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要点: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Internet基础 Internet服务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網路能做些什麼呢? 檔案管理 共享檔案 傳輸檔案 共享應用程式 資料庫 網路電玩 週邊設備分享 印表機 硬碟空間 光碟機 傳真 / 數據機 和其他網路使用者交流 收發電子郵件 電子會議 網路電玩 在網路上,必須透過帳號與密碼來管理使用者的身分與權限.
Advertisements

项目一:计算机网络基础 第一章 认识计算机网络
大学计算机基础—— 系统工具与环境 (理工科用) 赵 欢 肖德贵 李丽娟 洪跃山 编著.
第3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 问题 原由 计算机网络经过40年的发展, 使得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一个海量、多样化的复杂系统。计算机网络的实现需要解决很多复杂的技术问题: 支持多种通信介质;支持多厂商和异种机互联;支持人机接口等。 本章重点讨论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形成、OSI/RM与TCP/IP模型、网络地址的形成、域名地址、子网技术等。
第三节 通过校园网访问因特网.
第6章 网络应用基础 主讲:.
计算机应用基础网考课 第六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第6章:计算机网络基础 网考小组.
第 八 章 Internet 基础.
计算机网络应用 崇信电大工作站 高进喜
先介绍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再分析网络视频监 控系统的架构、原理与维护。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高二下信息技术课堂 ——
大学计算机基础 (省精品课程) 计算机网络技术 (第八章) 华南农业大学  信息学院 1.
Internet Chapter INTERNET的起源 8-2 Internet提供的資源 8-3 寬頻上網的方式
《网络基础与Internet应用》.
第4单元 网络技术与信息安全.
課程名稱:計算機概論 授課老師:李春雄 博士
校园网与INTERNET基础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李 斌.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课件 计算机网络基础.
第二章 网页艺术设计的技术基础.
计算机基础知识培训 信息所网络研究室.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Windows XP + Office 2003.
第6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1.
第七章 電信、網際網路與無線技術.
第七章 Internet 基础与应用 第一节 主机名字与域名服务 第二节 Internet的域名体系 第三节 主机名字的书写方法
第 1 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1.1 计算机网络概述 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和发展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第六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PPT电子演示文稿 琼台师专信息技术系.
第一章 概 述.
第6章 网络基础及Internet应用 6.1 计算机网络概述 6.2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6.3 Internet基础
了 解 从 Internet IP 开 始.
第六章 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
电子商务概论 第二章 电子商务网络技术基础.
复旦大学计算机学院 肖川 计算机网络与网页制作 复旦大学计算机学院 肖川
第2章 计算机网络的协议与体系结构 2.1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形成 2.2 协议与划分层次 2.3 计算机网络的原理体系结构
第6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 暨南大学计算机科学系 学年 第一学期.
6.1 网络概述 6.2 Windows的网络功能 6.3 Internet概述 6.4 Internet的使用 6.5 网上浏览工具的使用
电子商务的网络技术 德州学院计算机系.
第7章 计算机网络与安全.
了 解 Internet 从 ip 开 始.
网络实用技术基础 Internet技术及应用.
第2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和各个层次的相关协议,理解接口和服务等概念。掌握ISO/OSI模型和TCP/IP模型的各个层次及其所实现的功能。掌握IP地址的功能和划分,并对子网掩码和下一代互联网IPv6有相应的了解。
>> 第三章 中文Windows XP >> 第四章 中文文字处理系统Word 2003
辅导教师:杨屹东 网络实用技术基础 辅导教师:杨屹东
計算機概論 1001課後輔導教材 單元 4:電腦網路 主講老師:徐培倫.
计算机网络基础.
第三章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互联网简介 计算机网络概述 网络互联技术 网络工具的使用 实训三 思考与练习 本章小结 导航 末页 前一页
第5章 网络软件 开发技术 (一) 软件开发技术基础 计算机教学实验中心.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基础 计算机中心.
本章导语 第六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本章目录 本章重点  开始学习 思考问题.
第7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網路概論.
计算机网络应用 home.
通訊協定 OSI分層模式 與 TCP/IP協定
97/07/03 【 網際網路介紹 】 上課日期:97年7月3日 主講人:王首惠 技士.
TCP/IP Protocol Suite TCP/IP協定 第二組 投影片製作by簡嘉宏 綦凱宏 林睿敏 滕孟哲.
网络信息管理员培训(之二) 网络基础 网络中心 2001年10月.
Copyright © Dale Carnegie & Associates, Inc.
第二十二章 電子商務網路架構.
考试题型 填空题(30) 选择题(20) 名词解释(10) 问答题(24) 计算题(16) 附加题(30) 成绩核算:
OSI七層架構 OSI階層 負責的工作 應用層 表達層 會議層 傳輸層 網路層 資料鏈結層 實體層 將應用程式所送出的訊息轉成字元資料
网络故障诊断.
第一章 互联网与网站 Cpt1 Interent & Website
第2讲 网络安全协议基础 此为封面页,需列出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和课程开发室名称。
3 電子商務技術.
傳輸控制協議 /互聯網協議 TCP/IP.
第六章 电子商务平台构建.
大学计算机基础 5-5 网络地址与域名系统.
第6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本章要点: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Internet基础 Internet服务 第8章 计算机网络初步 本章要点: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Internet基础 Internet服务

