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化学反应速度 主要内容: 一是研究一定条件下化学反应的速度和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主要是:T、C(P)、催化剂等 ] 。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营养学基础知识 Chapter 1. 了解几个概念 营养 营养素 食品(区分:人参、当归、 红枣、枸杞)
Advertisements

七年级数学校本课程 台山市任远中学 李锦明. 1. 最古老的过河问题 1. 最古老的过河问题 一个农民携带一只狼,一只羊和一 箱卷心菜,要借助一条小船过河。 小船上除了农民只能再带狼、羊、 卷心菜中的一样。而农民不在时, 狼会吃羊,羊会吃菜。农民如何过 河呢?
平衡飲食保健強身 整理至簡體版,作者不可考。內容為 參加國際健康會議所發表的心得。. 人應該活多久 有人告訴我五六十歲就差不多了。 我在醫院工作四十年了,絕大部分病死的人是 很痛苦的。 我在美國遇見張學良,一進門見到他就大吃ㄧ驚, 他眼不花,耳不聾,很多人問他:少帥,您怎 麼能活這麼久? 他回答:不是我活的久,是他們活的太短了。
第2章第2章 第 1 节 生物与非生物. [ 猜谜语 ] 名字叫做牛, 不会拉犁头; 说我力气小, 背着房子走。 ( 打一动 物)
A A A.
专题复习 --- 走进名著 亲近经典 读完《鲁滨孙漂流记》这本精彩的小说 后,一个高大的形象时时浮现在我的眼 前,他就是勇敢的探险家、航海家鲁滨 孙。他凭着顽强的毅力,永不放弃的精 神,实现了自己航海的梦想。 我仿佛看到轮船甲板上站着这样的一 个人:他放弃了富裕而又舒适的生活, 厌恶那庸庸碌碌的人生,从而开始了一.
尔雅慕课学生操作手册说明 学校自建尔雅课程 QQ 群 密码登录问题 如何参加学习 如何查看统计 如何做作业 如何参加考试 手机客户端学习 目 录目 录.
§4.3 形状相同的图形 风满楼工作组收集整理 你知道小龙虾吗 ? (手抓小龙虾) 有一只用火柴摆成的头朝上的小龙虾,你 能移动图形中的三根火柴,使它头朝下吗? 小游戏: 移一移 !
为什么爸爸妈 妈是双眼皮, 我是单眼皮? 为什么为什么? 555…. 1 、举例说出相对性状和基因的关系。 3 、理解近亲结婚的危害。 2 、 能够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 传递特点。
什么是遗传病? 它与非遗传病 如何区别 遗传病:是由引起 遗传病: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 的或者是由所控制的人 类疾病. 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人 类疾病.基因 遗传病的概念.
國中教育會考說明 年 5 月 14 日(六) 105 年 5 月 15 日(日)  08:20- 08:30 考試說明  08:20- 08:30 考試說明  08:30-  09:40 社 會  08:30-  09:40 自 然 09:40- 10:20 休息 09:40-
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五年制高职. 一、招生对象、学制与办学层次  (一)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  (二)学制:五年  (三)办学层次:专科.
联合国提出个口号:“千万不要死于无知” 保健的三个里程碑 平衡饮食 有氧运动 心理状态.
少年儿童营养配餐与饮食安全 科学饮食为孩子的未来积攒本钱.
母婴护理与保健 孕妇培训课程 胎儿保健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 王守军.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
德 国 鼓 励 生 育 的 宣 传 画.
庄国洪 Tel: (O) 免疫与健康 庄国洪 Tel: (O)
知识聚焦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条件 场所 原料 产物 物质变化 能量变化 有光无光都可以 需要光 主要是线粒体 叶绿体 二氧化碳、水
控制方长投下的子公司,需要编制合并报表的演示思路
第四章 透镜及其应用 复习.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追求 江苏省教研室 鞠文灿.
平衡飲食保健強身.
8 企业信息管理的定量分析 第八讲 企业信息管理的定量分析 8.1 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测评 8.2 企业信息管理绩效的测评.
前进中的山东省昌乐二中.
歷史建築清水國小宿舍群修復工程 施工說明會
可爱的蜗牛 一、蜗牛冬眠 二、蜗牛进食 三、蜗牛排泄 四、蜗牛呼吸.
