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计算机、微型计算机的组成及 工作过程.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2.8 函数的微分 1 微分的定义 2 微分的几何意义 3 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法则 4 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Advertisements

Welcome to the world of Computer Organization 计算机组成原理
信息技术:硬件、软件、网络、数据库 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压缩技术...
LSF系统介绍 张焕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网络信息中心
计算机系统与网络技术 第1讲 微型计算机硬件基础 讲课教师:常姗
2017年3月5日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背景知识调查.
讲授人 何美香 微机原理及应用.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电子数字计算机 计算机性能 计算机硬件 计算机软件 多级层次结构
计算机组成原理 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工程系 赵清杰 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工程系.
计算机体系结构 Computer Architecture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教师:李琼飞 课时:60=4×15 有问题,欢迎通过E_mail答疑。
实验四 利用中规模芯片设计时序电路(二).
微型计算机原理 与应用.
第三章 计算机核心部件及其 工作原理.
5.4 顺序脉冲发生器、 三态逻辑和微机总线接口 顺序脉冲发生器 顺序脉冲 计数型 分类 移位型.
1.1 计算机系统简介 1.2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1.3 计算机硬件的主要技术指标 1.4 本书结构.
2-7、函数的微分 教学要求 教学要点.
欢迎大家来到我的课堂.
C++中的声音处理 在传统Turbo C环境中,如果想用C语言控制电脑发声,可以用Sound函数。在VC6.6环境中如果想控制电脑发声则采用Beep函数。原型为: Beep(频率,持续时间) , 单位毫秒 暂停程序执行使用Sleep函数 Sleep(持续时间), 单位毫秒 引用这两个函数时,必须包含头文件
计算机基础知识 丁家营镇九年制学校 徐中先.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第一节 计算机概述 一、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二、有关术语 三、计算机发展简史 四、微型计算机概述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网考小组.
冯.诺依曼计算机 1.3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计算机系统概述 EDVAC的3个特点:
LSF系统介绍 张焕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网络信息中心
微机原理及单片机接口技术 电话: Tel:84192 山东大学生物医学工程.
第三章 微机基本系统的设计 第一章 8086程序设计 第二章 MCS-51程序设计 第四章 存贮器与接口 第五章 并行接口
总 复 习.
走进编程 程序的顺序结构(二).
computer organization principle
第一单元 初识C程序与C程序开发平台搭建 ---观其大略
本章主要内容 CPU的功能和组成 控制器控制原理 指令周期(★★★) 时序产生器和控制方式 硬布线控制器 微程序控制器(★★★)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of Microcomputer system (2)
微机系统导论 主要内容 微机系统组成 微机硬件系统结构 微处理器组成 存储器概述 微机工作过程 微机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时序逻辑电路实验 一、 实验目的 1.熟悉集成计数器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2.利用集成计数器设计任意进制计数器。 二、实验原理
逆向工程-汇编语言
CPU结构和功能.
张 宇 电话: 转 809 地址:综合楼609 计 算 机 组 成 技 术 张 宇 电话: 转 809 地址:综合楼609
版权所有,引用请注明出处 第六章、中央控制器 原著 谭志虎 主讲(改编) 蒋文斌.
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 陈泽宇 副教授.
第二章 80x86计算机组织 x86微处理器 2.2 基于微处理器的计算机系统构成 2.3 中央处理机 2.4 存储器
认识计算机系统.
移相正弦信号发生器设计 采用直接数字综合器DDS发生器的设计 原理:图1是此电路模型图
C语言程序设计 主讲教师:陆幼利.
得技通电子 问题 1.0 、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微机系统的组成.
第四章 MCS-51定时器/计数器 一、定时器结构 1.定时器结构框图
51单片机及最小系统板 MCU起航 QQ:
计算机组成原理 课程设计.
(Random Access Memory)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朱华贵 2015年11月13日.
第三章 MCS 51的硬件结构.
第二章 补充知识 2.1 总线和三态门 一、总线(BUS) 三总线结构 数据总线DB(Data Bus)
<编程达人入门课程> 本节内容 内存的使用 视频提供:昆山爱达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官网地址: 联系QQ: QQ交流群: ,
成绩是怎么算出来的? 16级第一学期半期考试成绩 班级 姓名 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历史 地理 物理 化学 生物 总分 1 张三1 115
第4章 Excel电子表格制作软件 4.4 函数(一).
实验三 16位算术逻辑运算实验 不带进位控制的算术运算 置AR=1: 设置开关CN 1 不带进位 0 带进位运算;
长春理工大学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 数字电路实验 数字电路实验室.
实验二 带进位控制8位算术逻辑运算实验 带进位控制8位算术逻辑运算: ① 带进位运算 ② 保存运算后产生进位
第八章 总线技术 8.1 概述 8.2 局部总线 8.3 系统总线 8.4 通信总线.
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3年级第2课 认识计算机.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8086微处理器 西安邮电大学 计算机学院 范琳.
汽车单片机应用技术 学习情景1: 汽车空调系统的单片机控制 主讲:向楠.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西安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 宁晓菊.
C++语言程序设计 C++语言程序设计 第一章 C++语言概述 第十一组 C++语言程序设计.
数据表示 第 2 讲.
上节复习(11.7) 1、定时/计数器的基本原理? 2、定时/计数器的结构组成? 3、定时/计数器的控制关系?
第三章 CPU子系统 西南石油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 主讲教师 杨 梅 联系电话:
第九章 存储器和可编程逻辑器件 本章主要内容 半导体存储器 只读存储器 随机存取存储器 存储器容量的扩展 可编程逻辑器件
工业机器人入门使用教程 ESTUN机器人 主讲人:李老师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5章 计算机、微型计算机的组成及 工作过程

