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補助「行動寬頻尖端技術跨校教學聯盟計畫-行動寬頻網路與應用-小細胞基站聯盟中心計畫」 Small Cell創新應用與服務專題 課程單元: LTE/SAE網路架構與元件 計畫主持人:許蒼嶺 授課教師:李宗南、簡銘伸、李名峰 教材編撰:李名峰 國立中山大學 資訊工程系.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Speaker: 黃柏燁  Introduction Wireless Network ◦ 基本的無線傳輸概念 ◦ 介紹目前無線傳輸的標準 ◦ 介紹各種常用的無線傳輸方式  Introduction Wireless Network.
Advertisements

1 遠距健康照護系統 - 網路架構與技術 行動網路. 2 定義與簡介 行動通訊為利用無線網路連接電腦主機、 通訊儀器與行動通訊設備,毋需纜線, 傳輸不受空間限制。
第 7 章 無線網路.
WCDMA基本信令流程 11通信①班 吴炯天.
Agenda 9:00-10:15 10:15-10:30 10:30-11:45 13:30-14:45 14:45-15:00
第十四章 無線通訊安全 本投影片(下稱教用資源)僅授權給採用教用資源相關之旗標書籍為教科書之授課老師(下稱老師)專用,老師為教學使用之目的,得摘錄、編輯、重製教用資源(但使用量不得超過各該教用資源內容之80%)以製作為輔助教學之教學投影片,並於授課時搭配旗標書籍公開播放,但不得為網際網路公開傳輸之遠距教學、網路教學等之使用;除此之外,老師不得再授權予任何第三人使用,並不得將依此授權所製作之教學投影片之相關著作物移作他用。
無線網路與行動通訊 Wireless Network 醫務管理暨醫療資訊學系 陳以德 副教授: 濟世CS202-3
第一章 概 述.
TD-LTE 系统介绍.
第八章 无线移动通信未来发展 8.1 IMT-2000增强系统 8.2 IMT-Advanced系统 概述
EPC系统基础培训 廊坊移动 屈文杰 2014 年 12 月.
實驗 9: 無線安全網路之建設.
第4章 移动通信网络.
數位生活科技實務應用探討 瑞帝電通國際有限公司 台北: 電話 : (02) 傳真 : (02)
第2章 计算机网络的协议与体系结构 2.1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形成 2.2 协议与划分层次 2.3 计算机网络的原理体系结构
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 暨南大学计算机科学系 学年 第一学期.
第1章 概述.
TD-LTE 基本原理及关键技术 中兴通讯学院.
無限的無線:無線區域網路與無線都會網路 Unlimted Wireless Networks
3G移动通信技术 3GPP和3GPP2 WiMAX.
無智慧報告—網路導論 義守電機 副教授 黃蓮池 在報告前.
第3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WCDMA Iu接口协议介绍 各位领导、专家下午好: 下面是华为公司的汇报,汇报题目是:.
教育部補助「行動寬頻尖端技術跨校教學聯盟第二期計畫 -- 行動寬頻網路與應用 -- 小細胞基站聯盟中心」 EPC核心網路系統設計 課程單元:行動通訊之演進 計畫主持人:許蒼嶺 (國立中山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 授課教師:萬欽德 (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 電腦與通訊工程系)
WiMAX 與 4G LTE之比較 班級: 碩研電子一甲 組員: MA 黃三溢 33% (總整理)
Chapter 12 UMTS之All-IP網路
ALU 網路架構.
無線通訊與寬頻網路簡介 蔡崇洲 崑山科技大學電腦與通訊系.
Voice Service in an LTE Network- CSFB
LTE网络概述及原理 v1.0.
無所不在的手機 - 行動通訊 Fang-Biau Ueng
EPC核心网网络规划与开通配置 V1.0 1.
指導教授:陳偉業 老師 碩專資管二甲 N 林士淵 富強鑫公司 資訊工程師 2006/12/23