第一节 职业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 第二节 大学生择业与创业 第三节 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 第六章 培育职业精神 树立家庭美德.
成才之路 · 语文 人教版 •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不会宽容人的人, 是不配受到别人的宽容的。 贝尔奈.
复习回顾 a a×a a×a×a a a×a×a= a×a= 1.如图,边长为a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 为 平方厘米。
第五章 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 护理学院 王芳.
臺北市國民小學101學年度第2學期 辦理祝妳好孕-課後照顧服務說明
第十一章 维生素的测定 第一节 概 述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一类天然有机化合物。其种类很多,目前已确认的有30余种,其中被认为对维持人体健康和促进发育至关重要的有20余种。这些维生素结构复杂,理化性质及生理功能各异,有的属于醇类,有的属于胺类,有的属于酯类,还有的属于酚或醌类化台物。
第三节 大气环境 第一课时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2017/3/16 上 (興) 櫃 公 司 僑外資持股情形申報作業.
必修Ⅰ 地球上的水 第三章.
黄牛课件 中国首家新课标免费资源网(不必注册,免费下载)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
物理精讲精练课件 人教版物理 八年级(下).
第四章:代谢与平衡 第一节:食物与营养.
项目2-1 店铺的定位.
针刀医学移位性颈椎病 的X线诊断 浙江省仙居县中医院 柴晓峰.
安全管理概论 中海集运安技部冯幸国.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心血管疾病便秘的护理 康复科 李笑.
蔬菜品种多 单位:铜仁市实验幼儿园 执教人:刘 珺.
第四章 时间序列的分析 本章教学目的:①了解从数量方面研究社会经济现象发展变化过程和发展趋势是统计分析的一种重要方法;②掌握时间数列编制的基本要求;③理解和掌握水平速度两方面指标的计算及运用④理解和掌握长期趋势分析和预测的方法。 本章教学重点:现象发展的水平指标和速度指标。 本章教学难点:现象变动的趋势分析。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 北京市京源学校 冯 悦.
食物营养与加工基础.
遗传规律类推断题及实验设计题解题策略初探
4.4流体微团运动分析 借助于流体微团的概念来分析流体运动的组成 流体运动不同于刚体的一个显著区别:
调查统计 父母 子女 都是双眼皮 一方单眼皮一方双眼皮 都是单眼皮 有单眼皮 有双眼皮 有单眼皮 有双眼皮 加标题(调查) 单眼皮.
遗传的基本规律 (一)基因的分离规律.
电在我们日常生活、现代化社会中的应用: 电 是 什 么?.
伴性遗传.
台州市2011年科学学业考试试题的命制 台州初级中学 郭海平.
基礎化學 侯美如師 專任辦公室 聯絡方式: 1:
成才之路 · 语文 人教版 •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什麼是尿動力學檢查] [適應症] [檢查流程] [檢查前注意事項] [檢查中注意事項] [檢查後注意事項] [併發症/禁忌症] [結語]
如何寫工程計畫書 臺北市童軍會考驗委員會 高級考驗營 版.
排列组合 1. 两个基本原理 分类加法计数原理 分步乘法计数原理.
苏 教 版 五 年 级 数 学(上) 用字母表示数 青阳体仁小学 胡春雅.
第三节 常见天气系统.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复习 舟山中学 王成冠.
植物激素的调节 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动物激素是由内分泌细胞合成与分泌。 1、达尔文实验:①证明单侧光照射能使 产生
設備組.
鏈球的力學分析 日本奧運鏈球冠軍(82米91) 室伏廣治因小腿肌肉受傷,退出杜哈亞運。 俄羅斯「鐵娘子」泰亞娜.李森科 九十五年八月八日在
高雄市104學年度國民中學 童軍教育聯團露營 活動組簡報
104學年度第二學期 燈音開課 03/14燈光開課.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五章 化学反应速度 主要内容: 一是研究一定条件下化学反应的速度和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主要是:T、C(P)、催化剂等 ] 。 二是研究化学反应的机理 —— 即反应是如何发生的。

