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完全競爭市場: 廠商決策與市場均衡 2016.5th Edition.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 7 章 不完全競爭市場 經濟學 精簡本 作者 謝振環. 進入障礙 獨占之利潤極大化 差別訂價 產品差異性 拗折需求曲線 5 賽局理論 6.
Advertisements

Chapter 11. 行銷管理 Chapter 11 訂價概 念 11-2 行銷管理 Chapter 11 訂價 概念 11-3.
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第七章 不完全竞争市场. 第七章 不完全竞争市场 请选择: 第一节 垄断 第二节 垄断性竞争 第三节 寡头垄断 第四节 市场效率分析 *第五节 市场结构和进入障碍.
一、垄断 二、垄断竞争市场 三、寡头市场 小结
第七章 不完全竞争市场.
第十章 分 配 理 論 INDEX 第一節 所得分配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生產要素的需求 第三節 分配的邊際生產力理論
收益的種類 溫故知新 1.
獨占與管制 張清溪 / 台大經濟系.
Topic 6 廠商理論.
第六章 完全競爭市場.
譯著:王銘正 製作:王銘正 馬惠茹 © 2012 Cengage Learning. All Rights Reserved. May not be copied, scanned, or duplicated, in whole or in part, except for use as permitted.
譯著:王銘正 製作:王銘正 馬惠茹 © 2012 Cengage Learning. All Rights Reserved. May not be copied, scanned, or duplicated, in whole or in part, except for use as permitted.
第四章 市場與價格 4-1 「市場」是什麼? 4-2 市場均衡與價格機能 4-3 價格變動 4-4 價格控制 4-5 市場的型態與特性
學習目標 瞭解獨占市場的特質 解釋形成獨占的原因 說明獨占廠商的價格及產出決策 討論獨占廠商的短期均衡與定價決策 OBJECTIVES.
廠商的目標在追求利潤最大。 第6章分析生產與成本, 本章加入收益, 分析完全競爭市場廠商利潤最大的產量, 以及供給線與生產者剩餘。
第九章 獨佔 報告人:顏榮祥 指導老師:顏榮祥 中華民國97年9月.
第四章 資金成本.
第八章 完全競爭 作者:顏榮祥 (南台科技大學管理與資訊系) 中 華 民 國 97 年 9 月.
经济学原理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冯剑亮
六、生產決策與完全競爭 生產的基本概念 生產理論 成本分析 完全競爭的短期均衡 完全競爭的長期均衡.
完全競爭市場的廠商 14.
本章內容要點: 成本與廠商決策 短期的成本結構 平均成本與邊際成本的關係 長期的成本結構 規模經濟 等產量曲線與成本分析.
第一篇 基础理论 第2章 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2.1 完全竞争与完全垄断市场.
第五章 市场结构与厂商均衡 第一节 完全竞争市场 第二节 完全垄断市场 第三节 垄断竞争市场 本章小结 2018/11/10
第八章 完全競爭市場 8.1 市場結構 市場與產業 市場以商品劃分,所有生產該商品之廠商匯集成一個產業(industry)。每一個產業對應有一個市場,每一個產業中生產的廠商以及消費者的集合,即所謂的市場。 市場的特性: 廠商人數多寡 產品為同質或異質 廠商有無進入障礙 依市場的特性可將市場區分為:
6 完全競爭市場.
第四章 生产和成本 第一节 生产函数 第二节 成本函数 第三节 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 第四节 厂商的收益与利润最大化原则 本章小结
學習目標 瞭解市場結構的類型與特性 描述完全競爭廠商的生產決策 說明完全競爭市場的短、長期均衡 OBJECTIVES.
