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国际金融》 第二章 国际收支和国际收支平衡表 设计/制作 王刚贞 周楠山
本章内容 第一节 国际收支及国际收支平衡表 第二节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
第一节 国际收支及国际收支平衡表 一、国际收支概念(Balance of Payments)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概述 三、国际收支的分析 第一节 国际收支及国际收支平衡表 一、国际收支概念(Balance of Payments)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概述 三、国际收支的分析 四、国际收支调节的必要性
一、国际收支概念(Balance of Payments) 国际收支是在一国一定时期内全部对外经济往来的系统的货币记录。 特点:经济交易;居民与非居民;流量概念;事后概念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概述 是指国际收支按照特定帐户分类和复式记帐原则表示的会计报表。 (一)特定帐户分类 (二)复式记帐原则
(一)特定帐户分类 1、经常帐户 (Current Account ) 2、资本和金融帐户 (Capital and Financial Account ) 3、错误和遗漏帐户 (Errors and Omissions Account )
1、经常帐户(Current Account ) 指对实际资源在国际间的流动行为进行记录的帐户。 包括四个项目: 货物 服务 收益 经常转移
货物(Goods ) 包括一般商品,用用于加工的货物、货物修理和非货币黄金。 有形贸易
服务(Service ) 包括运输、旅游、建筑服务、保险服务、金融服务等。 无形贸易
收益(Income ) 包括 职工报酬 投资收入 主要是指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所得的收入和支出,储备资产的收入 主要包括股本收入(红利)和债务收入(利息),不包括资本损益(记入金融项目)
经常转移(Current Transfers ) 又称无偿转移(Unrequited Transfers )或单向转移 (Unilateral Transfers ),包括政府无偿转移和私人无偿转移。
2、资本和金融帐户 (Capital and Financial Account ) 指对资产所有权在国际间流动行为进行记录的帐户。 包括两个项目: 资本项目 金融项目
(1)资本项目(Capital Account ) 包括 资本转移 固定资产所有权的转移 同固定资产收买或放弃相联系的或以其为条件的资金转移 债务注销 非金融资产的收买和放弃 非生产所创造的有形资产(土地或地下资产) 无形资产(专利、版权、商标等)的收买或出售(无形资产的使用是记入服务项目)
(2)金融项目(Financial Account ) 直接投资(Direct Investment ) 证券投资(Portfolio Investment ) 其他投资(Other Investment ) 储备资产(Reserve Assets )
直接投资(Direct Investment ) 投资者拥有永久利益 投资形式 开办新企业 收购股份 利润再投资
证券投资(Portfolio Investment ) 股本证券 债务证券
其他投资(Other Investment ) 贸易信贷 贷款 货币和存款 其他资产
储备资产(Reserve Assets ) 是货币当局可随时动用并控制在手的资产 包括: 货币用黄金 外汇资产 特别提款权 在IMF的储备头寸 其他债权
年份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储备规模(亿美元) 110.93 217.12 194.43 211.99 516.2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735.97 1,050.29 1,398.90 1,449.59 1,546.75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1,655.74 2,121.65 2,864.07 4,032.51 6,099.32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8,188.72 10,663.44 15,282.49 19,460.30 23,991.52 2010, 2011 28,473.38 31,811.48
3、错误和遗漏帐户 (Errors and Omissions Account ) 是人为设立的帐户,以保证平衡表的平衡。 错误与遗漏出现的原因有: 技术原因; 投机或安全原因。
(二)复式记帐原则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凡是从国外获得货币的交易记贷方;凡是向外国支付货币的交易记借方。 特例: 经常转移帐户、错误与遗漏帐户和储备资产帐户均是抵消性的帐户。 储备资产增加记入借方,减少记入贷方
