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大師貝特朗作品(1) 一份奉獻給我們地球的愛的宣言! 大西洋沿岸,海浪與海鳥,法國 點擊翻頁 XuY/100827
法國航拍大師揚·阿爾蒂斯-貝特朗(Yann Arthus-Bertrand) ↑ 他從事攝影工作已有25年之久,專門從事從高空拍攝地球的工作。這項冒險活動足可以被看成是一項百年計畫,一篇傳記。 這是對我們地球居住環境的一次多姿多彩的展示,我們的居住環境還算美麗,內容還算豐富,然而我們的地球也很脆弱。這些圖片旨在喚起大家保護地球的自我意識並使之更加敏銳。
在蒙古國飛行過後清洗設備。
一名納米比亞(西南非)高山族婦女在當他的嚮導。
飛機飛過埃佛勒斯山峰時沒有氧氣瓶是不行的。 (聖母峰﹑埃佛勒斯峰及朱穆朗瑪峰均都稱同一座山峰,聖母峰之名是為紀念英籍的印度總測量師, 埃佛勒斯 【Sir George Everest】 而得的,藏人稱為朱穆朗瑪,故中共稱此峰為朱穆朗瑪峰)
馬達加斯加某個村子裡的居民非常認真地觀察飛機的準備過程。
法國人在盧森堡公園的鐵柵欄旁駐足參觀航拍圖片展。
喀布爾(阿富汗的首都)的居民也很有興趣。
沒有美麗的大自然,人類也會枯萎。接下來,你所看到的圖片,既有自然震撼之美,也有財富時代下的可怕景象。順便說一句,這些航拍圖片的單次使用價格都在100歐元以上。 希望這些照片能夠給我們帶來心靈的沉思,反省人類以犧牲自然為代價的自身文明。如果人類一直在濫用大自然,那就意味著破壞,不僅僅破壞了人類生存所需要的生活物質,而且還破壞了生存所必需的精神食糧。許多事情都說明瞭:人類已經不可能再體驗大地、森林、草原、動物以及大自然的力量了,他們得了心理上的疾病。因此,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家們推測,到2020年,人類沮喪、意志消沉等心理疾病會比現在表現得更加突出——這不是城市化或機械化的進一步發展造成的結果,而是人類和大自然的疏遠而造成的。 在過去,這種大自然的美是如此震撼人的心靈,人們不斷地將它融入到藝術和建築、文學和音樂、時尚和科學等各個領域中去。然而,到底有沒有一種美是根深蒂固的?難道人類已經變得如此強大,已經開始不需要大自然的美了?難道這就是大自然如今到處慘遭破壞的深層原因嗎?
大地之心 新喀里多尼亞(Nouvelle-Calédonie),法國(南緯20°57’,東經164°41’) (英語:New Caledonia) ↑ 在與澳大利亞東北沿岸遙遙相望的法屬大洋洲西南部島嶼新喀里多尼亞上,生長著成片的紅樹林。在一些只有大潮時才會被海水浸沒的地方,出現了所謂的tannes:一些富含鹽分的窪地。植物不能在這些窪地裡生長,它們自己卻發展成了最令人難以想像的樣子,比如主要島嶼Grande-Terre島上的心形地區。
沙利古堡,施瓦地區,埃及(北緯29°12’ ,東經25°31’) ↑ 這座沙利古堡,是在13世紀時為保護施瓦綠洲的居民,防止侵略者的入侵而建。它的城牆採用傳統的建築結構方式——鹽磚:以粘土和砂漿抹牆。 對於入侵者,那裡的人們是有充分準備的,並且也有能力打退他們。然而來自上天的入侵是人們始料未及的:1926年施瓦綠洲連降三天大雨,持續時間如此之長、情形如此之驚人,讓人始料未及,整個城堡設施化為烏有,剩下的只是對一個偉大建築的無盡的想像。自1998年起,聯合國人類住區規劃署開始資助城堡的重建工作,以支援當地人民保護他們的文化遺產。
納庫魯湖上的火烈鳥(紅鶴),肯亞(南緯0°17’ ,東經36° 4’) ↑ 62平方千米的寬廣的那魯庫湖位於與其同名的自然保護區內,是小紅鶴 (Phoenicopterus minor)和大火烈鳥(Ph. ruber roseus)的天然屏障。富含鹽分的水質是蕨類植物和蝦蟹理想的生活條件,而這些生物正是鳥類營養豐富的食物來源。 然而不斷惡化的環境污染和侵蝕正威脅著這裡。70年代末期,火烈鳥數量開始急劇減少,經常不斷出現大批量死亡的現象。獸醫證實了這個地方有一些對動物的中樞神經系統造成危害的毒素,這些毒素來自附近的工廠廢水——它們徑直流入了這個湖裡。動物保護在這裡變得越來越艱難。由於經常不斷的襲擊事件以及政治上的不穩定因素,使得遊客數量在90年代末減少了一半多,因此許多肯亞大型國家公園都失去了財政支持,這個自然公園的西部也有很大一部分被賣掉了。