無線區域網路 IEEE 標準 1997年制定 規範不同層的運作方式 不同特性的標準
教育部補助「行動寬頻尖端技術跨校教學聯盟計畫-行動寬頻網路與應用-小細胞基站聯盟中心計畫」 Small Cell創新應用與服務專題 實驗單元: Small Cell實驗-觀察Management Report 計畫主持人:許蒼嶺 授課教師:李宗南 國立中山大學 資訊工程系.
軍用及公、民用無線電頻譜整理規劃 2GHz以上頻段現況與應用
TD-LTE 基本原理及关键技术 中兴通讯学院.
網路技術管理進階班---區域網路的技術發展
BTS3911E 一体化站点解决方案 支持UL平滑演进,降低CAPEX 小站点,大容量,提升用户体验 高集成度 ,降低部署成本
Small Cell創新應用與服務專題 實驗單元:建立Small Cell執行環境
教育部補助「行動寬頻尖端技術跨校教學聯盟計畫-行動寬頻網路與應用-小細胞基站聯盟中心計畫」 Small Cell創新應用與服務專題 課程單元: LTE之安全需求、安全特性 與安全機制簡介 計畫主持人:許蒼嶺 授課教師:李宗南、簡銘伸、李名峰 教材編撰:李名峰 國立中山大學 資訊工程系.
附錄 通訊協定堆疊.
元智大學網路技術系 TN307 進階網路技術   指導教授 :王井煦.
TCP/IP Protocol Suite TCP/IP協定 第二組 投影片製作by簡嘉宏 綦凱宏 林睿敏 滕孟哲.
Access Networks.
行動商務的發展趨勢
第6章 行動商務 授課教師 黃健雄 ..
概述 水平(horizontal)換手 使用相同的無線存取 技術的基站之間切換 垂直(vertical)換手
勤益科大無線上網之設定說明.
第四章 無線通訊與網路應用 計算機概論編輯小組.
指導教授:陳偉業 老師 碩專資管二甲 n 蔡侑峻 正修科技大學 圖書資訊組-組員 2006/12/02
什麼是網際網路? 面臨攻擊的網路 網路邊際 總結 網路核心
第八組 劉佳衢.
2G向3G的演进过程.
Wimax阶段性研究汇报 /1/3 Wimax 阶段性研究汇报.
LTE 协议原理介绍 中兴通讯学院.
LTE按發即說(PTT)緊急通訊標準規範及系統架構研究
LTE信令流程 研究院无线所 2010年12月.
LWA (LTE-WiFi Aggregatio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Capacity Based CoMP
Source: Journal of Network and Computer Applications, Vol. 125, No
期未報告:公眾無線網路的架構,比較 通訊所 鍾國麟 主要的內容還是S.Y.
指導教授:梁明章 A 許之青 國立高雄大學 2010/06/25
報告者: 通訊所 陳瑞文 學號: 授課教授: 潘仁義 老師
农牧业物联网 一、物联网的解读 二、未来的农牧业物联网 三、目前工作进展情况 四、关键共性技术 五、物联网在农业中的应用思考.
行動寬頻介接網路與IoT實務應用-實驗課程
行動寬頻介接網路與IoT實務應用-實驗課程
教育部補助「行動寬頻尖端技術跨校教學聯盟第二期計畫 -- 行動寬頻網路與應用 -- 小細胞基站聯盟中心」 課程模組: 「LTE-Small Cell 核心網路架構及服務」 實驗二: QoS網路效能指標 (Delay, PLR, Throughput) 的量測 計畫主持人:許蒼嶺 (國立中山大學.
教育部補助「行動寬頻尖端技術跨校教學聯盟第二期計畫 -- 行動寬頻網路與應用 -- 小細胞基站聯盟中心」 EPC核心網路系統設計 課程單元 03:LTE-SAE 網路架構與元件 計畫主持人:許蒼嶺 (國立中山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 授課教師:萬欽德 (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 電腦與通訊工程系)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教育部補助「行動寬頻尖端技術跨校教學聯盟計畫-行動寬頻網路與應用-小細胞基站聯盟中心計畫」 Small Cell創新應用與服務專題 課程單元: LTE/SAE網路架構與元件 計畫主持人:許蒼嶺 授課教師:李宗南、簡銘伸、李名峰 教材編撰:李名峰 國立中山大學 資訊工程系

