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認識電腦系統
電腦的組織與結構(Computer Organization and Architecture)
學習作業系統的目標 認識電腦運作的原理。 用自己的話來描述作業系統的功能。 把作業系統的知識應用到電腦作業系統上。 認識電腦中軟硬體所扮演的角色。 學會如何學習作業系統。
學習上的建議 不要強迫自己第一次閱讀時就了解透徹。 多從例子來了解觀念。 要求自己理解觀念。 不必記誦,但是要習慣作業系統專有的技術名詞。 用反覆的思考來加深印象與融會貫通。
電腦發展的歷史 John von Neumann在西元1945年首度揭示所謂的儲存程式電腦(stored-program computer)的架構 電腦和其他的電器用品一樣,是由固定的電子零件組成的,但是電腦所表現出來的功能會因為裡頭程式(program)的不同而有差異 這是電腦發展史上非常重要的觀念,我們把這種類型的電腦稱為「儲存程式的電腦」(stored program computer)、von Neumann machine,或「通用型電腦」(general-purpose computer)
網路上的電腦博物館
組裝電腦的流程
使用者環境規劃的主要內容
規劃使用者電腦環境時 需考慮的項目
電腦系統處理的資料(data) 數字系統(numbering system) 字元(character)的表示法
凡紐曼電腦的結構
電腦的簡要結構圖
算術(arithmetic)與邏輯(logic)運算
儲存的功能 電腦儲存的功能很強大,而且幾乎可以無限制的擴充 電腦的記憶是很直接的,要它記得什麼就原原本本地記錄下來,不會改變 人類的記憶就比較複雜一點,時間久了,有的記憶會淡化,有些資料在進入人腦的記憶區之前似乎會經過一些處理
輸入與輸出的功能 電腦所處理的資料是透過各種輸入的方式來取得的,例如鍵盤或是滑鼠的輸入,經由各種外接的介面也可以從掃瞄器(scanner)、數位相機、數位攝影機或是網路上取得資料 資料經過處理以後可以由輸出設備呈現或是轉換成另外一種媒體的型式,像印表機可以把數位相機的照片印出來,螢幕可以呈現滑鼠輸入的結果,繪圖機能將軟體製成的室內設計圖以大尺寸印出來 在軟體的層次上也有輸入與輸出的觀念
電腦的種類 大型主機(mainframe) 工作站(workstation) 個人電腦 個人數位助理(PDA)
大型主機的時代
中型主機(資料來源 : www.ibm.com)
麥金塔(Macintosh)系列的電腦
系統程式 組合語言(Assemblers) Linker & loader 編譯程式(compiler) 作業系統(operating system)
組合語言(Assemblers) LDA a ; load a into register A ADD val ; add val SUB ONE ; subtract 1 STA B ; store in B
assembler的基本功能
程式載入到記憶體中
編譯程式(compiler)
詳細的編譯(compilation)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