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結構與廠商的供給行為 講完第 5 章的廠商行為,我們仍然無法導出任何廠商 「供給曲 線」,為什麼? 廠商與家戶有別。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Chapter 5 教育發展與職業選擇. 1. 認識高職學生的生涯進路。 2. 了解個人特質與職業屬性之 間的關係。 3. 認識打工安全與勞動權益。
Advertisements

第七章 不完全竞争市场. 第七章 不完全竞争市场 请选择: 第一节 垄断 第二节 垄断性竞争 第三节 寡头垄断 第四节 市场效率分析 *第五节 市场结构和进入障碍.
一、垄断 二、垄断竞争市场 三、寡头市场 小结
第七章 不完全竞争市场.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 九十六學度學科能力測驗試題 國文科 -哈利波特番外篇-
11-1 保險業之定義 11-2 保險業之設立 11-3 保險業之組織 11-4 保險業之營業範圍
主讲:丁建勋 副教授 运输经济学 主讲:丁建勋 副教授
9-1 火災保險 9-2 海上保險 9-3 陸空保險 9-4 責任保險 9-5 保證保險 9-6 其他財產保險
Topic 6 廠商理論.
導覽解說與環境教育 CHAPTER 3 解說員.
公共定价 【基础知识】 在不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下,由供求关系决定的价格不能引导资源的有效配置,因此需要公共定价。
財務報表的內容 四種報表格式 財務報表的補充說明 會計師簽證的重要性 合併報表 財務報表分析 Chapter 2 財務報表的內容.
老師 製作 法律與生活.
第十七章休閒農業之經營策略與成功之道 17 Chapter.
Chapter 2 勞工安全衛生法.
第四章 市場與價格 4-1 「市場」是什麼? 4-2 市場均衡與價格機能 4-3 價格變動 4-4 價格控制 4-5 市場的型態與特性
西方经济学简明原理 (第二版) 编著:叶德磊 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 课件制作: 叶德磊
風險分析與財務結構 瞭解風險的定義與種類 衡量企業風險與財務風險 影響企業風險的因素 影響財務風險的因素 以現金流量衡量企業長期的財務狀況
國際行銷管理 林 建 煌 著.
第一節 知覺 第二節 認知 第三節 學習 第四節 創造力
微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 主讲: 汪秋菊 此幻灯片献给你们 我心中的太阳。 经济学课题组
现代经济学.
7 不完全競爭市場.
经济学原理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冯剑亮
CHAPTER 2 綜合所得稅之架構.
第一篇 基础理论 第2章 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2.1 完全竞争与完全垄断市场.
第五章 市场结构与厂商均衡 第一节 完全竞争市场 第二节 完全垄断市场 第三节 垄断竞争市场 本章小结 2018/11/10
第五章 成本论 成本概念 短期成本分析 长期成本分析 成本-收益分析.
6 完全競爭市場.
第四章 生产和成本 第一节 生产函数 第二节 成本函数 第三节 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 第四节 厂商的收益与利润最大化原则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生产成本与生产者行为.
學習目標 瞭解市場結構的類型與特性 描述完全競爭廠商的生產決策 說明完全競爭市場的短、長期均衡 OBJECTIVES.
生产理论分为短期生产理论和长期生产理论,相应地,成本理论也分为短期成本理论和长期成本理论。
5 成本理论 5.1 成本的一般分析 5.2 短期成本分析 5.3 长期成本分析 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钱胡风 2018/11/19.
第六章 成本理论.
第五章 成本论 第一节 成本的概念 第二节 短期总产量和短期总成本 第三节 短期成本曲线 第四节 长期成本曲线 第五节 结束语.
