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肝DNA的制备 ——高分子量DNA的提取和纯化.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实验十 DNA片段从琼脂糖凝胶 中的分离 DNA fragment recovery from the agrose gel.
Advertisements

第三章 非细胞微生物 【知识目标】 1 .掌握病毒及噬菌体的形态结构及化学组成,理 解病毒的增殖过程。 2 .了解噬菌体的检测方法及与发酵工业的关系。 【技能目标】 1 .学会识别噬菌体在发酵工业中造成的污染。 2 .学会噬菌体检测的方法并处理噬菌体的污染。
第 3 节 人类遗传病. 自主学习 新 知突破 1 .识记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特点。 2 .掌握人类遗传病的调查方法、监测、预防。 3 .了解人体基因组计划和人体健康。
狂犬病 狂犬病晚期的犬. 一、狂犬病病原 : 狂犬 病毒属于弹状病毒, 75×180nm 大小,外层为含脂 质的囊膜,内部为含核蛋白的 核心,对脂溶剂敏感,为单链 RNA 病毒。病毒主要存在于感 染动物的唾液和脑组织。 狂犬病病毒结构.
主题二 生命的基础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化学组成 功能 成分 结构 基质 细胞器 结构 功能.
第四节 RNA 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RNA 的种类和功能 核糖体 RNA ( rRNA ):核蛋白体组成成分 转移 RNA ( tRNA ):转运氨基酸 信使 RNA ( mRNA ):蛋白质合成模板 不均一核 RNA ( hnRNA ):成熟 mRNA 的前体 小核 RNA ( snRNA ):
肝脏谷丙转氨酶活力测定. 一、实验目的 掌握谷丙转氨酶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谷丙转氨酶作用于丙氨酸及 α- 酮戊二酸,生成谷氨酸与丙 酮酸。丙酮酸与 2.4- 二硝基苯肼作用,生成二硝基苯腙,此 物在碱性溶液呈红棕色,与经同样处理的标准丙酮酸比色, 求得丙酮酸的生成量以表示酶的活性。
氨基酸转换反应 ( 一 ) 血液中转氨酶活力的测定 一. 目的 : 了解转氨酶在代谢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在临 床诊断中的意义, 学习转氨酶活力测定的原理和方 法。 二. 原理 : 生物体内广泛存在的氨基转换酶也称转氨酶, 能 催化 α – 氨基酸的 α – 氨基与 α – 酮基互换, 在氨基酸 的合成和分解尿素和嘌呤的合成等中间代谢过程中.
第二十二章 生物技术药物制剂.
分子生物学部分开发实验 植物遗传亲缘关系研究.
学案6 基础实验 [题型剖析] 教材中基础实验的考查是近几年试题命制的一个趋势,本类试题主要考查考生对相关实验的目的、原理、方法、操作步骤和相关技能的掌握情况。主要分为显微观察类、物质鉴定类、探究设计类、调查模拟类。 [突破策略] 首先要将教材中的实验分类归纳;然后对教材中每个实验的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领悟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并从其中提炼总结实验方法和技术。
妇产科 主讲教师:张佳.
多酚氧化酶的粗提、蛋白质含量、催化活性测定及电泳分析
选修Ⅲ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专题1 基因工程 1.3 基因工程的应用 淮南一中 张秀娥.
食品分析 实验.
上饶师范学院 生物化学实验 主讲: 林弘 张勇 上饶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 生物科学实验教学中心.
分子生物学基础实验 指导老师:肖靓.
课时2 DNA的结构与复制 一、高考要求 内容标准及等级要求 学习要求 概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B) 说出DNA分子的基本单位
实 验 一 自动物脾细胞中提取哺乳动物细胞基因组DNA
DNA抽取和质粒DNA制备 刘湘帆.
运动对血压、脉搏、呼吸 及乳酸含量的影响 人体机能实验中心.
1.还原糖 2.脂 肪 3.蛋白质 10叶绿素 4.质流动 5.分 裂 6.酶温度 7.酶- PH 8.酶效率 9.酶水解 11.分 离 12.复 原 13.取DNA.
病原:痘病毒属于痘病毒科、脊椎动物痘病毒亚科,该亚科现有8个属,各属成员对动物的致病作用有明显的差异,但它们构造差异不大。
实验一 利用紫外吸收光谱检查药物维生素C的纯度
