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经济学.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不动产销售与租赁的营改增政策 武汉市国税局. 一、征税范围 二、税率与征收率 三、一般计税方法 四、征收管理 五、销售不动产的特殊规定 六、不动产经营租赁服务的特殊规定.
Advertisements

大至正中诚以至运大至正中诚以至运 上规上限企业培训讲座 广东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特殊 普通合伙)中山分所 主讲:李治球.
财务管理 / 第六章 / 第三节 sv.hep.com.cn sve.hep.com.cn 第三节 利润分配 一、利润分配的原则 必须严格遵照国家财经法规进行企业利润分配。 必须正确处理分配与积累的关系,增强企业后劲。 必须坚持维护所有者权益的完整。 必须适当考虑企业经营者和职工利益。
2012 年长春高新技术产业股 份(集团)有限公司 小组成员:胡佳英 杨玲 陈依云 骆朱岚. 长春高新技术产业集团概况 : 年末流动资产合计( ) 年末流动负债合计( ) 存货( 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资产总额(
校第六届“新天瑞”杯创业计划大奖赛 赛前培训
第七章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第四章 财政支出概述.
第10章 投资银行的业务经营(下).
第九章 金融资本 第一节 借贷资本和利息 第二节 货币需求与供给 第三节 股份资本 第四节 保险业资本 第五节 金融衍生产品.
20个常用财务指标 判断短期偿债能力的两大财务指标: 1,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
银行的分类及其职能 高一政治 王西伟.
财政学复习.
第十九章 经济全球化和国家经济安全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 第二节 国家经济安全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趋势.
第十二章   会计规范体系与会计工作组织 内蒙古财经学院会计学院.
2013年度述职报告.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
知识模块一 供求理论 主讲人:程春梅(博士、教授) 单 位:辽宁工业大学.
第五章 政府管理经济的政策 5.1 财政政策 5.2 货币政策 5.3 产业政策 5.4 收人分配政策.
第 七 章 财 政 赤 字 与 公 债 主讲: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戴文标 公共经济学 第7章 财政赤字与公债.
CHAINFIN 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 供应商 物流商 采购商 融资 签订合同,融资 提供上游企业资质评估 提供资质评估 风控体系
第七章 固定资产 本章结构 固定资产的性质与分类 固定资产的增加 固定资产的折旧 固定资产的修理 固定资产的减少
第二章 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要素 教师:武科 副教授.
第十二章 社会总供求和国家宏观调控(第二部分).
走势分析.
第四章 国际货币体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第十四章 财政平衡 第一节 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 第二节 财政赤字与社会总供求平衡 第三节 运用IS-LM模型分析财政 赤字的经济效应
课题 I. 复习 II. 购买力平价假说(PPP) III. 汇率 IV. 国际收支帐 V. 危机管理.
第五章 公共支出 第一节 公共支出分类 第二节 公共支出规模分析 第三节 公共支出结构分析.
财政学 青大经院.
物流战略方案类型 (1)按服务项目划分 准时货运集散战略、快速货运集散战略、整车货运集散战略、成组货运集散战略、专项货运集散战略、国际货运集散战略等 (2)按发展方向划分 物流服务导向战略、市场需求导向战略、专业技术导向战略、规模经营导向战略、资源优化导向战略、实时响应导向战略等.
第三章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 第一节 财政支出分类 第二节 财政支出规模分析 第三节 财政支出结构分析 《财政学》(第四版) 陈共 主编.
第二章 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 第一节 资源配置效率的含义及实现的条件 一、经济效率的含义:帕累托效率
第九章 财政政策 学习目的 了解财政政策的概念、功能及目标。 掌握财政收入和支出类政策工具及政府预算具体内容。
通货紧缩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工程系 李文鹏
国有资产有偿 使用收入管理 湖南省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局 庞力.
公共产品供给 【基础知识】 一、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和供给主体 满足人们需要的产品有两类:天然产品与经济产品,后者又分为私人产品与公共产品。
第三篇 组织工作.
《财政学》第四讲 税收原理 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 曹 立.
公共支出规模 第三章 卢怿( ) 冯钊( ) 李迎利( )
第四篇 公共部门经济学 第10章 外部性 第11章 公共物品和公有资源 第12章 税制的设计.
第九章 税收原理.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第八章 宏观经济运行与宏观调控 第一节 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 第二节 就业、失业与通货膨胀 第三节 政府与宏观调控 第四节 宏观调控政策
第4章 市场失效与公共经济.
财 政 学 河北农业大学经贸学院 《财政学》课程组.
第十一讲 城市经济管理.
                                                                                                                                                                