第五章成本 本章在剖析几种成本概念的基础上,从短期和长期角度讨论了厂商的生产成本问题,以揭示厂商产出变动与成本变动之间的关系。并对不同的成本曲线进行了比较分析。
一、供求理论 核心内容: 供求均衡 拓展内容: 最高限价,最低限价.
一、成本的概念 二、短期成本分析 三、长期成本分析 四、受益于利润最大化
第六章 厂商均衡理论 经济管理学院 赵 俊 平 2018/11/29 微观经济学.
第七章 不完全竞争的市场 第一节 垄断 第二节 垄断竞争 第三节 寡头 第四节不同市场的比较 第五节 结束语.
完 全 競 爭 7.
Internet Economics Basics of Supply Side
生产理论与成本理论 海南大学余升国.
成本與成本極小 6.
第五章 成本理論 學習目標 各種成本與利潤的關係與計算 各種成本的意義與對應關係 長期平均成本線呈U字形的原因
第六章 完全竞争市场 第一节 完全竞争的市场及厂商收益规律 第二节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行为 第三节 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行为
5.1 企業經營目標 經濟學中假定廠商在自由經濟制度下,基於自利,具有追求利潤極大化的動機
第五章 成本理論 會計利潤與經濟利潤 短期成本 生產要素價格對成本的影響 長期成本.
獨占市場的特徵 只有一家廠商 這家廠商可能販賣貨物 (如自來水公司),也可能提供服務 (如台灣證券交易所)。 產品無近似替代品
第八章 完全獨占市場 產量與價格的決定.
第三章 生产者选择 ● 生产与生产函数 ● 生产者均衡 ● 生产成本分析.
第八章 垄断竞争市场的价格与产量决定.
生產與成本 5. 生產與成本 5 本章學習目標 了解生產函數及投入與產出的關係。 分析短期生產函數與長期生產函數。 分辨長期生產成本與短期生產成本。 說明規模報酬與規模經濟。
第六章 成本与收益 陆东辉.
第 5 章 廠商的生產與成本 經濟學 精簡本 作者 謝振環.
老師 製作 休閒農場.
国内外经典教材名师讲堂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 (微观部分)(第6版) 第7章 不完全竞争的市场.
心理學—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人際溝通.
题型 选择题20*1=20分 简答与作图分析4个共35分(8+9*3) 计算题3题共30分 案例分析1题,15分.
廠商概論 廠商在要素市場中雇用生產要素(包括勞動、資本、土地、企業能力),用以生產產品,並將產品在產品市場中銷售。
本章學習目的 瞭解獨占的意義及成因 瞭解獨占廠商的短期均衡 瞭解獨占廠商的長期均衡 瞭解獨占廠商的訂價 瞭解獨占的應用 瞭解反獨占法
Part5 The Theory of Cost 本讲共分四节内容: 第一节 成本的涵义 第二节 短期成本分析 第三节 长期成本分析.
財法一經濟學 第一章:為什麼要唸經濟學?.
課本第五章 習題10 解答 p.157 管理會計學 大家加油!
完全競爭市場 6. 完全競爭市場 6 本章學習目標 熟悉四種不同市場結構的特徵。 了解完全競爭廠商的短期均衡分析。 了解完全競爭廠商的長期均衡分析。 了解完全競爭產業的長期供給線。 了解完全競爭市場效率的觀念。
第四讲: 生产理论与成本分析 环境经济学补充知识.
第五章 市 场 结 构 分 析 ● 完全竞争市场 ● 垄断市场 ● 不完全竞争市场.
這七個故事很簡短,但她們說的都是一個主題——愛情!真心希望你們每個故事都看一下,不會用很長時間,但保證你能感到那種被震撼的感覺!
四種市場的廠商收益 動腦時間.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市場結構與廠商的供給行為 講完第 5 章的廠商行為,我們仍然無法導出任何廠商 「供給曲 線」,為什麼? 廠商與家戶有別。 講完第 5 章的廠商行為,我們仍然無法導出任何廠商 「供給曲 線」,為什麼? 廠商與家戶有別。 家戶是需求行為的基本單位,規模皆小,是價格接受者。 廠商是供給行為的基本單位,規模有大有小,決策模式各自 不同。 故廠商行為必須與市場結構併同討論,我們無法在不考慮廠商 大小的情況下,就單獨討論廠商的供給行為。 基礎經濟學 Chapter 6 完全競爭市場

