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hod of Finite Element Modeling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2 材力2-1 内容 Chp.2 拉压 1. 概念 2. 轴力 轴力图 3. 应力 要求 准确判断拉压杆; 熟练截面法; 掌握应力计算
Advertisements

藥物濫用 華德學校上午校 黃秀雯.
龙骑士—十三陵水库骑行 北研所自行车俱乐部 2009年7月19日 我们是龙的传人,我们欢迎你来到龙的家园,加入龙人一族吧!
方案設計與評估.
主讲老师:张恒文 工程力学(1) (6) 2017年3月7日 返回总目录.
第一章 資料結構導論 1-1 資料結構簡介 1-2 認識程式設計 1-3 演算法效能分析 1-4 物件導向程式設計與Java.
社區醫學相關選修~ 社區醫療實務 課程介紹.
--- Chapter 10 Convection ---
阅卷归来话反思 及备考.
第六章 流通加工.
寫教案—教學設計的格式與規範 林 進 材 台南大學教育系教授
進度報告 Reporter:Hung-Ping Yao Supervisor:Sai-Wei Yang Date:2010/03/03.
教师科研:问题与方法 ——以课堂观察为例 广西师大教科院 耿涓涓 QQ:
----以外语教学改革中的广西师范大学为例
地理信息系统导论 第一讲 GIS概述.
统计学Statistics 主讲人:商学院 刘后平 教授
HSPICE 基本操作.
物流管理概论 淮海工学院 张成考教授 联系电话
Chaoping Li, Zhejiang University
Moldflow Analysis Report
(HyperMesh + HyperView) 2D MESHING
第七章 高聚物的力学性质.
第一章 绪 论.
方德清 马余刚 蔡翔舟 田文栋 王宏伟 陈金根 郭威
舞台劇在香港的前途.
企業會計資訊系統發展現況與電腦審計實務分享
第八章 產品設計與研發 產品開發與設計 產品設計流程 電腦輔助設計 同步工程 價值工程.
Excellence in Manufacturing 卓 越 制 造

Noise & Distortion in Microwave Systems.
第二章 共轴球面系统的物像关系 Chapter 2: Object-image relations of coaxial spheric system.
單元3:軟體設計 3-2 順序圖(Sequence Diagrams)
信号与图像处理基础 An Introduction to Signal and Image Processing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自动化系
(Chapter 13 Energy Method)
第三章 基本觀念 電腦繪圖與動畫 (Computer Graphics & Animation) Object Data Image
資訊系統文件化工具 東吳大學會計學系 謝 永 明.
第一讲: 基本流程(1).
參加2006 SAE年會-與會心得報告 臺灣大學機械工程系所 黃元茂教授
弯管( Duct Bend ) 实例 1.
瞬态油漆混合器 练习 6.
Visual Basic 6.0 ——程序设计.
多相流搅拌器 练习 7.
陳明璋 一個引導注意力為導向的數位內容設計及展演環境 Activate Mind Attention AMA
Chapter 8 Thermodynamics of High-Speed Gas Flow (第8章 气体和蒸气的流动)
第11章 物流系統規劃.
产品造型与设计II 向辉 山东大学软件学院 工程硕士-2003年秋季.
Quark Polarization in Relativistic Heavy Ion Collisions
A Novel Knowledge-Based System for Interpreting Complex Engineering Drawings : Theory , Representation , and Implementation 一种全新的基于知识表述,用于解析复杂工程图的系统:方法论,展示和实现.
Semantic Navigation Liang Zheng.
第三章 基本觀念 電腦繪圖與動畫 (Computer Graphics & Animation) Object Data Image
混合绘制 2019/4/5 Visual Analytics Group | 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
第三讲 杆件结构有限元分析 元计算技术部.
Chapter 1 計量經濟學的本質與經濟資料.
105-1 Data Structure Exam /12/27.
高速工具機驅動系統與機械結構剛性整合設計
資訊管理導論 陳思樺.
從 ER 到 Logical Schema ──兼談Schema Integration
Predictive Coding Chapter /4/28 資料壓縮 ※ 第七章 預測編碼 ※
第十二章人力资源管理.
Mechanics Exercise Class Ⅱ
带有共轭换热的流动(Flow with CHT)
职位评估—解决内部薪酬的公平性 薪酬设计地图.
滤波减速器的体积优化 仵凡 Advanced Design Group.
投影组态相互作用方法 (Projected Configuration Interaction(PCI) method
2014Fall 資訊模式 資料庫和資料模型 國立中央大學 資訊管理系 范錚強 updated 中央大學。范錚強.
第一章 商業通路與管理.
Adjectives- are words that describe or modify another person or thing in the sentence. Examples are : one, beautiful, small, circle, old, red, American,
冲裁工艺及模具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CUTTING To separate the sheet! General cutting 普通冲裁;
Gaussian Process Ruohua Shi Meeting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Method of Finite Element Modeling CAD/CAE/CAM技术 第六章 有限元建模方法 Method of Finite Element Modeling

