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Chapter 13 Biosynthesis of Protein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健康生活方式之 适当运动. 适当运动的益处  防治代谢综合症  增强心血管功能,预防冠心病  提高人体呼吸系统功能  增强运动系统功能  减轻精神压力  使家庭和睦、社会和谐.
Advertisements

第 3 节 人类遗传病. 自主学习 新 知突破 1 .识记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特点。 2 .掌握人类遗传病的调查方法、监测、预防。 3 .了解人体基因组计划和人体健康。
模拟四生物试题讲评 最高分 牛婷婷 赵春军贾瑞军 最高分 重点 军检 普通 不过线 一、试卷的整体评价与分析 1 、考情分析.
现场快速检测技术应用实务 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危害 来源 食品本身含有,如河豚鱼毒素、组胺等 种养殖过程带入,如农药兽药残留 人为添加,如三聚氰胺、甲醛、罂粟壳等 外界污染,如重金属、真菌毒素等 食品危害来源及分类 危害 分类 物理危害:玻璃、金属、头发丝等 化学危害:农兽残、天然毒素、添加剂等.
四环素类和氯霉素类 药学院.
大环内酯类等抗生素.
第三章 细胞基本知识概要 细胞的基本概念 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 ——病毒及其与细胞的关系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知识聚焦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条件 场所 原料 产物 物质变化 能量变化 有光无光都可以 需要光 主要是线粒体 叶绿体 二氧化碳、水
矿物质与畜禽营养 项目目标 理解矿物质的营养原理;能应用矿物质的营养特点,预防和治疗畜禽矿物质元素缺乏症
蛋白質的合成 王鳳英 副教授.
Hormone 第17章 激素.
Protein Biosynthesis (Translation)
第五章 核酸化学 nucleic acid.
第三章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Chapter 3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nucleic acid
基础分子生物学.
第30-31章、 氨基酸代谢.
辽宁省精品资源共享课 药物化学 沈阳药科大学药物化学教研室.
如何把握2011年 江苏高考生物复习 的重点和难点 中华中学 张鸿亮
第十二章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翻译) Chapter 12 Protein Biosynthesis,Translation
一轮复习 细胞的增值.
  22. 关于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鉴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第十九章 氨基酸、蛋白质和核酸 一、氨基酸 结构、命名、制法、性质 二、多肽 分类、命名、结构测定、合成 三、蛋白质 四、核酸.
糖代谢中的其它途径.
胃酸倒流.
第六章 微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第12章、核酸 12.1 核苷酸是DNA和RNA的构件分子 12.2 DNA分子中贮存着遗传信息 12.3 DNA的碱基组成是有规律的
细胞生物学知识竞赛.
第2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mRNA 转录、翻译和DNA复制的区别 细胞核 细胞核 转录 翻译 DNA复制 场所 模板 原料 信息传递 时间 产物 生长发育过程中
基因的表达.
第七章 蛋白质的酶促降解和氨基酸代谢.
复习课 细胞增殖.
专题六 变异、育种和进化 必考点16  “千变万化”的生物变异.
第二章 核酸结构与功能.
第四章 基因的表达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第二课时) 高二年级(理) 教师姓名:葛红.
高考复习研讨交流 ——生物 西安:王澜 2014、7、16.
胃酸倒流.
第十三章 肝的生物化学 主讲:罗永富 电话: 或 QQ: /
第 11 章 蛋白質合成作用:遺傳訊息的轉譯 Protein Synthesis: Translation of the Genetic Message CATLOG Chemical Formula Figure Table 生化關聯 重要訊息 11.1 遺傳訊息轉譯的過程 11.2 遺傳密碼 11.3 胺基酸的活化:胺醯-tRNA.
第九章 非孟德尔遗传 第一节 非孟德尔遗传现象
第十四章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中心法则指出,遗传信息的表达最终是合成出具有特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这种以mRNA上所携带的遗传信息,到多肽链上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的传递,就好象以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时的情形相似,所以称以mRNA为模板的蛋白质合成过程为翻译(translation)。 翻译过程十分复杂,需要mRNA、tRNA、rRNA和多种蛋白因子参与。在此过程中mRNA为合成的模板,tRNA为运输氨基酸工具,rRNA和蛋白质构成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蛋白质合成的方向为N—C端。
第十一章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翻译) Protein Biosynthesis, Translation
第八章 蛋白质的翻译 1 遗传密码 2 蛋白质合成中使用的RNA 3 核糖体 4 蛋白质合成中使用的20种氨基酸 5 蛋白质合成的生物学机制
第四章 生物氧化 Biological Oxidation.
第38章 蛋白质合成及转运 *蛋白质是由许多氨基酸聚合的线性分子; *该氨基酸序列由mRNA上的核苷酸序列决定;
第三章 核酸结构、功能.
三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的起始.
翻译(translation):mRNA分子中的遗传信息转变为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顺序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翻译(translation)
第三节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biosynthesis of protein.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第十一章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主讲人:陶芳 副教授. 第十一章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主讲人:陶芳 副教授.
第二章 细胞的概念与分子基础 细胞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统一性 相似的化学组成、最基本的结构要素 类似的遗传(信息)语言
实验一 总结 第一、要求; 实验现象和现象产生的原因需要对应写; 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处理方法对应着写; 第二、希望; 希望能够多提出问题;
第十三章 RNA生物合成和加工 第一节 DNA指导下RNA的合成(转录) 第二节 RNA转录后加工
细菌对抗生素的抗性机制 ——大环内酯类 罗修琪.
人教版必修2 第4章 基因的表达 第1节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5.(2016湖北孝感高中期末,4)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0,如有一个2 条链的多肽,相对分子质量12 276,合成这个多肽的氨基酸的数目和指导它 合成的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数目依次为 (     ) A.144,864  B.144,432  C.120,720  D.120,360  答案    C 多肽合成时,氨基酸数-肽链条数=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淮安市洪泽湖高级中学:王建友.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淮安市洪泽湖高级中学:王建友.
第7章 蛋白质翻译 (Protein Translation).
彼得后书 第一章:真认识 第二章:假师傅 第三章:真盼望.
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
第20讲  遗传信息的表达.
遗传信息的流动.
习题课 《医学遗传学基础》 (第二版) 王静颖 王懿 主编 科 学 出 版 社.
园艺专业《园艺植物遗传与良种繁育》 基因的表达 平凉市电大庄浪工作站 苏显扬.
医学基础 中国医科大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孙黎光.
彼得後書 第一章:真認識 第二章:假師傅 第三章:真盼望.
生物化学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
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有机物与生命活动.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33章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Chapter 13 Biosynthesis of Protein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过程,就是将DNA传递给mRNA的遗传信息,再具体的解译为蛋白质中氨基酸排列顺序的过程,这一过程被称为翻译(translation)。