市場的定義 經濟學所探討的市場,是以產品為區隔。例如洗髮精市場、理 髮市場等。 經濟學所探討的市場,是以產品為區隔。例如洗髮精市場、理 髮市場等。 針對每一種產品或服務,我們往往以產業 (industry) 描述其整 體。例如洗髮精製造業、理容服務業等。 基礎經濟學 Chapter 6 完全競爭市場

市場結構 市場結構概分完全競爭、獨占、寡占、獨占性競爭四類,其特性及選例如表 6.1 所示。 基礎經濟學 Chapter 6 完全競爭市場

水平的平均收益線 (一) 完全競爭市場中廠商銷售的是同質 產品,市場中有完全訊息,且廠商 數目甚多,每家廠商又都是價格接 受者。 若市場價格為 P0,廠商在此價格下 銷售 Q 單位,則: 總收益 (TR) = P0 × Q 平均收益 (AR) = TR/Q = P0 × Q/Q = P0 邊際收益 (MR) = P0 邊際收益 (MR) 與平均收益 (AR) 皆為一水平線。 AR=MR 圖 6.1 完全競爭市場中廠商面對水平的平均收益線 P P0 Q 基礎經濟學 Chapter 6 完全競爭市場

水平的平均收益線 (二) 由於個別廠商在完全競爭市場 中微不足道,因此只要廠商願 意接受 P0 的市價,它「想賣多 少就可以賣多少」。 但這並不表示他們的交易量會 大到哪裡去。廠商到底會決定 賣出多少產品,需要視其成本 結構而定。 AR=MR 圖 6.1 完全競爭市場中廠商面對水平的平均收益線 P P0 Q 基礎經濟學 Chapter 6 完全競爭市場

廠商的短期最適行為 (一) 短期平均成本 (SAC) 短期平均變動成本 (AVC) 短期邊際成本 (SMC):廠商要 多生產一單位產品所必須要多 付出的總成本。 邊際收益 (MR):廠商多銷售 一單位產品所能多得到的收入。 平均收益 (AR) 圖 6.2 廠商的最適產量 SMC SAC AVC AR=MR P0 基礎經濟學 Chapter 6 完全競爭市場

廠商的短期最適行為 (二) 若 MR > SMC,表示廠商多生產 一單位產品,所能創造的收入大 於其新增的成本,故邊際利潤為 正,此時廠商多生產就能增加利 潤。 若 MR < SMC,表示廠商多生產 一單位產品,所能創造的收入小 於其新增的成本,故邊際利潤為 負,此時廠商應減產方能增加利 潤。 市場內追求利潤極大的廠商,在 短期應生產至 MR = SMC 為止。 圖 6.2 廠商的最適產量 SMC SAC AVC AR=MR P0 基礎經濟學 Chapter 6 完全競爭市場

廠商的短期最適行為 (三) 若生產 Q1,則 SMC > MR,利 潤並非極大,應減產。 若生產 Q2,則 MR > SMC,利 潤亦非極大,應增產。 若生產 Q0,則 MR = SMC,利 潤極大。AR 為 e 的高度, AC 為 SAC 線上 f 點所對應的高度, e 點與 f 點間的垂直距離則為商 品之單位銷售利潤,短期總利 潤則為斜線區。 圖 6.2 廠商的最適產量 SMC SAC AVC AR=MR P0 基礎經濟學 Chapter 6 完全競爭市場

廠商的短期最適行為 (四) 如果市場價格為 P2, 則 MR = SMC 所決定的產量 為 Q2。 此時由於價格低於平均成本 (d 點低於 g 點),故廠商會面 臨虧損。 圖 6.2 廠商的最適產量 SMC SAC AVC AR=MR P0 g d 基礎經濟學 Chapter 6 完全競爭市場

廠商的短期供給曲線 (一) 當價格為 P0 時,廠商對應之最適 提供量為 Q0,所以供給量為 Q0。 不同價格下廠商的最適供給量恰 與其短期邊際成本線 (SMC) 疊合, 因此完全競爭廠商的 SMC 曲線 看來似乎就是它的短期供給曲線。 圖 6.2 廠商的最適產量 SMC SAC AVC AR=MR 基礎經濟學 Chapter 6 完全競爭市場

廠商的短期供給曲線 (二) 當價格為 P2 時,若廠商生產 Q2,此時價格顯然低於平均成 本,表示廠商此時有虧損。 既有虧損,何不退出市場呢? 到底當價格低到什麼程度時, 廠商才該退出市場? 圖 6.2 廠商的最適產量 SMC SAC AVC AR=MR P0 g d P1 P2 P3 $ Q Q2 Q0 Q1 基礎經濟學 Chapter 6 完全競爭市場

