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厭氧氨氧化與薄膜過濾程序之生物反應槽進行廢水生 物除氮之研究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成癮物質的真相. 物質濫用 所謂「物質濫用」是指反覆使用某物質, 造成生理上的危害,並可能出現與物質有 關的違法問題,即使可能出現無法擔任工 作、學校或家庭職務的情形,依然無法放 棄、繼續使用此物質。
Advertisements

1 第十章 利润分配管理 主讲人:贾震奇 2 诱人的蛋糕,犹 豫的餐刀,如何分配, 能使效用最大,能把 蛋糕做得更大?
LOGO 悬浮生物填料的应用与污泥减量 江苏裕隆环保有限公司 赵勇. LOGO 导航页 前言 1 MBBR 工艺与悬浮填料 2 MBBR 工艺与污泥减量化 3 YL 悬浮生物填料的优势 4 工程应用情况 5 结论 6.
第八章 微生物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第四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沫若中学 刘建英.
第四章 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
绪 论 材料力学 第一章 绪 论.
青年基金的申请与其个人研究方向定位思考 报告人:王禄山
Research Institute of Water and Waste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 XAUAT
对应用型本科建设中若干问题的认识 张家钰
MBBR工艺在污水处理厂 升级改造中的应用 青岛思普润水处理有限公司 2011年3月.
与优秀的人在一起
Phase Separation Solutions 专利的技术-工程化的解决方案
九年级化学 下册 横岗中学 周庆明
东北石油大学研究生“学术之星”讲评活动.
国家示范性职业学校精品课程资源建设项目成果
水汙染 班級:四環工一A 學號:4980N052 姓名:李俊澄.
垃圾哪裡去了? - 談微生物在環保上的應用.
聚酯纤维——聚酯合成.
开题报告 课题题目:含聚污水处理化学药剂 学生姓名:姚兴 指导老师:姜斌老师.
九年级化学 下册.
和 吗? 你喜欢吃 经常吃对身体有益吗?.
台灣河川水質淨化工法─ 表面流人工濕地 處理污水成效之評估 報告人:張文亮 教授 國立台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
上节课内容复习 一、含氮化合物 二、离子色谱分析法 三、有机物的测定——综合指标(COD,高锰酸盐指数,BOD5)
第二章 水和废水监测 1) 清楚水资源及其水质污染监测的对象、目的、监测项目和主要的水质监测分析方法; 2) 掌握水质在物理性质、金属化合物和非金属无机物、有机化合物监测的项目及监测方法;  3) 掌握水质监测方案制订、水样 采集保存和预处理以及底质监测。
2.2.1 等比数列的概念和通项公式.
中醫養生 穴位保健按摩 長庚醫院 桃園分院 中醫骨傷科 主治醫師 長庚大學、長庚技術學院 講師 中華民國中醫傷科醫學會 理事
SBR污水处理技术.
收益分配篇(10.2) 财务管理 退出 学习目标 新课内容 课堂练习 课后作业 经典案例 网上资讯.
104學年度高一新生成長營 教務處工作報告 ~~做自己學習的主人~~
公司簡介 / 公司歷程 誠 精神 勤 創新 樸 慎 捐資興建花博流行館 2000 創辦人辭世 1991 奉准發行第一次海外公司債 1967 股票奉准上課 創立遠東針織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簡介 / 公司歷程 2011 捐資興建花博流行館 創辦人辭世 1991 奉准發行第一次海外公司債.
述 职 报 告 单 位:机械学院 实践教学部 述职人:钮平章.
阐明生命现象的规律, 必须建立在阐明生物大分子结构基础上。 第2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4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类.
组会报告 纤维素酶深层发酵的研究 王美玲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 指导老师:卢文玉.
人教版必修1 第2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4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李保安 天津大学 化工学院 天津海之凰科技有限公司
以生物處理技術 處理含氮廢水之研究 組員: 黃正杰 吳承祐 陳威誠 王奕權 王宗杰 指導老師:陳賢焜.
第 4 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本节课我们学习新内容——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热烈欢迎兄弟学校老师光临指导.
第十二元 化学与生活 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悬浮生物填料的应用与污泥减量 江苏裕隆环保有限公司 赵勇.
第二篇 环境污染的生物净化.
氧化渠(Oxidation ditch) 氧化渠係由Dr. Pasveer所設計之低成本污水處理方法,1950年首創於荷蘭,為一具經濟、高效率與操作簡便之廢水處理方法。 氧化渠法與延長曝氣法之理論相似,是由池深約1 m的溝渠連結成環狀或帶狀,通常不須設置初沉池,原廢水經過欄柵後直接進入氧化渠,原廢水與懸浮性活性生物混合,以旋轉滾輪曝氣機曝氣將所需的氧氣自表面帶入混合液中。為維持氧化渠內物質的混合懸浮移動,需控制渠道水流速約在45.
硅藻土吸附重金屬離子研究現狀及進展 作者:朱 健 王平 羅文連 王稻遠 張烨
商業概論 第八章 財務管理 第四節 融資.
及人中學本位課程 日月潭校區 環境中的化學.
生物 课堂 第三节 有机化合物及生物大分子 碳 化 合 物.
Topics 1---超級水公司 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 執行長-方韻如
4960N075 賴慶和 4環4A.
廢水處理實驗報告 活性污泥沉降試驗與微生物菌相觀察實驗 組員: 曾奕超 鍾易融 徐連生
CSA 技术 & 自然科学.
溫度對微藻去除氮磷及累積油脂之影響.
水污染 水污染是指被任何進入水體的物質,造成水中生態環境變化的狀態。1984 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為「水污染」下了明確的定義,即水體因某種物質的介入,而導致其化學、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徵的改變,從而影響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體健康或者破壞生態環境,造成水質惡化的現象稱為水污染。
化工安全与环境 第二章 燃烧与爆炸.
醋的生產 Vinegar Production
第二节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蛋白质.
生質能源(Part II) 生質柴油 生質酒精 能源造林
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4节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廢水處理實驗報告 活性污泥活性試驗 組員: 曾奕超 鍾易融 徐連生
精微製造技術實驗室/Precision and Micro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Lab (實驗室中英文名稱)
踏实工作,勇于创新 ---浅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華山立牌規範及說明 自105.03啟用.
光電廢水模場硝化程序及生物膜活性分析 四環四A 4960N025 黃景義.
第十五章 废水生物处理法.
安平水資源回收中心活性污泥系統之反應動力 組員:賴慶和、林佑強、許嘉麟、許峻嘉 指導老師:黃汝賢老師、周信賢老師
2019/5/11 转炉高温烟气催化热解 处理焦化废水 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以三段式反應槽提升稻殼產氫與產甲烷之可行性研究
活性污泥系統處理永康工業區 污水廠之性能評析及模式
指導老師:周信賢 學 生:陳信良 陳喬威 陳楠杰 黃重凱 劉晉嘉
第四章 吸收.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結合厭氧氨氧化與薄膜過濾程序之生物反應槽進行廢水生 物除氮之研究 四環四A 4960N053 李子敬

