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原位杂交 核酸原位杂交技术就是利用放射性或非放射性标记的已知核酸探针,通过放射自显影或非放射检测系统在组织、细胞及染色体上检测特异DNA或RNA序列的一种技术,是一种直接、简便的研究基因定位和表达的方法。 原位杂交的杂交双方是待测核酸序列及探针,待测核酸序列可以是克隆的基因片段,也可以是未克隆化的基因组DNA和细胞总RNA。核酸探针是指用放射性同位素、非放射性荧光染料直接或间接标记的,能与特定的核酸序列发生特异性互补的已知DNA或RNA片段。根据其来源和性质可分为cDNA探针、基因组DNA探针、寡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Southern 杂交. 实验目的  学习用地高辛标记探针进行 DNA 分子杂 交的原理。  掌握用地高辛标记探针进行 DNA 分子杂 交的方法。
Advertisements

Southern 杂交. 实验目的  学习用地高辛标记探针进行 DNA 分子杂 交的原理。  掌握用地高辛标记探针进行 DNA 分子杂 交的方法。
荧光原位杂交实验 F 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原位杂交 (In situ hybridization) 1 )同位素原位杂交 (Isotopic in situ hybridization) ——70 年代 2 )非同位素原位杂交 (Non-isotopic.
DNA 的 结 构 DNA 的 结 构. 课 前 提 问 1.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阶段: 2. 遗传物质的特点: 3. 证明 DNA 是主要遗传物质的实验什么 ? 4. 如果噬菌体 DNA 用放射性 31 P 标记,请问, 在正常细菌体内合成的子代噬菌体 DNA 中, 是否全部含有放射性 31.
第四节 RNA 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RNA 的种类和功能 核糖体 RNA ( rRNA ):核蛋白体组成成分 转移 RNA ( tRNA ):转运氨基酸 信使 RNA ( mRNA ):蛋白质合成模板 不均一核 RNA ( hnRNA ):成熟 mRNA 的前体 小核 RNA ( snRNA ):
分子生物学部分开发实验 植物遗传亲缘关系研究.
基因探针 CHEN PU YAN.
矿物质与畜禽营养 项目目标 理解矿物质的营养原理;能应用矿物质的营养特点,预防和治疗畜禽矿物质元素缺乏症
三峡大学医学院 盛德乔 分子杂交与印迹技术 三峡大学医学院 盛德乔
转基因动物和动物克隆 一、转基因动物(概念、研究、问题) 二、转基因的“动物药厂” 三、抗感染动物
核酸分子杂交.
DNA重排的检测方法 马欣荣 高方远 康海歧.
选修Ⅲ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专题1 基因工程 1.3 基因工程的应用 淮南一中 张秀娥.
門神 在傳統觀念中,門是居住環境中與外界相通的出入口,具有重要的屏障作用。門神顧名思義就是護宅守門的神仙,每逢過年,上至天子百官下至普通百姓,家家戶戶必在門上張貼門神,以保一家平安。 門神種類主要有宅第大門上將軍武門神、內室門戶上祈福文門神,還有童子門神、仙子門神等,形象豐富多樣,皇家貴戚還往往在畫上瀝粉貼金,十分吉祥喜慶。
第三章 生物科学与健康 第一节 疾病与诊断.
第二十二章 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
医 学 遗 传 学 遗传病的诊断.
Molecular biology for ecologists
1.2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课时2 DNA的结构与复制 一、高考要求 内容标准及等级要求 学习要求 概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B) 说出DNA分子的基本单位
DNA 的 复 制.
一轮复习 细胞的增值.
泥沙与水土保持 汇报人:曹文洪 2010年7月15~22日 新疆.
1.还原糖 2.脂 肪 3.蛋白质 10叶绿素 4.质流动 5.分 裂 6.酶温度 7.酶- PH 8.酶效率 9.酶水解 11.分 离 12.复 原 13.取DNA.
第七节 分子杂交技术.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简介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3 2010年3月 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室 包春莹
C 1.关于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B.病毒的遗传物质主要是RNA