第一节 参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物质 生物体内的各种蛋白质都是生物体内利用约20种氨基酸为原料自行合成的。参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各种因素构成了蛋白质合成体系,该体系包括: ① mRNA:作为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模板,决定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② tRNA:搬运氨基酸的工具; ③ 核糖体:蛋白体生物合成的场所; ④ 酶及其他蛋白质因子; ⑤ 供能物质及无机离子。

一、mRNA 作为指导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模板。mRNA中每三个相邻的核苷酸组成三联体,代表一个氨基酸的信息,此三联体就称为密码(coden)。共有64种不同的密码。 原核生物的转录与翻译同步进行 无义突变 蛋白质的合成是N端——C端

遗传密码的连续性

二、tRNA 在氨基酸tRNA合成酶催化下,特定的tRNA可与相应的 氨基酸结合,生成氨基酸tRNA,从而携带氨基酸参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tRNA反密码环中部的三个核苷酸构成三联体,可以识别mRNA上相应的密码,此三联体就称为反密码(anticoden)。 反向互补

转运RNA(tRNA)

tRNA的功能 tRNA分子上与蛋白质合成有关的位点: 1. 3′端-CCA上的氨基酸接受位点。 2. 识别氨酰-tRNA合成酶的位点。 3. 核糖体识别位点,使延长中的肽链附着于核糖体上。 4. 反密码子位点。 第一套密码系统、第二套密码系统 校正tRNA:mRNA发生突变后,tRNA的反密码子也突变搬来相近的氨基酸

