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 陈泽宇 副教授.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微型计算机技术 及应用》 ( 第 4 版) —— 戴梅萼 史嘉权. 目标 深刻理解 牢固掌握 灵活应用.
Advertisements

第1章第1章 PC/AT 系統 1 Chapter 1 Chapter 1 PC/AT 系統 001.
多媒体技术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工业中心 陈华竣 : Tel :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
第3章 系统总线 3.1 总线的基本概念 3.2 总线的分类 3.3 总线特性及性能指标 3.4 总线结构 3.5 总线控制 本章主要知识点小结.
现 代 测 试 系 统.
第五章 输入输出系统 5.1 概述 5.3 接口 5.3 系统总线 5.4 直接程序传送方式接口 5.5 中断方式与接口
计算机组成原理 第三讲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舒燕君.
第一章 微型计算机系统概述 1.1 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与分类 微型计算机的应用
计算机基础知识培训.
第八章 组织文化的整合 ——并购中的文化整合(二) 小组成员:浦若蓉、朱谷一、贾彦彦.
存储基础知识 V1.1.
第二章 微型计算机系统 第一节 基本术语和基本概念 第二节 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构成 第三节 微机系统的硬件组成 第四节 微机系统的软件组成.
用來儲存資料的裝置,硬碟、軟碟、光碟、磁帶 具有非揮發性的特性,可以在電源消失時,持續保有資料的完整。
組裝電腦DIY 前言:提供基礎的電腦零件組裝教學,對於個人電 腦零件有基本的認識、並有組裝零件使電腦能運 行的能力、能親手 升級自己想要的零件、及基 本的簡易判斷無法開機的原因;最後並提供實做,親手DIY將電腦組裝起來並安裝作業系統。 對象:對電腦組裝沒概念或一知半解者;想要能自己解決電腦無法開機,或是能自己升級想要的專屬電腦配備;可以當家庭的電腦醫生不想電腦一碰到問題就叫修花錢者;自己是電腦軟體方面的工作者,想要增加自己的競爭實力.
第七章 输入输出设备.
Strata PC HTE硬件技术工程师 第一章 桌面计算机系统组件.
第二章 微型计算机系统 2.1基本术语和基本概念 硬件与软件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 信息工程学院 吴 杰 学年第一学期.
第3讲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一、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的概念 二、 ISO/OSI参考模型 三、七层协议简介 四、信息的流动过程
第2章 主机 李渊林 本章要点   CPU 主板 2.3   内存 2.4 机箱和电源.
复习回顾 2.2 计算机硬件系统 2.1 计算机发展概述 1、芯片组的作用是什么? 1、计算机分为几代?主要元器件是什么?
计算机导论 第4讲 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 1.
Windows Server 2003操作系统相关配置
第8章 机床操作 主讲:臧红彬 博士.
● 计算机组成与维护 外存储器 第5章 本章要点 硬盘、光驱、移动硬盘的组成 硬盘、光驱的性能指标 外存储器的使用.
一年16班 黃佳弘 硬 碟 機 Hard Disk Driver.
第3章 主板 第3章 主板.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基础 徐东雨 计算机中心
第3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第6章 数媒资产管理系统的存储技术 刘士军 1、光纤通道
2.4 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 主机系统 1. 微型计算机的诞生
寫 作 教 學 6 電腦與我 時代改變,科技進步,電腦成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設備。我是二十一世紀的E世代少年,一隻滑鼠在手,樂趣無窮。
電腦基本架構 電腦的使用與保養 電腦系統元件 電腦的儲存裝置 輸入裝置 輸出裝置
网 站 设 计 与 建 设 Website design and developments
3.1主板的组成 3.2主板分类 3.3主板的选购 3.4主流主板芯片组技术参数
資策會 南區資訊處 教育訓練中心 吳建興 個人電腦組裝 PC DIY 資策會 南區資訊處 教育訓練中心 吳建興
Universal Serial Bus USB
第 4 章 記憶單元.
主讲 彭红 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系列课程 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 主讲 彭红
第2章 物理层 基本内容:计算机网络物理层的基本概念,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信道及其传输速率的计算,常用的传输媒体,信道复用技术,物理层的标准举例 。 重点掌握: 计算机网络物理层的基本概念 信道及其传输速率的计算 信道复用技术 RS-232 接口标准.
第3章 電腦的組成與架構 3-1 電腦的基本架構 3-2 個人電腦的主機.
電腦硬體基本介紹 國立高雄大學資訊工程學系 林士倫 2010/10/21.
第 5 章 主機板探索.
三、计算机存储设备介绍及选购 By:查宇
簡易電腦概論說明 新生國中 吳政岡.
讲师:田家华 第3章 外存储设备 本章要点   软盘驱动器 软磁盘 3.3 硬盘驱动器 3.4 其它存储设备.
99(1)義守大學工讀職場技能精進訓練班 資訊工程系 林義隆 老師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任课老师: 田家华.
第4章 電腦的組成與架構 4-1 電腦的基本架構 4-2 個人電腦的主機.
第七章设备管理 7. 1 概述 7. 2 I/O软件的组成 7. 3 I/O硬件特点 7. 4 有关技术 7. 5 网络设备 7
硬盘的种类 计算机.
Proware Technology Corp.
微机原理电子教案 微机原理电子教案.
和諧社區資訊服務推廣計畫 -軟體雲端社區 資訊研習營
1.3 微型计算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笔记本内部存在静电详解 电脑常见问题解决 电源指示灯
数 控 技 术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第2章 计算机基本硬件介绍及选购 2.1 主板 2.2 中央处理器CPU 2.3 内存.
第一章 微型计算机概论 本章内容提要: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术语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发展与分类 微型计算机的系统组成.
操作系统原理与设计 Operating Systems: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计算机组装、维修及 实训教程 第9章 硬盘驱动器 2019年4月11日星期四.
作業系統 第十四章 輸出輸入系統.
計算機概論: 探索明日科技 第 3 章 硬體基本觀念:週邊裝置.
第五章 输入/输出系统 本章讨论: 接口的基本概念 总线的基本概念 中断方式及其接口组成 中断方式及其接口组成 DMA方式及其接口组成
项目一 了解计算机 项目二 选配计算机硬件 项目三 组装计算机 项目四 设置BIOS和硬盘分区 项目五 安装操作系统和常用软件
電腦相關新技術規格
实验三 键盘软加锁实验 2019/5/9.
第8章 输入/输出设备 I/O设备是计算机系统与外界交换信息的装置。从计算机系统结构来讲,CPU和主存储器合称为主机,而输入/输出设备独立于主机之外,因此又称为外部设备。
学习任务7:自动测试系统的运行 7.1 接受任务 7.2 获取知识 7.3 制定计划 7.4 实施测试 7.5 检查测试结果 7.6 评价.
硬件基础知识及常见硬件故障处理.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 陈泽宇 副教授

