV指令修改定时器设定值程序,当00000为ON,00001为OFF时,执行一次MOV指令,将常数0100传送到LR00中,所以TIM000的设定值为10s,并开始定时,定时时间到,TIM000的输出变为ON,01000也变为ON。   当需要改变定时器值时,可令00000为OFF、00001为ON,执行一次MOV指令将#0050传送到LR00中,于是TIM000的设定值变为5s。 

4.4 数据传送和比较指令 4.4.1 数据传送指令 ⒉块设置指令(BSET/@BSET) 4.4 数据传送和比较指令 4.4.1 数据传送指令 ⒉块设置指令(BSET/@BSET) 块设置指令。当执行条件为ON时,将源数据S传送到从St到E的所有通道中。执行一次BSET/@BSET指令,相当于执行多次MOV/@MOV指令。因此当用BSET/@BSET指令,向某个数据区传送0000时,可将该数据区域清零。 MOV和BSET指令的区别: ⑴执行一次MOV指令,只能向一个通道传送一个字;而执行一次BSET指令,可以向多个通道传送同一个字。 ⑵当用通道对TIM/CNT进行设定时,用MOV和BSET指令都可以改变TIM/CNT设定值。当使用@BSET指令还可以改变TIM/CNT的当前值,而MOV指令没有这个功能。

4.4 数据传送和比较指令 4.4.2 数据比较指令 单字比较指令CMP 格 式 梯形图 符号 操作数的含义及范围 指令功能及执行指令 4.4 数据传送和比较指令 4.4.2 数据比较指令   单字比较指令CMP  格 式 梯形图 符号 操作数的含义及范围 指令功能及执行指令 对标志位的影响 CPM (20) C1 C2 C1是比较数1,其范围是:IR、SR、HR、AR、LR、DM、*DM、#。C1是比较数2,其范围同上。 当执行条件为ON时,将C1和C2进行比较,并将比较结果送各标志位。当C1>C2时,大于标志位25505为ON;当C1=C2时,等于标志位25506为ON;当C1<C2时,小于标志位25507为ON;间接寻址DM通道不存在时25503 ON。

4.5 数据移位和数据转换指令 数据移位指令 4.5.1 本节内容 4.5.2 数据转换指令

4.5 数据移位和数据转换指令 4.5.1 数据移位指令 ⒈移位寄存器指令 格 式 梯形图 符号 操作数的含义及范围 指令功能及执行指令   ⒈移位寄存器指令  格 式 梯形图 符号 操作数的含义及范围 指令功能及执行指令 对标志位的影响 SFT (10) St E St是移位的开始通道,其范围是:IR、SR、HR、AR、LR。E是移位的结束通道,其范围同St。St和E必须在同一区域,且St≤E。 移位寄存器指令。当复位端R为OFF时,在SP端的每个移位脉冲的上升沿时刻,St到E通道中所有数据按位依次左移一位,E通道中数据的最高位溢出丢失,St通道中的最低位则移进IN端的数据。SP端没有移位脉冲则不移位。当复位端R为ON时,St到E所有通道均复位为0,且移位指令不执行。 移位指令不影响标志位。 IN是数据输入端,SP是移位脉冲输入端,R是复位端

4.5 数据移位和数据转换指令 4.5.1 数据移位指令--SFT指令的使用 PLC上电之初,200通道内各位均为OFF,第1个脉冲时,20000通道各位向左移一位,读入IN端数据,由于00001为OFF,200通道内各位仍为OFF; 第2个脉冲时,20000通道各位向左移一位,读入IN端数据,由于00001为ON,20000位为ON; 以下依次类推。在第6个移位脉冲,由于R端的00001为ON,200通道所有各位均复位为OFF。 梯形图和助记符语句 时序图

4.5 数据移位和数据转换指令 4.5.1 数据移位指令 2.字移位指令(WSFT)/@WSFT) 格 式 梯形图 符号 操作数的含义及范围 格 式 梯形图 符号 操作数的含义及范围 指令功能及执行指令 对标志位的影响 WSFT (16) St E St是移位的开始通道,其范围是:IR、SR、HR、AR、LR、DM、*DM。E是移位的结束通道,其范围同St。St和E必须在同一区域,且St≤E。 字移位指令。当执行条件为ON时,每执行一次指令,St和E通道的数据以字为单位左移一位。0000进入St,E中的数据溢出丢失。 下列情况下25503为ON: ①St和E不在同一区域; ②St>E; ③间接寻址DM通道不存在。

