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要点: 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容和类型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产生和崩溃的原因 牙买加体系的内容和特点 第1章 国际货币体系 教学要点: 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容和类型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产生和崩溃的原因 牙买加体系的内容和特点
第一节 国际货币体系概述 一、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容 是指各国政府对货币在国际间发挥其职能作用以及有关 国际货币体系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汇率问题 国际货币金融问题所确定的原则、协议、采取的措施和建立 的组织形式。 国际货币体系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汇率问题 各国货币的兑换性 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 国际结算的原则 黄金、外汇的流动与转移是否自由 国际收支的调节
二、国际货币体系的类型 划分:货币本位和汇率体系。 将国际货币体系分为三类:①纯粹商品本位,如金 国际货币体系的类型可以根据两个重要标准来 划分:货币本位和汇率体系。 货币本位是国际货币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可 将国际货币体系分为三类:①纯粹商品本位,如金 本位;②纯粹信用本位,如不兑换纸币本位;③混 合本位,如金汇兑本位。 汇率体系两个极端情形是永远固定和绝对富有弹 性,介于两者之间则有管理浮动,爬行钉住和可调 整的钉住等几种情形。
三、国际货币体系的建立 国际货币体系的形成有两种途径: 通过经济自发形成实现内外均衡的一些国际准 则; 通过国际间协调而人为的在短期内建立起来的。 在现代条件下,后一种更常见。国际货币体系 的发展,就体现了为适应不同的历史条件而对实现 内外均衡的一些基本准则虽进行的变革。 从时间先后上看,有三个时期:国际金本位制、 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
四、国际金本位制度(1944年之前) 国际金本位制:是以世界主要国家普遍实行以黄金为本位货币的制度为基础的国际货币体系。 (一)国际金本位制的形成 国际金本位制是自发形成的。1870-1914年这段时期习惯地被称为金本位制的“黄金时期”。 它主要有三种形式: 金币本位制 金块本位制 金汇兑本位制
四、国际金本位制度 1.金币本位制:以金币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 金币本位制的特点: 1816年英国颁布了《铸币条例》,首先在国内实行了金币本位制度,使用黄金作为本位货币,并铸造金币流通。其后,其他西方国家纷纷实行金本位制度,至1880年西方主要国家均实行了金本位。 金币本位制的特点: 法定货币含金量 即用法律的形式规定金币的重量、成色。 自由铸造 自由兑换 辅币、银行券可自由兑换金币或黄金。 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入
四、国际金本位制度 金币本位制的缺点: 2.金块本位制:是以黄金作为准备,以有法定含金量的价 从根本上讲,其缺点是过于刚性,表现在: ●清算、支付完全依赖于黄金的输出入,清算、支付手 段单一。 ●货币数量的增长依赖于黄金产量的增长。 2.金块本位制:是以黄金作为准备,以有法定含金量的价 值符号(银行券)作为流通手段的一种货币制度。 金块本位制的特点: 发行、流通银行券(以金块为发行准备),法定其含 金量。
四、国际金本位制度 不能自由铸造金币,也不流通金币。 黄金不能自由输出入。 可有条件兑换金块。 3.金汇兑本位制:又称虚金本位制。它将本国货币间接地 与黄金联接。 金汇兑本位制的特点: 发行、流通银行券法定其含金量。 禁止金币的铸造和流通。 银行券不能兑换黄金,只能兑换外汇,然后用外汇在国外兑换黄金。 与一实行金币本位或金块本位的国家的货币保持固定汇价。
四、国际金本位制度 1914一战爆发 注意:金块本位、金汇兑本位是残缺不全的(畸 型的)金本位,因黄金不能自由输出入,价格— 铸币流动机制被破坏。 (二)国际金本位制度的崩溃 1914一战爆发 黄金禁运,纸币停止兑换黄金 严重的通胀,货币黄金可兑换性被禁止 1915~1922,世界黄金生产下降了1/3
四、国际金本位制度 战后初期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1931年国际金融危机 1922年,经济与金融会议 金块本位制与金汇兑本位制 抵御危机袭击 1931年,英国放弃金块本位制 英镑集团、美元集团、法郎集团
四、国际金本位制度 (三)对国际金本位制度的评价 1.从理论上说,国际金本位制度是完美的。 货币流通、汇率、国际收支自发调节。 2.缺陷: (1)黄金的有限性限制了货币供应,难以适应经济增长和 科学技术革命的需要 (2)金本位制实行的条件会因国内国际的政治经济困难和 不平衡而被放弃。 (3)金本位时期的价格波动与世界黄金产量波动直接相关。
