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電腦技能訓練探討自我滿意之研究-社會認知理論的應用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3 受訪者對於本校畢業生各項就業力表現的滿意程度 4 受訪者認為本校畢業生哪些就業力具有優勢.
Advertisements

變數與函數 大綱 : 對應關係 函數 函數值 顧震宇 台灣數位學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對應關係 蛋餅飯糰土司漢堡咖啡奶茶 25 元 30 元 25 元 35 元 25 元 20 元 顧震宇 老師 台灣數位學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變數與函數 下表是早餐店價格表的一部分: 蛋餅 飯糰 土司 漢堡 咖啡 奶茶.
單元九: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行銷研究 單元三 次級資料的蒐集.
從電腦技能訓練探討自我滿意之研究-社會認知理論的應用
主講人 陳陸輝 副研究員 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
Bandura的 社會認知論.
17 類別資料的分析  學習目的.
陳維魁 博士 儒林圖書公司 第九章 資料抽象化 陳維魁 博士 儒林圖書公司.
教學優良教師分享 資訊管理系 陳昌助.
實驗計畫資料分析作業解答 何正斌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工業管理系.
無線射頻識別系統(RFID) 基本原理及發展與應用
以 WebQuest 模版整合教材 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數位化學習滿意度關鍵影響因素之研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資訊教育研究所.
在電腦技能訓練中學習者自律之研究-社會認知理論的應用
第七章 資訊系統評估 授課老師:褚麗絹.
Java 程式設計 講師:FrankLin.
指導老師:黃貞芬 老師 專題組員:B 黃育宇 B 魏志軒 B 平震宇
美國職籃勝率數據分析 指導教授:趙景明 教授 組員 :黃純偉 潘柏全 王廷剛.
指導老師: 蘇明俊 老師 組長:潘翠娥 組員:張惠雅 葉麗華
威爾斯親王醫院 住院病人意見調查 2018年7月16日- 8月10日 7號床.
網路安全技術 OSI七層 學生:A 郭瀝婷 指導教授:梁明章.
App Inventor 2初體驗 靜宜大學資管系 楊子青
創意管理 一. 組織設計與創意 1.各種組織設計對創意之影響 3hrs 2.團隊的建立(成員組合考量) 3hrs 3.團隊的溝通 3hrs
第1章 Visual Basic 简介 郭清溥.
授課教授:石文傑 博士 報 告 人:施金橐 學 號: 日 期:98年03月06日
授課老師:楊維邦教授 組長:劉秋良 成員:李政均、郭瀚文、鄒震耀
哪些人是管理者? 管理者? 指和一群人工作,並藉由協調他人來完成工作,以便達成組織目標的人
虛擬傢俱館 指導老師: 高玉芬 老師 組員: B 黃琪芳 B 蔡宜眞 B 林政緯
有關於股票報酬及匯率變化對台灣醫療產業市場收益的分析
學習內容 概說 損失函數 雜音:造成品質變異的原因 訊號雜音比 直交表 回應表與回應圖 田口方法.
IIS 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ices
銘傳大學 商品設計學系暨碩士班 副教授 衛 萬 里 博士 最高學歷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 設計學博士 教學研究
數位學習社群講座 工設系講師:洪漢森 老師 漫談創意與電腦繪圖 軟體學習.
106年度教育雲服務策略聯盟計畫 酷學習 COOL CLASS.
智慧型手機程式設計 建國科技大學資管系 饒瑞佶 2011年(992).
智 慧 型 環 境 系 統 實 驗 室 生態工程 環境評估 決策分析 人工智慧 資訊系統 永續發展
國立成功大學(農業) 報告人 協同主持人 林翰佑
精實醫療、六標準差、全面品質管理(流程改善面面觀)
8公分 中文論文名稱 (大小80~136) English Thesis Title (size80~136) 中文名字 English Name (大小50~60) 學校學系/任職單位職稱 (大小50~60) 8公分 8公分 內容 (大小40~50) 內容 (大小40~50) 文字或圖示 文字或圖示.
資訊安全和資訊倫理宣導 永康區復興國小教務處.
具繪畫藝術風格之非真實照片式繪圖 Non-Photorealistic Illustrations with Artistic Style
電腦概論考題分析 佛學資訊組 碩一 張榮顯.
專題E組 選課教學輔助系統 指導教授:林娟娟 教授 組員: 許韶玲 詹博為 賴育潔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機械系106學年度實務專題海報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張德銳、丁一顧、李俊達、 簡賢昌、高紅瑛
教育概論 教育原理與制度試題解題與分享 第五組
POWER POINT 簡報小工具 課程教授:楊淳皓 老師 學生姓名:連逸峻.
Chapter 0 Computer Science (CS) 計算機概論.
黃影雯副教授講授 E_Mail Address:
課程時間:星期二下午2:20-5:20 -> 1:20-4:10 ? 授課教師 逄愛君, 辦公室: 資訊系館 417室 先修課程
2003年中華職棒大聯盟現場球迷參與動機與滿意度之研究 A Study of Participation Motivation and Satisfaction of the Chinese Professional League Baseball’ Scene Fan in 2003 真理大學 運動管理學系.
數位學習 孫春在、曾憲雄、陳登吉、袁賢銘.
106學年度上學期 學校日 五年級 自然與生活科技 林皎汝 老師.
國立台灣大學 關懷弱勢族群電腦課程 By 資訊工程 黃振修
威爾斯親王醫院 住院病人意見調查 2017年7月17日- 8月11日 7號床.
貳.企業願景、使命與目標(1/3) 願景 利害關係人 內部利害關係人 外部利害關係人 高階領導者必須創立一種以顧客為焦點的、清晰可見的價值
田野調查法 在地心在地情卓中產業人才培育計畫 國立卓蘭實驗高級中學 國際貿易科.
程式語言與邏輯:主題示範 報告人:國立台灣師大附中 李啟龍 老師 學年度資訊科技概論研習.
107-2 國中部任意選修 看動畫學英語 授課教師 羅曉筠.
Introduction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upport Services for Secondary Schools 中學校本課程發展支援服務簡介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econdary)
Speaker : YI-CHENG HUNG
專題J組: PDA上四元樹影像解壓縮 暨 漸進式影像傳輸系統
第十三章 彩色影像處理.
單元三:敘述統計 內容: * 統計量的計算 * 直方圖的繪製.
苦海救生: -義工督導技巧.
NFC (近場通訊,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靜宜大學資管系 楊子青
Chapter 4 Multi-Threads (多執行緒).
黃金期貨避險效果分析- 以台灣及美國黃金期貨為例
醫療影像圖檔處理與投影顯示 Project L 指導教授: 東吳大學資訊科學系副教授 鄭為民老師 組員 Java 3D組 - 郭慈芬、李亭瑩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從電腦技能訓練探討自我滿意之研究-社會認知理論的應用 指導教授:郭峰淵 博士 研究生:吳文雄 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

