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垄 断 一、垄断的特点和条件 1.基本特征 唯一的卖者(One seller - many buyers)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七章 不完全竞争市场. 第七章 不完全竞争市场 请选择: 第一节 垄断 第二节 垄断性竞争 第三节 寡头垄断 第四节 市场效率分析 *第五节 市场结构和进入障碍.
Advertisements

一、垄断 二、垄断竞争市场 三、寡头市场 小结
第七章 不完全竞争市场.
運輸經濟學 第二章 經濟問題與經濟概念.
主讲:丁建勋 副教授 运输经济学 主讲:丁建勋 副教授
初级微观经济学 第六章:产量决策与供给 主讲人:陈煜
四種市場結構與介紹 第五組:莊鈞媛 劉怡婷 柯怡萍 滑朔.
微 观 经 济 学 第八章 不完全竞争市场.
Topic 6 廠商理論.
单一定价的垄断者:垄断者对其产品实行单一定价。
知识模块一 供求理论 主讲人:程春梅(博士、教授) 单 位:辽宁工业大学.
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 叶红雨 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公共定价 【基础知识】 在不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下,由供求关系决定的价格不能引导资源的有效配置,因此需要公共定价。
第九章 寡头垄断市场的价格与产量决定.
第七章 不完全竞争市场.
西方经济学简明原理 (第二版) 编著:叶德磊 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 课件制作: 叶德磊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
獨占市場 榨取濫用或剝削的濫用(exploitation abuse) 阻礙濫用或障礙的濫用(hindrance abuse)
微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 主讲: 汪秋菊 此幻灯片献给你们 我心中的太阳。 经济学课题组
7 不完全競爭市場.
第六章 完全竞争市场.
经济学原理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冯剑亮
第六章 市场结构与企业经营决策 本章主要内容: 1 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企业行为模式 2 完全垄断条件下的企业行为模式
第15章 垄断 上海杉达学院 国贸系.
第五章 市 场 结 构 分 析 ● 完全竞争市场 ● 垄断市场 ● 不完全竞争市场.
第六章 完全竞争市场上产品价格与产量的决定
第五章 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价格和产量 第一节 完全竞争市场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完全竞争条件下的短期均衡 第三节 完全竞争条件下的长期均衡
第一篇 基础理论 第2章 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2.1 完全竞争与完全垄断市场.
第五章 市场结构与厂商均衡 第一节 完全竞争市场 第二节 完全垄断市场 第三节 垄断竞争市场 本章小结 2018/11/10
P-d p 1 1-q q qp+(1-q)(p-d) 2 1-q2 q2 q2p+(1-q2)(p-d) …. n 1-qn qn
经济学原理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冯剑亮
6 完全競爭市場.
學習目標 瞭解市場結構的類型與特性 描述完全競爭廠商的生產決策 說明完全競爭市場的短、長期均衡 OBJECTIVES.
※垄断竞争(Monopolistic Competition)理论产生的背景
第六章 成本理论.
市場結構與廠商的供給行為 講完第 5 章的廠商行為,我們仍然無法導出任何廠商 「供給曲 線」,為什麼? 廠商與家戶有別。
第七章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第一节 垄断市场 第二节 垄断竞争市场 第三节 寡头垄断市场.
厂商均衡: 不同市场上的厂商决定自己的产量和价格的问题
一、供求理论 核心内容: 供求均衡 拓展内容: 最高限价,最低限价.
第六章 完全竞争市场.
第五章 成本理论.
第六章 厂商均衡理论 经济管理学院 赵 俊 平 2018/11/29 微观经济学.
第六章 完全竞争市场 第一节 厂商和市场类型 第二节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第三节 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第六章 完全竞争市场 引言、微观经济学与价格机制
第七章 不完全竞争的市场 第一节 垄断 第二节 垄断竞争 第三节 寡头 第四节不同市场的比较 第五节 结束语.
完全競爭與獨占的比較 實作練習 1.
Internet Economics Basics of Supply Side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际级规划教材 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
经济学基础 主讲人:方春龙 安徽财贸职业学院
第五章 成本理論 學習目標 各種成本與利潤的關係與計算 各種成本的意義與對應關係 長期平均成本線呈U字形的原因
第六章 完全竞争市场 第一节 完全竞争的市场及厂商收益规律 第二节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行为 第三节 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行为
第10章 市场势力:垄断和买方垄断 1.
獨占市場的特徵 只有一家廠商 這家廠商可能販賣貨物 (如自來水公司),也可能提供服務 (如台灣證券交易所)。 產品無近似替代品
第八章 完全獨占市場 產量與價格的決定.
第七章 不完全竞争的市场 本章要点 一、垄断市场 二、垄断竞争市场 三、寡头市场 四、不同市场的经济效率比较.
经济学原理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冯剑亮
第八章 垄断竞争市场的价格与产量决定.
第四篇 市场竞争结构 市场结构 完全竞争 不完全竞争 局部均衡 一般均衡 产品市场 要素市场 外部性与公共品 产品市场 要素市场
第六章 成本与收益 陆东辉.
14 竞争市场上的企业.
第二章 市场理论:产品市场及其均衡 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所以,供给与需求分析是分析产品市场及其均衡的起点。本章首先分析产品市场的需求和供给,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产品市场上均衡的形成和均衡价格的决定。
国内外经典教材名师讲堂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 (微观部分)(第6版) 第7章 不完全竞争的市场.
第七章 完全垄断市场中价格 和产量的决定 完全垄断市场特征 完全垄断市场中边际收益线与均衡的决定 定价策略与广告策略.
本章學習目的 瞭解獨占的意義及成因 瞭解獨占廠商的短期均衡 瞭解獨占廠商的長期均衡 瞭解獨占廠商的訂價 瞭解獨占的應用 瞭解反獨占法
第11章 有市场势力的定价 1.
导 言 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需求和供给.
完全競爭市場 6. 完全競爭市場 6 本章學習目標 熟悉四種不同市場結構的特徵。 了解完全競爭廠商的短期均衡分析。 了解完全競爭廠商的長期均衡分析。 了解完全競爭產業的長期供給線。 了解完全競爭市場效率的觀念。
第五章 市 场 结 构 分 析 ● 完全竞争市场 ● 垄断市场 ● 不完全竞争市场.
第一节 完全竞争市场 第五章 市场结构与厂商均衡
一、完全垄断市场 (一)垄断市场的涵义、条件及成因 (二)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三)收益与需求弹性之间的关系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一节 垄 断 一、垄断的特点和条件 1.基本特征 唯一的卖者(One seller - many buyers) 第一节 垄 断 一、垄断的特点和条件 1.基本特征 唯一的卖者(One seller - many buyers) 无相近的替代品(One product(no good substitutes)) 存在进入障碍(Barriers to entry) 垄断厂商可以控制和操纵市场价格。