7 生產者的選擇 前章分析需求線背後的消費者行為, 本章討論供給線背後的生產者行為, 並導出供給線。 生產者行為可分三個步驟來討論:
第七章 成本理論與生產決策.
第五章 成本理論.
市場結構與廠商的供給行為 講完第 5 章的廠商行為,我們仍然無法導出任何廠商 「供給曲 線」,為什麼? 廠商與家戶有別。
第五章 成本理论 经济管理学院 赵 俊 平 2018/11/19 微观经济学.
6 生產者決策的基礎 本章及下一章則要討論供給線背後的生產者行為;從追求利潤最大的行為。對生產者行為的了解,可分為三個步驟:
第六章 厂商均衡理论 经济管理学院 赵 俊 平 2018/11/29 微观经济学.
CH7 完全競爭市場產量與 價格的決定   面對一完全競爭市場,廠商如何決定其生產及訂價決策,市場中又會有什麼現象,本章將有詳細的介紹。
學習目標 瞭解不完全競爭市場的特質 解釋形成獨占的原因 說明獨占廠商的價格及產出決策 瞭解獨占廠商如何訂價 OBJECTIVES.
Notes appear on slides 3, 4, 14, 17, and 46.
第13章 成本函數 th Edition.
寡占理論 複習一下 1.
Internet Economics Basics of Supply Side
Internet Economics Theory of Markets (IV)
第 6 章 完全競爭 經濟學 精簡本 作者 謝振環.
完全競爭市場廠商短期均衡 完全競爭市場廠商 虧損的三種情形 簡報是否有重複? 1.
第五章 成本理論 5-1 成本與利潤的觀念 5-2 短期成本 5-3 長期成本.
學習目標 OBJECTIVES 瞭解企業經營的目標 瞭解生產要素投入與產出的技術關係 區別短期產出與長期產出 說明邊際報酬遞減法則
第六章 完全竞争市场 第一节 完全竞争的市场及厂商收益规律 第二节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行为 第三节 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行为
獨占性競爭 和寡占 8. 獨占性競爭 和寡占 8 本章學習目標 熟悉獨占性競爭市場的特性。 了解獨占性競爭廠商的短期均衡分析。 了解獨占性競爭廠商的長期均衡分析。 比較獨占性競爭市場和完全競爭市場的差異。 了解廣告對獨占性競爭廠商的影響。 熟悉寡占市場的特性。 了解聯合獨占的意義和拗折需求線理論的應用。
四種市場結構的類型與比較 完全競爭市場的特徵.
第四章 生產理論 1.生產函數 2.生產期間 3.總產量、平均產量與邊際產量 4.等產量線 5.最適要素僱用量 6.規模報酬.
5.1 企業經營目標 經濟學中假定廠商在自由經濟制度下,基於自利,具有追求利潤極大化的動機
第八章 完全獨占市場 產量與價格的決定.
積分的商業應用 不定積分的商業應用 1. 邊際成本函數  2. 邊際收益函數  3. 邊際利潤函數  4. 若已知 
第八章 垄断竞争市场的价格与产量决定.
第六章 成本与收益 陆东辉.
法律經濟學第四週 競爭法經濟分析 楊智傑.
獨占及反獨占政策.
獨占 15.
四種市場結構的類型與比較 寡占市場的特徵.
獨占性競爭 17.
經濟學100 第三章 消費者行為.
第16章 獨占市場 th Edition.
圖解經濟學 第二篇 個體經濟活動.
本章學習目的 瞭解獨占的意義及成因 瞭解獨占廠商的短期均衡 瞭解獨占廠商的長期均衡 瞭解獨占廠商的訂價 瞭解獨占的應用 瞭解反獨占法
完全競爭市場 6. 完全競爭市場 6 本章學習目標 熟悉四種不同市場結構的特徵。 了解完全競爭廠商的短期均衡分析。 了解完全競爭廠商的長期均衡分析。 了解完全競爭產業的長期供給線。 了解完全競爭市場效率的觀念。
第 3 章 彈 性 經濟學 精簡本 作者 謝振環.
資源配置的五個面向 生產什麼 如何生產 何時生產 何處生產 生產收入如何分配 經濟學概要 Chapter 2 需求、供給與均衡.
經濟學100 第六章 市場結構.
第五章 市 场 结 构 分 析 ● 完全竞争市场 ● 垄断市场 ● 不完全竞争市场.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14章 完全競爭市場: 廠商決策與市場均衡 2016.5th Edition