第1章 计算机系统概论 第2章 运算方法和运算器 第3章 存储系统 第4章 指令系统 第5章 中央处理器(CPU) 第6章 总线系统 第7章 输入输出(I/O)系统 第8章 并行计算机系统

7.5 通用I/O接口 7.5.1 RS-232接口 7.5.2 IDE接口 7.5.3 SATA接口 7.5.4 USB接口 7.5.5 SCSI接口 7.5.6 IEEE-1394接口

7.5.1 RS-232接口 RS-232接口是一种常用的串行通信接口 1970年由美国电子工业协会(EIA)制定 全名是“数据终端设备(DTE)和数据通信设备(DCE)之间串行二进制数据交换接口技术标准” 用于在计算机与其外设或终端之间建立近距离连接 在计算机系统中成为一种用来实现与打印机、CRT终端、键盘、调制解调器等外围设备进行异步串行数据通信的标准硬件接口

7.5.2 IDE接口 IDE接口是一种用于在PC机中连接硬盘驱动器的接口 英文全称为“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即“电子集成驱动器” 本意是指把“硬盘控制器”与“盘体”集成在一起的硬盘驱动器,代表着硬盘的一种类型

1. IDE的系统结构 IDE接口硬盘的控制电路集成在硬盘上,与IDE驱动器通信所需的软件程序则存储在PC机主板的BIOS芯片中 IDE接口用一个40针电缆连接硬盘与主板 电源由另外的电缆提供

2. IDE模式的发展 IDE硬盘接口的数据传输模式经历了三次技术变化 由最初的PIO模式,到DMA模式,直到Ultra DMA模式

1)PIO模式 PIO(Programming Input/Output Model)模式是一种通过CPU执行I/O端口指令来进行数据读写的交换模式 数据传输速率低下,CPU占用率很高 大量传输数据时会因为占用过多的CPU资源而导致系统停顿 受限于传输速率低下和极高的CPU占用率,这种数据传输模式很快就被淘汰了

2)DMA模式 不经过CPU而直接从主存存取数据的数据交换模式 CPU只须向DMA控制器下达指令,让DMA控制器来处理数据的传送,数据传送完毕再把信息反馈给CPU 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CPU资源占用率

3)Ultra DMA模式 Ultra DMA(Ultra DMA,简写为UDMA)的含义是高级直接主存访问 在包含DMA模式优点的基础上,增加CRC(循环冗余码校验技术,提高数据传输过程的准确性、安全性 以往的硬盘数据传输模式,一个时钟周期只传输一次数据 UDMA模式应用Double Data Rate(双倍数据传输)技术,时钟的上升期和下降期各进行一次数据传输,使数据传输速度成倍增长