问 题 探 讨 1.DNA的中文全名是什么? 2.为什么DNA能够进行亲子鉴定? 3.你还能说出DNA鉴定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吗?
教学目标 1. 掌握基因的含义,以及基因、DNA、染色体之间的关系 2. 理解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转录、翻译的含义、过程)
第4章 基因的表达 第1节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基因的表达 凌通课件.
第二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13-14学年度生物学科教研室总结计划 2014年2月.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第二章 第三节 细 细胞溶胶 内质网 胞 核糖体 质 高尔基体 线粒体 第一课时 浙江省定海第一中学 黄晓芬.
第三章 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 第一节 细胞形态结构的观察方法 一、光学显微镜技术 = 显微镜和显微镜的分辨能力
分子杂交技术与应用.
分子杂交及生物芯片技术 申川军 广州中医药大学生物化学教研室.
模块九 植物遗传转化技术.
· 全球变暖 · 臭氧的破坏与保护 · 酸雨危害与防治
实验六 细胞核和线粒体的荧光观察.
植物生物技术 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 学院植物科学系.
第六章 常用分子生物学技术.
The Basic Technologies for DNA Manipulations
第五章 基因扩增.
WESTERN BLOTTING 基本原理与方法
第五章 原位杂交组织化学 (in situ hybridization histochemistry) 刘颖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
流式细胞术 在微生物学中的应用 彭公峰
第二节 分子杂交及相关技术 。 分子杂交包括:DNA-DNA杂交,DNA-RNA杂交及蛋白杂交等。
第十八章 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 (gene diagnosis and therapy).
胚胎原位杂交检测基因的时空表达模式.
基于高中生物学理性思维培养的实践性课例开发
专项考能集训(四)  碱基含量及DNA复制有关的计算.
第二节 DNA分子的结构.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遗传物质--核酸 核酸分子组成 核酸分子结构.
光合作用的过程 主讲:尹冬静.
基于高中生物学理性思维培养的实践性课例开发
第五节 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两种物质的性质 浓度 pH值 共轭酸碱对间的质子传递平衡 可用通式表示如下: HB+H2O ⇌ H3O++B-
H基因库(重链基因连锁群): --- 第14号染色体 κ基因库(κ链基因连锁群): --- 第2号染色体 λ基因库(λ链基因连锁群):
基因 遗传物质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肤色 基因 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眼皮单双 血型 控制生物性状 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DNA 的 复 制.
温州中学选修课程《有机化学知识拓展》 酯化反应 温州中学 曾小巍.
遗传病的分析3 培养细胞的染色体制备.
自信,是无尽智慧的凝聚 平淡,是成功路上的驿站 走上成功讲台 --从评委视角谈魅力课堂! 温州市第八中学 李先明
基因信息的传递.
第三节 转录后修饰.
细胞分裂 有丝分裂.
五.有丝分裂分离和重组 (一) 有丝分裂重组(mitotic recombination) 1936 Curt Stern 发现
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细胞信号通路检测(一) 总蛋白提取.
讨论:利用已经灭绝的生物DNA分子,真的能够使灭绝的生物复活吗?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四节 原位杂交 核酸原位杂交技术就是利用放射性或非放射性标记的已知核酸探针,通过放射自显影或非放射检测系统在组织、细胞及染色体上检测特异DNA或RNA序列的一种技术,是一种直接、简便的研究基因定位和表达的方法。 原位杂交的杂交双方是待测核酸序列及探针,待测核酸序列可以是克隆的基因片段,也可以是未克隆化的基因组DNA和细胞总RNA。核酸探针是指用放射性同位素、非放射性荧光染料直接或间接标记的,能与特定的核酸序列发生特异性互补的已知DNA或RNA片段。根据其来源和性质可分为cDNA探针、基因组DNA探针、寡核苷酸探针、RNA探针等。