反密码对密码的识别,通常也是根据碱基互补原则,即A—U,G—C配对。但反密码的第一个核苷酸与第三核苷酸之间的配对,并不严格遵循碱基互补原则。如反密码第一个核苷酸为Ⅰ,则可与A、U或C配对,如为U,则可与A或G配对,这种配对称为不稳定配对。

能够识别mRNA中5′端起动密码AUG的tRNA是一种特殊的tRNA,称为起动tRNA。在原核生物中,起动tRNA是一种携带甲酰蛋氨酸的tRNA,即tRNAifmet;而在真核生物中,起动tRNA是一种携带蛋氨酸的tRNA,即tRNAimet。 在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中,均存在另一种携带蛋氨酸的tRNA,识别非起动部位的蛋氨酸密码,AUG。 均被同一种甲硫氨酰tRNA合成酶合成

三、rRNA和核蛋白体 原核生物中的核蛋白体大小为70S,可分为30S小亚基和50S大亚基。小亚基由16SrRNA和21种蛋白质构成,大亚基由5SrRNA,23SRNA和35种蛋白质构成。 真核生物中的核蛋白体大小为80S,也分为40S小亚基和60S大亚基。小亚基由18SrRNA和30多种蛋白质构成,大亚基则由5S rRNA,28S rRNA和50多种蛋白质构成,在哺乳动物中还含有5.8 S rRNA。

核蛋白体的组装

大肠杆菌核蛋白体的空间结构为一椭圆球体,其30S亚基呈哑铃状,50S亚基带有三角,中间凹陷形成空穴,将30S小亚基抱住,两亚基的结合面为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场所。

核蛋白体的大、小亚基分别有不同的功能: 1.小亚基:可与mRNA、GTP和起动tRNA结合。 2.大亚基: (1)具有两个不同的tRNA结合点。A位(右)—— 受位或氨酰基位,可与新进入的氨基酰tRNA结合;P位(左)——给位或肽酰基位,可与延伸中的肽酰基tRNA结合。 (2)具有转肽酶活性:将P位上的肽酰基转移给A位上的氨基酰tRNA,形成肽键。 (3)具有GTPase活性,水解GTP,获得能量。 (4)具有起动因子、延长因子及释放因子的结合部位。

在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中,常常由若干核蛋白体结合在同一mRNA分子上,同时进行翻译,但每两个相邻核蛋白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隔,形成念球状结构。

四、起动因子(IF) 这是一些与多肽链合成起动有关的蛋白因子。原核生物中存在3种起动因子,分别称为IF1-3。在真核生物中存在9种起动因子(eIF)。其作用主要是促进核蛋白体小亚基与起动tRNA及模板mRNA结合。

五、延长因子(EF) 原核生物中存在3种延长因子(EFTU,EFTS,EFG),真核生物中存在2种(EF1,EF2)。其作用主要促使氨基酰tRNA进入核 蛋白的受体,并可促进移位过程。

六、释放因子(RF) 原核生物中有4种,在真核生物中只有1种。其主要作用是识别终止密码,协助多肽链的释放。

七、氨基酰tRNA合成酶 该酶存在于胞液中,与特异氨基酸的活化以及氨基酰tRNA的合成有关。 每种氨基酰tRNA合成酶对相应氨基酸以及携带氨基酸的数种tRNA具有高度特异性,这是保证tRNA能够携带正确的氨基酸对号入座的必要条件。 目前认为,该酶对tRNA的识别,是因为在tRNA的氨基酸臂上存在特定的识别密码,即第二套遗传密码。

八、供能物质和无机离子 多肽链合成时,需ATP、GTP作为供能物质,并需Mg2+、K+参与。 氨基酸活化时需消耗2分子高能磷酸键,肽键形成时又消耗2分子高能磷酸键,故缩合一分子氨基酸残基需消耗4分子高能磷酸键。