大綱 課程目標 LTE之簡介與演進 LTE/SAE網路架構 RRC Connection Procedures LTE/SAE元件

大綱 課程目標 LTE之簡介與演進 LTE/SAE網路架構 RRC Connection Procedures LTE/SAE元件

課程目標 讓學生了解Long Term Evolution (LTE)的Air Interface與Core Network之演進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 Access Network (E-UTRAN)與 System Architecture Evolution (SAE)的網路架構 LTE/SAE網路協定之RRC Connection Procedures之簡介 Evolved Packet Core元件的相關知識

大綱 課程目標 LTE之簡介與演進 LTE/SAE網路架構 RRC Connection Procedures LTE/SAE元件

LTE之演進與簡介 Long Term Evolution (LTE) 指3GPP (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 Release 8 以後的版本,主要為R8、R9 版本,亦被稱為3.9G 雖然3GPP R8/R9常被電信營運商誇稱為4G LTE,但嚴格來說,直到3GPP R10才真正符合國際電信聯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ITU)的4G標準

LTE之演進與簡介 (Cont.) 3GPP Release 10稱為 LTE-Advanced,與WiMAX 2.0同為4G的標準 3GPP Release 12 版本則被為Beyond 4G (B4G) 此簡報所提及之技術,因無涉及到版本差異,故在之後的投影片中將3GPP Release 8 之後的版本(LTE/LTE-A/B4G)均統稱為LTE,以便於解說

(Study on All IP Network) 3GPP與LTE之演進 (Study on All IP Network) (MTC) Rel. 7 3GPP Rel.8 3GPP Rel.9 3GPP Rel.10 3GPP Rel.11 Rel. 12 Rel. 13 (LTE; 3.9G) (LTE-A; 4G) (B4G)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LTE之主要技術 All IP之扁平化網路架構 主要技術架構 下載為正交分頻多重存取(OFDMA;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上載為單載波分頻多重存取(SC-FDMA;Single-Carrier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多輸入多輸出(MIMO;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利用上述技術提高頻譜利用效率及無線網路容量

大綱 課程目標 LTE之簡介與演進 LTE/SAE網路架構 RRC Connection Procedures LTE/SAE元件

LTE/SAE網路架構-演進 相對於3GPP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MTS,為最廣泛應用之3G技術),LTE包含以下的演進 Radio Access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 (E-UTRAN) Non-Radio Aspect System Architecture Evolution (SAE) 以High Level的角度觀之,LTE網路包含 核心網路Evolved Packet Core (EPC) in SAE 接取網路E-UTRAN

LTE/SAE網路架構-演進(cont.) UMTS為4層網路層

LTE/SAE網路架構-演進(cont.)

LTE/SAE網路架構-UTRAN演進(Cont.) UMTS 3G UTRAN LTE Gateway GPRS Support Node GGSN EPC in SAE Serving GPRS Support Node SGSN S1 E-UTRAN Radio Network Controller eNodeB eNodeB RNC RNC X2 eNodeB eNodeB NodeB NodeB NodeB NodeB

LTE/SAE之架構 3GPP Access EPC in SAE E-UTRAN eNodeB MME HSS PCRF ANDSF UE Abbreviation List UE: User Equipment MME: 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 S-GW: Serving Gateway P-GW: Packet Data Network Gateway ePDG: Evolved Packet Data Gateway HSS: Home Subscriber Server AP: Access Point PCRF: Policy and Charging Rules Function ANDSF: Access network discovery and selection function EPC in SAE E-UTRAN eNodeB MME HSS PCRF ANDSF UE S-GW P-GW ePDG Internet WiFi AP Non-3GPP Access

LTE/SAE之訊息傳輸 區分為Control Plane與User Plane以便管理 Control Plane User Plane UE eNB MME UE eNB S-GW P-GW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 E-UTRAN為LTE無線部份之架構 E-UTRAN包含UE (User Equipment)及Evolved NodeB (簡稱eNodeB或eNB) UE與eNB透過LTE-Uu無線通訊界面互相通訊,LTE-Uu可分為三層

LTE-Uu-Layer 3 Layer 3 Non-Access Stratum (NAS) 移動管理 Bearers設定 用戶認證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無線資源管理 RRC之下各層的設定

LTE-Uu-Layer 2 Layer 2 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 (PDCP ) 處理標頭壓縮 加密運算 Radio Link Control (RLC) ARQ與HARQ等重傳 封包分割與重組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QoS (Quality of Service) 排程

LTE-Uu-Layer 1 Layer 1 Physical (PHY) 將資料轉為實體訊號發送 包含OFDMA與MIMO技術

LTE-Uu之協定架構- User Plane Protocol Stack UE eNB Layer 3 RRC RRC PDCP PDCP Layer 2 RLC RLC MAC MAC Layer 1 PHY PHY

LTE-Uu之協定架構- Control Plane Protocol Stack UE eNB MME NAS NAS Layer 3 RRC RRC PDCP PDCP Layer 2 RLC RLC MAC MAC PHY Layer 1 PHY

大綱 課程目標 LTE之簡介與演進 LTE/SAE網路架構 RRC Connection Procedures LTE/SAE元件

RRC Connection Procedures LTE UE的RRC狀態

RRC Connection Procedures RRC的狀態分為 RRC_IDLE 與 RRC_CONNECTED IDLE狀態下UE不會被分配到無線資源 需要傳輸資料時, UE 轉入 RRC_CONNECTED程序以 取得無線資源 以下介紹四種RRC控制程序 RRC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 RRC Initial Security Activation 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 RRC Connection Release