報告大綱 壹、緒論 貳、文獻回顧 參、研究模式 肆、研究方法與設計 伍、資料分析 陸、結論

壹、緒論 研究動機 研究目的

研究動機 在電腦化/資訊化過程中,「系統使用者」是最重要的關鍵(DeLone and McLean, 1992)。因此,有必要瞭解使用者的滿意度(user satisfaction, US) 。 使用者滿意一向是資管領域研究行為面的重要構念(Ives et al., 1983; Baroudi and Orlikowski, 1988; Melone, 1990; Kettinger and Lee, 1995)。 過去研究的重點: 態度理論、服務品質的觀念,對他人、事、物 的評估,例如資訊部門人員、輸出資料的正確性、系統的穩定性。 值得探討的部份: 對他人、事、物的正面評估(態度),不一定會產生正面的行為或較高的績效。例如,投票、IS的學習與使用。 對學習與使用行為後,使用者態度改變(自我的評估)的研究較少。 (請參考圖1的說明)

研究目的 提出一個使用者自我滿意的模式與假說,並實證該模式。 其他相關課題的探討: 操弄工作困難度,探討電腦自我效能、電腦績效與自我滿意的變化。 提供口語與實質的誘因,探索對自我滿意的影響。 探討回顧(backward)與前瞻(forward)的自我滿意的評估是否有差異 探討自我滿意對下一次的電腦自我效能及電腦績效的預測效果 (請參考圖1的說明)

貳、文獻回顧 過去研究的歸納整理 相關文獻的啟示

過去研究的歸納整理 使用者滿意的衡量指標(Bailey and Pearson, 1983; Ives et al., 1983; Doll and Torkzadeh, 1988) 以態度理論衡量使用者滿意(Melone, 1990; Galletta and Lederer, 1989; Igbaria, 1992; Lee et al., 1995) 以服務品質觀點衡量使用者滿意(Shirani et al., 1994; Kettinger and Lee, 1994; Pitt et al., 1995) (請參考圖2-1~4)

相關文獻的啟示 對使用者滿意的衡量,主要是以(他)人、事、物來評估,例如資訊部門人員的服務、IS的輸出(如資訊正確性)及IS本身。 組織環境與個人因素也會影響使用者滿意。 使用者滿意的評估僅對(他)人、事及物,缺乏對自我(self)的評估。 (請參考圖1的說明)

參、 研究模式 理論基礎 自我滿意模式與研究假說 其他相關課題的探討

理論基礎 社會認知理論(Social Cognitive Theory)(Bandura, 1977, 1986) 交互決定論(reciprocal determinism): 環境、行為及人的認知三個構面,其主要的概念在強調三者間的互動關係。 自律機制(self- regulatory mechanism) 自我效能(self-efficacy)及自我滿意(self-satisfaction) 目標設定理論(Goal-Setting Theory)(Locke and Latham, 1990) 以動機(motivation) 觀點為基礎,目標設定可分為:「挑戰目標」(challenge goal)與「量力而為」(do best)兩組。 可使用目標認同(goal commitment)來衡量

