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全國工業發展會議 共同議題 創新導向的產業發展政策 子題一 創新導向的產業發展趨勢 報告人:龔明鑫 主辦單位:經濟部工業局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四章 銀髮族產業經營 第一節 銀髮族產業的發展 熟年商機  銀髮族發展產業 醫療保健 保健食品市場逼近三百億元 熟年人最擔心自己的健康問題,追求健康 是他們共同的願望,包括保健食品、養生 餐飲、健康器材、運動健身、抗衰老等都 是值得開發的市場。
Advertisements

1 專利師考照班 師資介紹 高苑科技大學 研究發展處 專線服務電話 陳小姐 校內分機 1701.
第十章 分 配 理 論 INDEX 第一節 所得分配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生產要素的需求 第三節 分配的邊際生產力理論
APEC組織架構圖 APEC經濟領袖會議 (AELM) APEC企業諮詢委員會 (ABAC) APEC年度部長會議 (AMM) 專業部長會議
切实履行好安全及 职业卫生监管责任 淮安市安监局安监一处处长 熊 明 亮 高 级 工 程 师 手机:
二岸工作經驗分享座談 蔡翔宇.
國內利率之變動 3.25% % 2.036% 年利率(%)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认真贯彻国务院11号文件 切实加强科学基金项目经费管理
國際貿易程序 貿易條件:CIF (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 付款條件:信用狀 運輸方式:海運.
目 錄 壹、我國經濟發展經驗 貳、台灣國際競爭力評比 參、台灣高科技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肆、台灣創新之國際評比與問題檢視
创新能力与管理能力提升 上海市委党校经济学部 陈勇鸣教授.
Bank 3.0 證券產業發展趨勢 與數位化應用 富邦證券 副總經理 郭永宜 (行銷暨商品督導)
中華大學管理學院 <大師開講> 時 間:上午10點至12點 地 點:演講廳 A222 主辦單位:中華大學管理學院 中華大學企管系碩專班
企業說明會 (台灣水泥公司) 活動宗旨 為提供貴校應屆畢業生踏出校園之前,能對產業發展與就業機會有更深一層的認識,本公司將舉辦企業說明會,藉此分享產業動向並讓社會新鮮人定位屬於自己的職涯方向,並充分展現學校與產業之合作,一同提升國家青年人才之發展。 專業類別與對象: 機械、電機、化工、材料、資源工程、地質、地球科學、工業工程、土木…等相關系所。
簡報大綱 壹、調整科技預算編列的機制,擴大科發基金 貳、學術研究計畫的評估與補助機制.
2010~2011年全球平板裝置依作業系統別出貨量比重及預測
第 五 單元 光復後台灣 經濟發展與環境變遷.
綠色旅遊 Green tourism 在台灣的趨勢與導遊發展
UWB Bandpass Filter Students:Yu-fu chen Date :11/18/2010
第四章 資金成本.
亞洲大學的數位學習資源與應用 鍾仁宗老師 101年12月4日.
第3章 資料的整理與表現- 統計表與統計圖.
Patent Search & Analysis (專利檢索與分析)
電子商務基本概念 電子商務的定義 1-1 電子商務的特性 1-2 電子商務的演進 1-3.
企業願景 經營報告 報表分析 經營介紹 企業概述. 企業願景 經營報告 報表分析 經營介紹 企業概述.
無線射頻識別系統(RFID) 基本原理及發展與應用
洋華光電 2009年第二季法人說明會 Aug 19, 2009.
Introduction of Flat Panel Device Laboratory
台灣對中國的投資 WTO 與兩岸經貿投資專題.
★發展國際一流大學及頂尖中心研究計畫★.
越南現況資料.
第四章 生產理論 1.生產函數 2.生產期間 3.總產量、平均產量與邊際產量 4.等產量線 5.最適要素僱用量 6.規模報酬.
大數據與我 4A 陳駿榜.
第六組 許茹雯 李翔雲 王秀旬 張碩峰 麥嘉容 廖子誠
