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仪表及装置 第二章 变送器和转换器.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同相输入比例运算电路 执讲人;李先知 组 别: 电子电工组 丰县职教中心 制作.
Advertisements

第一章 晶体二极管 1.1 半导体物理基本知识 1.2 PN结 1.3 晶体二极管电路的分析方法 1.4 晶体二极管的应用
电子技术 模拟电路部分 第四章 差动放大器与 集成运算放大器.
第五章 模拟集成电路基础 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中的电流源 差分式放大电路 集成运算放大器.
第3章 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和 集成运算放大器 3.1 直接耦合放大电路 3.2 差动放大电路 3.3 集成运算放大器.
第2期 第1讲 电源设计 电子科技大学.
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 反馈的概念 反馈的类型及其判定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负反馈的典型应用.
运算放大器与受控电源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仪器 实验步骤 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现象 实验结果分析 实验相关知识 实验标准报告.
现代电子技术实验 4.11 RC带通滤波器的设计与测试.
第17章 电子电路的反馈 17.1 反馈的基本概念 17.2 放大电路的负反馈 17.3 振荡电路的正反馈.
第六章 直流电源电路 6.1 直流电源的组成 功能:把交流电压变成稳定的大小合适 的直流电压 交流电源 负载 变压 整流 滤波 稳压 u1
第18章 直流稳压电源 18.1 整流电路 18.2 滤波器 18.3 直流稳压电源.
图4-1 带有电压串联负反馈的两级阻容耦合放大器
iC iB ib iB uBE uCE uBE uce t uce t 交流负载线,斜率为-1/(RC //RL)
3.3 温度变送器 * 与测温元件配合使用,将温度或温差信号转换成为标准的统一信号;
第7章 直流稳压电源 7.1 整流电路 7.2 滤波电路 7.3 直流稳压电源.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放大特性.
运算放大器 ——有源、多动能、集成电路.
实验六 积分器、微分器.
第二章 变送器和转换器 第一节 变送器的构成 第二节 差压变送器 第三节 温度变送器 第四节 电\气转换器
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 1 绪论 2 运算放大器 3 二极管及其基本电路 4 场效应三极管及其放大电路 5 双极结型三极管及其放大电路
第二章(2) 电路定理 主要内容: 1. 迭加定理和线性定理 2. 替代定理 3. 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 4.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第二章 双极型晶体三极管(BJT).
第8章 静电场 图为1930年E.O.劳伦斯制成的世界上第一台回旋加速器.
第九章 直流稳压电源 9.1 整流与滤波电路 9.2 串联式稳压电路 9.3 集成串联式稳压电路 9.4 集成开关式稳压电路.
第18章 直流稳压电源 18.1 整流电路 18.2 滤波器 18.3 直流稳压电源.
确定运放工作区的方法:判断电路中有无负反馈。
看一看,想一想.
第6章 第6章 直流稳压电源 概述 6.1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 6.2 滤波电路 6.3 串联型稳压电路 上页 下页 返回.
第7章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7.1 概述 7.4 集成运算放大器.
国家工科电工电子基础教学基地 国 家 级 实 验 教 学 示 范 中 心
10.2 串联反馈式稳压电路 稳压电源质量指标 串联反馈式稳压电路工作原理 三端集成稳压器
实验4 三相交流电路.
集成运算放大器 CF101 CF702 CF709 CF741 CF748 CF324 CF358 OP07 CF3130 CF347
晶体管及其小信号放大 -单管共射电路的频率特性.
