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人:李鴻亮 臺南市國教輔導團 資訊融入媒體素養教育教材研習 臺南市蚵寮國小 20140418 微電影製作要領-- 鏡頭語言與運鏡概念 主講人:李鴻亮 臺南市國教輔導團 資訊融入媒體素養教育教材研習 臺南市蚵寮國小 20140418
演講大綱 攝影機運鏡 基本的運鏡技巧 拍攝器材 Pan Tilt Dolly Pedestal Zoom 鏡頭語言
運鏡--技術與藝術 攝影師用鏡頭,拍畫面、、技術、、 攝影師用鏡頭,說故事、、藝術、、 觀眾解讀「鏡頭語言」,了解影片、、
「運鏡」-操作攝影機 鏡頭就是觀眾的眼睛 使用攝影機的構圖概念,有如使用照相機 但攝影機,還需呈現「連續」的概念 動態影像,是交代過程、因果、經過的媒體形式
拍攝器材的多元化 拍攝器材包括: 業餘類:手機、行動載具拍攝, APP剪輯 半專業類:DV、數位攝錄影機拍攝,桌機剪輯 專業類:HDV、BetaCam拍攝,工作站剪輯
基本的運鏡技巧 基本技巧包括: Pan right / Pan left (左右) Tilt up / Tilt down (上下) Dolly in / Dolly out (前後) Pedestal up / Pedestal down (升降) Zoom in / Zoom out (遠近)
Pan 自左項右、帶過搖拍﹙Pan right﹚ 自左項右、帶過搖拍﹙Pan left﹚ 描述性、說明性的拍攝手法 有如用眼睛看過、用口語述說、唸出腳本 我們現在看到的就是、、、 那成千上萬的、、、就是
Left hand side Pan left 自左項右 帶過搖拍 自右向左 帶過搖拍 Pan right Right hand side
Tilt 從下向上,仰角拍﹙Tilt up﹚ 從上向下,俯角拍﹙Tilt down﹚ 從下向上看,表自身卑微、仰望高大壯觀 從上向下看,表自身高貴、鄙視欺壓弱小 表達立場、眼光、身分、角度
Tilt up 從下向上 仰角拍 從上向下 俯角拍 Tilt down
Dolly 從後向前,推機、人走、跟拍﹙Dolly in﹚ 從前向後,拉機、人退、跟拍﹙Dolly out﹚ 觀眾變成第一人稱 從客觀的旁觀,到主動的參與 尋幽訪勝、一探究竟 有動態的感覺
從後向前 推走 拍 從前向後 拉走 拍 Dolly in Dolly out
Pedesdal 從下向上,搖上、站起、虹架升拍﹙Pedestal up﹚ 從上向下,搖下、落下、虹架降拍﹙Pedestal down﹚ 表上帝、第三人稱的旁觀知曉 表豁然開朗 或者淡淡的離開的感覺 有動態的感覺
從下向上 搖升起 拍 從上向下 搖下降 拍 Pedestal up Pedestal down
Zoom 從寬遠縮向窄近,推近特寫拍﹙zoom in﹚ 從窄近開向寬遠,拉開廣角拍﹙zoom out﹚ 開始注意新焦點、介紹新事物 結束上一段劇情、轉換新心情 轉換場景,相反觀點
從遠縮向近 特寫 拍 從近開向遠 廣角 拍 Telephoto Zoom in Zoom out Wide angle
如何「運鏡」? 是實作(技能)、是概念(認知) 、也是美感(情意) ‧‧‧ 複合式的、又不可分割的能力‧‧‧ 多看、多練習‧‧‧
雙重「運鏡」 技巧純熟的攝影師,能夠同時操作一種以上的微調動作,使得畫面看來始終唯美‧‧‧ 邊拍邊對、跟拍跟調 一方面在Zoom in / out 一方面在focus in / out 一方面在pan right / left
行動裝置的「運鏡」 業餘拍攝者,利用手機、平板電腦拍攝時,由於沒有調整zoom與focus的按鍵,拍攝者必須注意平穩: 一手持行動裝置,按開關鈕,一手撥調螢幕上的zoom in / out框格 身體前進後退,作dolly in / out 效果 使用一般相機的三腳架 架設迷你三腳架,使用手機固定夾
運鏡是「複合式的」能力 能熟悉「運鏡技巧」:是概念、原則、應用的綜合型教學目標 概念=能舉「例子」、舉「非例子」 原則=能說明概念與概念之間的「關係」 應用=能運用知識「於類似情境中」 解決問題=能運用線索、條件,「判斷狀況、嘗試錯誤」 因此,學習方式為:講解、示範、操作、帶領操作
帶領演練 要領講解‧‧‧ 操作演示‧‧‧ 學生練習‧‧‧ 教師講評‧‧‧ 重複以上的步驟‧‧‧
鏡頭語言 鏡頭語言不是口說的語言,而是電影詮釋主題的方式 是運用人物變化、故事、聲音、畫面、攝影機移動等技巧,做為敘事手段 進而推進情節、塑造人物、使情節充滿張力
解碼微電影的鏡頭語言 攝影師運用鏡頭,在說話‧‧‧ 觀眾解讀鏡頭語言,了解影片‧‧‧ 在這個「微世代」裡, 素人演員、手機、平板,都在說故事‧‧‧ 「微攝影師」用鏡頭「敘事」‧‧‧
總 結 不同的運鏡、語言,都是在編劇‧‧‧ 導演在編劇、觀眾也在編劇‧‧‧ 老師在編劇、學生也在編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