棉花豐收景象,科爾果,象牙海岸(北緯9°27’,西經5°38’) ↑ 美國的奴隸時代早已成為過去。如今,黑人棉花勞動者在自己的棉花種植場上工作著。陸生棉(Gossypium hirsutum)品種早在20世紀初期就引入到西非,因為在當時,棉織品占世界紡織市場總額的80%。歐洲的殖民者在全世界範圍內推廣種植。 這種方式打破了美國的市場主導地位,即使在非洲,棉花加工業也市場化起來。科爾果(Korgo),象牙海岸上的一個城市,位於這種多樣性植物(棉花)的大型種植區中心。其多纖維的種子必須經過非常細心地手工挑選,工作非常艱苦。儘管這樣,這裡的工作仍然很受歡迎,因為他們沒有其他的選擇。象牙海岸的老百姓生活非常貧窮,這裡40%的男人和62%的女人是文盲,人們的平均年齡也只有46歲。
晾曬棉織品,拉賈斯邦首府捷普(Jaipur),印度 (北緯26°55’,東經75°49’) ↑ 天然纖維80%-90%由纖維素組成——其他的是水、蛋白和蠟。棉花是人類製造衣服的最古老的原料。棉花文化在印度早在西元前三世紀就已經出現了,17世紀這種來自次大陸的染色棉織品第一次傳到歐洲。位於印度西北部的拉賈斯邦至今仍然還是一個重要的棉花加工基地,自古以來就以棉織品的印染手藝而馳名。從事這項手藝者主要是奇帕人(Chipa)——他們以染色和繪畫為業。在這兒,工匠們仍然部分地將裝飾花紋和圖案手工壓印在棉織品上,在工廠裡,固著顏色要靠太陽來曬乾,因此如圖中所示,這些棉織品就簡單地鋪在地上了。
特拉法加山,王儲自然保護區,澳大利亞(南緯15°16’,東經12°53’) ↑ 對於阿伯利基人( Aborigines)——澳大利亞原住民來說,特拉法加山是人類和地球上其他生物共同生存、和諧發展的象徵。阿伯利基( Aborigines)翻譯過來的意思就是“那些一開始就已經存在的人們”。 特拉法加山是位於蒂莫爾湖(Timorsee)和基普森沙漠(Gibsonwüste)之間的坎伯利高原(Kimberley-Plateaus)的一部分。這片位於澳大利亞西北部的、難以企及的土地是地球上人煙最為稀少的地區之一。因此,這裡仍然保存有完好的、未被觸動過的大自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77年將王儲河盆地列為生物圈保護區。直到今天仍然沒有任何路穿越這個地區。
威尼斯,義大利(北緯 45°35’,東經12°34’) ↑ 西元425年,匈奴人大舉入侵威尼托(Venetien),當地的老百姓不得不從大陸遷移到附近拉古拿(Lagune)的小島上,在那裡建立了他們的新居點:威尼斯。在接下來的上千年時間裡,這個城市發展成為地中海上的海上霸主,一個世界經濟大都會。香料、絲綢和其他奢侈品貿易給這裡帶來了財富。 伴隨著這裡的財富,威尼斯也出現了富麗堂皇的建築。然而這些分佈在大大小小150座島嶼上的歷史性的建築目前正受到威脅,因為拉古拿城受到大海的逼迫。自1876年以來,中部海平面已經增高了40cm,現在從水位尺顯示的數值上來看,這裡每年的水位都會平均增加4~6mm。為了挽救這座城市,政府想實施一項花費達25億歐元昂貴的大型水術:一個可移動的堤壩系統在洪水來的時候將拉古拿的三個開口堵住。
撒哈拉沙漠流動沙丘下的馬路,埃及(北緯25°24’,東經 30°26’) ↑ 沙子是形形色色的岩石,在幾千年的時間裡受到風的磨蝕、打磨而形成的風化產物。風將它們吹起,聚集在最小的阻礙物前,慢慢形成沙堆,然後越積越大變成沙丘,有的沙丘能達250m高。儘管有這些龐然大物,風還是經常驅趕流動沙丘,使之不斷前行。細小一些的沙粒跳躍前行,稍大一點沙粒的慢慢移動,後浪推前浪。根據沙粒的大小,沙丘以這種方式每年要移動100m。因為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種能夠阻擋這種流動沙丘的工具,所以為了保險起見,埃及人圍著沙丘又建了一條新的馬路。
