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 章  消化作用與體內恆定.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焦點 1 心臟與心搏. 右心房 右心室 左心房 左心室 上下腔 大靜脈 肺靜脈 肺動脈 主動脈.
Advertisements

認識慢性腎臟疾病 健康講座 August 11, 討論的主題 1. 了解腎臟的功能 2. 慢性腎臟病的原因 3. 慢性腎臟病的症狀 4. 如何預防慢性腎臟病.
食物利用與生理恆定 蕭寧馨 應用營養研究室 台灣大學生化科技系 2011 「生命是一種化學過程。 ─ 拉瓦錫 十八世紀末期.
單元一 人體的奧秘 2. 消化系統和泌尿系統 吃進口中的食物會往哪裏去? 卓文吃了一頓自助餐後,感到不適。你知道原因嗎?你有類 似的經歷嗎? 卓文吃得太多食物,引起消化不良,胃便痛起來。
第 4 節 排泄作用與體液恆定. 排泄( excretion ):動物體藉各器官、系統排 除體內代謝廢物的過程 新陳代謝廢物以含氮廢物(尿素、尿酸)為主, 此外,尚有二氧化碳、多餘水分及熱能等.
單元十 排泄作用與體液恆定  排泄:將細胞代謝所產生的廢物排除體外. 十. 排泄作用與體液恆定 單元 1. 代謝 廢物的 種類 2. 排泄 構造 3. 人體 的排泄 系統 4. 體 液的 恆定 5. 體溫 恆定 6. 恆 定 性 內容內容 生命 二下 2829~313232~3334 生物 三上.
歐亞書局 學銘圖書生物學 / 第 24 章 消化作用 p 歐亞書局 學銘圖書生物學 / 第 24 章 消化作用 2 消化系統的類型 草食性動物 (herbivores), 肉食性動物 (carnivores), 雜食性 動物 (omnivores) 單細胞行胞內消化,腔腸及扁形動物無特化消化系統,
六大營養素之維生素 脂溶性維生素 維生素 A 維生素 D 維生素 E 維生素 K 水溶性維生素 維生素 B 群 維生素 C.
海伦深深地感激自己的老师, 她说: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 首先要长久地凝视我的老师 — — 安妮 · 莎莉文 !
焦點 98 呼吸系統. 呼吸器官 ( 呼吸膜 ) 1. 薄而濕潤 2. 表面積大 3. 密佈微血管.
新陳代謝 生物體生命現象的表現方式之一. 新陳代謝( metabolism ) 1. 同化作用:生物不斷由體外攝取物質合成身體 內物質的現象 2. 異化作用:將生物體內物質分解,釋出能量供 生物生理活動的現象.
第十三章 泌尿系统(2学时) 基本内容:肾和排尿管道的一般结构、肾单位的组织结构与尿液生成的关系。
第一節 腎臟-尿液的生成 第二節 輸尿管、膀胱及尿道 第三節 體液平衡
第二十七單元.
動物怎樣獲得養分??? In a word………..吃…….Eat………. 人: 雙手 ↓食物 嘴巴.
處理食物的機器─消化系統 作者:周律廷.
焦點6 消化系統.
消化作用與營養 食物多由分子量大的有機物聚合體組成,無法直接被利用,需經過消化過程,轉變為小分子養分,才能被吸收,並運送到身體各處,以供給能量、修補或合成新的體質,以及維持各種化學反應的進行.
14 消化系統 14-1 胃腸道管壁的結構 14-2 口腔及食道 14-3 胃 14-4 小 腸 14-5 大 腸 14-6 胰臟、肝臟及膽囊 14-7 消化系統的神經及內分泌調節 14-8 消化及吸收.
消化作用 胞外消化 化學消化 胞內消化 物理消化 胞外消化 消化管,消化腔 容納磨碎食物 消化腺 分泌酵素.
新陳代謝 生物體生命現象的表現方式之一.
6-1 呼吸運動 6-2 血糖的恆定 6-3 體溫的恆定 6-4 排泄作用
單元二 動物的恆定性.
製作機構 Produced by: 四年級常識 消化系統和泌尿系統.
第七章 體液的恆定 第 3 節 體液的恆定.
生物化學、癌症生化學、天然物抗癌機制研究室
腹部外傷病患之處置 桃園縣政府消防局 楊智偉 桃園縣政府消防局EMT訓練教材.
哺乳動物的體內平衡 Start.
(renal insufficiency)
第二节 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 Reabsorption in the renal tubule and collecting duct
第四章動物的代謝與恆定性 第一節恆定性的意義與重要性 第二節消化作用與營養 第三節循環作用與養分的運輸 第四節呼吸作用與氣體交換
高一上學期 成人生活獨立技能 課程單元 牙齒保健 劉曉錚老師.
第四章 養分的攝取   第3節 動物體養分的消化與吸收 從此不怕膽固醇 (5’55).
第二十六單元.
牙齒.
人體生理與食物利用 「生命是一種化學過程。─拉瓦錫 十八世紀末期 蕭寧馨 應用營養研究室 台灣大學生化科技系 2010.
Organization of the Body 身體組織介紹
PART-III.
第 3 章 生物體與營養 3-4 動物如何 獲得養分.
趣味小百科 為甚麼不吃食物身體會變瘦? 我們的小腸到底有多長? 食物是怎樣被分解的? 牛有四個胃是真的嗎? 我們的牙力有多少?
牙齒.
高雄醫學大學口腔衛生學系 王姿穎 許雅婷 黃慧茹
第一節恆定性的意義與重要性 第二節消化作用與營養 第三節循環作用與養分的運輸 第四節呼吸作用與氣體交換
第九章 生态系统的一般特征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
第七章 體液的恆定 第 2 節 尿液的形成.
排泄作用 人體的泌尿系統 生物體內水分的恆定 生物的防止水分散失構造 試題評量 連我 連我 連我 連我 連我.
請各位遊客先準備→ 三包行李:醣類、蛋白質、脂質。 個人用具:暈車藥、雨具。
第七章 體液的恆定.
二、 胃部疾病 【组织学】.
第五章 消 化 系 统 alimentary system 组成 功能 作业
大纲与要求 第十一章 泌尿系统(Urinary system) 掌握:
第一節 腎臟 第二節 輸尿管 第三節 膀胱 第四節 尿道
細胞膜的雙磷脂層 (Phospholipid bilayer in cell membrane)
腹部電腦斷層做法簡介 嘉庚—吳萬福.
第十五章 泌 尿 系 統.
Urinary System disease
人體的構造系統:完美的機器.
Urinary concentration and dilution
Urinary system.
排泄性膀胱尿道檢查(VCUG) Voiding cystourethrography
泌尿系统 Urinary system.
排泄作用與體液恆定.
消化系統 消化=大分子食物,分解成小分子,以利通過細胞膜(吸收),進入細胞. 胺基酸 蛋白質 脂質 脂肪酸 甘油 澱粉 葡萄糖.
第四章 動物的代謝和恆定性 第4節 排泄作用與體液恆定.
第十四章 泌尿系统.
牙齒的構造與功能 牙齒大發現.
動物世界.
2-2.1 原核生物界 1、全為單細胞,缺少核膜以及膜狀胞器, 例如:細菌和藍綠藻。.
如何使用檢索表辨認生物.
細胞.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 22 章  消化作用與體內恆定

