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变更地籍调查与测量.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十一课 公正处理民事关系. 听歌曲《我想有个家》,阅读结婚誓词,回答 : 如何才能拥有一个幸福、温馨的家庭? 导 入 导 入 探究活动一:幸福、温馨家庭的讨论 亲情和爱情的精心维护 法律的有力保护 品味 与 感悟 家庭是父亲 的王国,母 亲的世界, 儿童的乐园 。 —— 爱默生.
Advertisements

輔導處八月份主管會報 報告人 : 洪自強. 輔導組本月工作 【行政文書】 建置 100 學年度工作資料夾 擬訂 100 學年度第一學期行事曆 【認輔工作】 匯整 100 學年度續接個案資料 輔導教師持續關心責任班級高關懷個案 統整國小轉銜個案資料 (3 位 ) 【通報案件】 通報性騷擾案件 1 件.
学年高三一轮复习 第五章 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第 3 节 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作课人:李明 单 位:河南省淮滨高级中学 时 间: 2015 年 10 月 12 日.
延边大学 2016年度本科专业评估指标体系解读.
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北京市第十一中学 张芊丽 2008年1月.
2009年中考备考 讲座.
未來發展趨勢與挑戰 2015「江丙坤先生學術講座」專題演講 國立臺北大學亞洲研究中心 榮譽顧問暨亞洲金融季報總編輯 李勝彥
导前语 一、文学理论的学科定位 (一)文学理论是一门人文科学 (二)文学理论在高校教学体系中的地位 二、文学理论课程安排及重点
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 第 九 章 会 计 报 表.
第一章 专利的种类 一、发明专利 20年 二、实用新型专利 10年 三、外观设计专利 10年
第五十章 旅外华人现代汉语文学 回目录.
区位因素分析专题.
翻轉教學 學思達教學法 之理論與實務 台灣台北中山女高 張輝誠
文题: (1)请以“从此,我(他/她)不再_____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2)以“做人从_____开始”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3)请以“你还会____吗”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第八章   股利分配 本章主要介绍了影响股利政策的因素、主要的股利政策、股利支付的程序及方式、 股票分割及股票回购等问题。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不同股利政策的具体做法,掌握股票股利的作用,了解股票分割和股票回购的涵义及影响。
导入新课 俄罗斯首任总统叶利钦.
1Z 会计基础与财务管理 1Z 会计的职能与核算方法 …2011 会计的职能(熟悉) 一、会计的概念
文明史范式.
金陵科技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基础”教研室.
脾胃病的饮食调理和中医治疗 贵州省中医院脾胃病肝病内科 医生:朱国琪.
学校消防安全培训.
小寶寶家庭保健護理小常識 講師:郭洽利老師
教育老兵教學經驗談 何進財 曾任 教育部社教司司長 訓委會常務委員 中央警官學校兼任講師 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兼任副教授 國立陽明大學兼任副教授
山东建筑大学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建筑工程及装备) 申报及建设情况汇报
第 一 章 第一節 史前與夏商周三代的傳承.
沪深300股指期货早报 永安期货济南营业部 作者:王庆森 手机:
供需难言改善,焦炭反弹渐弱 上海金源期货有限公司 李江.
会计从业资格 主讲:栗银芳.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7) 四川财经职业学院.
新准则框架与首次执行 企业会计准则 主讲人:陈清宇.
碘缺乏病.
问题解决与创造思维 刘 国 权 吉林省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
第四单元 自觉依法律己 避免违法犯罪.