8.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8.1.1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和发展 1.早期的计算机网络 --20世纪50年代初 2.现代计算机网络的萌芽和发展时期 --1969年ARPAnet 3.计算机网络标准化阶段 --1977年开放互联系统参考模型ISO/OSI 4.局域网发展时期 --20世纪80年代 5.Internet 发展时期 --1986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建立NSFnet

8.1.2 计算机网络在我国的发展 1989年11月我国第一个公用分组交换网CNPAC建成运行 1990年10月,中国正式在DDN NIC(国际互连网络信息中心的前身)注册登记了我国的顶级域名cn 1994年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NCFC)工程连入Internet的64KB国际专线开通,实现了与Internet的全功能连接

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8.1.3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通信链路 8.1.3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计算机网络是指利用通信线路和设备将分布在不同物理位置的许多自治计算机互连起来、并在网络软件系统的支持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通信链路 CCP 通信子网 资源子网 主机 终端 Ccp:通信控制处理机,或称网络节点

2.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8.1.3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网络的拓扑结构是指网络中通信线路和站点(终端结点或转发结点)的几何排列形式。 8.1.3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2.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网络的拓扑结构是指网络中通信线路和站点(终端结点或转发结点)的几何排列形式。 ① 总线型:只有单一的通信线路(称为总线),所有站点直接连接到这条总线上。 在总线型网络中信息是按广播式进行通信的。任何一个时刻只能有一个站点发送信息,其他结点均可接受信息。 优点主要是结构简单、布线容易、成本低廉、易于扩展并具有较高的可靠性等。 缺点是总线的故障会导致网络瘫痪

2.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8.1.3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8.1.3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2.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② 环型:各个站点通过通信线路连接成一个闭合的环。在单条环路的环型网络中信息流向是单方向的。 优点是结构简单、传输延时确定。 缺点是一个站点的故障会导致网络瘫痪。

2.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8.1.3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③ 星型:有一个惟一的转接结点,各站点通过点到点的链路直接连接到转接结点上。 8.1.3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中心 处理机 2.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③ 星型:有一个惟一的转接结点,各站点通过点到点的链路直接连接到转接结点上。 优点是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和便于管理。 缺点是转接结点的故障会导致网络瘫痪。

2.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8.1.3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8.1.3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2.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④ 树型:结点按层次进行连接。信息交换主要在上下层结点之间。树型网络中除了叶子结点之外的所有非终端结点都是转接结点。 优点是组网灵活、易于扩展。 缺点是对根结点的依赖性太大,相邻或同层结点之间不能直接传递信息。

8.1.3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2.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网状拓扑结构是基本拓扑结构的组合 终端 节点

3.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8.1.3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网络的分类方式很多: 按照网络的覆盖范围与规模分类,可以把网络分为: 8.1.3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3.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网络的分类方式很多: 按照网络的覆盖范围与规模分类,可以把网络分为: 局域网(LAN) 城域网(MAN) 广域网(WAN)

