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與社會第二冊 第三章 政府的體制.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投資股市的陷阱及 股東權益的維護 葉銀華 輔仁大學金融所教授兼所長 兼公司治理與倫理研究中心主任 台灣證券交易所常駐監察人 中華公司治理協會評量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Advertisements

LOGO 各单位迎接评估准备工作要点介绍 ——各单位评估联络员工作会议 二OO七年九月二十一日  迎接评估专家入校考察基本日程安排简介  各单位需要积极准备的工作分解介绍  各单位建设工作中需要注意之处说明.
1 现代公司治理与管理模式 --- 我国二十年的实践与体会 (摘要) 徐 金 发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教 授 博士生导师 浙江大学企业成长研究中心 主 任 杭州市企业家协会、企业联合会、工业经济联合会 副 会 长 浙江大立科技、伟星实业、安徽黄山金马 (浙江龙盛、 浙江杭萧钢构、康恩贝制药 、 深圳四通高科技、
再议全国卷,促高二教学 北大附中广州实验学校高中物理备课组长 周兆棠 一.近五年 “ 新课标Ⅰ卷 ” 考试情况分析 1. 试题结构特点: 8 道选择 2 道实验 2 道计算 1 道选考( 3 选 1 模式) 48 分 选择题特点: 8 道选择题 4 个在必修模块 跨模块题目在
九十五年國文科命題知能 研習分享.
2016年浙江省衢州市 事业单位 综合基础知识 刘洁
第三章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教学目的和要求: 明确我国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意义,确立依据及其分类,掌握民事诉讼法的特有原则。 1
人口与环境 邯郸市第一中学 王贺渠 2015年4月2日.
概率.
「肝」淨的彩色人生 認識肝臟與肝炎防治.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能够对照材料辨别题中信息的正误,二是能够筛选出与题目有关的语句,进行简答。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与教材配套的应试指导,基于教材进行归纳总结“考什么”“怎么考”“怎么练”.
智力測驗 答題技巧及經驗談.
考点二 政治文明 ——英法美代议制民主的确立.
第七章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本章重点:   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资本保值增值率、销售净利率、基本每股收益、每股股利、市盈率、股利支付率的概念计算以及分析评价。 难点: 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的计算与应用;对影响盈利能力的其他因素的理解。
第六章 其他税收法律制度.
第十章《票据法》.
2015年浙江省龙游县事业单位公告解读 综合基础知识 浙江 朱瑞
第二单元 生产、劳动与经营 第六课 投资理财的选择 一.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山东经贸职业学院 精品课程 房地产开发经营与管理.
第3课 收复新疆.
第五章 第一节 会计职业道德概述.
案例分析题 主讲蔡影.
第十章 会计档案 本章主要介绍了五方面的内容:(1)会计档案的概念和内容;(2)会计档案归档;(3)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4)会计档案的查阅、复制和交接;(5)会计档案的销毁 本章属于非重点章, 三年试卷中所占分值各为6分、7分、7分。
1.6 中国人口迁移.
高三政治二轮复习系列课件 专题十一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当我们深陷房价的困扰 食品安全却令人担忧.
8 会计报表分析和决策.
第十一单元 第24讲   第十一单元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3.2 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培养 季延中学 许玉坤.
全 国 教 育 经 费 统 计 报 表 填表说明及指标解释 2011年12月 主讲人:焦叶飞 去除PPT模板上的--无忧PPT整理发布的文字
第四节 会计监督.
2015年考研政治近代史纲要 第一讲 考研试题分析 主讲教师:李阅民.
第十七章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第三章 会计账务处理流程 第一节 会计循环 第二节 会计凭证 第三节 会计账簿 第四节 期末账项调整 第五节 会计报表 第六节 账务处理程序.
企业所得税.
3.1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第七课 关注经济发展 造福人民的经济制度 授课教师 张爱岭 辉县市第一初级中学 政治教研组 2013年11月27日.
安全系着你我他 安全教育知识竞赛.
义务教育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 学 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教材分析 平湖市叔同实验小学  俞军.
9.1 抽签的方法合理吗.
刑法分论5-2 周铭川.
省级精品课程《产品技术创新》 第3讲 创造性思维 主讲:李 颖 TEL
线索一 线索二 复习线索 专题五 线索三 模块二 第二部分 考点一 高考考点 考点二 考点三 配套课时检测.
第20讲 世界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及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8.2 严守法律.
《做自立自强的人》单元复习.
第二章 谐振功率放大器 2.0小信号谐振放大器 2.1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2.2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性能特点 2.3谐振功率放大电路
第十章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
2017年9月10日星期日.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1.辩证的否定观:辩证否定、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课标版 政治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第二章生态系统复习.
第 十一 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动物激素的调节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B级)
師說 總複習.
交通运输业经济统计专项调查培训 ——道路运输业.
2012版中考二轮复习历史精品课件北师大版 (含2011中考真题) 专题五世界近代史
第七章 财务报告 主讲老师:王琼 上周知识回顾.
数 学 新课标(沪科) 九年级下册.
结束 放映 1.1 数制及编码 数制及其转换 编码 返回 2019/5/1.
11月 27 中三級家長會 2016 講題: 334 新高中課程 及 本校選科機制.
基础会计.
3.3 用中规模集成电路设计其他的组合逻辑电路 返回 用数据选择器设计组合逻辑电路 用译码器设计组合逻辑电路
 第四章 消费税法律制度 经济法基础 模板来自于
直线运动习题精选(总分50分) 1、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 流 V电源,电火花计时器使用 流 V电源。
美菱的创新.
中级会计实务 ——第一章 总论 主讲:孙文静
专题八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17—19世纪) 英    美 法 德 选修:日本 俄国.
2-2 圖形的放大與縮小.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公民與社會第二冊 第三章 政府的體制