學習內容 消化作用 1. 消化系統的類型 2. 脊椎動物的消化系統 3. 口腔與牙齒 4. 食道與胃 5. 小腸與大腸 1. 消化系統的類型 2. 脊椎動物的消化系統 3. 口腔與牙齒 4. 食道與胃 5. 小腸與大腸 6. 脊椎動物消化系統的變化 7. 附屬消化器官 體內恆定作用 8.動物如何維持體內恆定 滲透調節 9.調節體內水分含量 脊椎動物的滲透壓調節 10.脊椎動物腎臟的演化 11.哺乳類的腎臟 12.排除含氮廢物

22.1 消化系統的類型 異營性生物(heterotrophs)依攝食來源不同, 分成三大類型: 1.草食性動物(herbivores) 22.1 消化系統的類型 異營性生物(heterotrophs)依攝食來源不同, 分成三大類型: 1.草食性動物(herbivores) 2.肉食性動物(carnivores) 3.雜食性動物(omnivores)

22.1 消化系統的類型 消化循環腔(gastrovascular cavity): 只有一個兼作口與肛門的對外開口,進行雙向消 化方式。 22.1 消化系統的類型 消化循環腔(gastrovascular cavity): 只有一個兼作口與肛門的對外開口,進行雙向消 化方式。 例如:腔腸動物(水螅) 扁形動物(渦蟲)

22.1 消化系統的類型 消化道若具有獨立的口部及肛門,可進行單向式的食物運輸與消化作用。

21.2 脊椎動物的消化系統 人與其他哺乳類的消化系統,是由一個管狀的胃腸道及其附屬消化器官所組成。

21.2 脊椎動物的消化系統 胃腸道壁的 最內層:黏膜層 (mucosa) 第二層:黏膜下層 (submucosa) 第三層:肌肉層 21.2 脊椎動物的消化系統 胃腸道壁的 最內層:黏膜層 (mucosa) 第二層:黏膜下層 (submucosa) 第三層:肌肉層 (muscularis) 最外側:漿膜層 (serosa)

22.3 口腔與牙齒 鳥類 沒有牙齒,但具雙腔室的胃。 第一個胃腔:前胃(proventriculus) 可分泌消化酶。 第二個胃腔: 22.3 口腔與牙齒 鳥類 沒有牙齒,但具雙腔室的胃。 第一個胃腔:前胃(proventriculus) 可分泌消化酶。 第二個胃腔: 砂囊(gizzard) 內有鳥啄食時一併攝入 的沙礫碎石。