采用局域网,传输速率较高,误码率较低。组网方便,技术简单。 传输距离远,传输速率较低,误码率较高。机制复杂。 8.1.3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局域网 指十几公里的地理范围内将计算机、外设和通信设备互连在一起的网络系统。 采用局域网,传输速率较高,误码率较低。组网方便,技术简单。 广域网 涉及的范围较大,通常可以达到几十公里、几百公里,甚至更远。 传输距离远,传输速率较低,误码率较高。机制复杂。

4.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8.1.3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数据通信 资源共享 分布处理 8.1.3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4.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数据通信 数据通信是计算机网络最基本的功能。它用来快速传送计算机与终端、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各种信息。 资源共享  “资源”指的是网络中所有的软件、硬件和数据资源。“共享”指的是网络中的用户都能够部分或全部地享受这些资源。 分布处理 当某台计算机负担过重时,或该计算机正在处理某项工作时,网络可将新任务转交给空闲的计算机来完成,均衡各计算机的负载,提高处理问题的实时性。

计算机网络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8.1.4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网络硬件包括计算机、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等 8.1.4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计算机网络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网络硬件包括计算机、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等 负责数据处理和数据转发 网络软件分为网络协议、网络操作系统和网络应用软件 控制数据通信和各种应用

1.网络中的计算机设备 8.1.4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根据计算机在网络中的作用可将计算机分为服务器和工作站 8.1.4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1.网络中的计算机设备 根据计算机在网络中的作用可将计算机分为服务器和工作站 服务器是一种功能强大的高档计算机,构成与普通计算机基本相似,是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核心设备,主要负责网络资源管理和用户服务 在计算机网络中针对不同的网络应用设置不同的服务器,如远程访问服务器、打印服务器、文件服务器、域名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等。 工作站是具有独立处理能力的计算机,即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联网工作。

8.1.4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2.网络传输介质 双绞线 同轴电缆 光纤 卫星通信 微波

8.1.4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3.网络连接设备 (1)网卡 网卡(NIC,Network Interface Card):网络接口卡(简称网卡)又称为网络适配器(NIA,Network Interface Adapter),是计算机局域网中最重要的连接设备之一。网卡的作用是将计算机与通信设施相连接,将计算机的数字信号与通信线路能够传送的电子信号互相转换 RJ-45口 BNC接口

3.网络连接设备 8.1.4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2)调制解调器(Modem,俗称“猫”) 8.1.4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3.网络连接设备 (2)调制解调器(Modem,俗称“猫”) 调制解调器是一种信号转换装置,它将计算机与公用电话线相连接,使得计算机用户能够通过拨号的方式利用公用电话网访问计算机网络系统。

3.网络连接设备 8.1.4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3)集线器(Hub) 集线器具有多个端口,可连接多台计算机。 8.1.4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3.网络连接设备 (3)集线器(Hub) 集线器具有多个端口,可连接多台计算机。 集线器主要提供信号放大和中转的功能,不具备自动寻址能力和交换作用。 (4)交换机 称为交换式集线器,在网络传输过程中可以对数据进行同步、放大和整形。

(5)路由器(相同类型的多个网络之间的连接) 8.1.4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3.网络连接设备 (5)路由器(相同类型的多个网络之间的连接) 路由器可连接多个网络或网段。 用路由器连接起来的若干个网络,它们仍是各自独立的。要想从一个网络访问用路由器连接起来的另一个网络中的站点,必须指定该站点的逻辑地址(IP地址)。 不同网络之间数据格式转换和转发 维护和更新路由表寻找一条最佳传输路径 网络控制和管理 路由器功能

用路由器连接两个LAN 8.1.4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LAN2 R2 WAN R1 LAN1 PC机

4.网络软件 8.1.4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网络操作系统 网络应用软件 8.1.4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4.网络软件 网络操作系统 网络应用软件 网络协议(Protocol)是指在网络中的结点在进行数据交换时应满足的一些规则、约定与标准。一个网络协议由以下三要素组成: 语法:用户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和格式; 语义: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以及完成的动作与做出的响应; 时序:对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4.网络软件 8.1.4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网络协议 例:甲乙两个人通电话 语法:电话号码; 语义:通话内容; 时序:甲先拨电话, 响铃 8.1.4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4.网络软件 网络协议 例:甲乙两个人通电话 语法:电话号码; 语义:通话内容; 时序:甲先拨电话, 响铃 乙接听电话 通话 挂断