經濟學係按照廠商對市場價格影響力的強弱來區分市場,將市場結構分為:完全競爭市場 (perfect competition market)、獨占市場 (monopoly market)、寡占市場 (oligopoly market) 與獨占性競爭市場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market) 等四類。 2016.5th Edition

第一節 完全競爭市場的收益曲線 一、完全競爭市場的特性 完全競爭市場的最大特徵便是每個個別廠商都是價格接受者(price taker)。 第一節 完全競爭市場的收益曲線 一、完全競爭市場的特性 完全競爭市場的最大特徵便是每個個別廠商都是價格接受者(price taker)。 造成此一特徵的原因是完全競爭市場具備了 下列特性: 1. 廠商數目眾多 2. 同質性產品 3. 自由進出 4. 訊息完整 2016.5th Edition

第一節 完全競爭市場的收益曲線 二、收益的三種概念 第一節 完全競爭市場的收益曲線 二、收益的三種概念 1.總收益 (total revenue, TR)表示銷售一定數量的產品後,廠商收入的總和(=銷貨收入);即 2.平均收益 (average revenue, AR)表示平均銷售 1 單位,廠商可以收到的收入;即 2016.5th Edition

第一節 完全競爭市場的收益曲線 3.邊際收益 (marginal revenue, MR)表示廠商多銷售 1 單位,總收益的變化;即: 第一節 完全競爭市場的收益曲線 3.邊際收益 (marginal revenue, MR)表示廠商多銷售 1 單位,總收益的變化;即: 2016.5th Edition

第一節 完全競爭市場的收益曲線 三、市場需求曲線與個別廠商所面對的需求曲線 1.市場需求曲線 第一節 完全競爭市場的收益曲線 三、市場需求曲線與個別廠商所面對的需求曲線 1.市場需求曲線 消費理論中,將消費者效用極大化下所求出的個別需求曲線加總即為市場需求曲線。 市場需求曲線表示商品價格與「整個市場」 的需求量(銷售量)之間的關係。 2016.5th Edition

第一節 完全競爭市場的收益曲線 2.個別廠商所面對的需求曲線 個別廠商所面對的需求曲線則是指個別廠商的售價與「該廠商」銷售數量間之關係。 第一節 完全競爭市場的收益曲線 2.個別廠商所面對的需求曲線 個別廠商所面對的需求曲線則是指個別廠商的售價與「該廠商」銷售數量間之關係。 由於廠商的售價等於平均收益,所以 「 AR 線也就等於廠商所面對的需求線」。 市場需求曲線與廠商所面對的需求曲線是否相同呢?答案是不一定,須視市場結構而定。 2016.5th Edition

第一節 完全競爭市場的收益曲線 如果是獨占市場:市場需求曲線=廠商所面對的需求曲線。 第一節 完全競爭市場的收益曲線 如果是獨占市場:市場需求曲線=廠商所面對的需求曲線。 如果不是獨占市場:市場需求曲線不等於廠商所面對的需求曲線。 2016.5th Edition

圖14-1 市場需求曲線與廠商所面對的需求曲線 2家汽油公司均分市場 只有1電力公司 (a)獨佔:市場需求曲線 =廠商所面對需求曲線 P P 2家汽油公司均分市場 只有1電力公司 35 4 D(市場) D=AR DA=DB 100 Q(萬度) 50 100 Q(萬公升) (a)獨佔:市場需求曲線 =廠商所面對需求曲線 (b)非獨佔:市場需求曲線 ≠廠商所面對需求曲線 圖14-1 市場需求曲線與廠商所面對的需求曲線 2016.5th Edition

第一節 完全競爭市場的收益曲線 四、完全競爭廠商的收益線 第一節 完全競爭市場的收益曲線 四、完全競爭廠商的收益線 完全競爭廠商接受的價格是由市場供需所決定的均衡價格,如圖14-2(a)中稻米市場的均衡價格P*(=50)。 1. TR線:TR= P*× q 完全競爭廠商的TR線為自原點出發的射線,其斜率等於市場價格 P*。 2016.5th Edition

第一節 完全競爭市場的收益曲線 2. AR線:AR = P* 由於價格固定為 P* 與銷售量無關,故完全競爭廠商的AR 線為一條水平線。 第一節 完全競爭市場的收益曲線 2. AR線:AR = P* 由於價格固定為 P* 與銷售量無關,故完全競爭廠商的AR 線為一條水平線。 AR線就是完全競爭廠商所面對的需求線,故可知道完全競爭廠商所面對的需求彈性為無窮大。 2016.5th Edition

第一節 完全競爭市場的收益曲線 3. MR線:MR = P* 第一節 完全競爭市場的收益曲線 3. MR線:MR = P* 由於廠商不能影響價格,每 1 單位都是按 P* 來銷售,所以每多賣 1 單位,收入固定增加 P* 元,因此 MR = P*。而P*=AR,故MR=AR=P*,因而完全競爭廠商的MR線與AR線為同一條水平線。 2016.5th Edition

圖14-2 完全競爭廠商的收益線 (b)稻米廠商AR線,MR線 (c)稻米廠商TR線 (a)稻米市場均衡 P S AR MR TR TR=P*q=50q AR=MR=P*=50 P*=50 slope=P*=50 D Q q q (b)稻米廠商AR線,MR線 (c)稻米廠商TR線 (a)稻米市場均衡 圖14-2 完全競爭廠商的收益線 2016.5th Edition