5.1 计算机及微型计算机的产生与发展 参见教材P118-P122

ENIAC(1946,18000电子管,150千瓦,重30吨,5000次/秒,…….)

John von Neumann and the EDVAC 1. “存储程序”概念的产生及其重要意义。 ENIAC(Electronic Numer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 ——不具备“存储程序”的功能 2. 冯氏计算机结构:( stored-program computer) EDVAC(Electronic Discrete Variable Automatic Computer) ——采用“存储程序”的概念,并付诸实现, “开创了整个程序设计时代的到来”

4004 微处理器(1971,2250晶体管,4.2mmx3.2mm,世界上第一个微处理器)

8008微处理器(1973 ,3500 晶体管)

Pentium 微处理器(1993,320万晶体管)

ITANIUM 2 (2.14亿晶体管,1GHZ主频,0.18微米线宽,328个寄存器,…….)

5.2 计算机及微型计算机的组成 5.2.1 计算机的组成 冯·诺依曼计算机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部分组成,如图5.1所示。

运算器 状态 命令 数据 输入设备 存储器 输出设备 程序和数据输入 命令和应答 输出结果 命令和应答 状态和请求 地址 指令 状态和请求 控制器 图 5.1 计算机的组成

1.存储器 计算机中的指令和数据都表现为二进制数码,他们必须被存入存储器的不同区域才能被区分。 为了准确地对存储器进行读或写,通常以字节(或以字)为单位将存储器划分为一个个存储单元,并依次对每一个存储单元赋予一个序号(从零开始的无符号整数),该序号称为存储单元的地址。 存储单元中存放的数据或指令称为存储单元的内容。地址是识别存储器中不同存储单元的惟一标识,如图5.2所示。

地址 内容 1 2 3 4 M-3 M-2 M-1 图 5.2 存储器及其地址

•存储器 控 制 逻 辑 MAR 地址寄存器 地址译码器 RD 存储单元 WR … MDR 数据寄存器 1 0 1 0 1 0 0 1 000……00H FFF……FFH 1 0 1 0 1 0 0 1 MAR 存储单元 MDR