摘要 本研究結合薄膜過濾及厭氧氨氧化程序進行生物除氮之研究,研究結果顯示 利用薄膜過濾之方式可有效將生長速率極慢之厭氧氨氧化菌留置於反應槽中達 成生物除氮之目的。反應槽中之厭氧氨氧化菌濃度隨時間之增加而逐漸增加,反 應槽中之批次及連續流試驗顯示反應槽去除氨氮及亞硝酸鹽氮之效率亦隨之增 加。 當反應槽之微生物濃度(MLSS)約為2,830 mg/L,水力停留時間(HRT) 約為4.4 天,氨氮濃度及亞硝酸鹽氮進流濃度約為25 mg/L 及25 mg/L 時,反應 槽氨氮及亞硝酸鹽氮之去除率均可達90%以上,但由於反應槽中有部份硝酸鹽 氮產生,故其總氮(氨氮+亞硝酸鹽氮+硝酸鹽氮)之去除率約60%。此外, 研究結果亦顯示造成薄膜積垢之主要原因為過濾過程微生物附著於薄膜表面形 成濾餅,其可藉由定期反沖洗或曝氮氣之方式降低透膜壓力(TMP)。 研究結果亦顯示薄膜之臨界通量約1.5 L/m2/H (LMH),於此條件下長期操作薄膜,配合適 當之反沖洗可有效降低薄膜積垢之可能性。此外,由進、出流水總有機碳(TOC) 之分析顯示,厭氧氨氧化菌降解氨氮及亞硝酸鹽氮之過程似乎沒有產生太多之胞 外聚合物(EPS),可減低薄膜產生不可逆積垢之可能性,有效延長薄膜之壽命, 降低操作成本。

