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到第6章的勘误表 注意:这个 c 应改为 d 1、第 92 页 倒数第 7 行: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說 劍 《莊子‧雜篇》─ 第 一 組 賴泊錞 謝孟儒 張維真 羅苡芸
Advertisements

3.2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2011年10月31日是一个令人警醒的日子,世界在10月31日迎来第70亿人口。当日凌晨,成为象征性的全球第70亿名成员之一的婴儿在菲律宾降生。 ?
第7章 樹與二元樹 (Trees and Binary Trees)
初级会计实务 第八章 产品成本核算 主讲人:杨菠.
第6章 二叉树和树 前面的章节主要讨论的是线性结构,二叉树和树属于非线性的结构。遍历非线性结构比线性结构要麻烦。
主讲:计算机工程学院 李兰 答疑地点:主教学楼B区213
第 六 章 查找 6.1 静态查找技术 6.2 二叉排序树 6.3 平衡二叉排序树(AVL树) *6.4 红-黑树 *6.5 B-树和B+树
中考阅读 复习备考交流 西安铁一中分校 向连吾.
交通事故處置 當事人責任與損害賠償 屏東縣政府警察局交通隊.
我国的宗教政策 第七课第三框.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 成本会计(补修)期末复习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 合理安排时间 248.
小学生游戏.
引入树 线性表、堆栈和队列都是线性结构,它们的共同特点:一对一; 计算机对弈中的一个格局可能有多个后继格局,用线性结构难以描述。
助教:李伟力 电子科学与技术系 数据结构第二次习题课 助教:李伟力 电子科学与技术系
Chapter 9 Binary Trees.
第五章 树 东南大学计算机学院 方效林 本课件借鉴了清华大学殷人昆老师 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张岩老师的课件.
第六章 树和森林 1、树、森林的概念 2、二叉树及其表示 3、遍历二叉树和线索二叉树 4、堆 5、树和森林 6、二叉树的计数 7、霍夫曼树
第十二单元 第28讲 第28讲 古代中国的科技和文艺   知识诠释  思维发散.
中考语文积累 永宁县教研室 步正军 2015.9.
小学数学知识讲座 应用题.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 认识正比例的量 执教者:朱勤.
倒装句之其他句式.
树(三) 2012初赛知识点梳理.
高点定位 精准发力 扎实推进优质均衡再上新台阶 ——全县初中教学工作会议讲话
Tree(樹) 什麼是「樹」? 「樹」的範例 「樹」的定義 「樹」的表示法.
第 22 课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 1 .近代变法救国主张的失败教训: “师夷之长技以制 夷”“中体西用”、兴办洋务、变法维新等的失败,使孙中山
第五章 树及二叉树 1.树的定义和术语 2.二叉树:定义、性质、存储 3.二叉树的遍历 4. 二叉树遍历的迭代器类 *5. 中序穿线树 6. 最优二叉树及其应用 7. 树和森林.
Chapter 5 Tree & Binary Tree
其他类型的链表主要内容 静态链表 循环链表 双向链表.
赵海燕 软件研究所 14 Apr 第5章 树与二叉树 之三 赵海燕 软件研究所 14 Apr
第五章 树与二叉树 树和森林的概念 二叉树 二叉树遍历 线索化二叉树 树与森林 堆 Huffman树.
强连通分量 无向图 1、任意两顶点连通称该图为连通图 2、否则将其中的极大连通子图称为连通分量 A D C B E 有向图
第七章 搜索结构 静态搜索结构 二叉搜索树 AVL树.
·线性表的定义及ADT ·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 ·线性表的链接存储结构 · 单向循环链表 · 双链表、双向循环链表 · 一元多项式的加法
哈夫曼编码.
第12章 樹狀搜尋結構 (Search Trees)
第十章 C高级程序应用—链表* 10.1链表的基本概念 10.2单向链表 10.3双向链表 10.4应用举例.
第六章 树和二叉树.
第一章 绪论.
五、链 表 1、单链表 2、双向链表 3、链表应用.
第5章 树和二叉树 5.1树 5.2二叉树 5.3二叉树的遍历 5.4线索二叉树 5.5树、森林与二叉树的转换 5.6哈夫曼树.
第11讲 树和二叉树(二).
第六章 树与森林 树和森林的概念 二叉树 (Binary Tree) 二叉树的表示
第九章 查找 2019/2/16.
Tree & Binary Tree.
樹 2 Michael Tsai 2013/3/26.
第三章 链表 单链表 (Singly Linked List) 循环链表 (Circular List) 多项式及其相加
Tree & Binary Tree.
无向树和根树.
二叉树的遍历.
第三章 链表 单链表 循环链表 多项式及其相加 双向链表 稀疏矩阵.
第九章 排序 概述 插入排序 快速排序 交换排序(起泡排序) 选择排序 归并排序.
第7章 樹與二元樹(Trees and Binary Trees)
保留字與識別字.
資料結構使用Java 第9章 樹(Tree).
大綱:整數的加法 整數的減法 蘇奕君 台灣數位學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层循环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i As Integer, j As Integer
授课老师:龚涛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2016年3月 教材:《Visual C++程序员成长攻略》 《C++ Builder程序员成长攻略》
第八节 算术运算符和算术表达式.
第二章 Java基本语法 讲师:复凡.
#define RBTREE_RED 0 #define RBTREE_BLACK 1 typedef int dataType; typedef struct treeNode{ dataType key; int color; //red:0.
第十二章 位运算.
106學年度中區工作坊PART1 素養導向教學示例 -分享與實作- 分享人:周雅釧.
美丽的旋转.
畢氏定理(百牛大祭)的故事 張美玲 製作 資料來源:探索數學的故事(凡異出版社).
第10章 二元搜尋樹 (Binary Search Tree)
本节内容 1. 平衡二叉树的定义 2.平衡化旋转 3.平衡二叉排序树的插入操作 昆山爱达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102年人事預算編列說明 邁向頂尖大學辦公室製作.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5到第6章的勘误表 注意:这个 c 应改为 d 1、第 92 页 倒数第 7 行: 2、第 93 页 倒数第 1 行: 原文为:均小于或等于2,所以有 应改为:的度数均小于或等于2,所以有 4、第 97 页 倒数第 1 行: BinaryNode<Type> * GetRight( ) const { return right; }//得到二叉树结点的左儿子地址。 注意:的度数 漏掉,请补上! 注意: logn 应改为 log2n 3、第 94 页 第 16 行和第 18 行: 第 16 行: k -1 ≤ logn < k 第 18 行: 由于k是整数,所以有:k =  logn  + 1。 注意:左 应改为 右! 注意:a 应改为 i 5、第 97 页 的正文的第 2 行: 树类BanaryTree共同组成的。首先定义了二叉树的结点类BinaryNode和它的一些基本操作。 6、第 98 页 倒数第3 行和第4行之间应插入下述语句: return *this; 7、第 98 页 倒数第 16 行: int MakeEmpty ( ) { DelTree( root); root == NULL; } // 使二叉树为空。 注意:int 应改为 void