本 章 要 求 基本要求: 1、掌握化学反应速度的表示方法;* 2、掌握化学反应速度的有关计算; 2、会用活化分子、活化能(Ea)概念解释T、C(P)和催化剂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度及表示 定义 —— 指“在一定条件下,化学反应中反应物转变为生成物的快慢。” 一 什么是反应速度? 定义 —— 指“在一定条件下,化学反应中反应物转变为生成物的快慢。” 简单地说 —— 就是完成某反应所需要的时间 。 怎样表示化学反应速度 ?

二 化学反应速度的表示 —— 化学反应速度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反应速度的单位有: mol/ L.S mol /L.min mol /L.H

对于同一反应,选用不同物质浓度变化表示的速度之间有什么关系? 实践证明: 对于同一反应,选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度不一定相同,但用各种物质浓度变化表示的速度之比,等于它们在反应式中各自的计量系数之比。

同一反应,选用不同物质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度之间的关系—— 简单的说: 同一反应,用各组分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度之比,等于它各自的计量系数之比。 对于一般反应 : aA + bB = dD + eE VA/ a = VB/ b = VD/ d = VE/ e

第二节 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基本概念和术语 1 基元反应——“由反应物微粒(可以是分子、原子、离子 、自由基等)一步直接完成的反应称为基元应。” 2 简单反应——“由一个基元反应构成的反应称为简单反应。” 基元反应和简单反应是同义术语。

3复杂反应——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基元反应构成的反应称为复杂反应或非基元反应。 由一个基元反应构成的简单反应并不多,不是特别指明,一般化学反应式都属于化学计量方程式。 4 化学计量方程式—只反映哪些物质参加了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以及反应物和产物之间总的量的关系,不能说明反应经历的途径的反应方程式。

影响化学反应速度的因素 首先是反应物的本性 — 这是内因。 另外还有外界条件 — 这是外因。 外因主要是:T、C(P)和催化剂。

反应速度理论 1 过渡状态理论: 阿仑尼乌斯提出的——他认为:反应物变为产物必须经过一个中间活化状态(即成为活化分子),这时旧的化学键逐渐断裂,新的化学键逐渐生成,形成产物。活化分子% 与反应速度成正比。

2 碰 撞 理 论 基本论点: (1)反应物分子间的相互碰撞是发生化学反应的先决条件,但只有少数“活化分子”间的“有效碰撞”才能发生反应。 (2)化学反应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内发生的“有效碰撞”次数 。 数学表达式: V = Zf Z-总碰撞数(或碰撞频率) f-有效碰撞%(或活化分子%)

活化分子和活化能 活化分子 —— 指能量大于某一最低值(E最低)且能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 “有效碰撞”—— 即分子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的碰撞。 活化能 —— 即由普通分子转变为活化分子需要吸收的能量 。 Ea = E最低(普通)— E平均(活化)

一 速度方程和速度常数 1 质量作用定律 恒温下的V可由质量作用定律表示: 质量作用定律表述如下—— 一 速度方程和速度常数 1 质量作用定律 恒温下的V可由质量作用定律表示: 质量作用定律表述如下—— “在恒定温度下,简单化学反应的反应速度与反应物浓度系数次方的乘积成正比。” V = k CAa CBb 其数学表达式即速度方程,速度方程定量地反映了反应物浓度 C与 反应速度 V 的关系.

