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導教授:陳明溥教授 報告學生:余志鴻 報告日期:93年8月4日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十章 分 配 理 論 INDEX 第一節 所得分配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生產要素的需求 第三節 分配的邊際生產力理論
Advertisements

基礎英文書信及論文閱讀課程.
單元九: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智力測驗計分與解釋 輔導老師 黃曉樺.
實驗規劃--實驗因子設定, 效標選定與受測者選定
Unit 8 如何確定研究對象及如何選用或編製研究工具?
行銷研究 單元三 次級資料的蒐集.
音樂之旅 第一冊 單元二 音名、唱名.
主講人 陳陸輝 副研究員 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
行銷研究 單元二 行銷研究的程序.
17 類別資料的分析  學習目的.
陳維魁 博士 儒林圖書公司 第九章 資料抽象化 陳維魁 博士 儒林圖書公司.
創意知覺玩具提案 2012/9/10.
第零章 統計學概論 0.1 統計學的定義 0.2 敘述統計學與推論統計學 0.3 測量尺度 0.4 資料、資訊與因果關係 ©2009 陳欣得
Using EXCEL for ANOVA.
第八章 利用SELECT查詢資料.
REGRESSION FOR ORDINAL OUTCOMES 「順序尺度依變項」的迴歸模型
使用VHDL設計—4位元位移器 通訊一甲 B 楊穎穆.
Chapter 2 – Chapter 4 Chang Chi-Chung
SQL Stored Procedure SQL 預存程序.
一、如何規劃? 二、教材數位化的可用工具介紹。 三、發表時應該注意的重點。 四、可展示的平台有哪些?
數位化學習滿意度關鍵影響因素之研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資訊教育研究所.
檔案與磁碟的基本介紹.
視覺式體操動作辨識系統 Vision-based Gymnastics Motion Recognition System 學生:顏羽君
文獻探討 文獻引用.
指導老師: 蘇明俊 老師 組長:潘翠娥 組員:張惠雅 葉麗華
使用者經驗設計 User Experience Design
大數據與我 4A 陳駿榜.
網路安全技術 OSI七層 學生:A 郭瀝婷 指導教授:梁明章.
BCY行動研究2011之後 上課日誌 隔週上課前兩天以 時間: 年 月 日  紀錄者: 檔案名: 上課日期+學生名字
生化實驗 組別 姓名 BCX 結果圖表 結果圖表 結果圖表 結果摘要 (1) (2) (3) 結果圖表 結果圖表 圖表一 說明文字
HTML – 超連結與圖片 資訊教育.
網頁資料知多少? 事 實 ? 謠言?.
國立台灣體育學院 體育學系暨體育研究所 高明峰
虛擬傢俱館 指導老師: 高玉芬 老師 組員: B 黃琪芳 B 蔡宜眞 B 林政緯
有關於股票報酬及匯率變化對台灣醫療產業市場收益的分析
How to design a writing task with designated genre
新高中 通識教育科 教案設計分享會 沙田循道衛理中學 許文忠老師 2019/4/25.
專題研究動手做.
競爭情報 LinkedIn and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Putting Social Networking to Real Use by RogerPhelps 圖資四 B 鄭艾妮 B 蒲碩瑩 B 楊淑涵.
8公分 中文論文名稱 (大小80~136) English Thesis Title (size80~136) 中文名字 English Name (大小50~60) 學校學系/任職單位職稱 (大小50~60) 8公分 8公分 內容 (大小40~50) 內容 (大小40~50) 文字或圖示 文字或圖示.
把你的換帖的CO進來 一個設計者的心路歷程:聯合報企畫林懷駿.
電子期刊使用統計 CONCERT 2002 meeting November 13-14, 2002 羅宙康 Springer-Verlag
DRC with Calibre 課程名稱:VLSI 報告人:黃家洋 日期: 改版(蔡秉均) 1.
(中文標楷、英文Times New Roman,85點,粗體,置中)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機械系106學年度實務專題海報
流程控制:Switch-Case 94學年度第一學期‧資訊教育 東海大學物理系.
MiRanda Java Interface v1.0的使用方法
楊志強 博士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系 教育統計學 楊志強 博士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系
教育概論 教育原理與制度試題解題與分享 第五組
師大 KSP 操作手冊.
POWER POINT 簡報小工具 課程教授:楊淳皓 老師 學生姓名:連逸峻.
討論.
課程時間:星期二下午2:20-5:20 -> 1:20-4:10 ? 授課教師 逄愛君, 辦公室: 資訊系館 417室 先修課程
12797: Letters ★★★☆☆ 題組:Problem Set Archive with Online Judge
學校 LOGO 103年度教育部推動技專校院與產業園區產學合作計畫 ( 計畫名稱 ) 發表人:○○系○○○教授 ○○科技大學 聯絡方式:
Work with your Results and Citations
使用VHDL設計-8x3編碼電路 通訊一甲 B 楊穎穆.
注音符號課程綱要 注音符號應用能力 A-1-1 能正確認念、拼讀及書寫注音符號。 能熟習並認念注音符號。
程式語言與邏輯:主題示範 報告人:國立台灣師大附中 李啟龍 老師 學年度資訊科技概論研習.
第十三章 彩色影像處理.
第四組 停車場搜尋系統 第四組 溫允中 陳欣暉 蕭積遠 李雅俐.
單元三:敘述統計 內容: * 統計量的計算 * 直方圖的繪製.
Zotero_搞定中文、英文格式 中臺圖書館.
議題: Children’s Literature and Feminism
黃金期貨避險效果分析- 以台灣及美國黃金期貨為例
17.1 相關係數 判定係數:迴歸平方和除以總平方和 相關係數 判定係數:迴歸平方和除以總平方和.
計畫名稱 計畫摘要 研究方法 教學暨研究成果 研究動機與目的 文獻探討 參考文獻 聯絡方式: 計畫成果資源: 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期末成果報告
JUDGE GIRL 使用介紹 & 常見問題 TAs :
醫療影像圖檔處理與投影顯示 Project L 指導教授: 東吳大學資訊科學系副教授 鄭為民老師 組員 Java 3D組 - 郭慈芬、李亭瑩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指導教授:陳明溥教授 報告學生:余志鴻 報告日期:93年8月4日 資訊教育研究論文架構 指導教授:陳明溥教授 報告學生:余志鴻 報告日期:93年8月4日