第五章 病因病机.
歷史是什麼?.
第四节 会计监督.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3) 四川财经职业学院.
13.1 斜率 A 斜坡的斜率 B 斜率和傾角 C 根據等高線求斜率 目錄 斜率 A 斜坡的斜率 B 斜率和傾角 C 根據等高線求斜率 目錄.
马来西亚航班失踪 原定0点41分从马拉西亚首都吉隆坡起飞,6点30分抵达北京的一架波音777客机,却在起飞不久后与地面失联,至今全无踪迹。机上共载有239人,其中包含12名机组人员。227名乘客来自14个不同国家,其中有154名中国人。目前,航班仍然失联。中国、马来西亚、越南、美国等多国投入搜救中。让我们一同守望MH370,为所有乘客祈福。
<<广东省中小学生体能素质评价标准>>
命题及其关系 命题.
安全系着你我他 安全教育知识竞赛.
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 山东省高青县实验中学:郑宝田.
《7.1 力》说课稿 丰城中学 杨青青.
第四课时 常见天气系统 阜宁一中 姚亚林.
《统计学原理》第一章习题 一.判断题部分 1 :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 象总体的各个方面。(× )
欢迎来到我们的课堂!.
游子心 中华情 美国大华府地区华人华侨 庆祝中国六十周年华诞.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 知识点7 道教教主老子圣迹 任务三 道 教 主题二 中国四大宗教 辉县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辉县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第二章 负债 1、负债的概念: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 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2、负债的分类 流动负债 短期借款
第四章第一节 增值税法律制度2 主讲老师:梁天 经济法基础.
100學年度土木工程系專題研究成果展 題目: 指導老師:3223 專題學生:2132、2313 前言: 成果: 圖1 圖2 方法與流程:
摩擦力.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 乘法分配律 单击页面即可演示.
初级职称前导课 第一章 资产 主讲老师:海伦老师(兰老师).
李伟庭老师 (彩虹村天主教英文中学老师) 相似三角形.
小太陽兒童人文藝術學院兒童畫展 地點:住院大樓9F、11F外走道( )
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
知识点二 国际环境法的实施.
第三章 弹性理论 弹性的一般定义 需求价格弹性的定义、计算公式、点弹性和弧弹性的区别 需求价格弹性的5种分类以及与总收益的关系
物流作業簡介.
團體衛生教育護理創意競賽 報告者:護理科 計畫主持人邱馨誼講師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 主讲 陈芝飞.
静电场中的无限大问题 物理无限远: 1、并非仅指场点到“无限远” 处的位移为无穷大
1.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知道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立体几何 空间的角.
坚持,努力,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第一章 四大金融资产总结 主讲老师:陈嫣.
美丽的旋转.
一.椭圆的定义 (1)定义:平面内两定点为F1、F2,当动点P满足条件点P到点F1、F2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F1F2|)时,P点的轨迹为椭圆;F1、F2是椭圆的两个焦点. (2)定义的数学表达式为:|PF1|+|PF2|=2a(2a>|F1F2|). (3)注意:定义中,“定值大于|F1F2|”(即2a>2c)是必要条件.当2a=|F1F2|时,动点轨迹是两焦点的连线段;而当2a
平面的基本性质 江苏省泰州中学 数学组 姜莹. 平面的基本性质 江苏省泰州中学 数学组 姜莹.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十章 变更地籍调查与测量