2 速度常数 — 即单位浓度时的反应速度 速度常数的性质: (速度常数用K表示) (1) K 取决于反应的本性,其它条件相同时,K 大对应的 V 快, K 小则 V 慢。 (2) k 与 浓度无关而与温 度有关,通常,温度升高速度常数 k 值增大,V 快,相反则慢。

速度常数的性质 (3) (3)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度 V 的 K 之比,等于对应物质的系数之比。 即:aA + bB = cC + dD KA/a = KB / b = KC/c = KD/d 据速度常数 K 性质和速度方程,已知某浓度 C 时的反应速度 V ,即可算出 K 的值: V = KCAa.CBb

使用质量作用定律应注意: 1 只有简单反应才能直接根据质量作用定律按反应式写出速度方程式。 即直接以反应物在反应式中的系数作为速度方程中浓度的整指数。 2 复杂反应不能用质量作用定律写速度方程,其速度方程只有通过实验才能确定。

二 反应级数 1 定义——速度方程式中各反应物浓度的指数之和称为该反应的反应级数,而各反应物浓度的指数则称为该反应物的反应级数。 二 反应级数 1 定义——速度方程式中各反应物浓度的指数之和称为该反应的反应级数,而各反应物浓度的指数则称为该反应物的反应级数。 2 取值——反应级数不一定是整数,可以是分数,也可以是零。 若反应级数为零,表示反应速度与反应物浓度无关。

3 反应级数的意义 一级反应其 V 与 C(反应物)的一次方成正比,即 C(反应物)增大为原来的 X 倍,V 也增大 X 倍。 ------------------ 以此类推。

4 反应级数的确定 即可求出速度常数K。方法步骤如下: (1)首先通过实验测定 C 随t的变化,求出 c-t 数据。 反应级数的确定实际就是确定速度方程,因为确定了反应级数 m、n,即可写出速度方程,由方程和反应物C数据, 即可求出速度常数K。方法步骤如下: (1)首先通过实验测定 C 随t的变化,求出 c-t 数据。 (2)绘出 C-t曲线,并求出不同t的V。 (3)再找出 V 与 C 的指数关系,即可确定 m、n。

注 意 (1) 测定时,为了排除干扰,通常是测定反应开始时的初始速度。 (2)在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反应物时, 为了分别确定各反应物的反应级数,通常只改变某一反应物C,而固定其它反应物C,这样才能看出某反应物 C 与V的关系。 (3)确定V与某反应物C的指数时,有两种方法:一是观察法;二是公式法。

三 反应机理 反应机理—— 反应速度理论中,把“化学反应经历的途径称为反应机理。” 可以说:反应机理就是完成一个化学反应的具体步骤。

1基元反应和非基元反应 研究反应机理的意义: 实践证明:真正的基元反应并不多,绝大多数反应都是分步进行的复杂反应。 研究反应机理的意义: ——可深入探讨反应的步骤,了解各步骤的特征和相互联系,揭示化学反应速度的本质,使人们能自觉地控制反应速度,让反应按人们的意志进行。 学习反应机理时注意: 反应机理不是理论推导的,不是计算得出的,而是实验测出的。

2 反应分子数 反应分子数——指基元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反应物微粒数。 例如:反应分子数为 2 的下述反应: 基元反应 NO2 + CO = NO + CO2 --- 2 注意:(1)说到反应分子数,是指基元反应而言的 ; (2)在基元反应中,反应级数 == 反应分子数; (3)非基元反应没有反应分子数的概念,但各步反应可以讨论反应分子数。

3 反应级数与反应分子数的区别——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反应级数——是根据速度方程确定的,是宏观概念。 反应分子数——是根据基元反应确定的,是微观概念。