第二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 一、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建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世界建立了一 个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 第二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 一、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建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世界建立了一 个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 系。 这个体系是通过政府间协商建立起来的,是英 美两国争夺国际金融领域霸权的产物。
(一)二战使英美实力对比发生了巨大变化 美国:工业制成品占世界的一半以上,对外贸易占1/3以上,黄金储备200亿美元占世界黄金储备的2/3。 美国积极策划,要把美元扶持到国际货币的霸权地位上。 英国:1945年工业生产缩减,民用消费品生产只达到1939年的一半,出口不到战前的1/3,国外资产损失达40亿美元,外债高达120亿美元,黄金储备大幅减少。 尽管如此英镑区和帝国特惠制依然存在,国际贸易中的40%仍用英镑结算,英镑仍是主要国际储备货币,伦敦仍然是国际金融中心。 因此英国力争维持其霸主地位。
(二)英、美的设计方案 美国—怀特计划 英国—凯恩斯计划 《国际稳定基金方案》 存款原则 设立国际货币稳定基金,资金总额为50亿美元,由成员国用黄金和本币等交纳。 《国际清算联盟计划》 透支原则 设立世界性中央银行,由该行发行Bancor作为清算单位,Bancor等于黄金,各国可以用黄金换Bancor,但反过来则不行。
(二)英、美的设计方案 美国—怀特计划 英国—凯恩斯计划 4.认缴份额= 本国GNP, 黄金外汇储备。根据各国缴纳份额的多少决定各国的投票权。 5.发行Unita。含金量为137 格令。相当于10美元。 6.稳定汇率。各国规定本币与Unita之间法定平价。不经基金同意,不能变动。 4.承担份额=战前三年进出口贸易额的平均75%。不缴纳黄金和现款,只是开设往来帐户。顺差时将盈余存入帐户;逆差时可以申请透支。透支总额为300亿美元。 5.发行Bancor作为清算单位,Bancor等于黄金。 6.顺差国和逆差国共同负担调节国际收支不平衡。强调汇率弹性。
两个方案的共同点: 都强调解决经常项目不平衡。 都只看重工业国的资金需要,忽视发展中国家。 探求汇率稳定,防止竞争性货币贬值。
两个方案的不同点: 英国: 美国: 透支原则 存款原则 反对以黄金作为主要的储备资产 以黄金为基础 50亿美元稳定基金 300亿美元的清算资金 弹性汇率 美国: 存款原则 以黄金为基础 50亿美元稳定基金 稳定汇率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产生 英国被迫放弃国际清算联盟计划而接受美国的国际稳定基金方案。 1944年7月1日-22日,44个国家的代表召开了联合与联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以怀特方案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
三、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 (一)建立一个永久性的国际机构–IMF,促进国 际货币合作 (二)规定了以美元作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 实行美元-黄金为基础的、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 度(两大支柱) (三)IMF向国际收支赤字国提供短期资金融通以 协助其解决国际收支困难 (四)逐步废除外汇管制 (五)制定了稀缺货币条款
“稀缺货币条款” (scare—currency C1ause) 国际收支持续盈余 该货币在IMF剩余75%以下 稀缺货币 按逆差国进行限额分配 临时性的兑换限制 限制进口该国商品和劳务。 希望盈余国主动承担 调整国际收支的责任
美国必须 保持巨额 国际收支 逆差 逆差将使 美元贬值 使美元出 现可兑换 性危机 四、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缺陷 (一)理论缺陷: “特里芬难题”(Triffin Dilemma)(亦称特 里芬两难) 美国必须 保持巨额 国际收支 逆差 逆差将使 美元贬值 使美元出 现可兑换 性危机
四、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缺陷 (二)现实危机 美元危机:(Dollar Crisis)是指美元不能按固定价格保持同黄金的兑换性,即美元的可兑换性危机;或者人们怀疑美元的兑换性并由此引发抛售美元的危机,即美元的信用危机。 美元“悬突额”(Overhang)是指流出美国的美元超过美国黄金储备的余额。是预测美元危机的很好的指标。
五、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战后,美元由不足到过剩乃至危机的变化过程,直接反映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由盛到衰直至崩溃的发展过程。 IMF协定于1947年正式生效,布雷顿森林体系开始运行 战后到50年代中期(1946年——1954年)美元荒(Dollar Shortage) 50年代中期起美元灾(Dollar Glut)马歇尔计划与美国对外扩张
五、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1960年10月第一次美元危机爆发 1968年3月第二次美元危机爆发 四项补救措施: 稳定黄金市价协定(Basel Agreement): 1961年3月6日,8国 黄金总库(Gold Pool):1961年12月,美国与8国 借款总安排(General Agreement to Borrow):1961.9 货币互换协议(Swap Agreement):1962年3月 1968年3月第二次美元危机爆发 补救措施: 黄金双价制:1968年3月15日 创设SDR:1969年9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24届年会