廠商的短期供給曲線 (三) STC = TVC + TFC,短期總成本是變動成本與短期固定成本之 和。 上式左右各除以 Q,則得:SAC = AVC + AFC 移項整理,則得: 故 SAC 曲線與 AVC 曲線間的垂直距離,就是 AFC。 基礎經濟學 Chapter 6 完全競爭市場

廠商的短期供給曲線 (四) 若市場價格 P 在 SAC 與 AVC 之間 (如P2),廠商有以下策略: 策略一:生產最適產量 Q2, 每單位虧損 ,總虧損 為 。 策略二:停產退出市場,收 入與變動成本皆為 0,但仍 需支出固定成本,故總虧損 為 TFC。 圖 6.2 廠商的最適產量 SMC SAC AVC AR=MR 基礎經濟學 Chapter 6 完全競爭市場

廠商的短期供給曲線 (五) 哪一個選擇招致的損失大? 策略一:損失 策略二:損失 TFC TFC = AFC × Q2 = 採用策略一虧損較小。 圖 6.2 廠商的最適產量 SMC SAC AVC AR=MR 基礎經濟學 Chapter 6 完全競爭市場

廠商的短期供給曲線 (六) 若價格為 P2,每單位生產扣掉 AVC 後的毛利是 ,故總毛利 是 。鞋店老闆雖然虧本, 但在短期內至少還可以用此毛 利支付廠房租金等 FC。 若立刻歇業,則毛利為零,但 租金等 FC 還是要付。盤算之後, 廠商決定選擇策略一,一直到 廠房租約到期、不必再支付固 定成本為止。 圖 6.2 廠商的最適產量 SMC SAC AVC AR=MR 基礎經濟學 Chapter 6 完全競爭市場

廠商的短期供給曲線 (七) 若市場價格低到廠商連支應變動 成本都不夠,(例如圖 6.2 中的 P3),則廠商每銷售一單位商品, 不但沒有毛利反而還有毛損。 此時廠商就沒有道理再繼續經營, 應該即時歇業。 只要短期價格與 SMC 的交點高 於其對應的 AVC,則廠商在短期 即應繼續生產。反之,若短期價 格與 SMC 的交點低於其對應的 AVC,則廠商即應退出市場。 圖 6.2 廠商的最適產量 SMC SAC AVC AR=MR 基礎經濟學 Chapter 6 完全競爭市場

廠商的短期供給曲線 (八) 如果廠商願意留在市場上, 則其 SMC 曲線即為該廠商的 供給曲線。 又,只要短期價格與 SMC 的 交點高於其對應的 AVC,則 廠商在短期即應繼續生產。 反之,則退出市場。 綜上所述,完全競爭廠商的 短期供給曲線,是其 SMC 曲 線高於 AVC 的部份。 圖 6.3 廠商的短期供給曲線 SMC SAC AVC $ Q 基礎經濟學 Chapter 6 完全競爭市場

生產者剩餘 如果消費者能夠一單位、一單 位地向廠商購買,而廠商也以 其供給價格(最低願受價格) 一單位、一單位地出售,則在 出售 Q* 單位後,廠商獲得長條 區的收入。 但通常消費者是一次以 P* 的 價格購入 Q* 單位,廠商收入為 P* × Q*。 故陰影區如同是生產者因為沒 有碰到「奸歹」的消費者而 「偷笑賺到的」,我們稱之為 生產者剩餘。 基礎經濟學 Chapter 6 完全競爭市場

短期的市場均衡 (一) 市場需求如最右一小圖中之 D。 SMC1 AVC2 SMC2 D P* $ Q1 Q Q2 Q* SAC1 AVC1 SAC2 … 市場需求如最右一小圖中之 D。 完全競爭市場上有許多家廠商,其 SMC 高於 AVC 的部份即 為其供給曲線,將所有廠商的供給曲線水平加總,S =Σi 寫為 SMCi 。 S 與 D 的交點,即為短期完全競爭市場的均衡。 基礎經濟學 Chapter 6 完全競爭市場