注 意 对于基元反应或 简单反应,既有反应分子数的概念,又有反应级数的概念,并且,反应级数=反应分子数。 注 意 对于基元反应或 简单反应,既有反应分子数的概念,又有反应级数的概念,并且,反应级数=反应分子数。 对于复杂反应, 只有反应级数的概念,没有反应分子数的概念,并且,复杂反应的级数与反应式中的计量系数无关。

四 反应速度规律与反应机理的关系 但这只是一般情况,不绝对。因为有的反应条件不同,其机理也不同。 前述,反应级数是通过实验确定的, 若 m = a、n =b 则反应是基元反应。 但这只是一般情况,不绝对。因为有的反应条件不同,其机理也不同。 因此,仅由实验测出 m = a n = b 也不能得出该反应一定是基元反应的结论,只能说可能是基元反应,还必须从多方面去验证。

第三节 温度对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 V大约增快2~3倍。 可以用反应速度理论来解释。 T 对 V 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大多数化学反应的 V 随 T 升高而增大。 一般而言:T 每升高 10 度, V大约增快2~3倍。 为什么T如此显著地影响 V ? 可以用反应速度理论来解释。

一 反应速度理论 1 过渡状态理论: 阿仑尼乌斯提出的——他认为:反应物变为产物必须经过一个中间活化状态(即成为活化分子),这时旧的化学键逐渐断裂,新的化学键逐渐生成,形成产物。活化分子% 与反应速度成正比。

2 碰撞理论 基本论点: (1)反应物分子间的相互碰撞是发生化学反应的先决条件,但只有少数“活化分子”间的“有效碰撞”才能发生反应。 (2)化学反应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内发生的“有效碰撞”次数 。 数学表达式: V = Zf Z-总碰撞数(或碰撞频率) f-有效碰撞%(或活化分子%) -

二“活化分子”和 “活化能——Ea” 1 活化分子 —— 指能量大于某一最低值(E最低)且能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 “有效碰撞”—— 即分子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的碰撞。 可见:活化分子不同于普通分子。 活化分子具有以下特性:

活化分子的特性: (1)具有足够高的能量,能发生有效碰撞; (2)是由普通分子吸收足够的能量而变成的; (3)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与 V 成正比。

2 什么是活化能(Ea) ——有不同的提法 —— 这种提法比较笼统,意义不十分明确。因此,后来有人作了改进。 Ea = E最低 - E平均

塔尔曼Ea及意义 是活化分子的平均能量(E*)与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E)之差。 Ea = E* - E

塔尔曼Ea的意义: (1)某个反应的Ea代表了在反应物分子转变为产物分子过程中必须克服的能峰的高低,其值取决于反应物的本性,即反应物分子的结构。(因分子键能越大,Ea越大,可见:Ea体现了分子结构对V的影响。) (2)Ea 与化学 V 密切相关 Ea越大,活化分子% 越小,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内有效碰撞次数越少,V 越慢 ;相反,Ea越小-----则 V 越快。

实验证明: (1)反应物要转变为产物,首先必须吸收能量 Ea ,Ea 越大,反应阻力越大,即破坏旧键需要的能量越大,V 越慢; 相反,吸收 Ea 越小,则 V 越快。可见, Ea 是决定化学反应的内因。 (2)正逆反应均通过同一活化状态,正逆反应活化能之差,即等于反应热。 反应热 H = Ea — Ea’ 即反应物与产物平均能量的差值。

用活化能解释V时注意: (1)反应热 = Ea — Ea’ 该式只适用于基元反应及符合阿累尼乌斯公式的反应。 (2)184页中的图也只适用于基元反应,不适用于复杂反应。因为复杂反应的 Ea ,是各基元反应 Ea 的代数组合,所以实验测出的复杂反应的Ea 称为“表观 Ea .” (3)一般化学反应 Ea = 60  250 Kj/mol, 若Ea < 40 KJ/mol 则 V 很快,一般无法测 ; 若Ea > 400 Kj/mol 则 V 很慢 。

