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国际金融》 第二章 国际收支和国际收支平衡表 设计/制作 王刚贞 周楠山.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1. 卸下标签 身心松静 关注健康! 2. 坦诚开放 互信互赖 社会支持! 3. 排除干扰 倾心体悟 创造协作! 4. 连接自己 享受成长 和谐社会! 恳请与提醒.
Advertisements

資源問題與環境保育 第 6 章. 學完本章我能 ……  知道中國土地資源的問題與保育  了解中國水資源的問題與保育  知道中國森林資源的問題與保育  能分析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如何影響人類 的生活型態  說舉出全球面臨與關心的課題.
升中 – 如何面試 ? 升中 – 如何面試 ? 面試知多少?. 為何要面試?  面試可更全面地觀察學生不同的表現和能 力 中、英、普語文能力 表達能力 溝通能力 理解、分析、創意、思考能力 儀表、談吐、禮貌及眼神 自信心 對社會問題的關注.
商管群科科主任 盧錦春 年 3 月份初階建置、 4 月份進階建置、 5 月份試賣與對外營業。
老人茶帶來的新時尚 9A2D0024 黃秀雯 9A2D0036 莊承憲 9A2D0041 蘇意婷 9A2D0045 盧家淑 9A2D0050 王宥棋 9A21C017 吳雅芝.
企业对外支付中的有关税收问题.
第五章 话语的语用意义(上) 主讲人:周明强.
我的家乡 南通 ….
学习情境三 桥梁下部结构的构造与施工 桥梁墩台的构造.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MF)
第十五章 [教材十九、二十章] 国际经济学的基本知识
簡報內容 壹:前言 貳:組織編制 参:會計作業法規 肆:內部審核之實施方式 伍:預算分配、經費控管及核銷 陸:會計系統之操作 柒:結語.
歷史建築清水國小宿舍群修復工程 施工說明會
第十二章  為企業財源把關:財務管理.
情緒與壓力管理 手部舒壓運動 第六組.
绦虫形态学观察 丝虫、猪带绦虫、包虫生活史、致病、预防 丝虫、旋毛虫、绦虫、包虫虫卵和幼虫、成虫.
“淡雅浓香 中国风尚” 山东低度浓香白酒整合传播侧记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
主办:泰兴市质量强市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泰 兴 市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高中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 1(c)會計導論 第一部份 香港會計準則與 考試擬題的配合及分析 講者 楊志雄 先生.
第二章国际货币制度 第一节国际金本位制度 一、国际金本位制度的基本原则 1、各国货币当局普遍地规定本国货币的黄金价值
国际收支 失衡与平衡.
第7章 国际货币体系1.
§3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3.1 全称量词与全称命题 3.2 存在量词与特称命题 3.3 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的否定.
第三节 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等级及应用.
洋流(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汽车空调制冷系统 作者:陈永刚.
第2讲 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 成熟与繁荣 ——魏晋、隋唐、宋元的政治、经济、 思想文化.
连锁企业会计 中国宇航出版社.
地價稅簡介.
第十二章 国际收支分析 学习目的: l掌握国际收支的概念; l掌握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概念; l解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理与记帐方法;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解读
成才之路 · 语文 人教版 · 必修2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指導老師:李建緯 學生:劉庭倩 蔡旻儒    黃靖芳    歐政旻    張詠翔 美學概論—期末報告 人文藝術 街頭藝人.
第六节 可降阶的二阶微分方程 一、 型的微分方程 二、 型的微分方程 三、 型的微分方程.
食用受污染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相关的 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的超声诊断.
