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勒.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2011年度 音樂科 五年級 我最喜愛的流行曲.
Advertisements

自我介紹 楊惟勝.
米勒.尚.法蘭西斯瓦( ) Millet Jean Francois
歐美藝術文化.
米勒 (尚-法蘭索瓦·米勒) 農民、風景與田園,高貴不朽的人性畫家
可愛小詩欣賞 (四) --選自爾雅叢書.
偉大的畫家 米勒 老師:袁淑芬 老師 學生:邱品淳.
認識版畫藝術.
☀  法國農民畫家── 米 勒 908第七組 組員:王予欣、王君慧、吳宇晴    蔡伊琳、徐賢豪、莊哲懿.
世界名畫.
美術報告 發傳單的小女孩 *組別:第二組 *組員:04李宜璟 05林 昀 06林宜穎 07張瑜真 08陳立捷09陳玫臻 11陳宣羽.
星光 希望若不熄滅就會亮成心中的星光.
36號 29號 17號 16號 5號 製作 米勒 敬天禮地的巨人.
P119.
走進美術館.
野獸派 Fauvism 馬諦斯.
非擬真著色 (non-photorealistic rendering)
Georges Seurat, Sunday Afternoon on La Grande Jatte
欣賞有趣的薑餅屋.
米勒.尚.法蘭西斯瓦( ) Millet Jean Francois
維拉斯 奎茲 侍女圖 典藏拼圖 每按滑鼠一下才進行播放… 侍女圖(Las Meninas) 1656 Museo del Prado,馬德里.
認識疊詞.
猜猜看下面的圖片是什麼?.
塞   尚 法國人稱十七世紀為「大世紀」(1625~1700),因為此時期的法國在「太陽王」路易十四的中央集權統治下,握有凌駕歐洲諸國的政治主導權,而在藝術文化上,光耀史冊的歷史人物陸續登上歷史舞台,建構起延續至今的法國文化基礎。
班級:八年九班 組別:第六組 組員:9 、13 、 17 、 33 、 39
★作者 : 彭冠偉 ★班級 : 601 ★指導老師 : 潘政宏
DAII Talking about studying Chinese
美勞教學 他們在做什麼 幾米作品 水墨的家鄉 共六節.
西方藝術史.
米勒.尚.法蘭西斯瓦( ) Millet Jean Francois
米勒具有忍耐、愛、勇氣與信念,從事藝術,深具不屈不撓的英雄精神。
小學數學科 二年級課程 — 統計圖 製作 — 麥頌儀老師 (青山天主教小學上午校).
Giuseppe ARCIMBOLDO Milan, 1527 – Milan, 1593
達利.
雷諾瓦 作者:江馥樺、鄭君柔、吳佩熹 指導老師:黃芝莉老師.
                                                                                                                好書介紹   2009年12月14日.
1. 三姑六婆計算機 2. 流動FAX機 3. Card Talk 4. 搜尋引擎
中西式畫作介紹 製作人:60602張哲瑜 60604林冠儒 60605黃威誠.
農民畫家米勒 (Millet, ) 組員: 4號 吳庭瑀 6號 李芃諭 5號 李玟 10號 黃靖貽 21號 王宥甯
用愛與智慧 ~成為孩子的伯樂 倪美英老師.
夏卡爾 (Marc Chagall) 的生平 夏卡爾 (Marc Chagall)的繪畫風格
指導老師:周建興 老師 開發團隊:吳旻翰、池宗諺 淡江大學電機工程學系 2015/12/11
英 文 報 告 第三組 姓名 財金二A 傅佳文 財金二A 彭雅安 財金二C 許倩蓉
重複圖形.
§米勒§ 製做人:謝孟璇.
六年級電腦科 KompoZer w3.dhps.tp.edu.tw.
義大利新寫實主義電影 新寫實主義 1940年代出現在戰後義大利, 反映當時社會現實狀況的電影.
廣達游於藝米勒巡迴展 —基隆市中正國小 曾淑惠
小學數學科 方塊圖 製作 — 麥頌儀老師 (青山天主教小學上午校).
Isaiah 以賽亞書 六十至六十二章.
法國 27 所博物館 典藏畫作 4秒自動換頁.
1-1 隨機的意義– P.1.
題目:心中最討厭的…… / 我喜愛 /理想的風景
認識聖誕節.
5. 令圖畫動起來 Tween 功能介紹 移動效果 顏色漸變效果 形狀漸變效果 離開.
教育部增置國小圖書教師輔導與教育訓練計畫 圖書資訊教育教學綱要及教學設計小組 設計者:臺北市萬興國小 李惠珍老師
「靖園」校刊  插畫作品徵集說明 插畫示例作品 周清城 編製.
數學界的變形金剛→ 『定位板』 文昌國小 羅馥華 高翠穗.
P106.
畫夢女孩,她的靈魂不屬於這個世界 Akiane
* 畢卡索 (Pablo Picasso)的生平 畢卡索 (Pablo Picasso)的繪畫風格
企業識別標誌(logo)設計—第二講 圖文合一的創作法
投靠神的翅膀下 黄力夫弟兄 北卡华人福音基督教会.
問句 黃勇仁.
夏卡爾 (Marc Chagall) 的生平 夏卡爾 (Marc Chagall)的繪畫風格
蒙德里安調色盤 藝術與人文視覺藝術教學設計 蔡娟娟
嗇色園主辦可銘學校 視藝科多媒體教材.
經文:約翰一書 5:1-12 凡信耶穌是基督的,都是從神而生,凡愛生 他之神的,也必愛從神生的。
經文:歌羅西書 1:1-8 1 奉神旨意,作基督耶穌使徒的保羅和兄弟提 摩太 2 寫信給歌羅西的聖徒,在基督裡有忠心的弟
來得自由 約8:32 朱世平牧師.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米勒