药 物 分 析 实 验 实验三 典型化学药的特殊杂质 和相关物质检查.
生命的物质基础.
寻找生命的螺旋 深圳市育才中学 黄俊芳.
第二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实验四 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测定.
13-14学年度生物学科教研室总结计划 2014年2月.
血清总胆固醇的测定.
基因工程 按照人们的愿望(人为的),进行严密的设计(类似工程设计),通过体外DNA重组(非生命活动过程)和转基因等技术,有目的地改造生物种性,使现有的物种在较短的时间内趋于完善(区别于自然突变和常规育种),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求的新的生物类型;利用这种技术对人类疾病进行有效的诊断和治疗。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第二章 第三节 细 细胞溶胶 内质网 胞 核糖体 质 高尔基体 线粒体 第一课时 浙江省定海第一中学 黄晓芬.
· 全球变暖 · 臭氧的破坏与保护 · 酸雨危害与防治
学时 32 指导老师:文国琴 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由中心离子和单齿配位体(如 NH3, Cl-, F-等)形成,分级络合
兔肝脱氧核糖核酸的提取.
实验八 外源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诱导表达 【目的要求】 通过本实验了解外源基因在原核细胞中表达的特点和方法 【实验原理】
第一部分 碱裂解法提取质粒.
核酸提取及常见问题分析.
WESTERN BLOTTING 基本原理与方法
第二节 核酸的分离纯化.
第五章 核酸的分离纯化.
基因工程实验指导书 THE EXPERIMENTAL GUIDE FOR GENE ENGINEERING.
DNA的提取 田秀君.
2002级生物技术专业 实验一 储备液的制备 实验二 破碎细胞 实验三 分离、纯化DNA 实验四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
碱变性法小量提取质粒, DNA的限制性酶切
植物总DNA的提取 化学生物学实验 中南民族大学 药学院 化学生物学教研室.
分子生物学实验.
培养基、试剂的配制及 细菌纯化培养.
胚胎原位杂交检测基因的时空表达模式.
种子检验学实验 种子检验学 马守才 博士/副教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实验一 总结 第一、要求; 实验现象和现象产生的原因需要对应写; 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处理方法对应着写; 第二、希望; 希望能够多提出问题;
真核细胞RNA提取方法及原理 ---Trizol试剂盒抽提法
基准物质(p382,表1) 1. 组成与化学式相符(H2C2O4·2H2O、NaCl ); 2. 纯度>99.9%; 3. 稳定(Na2CO3、CaCO3、Na2C2O4等) 4. 参与反应时没有副反应.
基于高中生物学理性思维培养的实践性课例开发
核酸抽取及杂交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李莉 讲师.
复分解法制备硝酸钾.
实验 二、配合平衡的移动 Cu 2+ + NH3 Cu(NH3)4 HCl Na2S Zn EDTA NH3 深蓝色消失
遗传病的分析4 基因组DNA提取与PCR扩增技术
实验二.DNA浓度与纯度的测定.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遗传物质--核酸 核酸分子组成 核酸分子结构.
四、标准加入法 (Q=0) 序 号 测定液浓度 c c c 测定液体积 V V V 标液浓度 cS cS cS
第五节 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两种物质的性质 浓度 pH值 共轭酸碱对间的质子传递平衡 可用通式表示如下: HB+H2O ⇌ H3O++B-
实验目的: 1、了解PCR反应原理; 2、掌握PCR扩增的基本操作步骤
遗传病的分析4 基因组DNA提取与PCR扩增技术
实验性质:设计 实验类别:本科基础 实验学时:4 实验教师:温晓玫
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细胞信号通路检测(一) 总蛋白提取.
√ √ 习题 1.下列情况引起负误差,且为系统误差的是: (1)砝码锈蚀; (2)滴定过程中从锥形瓶中溅出少量试液;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鼠肝DNA的制备 ——高分子量DNA的提取和纯化