102年度路平專案執行情形 簡報單位:工務處養護工程科 簡 報 人:楊 松 樺 簡報日期:103年4月1日.
生育保险 朝阳社保中心支付部:黄玮.
第十九章 货币均衡 一、本章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货币供求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平衡 货币均衡 通货膨胀 通货紧缩.
五、学习方法及应考对策 (一)学习方法 1.保证复习时间,吃透教材:上课之前应该对课程相关内容进行预习,把不理解的问题记录下来,带着问题听课。考试之前务必把课本看3遍以上,第一遍一定要精读,最好能做笔记,边读边记,不要快,要记牢。第二、三遍可以查缺补漏型的看,通过做题目看书,加深课本印象。 2.加强概念、理论性内容的重复记忆:概念、理论性内容一般比较抽象,所以在理解的基础上一定要重复记忆,在接受辅导之后,再加以重点记忆,以便及时巩固所学内容,切忌走马观花似的复习,既浪费时间,效果也不好。
第二章 国际收支调节的理论.
原著:N. Gregory Mankiw 編譯:王銘正 製作:王銘正 馬惠茹
项目九 猪的一般饲养管理.
非货币性交易 Nonmonetary Transactions
高中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学及其评价 吴永军 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温故知新 1、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有哪些? 2、照相机成像的原理是什么?.
《生活与哲学》第一轮复习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环游西藏》之二 碧玉湖 音乐《白塔》 摄制:C&Y.
深圳市晨兴餐饮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招商手册.
政府與財政政策 Chapter 18 Prepared by :Femando Quijano and Yvon Quijano.
你眼中的 日本是怎 样的? 分享. 你眼中的 日本是怎 样的? 分享 文明安静有秩序 做事做到极致 治愈系 二次元 东野圭吾 村上村树
狂賀!妝品系同學美容乙級通過 妝品系三甲 學號 姓名 AB 陳柔諺 AB 陳思妤 AB 張蔡婷安
學習目標 知道什麼是貨幣 瞭解金融市場與金融機構 瞭解近年來我國金融改革的概況 知道商業銀行的貨幣創造過程 OBJECTIVES.
學習目標 OBJECTIVES 檢視開放經濟體系下的均衡 瞭解國際收支的內容 瞭解國際金融制度的演變 知道匯率是如何決定的
第3章 國際收支與國際經濟聯結 授課教師: 1 國際金融概論‧黃志典 著‧前程文化 出版.
第九章  應收款項.
第六章 買賣業會計.
貨幣需求與貨幣市場的均衡.
簡單凱因斯模型 (一) 簡單凱因斯模型,又稱「所得─支出模型」(income-expenditure model),其主要目的是對一個封閉經濟體系「實質產出」的決定,提出初步的解釋。 在封閉的經濟體系 (國家) 內,最終使用者購買商品與服務的「支出」(expenditure) 會等於實質產出,且購買的花費,最後一定會成為參與生產者的「所得」(income)。因此在一個封閉的經濟體系裡,如果暫不考慮折舊與間接稅,則實質產出會等於實質國民所得。
第三篇 銀行體系與金融市場 第十章 國際收支帳 新陸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發行.
101年度經費結報說明 會計室 黃玉露.
13-1 數位/類比(D/A)轉換IC 2019/4/22 第13章 /數位類比(D/A)介面實習.
商業行為成立的要件 動動腦 Q 請試著判斷下列何者為商業行為? 請試著判斷下列何者為商業行為?.
1.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育 才 中 学.
第7章 國際收支失衡的調整 授課教師: 1 國際金融概論‧黃志典 著‧前程文化 出版.
第3章 國際收支表.
13.2 物质波 不确定关系 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 + ? 德布罗意假设(1924年): 实物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 波长 频率
第二讲: 供给、需求、均衡价格 环境经济学补充知识 2019/7/23.
多姿多彩的世界.
106年免試入學第一次模擬 選填重要日程表說明 1.106年1月10日中午12時~106年1月16日中午12時完成第一次模擬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国际金融》 第二章 国际收支和国际收支平衡表 设计/制作 王刚贞 周楠山

