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 Hat Linux 安装与使用方法的简单介绍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职业指导服务系统 欢迎了解职业指导服务系统!
Advertisements

普通高等学校 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
计算机网络 指导教师:杨建国 二零一零年三月.
Linux管理与应用 Linux文件系统- 磁盘加载与卸载 主讲教师:张美平
九十二年度第二次 會計作業實務座談會 主辦單位:會計室.
Linux 網路教學 東南技術學院資訊工程系 職稱:講師 姓名: 曹茂勁 民國 92年 12月.
第 6 章 安裝問題解疑.
第2节 ext2文件系统 索引文件的的代表 索引文件 文件使用三部曲 文件共享 文件保护 举例.
提高自身素质做好 新时期班主任工作 北京市广渠门中学 高金英.
中華民國空軍34中隊進行夜間偵察任務情形與畫伏夜出的蝙蝠相同,因此以「蝙蝠中隊」命名,而所屬偵察機均漆成黑色,而又稱作「黑蝙蝠」。隊徽是一隻展翅的黑蝙蝠,在北斗七星上飛翔於深藍的夜空中,翅膀穿透外圍的紅圈,象徵潛入赤色鐵幕。
普通话模拟测试 与学习平台 使用指南.
香港普通話研習社科技創意小學 周順強老師.
唐五代兩宋詞 方舟p.69.
Linux 的檔案管理.
网御网络审计系统后台维护培训.
企业税收筹划与税务风险管理 暨南大学财税系 沈肇章.
網路小說劇情建構與伏線營造 Windows98.
有趣的linux入门文章 By dogfox 制作.
崑山科技大學資訊傳播系 蔡德明 (鳥哥, VBird)
贴近教学 服务师生 方便老师.
嵌入式系统讲义 第5章 嵌入式系统软件开发环境与工具
8.1 系統軟件、應用軟件和驅動程序 電腦軟件 是使電腦處理指定工作的一連串指令 大致可分大為三類: 驅動程序 系統軟件 應用軟件.
資訊安全與系統管理 2013/3/13 Chien wei lin.
关于整合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实施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4〕8号)
基于操作系统的编程复习 张玉宏
UNIX系統與資料庫安裝 Why UNIX 常用的工具程式介紹 資料庫的安裝.
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 北京市京源学校 冯 悦.
推进德育创新 做好新时期班主任工作 北京市广渠门中学 高金英.
第二章磁盘管理第一部分 主讲:刘红玉.
第8章 Linux系统管理.
第 2 章 上機使用 Unix/Linux 內容: 操作介面 主機連線 登入主機 認識系統環境 使用者常用命令.
第 19 章 檔案系統與 權限設定.
本 章 重 點 9-1 檔案系統簡介 9-2 檔案管理.
Linux 入門課程(基礎篇) 講者: Pank
網路安全技術 – 期末報告 A 高名勳 指導教授:梁明章 老師.
第 6 章 X Window 基本操作 著作權所有 © 旗標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Linux 基础与常用命令简介 生物信息学培训班 杭州,2018年1月18日 周银聪.
第3章 Linux系统的基本操作 3.1 X Window图形化用户界面 3.2 GNOME的桌面环境 3.3 窗口和菜单操作
第二天 计算机基础技能培训 (一)linux基础知识
磁碟掛載.
Linux server 連線軟體: 主機:kitty.cs.pu.edu.tw 帳號:dar 密碼:n….w.
第2章 Linux概述 2.1 操作系统的功能和分类 2.2 Linux操作系统概述 2.3 Linux的应用现状与前景
Linux基本操作 程設實習課 ( 2/25 ).
伺服器探索營 Day 1 指導老師: 張啟中 (JohnAxer) 教學助理:
第 4 章 安裝 Linux 著作權所有 © 旗標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摩擦力.
和諧社區資訊服務推廣計畫 -軟體雲端社區 資訊研習營
前言 編輯 fstab 檔案 產生設定檔 編輯磁碟限制 取消與啟動 檢查磁碟限制
第 20 章 帳號與磁碟空間管理 著作權所有 © 旗標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GRUB启动引导器 GRUB简介 安装GRUB Grub的操作界面 GRUB的配置文件grub.conf GRUB的安全设置
小太陽兒童人文藝術學院兒童畫展 地點:住院大樓9F、11F外走道( )
系统管理员培训(I期) 浙江省基层人民法院 -V8版介绍及系统管理培训 二OO八年四月二十三日 法院事业部经理:周春宏
第二章 UNIX系统安装与常用命令.
中華大學 資訊工程學系 報告人:資訊工程學系 許慶賢 系主任.
第三章 UNIX的文件与目录.
團體衛生教育護理創意競賽 報告者:護理科 計畫主持人邱馨誼講師
颱風與防災 颱風知多少.
網路資源的建立--LINUX系統 系統管理
实验一:编译运行Linux内核并使用gdb进行调试
Lab01 工作站&Linux操作 日期:2011/03/07.
電腦DIY概論 課程大綱 前情提要 硬碟規劃工具介紹 FDISK FORMAT 安裝作業系統.
WINDOWS 7 磁盘管理.
Fedora 8 圖形模式光碟安裝.
助教:田成锦、汪睿、游翎璟 吴加禹、李佳伟、唐凯成
售后培训系列之V9系统中心安装 SecManage 网安事业部 广州售后-王长绪.
第八章 通用安全原則 8-1 通用安全概述 8-2 部署全公司的執行策略.
Linux文件系统.
课程介绍 1、嵌入式系统开发先序课程; 2、共32+8课时: 3、本期采用混合式教学成绩计算方式:
第六章 文件系统与文件管理 6.4 Linux文件管理 1、比较MS DOS 与 Linux的目录结构 一、Linux文件系统的树形结构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Red Hat Linux9.0 ------安装与使用方法的简单介绍 毕业设计