存储单元的地址和内容都是二进制数码,但它们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如同高级语言中的变量名和变量的值是不同的两个概念一样。 地址的位数由控制器地址线的位数确定,每个存储单元中内容(数据或指令)的位数由设计计算机时对存储器的编址方法确定。

如果控制器有n条地址线,则它所能管理的存储单元最多为2n个。如果对存储器采用的是按字节编址,则每个存储单元只能存放8位二进制数码。 每个存储单元的地址都是惟一的,不同存储单元的地址互不相同。 每次读、写存储器时都必须先给出存储单元的地址,然后才能访问(读或写)存储单元中的内容。

2. 运算器 运算器是进行算术运算(如加、减、乘、除等)和逻辑运算(如非、与、或等)的装置. 通常由算术逻辑部件ALU,专用寄存器X、Y和Z,累加器,通用寄存器R0、R1、…、Rn-1以及标志寄存器F组成,如图5.3所示。

R0 Rn-1 内 部 总 线 Y X A B ALU F Z 图 5.3 运算器的基本组成

核心部件ALU用于完成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X、Y是ALU的输入寄存器,Z是ALU的输出寄存器。 F用于存放运算结果的状态,例如,结果是否为零,是正还是负,有无进位,是否溢出,等等。

ALU的功能是对X、Y中的数据进行运算,并将结果送到Z。 X、Y、Z是与ALU不可分的一部分,通常称为ALU的数据暂存器。 X、Y中的数据可来自通用寄存器,也可来自存储器。Z中的数据可送往通用寄存器,也可送往存储器。

3.控制器 为了实现对计算机各部件的有效控制,快速准确地取指令、分析指令和执行指令,控制器通常由 指令寄存器IR 程序计数器PC 存储器地址寄存器MAR 存储器数据寄存器MDR 指令译码器ID 控制电路 等几部分组成,如图5.4所示。

控制信号 控制电路 指令译码 IR 内 部 总 线 PC 存储器 MAR MDR 图 5.4 控制器的基本组成

IR用于存放正在执行或即将执行的指令; PC用于存放下一条指令的存储单元地址,它具有自动增量计数的功能; MAR用于在访存时缓存存储单元的地址; MDR用于在访存时缓存对存储单元读/写的数据;

ID用于对IR中的指令进行译码,以确定IR中存放的是哪一条指令; 控制电路负责产生时序脉冲信号,并在时序脉冲的同步下对有关的部件发出操作控制命令,以控制各个部件的动作。

4. 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输入设备是用来输入数据(通常是原始数据) 和程序的装置,其功能是将外界的信息转换成机内的表示形式并传送到计算机内部。常见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图形数字化仪、图像扫描仪、数字照相机和数字摄像机,等等 。 输出设备是用来输出数据(通常是处理结果)和程序的装置,其功能是将计算机内的数据和程序转换成人们所需要的形式并传送到计算机外部。常见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绘图机,等等。

5.2.2 微型计算机的组成 微型计算机 =CPU+存储器+I/0接口+输入/输出设备 主机: 包含了除输入/输出设备以外的所有部件,是一个能独立工作的系统,所以有时也将主机称为微型计算机。 主板

存储器 CPU I/O 接口 I/O 设备 AB DB CB 图 5.5 微型计算机的组成

CPU、存储器、I/O接口电路之间用三组总线相连: 地址总线(AB: Address Bus) 数据总线(DB: Data Bus) 控制总线(CB: Control Bus) 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通常统称为系统总线。

从传输方向上看,数据总线是双向的,即数据可以从CPU传送到其他部件,也可从其他部件传送到CPU。 地址总线是单向的,即地址只能由CPU传送到存储器或I/O端口,用以给出CPU将要访问的部件的地址。 控制总线中的信号线有的是单向的,也有的是双向的。

