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燃烧与灭火 说一说: 你能描述出哪些燃烧的现象? 燃烧事例 燃烧现象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 硫粉在氧气中燃烧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共同点 发光、放热、氧化反应 耀眼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 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刺激性气味气体 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淡蓝色火焰、放热、烧杯壁有小水珠.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八单元 单元复习课.
Advertisements

生活中常见的盐.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生活中常见的盐 初三化学备课组.
第十一单元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NaCl、Na2CO3、NaHCO3 CaCO3 丰台八中 滕朝辉.
第十单元 盐 化肥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第一章 探索物质的变化 第4节:几种重要的盐.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课题一:质量守恒定律.
2016届绍濂学校化学总复习课件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第1课时 几种常见的盐.
欢迎步入知识的殿堂,感受其独有的乐趣。 制作人:吴亚玲.
第七单元整理与复习 2 课时.
走向2013年中考 天津市耀华中学 王健伟.
2016年江西省九江市 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第十单元 酸和碱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祝祖洋
蜜蜂与马蜂 蜜蜂 被蜜蜂蛰后,用肥皂水或氨水清洗 马蜂 被马蜂蛰后,用食醋止痛止痒 Why?.
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课题1) 燃烧和灭火 (第一课时) 赣州中学 张美秋.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
人民教育出版社 九年级 化学 (上册)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专题二 第二单元 钠、镁及其化合物 碳酸钠的性质及应用 厦大附中 俞佳.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课题1 燃烧与灭火

说一说: 你能描述出哪些燃烧的现象?

燃烧事例 燃烧现象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 硫粉在氧气中燃烧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共同点 发光、放热、氧化反应 耀眼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 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刺激性气味气体 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淡蓝色火焰、放热、烧杯壁有小水珠 共同点 发光、放热、氧化反应

通常情况下,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什么是燃烧? 通常情况下,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www.zk5u.com中考资源网

想一想: 根据已学知识和生活经验猜想一下,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探究实验1 分别用镊子夹一块石块和一根小木条在酒精灯上灼烧,观察哪种物质能燃烧,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结论:燃烧需要可燃物。

探究实验2 演示1 演示2 演示1现象 演示2现象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和水中的白磷都没有燃烧。 水中的白磷燃烧了。

思考:这个实验有什么不足之处吗?有什么好的改进实验方案吗?请设计。 方案1 方案2

讨论: 1.实验中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的事实 ,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2.由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还需要什么条件? 3.由本来在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在通入氧气(或空气)后燃烧的事实,再次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4.综合上述讨论,可得出燃烧需要哪些条件? 温度需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 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

可燃物燃烧时,都需要一个最低温度,也就是着火点。着火点是物质的一种固有属性,不同物质的着火点是不同的。 在通常状况下一些常见物质的着火点 物质 白磷 红磷 木材 木炭 酒精 无烟煤 着火点/℃ 40 240 250~330 320~ 370 558 700~ 750

燃烧需要三个条件: 1、可燃物; 2、氧气(或空气); 3、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也叫着火点)。 三者同时满足

火灾对人类造成的灾害是非常残酷的。 据联合国 “ 世界火灾统计中心 ” (WFSC)近年来不完全统计,全球每年约发生600万至700万起火灾,全球每年死于火灾中的约有65000至75000人。

根据燃烧的三个条件思考:发生火灾时,如何进行灭火? 如果破坏燃烧的条件,使燃烧反应停止,就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撒水灭火 用灭火器灭火 飞机喷洒干冰 隔离可燃物

探究分析:蜡烛火焰熄灭方法的探究 实验用品: 蜡烛、火柴、剪刀、烧杯、水、碳酸钠粉末、盐酸(碳酸钠和盐酸反应能够生成二氧化碳)。 Na2CO3+2HCl===2NaCl+H2O+CO2↑

“蜡烛熄灭”的方法及原理: 1、用嘴对着燃烧的蜡烛用力吹气,结果蜡 烛熄灭了(降温至着火点下)。 2、向燃烧的蜡烛上浇水,结果蜡烛熄灭了 (降温至着火点以下)。 3、在点燃的蜡烛上方倒扣一只烧杯,由于 蜡烛燃烧不断地消耗氧气,当氧气量不 足时,蜡烛熄灭(隔绝氧气)。

4、碳酸钠和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蜡烛熄灭(二氧化碳气体不能支持燃烧)。 5、剪去蜡烛的烛芯,或在蜡烛的下面截取其中的一大段,蜡烛很快熄灭(去除可燃物)。

灭火原理: 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 物品隔离;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三者满足其一

想一想: 可燃物的着火点是否可以降低? 不可以。因为着火点是可燃物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是物质的一种固有属性,不可以改变。

蜡烛燃烧放出的热量少,用嘴吹会使产生的热量随空气的流动而散失,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所以蜡烛熄灭。 拓宽视野:为什么燃烧的蜡烛一吹就灭,而煤炉火用扇子扇,却扇越旺? 分析: 蜡烛燃烧放出的热量少,用嘴吹会使产生的热量随空气的流动而散失,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所以蜡烛熄灭。 在煤炉中燃料多,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多,扇风不会使煤炉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而扇风时又使空气流通,补充了氧气,所以会越扇越旺。

【火灾之谜???】 1854年5月30日,英国战舰“欧罗巴”号按照作战命令开始了远涉重洋的航行,它的船舱里结结实实地装满了供战马吃的草料。两个多月后,船舱突然冒出熊熊大火,大火迅速吞没了整艘战舰,片刻之间战舰便葬身海底, 全舰官兵、战马无一生 还。……战舰为什么会 失火呢?

一艘宏伟的战舰在大火的作用下付之东流,大家能够想象出全舰官兵、战马当时无比惨痛的情境,大火是多么的无情。那么,谁是“纵火犯”呢?

谁是“纵火犯”呢? 草料堆放太多、太久,由于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缓慢的氧化反应,热量不断聚积,导致草料温度达到了着火点,从而进行自发燃烧。这种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被称为“自燃”。 草料竟然是“纵火犯”!

智力比拼: 在伊拉克战争中,美、英联军对伊拉克的军事目标进行了多轮狂轰滥炸,导致了附近的几百口油井被炸,大量石油向外喷射,燃烧造成冲天大火。

智力比拼: ⑴有的同学担心,如果熊熊大火烧到地壳内产生大量气体和巨大热量,可能会使地球爆炸,你认为这种担心必要吗?试说明理由。 没有必要。 由于地壳中缺氧,而燃烧需要氧气,所以火焰不可能燃烧到油井里去。

⑵如果当时委派你奔赴伊拉克,去扑 灭正在燃烧的油井,你认为下列措施不能 考虑用于油井灭火的是 。 A.设法阻止石油喷射 B.设法降低油井口温度 C.设法使火焰隔绝空气 D.设法降低石油着火点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