五、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1971年5月第三次美元危机 补救措施: 新经济政策: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宣布实施新经济政策。内容是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冻结工资和物价、征收10%的进口附加税。 史密森协议:1971年12月17-18日,十国集团在华盛顿的史密森氏学会大厦举行会议,达成协议。内容是,美元对黄金贬值7.89%(35—38美元/盎司);美国取消10%的进口附加税;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宣布一些货币升值(日元、马克);扩大汇率波动幅度(±2.25%) 1973年2月12日,美元再次危机,史密森协议失败,美 元宣布贬值10%(38—42.22美元/盎司)。 1973年3月,西方各主要国家都普遍实行浮动汇率制, 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瓦解。
六、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评价 (一)积极: (二)消极: 1.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国际货币合作的产物。 2.它消除了战前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混乱的国际货币秩 序,为世界经济增长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3.该体系的固定汇率制度为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提供了 极大的便利。 (二)消极: 1.在国际清偿力的提供方面,存在特里芬难题所描述的 固有的不稳定性。(先天缺陷) 2.在实际运行中,由于运行规则得不到遵守,所以始终 没有形成正常的国际收支调节和资本流动的秩序。(后 天失调)
第三节 牙买加货币体系 一、牙买加体系的产生 1972年7月IMF成立了国际货币制度改革和有关问题委员会,由11个工业国家和9个发展中国家组成“二十国委员会”。 1974年6月,提出一份“国际货币制度改革大纲”,就汇率、资本流动、储备、黄金等问题提出了建议,并建议在“二十国委员会”结束后,另立临时委员会,继续研究改革问题。 1974年7月,设立“国际货币制度改革临时委员会”。 1976年1月,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举行第5次会议,讨论修订《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经过激烈的争论最终达成了协议,《牙买加协定》。 1976年4月,IMF理事会通过《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第二次修正案》,于1978年4月1日正式生效。
二、牙买加协议主要内容 浮动汇率合法化:可自由选择汇率安排 增加成员国在IMF中的基金份额 规定SDRS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资产 黄金非货币化 由292亿SDRS增至390亿SDRS。各自的份额有所改变,石油输出国组织的份额由5%提高到10%,主要西方国家除原西德、日本外,其他西方国家的份额均有所下降。 规定SDRS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资产 后来并没有做到 黄金非货币化 黄金不再是各国货币的平价基础,也不能用于官方之间的国际清算。 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 (1)出售IMF黄金总额的1/6,按市场价出售,超过官价部分成立“信托基金”,对最不发达的国家提供最优惠的贷款,帮助其改善国际收支状况。 (2)扩大信用贷款的限额,由占成员国份额的100%增至145%。 (3)出口波动补偿贷款的份额由50%增至75%。
三、牙买加协议的运行特征 (一)多元化的国际储备体系 美元仍是主导货币、最主要的国际支付手段、最主要的国际价值贮藏手段。 1999年以前,英镑、马克、法郎、里拉、日元等硬通货共同担当储备货币职能。 1999年以后,欧元形成与美元强有力的竞争。 (二)多种形式的汇率制度安排 独立浮动 无预先宣布汇率轨迹的管理浮动 爬行浮动 爬行钉住 水平幅度内的钉住
三、牙买加协议的运行特征 (三)多样化的国际收支调节方式 其他惯例的固定钉住 货币管理局安排 无单独法律货币的汇率安排 总需求调节:支出增减、支出转换。 汇率机制调节:升贬值调节进出口,调解国际收支。 直接管制:对商品贸易和资本流动实施控制。
四、牙买加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汇率纪律荡然无存 (二)储备资产多样化加大了管理的难度 (三)缺乏有效的国际收支调节机制 原本是想浮动汇率能更好的调解国际收支。反而加剧了 经济与金融动荡。 (二)储备资产多样化加大了管理的难度 资产保值难度大;特里芬难题未彻底解决。 (三)缺乏有效的国际收支调节机制 汇率浮动反而恶化了国际收支;IMF的贷款机制不能很 好的调节国际收支;调解任务依然落在逆差国身上。 (四)储备货币和汇率安排的多样化加剧了金融动 荡
五、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 (一)国际货币改革中的几个关键性问题: 1、采取什么货币本位?黄金、美元、SDR、多种 货币本位 2、汇率体系?固定、浮动各有利弊 3、国际收支调节? 4、迅速增长的国际资本流动问题?自由化与资本 管制的矛盾怎样处理?