第三章:恒定电流 第4节 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
Three stability circuits analysis with TINA-TI
晶体管及其小信号放大 -单管共射电路的频率特性.
3.2. 差压变送器 差压变送器用来将差压、流量、液位等被测参数转换为标准的统一信号,以实现对这些参数的显示、记录或自动控制。
实验三、叠 加 原 理 的 验 证 一、实验目的 1.验证线性电路叠加原理的正确性 2.从而加深对线性电路的叠加性和 齐次性的认识和理解。
诺 金 EE07系列 小型OEM数字输出温湿度变送器 产品特点: 典型应用: ► 气象应用 ► 加湿器、除湿器 技术参数: 选型指南:
PowerPoint 电子科技大学 R、C、L的相位关系的测量.
实验二 射极跟随器 图2-2 射极跟随器实验电路.
同相输入端的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相位相同; 反相输入端的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相位相反。
Multimedia Courseware of High Frequency Electronic Circuits
现代电子技术实验 波形发生器 实验目的 方案设计 单元电路 调整测试.
§2.5 二极管应用电路 §2.5.1 直流稳压电源的组成和功能 整 流 电 路 滤 波 电 路 稳 压 电 路 u1 u2 u3 u4
PowerPoint 电子科技大学 半导体器件的图测方法.
第 8 章 直流稳压电源 8.1 概述 8.2 稳压管稳压电路 8.3 具有放大环节的串联型稳压电路 8.4 稳压电路的质量指标.
电路原理教程 (远程教学课件)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电路原理教程 (远程教学课件)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课题五 频率变换电路 调幅波的基本性质 调幅电路 检波器 混频器.
调幅与检波的研究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内容 注意事项.
四 电动机.
确定运放工作区的方法:判断电路中有无负反馈。
实验一 单级放大电路 一、 实验内容 1. 熟悉电子元件及实验箱 2. 掌握放大器静态工作点模拟电路调试方法及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实验二 基尔霍夫定律 510实验室 韩春玲.
2019/6/1 上海开放大学 传感器与测试基础 第二章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主讲.
现代电子技术实验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放大特性.
信号发生电路 -非正弦波发生电路.
第四章 MOSFET及其放大电路.
FH实验中电子能量分布的测定 乐永康,陈亮 2008年10月7日.
负反馈放大器 教师:褚俊霞.
第12章 555定时器及其应用 一. 555定时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1. 分压器:由三个等值电阻构成
实验7.1 单管放大器的研究与测试 ……………… P167 国家工科电工电子基础教学基地 国 家 级 实 验 教 学 示 范 中 心
课程名称:模拟电子技术 讲授内容: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稳定 授课对象:信息类专业本科二年级 示范教师:史雪飞 所在单位:信息工程学院.
9.5 差分放大电路 差分放大电路用两个晶体管组成,电路结构对称,在理想情况下,两管的特性及对应电阻元件的参数值都相同,因此,两管的静态工作点也必然相同。 T1 T2 RC RB +UCC + ui1  iB iC ui2 RP RE EE iE + uO  静态分析 在静态时,ui1=
第六章 三相电路 6-1 三相电路基本概念 一、三相电源 uA uB uC uC uB uA 时域特征: o t.
第 10 章 运算放大器 10.1 运算放大器简单介绍 10.2 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 10.3 运算放大器在信号运算方面的应用
9.6.2 互补对称放大电路 1. 无输出变压器(OTL)的互补对称放大电路 +UCC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控制仪表及装置 第二章 变送器和转换器