第二节 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 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包括三大步骤: ①氨基酸的活化与搬运; ②活化氨基酸在核蛋白体上的缩合; 第二节 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 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包括三大步骤: ①氨基酸的活化与搬运; ②活化氨基酸在核蛋白体上的缩合; ③多肽链合成后的加工修饰。

一、氨基酸的活化与搬运 氨基酸的活化以及活化氨基酸与tRNA的结合,均由氨基酰tRNA合成酶催化完成。其反应过程为: 可纠正错误的酰化

氨基酸的活化 氨基酰-tRNA 合成酶 氨基酸 + ATP + tRNA + H2O  氨基酰-tRNA + AMP + PPi

氨基酸tRNA的合成,可使氨基酸 ①活化;②搬运;③定位。 在此反应中,特异的tRNA3’端CCA上的2’或3’位自由羟基与相应的活化氨基酸以酯键相连接,形成氨基酸tRNA,从而使活化氨基酸能够被搬运至核蛋白体上参与多肽链的合成。 ATP + HOOCCH(NH2)R → A—P—OCCH(NH2)R + PPi P A—P—OCCH(NH2)R + tRNA →RCH(NH2)CO-tRNA + AMP 氨基酸tRNA的合成,可使氨基酸 ①活化;②搬运;③定位。

氨基酸活化的总反应式是: 氨基酰-tRNA 合成酶 氨基酸 + ATP + tRNA + H2O  氨基酰-tRNA + AMP + PPi 每一种氨基酸至少有一种对应的氨基酰-tRNA 合成酶。它既催化氨基酸与 ATP 的作用, 也催化氨基酰基转移到 tRNA。 氨基酰-tRNA 合成酶具有高度的专一性。 每一种氨基酰-tRNA 合成酶只能识别一种相应的 tRNA。 tRNA 分子能接受相应的氨基酸, 决定于它特有的碱基顺序, 而这种碱基顺序能够被氨基酰-tRNA 合成酶所识别。

二、活化氨基酸的缩合——核蛋白体循环 活化氨基酸缩合生成多肽链的过程在核蛋白体上进行。活化氨基酸在核蛋白体上反复翻译mRNA上的密码并缩合生成多肽链的循环反应过程,称为核蛋白体循环。 核蛋白体循环过程可分为起动、延长和终止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在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类似,现以原核生物中的过程加以介绍。

现在已经知道作为多肽合成起始信号的密码子有两个,即甲硫氨酸的密码子(AUG)和缬氨酸的密码子(GUG)(极少出现)。在大肠杆菌中, 起始密码子AUG 所编码的氨基酸并不是甲硫氨酸本身, 而是甲酰甲硫氨酸。

(一)起动阶段: 1.30S起动复合物的形成:在起动因子的促进下,30S小亚基与mRNA的起动部位,起动tRNA(fmet-tRNAfmet),和GTP结合,形成复合体。

蛋白质合成起始复合物的形成 核糖体大小亚基,起始tRNA,蛋白合成因子 原核生物中的起始tRNA是fMet-tRNAfMet 真核生物中的起始tRNA是Met-tRNAMet 形成过程:mRNA先与核糖体的小亚基结合,起始tRNA再结合上来,再与核糖体的大亚基结合 最后形成 80S rRNA-mRNA- Met-tRNAMet

原核mRNA的起动部位由一段富含嘌呤的特殊核苷酸顺序组成,称为SD序列(核蛋白体结合位点,RBS),可被核蛋白体小亚基16S的3,端辨认结合。 真核生物中的mRNA具有帽子结构,已知需一种特殊的帽子结合蛋白(CBP)以识别此结构。

2.70S起动前复合体的形成:IF3从30S起动复合体上脱落,50S大亚基与复合体结合,形成70S起动前复合体。 3.70S起动复合体的形成:GTP被水解,IF1和IF2从复合物上脱落。此时,tRNAfmet的反密码UAC与mRNA上的起动密码AUG互补结合,tRNAfmet结合在核蛋白的给位(P位)。