原位杂交的基本原理 当溶液中的DNA分子经高温或高PH处理后,DNA双链分子会变性产生两条单链,如果将温度逐渐下降或PH恢复到中性,单链会按照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重新形成氢键恢复到原来的双链结构。如果两条单链的来源不同,只要它们之间的碱基顺序同源互补或者部分同源互补,在条件适宜时,就可以全部或部分复性,产生分子杂交。

原位杂交技术包括有:菌落原位杂交(colony in situ hybridization)、斑点杂交法(Dot blot)、Southern印迹杂交(Southern blot)、Northern印迹杂交(Northern blot)、组织原位杂交(Tissue in situ hybridization)和基因组原位杂交(Genome in situ hybridization) 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技术在生命科学的研究中可视为一项革命性的技术。它使它们的研究从器官、组织和细胞水平走向分子水平。为各个学科的研究带来突破性的进展。其中特别突出的是细胞或组织的基因表达、染色体分析、病毒诊断和发育生物学。

原位杂交技术主要步骤: 材料处理及细胞样品的固定; 样品的制备和预处理; 探针的制备和预杂交; 探针及样品的变性; 杂交温育; 检测杂交信号,进行结果分析。

染色体制片技术发展 染色体制片主要包括三类:一是中期染色体制片,二是粗线期染色体制片,然后是DNA纤维制片 。 中期染色体具有良好的形态结构,容易辨认,分辨率低,仅能达到1~3Mb,可检测到的DNA序列间长度一般要求超过1Mb。 粗线期的染色体的线性长度约为中期染色体的5~30倍,分辨率可达100kb,可识别的DNA片段长度大于100kb 。 DNA纤维制备技术所产生的染色体纤维的分辨率接近游离态DNA双螺旋,实际实验中可以达到几个kb。

玻片的处理 原位杂交程序繁杂而且周期长 ,DNA更需要在玻片上表现出强有力的粘附性。 常用的粘附剂有铬矾-明胶液、多聚赖氨酸溶液 、Vectorband Reagent粘附剂 、Tricholosilane(分子式为SiCl3-(CH2)6-CH=CH2 ) 、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3-Aminopropyl- triethoxysilane, APES )

探针制备技术 探针的制备主要采用缺刻平移法、随机引物法或者PCR扩增合成,对同位素标记探针的方法还经常用到末端标记法。 而探针的标记物分为同位素标记和非同位素标记两大类,前者标记物一般为3H 、35S或32P;,后者有生物素或地高辛的间接标记或者利用FITC或者罗丹明对探针分子进行直接标记。

探针标记方法 放射性标记有体内标记法及体外标记法 。 体外标记法不需要活体生物,所得探针放射性较高。故一般用体外标记法。体外标记法有两种:化学法和酶法。 化学法是通过标记物的活性基团与核酸分子中的某种基团发生化学反应而进行标记,标记物直接与核酸分子相连。 酶法是先将标记物标记在核苷酸上,然后再通过酶促聚合反应使带标记的核苷酸掺入到核酸序列中,产生核酸探针。常用的有切口平移法、随机引物法、未端标记法。

切口平移法 原理:DNA酶I在Mg2+离子存在时,能在双链DNA的各股单链的不同位置上造成随机切口,然后在存在着一种已标记DNTP底物(如Dig-dUTP)的体系中用大肠杆菌聚合酶I(pol I)进行5’→3’修复合成,在这个反应过程中将已标记的DNTP合成进DNA链中。

该方法使用时应注意: 切口平移法可对环状或线性双链DNA进行标记。一般对克隆的DNA片段用这种方法标记的效果较好。 A.只能标记双链DNA,使用探针时要预先变性后再使用,而且标记时DNA片段不太小; B. DNA酶I使用的量要合适,太多会将DNA模板切碎,不能进行标记反应;太少则不能有效地打开缺口,使标记物不能进入缺口; C. 标记时间不能太短,太短时间会造成标记量不足,影响杂交的进行。