(a)已知完全競爭市場的供給、需求函數分別為:QS = - 40 + P 與QD = 200-P,求在此市場的廠商之TR、AR、MR 函數。 例14-1 (a)已知完全競爭市場的供給、需求函數分別為:QS = - 40 + P 與QD = 200-P,求在此市場的廠商之TR、AR、MR 函數。 (b)完全競爭市場的需求彈性與廠商的需求彈性何者較大? 2016.5th Edition

第二節 廠商的短期均衡分析 以下的分析適用於「所有」市場結構中的廠商短期決策。 一、產量決策法則 第二節 廠商的短期均衡分析 以下的分析適用於「所有」市場結構中的廠商短期決策。 一、產量決策法則 產量決策法則(output decision rule)係指廠商如果要生產財貨,應選擇多大的產量水準以追求利潤極大或損失極小。 2016.5th Edition

第二節 廠商的短期均衡分析 以利潤曲線的圖形說明如下: dπ/dq=利潤曲線斜率 =MR-SMC 2016.5th Edition

第二節 廠商的短期均衡分析 1.利潤曲線正斜率處(dπ/dq>0) dπ/dq=MR-SMC>0 →MR>SMC 第二節 廠商的短期均衡分析 1.利潤曲線正斜率處(dπ/dq>0) dπ/dq=MR-SMC>0 →MR>SMC MR > SMC 表示多生產1單位所增加的收益超過所增加的成本,因此利潤便會上升或損失會下降。 在MR>SMC下,藉由增加產出可增加利潤(或 減少損失) ,所以MR>SMC下,利潤定非極大。 2016.5th Edition

第二節 廠商的短期均衡分析 2.利潤曲線負斜率處(dπ/dq<0) dπ/dq=MR-SMC<0 →MR<SMC 第二節 廠商的短期均衡分析 2.利潤曲線負斜率處(dπ/dq<0) dπ/dq=MR-SMC<0 →MR<SMC MR < SMC 表示少生產1單位所減少加的收益低於所節省的成本,因此利潤便會上升或損失會下降。 在MR<SMC下,藉由減少產出可增加利潤(或 減少損失) ,所以MR<SMC下,利潤定非極大。 2016.5th Edition

第二節 廠商的短期均衡分析 3.利潤曲線斜率為零處(dπ/dq=0) 第二節 廠商的短期均衡分析 3.利潤曲線斜率為零處(dπ/dq=0) MR> SMC或MR<SMC均可藉由產量調整而增加利潤,因此利潤極大一定不會發生在MR> SMC 或MR<SMC,故可推論利潤極大將發生在MR=SMC處。 無論市場結構為何、也無論長期或短期分析, 追求利潤極大化的廠商的產量決策法則都為 MR=MC,故產量決策法則也稱為MR=MC法 則(MR=MC rule)。 2016.5th Edition

第二節 廠商的短期均衡分析 圖14-3 利潤極大化 MR=SMC π MR>SMC MR<SMC max π π=π(q) q 第二節 廠商的短期均衡分析 MR=SMC π MR>SMC MR<SMC max π π=π(q) q q* -TFC 圖14-3 利潤極大化 2016.5th Edition

第二節 廠商的短期均衡分析 如果產量可以無限細分,則一定可以找到符合MR=MC法則的產量; 第二節 廠商的短期均衡分析 如果產量可以無限細分,則一定可以找到符合MR=MC法則的產量; 如果產量無法細分,可能並不存在符合MR=MC法則的產量,此時廠商的決策為何?答案很簡單,因為只要MR>MC,該單位的財貨便值得生產,所以當產量無法細分時,產量決策法則為MR≧MC。 2016.5th Edition

第二節 廠商的短期均衡分析 二、短期停業法則 第二節 廠商的短期均衡分析 二、短期停業法則 假設廠商有A計畫與B計畫兩個選擇,A計畫表示停產、B計畫表示按MR=SMC條件生產q*單位,兩個計劃的利潤及利潤差分別為: 2016.5th Edition

第二節 廠商的短期均衡分析 由上式可看出當TR(q*)>TVC(q*) ,B計畫利潤較高,因此會執行B計畫,按照MR=MC的法則來生產q*單位。 但如果TR(q*)<TVC(q*) ,B計畫的利潤低於A計畫的利潤,所以廠商會選擇A計畫,為負,也就是停產,認賠固定成本。 經濟學將TR<TVC或P<AVC稱為短期停業 法則(short-run shutdown rule)。 2016.5th Edition

圖14-4 產量決策法則與短期停業法則 短期停業法則 產量決策法則 TR(q*)>TVC(q*) P>AVC(q*) 生產q* π可正可負 MR=SMC TR(q*)=TVC(q*) P=AVC(q*) 生產q*或停業並無差異;π = -TFC<0 q* 停業 π= -TFC<0 TR(q*)<TVC(q*) P<AVC(q*) 圖14-4 產量決策法則與短期停業法則 2016.5th Edition

