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蔚 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 微生物学教研室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生物高考 精讲专题 第 18 讲 免疫调节 乔文军北京特级教师2015. 《考试大纲》 3-3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 4 )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 5 )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Advertisements

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de,IDD) : 由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在发生、发 育和成熟过程中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 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分为 : 先天性 /
第四章 细菌的感染与致病机理  感染 (infection) :是指病原微生物在宿主体 内持续存在或增殖。  发病 (disease) :表示病原微生物感染之后, 对宿主造成明显的损害。  病原菌 (pathogenic bacteria) :指那些导致 机体发病的细菌。是一群高度特化了的微 生物,为了自身的生存,已适应而且必须.
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机理 彭慧琴 浙江大学医学院 现代医学导论 2013 级食品安全与营养专业求是科学班.
主要致病性真菌 浅部感染真菌 深部感染真菌. 浅部感染真菌 皮肤癣真菌 皮肤癣真菌 ( Dermatophytes ) 1 、生物学性状 Sabouraud 培养基上形成丝状菌落.
第二十四章 其他病毒 第一节 狂犬病病毒 rabies virus 一、生物学性状 1. 根据表面糖蛋白 G 的不同可分为 4 个血清 型。 2. 抵抗力不强,易被强酸、碱、乙醚灭活。
植物生理 植物细胞生理基础 同工酶. 学习目标 Click to add title in here Click to add title n here  掌握同工酶的概念。  了解同工酶的意义。
第七次实验课 心血管系统疾病(2).
上皮细胞生物学研究中心 成立以来开展的主要合作研究项目 日期 中国科学院 2002 合作单位 项目
H7N9禽流感生存手册 不恐惧 不信谣 不大意.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细胞因子.
Department of pathogenic Biology of Gannan Medical University
病理生理学 Pathophysiology.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白血病的概述与分型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王宇.
病毒学概述.
第6章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Infection and Immunity of Bacteria
第四十四章  抗真菌药及抗病毒药 Antifungal and antiviral drugs 制作:田汉文.
肺结核.
消化系统疾病 第四节 肝硬化.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粘附分子 08/13/96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免疫学教研室.
医学寄生虫总论 (三).
第十四章 动物源性细菌 (zoonotic bacteria) 或人兽(畜)共患病 引起这类疾病的细菌称:动物源性细菌 人兽(畜)共患病原菌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第五章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斗争 细菌 机体免疫力 细菌侵入机体能否引起感染取决于细菌的致病性和机体的防御能力。
§6.3 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6.3 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人类染色体显微形态图 ♀ ♂ 它们是有丝分裂什么时期的照片? 在这两张图中能看得出它们的区别吗?
第十二章 淋巴细胞的抗原受体与辅助分子.
第六章细菌的感染与致病机制 细菌侵入机体后,生长、繁殖、释放毒性物质等,引起机体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的过程,称为细菌的感染或传染
乙型肝炎的发病机理 及治疗进展 张定风.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学校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厦门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陈雪琳
第二十章 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第一节 概述 (一)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概念
糖尿病流行病学.
第九章 玻璃体病 菏泽医专眼科学教研室 董桂玲.
甲型H1N1流感病毒 甲流H1N1流感病毒占流感病毒的51.75% —— 《北京晨报》 机体如何进行防卫?
1、这个过程要经过哪几个阶段? 2、这个过程中有哪些细胞参与? 这些细胞分别行使什么样的功能? 3、抗体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
病毒感染与免疫.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
特异性免疫过程 临朐城关街道城关中学连华.
葡萄球菌属.
第31章 其他病毒 人乳头瘤病毒 Human Pagilloma Virus.
病毒学.
病毒感染与宿主免疫 病毒感染的实验室诊断技术
第十章 感染与免疫 树突状细胞 裸鼠(无胸腺).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疟疾基础知识 中国援加纳医疗队.
第六章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细菌侵入宿主机体后,进行生长繁殖、释放毒性物质等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过程,称为细菌的感染(bacterial infection)或传染。能使宿主致病的为致病菌或病原菌(pathogenic bacterium,pathogen),不能造成宿主感染的为非致病菌或非病原菌(nonpathogenic.
组织学与胚胎学 第一章 组织学绪论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
医学免疫学 青海大学医学院免疫教研室 第二十章 肿瘤免疫 概述 与免疫关系 肿瘤抗原具有特异性 可诱导抗肿瘤免疫应答 Back.
移植 Transplantation 戴朝六 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外科.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Newborn and Neonatal Disease
病原学- 乙型肝炎病毒(HBV) 双股DNA病毒 三种病毒颗粒 小球型和管型颗粒,直径22nm, 由HBsAg组成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的类型 双重特性: 抗体活性 免疫原性(抗原物质).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一节 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 第二节 细胞的信号转导 第三节 细胞的电活动 第四节 肌细胞的收缩.
第三部分 补体及C反应蛋白测定 一、总补体活性的测定(溶血实验):
血液、骨、神经组织 和眼 组胚教研室.
预防医学系 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其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必须保持完整性,才能完成正常的各项生命活动.
组织学与胚胎学 (Histology and Embryology)
H基因库(重链基因连锁群): --- 第14号染色体 κ基因库(κ链基因连锁群): --- 第2号染色体 λ基因库(λ链基因连锁群):
第十三章 Chapter 13 B淋巴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B-cell immunity)
癌基因、抑癌基因 与生长因子 Oncogenes, Anti-oncogenes and Growth Factors
细菌的感染 林旭瑷 副教授 浙江大学医学院.
BAFF在活动性SLE患者T细胞中的表达: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欢迎广大师生莅临指导! 论文题目:乳酸链球菌素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的研究
(introduction to histology)
细胞分裂 有丝分裂.
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细胞信号通路检测(一) 总蛋白提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曾 蔚 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 微生物学教研室 《感染性疾病》 第二节 感染性疾病发病机制 及病理生理变化 曾 蔚 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 微生物学教研室

