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泰順的廊橋
廊橋亦稱虹橋、蜈蚣橋等,為有頂的橋,可保護橋樑,同時亦可遮陽避雨、供人休憩、交流、聚會等作用。主要有木拱廊橋、石拱廊橋、木平廊橋、風雨橋、亭橋等。其中木拱廊橋分布於閩浙邊界山區,尤其在浙江泰順,泰順因此被稱為「中國廊橋之鄉」,古廊橋目前尚存30餘座。2005年末,浙江泰順、慶元、景寧和福建壽寧、屏南、福鼎等縣市聯合將廊橋向國家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2009年9月30日,由福建省屏南縣、壽寧縣、周寧縣和浙江省泰順縣、慶元縣聯合申報的「中國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此外分布於歐洲(中歐)、北美的廊橋風格有別於中國,各具特色,如瑞士小城琉森的卡貝爾橋(Kapellbrücke)。 廊橋在中國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漢朝已有關於「廊橋」的記載。虹橋盛行於北宋時中原地區,以汴水虹橋為代表。但汴水虹橋只留在了北宋畫家張擇端所畫的《清明上河圖》中。但有專家認為這種虹橋技術目前依然存於閩浙邊界的木拱廊橋,並未失傳。 摘自維基百科
木拱廊橋分布在閩浙邊界山區,包括浙江溫州的泰順,浙江麗水的慶元、景寧和福建寧德的壽寧、屏南、福鼎等地,木拱廊橋現存200餘座。其中泰順縣、慶元縣、景寧縣、壽寧縣據傳設於明朝景泰年間,為祝皇帝壽慶,合稱「景泰壽慶」。廊橋在各地外觀上存在著差異,泰順、景寧的廊橋相橋凳窄、橋身側板為半封閉;慶元、壽寧的板凳則為寬的,坐、臥兼可,側板則為全封閉,上開各式小窗用以採光。 木拱廊橋亦被學者稱為「木拱橋」,在泰順境內當地人則稱為蜈蚣橋。對於木拱廊橋的研究始於20世紀中期,1959年羅英先生出版《中國橋樑史料》,內收唐寰澄先生研究汴水虹橋的文章,而當時的學術界普遍認為虹橋技術已失傳。七十年代末人們「發現」了在浙南的木拱廊橋,因此茅以升的《中國古橋技術史》則舉泰順薛宅橋和慶元的竹口橋等五橋為例證明「北寧時期盛行於中原的虹橋技術並未失傳」,此後又經歷多了方討論。但南京大學建築系的趙辰教授認為木拱廊橋是典型的山地人居文化遺產。 趙辰教授的依據是浙閩邊界地區山高溪深,有眾多山崖。行路極不便,修路、鋪橋,成為當地居民的基本需求,而且當地盛產杉木,為木拱橋提供了材料來源。同時當地處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區,夏季多雨,這讓加蓋廊屋、側板成為以保護木製橋身的必要要求。同時正因如此,廊橋成為了當地居民交流、聚會的中心。 摘自維基百科
摘自維基百科 《清明上河圖》中的汴水虹橋結構與泰順木拱廊橋結構完全一樣 早期,狹義的廊橋在學術上有兩個名稱,分別為Woven Timber Arch Bridge(編木拱橋)和Woven Timber Arch-Beam Bridge(編木拱梁橋)。民間則習慣使用「Covered bridge」一詞,但在實際中的「Covered Bridge」多指美國的廊橋。因此,三者都不兼備「信、達、雅」的原則。2004年6月,美籍華人葉守璋先生在一次世界木工程大會上建議,將中國這一特定的廊橋英文名稱定為「Lounge Bridge」,「Lounge」為「休息室」的意思,並且這一英文譯名與漢語發音相似,且反映了廊屋的多種功能,是音意兼具的佳譯。目前學術界開始逐步使用「Lounge Bridge」一詞。 A Lounge Bridge is an ancient Chinese type of bridge with a roof. This type of bridge does not appear in any other part of the world and was thought to have disappeared from China several hundred years ago. Qingming Festival on the River is a famous painting from the Song dynasty. At the center of this painting a wooden arch bridge is shown, which is called "Bian-He Rainbow Bridge". It was built using a very special ancient technique, "woven" of straight wooden logs. Nine hundred years later, in 1980's, several dozens of ancient timber arch bridges were discovered in the mountain area of south Zhejiang and north Fujian Provinces. The structure of these bridges is suitable for large spans and can cross a river without any pier supports. These bridges are very similar to the Rainbow Bridge. Lounge Bridge means a bridge with a roof. 摘自維基百科
泰順有「中國廊橋之鄉」的美譽,境內有各式橋樑900多座。泰順人長期以來稱廊橋為「蜈蚣橋」。目前有明清古廊橋30餘座,其中木拱廊橋6座,包括泗溪溪東橋、北澗橋(合稱姐妹橋);三魁薛宅橋;仙稔仙居橋;筱村文興橋;洲嶺三條橋。 北澗橋和溪東橋最著名,北澗橋被譽為「世界上最美的廊橋」。 薛宅橋為拱矢斜度最大的廊橋。 文興橋為造型最為奇異,唯一兩邊不對稱的廊橋。 三條橋為史料記載最古老的廊橋(曾發現唐貞觀年號瓦),也是最有可能的實際上最早的廊橋。 仙居橋為該縣境內跨徑最大的廊橋。 摘自維基百科
我個人仔細研究泰順地區廊橋結構應與北宋張擇端在《清明上河圖》所繪虹橋幾乎是完全一樣的。個人目前的看法是南宋偏安至杭州後,將此造橋技術,向南傳至多山多水的浙南與閩北地區。本處地處山區,交通不便,開發較遲,因此完整保留了幾十座廊橋。目前已有師傅經拆解研究,得以建構新橋,也是好事。 此橋的功用乃採多元化,不只為了過水,也可做為休息、家族聚會、祭祀、躲雨場所。橋邊多有小店,也是小集散地。橋上多有神龕,也代替了寺廟的功能。廊橋多為家族興建,屬家族公產,也是家族聚會之所。 您可以在美國電影《廊橋遺夢》(台灣翻譯為麥迪遜之橋),看到一座平木橋,與泰順這一帶的橋,無論在美觀、用途功能上都差之甚多。 浙南與閩北的廊橋有申請世界遺產的計畫,依規模、歷史、數量、文化來看,確實是有這個分量。 此地屬拱橋結構,與西南山區的平木廊橋有所差別,平木廊橋有橋墩,此地拱橋多依木拱原理構造,技術含量較高。 中國老祖宗留下許多東西給我們,我們得好好保護。否則對不起子孫後代。 李常生 2012/3/20 於浙江泰順縣泗溪鎮 ※ 近期中國已將各鄉歸鎮所轄,這點與台灣不一樣,台灣仍保留傳統。
北澗橋頭的小店
北澗橋上的神龕
北澗橋上的神龕
北澗橋上的神龕
北澗橋的建造支助者
北澗橋邊 的房屋
溪東橋邊的古寺廟
溪東橋邊的古寺廟
溪東橋邊的古寺廟
這座橋就不是木拱橋了。
薛宅橋
薛宅橋為拱矢斜度最大的廊橋。
劉宅橋
正在用仿古法所興建的一座新橋
仙居橋
仙居橋為泰順縣境內跨徑最大的廊橋。
文興橋
文興橋為造型最為奇異,唯一兩邊不對稱的廊橋。
THEEND 李常生 Eddie Lee 浙江省泰順泗溪鎮 文字:部分摘自維基百科,部分自撰 照片(Photos):李常生 Eddie leechangsheng5555@gmail.com THE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