变送器 和 转换器 第二章 变送器和转换器 第一节 变送器的构成 第二节 差压变送器 第三节 温度变送器 第四节 电/气转换器

变送器的构成 构成原理 变送器的构成原理和输入输出特性 测量部分 C 放大器 K 反馈部分 F 调零、零点迁移 ymax xmax xmin Zi Zf Z0 y x y x ymax xmax xmin ymin 变送器的构成原理和输入输出特性

量程调整、零点调整和零点迁移 量程调整(即满度调整)的目的是使变送器的输出信号上限值ymax与测量范围的上限值xmax相对应。 量程调整相当于改变变送器的输入输出特性的斜率,也就是改变变送器输出信号y与输入信号x之间的比例系数。 方法:改变反馈部分反馈系数 改变测量部分转换系数

零点调整和零点迁移都是使变送器的输出信号下限值ymin与测量范围的下限值xmin相对应,在xmin= 0时,称为零点调整,在xmin≠ 0时,称为零点迁移。 零点调整使变送器测量起始点为零;零点迁移是把测量起始点由零迁移到某一数值。当测量起始点由零变为某一正值,称正迁移;而由零变为某一负值,称为负迁移。 实现方法:改变调零信号Z0

差压变送器 一、力平衡式差压变送器 (一)概述 用来将差压、流量、液位等被测参数转换为统一标准的信号,以实现对这些参数的显示、记录或自动控制。 一、力平衡式差压变送器 (一)概述 Fi pi 测量部分 杠杠系统 位移检测 放大器 I0 Ff 电磁反馈 机构系统 变送器构成方框图

(二)工作原理和结构 1. 工作原理 A l1/l2 tan l3 lf K2 K1 lo Kf Mi + Mo Fi F1 - Mf △Pi Fi F1 - Mf Ff Io S Fo

几点结论 (1)在满足深度负反馈的条件下,输出电流Io与输入 差压△Pi成正比。 (2)改变调零弹簧作用力Fo可调整变送器的零点。 (3)调整变送器的量程可通过改变tan和Kf来实现。 (4)零点和满度应反复调整。

2. 结构 测量部分 作用:把被测差压ΔP转换成作用于主杠杆下端的输入力Fi Fi= A1P1 -A2P2 因: A1= A2= A 故: Fi= A (P1 -P2) = AΔPi

杠杆系统 作用:进行力的传递和力矩比较。 组成: 主杠杆1、矢量机构2和副杠杠4,以及调零机构、零点迁移机构、静压调整和过载保护、平衡锤。

——将输入力Fi转换为作用于矢量机构上的力F1 : ① 主杠杆 ——将输入力Fi转换为作用于矢量机构上的力F1 :

——将输入力F1转换为作用于副杠杆上的力F2 : ② 矢量机构 ——将输入力F1转换为作用于副杠杆上的力F2 : 改变tan,可改变差压变送器的量程 :4-15,量程比为tan15/tan4=3.83

③ 副杠杆 ——进行力矩的比较

④ 调零和零点迁移机构

⑤ 静压调整和过载保护装置、平衡锤

平衡带拉条

电磁反馈装置 Ff =πBDcWI0 设 Kf =πBDcW 则 Ff = KfI0 改变反馈动圈的匝数,可以改变 Kf 的大小 作用:把变送器的输出电流I0转换成作用于副杠杆的电磁反馈力Ff Ff =πBDcWI0 设 Kf =πBDcW 则 Ff = KfI0 改变反馈动圈的匝数,可以改变 Kf 的大小

可实现3:1的量程调整 W1=725匝,W2=1450匝 1-3短接、2-4短接: W = W1=725匝 1-2短接:

(三)低频位移检测放大器 作用:把副杠杆上位移检测片(衔铁)的微小位移S转换成4~20mA的直流输出电流。 由差动变压器、低频振荡器、整流滤波电路、功率放大器组成。 构成方框图

1.差动变压器 D 上罐形磁芯 下罐形磁芯 A C 检测片 差动变压器的结构 S  差动变压器原理图 B

2.低频振荡器 D1、D2 可以提供偏置电压,使三极管BG1正常工作。 两个二极管D1、D2就相当于一个稳压管。 R2起负反馈作用, 从而稳定了BG1的工作点。 振荡器电路

低频振荡器的起振条件 相位条件 - s < /2 时, uCD 与 uAB 相位相同,则电路就形成正反馈。 振幅条件- K F = 1, 选择合适的电路参数,可满足这一条件。 振荡频率: 1 f0 = 2  LABC4

振荡器的放大特性和反馈特性 工作中,F随S的变化而变化。 S较大时,F较小;(磁阻较大) S较小时,F较大。(磁阻较小) 幅值可控 工作点 工作中,F随S的变化而变化。 S较大时,F较小;(磁阻较大) S较小时,F较大。(磁阻较小) 即: S  F  P点上移  uAB 

3.整流滤波电路 震荡器的输出电压uAB经二极管D4整流,通过电阻R8-9和电容C5滤波,得到平滑的直流电压信号,再送至功放级。

4.功率放大器 稳定工作点 提高输入阻抗 采用复合管,目的一是提高电流放大倍数;二是电平配置 穿透电流旁路,改善温度特性

其他元件作用 位移检测放大器总图及本安防爆措施见下: R1、C1:相位校正作用,对高次谐波造成相移,破坏其振荡条件,防止高次谐波产生寄生振荡。 R10:改变放大器灵敏度。高量程时,通过端子7、8将其接入,以降低灵敏度。 R7:稳定振荡管输入电压。 C3、C6:高频旁路电容,可减小交流分量。 D9:防止电源反接。 位移检测放大器总图及本安防爆措施见下:

限能 限流 负载 两线制

二、电容式差压变送器 (一)概述 感压膜片 差动电容 电容-电流转换电路 放大和输出限制电路 反馈电路 调零、迁移信号 变送器构成方框图 + - 反馈 信号 变送器构成方框图 检测元件-差动电容 构成原理-位移平衡式

(二)测量部件 作用: 测量部件结构

结论: (1) 相对变化值 与被测差压 成线性关系。 (2) 与介电常数 无关 ,可大大减小温度对变送器的影响。 (3) 与 有关。 愈小,灵敏度越高。

电路包括电容-电流转换电路及放大电路两部分 (三)转换放大电路 作用: 将差动电容的相对变化值,转换成标准的电流输出信号。 此外,还要实现零点调整、正负迁移、量程调整、阻尼调整等功能。 电路包括电容-电流转换电路及放大电路两部分

转换放大部分电路原理方框图 振荡器 解调器 稳压源 调零及 零点迁移 功放和 输出限制 量程调整(负反馈) 基准 电压 IC1 IC3 功放和 输出限制 量程调整(负反馈) 基准 电压 IC1 IC3 + - E 12~45V Ci1 Ci2 RL I 0 4~20mA 共模信号 差动信号 振荡控制放大器 前置放大器

振荡器 包括VT1、T1等,向Ci1和Ci2提供高频电源 1.电容-电流转换电路 将差动电容的相对变化值成比例地转换为差动电流信号 (电流变化值)。 振荡器 包括VT1、T1等,向Ci1和Ci2提供高频电源 是一种变压器反馈型振荡电路,其振荡频率由检测电容和变压器次级绕组的电感决定。 振荡器的输出幅值由控制放大器 IC1 的输出电压决定。

解调和振荡控制电路 (包括解调器和振荡控制电路) 解调(即相敏整流)后输出两组电流信号 :差动信号和共模信号,使后者保持不变,可得 Ci2-Ci1 Ci2-Ci1 Ii = I2 - I1 = ( I2+ I1) = K3 Ci2+Ci1 Ci2+Ci1

线性调整电路(包括VD9、VD10、R22、R23、RP1等) 检测元件中分布电容的存在,使差动电容的相对变化值减小,造成非线性误差,故设计了线形调整电路。 电路通过提高振荡器输出电压幅度以增大解调器输出电流的方法,来补偿分布电容所产生的非线性误差。 补偿电压大小取决于RP1的阻值。

2.放大及输出限制电路 将电流信号 Ii 放大,并输出4 ~ 20mA的直流电流。

放大电路(包括IC3、VT3、 VT4等) IC3起前置放大作用, VT3、 VT4组成复合管,将IC3的输出电压变换为变送器的输出电流。 电阻R31、 R33、 R34和电位器Rp3组成反馈网络,输出电流Io经这一网络分流,得到反馈电流If,送至放大器的输入端,这深度负反馈保证了Ii 和 Io的线性关系。 电位器Rp2用以调整输出零位。S为正负迁移调整开关,可实现变送器的正向或负向迁移。电位器Rp3用以调整变送器的量程。 对电路的分析,可推得如下的输入、输出关系式:

Ci2-Ci1 Io = K3K4 + K4K5 ( UA- aUVZ1) Ci2+Ci1 Ri 1 式中: K4 = ,K5 = Rf Ri 调零和调量程电路

输出限制电路(包括VT2、 R18等) 其它元件的作用 当输出电流超过允许值时,R18上压降变大,使VT2的集电极电位降低,从而使该管处于饱和状态,流过VT2(也即VT4)的电流受到限制(Io不超过30mA)。 其它元件的作用 R38、R39、C22和RP4构成阻尼电路,抑制变送器的输出波动,RP4用来调整阻尼时间。 VD12在指示仪表未接同时,为输出电流提供通路, 同时起反向保护作用。 VZ2起稳压作用,还可防止电源反接时损坏器件。