在2006年,我國的香蕉由於產量供過於求,造成價格暴跌至每公斤7元左右,許多蕉農乾脆放任香蕉腐爛而不採收,請以經濟學解釋。 例14-2 在2006年,我國的香蕉由於產量供過於求,造成價格暴跌至每公斤7元左右,許多蕉農乾脆放任香蕉腐爛而不採收,請以經濟學解釋。 2016.5th Edition

第三節 完全競爭廠商之短期均衡 一、完全競爭廠商的短期均衡條件及圖示 完全競爭廠商的短期均衡條件如下: 可分為下列4種短期均衡狀態: 第三節 完全競爭廠商之短期均衡 一、完全競爭廠商的短期均衡條件及圖示 完全競爭廠商的短期均衡條件如下: 可分為下列4種短期均衡狀態: 2016.5th Edition

圖14-5 完全競爭廠商的短期均衡 (a)利潤為正 (b)利潤為零 (c)利潤為負:生產 (d)利潤為負:停產 $ SMC SAC $ 50 MR=P=50 a B 40 38 MR=P=38 q q 60 55 (a)利潤為正 (b)利潤為零 $ SMC $ SMC SAC SAC 36 b AVC 40 C f AVC 25 c MR=P=25 20 20 e 15 MR=P=15 d D q q 50 40 (c)利潤為負:生產 (d)利潤為負:停產 圖14-5 完全競爭廠商的短期均衡 2016.5th Edition

第三節 完全競爭廠商之短期均衡 二、MR曲線與SMC曲線有兩個交點,該如何決定? 第三節 完全競爭廠商之短期均衡 二、MR曲線與SMC曲線有兩個交點,該如何決定? 完全競爭廠商符合MR=SMC條件的產量有兩個時,廠商會選擇高產量來生產。 任何情形下,MR曲線與SMC曲線有兩個交 點的情形下,應該選擇滿足「SMC曲線斜率 >MR曲線斜率」的交點 。 2016.5th Edition

圖14-6 MR曲線與MC曲線有兩個交點的處理原則 $ $ SMC A SMC B 10 C MR=P=10 7 E MR q 6 2 3 7 8 3 q (b)MR曲線為負斜率 (a)MR曲線為水平線 圖14-6 MR曲線與MC曲線有兩個交點的處理原則 2016.5th Edition

已知完全競爭廠商的成本函數為:TC=q3-6q2+15q+2,且市場價格為 15 元。求廠商的均衡產量與均衡利潤。 例14-3 已知完全競爭廠商的成本函數為:TC=q3-6q2+15q+2,且市場價格為 15 元。求廠商的均衡產量與均衡利潤。 2016.5th Edition

第四節 完全競爭廠商及市場之短 期供給曲線 一、完全競爭「廠商」的短期供給曲線 1.短期停業點 第四節 完全競爭廠商及市場之短 期供給曲線 一、完全競爭「廠商」的短期供給曲線 1.短期停業點 AVC曲線的最低點稱為短期停業點 (shut-down point) ;AVC的極小值稱為短期停業價格(shut-down price)。 2.廠商的短期供給曲線 AVC曲線上方的SMC曲線為完全競爭廠商短期供給曲線。 2016.5th Edition

圖14-7 完全競爭廠商短期供給曲線 $ SMC A MR=P=50 50 AVC B 38 MR=P=38 C 25 MR=P=25 min AVC=18 MR=P=18 F 60 q 50 45 55 圖14-7 完全競爭廠商短期供給曲線 2016.5th Edition

第四節 完全競爭廠商及市場之短 期供給曲線 綜上所述,完全競爭廠商的短期供給函數可寫為: 二、完全競爭「市場」的短期供給曲線 第四節 完全競爭廠商及市場之短 期供給曲線 綜上所述,完全競爭廠商的短期供給函數可寫為: 二、完全競爭「市場」的短期供給曲線 完全競爭廠商的短期供給曲線水平相加,便可得到市場的短期供給曲線。 2016.5th Edition

圖14-8 完全競爭市場短期供給曲線 P MCB MCA SA+B 20 15 10 q 8 11 13 17 20 25 33 圖14-8 完全競爭市場短期供給曲線 2016.5th Edition