ㄧ、研究背景 自厭氧氨氧化菌被發現後,愈來愈多有關厭氧氨氧化菌應用 於低碳 高氨氮廢水生物除氮之序被開發出來, 例如OLAND、 ANAMMOXCANON等程序,其主因為厭氧氨氧化菌為自營菌, 於無氧之狀態下可以氨為電子供給者,亞硝酸鹽為電子接受者, 將氨及亞硝酸鹽轉變成氮氣(1NH4+ + 1.32 NO2 - +0.066 HCO3- + 0.13 H+→1.02 N2 + 0.26 NO3- +0.066 CH2O0.5N0.15 + 2.03 H2O),達成生物除氮之目的。此類程序 可減少曝氣且不 需外加碳源,因此可大幅節省操作成本(Furukawa et al., 2006; Li et al., 2005;McAdam et al., 2007 )。然而,由於厭氧氨氧化菌 馴養期長且生長非常緩慢,因此,如何避免該菌自反應槽流 失,增加厭氧氨氧化菌之濃度,以提升反應槽之脫 氮速率為該菌在實際應用時需克服之問題。

二、材料與方法 1. 厭氧氨氧化薄膜生物脫硝反應槽之建置 2. 影響薄膜積垢因素之探討 3. 厭氧氨氧化薄膜生物脫硝長時間 連續之操作 本研究計畫乃利用本研究團隊先前建置之無氧氨氧化薄膜生物脫硝反應槽進行 研究,主要係於厭氧氨氧化生物反應槽中加入一浸入式UF 中空纖維薄膜模組(ZENON) 過濾系統進行固液分離,避免生長速率極慢之厭氧氨氧化菌隨出流水流出反應槽(如 圖1. 所示)。此外,為避免薄膜積垢之產生,及中和厭氧氨氧化程序產生之鹼度,本 研究亦不定期於反應槽中曝氮氣或二氧化碳。 2. 影響薄膜積垢因素之探討 3. 厭氧氨氧化薄膜生物脫硝長時間 連續之操作

三、結果與討論 1. 厭氧氨氧化薄膜生物脫硝反應槽之建置 2. 影響薄膜積垢因素之探討 圖3. 薄膜階梯式試驗之結果

  本研究將先前培養之厭氧氨氧氧化菌加入上述之薄膜生物反應槽中進行生物脫硝 之實驗,加入汙泥後反應槽之MLSS 約為2,830 mg/L。此外,反應槽不定期曝氮氣使 溶氧(DO)維持於0 mg/L,pH 則藉由曝二氧化碳調整為7 左右。同時進行批次式試 驗,以了解厭氧氨氧氧化菌之活性,圖2 為批次實驗之結果。由上述結果可以發現氨 氮及亞硝酸鹽氮隨時間快速下降,且二者下降之速率約相等,並且有少量之硝酸鹽氮 產生,故可確定其為典型之厭氧氨氧氧化反應。   薄膜積垢為影響薄膜生物反應槽成敗之關鍵因素,因此本研究亦針對影響薄膜積 垢之因素進行研究,找出理想之薄膜操作壓力及操作方式,避免薄膜積垢之產生,延 長薄膜之壽命以降低操作成本。本研究首先利用階梯式試驗研究薄膜於反應槽之 MLSS 約為2,830 mg/L 之臨界通量(critical flux)。圖3 為薄膜階梯式試驗之結果。由 實驗結果可以發現當薄膜通量約為1.5 LMH 時,薄膜之J/TMP約可維持為穩定狀態, 故薄膜之臨界通量約為1.5 LMH。當薄膜之通量大於1.5LMH 時,過濾流量及透膜壓力 (Trans-Membrane Pressure, TMP)會變得不穩定。