5.4 计算机的工作过程 假设在某计算机的指令系统中设计有如下的几条指令: (1) LOAD R1, M1 (2) STORE M3, R1 (3) ADD R1, M2 (4) JMP L (1)是传送类指令,其含义是将M1中的内容装入R1。 (2)也是传送类指令,其含义是将R1的内容存入M3中。 (3)是运算类指令,其含义是将R1的内容与M2中的内容相加后存入R1。 (4)是转移类指令,其含义是无条件转向L处。 如果要求将M1的内容与M2的内容相加后存入M3(可表示为(M1)+(M2)→(M3)),再将程序转向L处的指令继续执行,则可用上面给出的各指令编写出如下的程序来实现:

ADD R1, M2 00011011 00000110 将R1的内容加上M2的内容再送回R1 汇编语言程序 机器语言程序 程序的功能 LOAD R1, M1 00001011 00000101 将M1的内容送入R1 ADD R1, M2 00011011 00000110 将R1的内容加上M2的内容再送回R1 STORE M3, R1 00101011 00000111 将R1的内容送入M3中 JMP L 00110000 00010001 转向L处继续执行那里的指令 汇编时,假设存储单元的地址M1、M2、M3分别为5、6、7,其内容分别为12、34、0;地址L为17;R1寄存器的编号为1011; 四条指令LOAD、ADD、STORE、JMP的操作码分别为0000、0001、0010、0011。 每条机器指令的第2个字节都是存储单元地址,第一个字节左边4位是操作码,右边4位是寄存器号或0000。

上述机器语言程序可被计算机识别,但不能被执行,还需要为其分配存储器地址。 例如,上述机器语言程序可能按如下方式分配存储器地址:

00000101 00001100 M1 00000110 00100010 M2 00000111 00000000 M3 00001000 00001011 “LOAD R1, M1”的第一个字节 00001001 00000101 “LOAD R1, M1”的第二个字节 00001010 00011011 “ADD R1, M2”的第一个字节 00001011 00000110 “ADD R1, M2”的第二个字节 00001100 00101011 “STORE M3, R1”的第一个字节 00001101 00000111 “STORE M3, R1”的第二个字节 00001110 00110000 “JMP L”的第一个字节 00001111 00010001 “JMP L”的第二个字节 ………….. 00010000 第五条指令(只有一个字节) ………….. 00010001 第六条指令

5.4.3 计算机的工作过程 1.计算机的内部结构(模型机)

存储器 控制信号 控制电路 指令译码 LOAD R1, M1 ADD R1, M2 IR STORE M3, R1 PC JMP L ABUS MAR 内 部 总 线 DBUS L MDR R0 Rn-1 M1 a Y M2 b A B M3 c ALU F Z 图 5.8 单总线CPU的计算机的基本结构

2. 指令及程序的执行过程 计算机执行程序的过程可归纳如下: (1) 控制器把PC中的指令地址送往存储器地址寄存器MAR,并发出读命令“M读”。存储器按给定的地址读出指令,经由存储器数据寄存器MDR送往控制器,保存在指令寄存器IR中。 (2) 指令译码器ID对指令寄存器IR中的指令进行译码,分析指令的操作性质,并由控制电路向存储器、运算器等有关部件发出指令所需要的微命令。

(3) 当需要由存储器向运算器提供数据时,控制器根据指令的地址部分,形成数据所在的存储单元地址,并送往存储器地址寄存器MAR,然后向存储器发出读命令“M读”,从存储器中读出的数据经由存储器数据寄存器MDR送往运算器。

(4) 当需要由运算器向存储器写入数据时,控制器根据指令的地址部分,形成数据所在的存储单元地址,并送往存储器地址寄存器MAR,再将欲写的数据存入存储器数据寄存器MDR,最后向存储器发出写命令“M写”,MDR中的数据即被写入由MAR指示地址的存储单元中。

(5) 一条指令执行完毕后,控制器就要接着执行下一条指令。 为了把下一条指令从存储器中取出,通常控制器把PC的内容加上一个数值,形成下一条指令的地址,但在遇到“转移”指令时,控制器则把“转移地址”送入PC。 控制器不断重复上述过程的(1)到(5),每重复一次,就执行了一条指令,直到整个程序执行完毕。