案例1 例1.我国企业出口价值100万美元的设备,款项存入海外银行。 借:海外存款 100万美元 贷:出口 100万美元
案例2 例2.我国一居民从海外存款帐户中取出30万美元,到外国旅游。 借:进口 30万美元 贷:海外存款 30万美元
案例3 例3.我国政府向朝鲜无偿提供40万美元的外汇和相当于60万美元的粮食药品援助。 借:经常转移 100万美元 贷:官方储备 40万美元 借:经常转移 100万美元 贷:官方储备 40万美元 出口 60万美元
案例4 例4.我国居民动用其在海外存款40万美元,用以购买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的股票。 借: 证券投资 40万美元 贷:海外存款 40万美元 借: 证券投资 40万美元 贷:海外存款 40万美元 假如某年共发生以上四笔业务,则可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如下:
X X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简表 单位:万美元 项目 差额 贷方 借方 一、经常帐户 30 货物 160 100+60 服务 -30 收入 经常转移 -100
续表 二、资本和金融帐户 -30 资本帐户 金融帐户 110 -140 直接投资 证券投资 -40 其他投资 30+40 -100 储备资产
续表 三、总计 270 -270 四、错误与遗漏 -- 最终差额
三、国际收支的分析 (一)国际收支均衡与平衡 (二)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
(一)国际收支均衡与平衡 1 、国际收支平衡(Balance ) 从会计报表的角度看,是永远平衡的。 2、国际收支均衡(Equilibrium) 指把国际收支的所有项目分成两部分,在其间划一条线,当线上各个项目的净额为零时的状态。 线上的项目是引起国际收支盈余、赤字或均衡的交易;线下的项目是为融通或结清国际收支不平衡的交易。
确定划线的标准 (1)根据IMF(1945---1950)的主张,按交易动机为标准划线: 自主性交易(Autonomous Transactions ) 指个人和企业为某种自主性目的而从事的交易。 补偿性交易 (Compensatory Transactions ) 也称调节性、融通性交易 指为弥补自主性交易收支不平衡而发生的交易。
国际收支均衡 是指自主性交易的差额为零。 这种划线在理论上很清楚,但在实践中却难以区分。 例如:货币当局为弥补自主性交易赤字提高利率吸引外资流入,外资流入的交易从货币当局的角度和从私人的角度看,其性质是不同的。
(2)各国根据本国的国情采取不同的划线标准: 贸易差额 经常项目差额 资本和金融项目差额 基本差额 综合差额
(二)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 1、临时性不平衡 2、结构性不平衡 3、货币性不平衡 4、周期性不平衡 5、收入性因素 6、预期性不平衡
四、国际收支调节的必要性 国际收支与经济增长 可维持的国际收支差额
拓展:我国的国际收支管理 一、我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 二、我国的国际收支的状况
国际收支状况
经常项目
贸易收支
讨论我国的国际收支状况 现状分析并探讨原因: 经常项目的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 资本与金融项目的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 储备资产的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 错误与遗漏项目的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
第二节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 一、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自动调节机制 二、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政策调节 三、国际收支调节的路径和条件 第二节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 一、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自动调节机制 二、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政策调节 三、国际收支调节的路径和条件 四、国际收支调节中汇率水平的作用
一、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自动调节机制 1.货币—价格机制 2.收入机制 3.利率机制
1、货币—价格机制 (价格—铸币流动机制) 1752年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休谟(David Hume,1711-1776)在《论贸易平衡》中提出。 假设前提 在国际金本位制下:自由铸造、自由流通、自由兑换 以货币数量论为基础,MV=PQ
