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SCI/SPI串行通信模块 并行---多位同时传输。速度快,距离近,占引脚多,抗干扰弱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3章 系统总线 3.1 总线的基本概念 3.2 总线的分类 3.3 总线特性及性能指标 3.4 总线结构 3.5 总线控制 本章主要知识点小结.
Advertisements

NAT与ICMP交互.
数据通讯相关概念.
实验四 利用中规模芯片设计时序电路(二).
模拟电子系统的设计 与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使用
5.4 顺序脉冲发生器、 三态逻辑和微机总线接口 顺序脉冲发生器 顺序脉冲 计数型 分类 移位型.
序列埠通訊.
第5章 串行口与通信 本章学习目标 : 了解并行通信与串行通信的含义 理解波特率的概念,学会波特率的计算方法
教师:王宣银 地址:浙江大学机械电子控制 工程研究所 电话:
單晶片原理與應用 魏兆煌 整理 南台科技大學 電機系 Sep
EDA原理及应用 何宾
CH.2 Introduction to Microprocessor-Based Control
主要内容 串行口的结构 串行口的工作方式 波特率的计算 简单应用
项目一 双机通信应用系统 授课教师:刘旭东.
第9章 串行扩展技术 (课时:6学时).
第7章 单片机系统的串行扩展 西安思源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1.
PC机的系统总线 本章首先介绍了总线的概念和分类,然后对几种常用的总线接口标准作了详细介绍。 1 总线的概念和分类 1.1 总线的概念
9.3 AT89C51串行接口的应用与编程 工作方式0的应用
课程:《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教材:《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学时:理论32+实验32=64 教学内容与要求:见教学大纲
AVR单片机软硬件设计教程-入门篇 ——学单片机就要学AVR!
串行通讯的概念 串行通讯:一条信息的各位数据被逐位按顺序传送 的通讯方式称为串行通讯。
前言 数据传输功能在监控系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作用是将传感器检测所得的电信号(检测对象的反应量),由井下传送道地面中心站进行集中处理,要求传输距离远)不中断)准确性高。因此,必须了解单片机的通信。 矿用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可分为连续变化的模拟量信号和阶越变化的开关量信号两大类。从广义上讲,开关量信号是一种简单的数字信号。模拟信号可通过模拟/数字转换器(A/D转换器)转换为数字信号。数字信号也可以通过数字/模拟转换器(D/A转换器)转换程模拟信号。按照系统所传输信号的不同,矿用监控系统可分为两类:模拟传
第6章 基本输入输出接口技术 【本章提要】 【学习目标】
第八章 数据通信.
UART口的第一次接触 MCU起航 QQ:
Block diagram BB —逻辑 —音频 —电源管理 HW interface. Block diagram BB —逻辑 —音频 —电源管理 HW interface.
The CAN bus 李强.
第5章 智能汽车设计基础—微控制器.
三星S3C2440微处理器.
存储系统.
第七章 89C51串行口及串行通信技术 本书前几章涉及的数据传送都是采用并行方式,如8051与存储器,存储器与存储器,8051与并行打印机之间的通信。89C51处理8位数据,若以并行传送方式一次传送一个字节的数据,至少需要8条数据线。当89C51与打印机连接时,除8条数据线外,还需要状态、应答等控制线。一些微机系统,如IBM-PC系列机,由于磁盘机、CRT、打印机与主机系统的距离有限,所以,使用多条电缆线以提高数据传送速度还是合算的。但是,计算机之间、计算机与其终端之间的距离有时非常远,此时,电缆线过多是
ARDUINO+BLUETOOTH Arduino实现蓝牙数据传输.
AM437x平台下Linux驱动的开发流程 广州创龙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朱华贵 2015年11月20日.
DM8148/DM8168 的介绍及对比 广州创龙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逆向工程-汇编语言
CPU结构和功能.
串行外围设备接口 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 广州创龙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本 章 重 点 串行通信基本知识 单片机的串口及控制器 单片机串行通信方式 课时安排:3个课时.