短期的市場均衡 (二) 市場均衡價格為 P*,每個個別廠商面對 P*,再分別由 P* 與其 SMC 曲線決定最適產量。 AVC2 SMC2 D P* $ Q1 Q Q2 Q* SAC1 AVC1 SAC2 … 市場均衡價格為 P*,每個個別廠商面對 P*,再分別由 P* 與其 SMC 曲線決定最適產量。 n 家廠商的供給總量,必定會等於市場總成交量。 P* 有可能小於個別廠商的 SAC (如廠商 1),也可能大於個別廠 商的 SAC (如廠商 2)。因此個別廠商在短期有可能獲利,也有 可能虧損。 基礎經濟學 Chapter 6 完全競爭市場

短期的市場均衡 (三) 然而,因為經濟學中所探討的成本是機會成本,而非會計成本, 因此我們此處所討論的利潤是指經濟利潤,而非會計利潤。 然而,因為經濟學中所探討的成本是機會成本,而非會計成本, 因此我們此處所討論的利潤是指經濟利潤,而非會計利潤。 個別廠商也許在總收入扣掉原料成本、員工薪資與廠房租金之 後仍然結餘 50 萬元,這 50 萬元放進老闆荷包確實是會計利潤。 但老闆如果不開工廠而去開計程車,每年工資是 60 萬元,故其 機會成本是 60 萬元。 此時雖然會計利潤為 50 萬元,經濟利潤卻是 -10 萬元。 基礎經濟學 Chapter 6 完全競爭市場

長期的市場均衡 完全競爭市場,從短期到長期的兩種調整活動: 廠商進出市場的調整 廠商生產規模的調整 基礎經濟學 Chapter 6 完全競爭市場

長期的市場均衡-廠商進出市場 短期的完全競爭廠商有可能獲利,也有可能虧損。 由於完全競爭市場中沒有進出市場的障礙,故就長期而言,這 些獲利或虧損都不可能持續。 若完全競爭市場中某廠商面臨虧損,它在短期固然可能硬撐 (若價格高於 AVC),但長期而言,廠商不必負擔固定成本,沒 有理由一直虧損下去。虧損的廠商必然遲早會退出市場。 若完全競爭市場中某廠商有正利潤,由於沒有進出市場的限制, 一定會吸引其他競爭者加入市場,如果進場的競爭者人數夠多, 則原有廠商的正利潤就逐漸被稀釋,利潤漸趨微薄,而往「零 利潤」的狀態逼近。 基礎經濟學 Chapter 6 完全競爭市場

長期的市場均衡-調整生產規模 若市場價格為 P0 ,廠商規模為 SAC0,則最適產量為 Q0,廠商 有正利潤 。 圖 6.6 完全競爭市場的長期均衡 P0 P1 SAC0 若市場價格為 P0 ,廠商規模為 SAC0,則最適產量為 Q0,廠商 有正利潤 。 現有廠商有正利潤,吸引其他競爭者進入市場,供給增加,價 格跌至 P1。 在 P1 下,最適生產規模為 SAC1,廠商有正利潤 。 基礎經濟學 Chapter 6 完全競爭市場

長期的市場均衡-調整生產規模 正利潤吸引其他競爭者進入市場,供給增加,價格下跌。 價格下跌,廠商便調整生產規模以為因應,又產生正利潤。 如此循環,廠商持續調整生產規模,同時不斷有廠商進出市場。 基礎經濟學 Chapter 6 完全競爭市場

長期均衡與生產效率 (一) 何時才會達到長期均衡呢? 廠商追求利潤極大,長期時仍然會做到邊際收入等於長期邊 際成本 (LMC)。又廠商是價格接受者,MR = P。亦即, MR = P = LMC。 另一方面,由於沒有進入市場的障礙,長期各廠商一定不會 有正利潤,故價格應等於長期平均成 本。亦即,P = LAC。 綜上所述,P = LMC = LAC。 基礎經濟學 Chapter 6 完全競爭市場

長期均衡與生產效率 (二) 長期均衡: P = LMC = LAC。 圖 6.6 完全競爭市場的長期均衡 LAC LMC P* 長期均衡: P = LMC = LAC。 圖中僅有 e 點符合上式,可能成為長期均衡點。此時,價格為 P*,各廠商生產規模為 Q*,長期平均成本最低,最具生產效 率。 完全競爭的長期均衡能促成生產效率的實現。 基礎經濟學 Chapter 6 完全競爭市場

End of Chapter 6 基礎經濟學 Chapter 6 完全競爭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