五、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 (二)何为本位货币/储备货币? 1. 建立世界性的中央银行:把IMF改造成世界中央银行。成员国把所持有的国际储备的20%存入该行。这项存款以黄金表示,有利息。成员国之间清算可通过世界性中央银行的存款办理转帐。 2. 恢复金本位制:黄金金价要大幅度提高以适应国际贸易的发展。但是,如今各国政府更重视国内平衡。金本位制的自动调节不易发挥作用。私人窑藏黄金的倾向增大。美国政府的黄金委员会讨论否决了恢复金本位制的方案。 3. 调整黄金价格: (1)提高黄金价格⇒满足国际流通手段不足⇒刺激黄金的生产。(2)降低黄金价格⇒促使私人出售黄金⇒相应提高关键货币的价格⇒增加国际流通手段。
五、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 4. 恢复美元本位制:承认现实的局面—国际贸易和非贸易结算中使用最大的货币(40-60%)。 5. 特别提款权本位制:应为SDRs是人为创造的资产,它成为国际储备资产的前提必须有世界性中央银行的存在。 6. 商品性储备货币本位制:普通商品的产量增长比黄金快,并且一组商品加权平均价比黄金价格更稳定。黄金—美元汇兑本位制⇒ 一组商品—多种储备货币本位制。
五、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 (三)汇率制度改革的建议 实行爬行Crawling Peg/Sliding Peg钉住的汇率制:汇率随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状况阶段性调整。同时在短期内保持相对稳定性。对于发展中国家比较适合。 实行汇率目标区(target zone):“目标区”也就是主要货币之间确定汇率的波动幅度。其他非主要货币钉住目标随之浮动。目标区旨在反映实际汇率。
第四节 区域货币一体化 一、传统的最适度通货区理论 (一)要素流动论 西方经济学家关于固定汇率 制和浮动汇率制的争论。第 是指一定地理范围内的有关国家和地区在货币金 融领域中实行协调与合作,形成一个统一体,最终实现一个统一的货币体系。 第四节 区域货币一体化 一、传统的最适度通货区理论 (一)要素流动论 它最初产生于60年代初 西方经济学家关于固定汇率 制和浮动汇率制的争论。第 一个提出这一概念的是当时 IMF特别研究处的经济学家 罗伯特·蒙代尔 Robert·Mundell,1961年提 出要素流动论。
一、传统的最适度通货区理论 主张用生产要素的高度流动性作为确定最优货 币区的标准。 蒙代尔认为,在价格、工资呈刚性的前提下, 是否能组成最优货币区主要取决于相关地区的要素 流动程度。如果劳动力和资本在区域内能够自由流 动,则组成单一货币区就可以提高微观效率(如消除 交易成本),有利于抵抗外部冲击,维护宏观经济的 稳定。
要素流动论概要: 1、 2、 不同通货区 的需求转移 相同通货区 的需求转移 浮动汇率解决 靠要素流动
(二)经济开放论 罗纳德·麦金农,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当代金融发展理论奠基人 他长期执教于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系,自1984年至今一直担任该系W·D.依贝尔(William D. Eberle)国际经济学教授。他长期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亚洲发展银行以及广大发展中国家政府提供货币政策和经济金融发展的专业咨询。是世界上首先分析“金融压抑”对经济发展构成严重障碍的经济学家。
(二)经济开放论 经济开放性分析:1963年罗纳德·麦金农提 出,麦金农将经济开放度(即一国生产或消费中贸 易商品对非贸易商品之比)作为建立最优货币区的 标准。 他认为,在外部世界价格同样稳定的前提下, 那些贸易关系密切的经济开放区应组成一个共同的 货币区,从而有利于实现内外部经济均衡、价格的 稳定。同时,他还指出相对于大的开放经济区域而 言,固定汇率制更适合于小国开放型经济体。
(三)出口商品多样性分析 1969年彼得·凯南提出,当外国对进口商品需求发生时,产品多样化程度越高的国家将越能抵御外部冲击给经济总产出水平带来的影响,也更适合于实行固定汇率制。 而低程度产品多样性的国家则不适合固定汇率,适宜组成单一货币区,采用灵活的汇率安排。
(四)国际金融一体化程度分析 1969年詹姆斯·英格拉姆提出。 他认为当金融市场高度一体化时,一国就可以借助资本的自由流动来恢复由于国际收支失衡所导致的利率的任何不利变化,从而降低了通过汇率波动来改变区域内贸易条件的需要,因此就适宜实行固定汇率制。
(五)政策一体化程度分析 1970年爱德华·托尔和托马斯·威莱特提出应以政策一体化作为确定最优货币区的标准。 货币区能否成功取决于成员国对通货膨胀和失业的看法,他们认为应当以政策合作作为国际收支的平衡机制,建立一个超国家的统一的中央银行和统一的财政制度。