8.1.4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5.网络的性能指标 性能指标从不同的方面来衡量计算机网络的性能,常用的性能指标有:速率、带宽、吞吐量、时延、往返时间RTT、利用率等。 1. 速率 比特(bit)是计算机中数据量的基本单位 网络技术中的速率是指连接在计算机网络上的主机在数字信道上传送数据的速率,它也称为比特率(bit rate)

5.网络的性能指标 2. Bandwidth 带宽 8.1.4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8.1.4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5.网络的性能指标 2. Bandwidth 带宽 在计算机网络中,带宽用来表示网络的通信线路所能传送数据的能力,因此网络带宽表示在单位时间内从网络中的某一点到另一点所能通过的“最高数据率”。 带宽的单位是“比特每秒”,记为b/s。在这种单位的前面也常常加上千(K)、兆(M)、吉(G)或太(T)这样的倍数。

8.2 Internet基础 8.2.1 什么是Internet 网络和网络可以通过路由器互联起来,这样就构成了一个覆盖范围更大的网络,即互联网。互联网是“网络的网络”(network of network)。 因特网(Internet)是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络

1.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计算机网络必须完成: 8.2.2 TCP/IP参考模型 要发送数据的计算机必须将数据通信的通路激活(activate)。“激活”是指发出相应的指令,保证要传送的数据能在线路上正确发送和接收。 网络要知道如何识别接收数据的计算机。 发送数据的计算机必须了解接收方的计算机是否开机,是否联网。 发送数据的计算机必须知道接收方计算机是否已准备好接收文件、存储文件。 若文件格式不兼容,则需完成格式转换的工作。 对各种差错和意外,如数据传送错误、重复或丢失等应有可靠的保证措施。

1.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8.2.2 TCP/IP参考模型 为了使不同体系结构的计算机网络都能互连,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于1979年年底公布了著名的开放系统互连七层参考模型(OSI/RM,Reference Model of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简称OSI。 开放系统互连七层参考模型(OSI)

2.TCP/IP参考模型 应用层 传输层 互连网层 网络接口层 8.2.2 TCP/IP参考模型 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Internet Protocol)是Internet最基本的协议、Internet国际互联网络的基础。 应用层 传输层 互连网层 网络接口层

2.TCP/IP参考模型 互联网层(Internet layer)保证计算机间报文的传送 8.2.2 TCP/IP参考模型 网络接口层 (Network interface layer)是TCP/IP模型的最低层,完成与物理网络的对接。 互联网层(Internet layer)保证计算机间报文的传送 传输层 (Transport layer)完成用户进程之间的数据通信 应用层 (Application layer): TCP/IP网络服务

2.TCP/IP参考模型 8.2.2 TCP/IP参考模型 传输层 (Transport layer) 在源结点和目的结点的两个进程实体之间提供可靠的端到端的数据传输。 TCP/IP模型提供两个传输层协议: 传输控制协议TCP,TCP协议是一个可靠的面向连接的传输层协议,它将某结点的数据以字节流形式无差错投递到互联网的任何一台机器上。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是一个不可靠的、无连接的传输层协议,UDP协议将可靠性问题交给应用程序解决。

2.TCP/IP参考模型 8.2.2 TCP/IP参考模型 TELNETT FTP SMTP WWW TCP UDP IP 以太网 FDDI X.25 ATM 应用层 传输层 互连网层 网络接口层 图 TCP/IP 模型各层使用的协议

1.IP地址 8.2.3 Internet地址 一个IP地址由32位二进制数组成。

4组,取值0~255 nnn.nnn.nnn.nnn 211.64.192.2 IP格式 1.IP地址 IP地址 8.2.3 Internet地址 1.IP地址 4组,取值0~255 nnn.nnn.nnn.nnn IP格式 IP地址 211.64.192.2