4.5 数据移位和数据转换指令 4.5.1 数据移位指令 两个通道的状态 梯形图 使用@WSFT的例子

4.5 数据移位和数据转换指令 4.5.2 数据转换指令 ⒈BCD码→二进制数转换指令(BIN/@BIN)   格 式 梯形图 符号 格 式 梯形图 符号 操作数的含义 及范围 指令功能及执行指令 对标志位的影响 BIN (23) S R @BIN S是源通道(其内容为BCD数),其范围是:IR、SR、HR、AR、LR、TC、DM、*DM。R是结果通道,其范围为:IR、SR、HR、AR、LR、DM、*DM。 BCD码→二进制数转换指令。当执行条件为ON时,将S中的BCD码数转换成二进制数(S中的内容保持不变)并存入R中。 对标志位的影响:①当S的内容不是BCD码时,25503为ON;②间接寻址DM通道不存在,25503为ON;③当转换结果为0000时,25506为ON。

4.5 数据移位和数据转换指令 4.5.2 数据转换指令--使用@BIN指令 图中00000由OFF变为ON时,执行一次@MOV指令将BCD码#4321传送到通道200中,执行一次@BIN指令,将 IR200中的BCD码转换成 二进制数,并存放在结果通道DM0000中。转换前后源通道200的内容不变。(4321)10=(10E1)16=(0001 0000 1110 0001)2 转换后的二进制数在PLC是以16进制表示。 @BIN指令应用

4.5 数据移位和数据转换指令 4.5.2 数据转换指令 ⒉二进制→BCD码转换指令(BCD/@BCD) 格 式 梯形图 符号 格 式 梯形图 符号 操作数的含义及范围 指令功能及执行指令 对标志位的影响 BCD (24) S R @BCD S是源通道,其范围是:IR、SR、HR、AR、LR、DM、*DM。R是结果通道,其范围同S。 二进制数→BCD码转换指令。当执行条件为ON时,将S中的二进制数转换成BCD码数(S中的内容保持不变)并存入R中。 对标志位的影响:①当转换后的BCD码数大于9999时,25503为ON;②间接寻址DM通道不存在,25503为ON;③当转换结果为0000时,25506为ON。

4.5 数据移位和数据转换指令 4.5. 2 数据转换指令--BCD码指令的使用 MOV和BCD指令采用其微分形式。当00000从OFF变为ON时,@MOV指令将常数#10EC(二进制用16进制表示)传送到020通道, @BCD将020通道的内容转换为BCD码存放在021通道中。 转换的原理是:(10EC)16=1×163+0×162+14×161+12×160=(4332)10,在021通道中,BCD码以4位二—十进制表示为 0100 0011 0011 0010。 BCD指令应用

4.5 数据移位和数据转换指令 4.5.2数据转换指令 ⒊译码指令(MLPX/@MLPX) 格 式 梯形图 符号 操作数的含义及范围 格 式 梯形图 符号 操作数的含义及范围 指令功能及执行指令 对标志位的影响 MLPX (76) S C R @MLPX S是源通道(其内容为BCD数),其范围是:IR、SR、HR、AR、LR、TC、DM、*DM。C是控制数据,其范围是:IR、SR、HR、AR、LR、TC、DM、*DM、#。R是结果通道,其范围为:IR、SR、HR、AR、LR、DM、*DM。 译码指令。当执行条件为ON时,对S中指定的数字位进行译码(由C确定要译码的起始数字位及译码的位数),即将该位数字(十六进制数)转换为0~15的十进制数对应的位置为ON,其余各位为OFF。 下列情况之一时,25503为ON:①当R+3超出数据区的范围时;②间接寻址DM通道不存在时。