第三節 我國的地方政府體制

課程架構 民主國家的政府體制 內閣制 總統制 混合形式:雙首長制 我國的中央政府體制 我國的中央政府組織 我國的地方政府體制 府際關係 中央政府各院之間的權力關係 我國的地方政府體制 府際關係 地方治理

一、府際關係 府際關係 上下級政府間的垂直關係及權限劃分 同級政府間平行的互動關係 改

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的比較 中央集權 地方分權 意義 事權集中於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僅能聽命行事 地方政府有部分統治權,中央政府可監督而不能指揮 優點 權力集中,行政效率較高 人民可高度參與地方公共事務 缺點 無法因地制宜,符應地方情勢 力量分散,資源有限,事務難以推動 改

(一) 我國中央與地方政府的關係 中央集權 :法國即是由中央政府主導並控制地方事務的運作。 地方分權:美國各州的地方自治權受憲法保障,不僅得以自行主導地方事務,且可以透過各州的參議員,於聯邦參議院參與中央法律的制定。 均權制度:我國採之,即依公共事務性質劃分,具全國一致之性質者劃歸中央;具因地制宜之性質者劃歸地方,並以憲法、地方制度法及財政收支劃分法等,明確規範中央與地方之權限劃分。

中央 溝通與合作 地方 例 全民健保是由中央立法並執行之事項,除中央政府需支付補助外,地方政府在不損及其自治之必要支出時,也應分擔部分費用。 中央在草擬涉及地方權益之法律時,應與地方政府協商,地方政府也有權列席表示意見,以避免片面決策造成之不合理情形。

(二) 我國地方政府之間的關係 1. 個別地方政府的局限: 臺北捷運的興建涉及臺北市與新北市的土地徵收。 許多公共問題所牽涉的區域,常會跨越不同地方政府的管轄疆界,個別地方政府不能獨自處理這些問題。 臺北捷運的興建涉及臺北市與新北市的土地徵收。 河川整治、垃圾清運與處理、公車路線協調、橋梁與道路興建等,皆具跨域性而需要地方政府合作才能完成。

2. 「一加一大於二」跨區合作 我國於 2010 年修訂《地方制度法》,授權直轄市、縣(市)、鄉(鎮、市)等各級地方政府,得就跨區域自治事務成立區域合作組織、訂定協議或行政契約,並呈報共同上級業務主管機關備查。

二、地方治理 當前民主國家不僅強調中央與地方之間應建立伙伴關係,也認為在地方政府與民眾之間亦應建立伙伴關係,此一思維涉及當前盛行的「地方治理」(local governance)理念。

(一)地方治理的意涵 地方政府主動與私部門(民間企業)和第三部門(非營利組織)相互合作,結合民間力量,以有效提供公共服務並解決公共問題。 授權 協同 地方治理 策略聯盟 非營利組織 民間企業 地方政府

地方政府雖然是辦理地方事務的主要負責者,但不是獨占者,個人與團體均有權參與地方事務的決定與執行。 在地方治理的概念下,政府的權力從集中走向分散,也就是地方政府為主要負責者,民間力量輔以決策與執行。 在當前強調地方治理的趨勢下,地方政府的統治型態已經逐漸跳脫出由上而下的支配關係,轉為由公部門、私部門與第三部門緊密合作的政策網絡關係。

地方自治團體:直轄市、縣(市)及鄉(鎮、市) (二)地方政府的組織與權責 我國地方政府組織,中央之下設省及直轄市;省之下設縣及省轄市;縣之下設鄉、鎮、縣轄市。 中央 省 直轄市 縣 市 鄉 鎮 區 地方自治團體:直轄市、縣(市)及鄉(鎮、市) 設有行政機關 設有立法機關 主要職權是推動地方自治,並執行上級政府委辦事項 主要職權是制定地方法規、審查預算並監督行政機關施政