一、垄断的特点和条件 2.垄断成因: 规模经济的需要--自然垄断 控制了某些稀缺资源 拥有某种产品的专利权 政府特许

二、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 和收益曲线 1.需求曲线 市场的需求曲线就是垄断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它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二、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2.收益曲线 ⑴平均收益曲线 垄断者的平均收益曲线就是厂商的(逆)需求曲线本身。 ⑵边际收益曲线 MR=dTR/dQ=d(P·Q)/dQ=P+Q·dP/dQ<P 因而边际收益曲线总是位于平均收益曲线的下方。

二、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解: 总收益函数为TR=P·Q=9Q-Q2 平均收益函数为AR=P=9-Q  边际收益函数为MR=dTR/dQ=9-2Q

垄断厂商的收益表 销售量 (Q) 价格 (P) 总收益 (TR) 平均收益 (AR) 边际收益 (MR1) (MR2) 1 8 7 2 14 6 5 3 18 4 20 -1 -2 -3 -4 -5

完全垄断厂商的收益曲线 P D(AR) O Q (a) MR P TR O (b) Q

3.总收益、边际收益与需求弹性的关系 当Ed>1时,边际收益>0,总收益与销售量同向变动;

3.总收益、边际收益与需求弹性的关系 当Ed>1时,边际收益>0,总收益与价格反向变动;