22.3 口腔與牙齒 脊椎動物的牙齒 同型齒列(homodont dentition) 大部分的哺乳類 22.3 口腔與牙齒 脊椎動物的牙齒 同型齒列(homodont dentition) 大部分的哺乳類 異型齒列(heterodont dentition) 口腔內有四種不同型態的牙齒: 1.門齒(incisors) 2.犬齒(canines) 3.小臼齒(premolars) 4.大臼齒(molars)

22.3 口腔與牙齒 雜食性的人類 孩童期: 20 顆乳齒(deciduous teeth) 換牙: 22.3 口腔與牙齒 雜食性的人類 孩童期: 20 顆乳齒(deciduous teeth) 換牙: 由32 顆成齒(adult teeth) 所取代。

22.3 口腔與牙齒 口腔內的食物處理 唾液(saliva): 含唾液澱粉(amylase),可水解多醣類澱粉為雙醣類麥芽糖。 吞嚥

22.4 食道與胃 食道的結構與功能 連通咽部與胃 可自主控制吞嚥 「胃灼熱」: 括約肌軟弱無力時胃酸逆流回食道。

22.4 食道與胃 胃的結構與功能

22.4 食道與胃 潰瘍

22.4 食道與胃 食物離開胃 食糜經過幽門括約肌(pyloric sphincter)離開胃進入小腸內進行醣類、脂肪及蛋白質的最後消化作用。

22.5 小腸與大腸 消化吸收:小腸 胃每次只釋放少量食糜進入小腸(small intestine),以便小腸有足夠時間中和胃酸 22.5 小腸與大腸 消化吸收:小腸 胃每次只釋放少量食糜進入小腸(small intestine),以便小腸有足夠時間中和胃酸 及讓消化酶作用。

22.5 小腸與大腸 濃縮消化廢物:大腸

22.6 脊椎動物消化系統的變化 哺乳類也須靠腸道微生物協助合成維生素K (凝血所需的維生素)。 反芻(rumination): 22.6 脊椎動物消化系統的變化 哺乳類也須靠腸道微生物協助合成維生素K (凝血所需的維生素)。 反芻(rumination): 最前端的瘤胃內含微生物可分解纖維素成簡單化 合物,並能回吐食糜至口腔反覆咀嚼。

22.7 附屬消化器官 胰臟(pancreas) 位在胃與小腸交接處 具成群腺泡(acini)分泌細胞可分泌胰液 胰液,內含有消化酶: 22.7 附屬消化器官 胰臟(pancreas) 位在胃與小腸交接處 具成群腺泡(acini)分泌細胞可分泌胰液 胰液,內含有消化酶: 胰蛋白酶(trypsin) 胰凝乳蛋白酶 (chymotrypsin) 胰澱粉酶 脂肪酶

22.7 附屬消化器官 肝臟(liver): 合成含有膽色素(bile pigments)與膽鹽 22.7 附屬消化器官 肝臟(liver): 合成含有膽色素(bile pigments)與膽鹽 (bile salts)的膽汁(bile)。 膽囊(gallbladder): 儲存並濃縮膽汁。

22.7 附屬消化器官

22.8 動物如何維持體內恆定

22.8 動物如何維持體內恆定 調節血糖

22.9 調節體內水分含量 水分對動物生理很重要,須利用各種生理機制進行滲透調節(osmoregulation),維持身體水分平衡。

22.9 調節體內水分含量

22.9 調節體內水分含量

22.9 調節體內水分含量 腎臟(kidneys): 脊椎動物的排泄器官。 內含的小管構造藉血壓 過濾血液。

22.10 脊椎動物腎臟的演化 腎臟由許多腎元(nephrons)組成,每個腎元具有一長條腎小管(nephron tube)

22.10 脊椎動物腎臟的演化

22.10 脊椎動物腎臟的演化

22.10 脊椎動物腎臟的演化

22.10 脊椎動物腎臟的演化 脊椎動物的滲透調節

海鳥喝進海水,經由鹽腺將鹽排出。

22.11 哺乳類的腎臟

22.11 哺乳類的腎臟 腎臟接受來自腎動脈的血液,過濾處理形成的尿液經由輸尿管(ureter)送入膀胱(urinary bladder)內暫存,最後由尿道(urethra)排出體外。 腎元分成四部分: 1. 濾器(filter) 2. 近側小管(proximal tubule) 3. 腎小管(renal tubule) 4. 集尿管(collecting duct)

22.11 哺乳類的腎臟 哺乳類腎臟形成尿液的過程,分成五個步驟: 1.加壓過濾(pressure filtration) 22.11 哺乳類的腎臟 哺乳類腎臟形成尿液的過程,分成五個步驟: 1.加壓過濾(pressure filtration) 2.水分再吸收(reabsorption of water) 3.選擇性再吸收(selective reabsorption) 4.腎小管排泄(tubular secretion) 5.水分進一步再吸收(further reabsorption of water)

22.12 排除含氮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