米勒的一生 讓弗朗索瓦米勒(Jean-Franois Millet,1814年10月4日-1875年1月20日﹚ 1814年-出生於法國諾曼第半島格魯什村(Gruchy),富裕的耕農家庭之子;童年時曾幫助父親在田間勞動。 1831年-17歲,創作了《牧羊人在看守他的羊群》,顯示出極高的繪畫天賦。 1832年-18歲起,到瑟堡市(en:Cherbourg)向兩位當地畫家學習繪畫。 1837年-23歲,獲得瑟堡市議會的獎學金,到巴黎美術學院向浪漫主義派畫家德拉羅什學習。米勒也常常去羅浮宮,從米開朗基羅、普桑、林布蘭特的畫中臨摹學習到不少表現技巧。 1939年-離開德拉羅什的畫室。 1840年-米勒「肖像畫」入選沙龍,正式躋身巴黎畫壇 1847年-米勒開始將他的興趣專注在鄉村題材的作品。 1848年-在巴黎的「自由沙龍」展出古典主義風格的《巴比倫被俘的猶太人》和鄉村風俗畫《篩穀的人》。

1849年-《拾枯草的人》獲得1000法郎的獎金,夏天時,由於巴黎動亂,米勒偕同妻兒搬到巴黎近郊,鄰近楓丹白露森林的巴比松村定居。這是他最貧苦潦倒的時期,一邊在畫室創作,一邊又必須為了生計在田裏耕作。 1850年-米勒畫出了《播種者》。並以此畫獲得許多重要人物的讚賞與肯定。如作家雨果、印象派畫家梵谷等。 1857年-《拾穗者》,可說是米勒最著名的畫作。此畫描繪三名農婦在一片金黃色的麥田中撿拾收割過後的麥穗。在畫面中充滿的感傷與人性尊嚴的寧靜,奠定了米勒在法國自然派畫家中的重要地位。 1858年-《晚鐘》﹙米勒死後,法國以80多萬法郎購回此畫﹚。 1867年-在巴黎博覽會與柯洛一起展出田園自然風格的畫作,人們逐漸認可米勒的繪畫。 1875年-61歲時咯血病逝於巴比松。

讓‧弗朗索瓦‧米勒,是法國近代繪畫史上最受人民愛戴的畫家。他那純樸親切的藝術語言,尤其被廣大法國農民所喜愛。 他出身于農民世家,幼年時便顯露出繪畫的天才,受到老師的鼓勵而立志學習繪畫。后來到巴黎從師特拉羅虛學習。為了養家糊口,不得不畫一些模仿蒲珊和佛拉貢納的羅可可風格的香艷体繪畫,放在畫店里出售。但是,作為一個農民的兒子, 他時刻希望著能用自己的畫筆描繪法國農民純朴而勤勞的形象。 1848年,他畫了一幅《簸谷子的女人》,賣了500法郎。他同他的朋友、動物畫家夏爾‧雅克商量,用這筆錢到巴比仲去定居。當時,畫家盧梭和狄亞茲已經在那里安家,米勒十分向往他們的生活。

于是, 米勒毅然邁開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步:1849年7月的一個晴朗的早晨,他帶著自己的妻子和5個孩子,同夏爾‧雅克一起,坐上了一輛笨重的日式釋車,駛向离巴黎90公里的楓丹白露,然后,背著簡單的行囊,步行來到巴比仲村。這個農民的兒子終于又回到了農村,望著那兒的樹木和田野,他高興地喊著: “阿,上帝,這里真美呀!”他又呼吸到土地的芳香,又聽到了森林的喧嚷,他童年時神往的一切重又呈現在眼前。于是,以盧梭、狄亞紀要普勒、科羅和米勒為主要成員的、在歐洲美術史上聲名卓著的“巴比仲畫派”就這樣形成了。 此后的27年,是米勒一生中創作最為丰富的時期。許多法國人民家喻戶曉的名像《播種者》( 1850 )、 《牧羊女》 (1852)、《拾穗》 (1857)、 《晚鐘》(1859)、《扶鋤的男子》(1863)、 《喂食》 (1872)、 《春》 (1873)等等,都是在這里完成的。他從不虛构畫面的情景,每一幅畫都是從耕耘著、放牧、勞動著、生活著的法國農民的真實生活中來的

《拾穗》是米勒最重要的代表作,這是一幅十分真實的,親切美麗,而又給人以 豐富聯想的農村勞動生活的圖畫。從中不難看出畫家對勞動的甘苦,特別是“汗滴禾下 土,粒粒皆辛苦”的意義是有著切身的深刻體驗的。   整個作品的手法極為簡潔朴實,晴朗的天空和金黃色的麥地顯得十分和諧,豐富的色彩統一於柔和的調子之中,它像米勒的其它代表作一樣,雖然所畫的內容通俗易懂,簡明單純,但又絕不是平庸淺薄,一覽無余,而是寓意深長,發人深思,這是米勒藝術的重要特色。米勒是十九世紀法國現實主義在師,他的大量的以農民題材為主的油畫、素描、版畫至今仍給我們深刻的啟示與鼓舞。

,〈晚鐘〉和〈種植馬鈴薯的夫婦〉都是畫著兩位相互站立的年輕農民夫婦,而〈拾穗〉所表現的卻是三位農村婦女,米勒賦予三位農婦經典的永恆姿勢和造形;這三位農婦衣著粗厚樸實,隱約可以看到她們因為辛勤勞動的生活壓力,練就一身結實的肌肉和堅硬的骨骼,俯首撿拾地上的落穗時,三位農婦那種細微的動作,散發出一股感人的親情與無言的默契,

米勒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