智慧電子應用設計導論(1/3) Wireless
第5章 MCS----51单片机的串行通信 教学要点 5.1 项目九单片机与单片机的通信 5.2 知识连接
移相正弦信号发生器设计 采用直接数字综合器DDS发生器的设计 原理:图1是此电路模型图
项目四 基于SPI串行总线接口DA芯片TLC5615的使用
第九章 MCS-51串行接口 9.1 串行数据通信概述 通 信 并行 一、并行通信和串行通信 串行 串行通信 数据是一位一位传送的
第十四讲 SPI高速同步串行输入/输出端口
I2C总线 广州创龙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Inter-Integrated Circuit
第四章 MCS-51定时器/计数器 一、定时器结构 1.定时器结构框图
第五章 MCS-51中断系统 一、中断请求源 MCS-51提供5个中断请求源,即INT0、INT1、TF0、 TF1和串行口发送与接收中断请求源TI或RI。这些 中断请求源分别由TCON与SCON的相应位锁存。
《手把手教你学STM32》 主讲人 :正点原子团队 硬件平台:正点原子STM32开发板 版权所有:广州市星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淘宝店铺:
(Random Access Memory)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朱华贵 2015年11月13日.
第二章 补充知识 2.1 总线和三态门 一、总线(BUS) 三总线结构 数据总线DB(Data Bus)
组合逻辑电路 ——中规模组合逻辑集成电路.
实验三 16位算术逻辑运算实验 不带进位控制的算术运算 置AR=1: 设置开关CN 1 不带进位 0 带进位运算;
第二部分 微机原理 第9章 串行通信 及其接口 主讲教师:喻红.
第八章 总线技术 8.1 概述 8.2 局部总线 8.3 系统总线 8.4 通信总线.
串行通讯的概念 串行通讯:一条信息的各位数据被逐位按顺序传送 的通讯方式称为串行通讯。
第一章:導論(方法、標準及工作設計) 第二章:解決問題的工具 工作研究課程介紹 RT)及工作場所分析指南以選定計畫。
第9章 串口及串行通信技术 ● 教学目标 介绍MCS-51串行通信接口技术 介绍MCS-51单片机之间的串行通信接口技术
本节内容 标志寄存器.
单片机应用技术 (C语言版) 第8章 串行通信接口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C语言版) 第8章 单片机系统扩展
第1章 单片机及其开发环境 教学内容 初识单片机 单片机应用系统 Keil µVision软件的使用.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西安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 杨锐.
第八章 串行接口 8-1 串行通信的基本概念 8-2 可编程串行接口8251A A的应用.
ADC0809并行A/D转换 (实验十) DAC0832并行D/A转换实验 (实验十一) RS232串口通信实验 (实验九)
上节复习(11.7) 1、定时/计数器的基本原理? 2、定时/计数器的结构组成? 3、定时/计数器的控制关系?
第十三讲 串行通信SCI模块 《手把手教你学DSP——基于TMS320F28335》配套视频资料 南京研旭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工业机器人入门使用教程 ESTUN机器人 主讲人:李老师
DSP技术与应用 电子与信息技术系.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8章 SCI/SPI串行通信模块 并行---多位同时传输。速度快,距离近,占引脚多,抗干扰弱 MCU与外设进行数据交换称为通信,方法: 并行---多位同时传输。速度快,距离近,占引脚多,抗干扰弱 串行---逐位顺序传输。速度慢,距离远,占引脚少,抗干扰强 串行通信须遵守通信协议 嵌入式系统中,串行通信------一般特指SCI与RS232芯片连接的通信 但还有众多串行通信方式 Freescale MCU 通常集成: SCI---Serial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 (Motorola推出) CAN---Control Area Network (Motorola推出) I2C---Inter Integrated Circuit (philips推出) LIN---Local Interconnect Network (Motorola推出) USB---Universal Serial Bus 重庆大学通信工程学院 任勇