  為了解反應槽理想之操作條件,本研究亦進行長時 間之操作,並每天分析出流水之氨氮、亞硝酸鹽氮、硝 酸鹽氮、TMP、TOC、pH、DO、ORP 等,以便評估反應 槽生物脫氮之效率及薄膜操作時所需注意之事項。圖4 為進出流水氨氮、亞硝酸鹽氮、硝酸鹽氮及TOC 之濃度 變化情形。由實驗結果可以發現當水力停留時間為4.4 天 時,氨氮、亞硝酸鹽氮之濃度維持在25 mg/L 左右,出流 水之氨氮及亞硝酸鹽氮濃度平均值約為4.8 mg/L 及4.4 mg/L,氨氮及亞硝酸鹽氮之平均去除率分別為91%及92 %。但因厭氧氨氧化產生硝酸鹽氮使出流水中之硝酸鹽 氮有逐漸增加之趨勢,經計算反應槽平均之總氮(氨氮 +亞硝酸鹽氮+硝酸鹽氮)去除率約為60%。

3. 厭氧氨氧化薄膜生物脫硝長時間連續之操作 圖4. 進出流水氨氮、亞硝酸鹽氮、硝酸鹽氮及TOC 之變化情形 此外,爲了解薄膜於長時間之操作策略,本次試驗亦針對薄膜之TMP 及 流量進行監測,結果如圖5 及圖6 所示。試驗結果顯示,薄膜經過一段時間之 操作後其TMP 會逐漸升高,約經15 天之操作後薄膜之TMP 會有明顯之增加, 此表示薄膜有積垢之現象產生,因此加以反沖洗,經利用氮氣加以反沖洗後, 薄膜之透膜壓力會回到原先之操作壓力。而薄膜之通量則變化不大。顯示定 期之反沖洗卻有其必要性。

圖5. 連續流操作薄膜TMP之變化情形 圖6. 連續流操作薄膜通量之變化情形   造成薄膜阻力之原因有薄膜本身之壓力、過濾形成之濾餅及微 生物產生之胞外聚合物(EPS)等,爲了解造成本反應槽薄膜阻力增 加之原因,本研究亦監測進出流水總有機碳(TOC)之變化情形, 結果如圖7 所示,由監測結果可以發現出流水之TOC 一般較進流水高, 惟增加不多,可見本反應槽中微生物產生之胞外聚合物(EPS)並不 多,而造成積垢之主要原因應為過濾過程為生物附著於薄膜表面形 成之濾餅所致。

圖7. 連續流操作進出流水TOC 之 變化情形 圖8. 反應槽pH、DO、ORP與時間之變 化情形   最後反應槽中pH、DO、ORP 之連續監測結果如圖8 所示,由監 測結果可以發現本反應槽之操作穩定,pH、DO、ORP 之變化並不 大,顯示反應槽之穩定性良好。

四、結論與建議 1、利用薄膜過濾之方式將生長速率緩慢之厭氧氨氧 化菌留置於反應槽中避免流出達成生物除氮確實可行 2、造成薄膜積垢之主要原因應為過濾過程為生物附 著於薄膜表面形成之濾餅所致,可利用定期利用氮氣 反沖洗之方式加以克服。而薄膜之臨界壓力約為 1.5L/m2/H。 3、厭氧氨氧化菌於降解氨氮及亞硝酸鹽氮之過程產 生之胞外聚合物似乎不多,因出流水TOC 之增加不多, 可降低胞外聚合物(EPS)對薄膜造成不可逆阻塞之風 險。 4、有關薄膜表面之變化情形及厭氧氨氧化菌胞外聚 合物之產生之情形仍有待進一步之研究加以證實。。