RRC Connection Procedures- RRC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 UE E-UTRAN RRCConnectionRequest RRCConnectionSetup RRCConnectionSetupComplete RRC連線成功

RRC Connection Procedures- RRC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 (Cont.) UE E-UTRAN RRCConnectionRequest RRCConnectionReject RRC連線失敗 RRC 狀態維持在RRC_IDLE

RRC Connection Procedures- RRC Initial Security Activation UE E-UTRAN SecurityModeCommand SecurityModeComplete 完成UE與eNB之驗證 後可做保密性及資料完整性等安全防護

RRC Connection Procedures- 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 UE E-UTRAN 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 RRC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Complete 可設定Handover等各種無線相關控制

RRC Connection Procedures- RRC Connection Release UE E-UTRAN RRCConnectionRelease RRC 狀態: RRC_CONNECTED變成RRC_IDLE

大綱 課程目標 LTE之簡介與演進 LTE/SAE網路架構 RRC Connection Procedures LTE/SAE元件

LTE/SAE元件- System Architecture Evolution 基於GPRS核心網路(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Core Network)的演進 演進理念 加強 Packet Switched Technology 以處理快速成長的 IP Traffic Higher Data Rates Lower Latency Packet Optimized System 更高Throughput Fully IP Based Network Simplified Network Architecture Distributed Control

LTE/SAE元件- System Architecture Evolution (Cont.) 與GPRS核心網路之不同點 架構更簡化 All IP網絡 支援更高的吞吐量之無線接入網路 支援更低的延遲之無線接入網路 支援多重異質性網路的互通 LTE/LTE-A Air Interface UMTS Air Interface Non-3GPP (WiFi, WiMAX等)

LTE/SAE元件- Evolved Packet Core SAE的主要組成部份為EPC (Evolved Packet Core ) EPC又被稱為SAE核心 (SAE Core) EPC之作用與GPRS網路相似 通過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 (MME)、Serving Gateway (S-GW)和Packet Data Network Gateway (PDN-GW或P-GW)等子元件實現

LTE/SAE元件- Evolved Packet Core (Cont.) Main Logical Nodes 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 (MME) Serving Gateway (S-GW) Packet Data Network Gateway (PDN Gateway或P-GW) Other Nodes and Functions Home Subscriber Server (HSS) Access Network Discovery and Selection Function (ANDSF) Evolved Packet Data Gateway (ePDG) Policy and Charging Rules Function (PCRF)

LTE/SAE元件- 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 (MME) 管理核心網路 負責Idle Mode下UE的Paging與Tagging  處理Control Plane訊息 負責UE的註冊與註銷 幫助UE選擇不同的S-GW,完成Core Network節點之切換 移動性管理 決定UE是否能接受當地服務提供商的服務並完成UE的漫遊限制 負責安全金鑰之管理,可支援用戶驗證與安全性管理

LTE/SAE元件- Serving Gateway (S-GW) 管理User Plane訊息 負責用戶數據包的路由和轉發 LTE與其他3GPP技術之間移動時的用戶數據交換 處理 eNB之間的換手(Handover) 在合法監聽的情況下,可完成用戶傳輸訊息的複製

LTE/SAE元件- Packet Data Network Gateway (P-GW) 處理User Plane的外部連線,如Internet等 實現指令控制 用戶的數據封包過濾 合法攔截與數據包篩選 計費支援 作為數據交換的核心組件,處理LTE 與非3GPP系統(如WiFi、WiMAX等)的相容切換

LTE/SAE元件- Home Subscriber Server (HSS) 包含與用戶相關信息和訂閱相關信息的中央資料庫 支援呼叫和會話建立(Call and Session Establishment) 用戶認證和訪問授權 HSS 植基於 pre-Rel-4 Home Location Register (pre-Rel-HLR) and Authentication Center (AuC)

LTE/SAE元件- Access Network Discovery and Selection Function (ANDSF) 為3GPP和非3GPP(例如Wi-Fi)的UE提供有關連接的接入信息 協助UE發現在其附近的接入網絡 提供接入的優先次序和管理這些網絡的連接規則

LTE/SAE元件- Evolved Packet Data Gateway (ePDG) 確保數據傳輸的UE通過不可信的非3GPP接入網連接到EPC ePDG與UE之間會建立一個Internet Protocol Security (IPSec)隧道

LTE/SAE元件- Policy and Charging Rules Function (PCRF) 在多媒體網路(Multimedia Network)中即時(Real-Time)決定策略的軟體節點 提供可用的計費控制策略 引入PCRF後,可實施QoS保障技術 讓營運商能實現更精細化業務控制與計費方式 營運商也就可以依不同用戶提差異化的服務