肽键的形成不需要任何蛋白因子,是核糖体自身催化完成的 延伸:大亚基上的A位与P位,A位对应密码子 第一个氨基酸结合到P位,第二个A位 氨基酸之间形成肽键,肽转移酶A位空缺 第三个氨基酸再结合到A位,循环延伸 终止:终止密码子出现在A位时,无配对的AA-tRNA ,P位的AA与tRNA的连接水解,tRNA与完整的多肽链释放

(二)肽链延长阶段: 1.进位:与mRNA下一个密码相对应的氨基酰tRNA进入核蛋白体的A位。此步骤需GTP,Mg2+,和EF参与。

2.成肽:在转肽酶的催化下,将P位上的tRNA所携带的甲酰蛋氨酰基或肽酰基转移到受位上的氨基酰tRNA上,与其α-氨基缩合形成肽键。此步骤需Mg2+,K+。P位上已失去蛋氨酰基或肽酰基的tRNA从核蛋白上脱落。  3.移位:核蛋白体向mRNA的3'- 端滑动相当于一个密码的距离,同时使肽酰基tRNA从受体移到给位。此步骤需EF(EFG)、GTP和Mg2+参与。此时,核蛋白体的A位留空,与下一个密码相对应的氨基酰tRNA即可再进入,重复以上循环过程,使多肽链不断延长。

(三)肽链终止阶段: 核蛋白体沿mRNA链滑动,不断使多肽链延长,直到终止信号进入受位。 1.识别:RF识别终止密码,进入核蛋白体的受位。  2.水解:RF使转肽酶变为水解酶,多肽链与tRNA之间的酯键被水解,多肽链释放。  3.解离:通过水解GTP,使核蛋白体与mRNA分离,tRNA、RF脱落,核蛋白体解离为大、小亚基。

第一个 tRNA 把一个氨基酸放在肽链起始位置上;

第一个氨基酸以羧基联到第二个氨基酸上,形成肽键。 核糖体向右移三个核苷酸位置,第一个 tRNA脱落,准

合成过程连续进行

直到在 mRNA上出现休止符号的密码子。 于是,不再有新的 tRNA上来,肽链合成结束。核糖体与 mRNA脱开。

三、多肽链合成后的加工修饰 (一)一级结构的加工修饰: 1.N端甲酰蛋氨酸或蛋氨酸的切除: ① 去甲酰化: 甲酰化酶 甲酰蛋氨酸-肽 甲酸 + 蛋氨酸-肽   ② 去蛋氨酰基: 蛋氨酸氨基肽酶 蛋氨酰-肽 蛋氨酸 + 肽

2.氨基酸的修饰: 由专一性的酶催化进行修饰,包括糖基化、羟基化、磷酸化、甲酰化等。 3.二硫键的形成: 由专一性的氧化酶催化,将-SH氧化为-S-S-。 4.肽段的切除: 由专一性的蛋白酶催化,将部分肽段切除。

蛋白质合成中还有其他加工步骤 切去N端的Met或fMet S-S的形成 蛋白质大分子折叠; 糖基和其他基团的修饰; 向细胞各部位的运送等等

蛋白质分子折叠

(二)高级结构的形成: 1.构象的形成: 在分子内伴侣、辅助酶及分子伴侣的协助下,形成特定的空间构象。 2.亚基的聚合。 3.辅基的连接。

(三)靶向输送: 蛋白质合成后,定向地被输送到其执行功能的场所称为靶向输送。大多数情况下,被输送的蛋白质分子需穿过膜性结构,才能到达特定的地点。因此,在这些蛋白质分子的氨基端,一般都带有一段疏水的肽段,称为信号肽。

常见的信号肽由10~4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N端为带正电荷的氨基酸残基,中间为疏水的核心区,而C端由小分子氨基酸残基组成,可被信号肽酶识别并裂解。 分泌型蛋白质的定向输送,就是靠信号肽与胞浆中的信号肽识别粒子(SRP)识别并特异结合,然后再通过SRP与膜上的对接蛋白(DP)识别并结合后,将所携带的蛋白质送出细胞。

分泌型蛋白质的靶向输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