分析 货 币 供 给 下降 物 价 下 降 出口 增加 进口 下降 外汇汇 率上升 至黄金 输出点 黄 金 输 出 外汇 需求 增加 国际收支 逆差 国际收支 顺差 物 价 上 升 货 币 供 给 上升 黄 金 输 入 外汇汇 率下降 至黄金 输入点 出口 下降 进口 上升 外汇 供给 增加
结论 国际收支失衡完全能够自发调节,无需人为干预
评价 意义: 是最早对国际收支进行系统分析的理论,在金本位制崩溃以前一直处于支配地位。 不足: 实现该理论所需要具备的前提条件过于苛刻。
2. 收入机制 国际收支逆 差 对外支付增加 国民收入下降 AD下降 进口需求下降 贸易收支改善
3. 利率机制 国际收支顺 差 外汇储备增加 外汇占款增加,货币供给量增加 利率下降 资本流出 国际收支改善
自动调节的局限 自动调节需要在严格的外部环境:纯粹的自由市场经济,金本位制 自动调节缓慢,通常以牺牲国内经济为代价
二、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政策调节 需求调节政策 融资型政策 国际收支 调节政策 供给型政策 道义与宣示型政策
财政政策 支出增减型 政策 货币政策 需求调节 汇率政策 政策 税收政策 支出转换型 政策 财政补贴 直接管制 财政收入政策财政支出政策公债政策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支出增减型 政策 调整存款准备率贴现政策 公开市场政策 需求调节 政策 汇率政策 财政补贴 税收政策 直接管制 关税政策 优惠税收政策 支出转换型 政策 外汇管制 外贸管制
推动技术进步 加强人力资本投资 提高管理水平 供给调节 政策 制度创新政策 科技政策 产业政策 优化产业结构 企业制度改革 提高企业经营效率
三、国际收支调节的路径和条件 (一)弹性分析法(弹性论) (The Elasticity Approach )
马歇尔—勒纳条件 Marshall—Lerner Condition 1923年由马歇尔提出,1944年美国经济学家勒纳对其进行补充而形成。 (一)关于弹性的表达式 (二)假设 (三)分析 (四)结论 (五)评价
(一)关于弹性的表达式 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 εx =∆X/X ∆e/e 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 εm= -∆M/M ∆e/e
(二)假设 1、进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无穷大,则供给曲线是水平的。 2、收入、其他商品价格、消费偏好等其他条件不变; 3、以供给方货币计价,即进口以外币计价,出口以本币计价, B=PX-eP*M。
(三)分析 1、实例分析 例:我国向美国出口一批商品,比较在不同弹性条件下本币贬值对我国外汇收入的影响。 国内单价(P) 外汇汇率(e) 出口数量(X) 外汇收入(R) 7 1 10 8 0.875 11 9.625 12 10.5
续表 汇率变动率(∆e/e) 出口量变动率(∆X/X) 出口需求弹性(εx) 外汇收入变动( ∆R) -- 14.29% 10% 0.7 -0.375 20% 1.4 0.5 只有当εx>1 时,本币贬值才能增加外汇收入; 如果考虑了进口,则本币贬值改善贸易收支的必要条件是εx +εm >1,即马歇尔—勒纳条件.
2、公式推导 汇率的变动对贸易收支的影响,可由B对e求导: B=PX-eP*M
B与e同方向变动,即当外汇汇率上升,本币贬值,贸易收支改善;反之亦反。 假设贸易收支最初是平衡的 当 ,即当 时, B与e同方向变动,即当外汇汇率上升,本币贬值,贸易收支改善;反之亦反。
(四)结论 本币贬值改善贸易收支的必要条件是进出口需求弹性之和大于1,即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
(五)评价 1、意义 2、不足
1、意义 实证分析表明,该理论基本上能够经受实践的检验。具有一定的政策指导意义。
2、不足 (1)假设进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无穷大是不现实的; (2)建立在局部均衡分析的基础上,而实际上其他因素也会影响到汇率的变动,同时忽略了汇率调节所引起的收入效应和支出效应; (3)弹性论是一种比较静态的分析。实际上,在马歇尔—勒纳条件成立的条件下,贬值并不能立即改善贸易收支,而是存在时滞效应,即“J曲线效应”
J曲线效应 贸易差额 时间
产生J曲线效应的原因 (1)货币贬值以前签订的贸易合同较少受货币贬值的影响。 (2)货币贬值后签订的贸易合同要受到时滞的影响。 认识时滞 决策时滞 生产时滞
货币贬值对贸易条件的影响 贸易条件的含义 ★贸易条件又称交换比价,是指出口商品单位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单位价格指数之间的比率。 ★表示的是对外交易的价格变动对实际资源的影响。 T = Px/Pm 上式中:T代表贸易条件 Px代表指出口商品单位价格指数; Pm代表指进口商品单位价格指数; 思考:本币贬值后,贸易条件会改善还是恶化?