(六)通货膨胀率相似性分析 1970年和1971年哈伯勒和弗莱明分别提 出的。 他们认为国际收支失衡最可能是由各国 的发展结构不同、工会力量不同和货币政策 不同所引起的通货膨胀的离散趋势造成。后 者除了会导致国际收支失衡外,还会引起短 期资本的投机性流动。因此,如果区域内各 国的通货膨胀率趋于一致,就可以避免汇率 的波动。
二、最适度通货区理论的新发展 综合分析:单一标准无法对区域性货币合作作出完满的解释,因此,需要在对这些标准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才能判断某一地区是否适宜实行货币一体化。90年代以来,对最优货币区的分析加入了通货区的成本与收益分析。 货币一体化的收益主要来源于:节省货币兑换成本及抵补外汇风险的费用、消除投机性资本流动、节省外汇储备、分散风险,节省国际收支调价成本,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货币一体化可能加速财政一体化。 共同货币或不可改变的固定汇率制度,也可能带给其成员国经济不利或弊端:成员国丧失货币政策的自主权、成员国财政政策的自主性也受到影响、可能导致成员国失业与通货膨胀关系的恶化,此外,货币联盟也可能损害地区经济。
GG—LL图 加入货币区的收益与成本 GG LL 货币区参加国与货币区经济一体化程度 e
二、欧洲货币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1950年法国外长舒曼提出“舒曼计划”,建议西欧国家在 经济领域内实现联合 1952年 法、德、意、荷、比和卢森堡 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7年 《罗马条约》,1958年 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 原子能共同体 1965年 《布鲁塞尔条约》 三个机构融为一体----欧洲 经济共同体,1967.7月开始运作,致力于在汇率制度、货 币政策等领域的国际协调 1973年 英、爱、丹加入 1979年3月13日 由法国和德国联合倡议的欧洲货币体系 (European Monetary System,EMS)诞生,虽然英国暂不加 入,但它加入了欧洲货币基金。
二、欧洲货币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欧洲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 ◆ 其币值由成员国货币加权平均算出; ◆ 是确定成员国货币汇率的重要依据; (1) 创立欧洲货币单位(European Currency Unit,简称ECU) ◆ 其币值由成员国货币加权平均算出; ◆ 是确定成员国货币汇率的重要依据; (2) 建立稳定汇率机制(Exchange Rate Mechanism,简称ERM ) 成员国之间汇率固定,对外实行联合浮动 (3) 建立欧洲货币基金(European Monetary Fund, 简称EMF)
三、欧盟的扩大及其货币一体化进程 1991年2月9、10日,荷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内容: (1)通胀率不能超过通货膨胀率最低的三个国家 的平均水平的1.5个百分点; (2)长期利率不能超过平均利率的2个百分点; (3)前两年保持汇率在幅度内没有贬值; (4)年度预算赤字不能超过GDP的3%; (5)公共债务不能超过GDP的60%
三、欧盟的扩大及其货币一体化进程 欧元时间表 第一阶段,从1999年1月1日至2001年12月31日为 过渡阶段 第二阶段,从2002年1月1日至2002年6月30日 第三阶段,从2002年7月1日开始 欧元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对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提出了挑战;对美元的主导地 位提出了挑战,促进了国际储备的多元化;增强了欧 洲金融市场的地位;欧元启动对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 展将产生有力的推动作用
四、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对欧元的影响 欧债危机的根源 总体看来,最先出现债务危机的“欧猪五国”属于欧元区中相对落后的国家,它们经济更多依赖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出口和旅游业。随着它们加入欧元区,生产要素成本大幅上升,劳动力优势不复存在,而这些国家又不能及时调整产业结构,使得经济国际竞争力不断下降。以希腊为例,2010年服务业在其GDP中占比达到52.57%,而工业占GDP的比重仅有14.62%。希腊的支柱产业属于典型依靠外需拉动的产业,这些产业过度依赖外部需求,因此经济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变得举步维艰。在这样的窘境下,为了拉动经济快速发展,反而加大了对旅游业及其相关的房地产业的投资力度,投资规模很快就超过了自身能力,导致负债提高。截至2010年年末,希腊政府的债务总量达到3286亿欧元,占GDP的142.8%,财政整体上“减收增支”,不堪重负。