本章内容 第一节 国际收支及国际收支平衡表 第二节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

第一节 国际收支及国际收支平衡表 一、国际收支概念(Balance of Payments)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概述 三、国际收支的分析 第一节 国际收支及国际收支平衡表 一、国际收支概念(Balance of Payments)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概述 三、国际收支的分析 四、国际收支调节的必要性

一、国际收支概念(Balance of Payments) 国际收支是在一国一定时期内全部对外经济往来的系统的货币记录。 特点:经济交易;居民与非居民;流量概念;事后概念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概述 是指国际收支按照特定帐户分类和复式记帐原则表示的会计报表。 (一)特定帐户分类 (二)复式记帐原则

(一)特定帐户分类 1、经常帐户 (Current Account ) 2、资本和金融帐户 (Capital and Financial Account ) 3、错误和遗漏帐户 (Errors and Omissions Account )

1、经常帐户(Current Account ) 指对实际资源在国际间的流动行为进行记录的帐户。 包括四个项目: 货物 服务 收益 经常转移

货物(Goods ) 包括一般商品,用用于加工的货物、货物修理和非货币黄金。 有形贸易

服务(Service ) 包括运输、旅游、建筑服务、保险服务、金融服务等。 无形贸易

收益(Income ) 包括 职工报酬 投资收入 主要是指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所得的收入和支出,储备资产的收入 主要包括股本收入(红利)和债务收入(利息),不包括资本损益(记入金融项目)

经常转移(Current Transfers ) 又称无偿转移(Unrequited Transfers )或单向转移 (Unilateral Transfers ),包括政府无偿转移和私人无偿转移。

2、资本和金融帐户 (Capital and Financial Account ) 指对资产所有权在国际间流动行为进行记录的帐户。 包括两个项目: 资本项目 金融项目

(1)资本项目(Capital Account ) 包括 资本转移 固定资产所有权的转移 同固定资产收买或放弃相联系的或以其为条件的资金转移 债务注销 非金融资产的收买和放弃 非生产所创造的有形资产(土地或地下资产) 无形资产(专利、版权、商标等)的收买或出售(无形资产的使用是记入服务项目)

(2)金融项目(Financial Account ) 直接投资(Direct Investment ) 证券投资(Portfolio Investment ) 其他投资(Other Investment ) 储备资产(Reserve Assets )

直接投资(Direct Investment ) 投资者拥有永久利益 投资形式 开办新企业 收购股份 利润再投资

证券投资(Portfolio Investment ) 股本证券 债务证券

其他投资(Other Investment ) 贸易信贷 贷款 货币和存款 其他资产

储备资产(Reserve Assets ) 是货币当局可随时动用并控制在手的资产 包括: 货币用黄金 外汇资产 特别提款权 在IMF的储备头寸 其他债权

年份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储备规模(亿美元) 110.93 217.12 194.43 211.99 516.2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735.97 1,050.29 1,398.90 1,449.59 1,546.75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1,655.74 2,121.65 2,864.07 4,032.51 6,099.32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8,188.72 10,663.44 15,282.49 19,460.30 23,991.52 2010, 2011 28,473.38 31,811.48

3、错误和遗漏帐户 (Errors and Omissions Account ) 是人为设立的帐户,以保证平衡表的平衡。 错误与遗漏出现的原因有: 技术原因; 投机或安全原因。

(二)复式记帐原则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凡是从国外获得货币的交易记贷方;凡是向外国支付货币的交易记借方。 特例: 经常转移帐户、错误与遗漏帐户和储备资产帐户均是抵消性的帐户。 储备资产增加记入借方,减少记入贷方

案例1 例1.我国企业出口价值100万美元的设备,款项存入海外银行。 借:海外存款 100万美元 贷:出口 100万美元

案例2 例2.我国一居民从海外存款帐户中取出30万美元,到外国旅游。 借:进口 30万美元 贷:海外存款 30万美元

案例3 例3.我国政府向朝鲜无偿提供40万美元的外汇和相当于60万美元的粮食药品援助。 借:经常转移 100万美元 贷:官方储备 40万美元 借:经常转移 100万美元 贷:官方储备 40万美元 出口 60万美元

案例4 例4.我国居民动用其在海外存款40万美元,用以购买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的股票。 借: 证券投资 40万美元 贷:海外存款 40万美元 借: 证券投资 40万美元 贷:海外存款 40万美元 假如某年共发生以上四笔业务,则可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如下:

X X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简表 单位:万美元 项目 差额 贷方 借方 一、经常帐户 30 货物 160 100+60 服务 -30 收入 经常转移 -100