第一节 概 述 一、变更地籍调查与测量的作用与特点 二、地籍变更的内容 三、地籍变更申请 四、变更地籍调查与测量的准备 五、变更地籍要素的调查 六、变更地籍资料的要求 第二节 变更界址测量 一、更改界址的变更界址测量 二、不更改界址的变更界址测量 第三节 界址的恢复与鉴定 一、界址的恢复 二、界址的鉴定 第四节 土地分割测量* 一、概 述 二、几何法分割 三、数值法土地分割

第一节 概述 一、变更地籍调查与测量的作用与特点 第一节 概述 一、变更地籍调查与测量的作用与特点 是指在完成初始地籍调查与测量后,为适应日常地籍工作的需要,使地籍资料保持现势性而进行的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土地利用现状的变更调查。 1. 作用 (1) 保持地籍资料的现势性。 (2) 可使实地界址点位逐步得到认真的检查、补置、更正。 (3) 使地籍资料中的文字部分,逐步得到核实、更正、补充。 (4) 逐步消除初始地籍中可能存在的差错。 (5) 使地籍测量成果的质量逐步提高。

因此,变更地籍调查与测量是地籍管理的一项日常性工作,变更地籍调查与测量,通常由同一个外业组一次性完成。 2.特点: (1) 目标分散,发生频繁,调查范围小。 (2) 政策性强,精度要求高。 (3) 变更同步,手续连续。进行了变更测量后,与本宗地有关的表、卡、册、证、图均需进行变更。 (4) 任务紧急。使用者提出变更申请后,需立即进行变更调查与测量,才能满足使用者的要求。 因此,变更地籍调查与测量是地籍管理的一项日常性工作,变更地籍调查与测量,通常由同一个外业组一次性完成。

二、地籍变更的内容 1.更改边界宗地信息的变更情况 (1) 征用集体土地。 (2) 城市改造拆迁。 分为更改宗地边界信息的变更和不更改宗地边界信息的变更。 1.更改边界宗地信息的变更情况 (1) 征用集体土地。 (2) 城市改造拆迁。 (3) 划拨、出让、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包括宗地分割转让和整宗土地转让。 (4) 土地权属界址调整、土地整理后的宗地重划。 (5) 宗地的边界因冲积作用或泛滥而发生的变化等。 (6) 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宗地分割和合并。

2. 不更改边界宗地信息的变更情况 (1) 转移、抵押、继承、交换、收回土地使用权。 (2) 违法宗地经处理后的变更。 (3) 宗地内地物、地貌的改变等。如新建建筑物、拆迁建筑物、改变建筑物的用途及房屋的翻新、加层、扩建、修缮。 (4) 精确测量界址点的坐标和宗地的面积。这通常是为了转让、抵押等土地经济活动的需要。 (5) 土地权利人名称、宗地位置名称、土地利用类别、土地等级等的变更。 (6) 宗地所属行政管理区的区划变动,即县市区、街道(地籍区)、街坊(地籍子区)、乡镇等边界和名称的变动。 (7) 宗地编号和房地产登记册上编号的改变;

变更地籍调查与测量的程序 地籍变更申请 准备工作 变更地籍要素 的调查 变更地籍测量 面积量算

如变更登记的内容不涉及界址的变更,并且该宗地原有地籍几何资料是用解析法测量的,只变更地籍的属性信息,不进行变更地籍测量。 三、地籍变更申请 分两种情况: 一是间接来自于社会的申请; 二是来自于国土管理部门的日常业务申请。 地籍变更的资料通常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变更清单 变更证明书 测量文件 如变更登记的内容不涉及界址的变更,并且该宗地原有地籍几何资料是用解析法测量的,只变更地籍的属性信息,不进行变更地籍测量。

四、变更地籍调查与测量的准备 变更地籍调查与测量之前应准备下述主要资料: (1) 变更土地登记或房地产登记申请书; (2) 原有地籍图和宗地图的复制件; (3) 本宗地及邻宗地的原有地籍调查表的复制件(包括宗地草图); (4) 有关界址点坐标; (5) 必要的变更数据的准备,如宗地分割时测设元素的计算; (6) 变更地籍调查表; (7) 本宗地附近测量控制点成果,如坐标、点的标记或点位说明、控制点网图; (8) 变更地籍调查通知书。

五、变更地籍要素的调查 重点检查和核实以下内容: (1) 检查变更原因是否与申请书上的一致。 (2) 检查本宗地及邻宗地指界人的身份。 (3) 全面复核原地籍调查表中的内容是否与实地情况一致,如: 土地使用者名称、单位法人代表或户主姓名、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等, 土地坐落、四邻宗地号或四邻使用者姓名, 实际土地用途。 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附着物的情况等。

六、变更地籍资料的要求 变更地籍调查与测量后,必须对有关地籍资料作相应的变更。通过变更后,本宗地的图表、卡册、证之间,相邻宗地之间的边界描述及宗地四邻等内容不应产生矛盾。做到各种地籍资料之间有关内容一致。 地籍资料的变更应遵循以下原则: 用精度高的资料取代精度低的资料; 用现势性好的资料取代陈旧的资料;