8.1.1 SCI串行通信规范 2.串行通信的波特率 3.奇偶校验 4.串行通信的传输方式 SCI串行通信---异步通信,最常用、最经典;SCI基本概念: 1、异步串行通信的格式(NRZ,8位或9位,异步通信:每一数据块的字符以起始位“0”表示开始;停止位 “1”表示结束) 2.串行通信的波特率 定义:每秒内传送的位数 单位:b/s或bps 常用:1200bps、4800bps、9600bps、19200bps…… 3.奇偶校验 奇校验:校验位为0或1,使得帧数据中1的数目是奇数 偶校验:校验位为0或1,使得帧数据中1的数目是偶数 4.串行通信的传输方式 单工:1根数据线 全双工:2根数据线 (常用) 半双工:1根数据线 TXD RXD MCU GND 重庆大学通信工程学院 任勇

6. SCI的电平转换电路(MCU与MCU之间无需) 5. RS-232C串行通信标准 采用负逻辑:逻辑“1”:-15V~-3V ;逻辑“0”:+3V~+15V 传输距离≤30m,通信速率≤20Kbps 接口:9芯;常用3线:地(GND)、发送数据(TXD)、接收数据(RXD) 6. SCI的电平转换电路(MCU与MCU之间无需) 7. SCI通信的基本工作原理 接收时,把外部单线输入的串行数据变成1个字节的并行数据送入MCU 发送时,把需要发送的1个字节的并行数据转换为串行数据单线输出 MCU与PC机串行通信电路 重庆大学通信工程学院 任勇

S12XS128 集成2个SCI串行通信模块,内部结构如图8-4;特点: 8.1.2 S12(X) SCI串行通信接口的功能与设置 S12XS128 集成2个SCI串行通信模块,内部结构如图8-4;特点: 双线全双工串行标准NRZ格式 可硬件自动生成奇偶校验位 独立的波特率产生逻辑,13位波特率设置 8位或9位数据格式 独立的发送器和接收器允许控制位 中断驱动机制,方便调试 可监视发送器的输出,进行通信自诊断 SCI模块引脚复用:SCI0(RXD,TXD) PS0,PS1 SCI1(RXD,TXD) PS2,PS3 重庆大学通信工程学院 任勇

(1)SCI波特率寄存器---SCIxBDH、SCIxBDL (共16位,13位有效) Bit7 Bit6 Bit5 Bit4 Bit3 Bit2 Bit1 Bit0 \ SBR12 SBR11 SBR10 SBR9 SBR8 高8位SCIBDH Bit7 Bit6 Bit5 Bit4 Bit3 Bit2 Bit1 Bit0 SBR7 SBR6 SBR5 SBR4 SBR3 SBR2 SBR1 SBR0 低8位SCIBDL 波特率计算公式:波特率=总线频率/(16xBR),编程时按16位送数,如: LDX #13 STX SCI0BD ; 2MHz/(16x13)=9600bps 重庆大学通信工程学院 任勇

(2) SCI控制寄存器---SCIxCR1、SCIxCR2 (3) SCI状态寄存器---SCIxSR1 Bit7 Bit6 Bit5 Bit4 Bit3 Bit2 Bit1 Bit0 LOOPS SCISWA RSRC M WAKE ILT PE PT SCICR1 举例:设置允许SCI、正常码输出、8位数据、无奇偶校验 SCI0CR1=0x00; Bit7 Bit6 Bit5 Bit4 Bit3 Bit2 Bit1 Bit0 TIE TCIE RIE ILIE TE RE RWU SBK SCICR2 举例:设置禁止中断、允许发送、允许接收,查询方式收发 SCI0CR2=0x0C; Bit7 Bit6 Bit5 Bit4 Bit3 Bit2 Bit1 Bit0 TDRE TC RDRF IDLE OR NF FE PF 常用: TDRE:发送寄存器空标志。1=可以发送数据;0=不可以发送数据,需等待 RDRF:接收数据满标志。 1=可以取出数据;0=不可以取出数据,需等待 重庆大学通信工程学院 任勇

(4) SCI数据寄存器---SCIxDRH、SCIxDRL Bit7 Bit6 Bit5 Bit4 Bit3 Bit2 Bit1 Bit0 R8 T8 \ 高位SCIDRH Bit7 Bit6 Bit5 Bit4 Bit3 Bit2 Bit1 Bit0 R7/T7 R6/T6 R5/T5 R4/T4 R3/T3 R2/T2 R1/T1 R0/T0 低位SCIDRL R8: 接收位8。写无效,9位数据模式时,该位是从串行数据流中接收的第9位 T8: 发送位8。可读写,9位数据模式时,该位是送到串行数据流的第9位 R7~R0:接收数据位7~0。 T7~T0:发送数据位7~0。 注:无校验位时,只使用低位SCIxDRL (即SCI0DRL或SCI1DRL) 重庆大学通信工程学院 任勇