续表 二、资本和金融帐户 -30 资本帐户 金融帐户 110 -140 直接投资 证券投资 -40 其他投资 30+40 -100 储备资产

续表 三、总计 270 -270 四、错误与遗漏 -- 最终差额

三、国际收支的分析 (一)国际收支均衡与平衡 (二)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

(一)国际收支均衡与平衡 1 、国际收支平衡(Balance ) 从会计报表的角度看,是永远平衡的。 2、国际收支均衡(Equilibrium) 指把国际收支的所有项目分成两部分,在其间划一条线,当线上各个项目的净额为零时的状态。 线上的项目是引起国际收支盈余、赤字或均衡的交易;线下的项目是为融通或结清国际收支不平衡的交易。

确定划线的标准 (1)根据IMF(1945---1950)的主张,按交易动机为标准划线: 自主性交易(Autonomous Transactions ) 指个人和企业为某种自主性目的而从事的交易。 补偿性交易 (Compensatory Transactions ) 也称调节性、融通性交易 指为弥补自主性交易收支不平衡而发生的交易。

国际收支均衡 是指自主性交易的差额为零。 这种划线在理论上很清楚,但在实践中却难以区分。 例如:货币当局为弥补自主性交易赤字提高利率吸引外资流入,外资流入的交易从货币当局的角度和从私人的角度看,其性质是不同的。

(2)各国根据本国的国情采取不同的划线标准: 贸易差额 经常项目差额 资本和金融项目差额 基本差额 综合差额

(二)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 1、临时性不平衡 2、结构性不平衡 3、货币性不平衡 4、周期性不平衡 5、收入性因素 6、预期性不平衡

四、国际收支调节的必要性 国际收支与经济增长 可维持的国际收支差额

拓展:我国的国际收支管理 一、我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 二、我国的国际收支的状况

国际收支状况

经常项目

贸易收支

讨论我国的国际收支状况 现状分析并探讨原因: 经常项目的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 资本与金融项目的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 储备资产的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 错误与遗漏项目的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

第二节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 一、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自动调节机制 二、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政策调节 三、国际收支调节的路径和条件 第二节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 一、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自动调节机制 二、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政策调节 三、国际收支调节的路径和条件 四、国际收支调节中汇率水平的作用

一、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自动调节机制 1.货币—价格机制 2.收入机制 3.利率机制

1、货币—价格机制 (价格—铸币流动机制) 1752年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休谟(David Hume,1711-1776)在《论贸易平衡》中提出。 假设前提 在国际金本位制下:自由铸造、自由流通、自由兑换 以货币数量论为基础,MV=PQ

分析 货 币 供 给 下降 物 价 下 降 出口 增加 进口 下降 外汇汇 率上升 至黄金 输出点 黄 金 输 出 外汇 需求 增加 国际收支 逆差 国际收支 顺差 物 价 上 升 货 币 供 给 上升 黄 金 输 入 外汇汇 率下降 至黄金 输入点 出口 下降 进口 上升 外汇 供给 增加

结论 国际收支失衡完全能够自发调节,无需人为干预

评价 意义: 是最早对国际收支进行系统分析的理论,在金本位制崩溃以前一直处于支配地位。 不足: 实现该理论所需要具备的前提条件过于苛刻。

2. 收入机制 国际收支逆 差 对外支付增加 国民收入下降 AD下降 进口需求下降 贸易收支改善

3. 利率机制 国际收支顺 差 外汇储备增加 外汇占款增加,货币供给量增加 利率下降 资本流出 国际收支改善

自动调节的局限 自动调节需要在严格的外部环境:纯粹的自由市场经济,金本位制 自动调节缓慢,通常以牺牲国内经济为代价

二、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政策调节 需求调节政策 融资型政策 国际收支 调节政策 供给型政策 道义与宣示型政策

财政政策 支出增减型 政策 货币政策 需求调节 汇率政策 政策 税收政策 支出转换型 政策 财政补贴 直接管制 财政收入政策财政支出政策公债政策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支出增减型 政策 调整存款准备率贴现政策 公开市场政策 需求调节 政策 汇率政策 财政补贴 税收政策 直接管制 关税政策 优惠税收政策 支出转换型 政策 外汇管制 外贸管制

