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模型 Andres, Wen-Yuan Liao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網路安全技術 OSI網路七層 指導教授:梁明章 教授 A 林聖凱.
Advertisements

项目一:计算机网络基础 第一章 认识计算机网络
项目四:Internet基础与接入方法 第八章 应用服务器安装配置
先介绍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再分析网络视频监 控系统的架构、原理与维护。
本周复习一下基本的网络知识 下周开始讲解路由器的配置方法 第四周开始到实验室做实验(主楼910,919)
第五章 網際網路 5-1 網際網路的歷史沿革 5-2 網際網路基本運作原理 5-3 連線媒介與連線上網 5-4 網際網路上的熱門應用
《网络基础与Internet应用》.
網路原理、技術與架構 資訊一忠 網路概論 主講人:王威盛 老師.
課程名稱:計算機概論 授課老師:李春雄 博士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课件 计算机网络基础.
第7章 网络基础知识 讲课学时数: 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第三章 網際網路和全球資訊網 : 電子商務基礎建設
第一章 概 述.
計算機網路 2005 台大資訊營.
第 2-3 章 OSI七層模式 Session Layer Presentation Layer Application Layer
第2章 计算机网络的协议与体系结构 2.1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形成 2.2 协议与划分层次 2.3 计算机网络的原理体系结构
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 暨南大学计算机科学系 学年 第一学期.
6.1 网络概述 6.2 Windows的网络功能 6.3 Internet概述 6.4 Internet的使用 6.5 网上浏览工具的使用
电子商务的网络技术 德州学院计算机系.
第1章 概述.
第8章 系統架構.
Foundations of Computer Science Chapter 6 電腦網路
第2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和各个层次的相关协议,理解接口和服务等概念。掌握ISO/OSI模型和TCP/IP模型的各个层次及其所实现的功能。掌握IP地址的功能和划分,并对子网掩码和下一代互联网IPv6有相应的了解。
無智慧報告—網路導論 義守電機 副教授 黃蓮池 在報告前.
計算機概論 1001課後輔導教材 單元 4:電腦網路 主講老師:徐培倫.
網路基本概念與設定方法 林文宗 資管系助理教授
第5章 网络软件 开发技术 (一) 软件开发技术基础 计算机教学实验中心.
第7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学习目标: 1)理解包和包过滤 2)理解包过滤的方法 3)设置特殊的包过滤规则
網路概論.
網路基本概念 本章主要是為讀者建立有關網路的基本知識, 作為後續章節的基礎。首先我們會說明網路的基本概念, 接著介紹網路的各種類型與相關的作業系統, 最後則是介紹 OSI 與 DoD 等兩種網路模型, 讓讀者能進一步了解網路運作的方式。
通訊協定 OSI分層模式 與 TCP/IP協定
第3讲 网络安全协议基础 此为封面页,需列出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和课程开发室名称。
(C) Active Network CO., Ltd
TCP協定 (傳輸層).
網路伺服器應用 Linux Server Andres, Wen-Yuan Liao
第五章 網際網路 5-1 網際網路的歷史沿革 5-2 網際網路基本運作原理 5-3 連線媒介與連線上網 5-4 網際網路上的熱門應用
網路服務 家庭和小型企業網路 – 第六章.
TCP/IP Protocol Suite TCP/IP協定 第二組 投影片製作by簡嘉宏 綦凱宏 林睿敏 滕孟哲.
第 2 章 TCP / IP 簡介.
Chapter 2 OSI 分層模型與 TCP/IP 通訊協定組
第四章 網路層 4-1 網路層簡介 4-2 電路交換技術 4-3 信息交換技術 4-4 分封交換技術 4-5 各種交換技術之比較
網路概論 呂天齡 江翠國中資訊中心.
第二十二章 電子商務網路架構.
考试题型 填空题(30) 选择题(20) 名词解释(10) 问答题(24) 计算题(16) 附加题(30) 成绩核算:
本章要点: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Internet基础 Internet服务
第4章 OSI傳輸層.
Westmont College 互联网应用软件 第二讲 (DNS, , TELNET, FTP)
校園網路架構介紹與資源利用 主講人:趙志宏 圖書資訊館網路通訊組.
工业数据通信与控制网络.
第三章通訊協定和網路模型 課前指引 現在是一個網路的時代,身處科技時代的我們,必須對網路有個了解,本章最主要要談的是網路的基礎,從什麼是通訊的協定和模型,到OSI模型的定義和功能,並了解目前網路運作的TCP/IP歷史和模型,最後說明模型的運作原理和優點。
第十三章 TCP/IP 與 Internet 網路連結技術
網路安全技術 OSI七層 學生:A 郭瀝婷 指導教授:梁明章.
第2讲 网络安全协议基础 此为封面页,需列出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和课程开发室名称。
Westmont College 网络互连 Part 4 (传输协议, UDP and TCP, 协议端口)
3.1 通訊協定 3.2 開放系統參考模式(OSI) 3.3 公眾數據網路 3.4 TCP/IP通訊協定
3 電子商務技術.
OSI Model 2019/4/13.
傳輸控制協議 /互聯網協議 TCP/IP.
1.4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 引言 网络系统的体系结构 网络系统结构参考模型ISO/OSI
網路安全期末報告 OSI 7 Layers 指導教授:梁明章.
Source: Journal of Network and Computer Applications, Vol. 125, No
網路概論 第3章 協定與模型.
指導教授:梁明章 A 許之青 國立高雄大學 2010/06/25
第一章 電腦網路簡介 1-1 何謂電腦網路 1-2 為何需要電腦網路 1-3 何謂通訊協定 1-4 通訊協定的特性 1-5 通訊協定的堆疊
802.1網路連結技術 802.2LLC 鏈 結 層 實 體 層 媒介擷取層
Internet课程设计 教师:陈 妍 朱海萍 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系
指導教授 :逄愛君 資訊三 B 莊惟舜 資訊三 B 張憶婷 資訊三 B 徐嘉偉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七層協定 A 蕭士為 指導教授 梁明章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OSI模型 Andres, Wen-Yuan Liao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De L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ndres@dlit.edu.tw http://www.cse.dlit.edu.tw/~andres