下面,以前面给出的、由4条指令组成的程序段为例,结合图5.8中所示的计算机结构,简述指令及程序的执行过程。 LOAD R1, M1 ADD R1, M2 STORE M3, R1 JMP L 假设程序及数据已经装入了存储器,第一条指令的地址已经装入了PC寄存器。

(1) 取指令“LOAD R1, M1”并执行 (ii) 控制器发“M读”信号,使存储器的内容(指令)→MDR,通过DBUS; (i) 控制器发“PCOUT”和“MARIN”信号,使PC→MAR; (ii) 控制器发“M读”信号,使存储器的内容(指令)→MDR,通过DBUS; (iii) 控制器发“PC加”信号,使PC+n→PC,其中n为该指令占用的地址数; (iv) 控制器发“MDROUT”和“IRIN”信号,使MDR→IR。

第(i)步要占用内部总线,第(ii)步和第(iii)步不占用内部总线,前三步可在同一个机器周期 第(i)步要占用内部总线,第(ii)步和第(iii)步不占用内部总线,前三步可在同一个机器周期*内完成。第(iv)步要占用内部总线,需要在另一个机器周期*内完成。所以,取指令共需要两个机器周期*。 机器周期定义(修改教材p136第17行): 计算机通过内部或外部总线进行一次信息传输从而完成一个或几个微操作所需要的时间。 上面*号处(以及P145 作业10、11题)的机器周期均是指通过内部总线进行信息传输所完成的机器周期。

② 执行指令“LOAD R1,M1”: (i) 控制器发“IROUT”和“MARIN”信号,使IR中指令的地址段(即M1)→MAR; (ii) 控制器发“M读”信号,使存储器M1的内容(数据)→MDR,通过DBUS; (iii) 控制器发“MDROUT”和“R1IN”信号,使MDR→R1。 第(i)步要占用内部总线,第(ii)步不占用内部总线,前两步可在同一个机器周期内完成。第(iii)步要占用内部总线,需要在下一个机器周期内完成。所以,执行该指令共需要两个机器周期。

(2) 取指令“ADD R1,M2”并执行 操作过程同(1)中的①。 ② 执行指令“ADD R1, M2”: (i) 控制器发“IROUT”和“MARIN”信号,使IR中指令的地址段(即M2)→MAR; (ii) 控制器发“M读”信号,使存储器M2的内容(数据)→MDR,通过DBUS; (iii) 控制器发“MDROUT”和“YIN”信号,使MDR→Y(即ALU的A端); (iv) 控制器发“R1OUT”,使R1→内部总线(即ALU的B端); (v) 控制器发“add”信号,使A+B→Z; (vi) 控制器发“ZOUT”和“R1IN”信号,使Z→R1。

(3) 取指令“STORE M3, R1”并执行 操作过程同(1)中的①。 ② 执行指令“STORE M3, R1” : (i) 控制器发“IROUT”和“MARIN”信号,使IR中指令的地址段(即M3)→MAR; (ii) 控制器发“R1OUT”和“MDRIN”信号,使R1→MDR; (iii) 控制器发“M写”信号,使MDR→存储器M3中,通过DBUS。

(4) 取指令JMP L并执行 操作过程同(1)中的①。 ② 执行指令JMP L: 控制器发“IROUT”和“PCIN”信号,使IR中指令的地址(即L)→PC。 这里,惟一的一步操作要占用内部总线,需要一个机器周期。

5.4.4 控制器的基本原理 1.硬布线控制器原理 硬布线控制器主要由环形脉冲发生器、指令译码器和微命令编码器组成。 环形脉冲发生器用于循环地产生节拍脉冲信号; 指令译码器用于确定IR中存放的是哪一条指令; 微命令编码器用于在不同节拍脉冲信号的同步下产生相应的微命令信号。

如果用T1、T2、……依次表示对应机器周期的节拍脉冲信号,用00、01、10、11依次表示指令LOAD、ADD、STORE和JMP的操作码,则硬布线控制器的原理如图5.9所示。