延續例14-3,求出廠商的短期停業價格及供給函數。 例14-4 延續例14-3,求出廠商的短期停業價格及供給函數。 2016.5th Edition

第四節 完全競爭廠商及市場之短 期供給曲線 三、完全競爭市場與廠商的短期均衡 圖14-9完全競爭市場與廠商的短期均衡 第四節 完全競爭廠商及市場之短 期供給曲線 三、完全競爭市場與廠商的短期均衡 SSR $ $ SMC SAC e E 45 PSR=45 42 MR=P=45 D q Q 58 QSR=1000 (a)稻米廠商的短期均衡 (b)稻米市場的短期均衡 圖14-9完全競爭市場與廠商的短期均衡 2016.5th Edition

吉祥國的稻米市場為完全競爭市場,市場的需求函數為QD=12500-100P;共有100家完全相同的米商,每家的成本函數為: 。 例14-5 吉祥國的稻米市場為完全競爭市場,市場的需求函數為QD=12500-100P;共有100家完全相同的米商,每家的成本函數為: 。 (a)求吉祥國稻米市場短期均衡下的價格、數量及廠商利潤。 2016.5th Edition

(b)吉祥國開放稻米進口,有60家完全相同的進口米商進入國內市場售米,每家的成本函 數為 ,求開放進口後吉祥國稻米市場短期均衡下的價格、數量及國內、國外廠商利潤。 2016.5th Edition

第五節 完全競爭廠商之長期均衡 一、長期與短期 短期下因為有固定要素的存在,將使得廠商數目(n)無法增減; 第五節 完全競爭廠商之長期均衡 一、長期與短期 短期下因為有固定要素的存在,將使得廠商數目(n)無法增減; 當然,時間夠長,新廠商得以加入、虧損廠商便會退出,所以長期下廠商可以自由進出,所以廠商數目是可變的。 2016.5th Edition

第五節 完全競爭廠商之長期均衡 二、完全競爭廠商與市場的長期均衡 1. 長期下的產量決策法則與停業法則 第五節 完全競爭廠商之長期均衡 二、完全競爭廠商與市場的長期均衡 1. 長期下的產量決策法則與停業法則 長期下的產量決策法則仍為邊際成本等於邊際收益,即MR=MC。 完全競爭廠商長期下的繼續經營的條件為:利潤不為負,即π≧0;停業的條件則為π<0。 2016.5th Edition

第五節 完全競爭廠商之長期均衡 2.自由進出使廠商長期均衡利潤為0 第五節 完全競爭廠商之長期均衡 2.自由進出使廠商長期均衡利潤為0 自由進出將使得廠商最終的利潤為零;換言之,完全競爭廠商在長期均衡下的超額利潤為零,只賺到了正常利潤。 如果廠商可以自由進出,完全競爭廠商的長期均衡一定發生在長期平均成本曲線的最低點處,滿足下列條件: 2016.5th Edition

圖14-10 完全競爭市場長期均衡的調整 (b)市場的調整 (a)廠商的調整 $ P MC SSR(n=30) SMCK1 AC A a 40 SSR(n=50) SACK3 MR=P=40 SACK2 SACK* B MR=P=25 b 25 SSR(n=60) E e 15 MR=P=15 SMCK2 SMCK* D0 7 8 10 q 300 400 420 Q (b)市場的調整 (a)廠商的調整 圖14-10 完全競爭市場長期均衡的調整 2016.5th Edition

例14-6 假設完全競爭的稻米市場中所有米商的長期成本函數均為:TC=q3-8q2+40q;而稻米市場的需求函數為:P= 2024 - 5Q。求稻米市場的長期均衡下的價格與米商數目。 2016.5th Edition

第六節 完全競爭產業(市場)的 長期供給曲線 第六節 完全競爭產業(市場)的 長期供給曲線 完全競爭產業(市場)的長期供給曲線可 定義為:考慮要素價格變動與廠商自由進 出的情況下,財貨價格與整個市場供給量 組合的連線。 經濟學上將完全競爭產業(市場)的供給 曲線分為成本固定產業、成本遞增產業與 成本遞減產業三種型態 。 2016.5th Edition

第六節 完全競爭產業(市場)的 長期供給曲線 第六節 完全競爭產業(市場)的 長期供給曲線 一、成本固定產業的長期供給曲線 所謂成本固定產業(constant cost industry)係 指產業對要素需求的變動,不會引起要素價 格變化的產業。 如果要素價格不變及廠商可自由進出的情形 下,可得到水平的長期供給曲線;或完全競 爭下的成本固定產業之長期供給曲線為水平 線。 2016.5th Edition

圖14-11(a)成本固定產業 SLR: 水平線 $ P SSR(n=60) MC AC SSR(n=80) f F 25 MR=P=25 e g 15 SLR E MR=P=15 D0 D1 Q$ 7 8 420 480 560 圖14-11(a)成本固定產業 SLR: 水平線 2016.5th Edition