我國地方政府組織架構

1. 省 為第一級地方政府,但自1997 年虛級化後,已不具地方自治團體性質。 目前設「省政府」與「省諮議會」,省政府委員與省諮議員皆由行政院院長提請總統任命。 省政府受行政院指揮,辦理監督縣(市)自治事項;省諮議會職權則僅對省政府業務提供諮詢。 1998年臺灣省議會最後一次開議,之後正式走入歷史。

圖片來源:內政部 http://www.moi.gov.tw/ 五都升格,如何影響你的生活 2. 直轄市 設市議會與市政府,由市長綜理市政,市議員與市長皆由民選產生,任期 4 年,市長有連選得連任一次的限制。 2010 年底,我國除原有的臺北市、高雄市外,增加新北市、臺中市、臺南市三個直轄市。其中新北市是由臺北縣升格,臺中市、臺南市、高雄市則由原縣市合併升格。 改 圖片來源:內政部 http://www.moi.gov.tw/

3. 縣(市) 縣(市)議會與縣(市)政府,縣(市)議員與縣(市)長皆由民選產生,任期 4 年,縣(市)長有連選得連任一次的限制。 因部分縣市於 2010 年升格為直轄市,我國由原有 18 縣、5 市,轉變為 14 縣、3 市。 4.鄉(鎮、市) 鄉(鎮、市)民代表會與鄉(鎮、市)公所,鄉(鎮、市)民代表與鄉(鎮、市)長皆由民選而產生,任期 4 年,鄉(鎮、市)長有連選得連任一次的限制。 在 2010 年底前,我國原有 319 個鄉鎮市,但部分縣市升格後,有 108 個鄉鎮市改制為區,不再屬於地方自治團體,因此目前鄉鎮市共有 211 個。

我國地方政府組織概況 直轄市 縣(市) 鄉(鎮、市) 立法機關 市議會 縣(市)議會 鄉(鎮、市)民代表會 行政機關 市政府 縣(市)政府 鄉(鎮、市)公所 首長及民代產生方式 民選產生 首長及民代任期 四年(市長、縣市長、鄉鎮市長有連選得連任一次的限制) 2010 年底前 臺北市、高雄市 18 縣、5 市 319 鄉鎮市 2010 年後 5 直轄市 14 縣、3 市 211 鄉鎮市

(三)地方政府與民間第三部門的協力關係 將地方上的事務交給地方人民自行來管理,可以加強民眾對於公共事務的參與感,並培養民眾的政治能力。 由地方住民自行處理地方上的公共事務,也可以收到因地制宜的功效,讓地方發揮自己的地域特色與文化樣貌。

公私協力的例子 1998 年,臺北市政府試辦第一所社區大學─臺北市文山社區大學,是採「公辦民營」方式,由臺北市政府提供場地與經費,委託民間的非營利組織臺北市社區大學民間促進會經營辦理 社區大學的成立,將終身學習與社區意識這兩種理念有效結合在一起

公私協力的其他例子 各地方政府的社會福利主管機關與民間的非營利組織合辦養老院、托兒所等機構,共同推動社會福利事業。 各地方政府的警察機關協助社區成立巡守隊,透過警民合作的方式,建立社區治安維護體系等。 改

公民論壇:縣市升格與國土規畫   政府透過縣市升格,所推動的「三個生活圈、七大發展區域」的國土規畫藍圖,社會各界有不同的意見。舉例而言,有人認為桃園已和大臺北地區(北北基)形成一個大生活圈,桃園與大臺北地區的關係,遠比宜蘭和大臺北地區的關係更為密切,因此認為「桃竹苗」與「北北基宜」被切割為兩個發展區域並不合理。另外,也有人認為在臺北縣升格直轄市後,基隆猶如大臺北地區唯一未升格為直轄市的「孤島」,基隆市民變成大臺北地區的「二等市民」。總之,目前政府所提出的國土規畫藍圖,贊成者有之,批評者也不少。 請你蒐集社會各界對於當前國土規畫藍圖的不同看法,並在綜合評估各種看法後,指出你對於目前國土規畫藍圖的贊成或反對理由。

小試身手 政治學者指出:「民主的單位愈小,公民參與的可能性就愈大,公民把政府決策的權力移交給代表的必要性就愈小;而民主的單位愈大,處理各種重大問題的能力就愈強,公民把決策權移交給代表的必要性就愈大。」根據上述理念,「五都」改制的效應,對於我國民主發展的可能影響為何?(多選) 【100.指考】 (A)五都改制的優勢,在於強化中央政府的統籌能力 (B)五都改制後,將帶領區域之間的競爭與合作關係 (C)五都內鄉鎮市選舉取消,相對遏止地方惡質選風 (D)五都含括我國多數人口,地方與中央衝突性漸增 (E)五都內鄉鎮市選舉變革,強化了民主的基層參與 答:(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