推动技术进步 加强人力资本投资 提高管理水平 供给调节 政策 制度创新政策 科技政策 产业政策 优化产业结构 企业制度改革 提高企业经营效率

三、国际收支调节的路径和条件 (一)弹性分析法(弹性论) (The Elasticity Approach )

马歇尔—勒纳条件 Marshall—Lerner Condition 1923年由马歇尔提出,1944年美国经济学家勒纳对其进行补充而形成。 (一)关于弹性的表达式 (二)假设 (三)分析 (四)结论 (五)评价

(一)关于弹性的表达式 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 εx =∆X/X ∆e/e 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 εm= -∆M/M ∆e/e

(二)假设 1、进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无穷大,则供给曲线是水平的。 2、收入、其他商品价格、消费偏好等其他条件不变; 3、以供给方货币计价,即进口以外币计价,出口以本币计价, B=PX-eP*M。

(三)分析 1、实例分析 例:我国向美国出口一批商品,比较在不同弹性条件下本币贬值对我国外汇收入的影响。 国内单价(P) 外汇汇率(e) 出口数量(X) 外汇收入(R) 7 1 10 8 0.875 11 9.625 12 10.5

续表 汇率变动率(∆e/e) 出口量变动率(∆X/X) 出口需求弹性(εx) 外汇收入变动( ∆R) -- 14.29% 10% 0.7 -0.375 20% 1.4 0.5 只有当εx>1 时,本币贬值才能增加外汇收入; 如果考虑了进口,则本币贬值改善贸易收支的必要条件是εx +εm >1,即马歇尔—勒纳条件.

2、公式推导 汇率的变动对贸易收支的影响,可由B对e求导: B=PX-eP*M

B与e同方向变动,即当外汇汇率上升,本币贬值,贸易收支改善;反之亦反。 假设贸易收支最初是平衡的 当 ,即当 时, B与e同方向变动,即当外汇汇率上升,本币贬值,贸易收支改善;反之亦反。

(四)结论 本币贬值改善贸易收支的必要条件是进出口需求弹性之和大于1,即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

(五)评价 1、意义 2、不足

1、意义 实证分析表明,该理论基本上能够经受实践的检验。具有一定的政策指导意义。

2、不足 (1)假设进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无穷大是不现实的; (2)建立在局部均衡分析的基础上,而实际上其他因素也会影响到汇率的变动,同时忽略了汇率调节所引起的收入效应和支出效应; (3)弹性论是一种比较静态的分析。实际上,在马歇尔—勒纳条件成立的条件下,贬值并不能立即改善贸易收支,而是存在时滞效应,即“J曲线效应”

J曲线效应 贸易差额 时间

产生J曲线效应的原因 (1)货币贬值以前签订的贸易合同较少受货币贬值的影响。 (2)货币贬值后签订的贸易合同要受到时滞的影响。 认识时滞 决策时滞 生产时滞

货币贬值对贸易条件的影响 贸易条件的含义 ★贸易条件又称交换比价,是指出口商品单位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单位价格指数之间的比率。 ★表示的是对外交易的价格变动对实际资源的影响。 T = Px/Pm 上式中:T代表贸易条件 Px代表指出口商品单位价格指数; Pm代表指进口商品单位价格指数; 思考:本币贬值后,贸易条件会改善还是恶化?

本币贬值对贸易条件的影响,取决于进出口的供求弹性 理论结论: SXSM > EX EM ,贸易条件恶化; SXSM < EX EM , 贸易条件改善; SXSM = EX EM , 贸易条件不变; 实证检验: 各国差异很大,但一般,贬值改善贸易条件的例子较少。

本币贬值后,贸易条件会改善还是恶化? 疑惑:“一般而言,本币贬值后,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下降,进口的本币价格上升”,由此贸易条件是恶化的,为何会随着供求弹性不同而变化呢? 原因: 弹性论是假定本币价格不变的前提下。 而贸易条件比较的是市场出清时的商品价格。 本币贬值——外币价格下降——外国对出口商品需求上升(直接效果)——为使市场出清,出口商品的本币价格会上升,从而使出口外币价格上升(间接效果)。 最终效果取决于供求弹性大小。