一、Win2000+Linux9.0安装方案 本安装方案,没有安装顺序。 安装位置: 1.Win2000可在任意一个分区 由于本方案的系统引导菜单采用的是Windows的BOOT.ini文件,所以本安装方案只适用于Win2000及以上版本。

二、在原有Win2K基础上安装 安装过程: 1.准备一张Dos启动盘,Linux9.0安装盘 2.启动Win2000系统,确定要安装的分区,将该分区的数据进行备份。(本机器为F盘) 3.大概了解一下显卡、显示器、声卡等配置。显示器的工作频率(显示器自带说明书有),例如:水平 30kHz~61kHz ; 垂直50Hz~120Hz

4.删除该分区(F盘) 删除后该分区将变成空闲分区,不用设置为主分区。删除分区后在Win2000中不可见,安装Linux后该分区在Win2000中也不可见。

选择「是」,删除操作完成 用Linux光盘启动系统

选择安装模式:图形或文本

选择是否进行光盘检测

进行到安装类型,选择定制

选择分区方式为手工分区 分区过程中若出现提示,均选择忽略或取消

Linux分区命名规则 硬盘命名方法(以一个硬盘为例),该硬盘为第一主盘命名为hda。(一个硬盘可以分成多个主分区,多个逻辑分区。) 用数字规定分区: 1~4表示主分区 5~16逻辑分区 本台电脑硬盘命名为: C盘 hda1 D盘 hda5 E盘 hda6

空闲分区就是在Win2K中删除的分区,也是我们将要安装的位置

选中『空闲分区』->点击『新建』->出现如下对话框 挂载点选择,/表示根分区。 文件系统类型,默认ext3 选择指定空间大小。因为Linux系统所有文件都要装在这个分区,所以要设置得大点。 完全安装需要5GB空间

添加交换分区 将文件系统类型改为swap即可 制定空间大小,它的大小为内存的2倍。 根分区与交换分区的创建没有先后顺序。 512M内存的交换分区设置为128M

Linux分区创建完毕:hda7为根分区;hda8为交换分区

改变引导装载程序,设置为GRUB引导

选中『配置高级引导装载程序选项』

选择『/dev/hda7 引导分区的第一个扇区』 这时Linux的引导程序就会被安装在了自己的根分区中,不会影响到C盘的Windows引导程序。

设置密码,这个是必须的,否则不能继续安装。 在以后的使用中Linux的超级用户名为root;密码就是这个根口令。

Linux系统安装完成后,会出现显卡、显示器驱动选择。如果系统识别的不正确可以自己选择,显示器如果没有合适的驱动,可以自己设置它的工作频率即可。 此时Linux系统安装完毕,接下来修改Windows引导菜单,增加Linux启动项。 需要注意的是在安装过程中,Linux不需要重新启动,直到安装完成。如果中途意外重新启动,Linux不会继续原来的安装。

三、制作启动菜单项 1.将Linux A盘中的dossutils文件夹拷到硬盘,并将vmLinuz(Linux的启动文件)文件也拷贝到dossutils文件夹中。 2.用dos启动盘启动系统,进入dossutils文件夹,执行LoadLin vmLinuz root=/dev/hda7 3.此时应该能够进入Linux图形界面系统了,进入系统之前会有一些信息显示失败,不用理会它。

这就是Linux图形界面 ----XWindow 主菜单

4.在Linux系统中(文本界面或终端)执行: dd if=/dev/hda7 of=redhat9.inx bs=512 count=1 表示将hda7盘上的512字节的引导程序,保存到redhat9.inx文件中 5.此时在当前目录下产生了一个新文件: redhat9.inx 6.执行: mount /dev/hda1 /mnt/c vfat defaults 此时将hda1对应的硬盘(也就是C盘)挂载到Linux系统中了。