第六節 完全競爭產業(市場)的 長期供給曲線 第六節 完全競爭產業(市場)的 長期供給曲線 二、成本遞增產業的長期供給曲線 要素需求增加,會引起要素價格上升的產業, 稱為成本遞增產業 (increasing cost industry)。 完全競爭下的成本遞增產業之長期供給曲線 為正斜率。 2016.5th Edition

圖14-11(b)成本遞增產業 SLR:正斜率 $ P SSR(n=60) MC SSR(n=70) AC 25 SLR H 21 h MR=P=21 e 15 E MR=P=15 D0 D1 Q$ 7 7.5 q 420 525 圖14-11(b)成本遞增產業 SLR:正斜率 2016.5th Edition

第六節 完全競爭產業(市場)的 長期供給曲線 第六節 完全競爭產業(市場)的 長期供給曲線 三、成本遞減產業的長期供給曲線 要素需求增加,使得要素價格反而下降的產 業,稱為成本遞減產業 (decreasing cost industry)。 完全競爭下的成本遞減產業之長期供給曲線 為負斜率。 2016.5th Edition

圖14-11(c)成本遞減產業 SLR:負斜率 $ P MC SSR(n=60) SSR(n=85) 25 AC E e 15 MR=P=15 i 10 I MR=P=10 SLR D0 D1 7 9 q 420 765 Q 圖14-11(c)成本遞減產業 SLR:負斜率 2016.5th Edition

第七節 完全競爭市場的課稅效果 為了簡化分析,在此假設: (1) 成本固定的完全競爭產業; 第七節 完全競爭市場的課稅效果 為了簡化分析,在此假設: (1) 成本固定的完全競爭產業; (2)原先並未課稅,市場處於圖14-12(b)中短 期供給曲線SSR(n=20,τ =0)、需求曲線D及長 期供給曲線SLR(τ =0)相交的a點,表示市場 原先同時處於長期與短期均衡狀態。 2016.5th Edition

第七節 完全競爭市場的課稅效果 一、從量稅 (τ=5元 ) 1. 從量稅的課徵對廠商成本曲線及市場短期 供給曲線的影響 第七節 完全競爭市場的課稅效果 一、從量稅 (τ=5元 ) 1. 從量稅的課徵對廠商成本曲線及市場短期 供給曲線的影響 稅後的ACτ曲線與 MCτ曲線只是將稅前的AC 曲線與MC曲線垂直上移τ單位,故ACτ 曲線的 最低點與AC 曲線的最低點相同。 由於MCτ 曲線垂直上移τ單位,因此稅後市 場短期供給曲線也上移τ單位至SSR(n=20,τ =5) 2016.5th Edition

第七節 完全競爭市場的課稅效果 2.短期均衡變化 政府對廠商課徵τ元從量稅將使得: 短期均衡價格上漲,且上漲幅度小於τ 市場成交量萎縮; 第七節 完全競爭市場的課稅效果 2.短期均衡變化 政府對廠商課徵τ元從量稅將使得: 短期均衡價格上漲,且上漲幅度小於τ 市場成交量萎縮; 廠商產量下降且產生損失。 2016.5th Edition

第七節 完全競爭市場的課稅效果 2.長期均衡變化 對成本固定的完全競爭市場中之廠商課徵τ 元從量稅將使得: 第七節 完全競爭市場的課稅效果 2.長期均衡變化 對成本固定的完全競爭市場中之廠商課徵τ 元從量稅將使得: 長期均衡價格上漲,且上漲幅度等於τ; 市場成交量萎縮; 廠商產量不變; 廠商利潤仍為零;廠商數目下降。 2016.5th Edition

圖14-12 完全競爭市場下的從量稅效果分析 (a)廠商均衡分析 (b)市場均衡分析 P $ SSR(n=10,τ =5) MC n↓ τ↑ SSR(n=20,τ =0) AC C c Pτ=15 B SLR(τ=5) b P1=13 τ=5 P0=10 SLR(τ=0) A a D Q 6 8 q 80 120 160 (a)廠商均衡分析 (b)市場均衡分析 圖14-12 完全競爭市場下的從量稅效果分析 2016.5th Edition

第七節 完全競爭市場的課稅效果 二、定額稅 (T=50) 政府對廠商課徵定額稅 T元(=50元), 第七節 完全競爭市場的課稅效果 二、定額稅 (T=50) 政府對廠商課徵定額稅 T元(=50元), 稅前平均成本曲線AC上升T/q單位至稅後平 均成本曲線ACτ; 邊際成本曲線不會移動(即MC=MCτ),因 此市場的短期供給曲線也不受定額稅課徵的 影響,即圖(b)中的SSR(n=20,T=0)= SSR(n=20,T =50)。 2016.5th Edition