7.5.3 SATA接口 SATA(Serial ATA,串行ATA)是一种连接存储设备(大多为硬盘)的串行接口,用于取代传统的并行ATA接口 SATA接口使用嵌入式时钟信号,具备了更强的纠错能力 最大的改进在于能对传输指令(不仅仅是数据)进行检查,并且在发现错误后可以自动矫正 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SATA接口还具有结构简单、支持热插拔等优点

1. SATA的物理结构 采用四芯电缆 电压从传统ATA接口的5V大幅减低至250mV(最高500mV) 给SATA硬盘加上热插拔(Hot Swapping)功能 连接形式除了传统的点对点(Point-to-Point)之外,还支持星型连接,为RAID等高级应用提供了设计上的便利 实际使用中,SATA的主机总线适配器(Host Bus Adapter,HBA)可以通道形式与每个硬盘单独通信 每个SATA硬盘都可独占一个传输通道,不存在ATA那样的主/从控制问题

SATA以连续串行的方式传送数据,一次只传送1位数据 这样的架构还能降低系统的复杂性和能耗

2. SATA的特点 在硬件方面,允许使用转换器提供与ATA设备的兼容性 在软件方面,与ATA保持软件兼容性 厂商不必为了使用SATA而重写任何驱动程序和系统代码 SATA接线较传统的ATA接线简单得多,而且容易收放,能够明显改善机箱内的气流及散热 SATA硬盘的扩充性很强,可置于机箱外 外置式机柜不但可以提供更好的散热及插拔功能,也可用多重连接来防止单点故障

由于SATA与光纤通道的设计如出一辙,所以其传输速度可以用独立通道的形式得到保证 这在服务器和网络存储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SATA 1.0定义的数据传输率可达150MB/s,而SATA 2.0的数据传输率则达到300MB/s,最终SATA将实现600MB/s的最高数据传输率

7.5.4 USB接口 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接口是为简化PC与外设之间的互连而研究开发的标准化接口 支持各种PC与外设之间的连接,可实现数字多媒体集成 主要特点是即插即用,允许热插拔 USB连接器将各种各样的外设I/O端口合而为一,使之可以热插拔,并具有自动配置能力 用户只要简单地将外设插入到USB连接器上,PC机就能自动识别和配置USB设备

USB总线标准由1.1版升级到2.0版,传输率由12Mbps增加到480Mbps,连接距离也由原来的5米增加到近百米 USB设计者尽其所能地在USB接口上体现出未来计算机对接口的需求标准: 易用性、稳定性、兼容性、扩展性、完备性、网络性、低耗性 USB总线结构简单,信号定义仅由2条电源线和2条信号线组成

USB系统采用级联星型拓扑,由三个基本部分组成: ⑴主机(Host) 包含主控制器和根集线器,控制数据和控制信息的流动 每个USB系统只能有一个根集线器,连接在主控制器上 ⑵集线器(Hub) 提供端口,以便将设备连接到USB接口上 检测连接在总线上的设备,为这些设备提供电源管理 负责总线的故障检测和恢复 ⑶功能设备 通过端口与总线连接

USB为计算机外设输入输出提供了新的接口标准 使设备具有热插拔、即插即用、自动配置的能力,使设备连接标准化 级联星型拓扑结构大大扩充了外设数量,使增加、使用外设更加便捷、快速

7.5.5 SCSI接口 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的简称,是一种并行I/O标准接口 设计思想来源于IBM大型机系统的I/O通道结构,目的是使CPU摆脱对各种设备的繁杂控制 是一个高速智能接口,可以混接各种磁盘、磁带机设备 由SCSI控制器(又称为主机适配器)进行数据操作 具有应用范围广、多任务、带宽大、CPU占用率低、热插拔等优点,主要用于中、高端服务器和高档工作站中

SCSI是一种不断前进的技术 为了提高数据传输率、改善接口的兼容性,20世纪90年代又陆续推出了SCSI-2和SCSI-3标准 串行SCSI也由并行SCSI接口演化而来,数据传输率最高可达到600MB/s

7.5.6 IEEE-1394接口 IEEE制定的一项具有视频数据传输速度的串行接口标准 支持外接设备热插拔 可为外设提供电源,省去了外设自带的电源 支持同步数据传输 IEEE-1394接口的速度很快,相对于SCSI小巧许多

IEEE-1394串行接口具有三个显著特点: ⑴数据传送的高速性 定义了三种传输速率:100Mbps、200Mbps和400Mbps 完全可以用来传输未经压缩的动态画面信号 ⑵数据传送的实时性 保证多媒体数据的实时传送,避免图像和声音时断时续 ⑶体积小易安装,连接方便 使用6针电缆,插座体积小 具有“热插拔”能力,全速工作时也可插入或拆除设备

IEEE-1394是一种高速串行I/O标准接口 各被连接装置的关系是平等的 不用PC介入也能自成系统

本讲到此结束,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