环形脉冲 发生器 T1 T2 Tn LOAD ADD 指令译码 IR 微命令编码器 STORE JMP 微命令信号 图 5.9 硬连线控制器原理

在取指令和执行指令时,都需要控制器能针对不同的指令在不同的机器周期内发出所需要的各种微命令。例如,在取指令时,就需要控制器在第一个周期内发出PCOUT、MARIN、M读、PC加共4个微命令,在第二个周期内发出MDROUT和IRIN两个微命令。 针对前面给出的4条指令及对指令执行过程的讨论,可归纳出对不同指令在不同机器周期内应发出的微命令如表5-2所示。表中的End代表指令执行结束的微命令。

指令名 T1 T2 T3 T4 T5 T6 T7 LOAD (00) PCout MARin M 读 PC 加 MDRout IRin IRout R1in End ADD (01) 同上 Yin R1out add Zout STORE (10) MDRin M 写 JMP (11) PCin 表 5-2 对不同指令发出的微命令

Ti·(LOAD+ADD+STORE+JMP)=Ti 如果用“·”表示“与”,用“+”表示“或”,用Ti表示第i个机器周期的节拍脉冲信号,并设所有的信号(包括各种微命令信号)都是高电平有效,则可用一个逻辑表达式来表示某个微命令应在什么时间发出、对哪些指令发出。 例如,对于微命令MARIN,所有的四条指令在T1周期内都需要,LOAD、ADD、STORE三条指令在T3周期内也需要,而其他指令则不需要。 这一关系所对应的逻辑表达式就是: MARIN=T1·(LOAD+ADD+STORE+JMP)+T3·(LOAD+ADD+STORE) =T1+T3·(LOAD+ADD+STORE) 这里,用到了如下的逻辑关系式 Ti·(LOAD+ADD+STORE+JMP)=Ti

按照上述方法,根据表5-2,可写出各个微命令的逻辑表达式如下: PCOUT=T1 MARIN=T1+T3·(LOAD+ADD+STORE) PC加=T1 M读=T1+T3·(LOAD+ADD) IRIN=T2 MDROUT=T2+T4·(LOAD+ADD) IROUT=T3 PCIN=T3·JMP YIN=T4·ADD R1IN=T4·LOAD+T6·ADD MDRIN=T4·STORE R1OUT=T4·STORE+T5·ADD add=T5·ADD M写=T4·STORE ZOUT=T6·ADD End=T5·(LOAD+STORE)+T7·ADD+T4·JMP

上述逻辑表达式的右端就是图5.9中微命令编码器的内部电路,左端是编码器输出的微命令。 只要编码器按照上述电路工作,就能使控制器对指令译码器选中的某条指令依次发出各种微命令,完成指令规定的操作。

2. 微程序控制器原理(*) 微程序控制器是采用微程序设计技术(Microprogramming)实现的。 微程序控制的概念最早由英国剑桥大学的威尔克斯(M.V.Wilkes)于1951年提出,并将这种思想用于计算机控制器的设计。 它是将指令执行所需的微命令以代码的形式编成微指令,并事先存放在CPU的控制存储器(一般为只读存储器)中。 若干条微指令组成一小段微程序,解释执行一条机器指令。 在CPU执行程序时,从控制存储器中取出微指令,由其所包含的微命令来控制相关的操作。 修改控制存储器的内容即可改变计算机的指令系统。

它与硬布线控制器相比,具有规整性和灵活性的突出优点,但微程序控制器每执行一条指令都要启动控制存储器中的一串微指令(即一段微程序),因此指令的执行速度相对于“硬布线”控制器来说要慢。 它实质上是用程序的方法来产生和组织微命令信号(将程序技术引入CPU ),用存储逻辑控制代替组合逻辑控制(将存储逻辑引入CPU)。 “硬布线”方式灵活性较差,但它的突出优点是指令执行速度很快,常用于RISC结构的机器中。