三 用活化分子、Ea解释 C、T对 V 的影响 应用“活化分子”和 Ea 的概念,结合碰撞理论,可以定性的解释 C、T、P 等因素对 V 的影响。 前述,碰撞理论认为:V = Z f Z— 总碰撞数(或碰撞频率) f— 有效碰撞% (即活化分子%) 上式可见: 凡能改变Z和f的因素都可改变 V 。

1 解释 C 对 V 的影响 一定条件下,C增大使 V 增大的原因: “在一定 T 下,指定反应体系中 f是一定的,当 C(反应物)增大,虽然 f 不变,但单位体积中C(反应物)增大,反应物分子总数增大,Z增大,所以 V 增大。”( P的影响与C相同) 可见: C 只能改变速度公式中一个因素。 这是定性解释,定量解释已由速度方程讨论过。

2 解释T对 V 的影响 C 不变 ,T 升高使 V 加快的原因: 主要是反应物中很多分子获得能量 成为活化分子,f 显著增大; 同时,T 升高使分子运动速度加快,Z 也增大; 由于以两方面的原因,T 升高使 V显著加快。(这是定性解释)

四 阿累尼乌斯公式 K = Aexp(-Ea/RT) 上式又称V的指数定律。 1 公式: K = Aexp(-Ea/RT) 上式又称V的指数定律。 由于 K 与 T 的关系是指数函数, T 的微小变化都会使 K 发生很大变化,而 K 大 一般 V 也快,所以 T 显著的影响 V。

2 阿累尼乌斯公式的应用 (1) 通过实验测出不同 T 下的 K,用作图法求出 反应的 Ea。 (2)对于已知 Ea 的反应,可利用公式算出不同 T 下的 K。

第四节 催化剂对V的影响 催化剂分为两种: 正催化剂、负催化剂。 无论正、负催化剂都具有催化作用。 一 基本概念 1 催化剂 —— 指“凡能改变反应速度,而其本身在反应前后化学组成和质量都不改变的物质。” 催化剂分为两种: 正催化剂、负催化剂。 无论正、负催化剂都具有催化作用。 2 催化作用——指催化剂所起的改变反应速度的作用。

基 本 概 念 3 助催化剂 —— 指本身对某一反应不起催化作用,但加入该反应的催化剂中就能显著提高催化作用的物质。 4 催化毒物 —— 即催化剂中含有的会严重降低甚至完全破坏催化剂催化能力的少量杂质。

二 催化作用原理 注意:催化剂改变反应速度 V 的机理与 C ( P )、T 不同。 催化剂为什么能改变化学 V? 许多实验证明: 催化剂之所以能加快反应V,是因为它改变了反应机理,降低了反应的Ea,从而改变反应 速度 V 的。 注意:催化剂改变反应速度 V 的机理与 C ( P )、T 不同。

1 催化剂通过改变反应机理降低反应 Ea 加快 v, 但只能改变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 而不能改变 K 和平衡状态 ; 催化剂的性质 1 催化剂通过改变反应机理降低反应 Ea 加快 v, 但只能改变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 而不能改变 K 和平衡状态 ; 2 催化剂同等程度加快正、逆反应V; 3 催化剂只能加快热力学认为能发生的反应的 V,不能使热力学认为不能自发的反应发生; 4 催化剂具有选择性 。

本章主要内容: 二 介绍了反应速度理论: 涉及活化分子、活化能、活化分子%、有效碰撞等概念 ;包括: “碰撞理论”和“过渡状态理论” 一 介绍了化学反应速度及表示: 二 介绍了反应速度理论: 涉及活化分子、活化能、活化分子%、有效碰撞等概念 ;包括: “碰撞理论”和“过渡状态理论” 三 建立了化学反应速度方程式及有关概念: 基元反应、简单反应、复杂反应、反应分子数、反应级数等。 四 影响化学反应速度的因素: 反应物本性、浓度、温度、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