为保证变更地籍资料的规范性和有序性,要求: 1.宗地号、界址点号的变更 宗地合并、分割、边界调整时,宗地必须赋以新号; 旧界址点废弃后,该点编号作为历史,不复再用,新的界址点赋予新号。 2. 宗地草图的变更 宗地草图必须重新绘制。 3. 地籍调查表的变更 新的变更地籍调查表在现场调查时填写,并由有关人员签名盖章认可,用以替代旧的地籍调查表。 4. 地籍图的变更 原图存档,变更在二底图上进行。 5. 宗地图的变更 按新的宗地草图或地籍图制作宗地图

6. 宗地面积的变更 用解析坐标计算新的宗地面积。 用新的精确度高的宗地面积取代旧的精度较低的面积值,由此而引起的街坊内宗地面积之和与街坊面积的不符合值可不作处理,统计也按新面积值进行。 如果新旧面积精度相当,且差值在限值之内,则仍保留原面积。 宗地合并时,合并后的宗地面积应与原宗地面积之和相等; 宗地分割时,分割后的各宗地面积应与原宗地面积相等,闭合差按比例配赋; 边界调整时,调整后的两宗地面积之和不变,闭合差按比例配赋。

7. 界址点坐标的处理 如果原地籍资料中没有该点的坐标,则新测的坐标直接作为重要的地籍资料保存备用。 如果旧坐标值精度较低,则用新坐标取代原有资料。 如果新测坐标值与原坐标值的差数在限差之内,则保留原坐标值,新测资料归档保存。 8. 房屋的结构、层数、建筑面积等要素的变更。 重新调查和更新

第二节 变更界址测量 变更界址测量是为确定变更后的土地权属界址、宗地形状、面积及使用情况而进行的测绘工作。 变更界址测量包括更改界址和不更改界址两种测量。 在工作程序上,可分两步进行: 一是界址点、线的检查; 二是进行变更测量。

一、更改界址的变更界址测量 利用界址调查表中界址标志和宗地草图来进行。检查内容包括:界标是否完好,复量各勘丈值,检查它们与原勘丈值是否相符。 (一) 原界址点有坐标 1. 界址点检查 利用界址调查表中界址标志和宗地草图来进行。检查内容包括:界标是否完好,复量各勘丈值,检查它们与原勘丈值是否相符。 按不同情况分别做如下处理: 如果界址点丢失,则应利用其坐标放样出它的原始位置,再用宗地草图上的勘丈值检查,然后取得有关指界人同意后埋设新界标。 如果放样结果与原勘丈值检查结果不符,则应查明原因后处理。 如果发生分歧,则不应急于做出结论,宜按“有争论界址”处理,即设立临时标志、丈量有关数据、记载各权利人的主张。如果各方对所记录的内容无异议,则签名盖章。

(2) 若检查界址点与邻近界址点间或与邻近地物点间的距离与原记录不符,则应分析原因,按不同情况处理: 如果原勘丈数据错误明显,则可以依法修改。 如果检查值与原勘丈值的差数超限,经分析这是由于原勘丈值精度低造成的,则可用红线划去原数据,写上新数据;如果不超限,则保留原数据。 如果分析结果是标石有所移动,则应使其复位。

2. 变更测量 (1) 宗地分割及调整边界时,可按预先准备好的放样数据,测设新界址点的位置,设立界标;也可先设置界标,然后用解析法测量界标的坐标。 (2) 合并宗地及边界调整时,要销毁不再需要的界标,并在原界址调查表复制件中,用红笔划去有关点或线。

二、不更改界址的变更界址测量 一般是用当时已有的高精度的仪器,实测宗地界址点坐标。具体内容除没有分割、边界调整及合并宗地时设置新界址点及销毁不再需要界址点的工作外,其他与“更改界址的变更地籍测量”基本相同。