主 要 内 容 细菌性感染 1、细菌的致病机制 2、细菌性感染的传播 3、细菌性感染的类型 病毒性感染 1、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 2、病毒感染的传播方式 3、病毒感染的类型 真菌性感染 主 要 内 容

细菌的致病机制 细菌的毒力(Virulence) 细菌侵入的数量 细菌侵入的途径

一、细菌的毒力 (一)侵袭力 1.粘附素(adhensin) 菌毛粘附素;非菌毛粘附素

细菌粘附素及其受体

2. 侵袭性物质 (1)侵袭素(invasin) 如福氏志贺菌的入侵过程 M细胞 巨噬细胞 Ⅲ型分泌系统 侵袭素 入侵巨噬细胞 诱导凋亡

(2) 侵袭性酶类 血浆凝固酶,透明质酸酶 IgA蛋白酶等

3. 细菌生物被膜 (bacterial biofilm)

图为定植于静脉导管表面的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扫描电镜照片(×6000)。(From Lansing M. Prescott et al 图为定植于静脉导管表面的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扫描电镜照片(×6000)。(From Lansing M. Prescott et al. Microbiology, 5th Edition, McGraw-Hill Companies; 2002: p920

(二)毒素 1.外毒素(exotoxin) 主要由G+和少数G-菌合成及分泌 主要特点:蛋白质,毒性强,绝大多数不耐热 抗原性强,可脱毒为类毒素 分类:神经毒素(neurotoxin) 细胞毒素(cytotoxin) 肠毒素(enterotoxin)

Type A-B toxin

(二)毒素 2. 内毒素(endotoxin) G-菌细胞壁脂多糖(LPS) 组成: O 特异多糖 非特异核心多糖 脂质A 特点:毒性弱 耐热 不能脱毒为类毒素 致发热反应

外毒素与内毒素的主要区别 区别要点 外毒素 内毒素 来源 革兰阳性菌及部分革兰阴性 革兰阴性菌细胞壁 菌细胞产生向 外分泌或菌体 裂解后释放 区别要点 外毒素 内毒素 来源 革兰阳性菌及部分革兰阴性 革兰阴性菌细胞壁 菌细胞产生向 外分泌或菌体 裂解后释放 溶解后释放 化学成份 蛋白质 脂多糖 稳定性 不稳定,加热60℃以上稳定, 160℃ 迅速破坏 2-4h才被破坏 抗原性 抗原性强,刺激机体产生 高浓抗毒素;可经甲醛 较弱,不能经甲醛 脱毒制成类毒素 脱毒制成类毒素 毒性作用 强,对组织器官有选择性 较弱,各种细菌内毒 毒害作用, 引起特殊的 素的毒性作用大致相 临床表现 同,引起发热、白 细胞变化、休克、DIC等  