随机引物合成法 用一些随机引物和探针DNA片段一起加热变性,退火后,引物与单链DNA互补结合,再在大肠杆菌聚合酶I的作用下,按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不断在其3’端添加标记的单核苷酸修补缺口,合成新的探针片段。

随机引物法是近几年来兴起的一种有效的标记方法,可与PCR技术方法结合进行引物的标记。此法对于较小的DNA片段也能很好地进行标记,一般对基因组DNA进行标记时用这种方法的效果较好。 除此之外,该方法有如下一些优点: A.模板的纯度不是很高也可以进行标记; B.反应比较稳定,可通过延长反应时间来增加探针产量; C.标记的探针活性高,易于杂交的检测; D.该方法可以在低熔点琼糖中进行,易于回收探针。

末端标记法 生物素光照法 该标记方法标记的是线性DNA或RNA的5’端或3’端。   末端标记法 该标记方法标记的是线性DNA或RNA的5’端或3’端。 5’端标记时,先用碱性磷酸酶切除5’端的磷酸基团,然后用T4多聚核苷酸激酶催化标记的ATP连接到DNA片段5’端,从而使DNA片段成为标记探针; 3’端标记时,用未端转移酶催化已标记的DNTP加到寡核苷酸的3’端,成为标记探针; 未端标记法常用来进行各种放射性探针的标记。 生物素光照法 光敏生物素在紫外线照射下与DNA或RNA的碱基发生化学反应,与核酸形成牢固的共价结构,再借助于酶的显色反应,即可显示杂交的位置。

原位杂交的基本步骤 1.制片 染色体原位杂交要求高质量的细胞学制片,因而需要最好的细胞分裂相。 细胞分裂相应尽可能干净,没有细胞壁和细胞质的干扰。 用RNA酶除去细胞质中的RNA,避免其与探针DNA杂交。 用蛋白酶K酶解以增大材料的渗透性并除去与DNA粘连且抑制探针杂交的蛋白 。

2.杂交液的配制 杂交液所含成分除大约2.5 ng/ul的标记探针DNA外,还包括: 0.1SDS,它有助于探针的渗透; 2×SSC,作为调节探针洗脱强度的缓冲液; 封阻DNA:浓度通常为探针DNA的1~100倍,作用是杂交掉探针中的相似序列,阻止探针DNA与非目标DNA的粘连,即用于阻止探针与非特异位点或非目标DNA杂交。

3.变性及杂交 制片DNA一般用70%去离子甲酰胺于70%下变性2分钟即可。 杂交探针需于70-90℃ 下变性10分钟。 注意:在每次变性后,都需要将样品用冰迅速冷却,以保持变性后单链状态。 杂交一般是在探针温度大约在Tm-25℃ (基因组原位杂交一般是37℃)、避光恒温条件下进行,持续时间可以是12-20小时,在此期间,要注意保湿。

4.洗脱 洗脱的目的是去掉杂交弱的探针,减少杂交背景,有利于信号的检测。一般用2×SSC洗3次,每次5~10min, 其中第1和第2次用42℃,第3次用室温洗。在第2次洗的2×SSC中含有50%甲酰胺。 原位杂交实验最初的洗脱强度应该低一些,有助于探针与目标DNA形成专一性结合。增大洗脱强度可以除去非专一性杂交阻止部分或全部交叉杂交的作用,减少杂交背景,但可能会减少信号的强度。

5.检测 (1)    利用酶催化显色反应识别 (2)    荧光显微镜观察杂交信号 基因组原位杂交大小麦杂交后代中大麦遗传物质的鉴定

以特异序列为探针鉴定rDNA在染色体上的分布

原位杂交技术在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 中期及间期细胞遗传学分析 染色体结构变异鉴定 检测基因扩增和缺失 基因或者特异性DNA序列的定位 染色体RNA和基因组进化的研究

附:染色体核型模式照片和核型图

附:减数分裂花粉母细胞染色体配对情况

附:染色体分带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