温度变送器 将来自热电偶或热电阻的温度信号转换为统一标准的信号(420mA直流电流或15V直流电压),以实现对温度的显示、记录或自动控制。 变送器有两线制和四线制之分,主要讨论四线制变送器。有三个品种:直流毫伏变送器、热电偶温度变送器、热电阻温度变送器。 四线制温度变送器的特点: 在热电偶和热电阻温度变送器中,采用了线性化电路,实现了变送器输出信号与温度的线性关系。 变送器输入、输出之间具有隔离变压器,并且采取了本安防爆措施。

(一)概述 在线路结构上分为量程单元和放大单元,放大单元是通用的,而量程单元则随品种、测量范围的不同而异。 Io Ui、Et Uo 直流-交流 变换器 输入回路 整流滤波 Io + U’Z  电压放大 功率放大 隔离输出 Ui、Et - U’f Uo 反馈回路 量程单元 放大单元 温度变送器结构方框图

(二)放大单元工作原理 1. 电压放大电路 其作用是将量程单元输出的毫伏信号放大,输出直流电流Io 和直流电压Uo信号。 由IC1构成,要求采用低漂移、高增益的运算放大器。 当温度变送器的最小量程Ui 为3mV,温升t为30oC,要求附加误差小于等于0.3%时,通过计算可得失调电压的温漂系数:

2. 功率放大电路 由VT1、VT2、T0等组成。其作用是把 IC1 输出的电压信号转换成电流信号,再通过隔离变压器实现隔离输出。 在方波的前后半周期,二极管轮流导通,电流通过T0的两个绕组而产生交变磁通,在T0副边产生交变电流iL 。

3. 隔离输出电路 由整流二极管VD13~16、保护二极管VD17~18等组成。其作用是将功放输出的交流信号转换成直流信号, 并实现隔离输出。 7、8端接输出负载,为电流输出(4-20mA) 5、6端为电压输出(1-5v)

4. 直流-交流-直流(DC/AC/DC)变换器 由整流二极管VD3~8、变压器T 1等组成。其作用是对仪表进行隔离式供电。 先把24V直流电压转换成一定频率的的交流方波电压,再经过整流、滤波和稳压,提供直流电压。 电路核心是直流-交流(DC/AC)变换器,一个磁耦合多谐振荡器。 振荡频率 4WcBmS 可求得感应电势: ES = (T为周期, S为磁 芯截面积,Bm为磁感应强度) T T 因此振荡频率为: f = 4WcBmS

(三)直流毫伏变送器量程单元 量程单元由输入回路(左半部分)和反馈回路(右半部分)组成,将其与IC1 联系起来画成下图。 R109 R110 上 K 下

输入回路: R101、R102及VZ101、VZ102分别起限流和限压作用,将其与IC1 联系起来画成下图。 R103、R104 、R105及RP1组成零点调整和零点迁移电路,桥路基准电压UZ由集成稳压器提供。 图中红笔部分为输入信号断路报警电路。 按叠加原理,IC1同相输入端的电压UT为(见教材) Rcd + R103 UT = Ui + Uz’ = Ui + Uz R103 + RP1//R104 + R105 Rcd + R103  Ui + Uz = Ui +  Uz R105 RP11 R104 ( 式中 Rcd = ) RP1+ R104

(1)改变值, 即更换R103和调整RP1,可实现零迁和调零。 从反馈回路可得IC1反相输入端的电压UF为 R106 + R111 + RP21 R115 U0 R106 UF = + Uz R111 + R114 R115 + R116 5 R107 1 = U0 +  Uz  因 UT  UF 故 U0 =  [Ui + ( - ) Uz ] 结论: (1)改变值, 即更换R103和调整RP1,可实现零迁和调零。 (2)改变值, 即更换R114和调整RP2, 可实现量程调整。 (3)零位和满度必须反复调整。