論文架構 摘要 第一章~緒論 第二章~文獻探討 第三章~研究方法 第四章~結果與討論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參考文獻 附錄

摘要 以簡短的語句將整個研究做一個概述,幫助讀者能很快地瞭解: 一般大約是中英文各1-2頁(600字以內)。 整篇論文的內容 研究的重要性 目的、方法與發現等。 一般大約是中英文各1-2頁(600字以內)。 論文摘要最後的關鍵詞,為定義符合主題的關鍵詞(key word or index terms) 是論文的搜尋與索引主要依賴關鍵字 。

第一章~緒論 是協助讀者瞭解研究議題 (research issue) 的引導,是論文相當重要的一部份 。 研究背景 研究動機與目的 研究假設與待答問題 研究範圍與限制 重要名詞解釋

第一章~緒論~研究背景 針對整個研究做一個基本的背景介紹。 由最廣泛的一面開始提起,慢慢的將重心導向自己的研究問題,目的, 與動機。 把整個問題從最廣泛的一面引述到最後一點,那一點就是自己研究問題所在。

第一章~緒論~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研究動機可以是來自相關理論研究或相關重要事件的啟示, 也可以寫成是對整個社會大環境的需要。 動機主要是針對所要探討的問題加以陳述,並提及此問題在這個研究領域的重要性。 研究目的可以是調查一些事實,也可以是去探討某些事件的相關, 並提出研究結果可能的貢獻。

第一章~緒論~研究動機與目的 2 研究目的的陳述是整個論文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因為研究目的的陳述是提供整篇論文研究的方向和重點。 好的研究目的不僅可以將問題清楚界定 也可明顯界定研究的變數。 一個研究值得做的主要理由並不在於過去是否有人做過,而是在於此問題是否具有重要性。 一般而言,比較常見的研究動機大概有理論的驗証、想澄清過去研究的矛盾、為了探索問題的真相,或是想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等。

第一章~緒論~研究假設與待答問題 由研究目的所導引出來的。 在界定上有其特別的變數和關係: 回答方式不同: 這些變數和關係是等待被檢驗及被陳述的。 必須在第三章研究方法中說明其驗證的方式 ,並在第五章結論裡說明假設的驗證和問題的解答。 回答方式不同: 研究假設以檢驗的方式回答 是否接受虛無假設或推翻對立假設 研究問題根據研究發現來回答問題探究差異性 ,避免使用 “YES-NO”

第一章~緒論~研究範圍與限制 研究範圍的界定必須根據整體的研究目的來界定: 在每一個研究範圍內 應敘述其與研究方向的關係、 研究的主體和樣本及列出各範圍內的大綱。 研究限制通常是指超出研究者所能掌握的一些因素, 而這些因素可能會影響到研究的結果 或詮釋: 限制的解釋 幫助讀者去了解作者在研究方法上可能的錯誤或是對研究結果詮釋上的困難。 讓讀者知道研究限制的可能因素或情況, 也讓讀者知道研究結果的真正意義可以解釋到多廣的範圍 和是否可以普及化的說明一般現象。