第三节 界址的恢复与鉴定 一、界址的恢复 界标可能因人为的或自然的因素发生位移或遭到破坏,为保护地产拥有者或使用者的合法权益,须及时地对界标的位置进行恢复。 恢复界址点的放样方法一般有直角坐标法、极坐标法、角度交会法、距离交会法。界址点放样是测定界址点位置的逆过程。 不管用哪种方法,都可归纳为两种已知数据的放样,即已知长度直线的放样和已知角度的放样。

2. 已知角度的放样 方法: 1. 已知长度直线的放样 指界址点与周围各类点间的距离,如: (1) 界址点与界址点间的距离; (2) 界址点与周围相邻明显地物点间的距离; (3) 界址点与邻近控制点间的距离。 2. 已知角度的放样 已知角度一般是指界址点和控制点连线与控制点和定向点之间连线的夹角 方法: 把经纬仪架设在测站上,瞄准定向方向并使经纬仪读数置零; 顺时针转动经纬仪的读数等于β,移动目标,使经纬仪十字丝中心与目标重合

依据地籍资料与实地鉴定土地界址是否正确的测量作业,称为界址鉴定(简称鉴界)。 二、界址的鉴定 依据地籍资料与实地鉴定土地界址是否正确的测量作业,称为界址鉴定(简称鉴界)。 问题界址点如有坐标成果,且临近还有控制点(三角点或导线点)时,则可参照坐标放样的方法予以测设鉴定。 如无坐标成果,则能在现场附近找到其他的明显界址点,应以其暂代控制点,据以鉴定。 否则,需要新施测控制点,测绘附近的地籍现状图,再参照原有地籍图、与邻近地物或界址点的相关位置、面积大小等加以综合判定。

2. 实地施测 1. 准备工作 (1) 调用地籍原图、表、册。 (2) 精确量出原图图廓长度,与理论值比较是否相符,否则应计算其伸缩率,以作为边长、面积改正的依据。 (3) 复制鉴定附近的宗地界线。原图上如有控制点或明确界址点(愈多愈好),尤其要特别小心的转绘。 (4) 精确量定复制部分界线长度,并注记于复制图相应各边上。 2. 实地施测

土地分割测量(也称土地划分测量)是一种确定新的地块边界的测量作业。 第四节 土地分割测量* 一、概 述 1. 土地分割测量的含义 土地分割测量(也称土地划分测量)是一种确定新的地块边界的测量作业。 以下情况时需要进行土地分割测量: (1) 用地范围的调整,或相邻地块间的界线调整。 (2) 城市规划的实施和按规划选址。 (3) 土地整理后的地块或宗地的重划。 (4) 因规划的实施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地块或宗地内包含几种地价而需要明确界线的。 (5) 地块或宗地需要根据新的用途划分出新的地块或宗地。 (6) 由于不在上述之列的原因引起的土地分割或重划。

土地分割测量的程序为准备工作、实地调查检核、土地分割测量。 2. 土地分割的方法 分为图解法和解析法。 图解法:是指从图纸上图解相关数据计算土地分割元素的方法; 解析法:是指利用设计值或实地量测得到的数据计算土地分割元素的方法。 3. 土地分割测量程序 土地分割测量的程序为准备工作、实地调查检核、土地分割测量。

二、几何法分割 几何法土地分割,是指依据有关的边、角元素和面积值,利用数学公式,求得地块分割点位置的方法。

(1) 过三角形一边的定点P,作一条直线,分割为预定面积f。 1. 三角形的土地分割 (F-整个地块的面积 f-预定分割面积 P-三角形或多边形的面积 ) (1) 过三角形一边的定点P,作一条直线,分割为预定面积f。 PD×AQ=2f 若∠A为已知数据或用经纬仪测得,则 图10-1过边上定点分割三角形

(2) 过三角形一顶点B作一条直线,分割为预定面积f。 PABC:PDBC=AC:DC=F:f 如果已知△ABC的高BE,则: DC x BE/2=f 图10-2过顶点分割三角形