三、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 ⑴根据MC=MR决定垄断企业获得利润最大化时的均衡产量。 p ⑴根据MC=MR决定垄断企业获得利润最大化时的均衡产量。 ⑵在需求曲线上找到均衡产量对应的价格,即为垄断企业获得利润最大化时的销售价格,此价格一定大于相应的边际成本。 TC TR Q qE p MC p1 D MR qE Q

三、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 P 获取超额利润的短期均衡:P>AC D = AR MR A P0 MC AC 利润 B C E O Q0 Q

三、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 超额利润为零的短期均衡:P=AC Q $ O P0 Q0 E A MC AC D = AR MR 图6-17 完全垄断厂商短期均衡超额利润为零 超额利润为零的短期均衡:P=AC P0 Q0 E A

三、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 亏损最小的短期均衡:AVC<P<AC Q $ O B C F G 损失 P0 Q0 E A AC MC D = AR MR Q $ O MC AC AVC 图6-18 完全垄断厂商短期均衡存在亏损 亏损最小的短期均衡:AVC<P<AC B C F G 损失 P0 Q0 E A

四、不存在垄断者供给曲线 p 相同产量多种价格 MC D1 MR1 P1 P2 D2 MR2 O Q0 Q 14

总结:凡是在或多或少的程度上带有垄断因素的不完全竞争市场中,或者说,凡是在单个厂商对市场价格具有一定的控制力量,相应地,单个厂商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市场中,是不存在具有规律性的厂商和行业的短期和长期供给曲线的。 相同价格多种产量 p MC MR1 D1 P1 D2 MR2 O Q1 Q2 Q 15

五、 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 垄断厂商在长期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即生产规模,从而实现最大的利润。垄断行业排除了其它厂商加入的可能性,因此,与完全竞争厂商不同,如果垄断厂商在短期内获得利润,那么,他的利润在长期内不会因为新厂商的加入而消失,垄断厂商在长期内是可以保持利润的。如果垄断厂商在短期内只能获得正常利润或存在亏损,在长期内厂商可以通过调整规模来获得超额利润或者消除亏损。

MR=SMC=LMC,此时SAC=LAC 五、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 p LMC LAC SMC1 D1 SAC1 A PS Profit G A’ SMC2 B PL Profit SAC2 F B’ H E MR1 O QS QL Q MR=SMC=LMC,此时SAC=LAC

六、价格歧视 (price discrimination) 1.价格歧视的内涵 价格歧视指同一产品以不同价格出售,具体讲,就是同一成本的产品对不同顾客规定不同价格,或者同一成本的产品对同一顾客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数量规定不同价格。

六、价格歧视 2.价格歧视行之有效一般需要具备三个条件 厂商具有一定的市场力量。 消费者的偏好不全相同,而且厂商能在一定程度上区分不同偏好的消费者。 转售的成本极高而无利可图。

3.价格歧视的类型 ⑴一级价格歧视(first degree price discrimination) ①定义:  又称完全价格歧视(perfect price discrimination),指每一单位产品以消费者所愿支付的最高价格出售,即每一单位产品的销售价格都不一样,不同消费者所获得的价格是不同的。

没有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几乎全部转化为垄断者的利润 ⑴一级价格歧视 没有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几乎全部转化为垄断者的利润 P A P1 P2 B Pm d O Q Q1 Q2 Qm

⑴一级价格歧视 垄断厂商在实施一级价格歧视时,其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为完全竞争厂商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即一级价格歧视下的资源配置是有效率的。 P 垄断厂商在实施一级价格歧视时,其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为完全竞争厂商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即一级价格歧视下的资源配置是有效率的。 MC A D = AR MR Pm 利润 E Pc E O Qm Q Qc

⑴一级价格歧视 ②实施条件:  一级价格歧视要求垄断企业能够区分不同消费者对产品价值的预期(willingness to pay)或保留价格(reservation price ),从而向产品价值预期高的消费者高的卖高价,低的卖低价。 ③实施中的困难 消费者人数太多 难以估计不同消费者的保留价格或最高愿付价格

⑵二级价格歧视 (second degree price discrimination) ①定义:  又称多重差别价格,是指垄断厂商将产品按消费者购买量分成两个以上的组别,按组分别定价。