细菌性感染的传播 一、 感染的来源: 内源性 ;外源性 二、 感染的途径: 呼吸道、消化道、皮肤创伤、血液、 节肢动物为媒介及性传播感染。 其中,性传播感染(STD)是人类面临 的重大社会卫生问题。

细菌性感染的类型 一、隐性感染 二、显性感染 按病情缓急分为:急性感染 ;慢性感染 按感染部位分为:局部感染 ;全身感染 三、全身性感染 毒血症、脓毒血症、内毒素毒血症、 败血症、菌血症

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 (一)病毒对宿主细胞的致病作用 (二)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作用

(一)病毒对宿主细胞的致病作用 溶细胞作用 稳定状态感染 细胞凋亡 病毒基因组整合,细胞增生和转化 包涵体形成

细胞病变作用(cytopathic effect, CPE): 1、溶细胞作用 细胞病变作用(cytopathic effect, CPE): 病毒大量复制过程中可损伤细胞核、细胞膜、内质网、线粒体,导致细胞裂解死亡。在体外实验中,通过细胞培养和接种杀细胞性病毒后,可用显微镜观察到细胞变圆、坏死,从瓶壁脱落等现象。

CPE

CPE

2、稳定状态感染 多见于包膜病毒。 一般不破坏细胞,但可引起细胞膜组分的改变,使细胞表面出现新的抗原成分。

3、细胞凋亡 由宿主细胞基因所指令发生的一种生物 学过程。 结果:细胞膜出现鼓泡、细胞核浓缩、 染色体DNA降解。

4、基因整合与细胞转化 某些DNA病毒和逆转录病毒在感染中可将基因整合于宿主细胞基因组中,导致细胞转化,增殖变快,失去细胞间接触抑制,细胞转化也可由病毒蛋白诱导发生。 基因整合或其他机制引起的细胞转化与肿瘤形成密切相关。

5、包涵体形成 某些受病毒感染的细胞内,用普通光镜可看到与正常细胞结构和着色不同的圆形或椭圆形斑块,称为包涵体(inclusion body) 。有的位于胞质内(痘病毒),有的位于胞核中(疱疹病毒);或两者都有(麻疹病毒);有嗜酸性的或嗜碱性的,因病毒种类而异。

包 涵 体

1、对组织器官的亲嗜性损害 (二)病毒感染对器官或系统的致病 作用 2、免疫病理损伤 抗体介导的免疫病理作用 细胞介导的免疫病理作用 致炎性细胞因子的病理作用 3、病毒对免疫系统本身的损害

病毒感染的传播方式 1、水平传播:指病毒在人群个体间的传播。 2、垂直传播:指病毒通过生殖细胞、胎盘、 产道、哺乳及密切接触由亲 代直接传给子代。常见的有 HBV,HIV,CMV,风疹病毒。

病毒感染的类型 1、隐性感染: 2、显性感染: 1)急性感染: 2)持续性感染(persistent infection): 病毒在体内持续数月至数年,甚至数十年。

持续性病毒感染有以下三种类型: 慢性感染: 原发感染后,病毒未完全清除,持续 存在于血液或组织中并不断排出体外,感 染全过程中病毒可被检测到。

潜伏感染: 原发感染后,病毒基因组存在于一定 的组织或细胞内,不产生感染性病毒颗粒, 也无临床症状,生理或病理性因素使潜伏病 毒激活而急性发作,急性发作期才可检测出 病毒的存在。

慢发病毒感染: 又称迟发感染,病毒感染后潜伏期 很长。一旦症状出现,多为亚急性、进 行性,并往往造成死亡。如Kuru病、 HIV感染。

真 菌 性 感 染 1、浅表真菌感染: 主要由致病性强的外源性真菌引起。 2、真菌机会性感染: 主要由条件致病性真菌引起。 3、深部真菌感染: 主要由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新生隐球菌引起 4、真菌毒素与肿瘤: 5、真菌变态反应性疾病:

复 习 思 考 题 1、举例说明细菌的致病性与哪些因素有关? 2、细菌的内、外毒素有何区别?举例说明它们在 致病性上的特点。 3、什么叫感染?举例说明全身感染有哪几种临床 表现? 4、病毒感染的传播方式有哪些? 5、什么是病毒的持续性感染,它包括哪些类型; 试分析持续性感染发生的可能原因。 6、试述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 7、试述真菌的致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