四、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对欧元的影响 欧元区制度固有缺陷是“潜伏的恶因” 首先,货币制度与财政制度不统一,导致政策调整滞后。欧洲央行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时,需要平衡各成员国的利益,导致利率政策调整总是比其他国家慢半拍。因此,在统一的货币政策应对危机滞后的情况下,各国政府为了尽早走出危机,无奈只能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来调节经济。比如,当希腊遇到问题时,对外不能通过货币贬值来刺激出口,对内不能通过货币扩张来削减政府债务,只能无奈选择债台高筑,积重难返。当许多欧元区成员国违反了《稳定与增长公约》中公共债务占GDP比重上限60%的标准时,欧元区又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惩罚措施,客观上产生了负向激励效应,激发了成员国的预算赤字冲动。
四、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对欧元的影响 其次,各国的税收制度不统一,引发资本同趋势流动。欧盟国家只统一了对外关税税率,并没有让渡公司税税率。目前各国公司税税率高低不一,法国、比利时、意大利、德国均在30%左右,其他边缘国家及东欧国家的公司税税率则普遍低于20%,引发资本的大量流入。而这些税率较低的国家本来就不发达的工业和制造业很少受到资金的青睐,资金便主要集中在房地产业和旅游业上,从而导致了经济泡沫化,并在国际金融危机下由于需求不足,而出现破裂,造成经济发展乏力。 最后缺乏退出机制,导致协商成本很高。由于在欧元区建立的时候没有充分考虑退出机制,这给危机处理留下了难题。目前个别成员国在遇到问题后,只能通过欧盟的内部开会讨论协商来解决,从而降低了效率和效果。
五、其他地区货币一体化 继欧洲货币一体化后,北美积极向美元一体化发展; 阿拉伯经济区、中非和西非也迈出了本地区货币一体化的步伐; 亚洲经济区尚未进入实质性的货币经济联盟,令人格外关注。
四、其他地区货币一体化 (一)美元区进展 在欧元的挑战下,美国自然不会没有反应。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恐怕是世界上最容易协调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分别具有资金、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美国和加拿大在经济上早已结合在一起,如果要建立区域单一货币的话自然以美元为核心。 很多人认为在未来几年内将出现北美共同货币。还有一些经济学家则主张加拿大应当和美国、南美国家统一货币,不少南美国家则对此积极响应。阿根廷、萨尔瓦多、厄瓜多尔等国正在放弃本币,实现美元化。
四、其他地区货币一体化 (二)阿拉伯和非洲地区进展 阿拉伯地区也于1977年成立了阿拉伯货币基金组织。该组织成立后积极推行本地区金融一体化,其成果主要表现在建立阿拉伯货币合作模式、推广阿拉伯第纳尔的用途、矫正成员国的国际收支逆差等8个方面。 中非国家银行是中非货币联盟的标志,成立于1972年12月,是中非6国的中央银行。中非货币联盟不仅通行统一的货币——中非金融合作法郎,还实行统一的贴现率。中非货币联盟有效地加强了成员国的财力和与外界的联系。
四、其他地区货币一体化 (二)阿拉伯和非洲地区进展 西非6国于1962年成立西非国家中央银行,组成西非货币联盟,发行自由流通货币——CFA法郎 联盟决定成员国的信贷规模,协调成员国利率,促进了本地区货币经济一体化。
四、其他地区货币一体化 (三)亚洲货币一体化 有关亚洲货币合作的倡议始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最早是由日本提出建立“亚洲货币基金”的构想。囿于当时条件限制,这一构想很快搁浅。2000年5月,东盟与中、日、韩(10+3)签署以货币互换安排为主要内容的《清迈倡议》;2002年6月,东亚及太平洋中央银行行长会议组织(EMEAP)提出亚洲债券基金的概念,并于2003年正式启动该基金;2007年5月,“10+3”财长会议正式提出设立共同外汇储备基金的设想。 从亚洲看,要真的实现像欧盟一样货币一体化,道路还很久远。亚洲各国的社会制度、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特别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等涉及的问题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