实验原理 DNA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遗传的物质基础 研究遗传、疾病发生的基础 研究的前提:DNA的提取 以DNP、RNP形式存在。 策略: 1、破细胞----SDS破坏细胞膜 2、去蛋白----苯酚(蛋白变性剂) 3、除RNA----RNase

本实验用SDS、EDTA ,在Tris-HCl存在的条件下,裂解细胞,消化蛋白质,使核蛋白解聚并使细胞内存在的DNA酶失活,然后用苯酚—氯仿有机溶剂多次抽提后,用乙醇沉淀得到纯化的DNA。 DNA大小为100-150kb 。

试剂作用 裂解缓冲液:Tris-HCl pH7.8 维持pH恒定,防止DNA变性和水解;EDTA能络合二价金属离子,当Mg2+被络合后,细胞内释放出来的DNA酶的作用被抑制,以避免DNA的降解,同时金属离子络合后,细胞膜的稳定性下降,有利于膜的裂解;SDS有使蛋白质变性的作用,它能破坏膜蛋白的构象,因此使膜裂解,它又能使核蛋白中的核酸与蛋白质解离,并且SDS也具有抑制DNA酶的作用。

Phenol、Chloroform 、 Proteinase K and RNase Proteinase K:蛋白酶K,能水解与DNA结合的核蛋白以及细 胞质中会降解DNA的酶。可与EDTA、SDS合用。 RNase:去除RNA

实验操作:样品准备 生物组织: 最好新鲜组织,若不能马上 提取,应贮存-70℃或液氮 组织匀浆法

实验操作(1): + 20%SDS 25ul; +2.5V冰乙醇; EDTA 30ul; 0.1MNaCl PK 20ul 鼠肝匀浆液 1mlTE溶解 +2.5V冰乙醇; 0.1MNaCl 白色絮状沉淀 70% 乙醇洗涤 +RNase 20ul +等体积苯酚:氯仿 10000rpm,5min 鼠肝匀浆液 1/3管匀浆液 水相 轻缓混匀 塑离 刻度离心管 37℃ 30min 50℃ +等体积酚:氯仿 颠倒混匀 20%SDS 25ul; EDTA 30ul; PK 20ul

实验操作(2): 取1.5ul,OD260/OD280比色 PCR 纯度、浓度、总量 沉淀加0.3-0.5mlTE溶解 定性、定量 70% 乙醇洗涤 白色絮状沉淀 余原液

白色絮状沉淀 Precipitated DNA molecules appear as long pieces of fluffy, stringy, web-like strands.

注意事项 1.为尽可能避免DNA大分子的断裂,在实验过程中必须: (1) 匀浆时应保持低温(冰浴中),匀浆时间应短(30秒/次,2次),勿用玻璃匀浆器。 (2) 实验中使用的吸取DNA水溶液的滴管管口需粗而短,并烧成钝口。 (3) 苯酚-氯仿抽提时勿剧烈振摇。 2.保持DNA活性,避免酸、碱或其它变性因素使DNA变性。 3.苯酚是一种强烈的蛋白变性剂。实验时,应戴手套操作,避免碰到皮肤,以免灼伤。苯酚蒸汽毒性较大,实验中应注意将盛苯酚的试剂瓶、离心管盖紧。 4.离心管配平;滴管、移液枪的使用。

DNA的鉴定—紫外分光光度法 1、鉴定纯度 在260nm和280nm处测定DNA溶液的光吸收,OD260与OD280之比应在1.75-1.80。低于此值表明制备物中留有蛋白质成份或酚。高于此值表明有RNA残留。 纯DNA的A260/A280应为1.8(1.6-1.8) 纯RNA的A260/A280应为2.0。 若溶液中含有杂蛋白或苯酚,A260/A280<1.6 若溶液中含有RNA, A260/A280>2.0

测定DNA在260nm的光吸收,计算浓度:g/ml OD260nm×稀释倍数×50 g/ml ×1/光径 2、含量计算 测定DNA在260nm的光吸收,计算浓度:g/ml OD260nm×稀释倍数×50 g/ml ×1/光径 = g/ml(双螺旋DNA ) 计算: DNA纯度 DNA含量 DNA总量 1 OD相当于: 50 g/ml DNA 40 g/ml RNA 20 g/ml 寡核苷酸

分离提纯核酸的最基本要求 保持核酸分子一级结构完整性和纯度。 完整性: 防止变性(温度、pH) 防止外界机械性损伤(动作轻柔、钝口滴管) 完整性: 防止变性(温度、pH) 防止降解(DNase、匀浆低温、EDTA) 纯度:①核酸样品中不应存在对酶有抑制作用的有机溶剂和过高浓度的金 属离子; ②蛋白质、糖、脂等其它生物大分子的污染应降低到最低程度; ③排除其它核酸分子的污染。

加热、极端的pH、有机试剂甲醇、乙醇、尿素及甲酰胺 DNA的变性与降解的区别 起因 断裂键 是否可逆 理化性质变化 变性 加热、极端的pH、有机试剂甲醇、乙醇、尿素及甲酰胺 氢键 是 增色效应 粘度降低 降解 酸碱、DNase 磷酸二酯键 否 分子量降低 鉴别:电泳

DNA的贮存 1. 短期贮存: 4℃或-20℃存放于TE(Tris和EDTA,pH8)缓冲液中。 2. 长期贮存: 3. 保存介质: TE缓冲溶液(最常用) 10mmol/L Tris-Cl pH8.0 1mmol/L EDTA pH8.0

思考题 P70: 3、4 请说出实验中所用各试剂的作用? 在实验中应如何注意控制DNA的纯度?若OD260/280<1.6,该如何处理?

预习:实验15 准备题目: 1. PCR技术的原理。 2. β-actin基因的作用。 3. PCR反应体系中各成分的作用。 4. 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DNA片段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