(四)热电偶温度变送器量程单元 Et Vs4 Vs2 Vs3 Vs1

(R100 + )Uz 1. 冷端温度补偿 按叠加原理,可求得IC1同相端的电压UT为(见教材) 1 RCu1 RCu2 UT = Ei + 采用两个铜电阻,固定为50。当热电偶型号不同时,只需调整几个锰铜电阻或金属膜电阻。 按叠加原理,可求得IC1同相端的电压UT为(见教材) 1 RCu1 RCu2 (R100 + )Uz UT = Ei + R105 R103 + RCu1+ RCu2 从上式可知,冷端环境温度变化时,RCu1、RCu2的阻值也随之变化,从而补偿了由于环境温度升降引起的热电偶电势的变化。而且,补偿特性与热电偶的特性相似,故补偿精度高。

2. 线性化 采取在反馈回路中置入与热电偶特性相一致的非线性电路的方法,如下图所示。 热电偶 放大部分 非线性 反馈回路 Et Vz’ + - t Vo  (Vo) Vf’ 热电偶温度变送器线性化原理方框图

用四段折线来模拟非线性运算电路,如下图。折线的段数及斜率大小由热电偶的特性来确定。  表示直线的斜率。 Va4 Vf5 Vf4 Vf3 Vf2 Vf1 Va3 Va2 Va1 Va5 Vf Va 1 4 3 2

非线性电路的实现 在IC2的反馈回路中加入一些稳压管和基准电压,利用稳压管的击穿特性实现折线电路。 Vs4 Vs3 Vs2 Vs1

(五)热电偶温度变送器量程单元 Ir

1. 线性化 线行化电路置于输入回路,采用正反馈的方法来达到线性化的目的,如下图所示。 当Rt随温度而增加时, It将增大。而从上式可知,Rt的增加导致It的进一步加大,从而实现线性化。

2. 引线电阻补偿 为消除引线电阻的影响, 热电阻采用三导线接法,要求r1 = r2 = r3 = r 。由R23、R24、r2构成的支路为引线电阻补偿电路。 Ir 调整R24,使Ir =It,流过r3的两电流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故r3上不产生压降。另电阻 r1 、r2 上的压降Itr和Irr亦极性相反,从而消除了引线电阻影响。 Ir

电/气转换器 一、概述 二、气动仪表的基本元件 (一)气阻 将电动仪表输出的420mA直流电流转换成可被气动仪表接受的 20100kPa 标准气压信号,以实现电动、气动仪表的联用。 二、气动仪表的基本元件 (一)气阻 气阻与电阻相似,它可以改变气路中的气体流量。流过气阻的流体为层流状态时,气阻呈现为线性;而流体为紊流状态时,气阻呈现非线性。 有恒气阻(毛细管、小孔等)与可调气阻(变气阻)。

(二)气容 (三)弹性元件 气容与电容相似,它是具有一定容积的气室,是储能元件;有固定气容与弹性气容两种。 固定气室的气容量为恒值。 弹性气容在工作过程中容积发生变化,气容量也随之改变。 (三)弹性元件 用来产生力、储存机械能、缓冲振动,把力、差压等物理量转换为位移。 弹性元件有不同形状的弹簧、波纹管、金属膜片和非金属膜片等。

(四)喷嘴挡板机构 把微小的位移转换成相应的压力信号,由恒节流孔与喷嘴挡板(变节流孔)组成。 喷嘴挡板构成一个变气阻,气阻值决定于喷嘴挡板间的间隙,气源压力pS经恒节流孔进入节流气室,由喷嘴挡板的间隙排出, 改变时,喷嘴背压 pB 也改变。见下图。

(五)功率放大器 将喷嘴挡板的输出压力和流量放大,由壳体、膜片、锥阀、球阀、簧片、恒气阻等组成。 当输入信号 (喷嘴背压) pB增大时,金属膜片受力而产生向下的推力,使球阀开大,锥阀关小,输出压力随之增加。

三、电/气转换器 由电流-位移转换部分(动圈、磁钢、杠杆等),位移-气压转换部分(喷嘴挡板、杠杆系统等),气动功率放大器和反馈部件(正、负反馈波纹管)组成。 输入电流进入动圈产生电磁力,带动杠杆转动,使挡板靠近喷嘴,背压升高,经功放后输出压力,再通过波纹管产生负反馈力,达到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