第九章 税收原理 第一节 税收概述 一、税收的含义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第一章 绪论 本章内容:国际商法的概念和范围 国际商法的产生与发展 国际商法的渊源 国际商法的主体.
公共经济学 主讲人 :经济系 李林 2007年8月.
第七章 公共管理筹资模式 和公共支出决定.
第5章 税收负担转嫁与归宿 2019/4/22.
4.3.4 范围经济 合成效应 内部市场 减少经营风险 扩大发展空间.
第八章 一般均衡、市场失灵 与政府的微观经济政策
企业文化内涵体系 持续循环 企业标志 品牌力:…… 服务力:…… 品牌力/服务力 潜规则是…… 1、品质 2、战略 1、价值 2、绩效
政府经济学 第讲 主讲教师:张海柱          学时:48.
第十三章 政 府 与 市 场 ● 市场经济与市场失灵 ● 政府失灵 ● 寻租行为.
第二章 投资学宏观领域问题研究 第一节 资本投资与社会经济发展 1、资本投资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1)社会经济发展对资本投资的决定作用。
第六章 汇率理论与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姜宁川.
公共经济学(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导 言 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需求和供给.
第八章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HULUO Finance and Economics College
初级微观经济学 第十四章:公共物品与外部性
通货膨胀对债权人有利,还是对债务人有利?
浅谈医生灰色收入 第三小组.
二、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主要内容.
2019/9/19 互联网产业、立法与网规 张钦坤 腾讯法务部.
Ssss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公共经济学

课程体系 一、导论 二、基本理论 三、财政收入 四、财政支出 五、财政政策

一、导论 1.1 公共经济学的基本含义 1.2 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3 公共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研究公共部门(政府)经济行为规律的一门科学。 1.2 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以公共部门(政府)经济活动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公共部门存在的意义和原因 公共部门的行为 1.3 公共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二、基本理论 2.1 市场与政府 2.2 外部性 2.3 公共物品 2.4 公共选择 2.5 政府管制

2.1 市场与政府 资源配置的效率 帕累托效率及其实现 帕累托改善 卡尔多效率与卡尔多改善 边际分析:社会边际效益和社会边际成本 帕累托效率:社会边际效益等于社会边际成本 帕累托改善 卡尔多效率与卡尔多改善

市场失灵与政府活动范围 完全竞争条件下的资源配置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公共部门(政府)的职能: 原因 表现:信息不完全失灵、垄断性失灵、外部性失灵、公共性失灵、宏观性失灵、社会公平分配失灵等 政府干预经济活动 公共部门(政府)的职能: 资源配置 调节调节收入分配 促进经济稳定

2.2 外部性(外部效应) 含义 某些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影响了其他经济主体,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费用或没有获得应有的报酬的现象。 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经济交易成本或效益。 特点 存在于经济主体决策之外 因为他无须因其行为影响他人而承担成本或获得补偿 存在于市场价格机制之外 以市场价格以外的方式影响他人的福利 性质:相互性 污染:化工厂与养鱼者

分类 后果 外部性与资源配置效率 分类方法 正的外部性:无偿给他人带来积极影响的行为,易供给不足 负的外部性:给他人施加了成本,却不因此而付出代价,易供给过度 后果 “只要存在外部效应,资源配置就不是有效的。”(斯蒂格利茨) 外部性与资源配置效率 负的外部性与资源配置效率 正的外部性与资源配置效率

负的外部性与资源配置效率 价格、效益 MPC+MEC=MSC 110 B 105 S=MPC 100 A D=MSB O 4.5 5 产量

正的外部性与资源配置效率 价格、效益 Z 45 S=MSC 30 V U 25 MPB+MEB=MSB 10 D=MPB O 10 12 产量

外部边际效益递减情况下正的外部性 价格、效益 MPB+MEB=MSB S=MSC Z 30 S ’ =MSC ’ V 25 U 20 D=MPB O 10 12 20 产量

外部性的矫正 外部性内部化 私人部门(市场机制)对外部性的矫正:科斯的思路 政府对外部性的矫正:庇古的思路 政府和市场对外部性的联合矫正 私人协商 政府对外部性的矫正:庇古的思路 税收:庇古税(负的外部性) 财政补贴(正的外部性) 政府管制 数量管制 政府和市场对外部性的联合矫正 常见案例:污染