(3) 分割线平行于一边(AC),分割为预定面积f。 两相似三角形面积比,等于相应边平方的比。 则 PABC:PPBQ=AC2:PQ2=AB2:PB2=BC2:BQ2=F:f 即 图10-3平行于一边的三角形分割

(4) 分割线与一边正交,分割为预定面积f。 △BDC与△PQC相似,PQBD=CQCD 所以 PQ×CQ=2f 则 =2f 即 图10-4与一边正交的三角形分割

分割线应平行底边,分割为预定面积f。分割方法有垂线法与比例法。 2. 梯形的平行分割 分割线应平行底边,分割为预定面积f。分割方法有垂线法与比例法。 (1) 垂线法 延长AB、DC相交于E,作BG∥CD,BI⊥AD,EH⊥AD 则 AG:AD=BI:EH  AG=AD−BC PEAD−PAPQD=PEPQ=F−f  PEPQ:PEAD=EK2:EH2 图10-5垂线法分割

(2) 比例法  即  图10-6比例法分割 检核: 2f =(L1+Ln) h1 分割梯形与原梯形面积的比: 分割梯形与原梯形侧边边长的比:  即  h1= m×h AP= m×AB DQ= m×DC 图10-6比例法分割 检核: 2f =(L1+Ln) h1

3. 任意四边形的分割  图10-7过四边形一边上定点分割面积 (1) 分割线过四边形一边上任一定点,分割为预定面积f。 连接PD,计算△PAD的面积设为F 如f>F 以△PQD补足, Q点定位法如下: 过P作PE⊥CD f−F=PPQD= DQ·PE  DQ= 如f<F 三角形土地分割方法 图10-7过四边形一边上定点分割面积

(2) 分割线平行于四边形一边,分割面积预定为f。 过B作BE∥AD,计算△BCE的面积,设为F 若f>F 10-8(a) 梯形的平行分割法 f<F 10-8(b) 三角形分割线平行于底边的方法 图10-8四边形的平行分割

4. 地价不等的土地分割 将△ABC分割BPQ U V 图10-9地价不等的土地分割 △ABC的总地价 W=PBAD·U+PBCD·V ω=PBPE·U+PBQE·V 由图可知: 图10-9地价不等的土地分割

 核验: U V 图10-9地价不等的土地分割 2ω=(PE×U+QE×V)h1 因需按地价分割(即分割其总价应等于预定的ω),故应以地价代替面积  BP=m×BA PE=m×AD BQ=m×BC h1=m×h QE= m×CD 核验: U V 2ω=(PE×U+QE×V)h1 图10-9地价不等的土地分割

三、数值法土地分割 图 10-10 四边形分割图示 指以地块的界址点坐标作为分割面积的依据,利用数学公式,求得分割点坐标的方法。 这种方法精度较高,且可长久保存,常用于地域较大及地价较高的地块划分。 A、P、B点的共线方程: C、Q、D点的共线方程为: 1,2,3,4对应A,B,C,D 图 10-10 四边形分割图示 三个方程,解求四个未知数 ???

图10-11 过定点分割图示 (1) 当P、Q两点所在的直线过一定点K P、K、Q三点共线方程: (2) 当PQ平行多边形一边时 , (3) 当PQ垂直于多边形一边时 图10-11 过定点分割图示

上述结论适用于不同形状地块的土地分割计算,包括三角形、四边形以及多边形地块。 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1) 坐标系的转换:测量坐标系与数学坐标系或施工坐标系。 (2) 点的编号顺序:顺时针,以保证面积值为正。如果采用逆时针编号,则应取绝对值。 (3) 当地块边数较多时,可将其划分为几个简单图形分别计算。若无法定出分割点P、Q所在的边,则可将邻近边的直线方程尽皆列出,分别参与方程组的计算,并依据面积条件进行取舍,以求得最终的分割点坐标。

本章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