台灣的人口 教學者:李蕙娟 年級:二年級.
本章結構  市場與產業  產品的性質與市場或產業的範圍  產業與市場的分類  產業結構 陳正倉 林惠玲 陳忠榮 莊春發 著.
大師來開講 『產業發展講座』 預告 地點:中華大學A222(演講廳) 【中華大學管理學院】
有關於股票報酬及匯率變化對台灣醫療產業市場收益的分析
農麗-產品介紹 「硬頸」 「櫻花鉤吻鮭」.
Dr. Rational You IEK/ITRI 2002/03/01
Porter的五種競爭力理論圖 3.1 廠商所面對的競爭
台灣產業結構變遷之探討 2006/10/31 報告者:蔡宜君.
競爭情報 LinkedIn and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Putting Social Networking to Real Use by RogerPhelps 圖資四 B 鄭艾妮 B 蒲碩瑩 B 楊淑涵.
數位教學導讀及案例分享 經濟日報產業研究中心 楊璨羽.
智 慧 型 環 境 系 統 實 驗 室 生態工程 環境評估 決策分析 人工智慧 資訊系統 永續發展
國立成功大學(農業) 報告人 協同主持人 林翰佑
股票選擇指南-SONY 鄭惇伊 林佩儀 黃馨玫.
人類的石油年代.
用國際化視野連結客戶 ACE 王耀德 Owen Y.T. Wang
三福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第三季法人說明會 第三季法人說明會
規模經濟 定義 原因.
Management (P.264) 1-2組 組員: 許力儒 唐嘉陽.
越障自走車 每週進度報告 組長:鄭至軒 組員:羅正毅 王瑞筠
第 7 章 主要商業功能.
國際金融期末報告 授課老師:楊奕農副教授 學生:金恩惠 學號:
第十二章 產業技術發展政策.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張德銳、丁一顧、李俊達、 簡賢昌、高紅瑛
台灣線上購物市場 2053億元 (57.3%) 1530億元 (42.7%) B2C市場 C2C市場 B2C市場為2,053億元(57.3%),C2C市場為1,530億元(42.7%)。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預估,2010年台灣線上購物市場規模將達到新台幣3,583億元,年成長率為21.5%。
牧德科技 (3563 TT) 簡報人:嚴維群 董事 2019 / 1 / 17.
花王集團.
程式語言與邏輯:主題示範 報告人:國立台灣師大附中 李啟龍 老師 學年度資訊科技概論研習.
新事業發展專題
企業家如何創新? Q 你還記得,熊彼得所說的「企業家」為何意涵? 你還記得,熊彼得所說的「企業家」為何意涵?
第一章 電子商務簡介 第一篇 電子商務概論篇.
智慧運輸(ITS)推動成果及未來展望 行政院交通部
Application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報告人: 新竹縣教育研究發展暨網路中心 辛文義.
台灣全球運籌發展協會 亞洲供應鏈助理管理師證照課程.
南區 ~中小學教師數位博物館研討會 藝術類數位博物館介紹 和春技術學院馮治平 91年2月2日.
社會領域教學 相關網路資源介紹.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五屆全國工業發展會議 共同議題 創新導向的產業發展政策 子題一 創新導向的產業發展趨勢 報告人:龔明鑫 主辦單位:經濟部工業局 共同議題 創新導向的產業發展政策 子題一 創新導向的產業發展趨勢 報告人:龔明鑫 主辦單位:經濟部工業局 2004年11月1日

目 錄 歷史背景 產業結構升級 各主要國家每人國民所得歷年增加趨勢 各主要先進國家製造業比重與每人國民所得變化軌跡 愛爾蘭、芬蘭、荷蘭經驗 目 錄 壹、台灣產業結構發展趨勢與轉變 歷史背景 產業結構升級 貳、主要國家之發展經驗 各主要國家每人國民所得歷年增加趨勢 各主要先進國家製造業比重與每人國民所得變化軌跡 愛爾蘭、芬蘭、荷蘭經驗 政策參考 參、台灣創新之優勢與不足 投入面 產出/效益面 過程/系統聯結面 肆、結語