6.1 有限元建模概述 6.2 几何模型的建立 6.3 单元类型及单元特性 6.4 网格划分方法 6.5 边界条件定义 第六章 有限元建模方法 6.1 有限元建模概述 6.2 几何模型的建立 6.3 单元类型及单元特性 6.4 网格划分方法 6.5 边界条件定义

6.1 有限元建模概述 一、有限元分析的三个阶段 前处理 pre-processing 求 解 solving 后处理 6.1 有限元建模概述 前处理 pre-processing 一、有限元分析的三个阶段 结 构 离 散 求 解 solving 单 元 分 析 ke 总 刚 集 成 Kt {Pt} K 载 荷 移 置 R 边界条件定义 解线性方程组 求单元应力、应变 、 后处理 Post-processing 结果处理、显示、分析

6.1 有限元建模概述 Physical problem Or Design modeling Evaluate Optimize 6.1 有限元建模概述 Physical problem Or Design modeling Finite element model Evaluate Optimize modify Solving(Calculating) results Post-processing

— a key stage in the process of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6.1 有限元建模概述 二、有限元建模的重要性 Modeling — a key stage in the process of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Affecting the result accuracy Affecting the calculating process High requirements for analysts time - consuming

Interaction with outside 6.1 有限元建模概述 三、有限元模型的定义 Finite element model solvers Input data Node data Shape and material Element data Boundary condition data Interaction with outside

节 点 编 号 坐 标 值 坐标参考系代码 位移参考系代码 节 点 总 数 单 元 编 号 单元节点编号 单元材料特性码 单元截面特性 有限元模型 节 点 数 据 单 元 数 据 边界条件数据 节 点 编 号 坐 标 值 坐标参考系代码 位移参考系代码 节 点 总 数 单 元 编 号 单元节点编号 单元材料特性码 单元物理特性值码 单元截面特性 位移约束数据 载荷条件数据 热边界条件数据码 其它边界条件数据码 相关几何数据

6.1 有限元建模概述 四、有限元建模的基本原则 1 、保证精度原则 单元数量 最大变形

6.1 有限元建模概述 四、有限元建模的基本原则 1 、保证精度原则 单元数量 最大变形 一次单元 二次单元 真实解

6.1 有限元建模概述 四、有限元建模的基本原则 2、控制规模原则 1. 计算时间 2. 存储容量 3. 计算精度 4. 其 他

6.1 有限元建模概述 五、建模的一般步骤 测试 分析问题定义 实际结构 设计方案 几何模型建立 单元类型选择 单元特性定义 网 格 划 分 6.1 有限元建模概述 五、建模的一般步骤 测试 分析问题定义 有限元模型 实际结构 设计方案 几何模型建立 单元类型选择 单元特性定义 网 格 划 分 模 型 检 查 边界条件定义 软件 单元库 计算 结果比较 模型修正

Calculation: stress, deformation,reaction 6.1 有限元建模概述 Example of modeling fixed Calculation: stress, deformation,reaction

6.1 有限元建模概述 分析问题定义 Plane stress structure Static analysis Linear

Geometric model for FEA 6.1 有限元建模概述 CAD model details ignored Geometric model for FEA

6.1 有限元建模概述 单元类型选择 Element type: 3节点三角形平面应力单元

6.1 有限元建模概述 单元特性定义 Element properties: 材料特性:E, µ 单元厚度:t

6.1 有限元建模概述 网格划分

6.1 有限元建模概述 模 型 检 查 低质量单元 畸形单元 重合节点 重合单元

6.1 有限元建模概述 边界条件定义 集中力 固定约束

6.1 有限元建模概述 Modeling Solving Post-processing

6.1 有限元建模概述 deformation

6.1 有限元建模概述 Stress distribution

6.1 有限元建模概述 Reaction

providing geometric information for meshing 6.2 几何模型的建立 一、几何模型的定义 geometric description of analyzed objects providing geometric information for meshing

6.2 几何模型的建立 一、几何模型的定义 Meshing Geometric model domain Analyzed Object

6.2 几何模型的建立 CAD 模型 FEA几何模型

6.2 几何模型的建立 结构类型 几何模型型式 平面(应力、应变)问题 表面模型 轴对称问题 空间问题 实体模型 杆件结构 线框模型 6.2 几何模型的建立 结构类型 几何模型型式 平面(应力、应变)问题 表面模型 轴对称问题 空间问题 实体模型 杆件结构 线框模型 薄板弯曲问题 薄壳问题 轴对称薄壳问题

Process the actual shape 6.2 几何模型的建立 二、形状处理方法 Geometric model Actual shape Extracting Process the actual shape

6.2 几何模型的建立 1、降维处理 3D 2D Simplify Solid model Plane Easy to mesh

6.2 几何模型的建立

Details Ignore Details —— relatively very small 6.2 几何模型的建立 2、细节简化 Ignore Details Details —— relatively very small Affecting size and relative density of mesh