Overview 說明標準如何能確保在各種不同的網路技術間具有更高的相容性,更緊密地共同作業 OSI 參考模型網路架構如何支持網路標準

一般通訊模型 使用各層來分析資料流中的問題 來源、目的地和資料封包 (Source, destination, and data packets) 媒體 協定 (Protocol) ISO 網路標準的沿革

層 的基本概念可助您了解, 「通訊時,從一架電腦到另一架電腦間的動作」

媒體 (Media) 電話線 CAT 5 UTP (供 10Base-T 乙太網路使用) 同軸電纜 (供有線 TV 使用) 光纖 (運送光的纖細玻璃)

協定 (Protocol) 協定是一組可以讓網路通訊更有效率的規則 : 一組規範或協議,可決定資料的規格和傳輸 一部電腦上的第 n 層可以與另一部電腦上的第 n 層通訊。在這種通訊作業上使用的規則和慣例被公認為第 n 層協定

OSI 參考模型 OSI 參考模型的目的 OSI 參考模型的七層 各層的功能作用 封裝 (Encapsulation )

ISO OSI 7 Layers 在 OSI 參考模型中,一共列有七層,各層都展示一種特定的網路功能。 這種網路功能的區分稱為分層

應用層 (Application Layer) 應用層是 OSI 中最接近使用者的一層 提供網路服務給使用者的應用程式 它不提供服務給 OSI 的其他任何一層,而只為在 OSI 模型之外的應用程式提供服務 想一下瀏覽器

展示層 (Presentation Layer) 確保一個系統的應用層所送出資訊可由另一個系統的應用層加以讀取 想一下最常用的資料格式

會談層 (Session Layer) 建立、管理並終止兩個通訊主機之間的會談 讓兩個主機展示層之間的對話同步化,並管理兩者之間的資料交換 提供各項規定,以利有效進行資料傳輸、服務分等,以及會談層、展示層和應用層問題的例外報告 想一下對話和會話