税收与外部性矫正 价格、效益 MPC+T=MSC 110 B F 105 S=MPC 100 A H J D=MSB O 4.5 5 产量

财政补贴与外部性矫正 价格、效益 Z 45 S=MSC 30 V U 25 MPB+MEB=MSB 10 D=MPB O 10 12 产量

2.3 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的含义 公共物品的特点 私人需求与公共需求 私人物品与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概念 效应的非可分割性 消费的非竞争性 受益的非排他性 判定公共物品的步骤

该种物品的效用 是否具有不可分割性? 该种物品消费上是否具有非竞争性 从技术上看,该种物品能够实现排他吗? 排他需要的成本高吗? 该物品属于拥挤性的公共物品 消费上是否具有竞争性? 消费上是否具有排他性? 否 高 该种物品属于纯粹的公共物品,一般由政府来提供 受益上是否具有排他性? 该种物品属于私人物品,一般由市场来提供 是 该种物品属于公共资源,即有竞争性、无排他性的物品

物品的分类 纯公共物品 准公共物品(混合物品) :俱乐部物品和公共资源 私人物品 市场失灵与公共物品 外部性与公共物品

物品的性质与分类 纯私人产品1 ·巧克力 ·衣服 ·拥挤的收费道路 俱乐部产品2 ·学校 ·有线电视 ·不拥挤的收费道路 公共资源3 ·鱼类 竞争性 非竞争性 排他性 纯私人产品1 ·巧克力 ·衣服 ·拥挤的收费道路 俱乐部产品2 ·学校 ·有线电视 ·不拥挤的收费道路 公共资源3 ·鱼类 ·野生动物 ·拥挤的不收费道路 纯公共产品4 ·路灯 ·国防 ·不拥挤的不收费道路 非排他性

公共物品的配置与效率 局部均衡 一般均衡 公共物品的价格 维克赛尔-林达尔均衡 税收 公共物品的供给 政府 市场 第三部门 合作与多元化

局部均衡分析

一般均衡分析

维克赛尔-林达尔均衡

2.4 公共选择理论 含义 方法论(布坎南) 研究主题 非市场决策的经济学研究 介于经济学与政治学之间 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 经济人 交易政治学 研究主题 个人偏好如何转化成集体决策

公共选择中的行为主体 公共选择中的行为规则:投票规则 选民 利益集团 政治家 官僚 一致同意规则 多数同意规则 投票悖论 单峰定理 中间投票人定理 阿罗不可能定理

寻租 含义 性质:非生产性活动 形式 利益集团与寻租 影响: 政府决策效率下降 企业经营效率下降 社会不满加强

利益集团与政府决策 主要途径 具体表现 影响投票过程:资金、游说和拉选票等活动 影响官员:选民集中程度 用手投票 用脚投票 用钱投票 :资金资助 用嘴投票 :游说

道德风险与腐败 腐败与信息 信息不对称 委托—代理机制 逆向选择:签订合同之前 道德风险:签订合同之后 激励机制与控制腐败

政府失灵 政治性经济周期 表现 根源 纠正

2.5 政府管制 含义 市场失灵与政府管制 内容 手段 经济性管制:价格管制、进入管制、投资管制等 社会性管制:健康管制、安全管制、环保管制等 手段 法律手段 行政手段 劝告手段

政府管制理论 公共利益理论 部门利益理论 政府管制俘虏 政府失灵

三、财政收入 3.1 概述 3.2 税收 3.3 公共债务 3.4 公共收费

3.1 概述 含义 主要功能 主要形式 税收收入:主要形式 债务收入:有偿形式 国有资产收益:经营性国有资产收入 政府收费收入:规费、公产使用 其他收入:罚没、捐赠等

规模 原则 绝对量与相对量 影响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基础性影响 生产技术水平:技术进步 制度因素:收入分配制度 价格因素:价格水平及价格结构 社会总产品价值 原则

3.2 税收 含义 基本特征 强制性 固定性 无偿性 分类 原则 古典税收原则 现代税收原则 公平原则 效率原则 稳定原则 财政原则

税收制度(税制) 含义 构成要素 纳税人:缴纳税款的主体,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自然人 课税对象 税率 课税环节 附加、加成和减免税 违章处理

税收的分类 按课税对象的性质:商品课税、所得课税和财产课税 按税负能否转嫁:直接税和间接税 按税收的管理权限:中央税、地方税和共享税 按税收的计量标准:从量税和从价税 按税收和价格的关系:价内税和价外税