对于5.4.2节中给出的4条指令,根据5.4.3节2中对指令执行过程的讨论,可归纳出指令周期的流程图,如图5.10所示. 其中的DBUS→MDR表示存储器的内容→MDR,MDR→DBUS表示MDR的内容→存储器。

根据5.4.4小节1中的讨论可知控制器应发出的控制信号共有16个,排列如下: PCOUT MARIN M读 PC加 MDROUT IRIN IROUT PCIN R1IN YIN R1OUT MDRIN M写 add ZOUT End 对某一机器周期,需要发出的控制信号用1表示,不需要发出的控制信号用0表示,就可组成一条16位长的微指令形式的信号序列。 例如,对每条指令的T1周期,都要发PCOUT、MARIN、M读和PC加共四个微命令信号,这条微指令形式的信号序列就是: 1 1 1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对每条指令的T2周期,都要发MDROUT、IRIN两个信号,这条微指令形式的信号序列就是: 0 0 0 0 1 1 0 0 0 0 0 0 0 0 0 0 按照控制信号的上述排列次序,参照图5.10所示的操作流程,可以写出对每条指令在每一个机器周期中需要发出的控制信号序列。 将这些信号序列再加上地址转移部分,即可构成微指令,并组成微程序,如表5-3所示。

微地址 指令 机器周期 微操作字段 下址字段 0000 取指令 T1 1111 0000 0000 0000 0 0001 0001 T2 0000 1100 0000 0000 1 xx10 0010 LOAD (00) T3 0110 0010 0000 0000 0 0011 0011 T4 0000 1000 1000 0000 0 1001 0110 ADD (01) 0 0100 0100 0000 1000 0100 0000 0 0101 0101 T5 0000 0000 0010 0100 0 0111 0111 T6 0000 0000 1000 0010 1010 STORE (10) 0100 0010 0000 0000 0 1000 1000 0000 0000 0011 1000 1110 JMP (11) 0000 0011 0000 0000 1001 Tn 0000 0000 0000 0001 0 0000 表 5-3 一个简单的微程序实例

图10.1 Pentium 处理器的内部结构框图

5.5 微型计算机的特点与分类 5.5.1微型计算机的特点 1. 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 20世纪50年代时占地上百平方米、耗电量上百千瓦的电子计算机的能力,也就相当于如今的一片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微型计算机。 如今的16位微处理器MC 68000芯片,仅占6.25 mm×7.14 mm的面积,功耗只有1.2 W,但功能却能和过去小型机的CPU相媲美。 PentiumII处理器中包含750万个晶体管,但面积仅为203 mm2,它在266 MHz主频下工作时功耗仅为38.2 W。

2. 可靠性高,使用环境要求低 3. 软件丰富 4. 结构设计灵活、便于组装 5. 价格便宜

5.5.2 微型计算机的分类 按微处理器的位数(即字长)分类,可将微型计算机分为4位机、8位机、16位机、32位机,以及位片式微型计算机,等等。 位片式微型计算机是由若干个位片组合而成的,一片是一位,不同位片数可以组成不同字长的微型机。这类微型机的结构灵活。常见的产品有MC 10800(4位)、AM2900系列(4位)、F100220系列(8位)等。 按计算机的组装形式分类,可将微型计算机分为单片机、单板机及多板机几类。

单片机( Microcontroller) 单片机就是将CPU、存储器及I/O接口电路全部制作在同一个芯片上的微型机。单片机的存储器容量不很大,I/O端口的数量也不多,但它可方便地安装在仪器、仪表、家用电器等设备中,使这些设备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 曾广泛使用的单片机有Intel公司的MCS-51系列单片机(8031、8051、8751)、MCS-96系列单片(8096、8796、8098),Motorola公司的MC 6805,Zilog公司的Z8,Texas公司的9940等。