傳輸層 (Transport Layer) 將來自傳送方主機系統的資料區段化,然後在接收方主機系統上,重新將資料組合成資料流 提供可以保護上層而避免傳輸實作細節的資料傳輸服務 提供可靠服務時,運用傳輸錯誤偵測與復原以及資訊流控制功能 想一下服務品質和可靠性

網路層 (Network Layer) 提供位於不同地理區域的兩主機系統間的連通性和路徑選擇 想一下路徑選擇、路由遞送和定址作業

資料鏈結層 (Data Link Layer) 提供在實體鏈結上可靠的資料傳輸 關心的是實際 (而非邏輯) 定址、網路拓樸、網路存取、錯誤通知、井然有序的訊框(Frame)遞送、以及資料流控制 想一下訊框和媒體存取控制

實體層 (Physical Layer) 定義了電氣、機制、程序和功能等四大規格來啟動、維護及關閉端點系統間的實體鏈結 想一下訊號和媒體 如電壓標準、電壓改變的時間、實體的資料速率、最大傳輸距離、實體的連接器和其它相似的屬性 想一下訊號和媒體

封裝 (Encapsulation) 如果一部電腦 (主機 A) 要傳送資料給另一部電腦 (主機 B),這些資料都必須先包裝起來,此程序稱為封裝 封裝程序將資料用必要的協定資訊包起來,再進行網路傳輸

對等式通訊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s) 為了要讓資料封包由來源向前行進到目的地,來源處的 OSI 模型各層必須與目的地的相對各層溝通 各層協定在雙方對等層間的資訊交換稱為 協定資料單元 (protocol data units, PDUs)

OSI 模型與 TCP/IP 模型之比較 TCP/IP 參考模型 TCP/IP 參考模型各層 TCP/IP 協定圖

TCP/IP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DoD,美國國防部 ) TCP/IP 參考模型及TCP/IP 協定堆疊 使得位於世界任何處所的兩架電腦之間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DoD,美國國防部 )

應用層 (Application Layer) 高層協定應該納入會談層和展示層細節 可處理高層協定、展示層問題、編碼作業和對話控制

傳輸層 (Transport Layer)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CP, 傳輸控制協定 ) 負責處理有關服務品質等問題 如:可靠度、資料流控制和錯誤校正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CP, 傳輸控制協定 ) 連接導向的協定 (Connection-oriented) 將應用層資訊封裝成稱為區段的單元 封包交換 在兩架主機之間來回進行通訊,以確認在某一段期間內,確實有邏輯連接存在

網際網路層 (Internet layer) Internet protocol (IP,網際網路協定 ) 最佳路徑選定和分封交換 郵政系統

網路層 (Network Access Layer) 主機對網路層 (Host-to-network layer) 此層關係到 IP 封包在真正作實體鏈結,然後再進行另一個實體鏈結時所需解決的問題 包括了 LAN 和 WAN 的技術細節,及在 OSI 實體層和資料鏈結層所有細節

Applications HTTP SMTP DNS TFTP FTP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超媒體傳輸協定 SMTP 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 簡單郵件傳輸協定 DNS Domain Name System, 領域名稱服務 TFTP Trivial File Transfer Protocol, 一般檔案傳輸協定 FTP File Transfer Protocol, 檔案傳輸協定

傳輸層包括兩種協定 只有一個網路協定 網路層 傳輸控制協定 (TCP,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 使用者資料元協定 (UDP, user datagram protocol ) 只有一個網路協定 網際網路協定 (IP, internet protocol) 網路層 特定 LAN 或 WAN 技術

相同點 都有分層 都有應用層,雖然它們的服務非常不同。 都有相對的傳輸層和網路層 假設分封交換 (不是電路交換) 技術 網路專家需要同時這兩者

不同點 TCP/IP 將展示層和會談層的要點併入其應用層 TCP/IP 將 OSI 的資料鏈結層和實體層併為同一層 TCP/IP 協定是網際網路發展的標準,所以 TCP/IP 模型因為這個協定建立了聲譽。相對的,並沒有網路是依照 OSI 有關特殊的協定建造的,即使是每個人的想法都受到 OSI 模型的引導。

Summary OSI 參考模型 七層 封裝 對等式通訊作業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