商品课税 所得课税 财产课税 商品流转额和非商品流转额 全额流转额和部分流转额 增值税 利润所得和其他所得 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税等 财产课税 资源课税

税收负担(税负) 纳税人承担的税收负荷 即纳税人在一定时期应交纳的税款 衡量标准 影响因素 合理的税负水平

税收转嫁 含义 类型 形式:前转;后转;消转;税收资本化 条件 基本条件:商品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的自由浮动。 具体条件: 1、商品课税较易转嫁,所得课税不易转嫁 2、供给弹性较大、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课税较易转嫁。 3、课税范围宽广的商品较易转嫁。 4、生产者谋求利润的目标与税负转嫁。

税收归宿 含义 局部均衡分析 一般均衡分析 最优税收理论

税收效应:政府课税所引起的各种经济反应。 种类: 正效应与负效应 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中性效应与非中性效应 激励效应与阻碍效应

税收政策 含义 类别 总量调节税收政策 结构调节税收政策 利益调节税收政策 扩张性税收政策 紧缩性税收政策

3.3 公共债务 含义 特点 自愿性 有偿性 灵活性 功能 筹集资金 弥补财政赤字 调节经济

公债的发行 发行条件 发行方式 发行市场 公债的流通 含义 公债市场 流通方式 公债市场的组织类型

公债的偿还 公债的管理 资金来源:预算盈余、预算列支、偿债基金、发行新债、课征税款 偿还方式:直接偿还法、市场购销法、调换偿还法、比例偿还法等 公债的管理 内债的管理 外债的管理

公债的经济影响 公债与宏观经济调控 公债的积极影响 公债的消极影响 吸收游资,调节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 公债可以有效调节金融市场的运行 通过挤出效应排挤了一部分私人投资 扩大货币流通,会引起通货膨胀 增加利息费用,加重财政负担 公债与宏观经济调控

3.4 公共收费 含义 种类 规费 使用费 矫正性收费 标准 填补标准 补偿标准 税收与公共收费 公共收费的经济分析 我国的税费改革

四、财政支出 4.1 概述 4.2 购买性支出 4.3 转移性支出

4.1 概述 含义 原则 经济效益原则:社会效益最大化 公平原则:受益能力原则 统筹兼顾原则 量入为出与量需为出相结合原则 稳定原则

分类 按性质: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 按目的:预防性支出与创造性支出 按收益范围:一般支出与特殊支出 按政府职能: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和其他支出 按复式预算:经常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

功能 实现政府财政职能的主要手段 实现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 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手段 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途径

公共支出规模 公共支出(政府规模)增长 绝对指标 相对指标 基本理论:宏观;微观 影响因素:经济性因素;政治性因素;社会性因素 政府规模控制:总量;结构

效率分析 成本—收益法:社会成本与社会利益 最低费用选择法 公共劳务收费法

4.2 购买性支出 公共投资 含义 范围 公共投资与经济增长 公共消费 行政管理支出 国防支出 科教文卫支出

4.3 转移性支出 社会保障支出 市场经济与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的经济效益分析 财政补贴 含义 财政补贴的经济影响 微观层面 宏观层面

五、财政政策 含义 理论基础 基本特征 通常指政府根据宏观经济规律的要求,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指导财政工作的基本方针、准则和措施。 财政平衡 社会总供求平衡 基本特征

财政政策的构成要素 财政政策目标 财政政策主体 财政政策工具 财政政策传导机制 基本功能 导向功能 协调功能 控制功能 稳定功能

财政政策的类型 根据不同运作特点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自动稳定器的财政政策 根据财政政策的目标 扩张性财政政策 紧缩性财政政策 中性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目标 含义 西方国家的财政政策目标 我国财政政策目标 充分就业 稳定物价 经济增长 国际收支平衡 最终目标:社会生活质量的提高 中间目标 物价相对稳定 收入合理分配 经济适度增长

财政政策工具 含义 内容 对经济的影响 财政政策工具的选择 国家预算 税收 国债 购买性支出:政府购买 转移性支出 通货膨胀:紧缩性财政政策 通货紧缩:扩张性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的作用机制 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 财政政策的乘数效应 含义:研究财政收支变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内容:财政支出乘数、税收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

预算平衡 财政赤字 含义 措施:“开源节流” “开源”:动用历年结余 、增税、增发货币、借贷、发行公债等 “节流”:减少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