7.回到图形界面,使用拖拽方式(或其他方式)将redhat9.inx文件,复制到/mnt/c文件夹中。 8.重启电脑进入Win2000 或Dos,修改boot.ini文件。 1)如果timeout=0,则改为大于0的一个数字。该参数表示选择引导菜单的停留时间,单位为秒。 2)在最后一行增加: c:\redhat9.inx=Red Hat Linux 9.0 3)不要在Linux中用挂载的方式来修改该文件,因为两个系统的回车符不兼容。 9.重启电脑,就可以看到引导菜单上有Linux选项了。

在c:\根目录下,属性一般为系统、隐藏、只读,修改时需要去掉只读属性 引导菜单停留时间 增加的Linux启动菜单项 Windows的启动菜单文件------boot.ini 在c:\根目录下,属性一般为系统、隐藏、只读,修改时需要去掉只读属性

四、简单介绍使用方法 1.挂载: 在使用其它硬盘分区、光盘、软盘、优盘时需要先挂载,然后才能使用。 格式:mount /dev/设备名 挂载位置 文件类型 其他 例: 1)首先建立一个文件夹,这里在mnt文件夹下建立一个名字为c的文件夹。 2)在文本界面执行下面的指令 mount /dev/hda1 /mnt/c vfat noauto,iocharset=gb2312,umask=0,codepage=936 0 0 3)参数说明 hda1 C盘 /mnt/c 为挂载的位置,访问该文件夹就是访问C盘 vfat 文件系统为FAT类型,且支持长文件名 noauto 不自动挂载,去掉该参数为挂载 iocharset=gb2312 支持中文

2.卸载 格式:umount 设备名或挂载目录 例:将刚才的挂载的C盘,卸载 umount /dev/hda1 或 umount /mnt/c

3.在系统启动时挂载。 先创建文件夹,然后用文本编辑器打开/etc/fstab 文件,进行修改。 1)挂载C盘(自动挂载) /dev/hda1 /mnt/c vfat iocharset=gb2312,umask=0,codepage=936 0 0 2)挂载D盘(自动挂载) /dev/hda5 /mnt/d vfat iocharset=gb2312,umask=0,codepage=936 0 0 3)挂载优盘(不自动挂载) /dev/sda1 /mnt/usb-disk vfat noauto,iocharset=gb2312,umask=0,codepage=936 0 0 存盘退出。 重新启动后即可正常访问FAT格式分区,解决显示WINDOWS分区下和光盘中文文件名乱码问题。其中共六列,每列用Tab键分开。注意此方法只能挂载上Fat分区格式,因为这里指定的是vfat格式,需要其它格式分区自行指定相应格式即可。 立即挂载mount -a

要修改的文件

以下为增加的部分 hda1=>C盘 hda5~hda8=>D~G盘 sda1=>优盘 不自动挂载

点击主菜单->系统工具->磁盘管理,就会显示『用户挂载工具』 在fstab中设置的挂载分区,可以也在这里进行挂载或卸载 这里以优盘为例,在XWindow中进行挂载和卸载操作。 优盘设备为sda1,且优盘还没有被挂载

此时,优盘已经被挂载 打开挂载的文件夹,看到了优盘内容 将优盘取下之前要先进行卸载。关闭优盘挂载文件夹,再点击一下卸载即可取下优盘。 要使用挂载工具进行挂载操作,需要事先在fstab文件中声明,要挂载或不自动挂载的设备。

4.XWindows与文本界面转换 Ctrl+Alt + F1~F6为文本界面 Ctrl+Alt + F7为XWindows界面 5.默认用户名root,密码为安装过程中设置的密码。 6.增加用户:adduser username 用户密码:passwd username

在XWindow下增加用户

7.一些命令 ls、 dir 显示当前目录的文件 cd 转到其他目录 mkdir 建立子目录 cp 复制文件 fmdir 删除子目录 mv 移动文件或目录 compress \ uncompress压缩解压.Z文件 gzip \ gunzip压缩解压.gz文件 poweroff关闭系统,reboot重起系统

点击主菜单->系统工具->终端,使用终端来模拟文本界面 这里输入了一些命令以及显示的执行结果 显示当前文件夹内容,并用颜色区分文件类型 显示当前文件夹内容 执行fstab中的挂载任务 转到根目录 转到/mnt目录 转到/mnt/d目录 与Dos下的cd命令类似 显示/mnt/c目录下的内容 转到/c文件夹,提示不存在 转到/mnt/c文件夹 将当前显示的信息翻过去,打开新的一页,不清除屏幕内容 点击主菜单->系统工具->终端,使用终端来模拟文本界面 这里输入了一些命令以及显示的执行结果

大部分命令完全可以在XWindow来实现,就像Dos与Windows一样,对文件、文件夹、应用程序进行操作和管理。 结束 更多信息请查阅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