6.2 几何模型的建立

1. Stress magnitude at details 6.2 几何模型的建立 Considerations when ignoring details 1. Stress magnitude at details 2. What to Calculate

6.2 几何模型的建立

6.2 几何模型的建立 3、局部结构的利用

6.2 几何模型的建立 4、对称性的利用 对称轴

1. 对称的基本形式 6.2 几何模型的建立 Reflection symmetry Types of symmetry 6.2 几何模型的建立 1. 对称的基本形式 Reflection symmetry Types of symmetry Cyclic symmetry

6.2 几何模型的建立 Reflection symmetry

6.2 几何模型的建立

6.2 几何模型的建立 Cyclic symmetry

6.2 几何模型的建立 Cyclic symmetry

2. 对称面上的位移条件 6.2 几何模型的建立 (1)反射对称的位移条件 当载荷是对称载荷时,对称面上的位移条件为: 6.2 几何模型的建立 2. 对称面上的位移条件 (1)反射对称的位移条件 当载荷是对称载荷时,对称面上的位移条件为: 1) 垂直于对称面的移动位移分量为零; 2) 方向矢量平行于对称面的转动位移分量为零。

6.2 几何模型的建立 1) 垂直于对称面的移动位移分量为零; 2) 方向矢量平行于对称面的转动位移分量为零。

6.2 几何模型的建立 当载荷是逆对称载荷时,对称面上的位移条件为: 1) 平行于对称面的移动位移分量为零; 2) 方向矢量垂直于对称面的转动位移分量为零。

6.2 几何模型的建立 1) 平行于对称面的移动位移分量为零; 2) 方向矢量垂直于对称面的转动位移分量为零。

6.2 几何模型的建立 (2) 周期对称的位移条件 (i=1,2,3,4,5)

6.3 单元类型及单元特性 一、单元类型

6.3 单元类型及单元特性 单元名称 维 数 节点自由度 应 用 平面应力单元 Plane stress element 2 2个移动自由度 应 用 平面应力单元 Plane stress element 2 2个移动自由度 平面应力结构 平面应变单元 Plane strain element 平面应变结构 空间实体单元 Solid element 3 3个移动自由度 空间任意三维结构 轴对称实体单元 Axisymmetric solid element 空间轴对称结构 板单元 Plate element 3个转动自由度 平板结构 壳单元 Shell element 曲面壳体 轴对称壳单元 Axisymmetric shell element 1 1个转动自由度 轴对称曲面壳体 杆单元 Rod element (平面杆单元2个) 桁杆结构 梁单元 Beam element 3个移动自由度(平面梁2个) 3个转动自由度(平面梁1个) 梁结构 弹簧单元 Spring element 3个移动自由度(平面2个) 3个转动自由度(平面1个) 弹簧结构

6.3 单元类型及单元特性 1、一维、二维和三维单元

6.3 单元类型及单元特性 2、线性、二次和三次单元

6.3 单元类型及单元特性 3、传弯单元与非传弯单元

Internal data: properties 6.3 单元类型及单元特性 二、单元特性(Element properties) External shape: mesh Element Internal data: properties

cross-sectional properties 6.3 单元类型及单元特性 material properties element properties physical properties cross-sectional properties element-related data

6.3 单元类型及单元特性

6.3 单元类型及单元特性 1、材料特性

6.3 单元类型及单元特性 2、物理特性

6.3 单元类型及单元特性 3、截面特性

cross-section orientation 6.3 单元类型及单元特性 4、单元相关几何数据 material orientation cross-section orientation rigid offset ……

6.4 网格划分方法 一、网格划分原则 1、网格数量 (Number of mesh ) accuracy time

6.4 网格划分方法

6.4 网格划分方法

2、网格疏密 ( relative density) 6.4 网格划分方法 2、网格疏密 ( relative density) Elements: 132 Max.stress: 300.60MPa Elements: 84 Max.stress: 296.36MPa

6.4 网格划分方法 3、单元阶次 (Element order)

6.4 网格划分方法 4、网格质量 Mesh quality

6.4 网格划分方法 5、网格分界面和分界点

Semi-automatic meshing 6.4 网格划分方法 二、网格划分方法 Automatic meshing Meshing Semi-automatic meshing Adaptive meshing

6.4 网格划分方法 1、半自动分网方法

6.4 网格划分方法

6.4 网格划分方法

6.4 网格划分方法

6.4 网格划分方法 2、自动分网方法 自动分网的一般过程

3、自适应分网(Adaptive meshing) 6.4 网格划分方法 3、自适应分网(Adaptive meshing)

6.5 边界条件定义

6.5 边界条件定义 一、位移约束条件 Displacement Restraints 1、位移约束的必要性

6.5 边界条件定义

6.5 边界条件定义 二、载荷条件 1、集中载荷 Concentrated Load Nodal Load

6.5 边界条件定义 2、分布载荷 Distributed Load

6.5 边界条件定义 三、体积力 Volume Load

6.5 边界条件定义 4、温度载荷 Temperature Load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