壹、台灣產業結構發展趨勢與轉變

--台灣產業發展策略、措施、與代表性產業 壹、台灣產業結構發展趨勢與轉變 --台灣產業發展策略、措施、與代表性產業 年別 發展策略 重要措施 代表性產業 1950年代 進口替代 •1951年推動土地改革 •1953年實施經建計畫 •1960年實施獎勵投資條例 食品 1960年代 出口擴張 •1966年設置加工出口區 紡織 1970年代 改善基礎設施 •1971年推動十大建設 •1974年設立工業技術研究院 •1979年推動科學技術發展方案 •1979年成立資策會 •1980年設置科學園區 •1980年聯華電子公司成立 石化 鋼鐵 1980年代 經濟自由化 •1982年推動資訊工業十年發展計畫 •1982年起推動策略性工業 •1987年成立環境保護署 •1987年台灣積體電路公司成立 資訊 1990年代 產業升級 •1991年實施促進產業升級條例 •1991年六年國建計畫 •1994年次微米計畫成立衍生公司 半導體 2000年代 創新研發,產品高值化 •2000年知識經濟發展方案 •2002年挑戰二00八國家發展重點計畫 LCD

壹、台灣產業結構發展趨勢與轉變 --不同時期之主要代表性產品 1981-1990 1991-1999 2000-2002 1971-1980 ABS樹脂 熱塑性彈性體 PU合成皮 聚酯絲 味精 掃描器 主機板 味精 傘 帽子 網球拍 自行車 ABS樹脂 微小電機 縫紉機 遊艇 監視器 筆記型電腦 IC封裝 晶圓代工 DVD光碟片 LCD監視器 WLAN PDA 網路卡 裝飾燈 拆船業 鞋類 電扇 高技術密集 低技術密集 資料來源:整理自ITIS計劃、 天下雜誌2004年1月號

--台灣三大產業部門GDP結構之變化,% 壹、台灣產業結構發展趨勢與轉變 --台灣三大產業部門GDP結構之變化,% 服務業 工業 農業 工業化 工業比重下降 1986年後,台灣工業比重開始下降。

--產業結構之升級--製造業四大部門工業產值比重(%) 壹、台灣產業結構發展趨勢與轉變 --產業結構之升級--製造業四大部門工業產值比重(%) 資訊電子產業成長快速,傳統民生工業之重要性持續下降

--產業結構之升級--技術人力密集產業產值比重(%) 壹、台灣產業結構發展趨勢與轉變 --產業結構之升級--技術人力密集產業產值比重(%) 單位: % 台灣製造業結構持續朝技術人力密集產業發展

壹、台灣產業結構發展趨勢與轉變 由以上背景資料可知,台灣在進入後工業化時代後,製造業占GDP之比重持續下降。同時過去十多年來製造業結構,也快速地朝向高技術密集產業傾斜。

壹、台灣產業結構發展趨勢與轉變 --製造業各業資本/產值比例(元/元) 製造業雖然在1986年後比重下降,但其資本/產值的比例卻仍有相當幅度的增加,除了反映製造業資本密集度的增加,也顯示每單位資本所創造的產值在遞減。

--製造業各業資本/產值比例(元/元)(續) 壹、台灣產業結構發展趨勢與轉變 --製造業各業資本/產值比例(元/元)(續)

壹、台灣產業結構發展趨勢與轉變 --每就業人數附加價值成長率(%) 在投資導向的經濟體下,當投資動能一旦下降,對經濟的影響不只是成長的減緩,還會造成勞動生產力成長的趨緩,尤其是當投資的增加著重於「產量」的擴增時,對名目附加價值的增加效益並不顯著。

--波特(Michael E. Porter)經濟發展三階段論及其競爭力來源與特徵 壹、台灣產業結構發展趨勢與轉變 --波特(Michael E. Porter)經濟發展三階段論及其競爭力來源與特徵