4.5 数据移位和数据转换指令 4.5.2 数据转换指令 不同的C,通道R中的存放结果的顺序示意图: ⒊译码指令(MLPX/@MLPX)        4.5.2 数据转换指令 不同的C,通道R中的存放结果的顺序示意图:   ⒊译码指令(MLPX/@MLPX)   C是控制数据,各数字位的含义:          指令的转换过程如下图:   C=#0002 表示S通道中从数字第2为开始译码,

4.6 数据运算指令 4.6.1 STC(40) 和CTC(41)指令 本节内容 4.6.2 十进制运算指令

4.6 数据运算指令 4.6.1 STC(40) 和CTC(41)指令 STC(40) 和CTC(41)指令基本情况 格 式 梯形图 符号 4.6 数据运算指令 4.6.1 STC(40) 和CTC(41)指令   STC(40) 和CTC(41)指令基本情况  格 式 梯形图 符号 操作数的含义及范围 指令功能及执行指令 对标志位的影响 STC (40) @STC 无操作数 进位位置1指令。当执行条件为ON时,将进位标志位25504置1。 CTC (41) @CTC 进位位置0指令。当执行条件为ON时,将进位标志位25504置0。

4.6 数据运算指令 4.6.2 十进制运算指令 1.十进制加法运算指令(ADD/@ADD) 格 式 梯形图 符号 操作数的含义及范围 4.6 数据运算指令 4.6.2 十进制运算指令   1.十进制加法运算指令(ADD/@ADD)  格 式 梯形图 符号 操作数的含义及范围 指令功能及执行指令 对标志位的影响 ADD (30) Au Ad R @ADD Au为被加数,其范围是:IR、SR、HR、AR、LR、TC、DM、*DM、#。 Ad为加数,其范围同Au。 R是结果通道,其范围是:IR、SR、HR、AR、LR、DM、*DM 单字BCD码加法指令。当执行条件为ON时,将被加数、加数以及进位位Cy中的内容相加,结果存放在R通道中。若结果大于9999时,则Cy(25504)置1。 对标志位的影响:①Au和Ad的内容为非BCD数时,25503为ON;②当间接寻址DM通道不存在时,25503为ON;③加运算结果超出4位BCD数时,25504为ON;④当和为0000时25506为ON。

4.6 数据运算指令 4.6.2 十进制运算指令--@ADD指令的例子 4.6 数据运算指令 4.6.2 十进制运算指令--@ADD指令的例子   当00000为ON时,先将数#1234传送到HR00,然后用CLC指令将Cy置0,@ADD指令将HR00通道的内容与数#8321和Cy相加,结果存放在DM0000通道中。 (a)梯形图 (b)语句表 (c)示意图

4.6 数据运算指令 4.6.2 十进制运算指令 2.十进制减法运算指令(SUB/@SUB) 格 式 梯形图 符号 操作数的含义及范围 4.6 数据运算指令 4.6.2 十进制运算指令   2.十进制减法运算指令(SUB/@SUB)  格 式 梯形图 符号 操作数的含义及范围 指令功能及执行指令 对标志位的影响 SUB (31) Mi Su R @SUB Mi为被减数,其范围是:IR、SR、HR、AR、LR、TC、DM、*DM、#。 Su为减数,其范围同Mi。 R是结果通道,其范围是:IR、SR、HR、AR、LR、DM、*DM 单字BCD码减法指令。当执行条件为ON时,将被减数减去减数再减去进位位Cy的内容,把结果存放在R通道中。若被减数小于减数,则Cy(25504)置1,此时R中的内容为结果的十进制补码。欲 得到正确的结果,应先清Cy位,再用0减去R 及Cy的内容,并将结果存在R中。 对标志位的影响:①Mi和Su的内容为非BCD数时,25503为ON;②当间接寻址DM通道不存在时,25503为ON;③当被减数小于减数时25504为ON;④当差为0000时25506为ON。

4.6 数据运算指令 4.6.2 十进制运算指令--SUB指令的例子 4.6 数据运算指令 4.6.2 十进制运算指令--SUB指令的例子           被减数存放在HR00(设其内容为1000),减数存放在DM0000中(设其内容为2000),结果存放在HR01,进位位存放在HR02。 (a)梯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