本币贬值对贸易条件的影响,取决于进出口的供求弹性 理论结论: SXSM > EX EM ,贸易条件恶化; SXSM < EX EM , 贸易条件改善; SXSM = EX EM , 贸易条件不变; 实证检验: 各国差异很大,但一般,贬值改善贸易条件的例子较少。
本币贬值后,贸易条件会改善还是恶化? 疑惑:“一般而言,本币贬值后,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下降,进口的本币价格上升”,由此贸易条件是恶化的,为何会随着供求弹性不同而变化呢? 原因: 弹性论是假定本币价格不变的前提下。 而贸易条件比较的是市场出清时的商品价格。 本币贬值——外币价格下降——外国对出口商品需求上升(直接效果)——为使市场出清,出口商品的本币价格会上升,从而使出口外币价格上升(间接效果)。 最终效果取决于供求弹性大小。
二、吸收分析法 Absorption Approach 1952年由西德尼•亚历山大(Sidney Stuart Alexander)在《贬值对贸易收支的影响》 (《Effects of a Devaluation on a Trade Balance》)一文中提出。 一、假设前提 建立在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的基础上 二、公式推导 三、结论 四、评价
二、公式推导 凯恩斯四部门国民收入等式: Y=C+I+G+ (X-M), X-M = Y - (C+I+G ), 令B= X-M 表示贸易收支,A= C+I+G 表示国内总吸收, B= Y - A
三、结论 B= Y - A 1、贸易收支盈余(B>0)实际上是吸收相对于收入不足的表现;反之亦反。
进一步分析 A= cY + A0,c :边际吸收倾向;A0:自主吸收 B= Y-(cY+ A0 ) B=(1-c)Y - A0 结论:国际收支差额取决于:总收入;边际吸收倾向和自主吸收 由于自主吸收难以调整 故国际收支调节主要通过支出增减政策改变收入;用支出转换改变边际吸收,从而改变总吸收。
贬值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dB=(1-c)dY- dA0 贬值能否改善收支,取决于三个因素: 贬值对收入的直接影响程度dY ;
四、评价 1、意义 能够经受实证检验,具有政策指导意义。 2、不足 未考虑资本流动。
三、 货币分析法 (Monetary Approach) 一、假设 二、分析 三、结论 四、评价
(一)假设 (1)一国的实际货币需求是收入和利率等变 量的稳定函数。 (2)从长期看,货币需求是稳定的。货币供 给的变动不影响实际产量。 (1)一国的实际货币需求是收入和利率等变 量的稳定函数。 (2)从长期看,货币需求是稳定的。货币供 给的变动不影响实际产量。 (3)贸易商品价格由世界市场决定,从长期 看,一国的物价水平接近世界市场。
R=Md –D Ms =Md Ms =Md=D+R Ms =m(D+R ) (二)分析 D:国内信用规模,R:国际储备,取m=1 Md=Pƒ(y,i) Ms =m(D+R ) D:国内信用规模,R:国际储备,取m=1 Ms =Md=D+R R=Md –D
(三)结论 1、国际收支失衡本质上一个货币问题,是国内货币供给与需求不平衡的结果。 2、货币供给是国际收支调节的最终和根本力量 (1)国际收支不平衡可以由国内货币政策来解决。 (2)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可以减少国际收支逆差;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可以减少国际收支顺差。 (3)货币贬值、关税政策及贸易与金融限制等政策只有在改变货币供求情况下,才影响国际收支。
(四)评价 1、意义: 加入了资本流动的分析 2、不足 以牺牲国内经济为代价
总结 弹性论是局部均衡分析,仅仅研究贬值对净出口的影响,并未考虑净出口对收入的影响 吸收论考虑收入变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但没有考虑收入变动的原因和条件 货币论认为国际收支是居民调节实际货币余额的手段
比较:贬值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弹性论:当马歇尔-勒纳成立,社会有闲置资源,进口需求不增加,本币贬值可增加净出口 吸收论:当出口扩大引起收入和吸收同时增加,只有当边际吸收倾向小于1时,贬值才会改善国际收支 货币论:贬值导致本国物价上涨,使名义货币需求上涨,
货币论 货币均衡Md=Pf(Y,i) 购买力平价E=P/Pf 当本币贬值,本国物价上涨,名义货币需求上涨,货币供给不变时,消费减少,产品外流,外汇内流,外汇储备增加,R=Md-D
四、国际收支调节中汇率水平的作用 汇率水平对贸易收支的调节 汇率水平对资本和金融帐户收支的调节 汇率水平在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和政策中的关键地位
思考 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是什么,采取了哪些措施,效果如何?
设计/制作 王刚贞 周楠山 感谢各位同学的参与!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