第一章~緒論~重要名詞解釋 提供研究論文中所運用到的專有名詞之定義,這些專有名詞可能是不常用或沒有被廣泛的瞭解。 常用的名詞若在研究中有特別的定義時 ,也必須在這一節裡加以解釋。 字首縮寫也必須在這一節裡加以說明。 在界定特殊名詞時,如果名詞本身是來自其他來源,引證適當的來源參考資料是必須且重要的: 把整段引文加上雙引號,並在句尾註明 (作者, 年份, 及頁數)。 而這些引證必須要在附錄的參考資料中有清楚的記載。 名詞解釋是對此項研究有關的重要研究變項做概念性的定義和操作性的定義。

第二章~文獻探討1 必須從第一章中的緒論和背景資料延伸而來。 回顧與研究主題、研究問題相關的專業文獻,並對前人研究中文獻探討、研究設計、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加以評估,以確認自己企圖從研究中獲得的新知識為何(Moustakas,1994) 將所要引用之理論,從大範圍的概念中小的方式寫下來,逐步將焦點focus到要研究的變項上。 目的是陳述與研究主題相關的文獻資料, 讓讀者可以對研究的主題有更深一層的了解與認識。 在搜集相關文獻時,應就性質、觀點、 或研究發現的共通性, 加以分門別類,所有的部分必須邏輯合理的組織在一起,並注意整篇文獻探討的連貫性 。

第二章~文獻探討2 給讀者一個與研究問題相關的廣泛綜合文獻評閱 所有根據其他研究者所提出的資料或結論必須註明引證來源。 直接的引文或間接的引證都必須依照標準格式來撰寫。 文獻探討中的所有引證都必須按照APA 格式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 文獻探討的內容盡量以五年內的為主,以不超過10年為上限。 文獻的撰寫一定要嚴謹的標明作者與年份,以避免有抄襲的嫌疑。 文獻的內容大綱應與主題及研究目的相結合。

第三章~研究方法 研究設計和研究方法的選擇,整個論文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 唯有清楚介紹整體研究的過程才能凸顯製作過程的嚴謹 。 研究對象 研究工具 實施程序 資料處理與分析

第三章~研究方法~研究對象 介紹研究的母群 (Population), 和描述選擇樣本 (Sample)的過程。 樣本的選擇不須要太大, 必須要在自己的研究能力與資源內可控制處理的範圍,也不能太小, 必須能有一定的信度,確實的代表整個母群 。 要讓樣本能精確的代表其母群必須要有兩個基本考量: 樣本的選舉必須遵從適當的抽樣設計。 樣本必須以隨機的方式從選舉的母中抽出。 樣本與母群的匿名性必須要考量: 如有需要 研究機構的名稱必須避免在文章內提起;但廣範性的名稱是可接受的。 如”台北一些私立大學”或 “北部地區的一些選定的小學老師” 等。 如果研究的主體是敏感的 爭議的 或私人性的, 這匿名性的考量是必須的 。

第三章~研究方法~研究設計 說明採用何種設計法?(如:準實驗設計)。 要清楚地界定自變項、依變項各有哪些。 自變項的說明裡同時要提到分有哪些組別,並對各組做簡要說明 。

第三章~研究方法~研究工具 1 按照使用的先後順序,對研究工具之內容個項的來源或出處進行說明 。 包括問卷調查的題目總數 或個項回答的格式。 對於自己發展或修改的研究工具,還要將編制的過程 ,描述撰寫在這一部分 。 如問卷初稿的編製過程, 實施預測, 正式問卷的編定..等。 研究者也可以直接向有關出版社取得相關研究問卷調查資料。 但必須經過有關出版社或作者的允許,並將允許信函附在論文裡。

第三章~研究方法~研究工具 2 研究者自行發的研究工具必須進行預測 (pilot tested or field tested), 如此才能確知研究工具的信度與效度: 信度~研究指標的可信賴程度,即測量工具不會有太多的隨機誤差 。 效度~研究工具可以測量到正確答案的程度,或是否可以正確反映研究者所要探討的概念之真實意義。 研究工具也可以在進行預測時,請相關專家來檢驗與評論並給予建議, 最後修正過的研究工具必須再請指導教授或教授委員會及Human Subjects Committee (國外要求) 證實同意後 才能進行施測。

第三章~研究方法~實施程序 以流程圖之方式表示,然後對各階段做簡要說明 。 一般提供在這一節的資訊有: (1) 甚麼資料被分發~包括調查研究工具、 前言信函、 作答說明資料、 和回郵信封等。 (2) 資料如何被分發~ 描述問卷是如何分發的. 如郵寄給每一位受測者, 或郵寄給相關人士請其分發給每一位受測者..等。 (3) 問卷調查甚麼時間分發的~ 例如所有的問卷在 Aug 22, 1998, 郵寄分發,研究者也可以在這一部分解釋在做問卷調查時的一些困難及解決之道,以做為未來相關研究的重要參考 。