EPC Protocol Stack-MME Protocols S1-MME stack 支援與eNB之間的S1-MME Interface The integrated S1 MME interface stack consists of  Internet Protocol (IP),  Stream Control Transmission Protocol (SCTP), S1 Application Part (S1AP) S11 stack 支援與S-GW之間的S11 Interface The integrated S11 interface stack consists of IP,  User Datagram Protocol (UDP) and Evolved GPRS Tunneling Protocol-Control (eGTP-C)

EPC Protocol Stack -S-GW Protocols 支援與MME之間S11 Interface 的S11 control plane stack 支援與P-GW之間S5/S8 Interface的S5/S8 Control Plane Stack 支援與P-GW之間S5/S8 Interface的S5/S8 Data Plane Stack 支援與eNB之間S1 User Plane Interface的S1 Data Plane Stack 支援與Serving GPRS support node (SGSN)之間S4 User Plane Interface的S4 Data Plane Stack

EPC Protocol Stack -P-GW Protocols 包含 S5/S8 Control Plane Stack 支援與S-GW之間S5/S8 Interface The integrated control plane stack for the S5/S8 interfaces consists of IP, UDP and Evolved GPRS Tunneling Protocol-Control (eGTP-C) S5/S8 Date Plane Stack 支援與S-GW之間S5/S8 interface The integrated data plane stack for the S5/S8 interface consists of IP, UDP and Evolved GPRS Tunneling Protocol-User Data Tunneling (eGTP-U)

大綱 課程目標 LTE之簡介與演進 LTE/SAE網路架構 RRC Connection Procedures LTE/SAE元件

附錄:台灣的LTE現況 2013年底結束LTE執照的競標作業 2014年上半年發放LTE執照給得標的營運商 根據行政院之預估,在民國106年時,國內4G的人口涵蓋率將達到9成,用戶數可望達到1000萬 行政院於2014年規劃以三年的時間投入共150億元經費來扶植國內的4G產業

附錄:台灣的LTE現況(Cont.) 台灣目前釋出給營運商之4G頻段為700MHz、900MHz 與1800MHz 2100MHz頻段的3G頻譜將於2018年到期,NCC計畫提早至2016年釋出 1900MHz及800MHz頻段的頻譜預計在2018年之前釋出

台灣的LTE電信營運廠商與其得標頻段 (1/2) 得標者 得標頻段 中華電信 B2 (上下行各10MHz) 上行895~905MHz 下行940~950MHz C2 (上下行各10MHz) 上行1725~1735MHz 下行1820~1830MHz C5(上下行各15MHz) 上行1755~1770MHz 下行1850~1865MHz 台灣大哥大 A4 (上下行各15MHz) 上行733~748MHz 下行788~803MHz C1 (上下行各15MHz) 上行1710~1725MHz 下行1805~1820MHz 台灣之星 B1 (上下行各10MHz) 上行885~895MHz 下行930~940MHz ps. 此為2015年上半年的資料

台灣的LTE電信營運廠商與其得標頻段 (2/2) 得標者 得標頻段 亞太電信 A1 (上下行各10MHz) 上行703~713MHz 下行758~768MHz 國基電子 (現已併入亞太) A3 (上下行各10MHz) 上行723~733MHz 下行778~788MHz B3 (上下行各10MHz) 上行905~915MHz 下行950~960MHz 遠傳電信 A2 (上下行各10MHz) 上行713~723MHz 下行768~778MHz C3 (上下行各10MHz) 上行1735~1745MHz 下行1830~1840MHz C4 (上下行各10MHz) 上行1745~1755MHz 下行1840~1850MHz ps. 此為2015年上半年的資料

台灣的2600Mhz頻段與得標電信業者 ps. 此為2015年下半年的得標資料

參考資料 3GPP TS 23.002: Network architecture http://www.3gpp.org/dynareport/23002.htm 3GPP TS 36.300: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and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 (E-UTRAN) http://www.3gpp.org/dynareport/36300.htm 3GPP TS 36.331: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Protocol specification http://www.3gpp.org/dynareport/36331.htm

參考資料(Cont.) Wikipedia: LT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TE_(telecommunication) Wikipedia: SA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ystem_Architecture_Evolution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 NCC http://www.ncc.gov.tw/chinese/index.aspx 郭昱賢、林盈達「LTE 架構、協定與效能」,2011。 Document Available at http://speed.cis.nctu.edu.tw/~ydlin/miscpub/YHGuo-LTE.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