五、參考文獻 1. Ann, Y.T., and S.T. Kang, “Simultaneous high-strength organic and nitrogenremoval with combined anaerobic upflow bed filter and aerobic membranebioreactor”, Desalination 202(1-3), pp. 114-121 (2007). 2. Cema G.., B. Szatkowska, E. Plaza, J. Trela, and J. Surmacz- Gorska, “Nitrogenremoval rates at a technical-scale pilot plant with the one-stage partialnitritation/Anammox process”,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54 , p. 209(2006). 3. Cho, J.W., and K.G.. Song, “Sequencing anoxic/anaerobic membrane bioreactor(SAM) pilot plant for advanced wastewater treatment.,” Desalination 178(1-3), pp.219-225 (2005). 4. Furukawa K., P.K. Lieu, H. Tokitoh, and T. Fujii, “Development of single-stagenitrogen removal using anammox and partial nitritation (SNAP) and its treatmentperformances,”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53 , p. 83 (2006) .

5. Li, X.F. and F.S. Gao, “Treatment of synthetic wastewater by a novel MBR withgranular sludge developed for controlling membrane fouling,” Separation andPurification Technology 46(1-2), pp. 19-25 (2005). 6. McAdam, E.J. and S.J. Judd, “Influence of substrate on fouling in anoxicimmersed membrane bioreactors,” Water Research 41, pp .3859- 3867 (2007). 7. Nagaoka H.C., “Effect of loading rate and intermittent aeration cycle on nitrogenremoval in membrane separation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Water Science andTechnology 46(8), pp. 119-126 (2002). 8. Nielsen M., A. Bollmann, O. Sliekers, M. Jetten, M. Schmid, M. Strous, I.Schmidt, L.H. Larsen, L.P. Nielsen, and N.P. Revsbech, “Kinetics, diffusionallimitation and microscale distribution of chemistry and organisms in a CANONreactor,” FEMS Microbiology Ecology 51 , p. 247 (2005).

9. Pynaert K. , B. F. Smets, S. Wyffels, D. Beheydt, S. D 9. Pynaert K., B.F. Smets, S. Wyffels, D. Beheydt, S.D. Siciliano, and W. Verstraete,“Characterization of an autotrophic nitrogen-removing biofilm from a highlyloaded lab-scale rotating biological contactor,”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Microbiology 69 , p. 3626 (2003). 10. Shin, J.H. and S.M. Lee, “Enhanced COD and nitrogen removals for thetreatment of swine wastewater by combining submerged membrane bioreactor(MBR) and anaerobic upflow bed filter (AUBF) reactor,” Process Biochemistry40(12), pp. 3769-3776 (2005). 11. Strous M., “The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as a powerful tool for the study ofslowly growing anaerobic ammonium-oxidizing microorganisms,” Applied and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50 , p. 589 (1998). 12. Third K.A., J. Paxman, M. Schmid, M. Strous, M.S.M. Jetten, and R.Cord-Ruwisch, “Enrichment of anammox from activated sludge and itsapplication in the CANON process,” Microbial Ecology 49 , p. 236 (2005).

13. Van der Star W. R. L. , W. R. Abma, D. Blommers, J. W. Mulder, T 13. Van der Star W.R.L., W.R. Abma, D. Blommers, J. W. Mulder, T. Tokutomi, M .Strous, C. Picioreanu, and M. C. M. Van Loosdrecht, “Startup of reactors foranoxic ammonium oxidation: Experiences from the first full-scale anammoxreactor in Rotterdam” Water Research 41 , p. 4149 (2007). 14. Vlaeminck S.E., J. Geets, H. Vervaeren, N. Boon, and W. Verstraete, “Verticalmigration of aggregated aerobic and anaerobic ammonium oxidizers enhancesoxygen uptake in a stagnant water layer,” Applied Microbiology andBiotechnology 75 , p. 1455 (2007). 15. Yuan, L.M., and C.Y. Zhang , “Biological nutrient removal using an alternating ofanoxic and anaerobic membrane bioreactor (AAAM) process,” Desalination221(1-3), pp. 566-575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