壹、台灣產業結構發展趨勢與轉變 產業升級 發展年代 (知識) (資本) --台灣所處階段 創新驅動 投資驅動 資源驅動 台灣現階段 資源驅動 發展年代 依Porter三階段論的特徵來看,台灣目前正處於投資驅動轉型為創新驅動的階段。

貳、主要國家之發展經驗

貳、主要國家之發展經驗 --歷年各主要國家每人GDP變化 單位: 千美元 1995年後,美國在每人GDP成長的表現上較其他國家優異。

貳、主要國家之發展經驗 --製造業佔GDP比重及每人GDP 雖然絕大部分的先進國家,製造業占GDP比重均會隨著每人GDP的增加而逐漸下降,但仍有許多國家於每人GDP兩萬美元時,製造業占GDP比重仍維持在25%之上。

--各國每人GDP在一萬三千美元時之生產力 貳、主要國家之發展經驗 --各國每人GDP在一萬三千美元時之生產力 註:表下半部,生產力差距=台灣生產力 / 相對國生產力 先進國家在每人GDP一萬三千美元時,製造業每就業人數之附加價值均不低於服務業,但台灣則是製造業低於服務業頗多。

--各國每人GDP在一萬三千至兩萬美元時生產力之成長 貳、主要國家之發展經驗 --各國每人GDP在一萬三千至兩萬美元時生產力之成長 先進國家在每人GDP由一萬三千美元至兩萬美元間,製造業每就業人數之附加價值成長幅度高於服務業。

貳、主要國家之發展經驗 --愛爾蘭(吸引外資)模式 主力:外資投入;領域:製造業:鄰近市場:歐盟、英國 優勢:成本 外資 相對低工資 加入歐盟 租稅優惠 設立製造據點 出口競爭力提升 擴大成本優勢

貳、主要國家之發展經驗 --愛爾蘭製造業外資比例 外資一直是愛爾蘭製造業成長的貢獻來源。 資料來源:OECD,Measuring Globalization ,2001 *為1997資料 外資一直是愛爾蘭製造業成長的貢獻來源。

貳、主要國家之發展經驗 --芬蘭(科技發展)模式 主力:研發投入;領域:製造業:鄰近市場:歐盟 優勢:技術 相對高技術 加入歐盟 提升出口競爭力 投入研發 擴大技術優勢

貳、主要國家之發展經驗 --芬蘭之國家競爭力 芬蘭之國家競爭力排名一直名列前茅,WEF全球競爭力每每與美國互爭第一。 註:芬蘭在IMD排名第一,係指兩千萬人口以下小國之比較,若加上大國,則排名第三。 芬蘭之國家競爭力排名一直名列前茅,WEF全球競爭力每每與美國互爭第一。

貳、主要國家之發展經驗 --各國之研發投入占GDP比例 芬蘭是最積極從事研發投入的國家,尤其自1996年起,大幅提升研發經費占GDP的比例。

貳、主要國家之發展經驗 --荷蘭(利用區位發展)模式 主力:外資帶動;領域:服務業:鄰近市場:歐盟 外資 外資 優勢:區位 帶動服務業發展 改善物流制度 建立營運中心 地理區位佳 建設良好港口機場 建立配銷中心 發展物流業 擴大區位優勢

貳、主要國家之發展經驗 荷蘭 芬蘭 愛爾蘭 --三國的定位 產業乙 產業甲 附加價值 國際通路 創意中心 運籌中心 研發中心 製造中心 研發 設計 工程 製造 運籌 行銷 銷售 服務 服務比重

貳、主要國家之發展經驗 --我國目前發展策略 產業乙 產業甲 附加價值 國際通路 創意中心 運籌中心 研發中心 營運總部 自由貿易港區 製造中心 創新研發中心 產業高值化 研發 設計 工程 製造 運籌 行銷 銷售 服務 服務比重