第5到第6章的勘误表 注意:二叉树的前序序列和后序序列皆为A、B 应改为 二叉树的前序序列皆为A,B 和后序序列皆为B,A 8、第 103页的第22行: 二叉树的前序序列和后序序列皆为A、B, 我们虽然可以很容易地得知结点A为根结点,但是无法确定 注意: 为 应改为 非 9、第 104 页 倒数第 9 行: int operator + ( ) const { return current != NULL; } // 判当前结点为空吗,为空返回 True。 10、第 105 页第 14 行: 子类 Preorder是通过共有继承方式(public)从基类 TreeIterator<Type> 得到的。参见类 11、第 106 页 第 1 行: Exception( current == NULL, “Advanced past end ”;} 12、第 106 页的第4行、第5行: if ( current ->GetRight ( ) != NULL ) s.Push( current->GetRight( ) ); //非空左儿子进栈。 if ( current ->GetLeft ( ) != NULL ) s.Push( current->GetLeft( ) ); //非空右儿子进栈。 13、第 108 页 中的图 5.20 中的: 注意:共 应改为 公 注意: ;} 应改为 );   注意: 左 应改为 右 注意: 右 应改为 左 注意: 应将 2 删除 <A> 2   (16) 图5.20 后序遍历时的堆栈变化 注意: 应将 <A> 删除

第5到第6章的勘误表 14、第 107 页 中的倒数第 14 行: s.MakeEmpty ( ); if ( T.Getroot( ) ) s.push ( StNode<Type>( T.Getroot( )); 注意:在最后一个 )后,应再插入一个 ) 15、第 107 页的倒数第3行的 TimePop 应改为 TimesPop 16、 第 108 页第5行的 TimePop 应改为 TimesPop 17、第 112 页 中的图 5.24 中的(b)图:     5 5 2 2 1 4 1 4 3 3 注意: 本图正确 注意: 此处错