二、吸收分析法 Absorption Approach 1952年由西德尼•亚历山大(Sidney Stuart Alexander)在《贬值对贸易收支的影响》 (《Effects of a Devaluation on a Trade Balance》)一文中提出。 一、假设前提 建立在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的基础上 二、公式推导 三、结论 四、评价

二、公式推导 凯恩斯四部门国民收入等式: Y=C+I+G+ (X-M), X-M = Y - (C+I+G ), 令B= X-M 表示贸易收支,A= C+I+G 表示国内总吸收, B= Y - A

三、结论 B= Y - A 1、贸易收支盈余(B>0)实际上是吸收相对于收入不足的表现;反之亦反。

进一步分析 A= cY + A0,c :边际吸收倾向;A0:自主吸收 B= Y-(cY+ A0 ) B=(1-c)Y - A0 结论:国际收支差额取决于:总收入;边际吸收倾向和自主吸收 由于自主吸收难以调整 故国际收支调节主要通过支出增减政策改变收入;用支出转换改变边际吸收,从而改变总吸收。

贬值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dB=(1-c)dY- dA0 贬值能否改善收支,取决于三个因素: 贬值对收入的直接影响程度dY ;

四、评价 1、意义 能够经受实证检验,具有政策指导意义。 2、不足 未考虑资本流动。

三、 货币分析法 (Monetary Approach) 一、假设 二、分析 三、结论 四、评价

(一)假设 (1)一国的实际货币需求是收入和利率等变 量的稳定函数。 (2)从长期看,货币需求是稳定的。货币供 给的变动不影响实际产量。 (1)一国的实际货币需求是收入和利率等变 量的稳定函数。 (2)从长期看,货币需求是稳定的。货币供 给的变动不影响实际产量。 (3)贸易商品价格由世界市场决定,从长期 看,一国的物价水平接近世界市场。

R=Md –D Ms =Md Ms =Md=D+R Ms =m(D+R ) (二)分析 D:国内信用规模,R:国际储备,取m=1 Md=Pƒ(y,i) Ms =m(D+R ) D:国内信用规模,R:国际储备,取m=1 Ms =Md=D+R R=Md –D

(三)结论 1、国际收支失衡本质上一个货币问题,是国内货币供给与需求不平衡的结果。 2、货币供给是国际收支调节的最终和根本力量 (1)国际收支不平衡可以由国内货币政策来解决。 (2)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可以减少国际收支逆差;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可以减少国际收支顺差。 (3)货币贬值、关税政策及贸易与金融限制等政策只有在改变货币供求情况下,才影响国际收支。

(四)评价 1、意义: 加入了资本流动的分析 2、不足 以牺牲国内经济为代价

总结 弹性论是局部均衡分析,仅仅研究贬值对净出口的影响,并未考虑净出口对收入的影响 吸收论考虑收入变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但没有考虑收入变动的原因和条件 货币论认为国际收支是居民调节实际货币余额的手段

比较:贬值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弹性论:当马歇尔-勒纳成立,社会有闲置资源,进口需求不增加,本币贬值可增加净出口 吸收论:当出口扩大引起收入和吸收同时增加,只有当边际吸收倾向小于1时,贬值才会改善国际收支 货币论:贬值导致本国物价上涨,使名义货币需求上涨,

货币论 货币均衡Md=Pf(Y,i) 购买力平价E=P/Pf 当本币贬值,本国物价上涨,名义货币需求上涨,货币供给不变时,消费减少,产品外流,外汇内流,外汇储备增加,R=Md-D

四、国际收支调节中汇率水平的作用 汇率水平对贸易收支的调节 汇率水平对资本和金融帐户收支的调节 汇率水平在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和政策中的关键地位

思考 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是什么,采取了哪些措施,效果如何?

设计/制作 王刚贞 周楠山 感谢各位同学的参与!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