貳、主要國家之發展經驗 愛爾蘭模式:外資吸引成果改善 荷蘭模式:兩岸關係改善、與外資的吸引 芬蘭模式:加強創新研發 --個別國家發展對我之啟示 愛爾蘭模式:外資吸引成果改善 荷蘭模式:兩岸關係改善、與外資的吸引 芬蘭模式:加強創新研發

--各國吸引外資(FDI)之表現與潛力(表現排名,潛力排名) 貳、主要國家之發展經驗 --各國吸引外資(FDI)之表現與潛力(表現排名,潛力排名) 如前所述,愛爾蘭及荷蘭從早期開始便積極引進外資,而芬蘭直到研發活動大幅提升後,吸引外資的表現甚至超越愛、荷兩國。

--波特(Michael E. Porter)對台灣之建議 貳、主要國家之發展經驗 --波特(Michael E. Porter)對台灣之建議 必須繼續保持研發支出的比率,佔GDP(國內生產毛額)至少2.5%至3%。 你們的透明度不夠,有點低,正在下降中,我們發現其自由化的程度遠遠落後新加坡與其他主要創新發展國家的標準,你們必須開放、解除管制,讓外國公司、經驗可投入。另外,如果你們想要成為創新的國家,你們必須保護智慧財產權,在過去四年中得確有進步,但是還是低於標準。 當你們政府支持的研發轉向公司,控制內部創新競爭能力,與大學建立關係,在一個開放的資源下讓更多年輕人投入。 資料來源:摘錄波特在天下雜誌演講與對談內容(2004)

貳、主要國家之發展經驗 --芬蘭科技政策的趨向 一、在組織上的變革 提高層級、決策民主化、管理專業化 二、將科技政策視為最重要的產業政策 科研重點轉移、強調與產業結合 三、政府主導國家關鍵技術發展 政府選定技術、制訂大型計畫、組織研究機構與企業 合作、促進技術移轉與擴散、政府採購、稅收優惠、建立風險投資(創投)管道

貳、主要國家之發展經驗 --芬蘭科技政策的趨向(續) 四、完善科技基礎建設 重視資訊基礎設施 、興辦科技工業園區 、重視培養和吸納科技人才 五、加強國際科技交流與合作 近年來各國在資訊高速公路、環境保護與生態、航空航太等領域加強了合作

貳、主要國家之發展經驗 --歐盟促進研發的政策工具

貳、主要國家之發展經驗 --歐盟促進研發的政策工具(續)

參、台灣創新之優勢與不足 投入面 產出/效益面 過程/系統聯結面

--主要國家R&D投資水準(2002)與成長趨勢(1995-2002) 參、台灣創新之優勢與不足 --主要國家R&D投資水準(2002)與成長趨勢(1995-2002) 註: 圓面積大小代表GERD高低, R&D 佔GDP比重: CH, AU) 2000; IT, SE, NL, BE ) 2001. 平均年成長率 CAGR: CH, AU, ) 1996-2000; IT,SE, NL, BE ) 1995-2001. 資料來源:OECD, MSTI 2004/1, May 2004. 圖4-4 主要國家R&D投資水準(2002)與成長趨勢(1995-2002) 台灣目前R&D佔GDP比重為2.3%,居中等水準,倘若2008年能達3.0%,便能進一步達到或超越大部分國家,並拉近與領先的以色列、芬蘭與瑞典之差距 。

--2000年主要國家知識投資與固定資本投資佔GDP比重 參、台灣創新之優勢與不足 --2000年主要國家知識投資與固定資本投資佔GDP比重 註: (*)中等以上非高等教育包含在高等教育中。 資料來源:1.OECD, Education at a Glance OECD Indicators,2002 2. OECD,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dustry Scoreboard, 2003. 3. IDC, Digital Planet, 2002. 4.中華民國國科會,科學與技術統計要覽,2002。 5.教育部,教育統計指標之國際比較,民國九十二年版。 台灣投資,與其他國家相當的項目為R&D及機器設備投資,而較低的項目是軟體、高等教育、及固定資本裡的其他項目。