第七節 完全競爭市場的課稅效果 1.短期均衡變化 政府對廠商課徵定額稅,在短期下將使得 市場短期均衡價格、數量均不變; 廠商產量不變; 第七節 完全競爭市場的課稅效果 1.短期均衡變化 政府對廠商課徵定額稅,在短期下將使得 市場短期均衡價格、數量均不變; 廠商產量不變; 廠商產生損失,損失金額等於定額稅。 2016.5th Edition

第七節 完全競爭市場的課稅效果 2.長期均衡變化 政府對廠商課徵定額稅,在長期下將使得: 市場均衡價格上升、數量下降; 廠商產量增加; 第七節 完全競爭市場的課稅效果 2.長期均衡變化 政府對廠商課徵定額稅,在長期下將使得: 市場均衡價格上升、數量下降; 廠商產量增加; 廠商數目減少; 廠商仍為零利潤。 2016.5th Edition

圖14-13 完全競爭市場下的定額稅效果分析 (b)市場均衡分析 (a)廠商均衡分析 P $ SSR(n=11,T =50) AC c C Pτ=16 SLR(T=50) T=50 5 a P0=10 SLR(T=0) A D Q 8 10 q 110 160 (b)市場均衡分析 (a)廠商均衡分析 圖14-13 完全競爭市場下的定額稅效果分析 2016.5th Edition

延續例14-5(a)的狀態,如果政府對稻米每單位課徵3元的從量稅,對市場及廠商的短期均衡有何影響?廠商利潤的減少金額高於或低於它所繳的稅? 例14-7 延續例14-5(a)的狀態,如果政府對稻米每單位課徵3元的從量稅,對市場及廠商的短期均衡有何影響?廠商利潤的減少金額高於或低於它所繳的稅? 2016.5th Edition

第八節 生產者剩餘與利潤之關係 一、生產者剩餘的意義 第八節 生產者剩餘與利潤之關係 一、生產者剩餘的意義 生產者剩餘(producer’s surplus, PS)係指生產者銷售 某一數量的產品時,實際的銷貨收入與至少要求收 入之貨幣差額。 供給價格(supply price)係指生產者面對特定單位的 財貨供給,至少要求的售價。 只要將每一單位的供給價格予以相加便可得出生產 特定單位時,廠商至少要求的收入。而每一單位至 少要求的收入為何?以下分為短、長期來說明。 2016.5th Edition

第八節 生產者剩餘與利潤之關係 1. 短期至少要求的收入等於總變動成本 第八節 生產者剩餘與利潤之關係 1. 短期至少要求的收入等於總變動成本 短期下廠商生產 q 單位的產品(即繼續營業),並不要求利潤為正,只要求總收入能夠超過總變動成本即可(即 TR>TVC)。因此,短期下廠商生產 q 單位至少要求的收入便是總變動成本(並非總成本)。 2016.5th Edition

第八節 生產者剩餘與利潤之關係 2. 長期至少要求的收入等於總成本(=總變動 成本) 第八節 生產者剩餘與利潤之關係 2. 長期至少要求的收入等於總成本(=總變動 成本) 由此可知,無論短、長期,廠商至少要求的 收入均為總變動成本,只不過長期下的總變 動成本也是總成本。因此生產者剩餘的定義 如下: 2016.5th Edition

第八節 生產者剩餘與利潤之關係 二、生產者剩餘與利潤之關係 πSR=TR-TVC-TFC=PS-TFC 第八節 生產者剩餘與利潤之關係 二、生產者剩餘與利潤之關係 πSR=TR-TVC-TFC=PS-TFC πLR=TR-TC=TR-TVC=PS 2016.5th Edition

第八節 生產者剩餘與利潤之關係 三、生產者剩餘的圖示 圖14-14 完全競爭廠商及市場的生產者剩餘 (a)產量不可細分 的廠商PS 第八節 生產者剩餘與利潤之關係 三、生產者剩餘的圖示 P, MC P, MC P MC MC S 25 MR=20 MR=20 20 20 20 PS2 20 PS1 PS PS 15 D 10 TVC q 1 2 3 4 q 3 Q* Q (a)產量不可細分 的廠商PS (b)產量可以細分 的廠商PS (c)市場的PS 圖14-14 完全競爭廠商及市場的生產者剩餘 2016.5th E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