第三章~研究方法~資料處理與分析1 對不同的依變項各採什麼方法分析?分析的步驟。 詳細的解釋如何去分析回收的資料。 主要是要參照研究的假設或研究的問題來分析。 如果研究是假設,就必須去驗證假設;如果研究方向是問題的陳述, 則研究問題需要被回答。 研究假設與研究問題可以在分析資料解釋時提供適當的陳述與幫助 。

第三章~研究方法~資料處理與分析2 對於複雜的統計方法應用, 必須作簡短的描述說明 和指出其來源出處以做為參考。 一般來說 描述性的統計大都包括 算數平均數 標準差 次數分配 和百分比. 推論統計則大約包括 卡方檢定 t 檢定 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因素分析 相關分析..等。 在資料處理的解釋中研究者可以指出那一種統計分析將運用在那幾項假設或研究問題中。

第四章~結果與討論 1 主要部分是依研究發現來描述或解釋研究問題或研究假設 。 研究問題必須按照研究發現一一回答問題; 相同的, 研究假設也必須依據研究發現來 一一驗證。 本章只能陳述研究的發現與結果, 不能在第四章提出結論或討論。

第四章~結果與討論 2 一般而言 資料的表達是以文字說明並加上表格化的輔助來回答研究問題或驗證假設。 表格的型式一般以APA 為主。 如果是相當長的表格或非常詳細的資料表格, 不建議放置在第四章中。 例如5頁長的個人詳細回答資料,這樣的資料或表格可以擺在最後的附錄,並在第四章標記說明在那裡可以找到。

第四章~結果與討論 3 若是結論性的表格如樣本的算數平均數, t 值等, 可以包含在第四章。 通常只呈現具體的研究發現,相關的討論是在第五章中才進行撰寫 。 研究發現必須忠實陳述所收集的資料與分析的結果。 研究發現(以量化研究為例)首先先介紹實施的方式;再介紹問卷樣本的相關背景資料。大致上以次數分配的統計方法再加上不同型式的圖顯示即可。

第四章~結果與討論 4 討論這一部分是提供給研究者一個表示自己意見與對整個研究的看法 。 對整體的 研究發現到結論都可以是研究者討論的範圍。 再一次的 相關文獻探討或理論架構都可以在這一部分提出來以做為研究者探討整篇研究論文時的的依據。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1 結論以摘要的方式簡潔地呈現實驗的結論。 結論是研究的總結,是研究的具體結果。 呈現該究研中發現了什麼、驗證了什麼、達到什麼樣的成果及未來可研究方向及限制等內容,以完成一份完整的研究報告。 結論是研究的總結,是研究的具體結果。 應包含:研究成果的具體說明、 提出方法的優劣評論、未來研究的指引等。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2 結論不同於特定的研究發現; 必須更廣泛的 更全面化的把研究發現做結合性的解說。 幾個研究發現可以結合成一個結論。 一個單獨的發現也可以延伸成幾組結論。 一般來說 在許多研究論文裡 由一個發現延伸為許多結論是較為常見的。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3 研究有何可再做改進之處?並對未來研究提出具體建議,看看還有什麼可以發展的地方? 建議可以分成兩種方式: 一是教育實際應用上的建議。 二是提供給後者進一步研究的建議。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4 教育實際應用上的建議是建立在研究本身的發現和結論。 依研究結果提供相關單位可行的政策或實際改善的方法。 以期許研究本身有是對社會有正面貢獻的價值。 研究者可針對自己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問題的方向逐項的提出具體建議。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5 提供給後者對相關研究或相同問題進一步研究的建議。 研究者可以提出對整體研究的限制說明和研究界定的範圍, 希望未來的相關研究可以重新解釋、釐清這些限制與範圍。 其中可包括使用不同的研究方法、 擴大母群或樣本及改變研究工具等。 以期許未來的研究者能充分利用本研究的發現和建議,繼續為教育相關領域努力貢獻 為社會大眾謀福利。

參考文獻 參考 APA 或 MLA 的寫作格式 一般來說 對 一本完成的論文而言 參考書目大約是 70-100筆左右,但有時會更多或少一些 。

附錄 包括正式的研究工具、詳細的表格或資料 、使用研究問卷的許可信 、預測問卷的內容等。 附錄雖有時不是相當重要, 但有時可提供給讀者需要的資訊。

整體注意事項 所做的陳述應該儘量讓沒有太多相關知識背景的人能夠瞭解,深入淺出。 進行全文的修辭與潤飾: 要能撰寫出可讀性高的論文,反覆的修改,是不可缺少的。 增進自我撰寫能力最好的方法,就是在文章寫完之後,先擱上一段時間,再以批判的精神自行閱讀修改。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