8.2.3 Internet地址 1.IP地址 从概念上来说,每个IP地址包含网络号和主机号两部分。网络号用于识别一个逻辑网络,而主机号用于识别逻辑网络中一台主机的一个连接。 IP地址中网络部分分为A、B、C、D和E五类

1.IP地址 8.2.3 Internet地址 A类:第一位为0,网络地址7位,主机地址24位 B类:前两位为10,网络地址14位,主机地址16位 C类:前三位为110,网络地址21位,主机地址8位 D类:前四位为1110,224.0.0.0-39.255.255.255不用来标识网络,一般用于广播通信 E类:前五位为11110,240.0.0.0-255.255.255.255暂时保留不用。

2.子网掩码 8.2.3 Internet地址 判断要访问的计算机与本地计算机是否属于同一子网。同一子网内的IP地址具有相同的网络号。 例:c类IP地址的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

211.64.192.1同255.255.255.0做“与”的运算 11010011.01000000.11000000.00000001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 11010011.01000000.11000000.00000001 211.64.192.0

8.2.3 Internet地址 3.IPV6 目前在Internet上使用的IP协议是1978年确立的,称为IPv4,尽管在理论上约有43亿(223)个IP地址,实际上考虑各种因素后只有一半地址可用。 IPv4已经暴露出许多问题,其中最重要的问题是IP地址资源的短缺,因此Internet工程部又提出了新的IP协议版本IPv6。 IPv6使用的地址空间为128位,可以彻底解决IP地址不足等问题。在我国,IPv6已经正式开始使用。

jsj.qtech.edu.cn 4.域名系统 域名是用来表示IP地址的一串有意义的字符序列 一般格式为: 主机名.单位名.机构名.顶级域名 8.2.3 Internet地址 4.域名系统 域名是用来表示IP地址的一串有意义的字符序列 一般格式为: 主机名.单位名.机构名.顶级域名 域名 jsj.qtech.edu.cn 主机名 机构域 领域 国家域

4.域名系统 8.2.3 Internet地址 域名解析 把域名指向网站空间IP,让人们通过注册的域名可以方便地访问到网站一种服务 服务由DNS服务器完成 例:www.sina.com.cn 61.172.201.195

4.域名系统 8.2.3 Internet地址 表8.3 常见的顶级域名 域名 组织类型 ARPA 预留查询域(特殊的Internet功能) COM 商业 EDU 教育 GOV 政府部门 ORG 非商业组织(比如非盈利机构) NET 网络(比如ISP) INT 国际协同组织 MIL 美国军队组织

在互联网应用服务产业链“设备供应商——基础网络运营商——内容收集者和生产者——业务提供者——用户”中, 8.2.4 接入Internet 互联网业务提供商(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是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向广大用户综合提供互联网接入业务、信息业务和增值业务的电信运营商。 互联网内容提供商(ICP:Internet Content Provider)是互联网内容提供商,即向广大用户综合提供互联网信息业务和增值业务的电信运营商。 国内知名ICP有新浪、搜狐、163.21CN等 在互联网应用服务产业链“设备供应商——基础网络运营商——内容收集者和生产者——业务提供者——用户”中, ISP/ICP处于内容收集者、生产者以及业务提供者的位置。

8.3 Internet服务 8.3.1 WWW浏览 以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与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为基础,为用户提供界面一致的信息浏览系统。 页面地址(URL,Uniform Resource Location):统一资源定位器,由三部分组成:协议类型、主机名、路径及文件名。 协议类型://主机名/路径/文件 浏览器 8.3.2 电子邮件 是Internet为用户提供的一种既快捷又廉价的现代化通信手段 通过SMTP协议传送邮件,通过POP协议或IMAP协议接收邮件

应用Telnet协议,用户可以使自己的计算机成为远程计算机的一个仿真终端,实现远程登录。 8.3.3 远程登录服务 应用Telnet协议,用户可以使自己的计算机成为远程计算机的一个仿真终端,实现远程登录。 8.3.4 文件传输服务 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用于在客户机与服务器之间进行文件搜索和传输等有关操作。

作业题 习题8: 8-1 8-2、 8-3的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