不存在价格歧视时的消费者剩余为△PP3C,在存在价格歧视的情况下呢? ⑵二级价格歧视 不存在价格歧视时的消费者剩余为△PP3C,在存在价格歧视的情况下呢? P A P1 B P2 P3 C D 消费者剩余部分转化为垄断者的利润。 O Q1 Q2 Q3 Q

⑶三级价格歧视 ( third degree price discrimination) ①定义: 又称市场分割的差别价格,垄断者将不同类型的购买者分割开,形成各子市场;然后将总销售量分配到各子市场按不同的价格出售。 ②实施条件: 市场能被有效地分割开; 各子市场有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

π= P1(Q1) ·Q1+ P2(Q2) ·Q2- TC(Q1+Q2) ⑶三级价格歧视 ③通过三级价格歧视实现利润最大必须满足条件 MR1=MR2=MC 证明:设两市场需求函数分别为P1(Q1)与P2(Q2),成本函数为TC(Q1+Q2),则利润函数为 π= P1(Q1) ·Q1+ P2(Q2) ·Q2- TC(Q1+Q2) 令π对Q1,Q2的偏导数为零,则可得 MR1(Q1)=MC(Q1+Q2) MR2 (Q2) =MC (Q1+Q2) 即 MR1=MR2=MC

证明:由于MR=P(1-1/Ed),又有MR1=MR2=MC, ⑶三级价格歧视 ④各个市场产品的价格高低取决于需求弹性,需求弹性较大的市场定价较低,而需求弹性较小的市场定价较高。 证明:由于MR=P(1-1/Ed),又有MR1=MR2=MC, 因此P1(1-1/Ed1) =P2(1-1/Ed2), 若Ed1 >Ed2,则P1<P2 例:设Ed1=2, Ed2=4,则

例题[]: Q=25-0.25P(或P=100-4Q) TC=50 +20Q [1]求市场未分割前的利润。 假定在没有进行市场分割以前,某垄断企业所面临的需求函数和成本函数分别为: Q=25-0.25P(或P=100-4Q) TC=50 +20Q [1]求市场未分割前的利润。 解:已知 P=100-4Q TC=50 +20Q 则:TR=P•Q=(100-4Q)Q=100Q-4Q2 MR=dTR/dQ=100-8Q MC= dTC/dQ=20 MR=MC 100-8Q =20 Q=10 代入P=100-4Q ,得:P=60 T =TR-TC=P • Q-(50 +20Q)=350

如果该垄断企业可以将市场分割为两个独立的市场,在这两个子市场所面临的需求函数分别为: Q1 =16-0.2P1→P1=80-5Q1 Q2=9-0.05P2 →P2=180-20Q2 [2]求市场分割后的利润。 解:∵ Q1+Q2=(16-0.2P) +(9-0.05P) =25-0.25P =Q ∴TC=50+20Q=50+20(Q1+Q2) TR1=80Q1-5Q12 MR1=80-10Q1 TR2=180Q2-20Q2² MR2=180-40Q2 MC=MR1=MR2 20=80-10Q1=180-40Q2 Q1=6 P1=50 Q2=4 P2=100 T =TR- TC=P1 • Q1+P2 • Q2-TC=450

[3]求市场分割后两个子市场的需求价格弹性。 解: 已知 P1=80-5Q1 P2=180-20Q2 则: Q1=16-0.2P1 Q2=9-0.05P2 ∵ Q1=6 P1=50 Q2=4 P2=100 dQ1/dP1 =-0.2 dQ2 /dP2 =-0.05 ∴ E1=-dQ1/dP1 • P1/Q1 =0.2×50/6 = 1.67 E2=-dQ2/dP2 • P2/Q2 =0.05×100/4=1.25

结论:需求价格弹性低的子市场定高价,需求价格弹性高的子市场低定价,可以使总利润增加。 市场分割前后之比较 市场分割前: Q=10 P=60 T=10×60-(50+20×10)=350 市场分割后: Q1=6 P1=50 E1=1.67 Q2=4 P2=100 E2=1.25 T1=6×50-(50+20×10)/10×6=150 T2=4×100-(50+20×10)/10×4=300 T = 150+300=450 结论:需求价格弹性低的子市场定高价,需求价格弹性高的子市场低定价,可以使总利润增加。 的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