2、发送数据:先判断是否可以发送数据,可以时再发送 3、接收数据:先判断是否可以接收数据,可以时再接收 SCI串行通信接口的应用程序 基本编制方法: 1、初始化:设置波特率、设置2个控制寄存器 2、发送数据:先判断是否可以发送数据,可以时再发送 3、接收数据:先判断是否可以接收数据,可以时再接收 【实例】查询方式的SCI串行口收发数据。(可连接PC机) 思考:可能的问题? 循环中检测,消耗CPU 改造为中断方式接收 重庆大学通信工程学院 任勇

【例8-2】MCU中断响应SCI接收,将接收到的数据依次存入内存中,当接收到一组数据后通过SCI发送回送应答码及所接收数据。 fBus=8MHz。SCI双方通信约定:19200bps波特率、8位数据、无校验位。 重庆大学通信工程学院 任勇

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串行外设接口,一种同步串行通信系统,即收、发双方共享同一个时钟信号。 连接信号线: 1个时钟(SCK) 2个数据信号(MISO,MOSI) 1个从机选择信号(SS) 重庆大学通信工程学院 任勇

8位移位寄存器、时钟控制逻辑、引脚控制逻辑、SPI控制逻辑、分频器、波特率寄存器、状态寄存器、SPI控制寄存器。 S12(X) SPI模块的内部组成 如图8-5,主要包括: 8位移位寄存器、时钟控制逻辑、引脚控制逻辑、SPI控制逻辑、分频器、波特率寄存器、状态寄存器、SPI控制寄存器。 其中:总线时钟经波特率寄存器进行分频选择后作为SPI时钟源,核心是8位移位寄存器,在SCK的作用下,数据寄存器的数据从8位移位寄存器移出或移入。控制寄存器负责控制SPI工作方式,状态寄存器负责记录SPI工作状态。 SPI模块的外部引脚 当SPI模块使能时,S口的PS4~PS7变为SPI0的MISO、MOSI、 SCK 、SS引脚: (SPI1与PP0~PP3复用) MISO (Master In / Slave Out):主机入/从机出。 MOSI (Master Out / Slave In ):主机出/从机入。 SCK (Serial Clock):同步串行时钟。做从机时为输入,主机时输出 SS (Slave Select):从机选择。做主机时须接高;做从机时低选通 重庆大学通信工程学院 任勇

SPI工作模式 3种: 主机模式 从机模式 双工模式 SPI寄存器 地址 寄存器名称与缩写 访问 权限 基本功能 SPI0 SPI1 $00D8 $00F0 控制寄存器1(SPICR1) 读/写 设置SPI使能、中断、主从模式 $00D9 $00F1 控制寄存器2(SPICR2) 设置工作模式 $00DA $00F2 波特率寄存器(SPIBR) 设置波特率 $00DB $00F3 状态寄存器(SPISR) 只读 各个状态、标志位 $00CD $00F5 数据寄存器(SPIDR) 收发的数据 注:由于有两个串行外设接口(SPI0/SPI1),编程使用时, 寄存器名称中SPI改为SPIx,x=0,1。 重庆大学通信工程学院 任勇

SPI寄存器具体定义见书,不确定时用默认;用时查对。 编程基本方法: 1、初始化 2、发送或接收1个字节 编程基本方法: 1、初始化 2、发送或接收1个字节 【例8-2】SPI输出控制的跑马灯。(74LS164:串入并出) 重庆大学通信工程学院 任勇

使用SPI,节省MCU的引脚,但须增加外接移位寄存器。 【例8-3】SPI输入的开关检测。(74LS165:并入串出) 程序略… 重庆大学通信工程学院 任勇

参考程序片段: SPI接口还方便于:对一些具有SPI接口能力的芯片可以直接连接通信,如D/A转换芯片TLC5615、语音芯片ISD1760等。 重庆大学通信工程学院 任勇

本章习题: SCI通信接口有哪些引脚,分别与哪个I/O引脚复用? 汇编语言编程:MCU在接受到命令字$01后,将起始地址在$2000的16个8位数据加奇校验位发送出去。波特率要求4800bps,MCU总线频率为2MHz。 汇编语言编程:中断引发接收的SCI接收与发送。波特率要求9600bps,MCU总线频率为8MHz。 SPI通信接口有哪些引脚,分别是什么功用? 试编程:MCU通过SPI连接74LS165,完成外接开关状态检测。 重庆大学通信工程学院 任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