第5到第6章的勘误表 18、第 117 页 倒数第 17 行和第16行: 原文为: 考虑比较次数)为: log(n-1) + 2 ( log(n-2) + …… + log3 + log2 )。 应改为: 考虑最大比较次数)为: 2 log(n-1) + 4 ( log(n-2) + …… + log3 + log2 )。   19、第 119 页 中的图5. 26 的哈夫曼编码: 哈夫曼编码: E:0 T:10 C:110 S:111 注意:书上错写为 C:10 20、 第 119 页倒数第3行中的 Huffuman 应改为 Huffman 21、 第 120页的第19行中的 Huffuman 应改为 Huffman

第5到第6章的勘误表 22、第 122 页 中的正数第 12 行: 结点C 的地址。若要寻找结点A 的第 3 个儿子,必须首先根据结点A的指针场 firson 找到 注意: firson 应改为 firstson 23、第 135页中的程序 6.3 中的第 5 行: BSTNode * rightt; // 给出结点的右儿子的地址。 注意:删除该 t 24、第 137 页 第 7 行: if ( X < T->data ) T = T->left else if ( X > T->data ) T = T->right; else return T; 注意:此处应插入一个 ; 25、第 141 页 倒数第 8 行及第 7 行: else if ( x < T->data ) return Insert( x, T->left ) // 转向左子树。 else if ( x > T->data ) return Insert( x, T->right ) // 转向右子树。 注意:此处应插入一个 ;   注意:此处应插入一个 ; 26、第 147 页 倒数第 4 行: 假定Q的平衡度原来为-1,那末结点Q的平衡度将由+1变为0,以结点Q为根子树由于高度 注意:+1 应改为 -1

第5到第6章的勘误表 27、第 151 页 第 5 行: 原文为: if ( T == NULL ) return ( T = new BSTNode<Type> (x) ) != NULL; // 创建根结点。 应改为: if ( T == NULL ) { T = new BSTNode<Type> (x); if ( T ) T->BalanceFactor = 0; return T != NULL; } // 创建根结点。 28、第 151 页倒数 第 13 行: 原文为: new_ptr = new BSTNode(x); 应改为: new_ptr = new BSTNode<Type>(x); new_ptr->BalanceFactor = 0;

第5到第6章的勘误表 29、第 160 页 第 19 行: 原文为: 从第一个着色为红色的“哨兵”结点开始,向下搜索。在搜索过程中,我们将力图保证当前结 应改为: 从第一个着色为红色的“哨兵”结点(或根)开始,向下搜索。在搜索过程中,我们将力图保证当前结 注意: 应补上 (或根) 30、第 160 页 倒数第 2 行: 原文为: 那么它的二个儿子都是黑色的,我们可以应用A,B,C三种情况中的任何一种进行变换调整,使得X 注意: A,B,C 应改为 上述 注意:任何 应改为 其中 31、第 160 页 倒数第 4 行: 原文为: 注意:如果T有二个红色的儿子,那末无论进行上述情况B或C的变换调整都是可行的, 注意: B 应改为 (2) 注意: C 应改为 (3)

第5到第6章的勘误表 32、第 161 页正文的正数 第 6 行: 原文为: 32、第 161 页正文的正数 第 6 行: 原文为: 的情况;当前结点X 是黑色的,结点T是红色的,父结点P是黑色的。我们可以进行变换调 注意: X 应改为 X’ 33、第 161 页正文的正数 第 7 行: 原文为: 整,参照图6.34(c),使得结点X’的父结点P是红色的,结点P的父结点T是黑色的,结点X 注意: X 应改为 X’ 34、第 161 页正文的正数 第 12、13 行: 原文为: 一旦到达一个其二个儿子着色都为黑色的结点或者该结点本身就是红色结点的情况,整个问 题就得到了解决。因为,这保证了删除算法中,被删结点的最终状态必为下列二种状态之一: 注意:此处插入 结点及 注意:此处插入 为黑时

第5到第6章的勘误表 注意:59 应改为 61 35、第 174 页 图 6.44: N 2n 最接近的小于 2n的素数 3 8 7 4   N 2n 最接近的小于 2n的素数 3 8 7 4 16 13 5 32 31 6 64 59 128 127 256 251 9 512 503 10 1024 1019 11 2048 2039 12 4096 4061 8192 8191 14 16384 16363 15 32768 32719 65536 65519   图6.44 最接近2的次幂的素数表

第5到第6章的勘误表 36、第 175 页 倒数第 1 行: (4731)10 (4731)13 = 4*133 + 7* 132 + 3*131 + 1 = ( 110011)10 注意:1 应删除 37、第 177页的倒数第 6 行: 注意:1 应改为 x 1 1 α 1 + 2 α (1-x) 第 177页的倒数第 5行: 注意: α 应删除 1 1 1 + 2 α (1- 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