參、台灣創新之優勢與不足 --2002年主要國家研究人員數之比較 台灣的R&D人才,相較先進國家(尤其是科技創新較發達的國家),或主要對手國韓、星,仍有所不足。

參、台灣創新之優勢與不足 --2002-03主要國家在美專利之表現 台灣的專利表現,就數量或被引用的頻率來看,的確表現突出,唯仍有領域是否過度集中於半導體製程的疑慮。

參、台灣創新之優勢與不足 --2002年主要國家企業部門研發經費來源 台灣企業部門的經費來源,仍著重於企業本身,顯示企業研發活動與其他部門的連結度較低,當然這與台灣目前企業研發仍較著重於製程研發有關。

參、台灣創新之優勢與不足 --2000-03主要國家在美專利平均引用論文篇數 由專利引用論文篇數(科學關連度)的資料來看,依然顯示台灣技術與科學關連度最低。

參、台灣創新之優勢與不足 --2003年主要國家創新競爭力評比 由WEF創新指標評比顯示,台灣創新能力之不足,主要項目是創新連結、科技人力及企業創新導向。政府雖已擬具創新政策(指標排名領先),但企業的創新誘因仍有不足。

肆、結語

肆、結語 --主要發現 過去在投資驅動之經濟階段下,我國主要製造產業日益朝資本密集方向發展,在資本使用效益上是否有偏低的問題,值得進一步深入探討。 台灣產業在發展演進中,服務產值比重已居首要地位,而製造部門亦已邁入高技術密集領域,目前正處於由投資驅動的經濟成長階段過渡到創新驅動的關頭。 由主要國家發展經驗得知,製造業佔GDP比重與國民所得水準大致呈負向關係,但各國差異仍相當顯著。唯主要先進國家製造業每從業人員附加價值均相對較高,顯示製造業朝高附加價值領域發展是必然的方向。 愛爾蘭、芬蘭、荷蘭的主要發展模式/重心各有不同,不同的模式對台灣而言,具有不同的政策意涵/重點。 M. Porter對台灣的建議:強調產業的獨特性,必須強化技術創新能力,因此,在研發投入、開放市場吸引外商來台、智財保障、年輕人才的加入,以及創新系統聯結性的提升,皆是值得重視的關鍵課題。 就台灣的創新競爭力而言,我國在研發投入的規模上並不遜色,專利產出數量亦豐;唯在創新連結、科技人力及企業創新導向上仍有不足。

肆、結語 在中國等後進國家積極追趕之下,目前正是大刀闊斧推動我國邁入創新驅動之產業發展關鍵時刻。 --政策意涵 在中國等後進國家積極追趕之下,目前正是大刀闊斧推動我國邁入創新驅動之產業發展關鍵時刻。 主要製造產業資本密集化與高值化之間的關聯性應徹底釐清。 由先進國家經驗,每人GDP的提升,相當關鍵的因素在於製造業附加價值創造能力的快速增長。 台灣產業發展主軸,是否有條件或能力同時發展研發、製造高值化、運籌中心?研發、製造高值化、行銷均應發展,微笑或Nike曲線才能成形,同時,創新經濟面向亦不僅研發。

肆、結語 --政策意涵(續) 我國創新競爭力的國際評比結果顯示,科技人才的不足、學界與產業發展的疏離,創新系統聯結性的相對不足,已成為提昇我國產業創新競爭力的主要課題之一。因此,在研發投入、開放市場吸引外商來台、智財保障、年輕人才的加入,以及創新系統聯結性的提升上,皆須徹底尋求改善之道。 WEF指標顯示,政府雖已擬具創新政策,但企業的創新導向卻不足,顯示,政府在引導企業趨向創新之誘因應更為積極。 綜合以上,創新導向政策應涵蓋,人才、技術、資金、智財保障與運用、國際研發與創新網絡、服務業創新等議題。

謝謝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