单板机 单板机就是将CPU芯片、存储器芯片及I/O接口电路芯片全部安装在一块印刷电路板上的微型机。在印刷电路板上通常都装有小型键盘和数码管显示器,能进行简单的输入和输出操作。 在板上的只读存储器中还装有监控程序(类似于操作系统),用来管理整个单板机的工作。国内曾广泛使用的单板机有TP 801(Z80),ET3400(6800),KD86(8086)等。

多板机(台式pc 机) 多板机就是将CPU芯片、存储器芯片、I/O接口电路芯片等制作在不同的印刷电路板上,再与电源等组装在同一机箱内的微型机。它可配置通用的键盘、显示器、打印机、软盘驱动器、硬盘驱动器及光盘驱动器等多种外围设备和相当丰富的软件,形成一个完整的微型计算机系统。目前常用的台式PC机多数是这种组装形式。 主板

                                                                                      参考售价:469元  

该主板采用VIA PT800和南桥VT8237芯片组,支持800MHz/533MHz/400MHz的前端总线,可支持Intel Socket478结构Northwood核心,P4及赛扬4处理器,支持超线程技术。支持SATA硬盘传输模式,内存方面,支持DDR400/333/266,最大容量为2G,显卡方面支持AGP8X/4X,集成10/100M的网卡,集成6声道的声卡,符合AC′97规范。 在插槽和接口方面,提供5个PCI插槽,8个USB2.0接口,2个DIMM插槽,1个AGP插槽,2个SATA接口。

笔记本电脑

台式机

5.5.3微型计算机的主要技术指标 1. 字长 字长是指计算机一次最多能处理的二进制数的位数,它通常与CPU内部的寄存器、加法器的位数相一致。常见的有4位机、8位机、16位机、32位机等等。字长的大小直接影响着计算机的规模和造价,也能反映出计算机的运算精度。 2. 主存容量 主存储器所能存储的信息总量称为主存容量,主存容量一般以字节为单位表示。目前,微型计算机的主存容量一般都可达512M字节,最多允许的主存容量已可达4G字节。

3. 运算速度 计算机执行的操作不同,所需要的时间也就不同,因而对运算速度存在不同的计算方法。早期曾采用综合折算的方法,即规定加、减、乘、除各占多少比例,折算出一个运算速度指标。 现在普遍采用每秒钟执行的机器指令(一般是指加减运算这类短指令)条数作为运算速度指标,并以每秒百万条指令(MIPS: Million Instruction Per Second)作为计量单位。 例如若某微处理器每秒钟能执行100万条指令,则它的运算速度指标为1MIPS。目前高性能微处理器的运算速度已达1000MIPS以上,运算速度还在不断提高。

4. 主频率 在计算机内部,均有一个按某一频率产生的时钟脉冲信号,称为主时钟信号。主时钟信号的频率称为计算机的主频率,简称主频,其倒数就是时钟周期。一般来说,主频高的计算机运算速度也快。所以,主频是衡量一台计算机速度高低的重要技术指标。目前,高性能微型计算机的主频已达3.0GHz以上。

5.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 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s, 简称MTBF)是衡量计算机可靠性的技术指标之一。它是指在相当长的运行时间内,用机器的工作时间除以运行时间内的故障次数所得到的值。它是一个统计平均值,该值越大,则说明机器的可靠性越高。目前,微型机的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已可达数千小时,甚至上万小时。

6.性能价格比 性能价格比即性能与价格之比,它是衡量计算机产品性能优劣的综合性指标。显然,其比值越大越好。另外,这里所说的性能除了上面列出的几项主要技术指标外,有时也包括其他有关项目,如系统软件的功能、外部设备的配置、可维护性、安全性、兼容性等。

第5章 作业 2. P145 11题 思考题: 1.说明计算机执行程序(机器指令程序)的基本过程。(参见教材P136) 第5章 作业 1. P145 10题 2. P145 11题 思考题: 1.说明计算机执行程序(机器指令程序)的基本过程。(参见教材P136) 2.以执行一条指令为例,说明计算机(CPU)执行指令的基本过程,例如执行如下80X86指令: 2000H: ADD [1000H],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