莫雷諾(Perito Moreno)冰河,聖塔克魯茲省,阿根廷(南緯50°29’,西經73°3’) ↑ 羅斯格拉希亞雷斯(Los Glaciares)——這是位於巴塔哥尼亞的國家公園的名字,它暗示著:總面積為45萬公頃的國家公園大約40%被冰河覆蓋著;此外,兩個巨大的湖泊維德瑪湖(Lago Viedma)和阿根廷湖(Lago Argentino)的水源——由這個公園中將近50座冰川所提供。 其中最著名的要數莫雷諾(Perito Moreno)冰河。每天它都會前行1.7m,並且在巨大的咆哮聲中冰塊有規則地斷裂。非常特別的是,它是除南極周圍地區和格陵蘭島以外,唯一的一個仍在繼續增長著的冰川。其原因在於從太平洋上形成的雲層,在穿過時給這裡帶來了強降雨。
位於清邁和清萊地區之間的農村稻米收穫場面,泰國 (北緯16°41’,東經100°11’) ↑ 在泰國,米是人們的信仰、生命、工作和公共事務的重要媒介。幾百年以來,在大多數村莊裡,人們共同插秧,共同收穫。每年11月底,圍繞著清邁和清萊地區的北方河谷正是收穫的季節,村民們揮動著鐮刀收割稻米,從清晨一直忙到晚上。割下來的穀穗先晾乾,然後捆紮起來用車輪碾過,接著農民們將糧食鋪在曬場上進行脫粒、打穀,之後他們將打下來的穀粒高高揚到空中,這樣穀殼和大米就很容易分開了。這種收穫的場景一直會持續到1月份。
廢墟之城 — 米拉務鎮,蘇門答臘島亞齊省,印尼 一座廢墟中的城市,2004年12月26日海嘯過後城市被摧毀的景象。
里約熱內盧的貧民區,巴西 (南緯22°53’,西經43°13’) 里約熱內盧的貧民區,巴西 (南緯22°53’,西經43°13’) 30年前據統計專家統計,每14個居民中只有一個來自貧民區。而今天,每3到4個貧民區居民就有一個是里約熱內盧人。貧民窟都依山而建,那裡是經常發生人命案的地方——因為大雨過後,經常出現泥石流現象。 自1980年起,里約市政府就開始致力於貧民區的重建工作。1993年又啟動了一個名為“貧民窟處所”的專案,目的是使城市建設和社會對貧民區事務達成協商一致。然而到目前為止這個努力仍然收效甚微。
布納(Bouna)的一個村莊裡的水泵站,象牙海岸 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地方,給家裡提水都是女人的事。運輸過程通常是很繁重的一個工作,她們要背起多達15升的水,有的還要走數公里遠才能到家。
鬼城普里比亞特—普里比亞特小鎮,切爾諾貝利地區,烏克蘭 ↑ 1986年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4號反應堆爆炸,這是最大的一場核能源災難,放射性污染也遠遠波及到了中歐和西歐國家。普里比亞特(Pripjat)從此成為了一座鬼城。
空軍基地 ,圖森市附近的戴維斯-蒙森空軍基地,亞利桑那州,美國 空軍基地 ,圖森市附近的戴維斯-蒙森空軍基地,亞利桑那州,美國 在這個空軍基地上停著數百架重型B-52同溫層堡壘遠端戰略轟炸機。
卡伊(Kayes)塞內加爾河,馬利共和國(西非) 不潔的飲用水,是全球人類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全世界因此而死亡的人數是目前的戰爭死亡人數的10倍。
別墅泳池,瓦爾地區,法國
謝謝觀賞 資料來自互聯網 製作、中文:Bulrusher 他的作品涉及地球各個角落,涵蓋面廣,法國、歐洲、非洲、北美及其他一些偏遠地區比重較大,中國大陸只有極少的幾張。你站在大地上,眼前可能是毫不起眼的景象,可是換個角度,在空中,平淡無奇的地方也許會有震撼人心的美,沒錯,見過那些圖片的都會讚歎不已,但呈現地球之美,並不是揚·阿爾蒂斯-貝特朗的唯一目的。他自幼酷愛大自然,1991年,他創建航空圖片社,1995年,他得到聯合國的贊助,展開地球環保空中攝影,10多年中他乘坐直升機飛行數百萬公里,拍攝了100 多個國家、30多萬張的空中照片。 謝謝觀賞 資料來自互聯網 製作、中文:Bulrus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