理論基礎(續) 兩種理論的結合 應用: 醫療、決策管理、教育及電腦技能訓練(Gist,1987;Gist and Mitchell,1992;Wood and Bandura,1989a,1989b;Wood et al., 1990; Bandura and Cervone , 1983,1986; Bandura and Jurden, 1991) 以Marakas et al., (1998)歸納整理的電腦自我效能的概念性模式來說明

自我滿意模式與研究假說 自我滿意的研究模式包括過去的績效、電腦自我效能、目標認同、電腦績效及自我滿意 構念的定義 七個研究假說

其他相關課題的探討 操弄工作困難度,探討電腦自我效能、電腦績效與自我滿意的變化。 提供口語與實質的誘因,探索對自我滿意的影響。 探討回顧(backward)與前瞻(forward)的自我滿意的評估是否有差異 探討自我滿意對下一次的電腦自我效能及電腦績效的預測效果

肆、研究方法與設計 微觀的研究策略(micro-analytic research strategy) 研究設計 問卷設計 前測與試測 (1)概觀 (2)樣本特徵 (3)程序進行 (4)變數衡量 問卷設計 前測與試測

微觀的研究策略(micro-analytic research strategy) 參考Bandura(1982)提出對自我效能的微觀研究策略 自我滿意與電腦自我效能是心理的構念,構念的衡量要有順序性,例如電腦自我效能要在電腦績效之前,而自我滿意要在電腦績效之後衡量。 以模擬組織(simulated organization)的方式進行(Wood and Bandura, 1989a, 1989b)

研究設計 (1)概觀 (2)樣本特徵 (3)進行程序 受測者為170位學生 學習與使用Visual Basic 語言 目標為設計「客戶查詢資訊系統」-僅供查詢之用 (2)樣本特徵 請參考表4-1 (3)進行程序 請參考圖4-1(修改自Compeau and Higgins (1995a)有關電腦技能訓練之研究)

問卷設計 針對電腦自我效能、目標認同及自我滿意三個構念 委請英文老師翻譯及資管領域教授審視與修改

變數衡量 請參考附錄一

前測與試測 在前測方面,研究者以另一位教授計算機程式老師的一班為對象(52人),受測者可針對問卷是否有語意方面的問題。 在試測方面,研究者以中山大學資管系開設的顧問班(VB課程)的學員為對象(40人),委請他們填寫該問卷,以確認修改後問卷的可行性。

伍、 資料分析 資料分析方法 研究結果與討論

資料分析方法 平均數及標準差 因素分析(EFA與CFA) 相關分析 簡單迴歸與複迴歸 多變量分析(ANOVA)

研究模式構念的分析 平均數與標準差 信度與效度 相關矩陣

研究模式與假說的驗證 發現與討論 請參考圖5-1與表5-7~8 7 個假說都獲得支持(特別是電腦自我效能對自我滿意的正向關係) 社會認知理論適用於電腦技能訓練之課題

工作困難度改變時的影響 發現與討論 請參考圖5-2~4 自我滿意應視為動態的構念 從目標設定理論來分析,一般生的表現屬於於「挑戰目標型」,而在職生屬於「量力而為型」。 對一般生而言,自我不滿意程度增大,會成為個人的激勵因子(Motivator) 。

口語與實質誘因的影響 發現與討論 請參考圖5-5~10 外在誘因會使得受測者更努力去挑戰目標

釐清回顧與前瞻的自我滿意 發現與討論 請參考表5-11~15 從能力的分類來看,一般生屬於「積極努力型」(acquirable skill),在職生屬於「平穩固定型」(stable entity)(Bandura and Dweck, 1988) 「平穩固定型」會受到外在誘因的影響而變得更積極努力

自我滿意對下一次電腦自我效能與電腦績效的預測效果 發現與討論 請參考表5-16~17 實證自我滿意對下一次電腦自我效能與電腦績效的有預測效果

陸、 結論 研究貢獻 研究限制與後續研究方向

研究貢獻 在學術研究方面 在實務應用方面 研究使用者滿意需內外兼顧 社會認知理論與目標設定理論適用於自我滿意模式的探討 實證自我滿意是一個動態的構念 在實務應用方面 在學習與使用資訊系統時應加強對員工自我的瞭解 在學習與使用資訊系統時工作困難度是一個影響因素 在學習與使用資訊系統時提供外在誘因是一種良策

研究限制與未來研究方向 研究限制 未來研究方向 課程與班級都固定 組織環境因素應再增加 缺乏實地研究(field study)的環境與更長期的分析 未來研究方向 國內外的比較研究 群體層次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