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 王新宏 安睿.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四节 RNA 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RNA 的种类和功能 核糖体 RNA ( rRNA ):核蛋白体组成成分 转移 RNA ( tRNA ):转运氨基酸 信使 RNA ( mRNA ):蛋白质合成模板 不均一核 RNA ( hnRNA ):成熟 mRNA 的前体 小核 RNA ( snRNA ):
Advertisements

第二章 物质结构基础 (Structure of Matter)
主 讲:燕 翔 单 位:陇南师专科学教育系 第二章 分子结构 主 讲:燕 翔 单 位:陇南师专科学教育系
葡萄糖 合成 肌糖元 第六节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一、糖类代谢 1、来源:主要是淀粉,另有少量蔗糖、乳糖等。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
五、作用于神经系统的受体拮抗剂 兴奋性氨基酸(EAA)受体拮抗剂 抑制性氨基酸受体受体拮抗剂 神经肽Y受体拮抗剂
生物化学 biochemistry 生 化 教 研 室 张 学 礼.
有 机 化 学 C Organic Chemisty(水产养殖专业用)
第七章 三萜以及苷类 定义 三萜(triterpenoids)是由30个碳原子组成的萜类化合物。(指基本骨架,不包括糖),可认为是由6个异戊二烯缩合而成的。 分类 从结构上分两大类:四环三萜 五环三萜 存在形式:游离形式(苷元) 苷的形式(与糖结合)
实用操作系统概念 张惠娟 副教授 1.
病原:痘病毒属于痘病毒科、脊椎动物痘病毒亚科,该亚科现有8个属,各属成员对动物的致病作用有明显的差异,但它们构造差异不大。
信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课件 Organic Chemistry 有机化学 制作人、主讲人:戴启金.
无机化学 B 上海大学化学系 包新华 2017年3月20日9时16分2017年3月20日9时16分.
药 物 分 析 实 验 实验三 典型化学药的特殊杂质 和相关物质检查.
专题2 第一单元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第2课时 同分异构体.
超级电容特性的形象思维描述 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徐海波.
生命的物质基础.
Structures of Molecular and Crystal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寻找生命的螺旋 深圳市育才中学 黄俊芳.
有机化学.
立体结构对药效的影响.
第十五章 糖类化合物习题解答 1. (1) (2) (3) (4) (6) (5) CH2OH HOCH2 CH2OH HO H H HO
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 。它可以分为 和 两类 。
兒 童 營 養 高雄長庚醫院營養治療科 營養師 洪凱殷.
课程安排-2015年秋学期 周数 日期 授课内容 授课形式 作业 1 绪论 讲解+视频 2 第1章 讲解+课堂讨论 3 国庆节放假 4 5
天气和气候.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由中心离子和单齿配位体(如 NH3, Cl-, F-等)形成,分级络合
                                                                                                                                                                
含不同杂原子共轭单元的有机光敏染料的超快发光动力学
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 第一章 绪论.
Geophysical Laboratory
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
ACD/ChemSketch软件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简单应用
有 机 化 学 主讲:邹立科.
一、丛书和手册: 1.高小霞,分析化学丛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开始出版,全书六卷29册) 。 2. 杭州大学化学系分析化学教研室,分析化学手册,第2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 3. Cooper D, et.al.Analytical Chemistry by Oper Learning.
龙湾中学 李晓勇 学习目标: 能写出单一溶液、混合溶液中的质子守恒关系式。
第三节 Gas Transport in the blood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考点:考查杂化方式、微粒间作用力、电负性、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离子晶体的结构
三、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基本要点: ABn分子或离子的几何构型取决于与中心A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目。 价层电子对=σ键电子对+孤对电子对
化学   人教版 第十二章 物质结构与性质(选考) 第2讲 分子结构与性质.
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 主讲人李晓萍 2010年8月30日.
Synthetic Chemical Experiment
第三单元 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 同分异构现象.
新课标人教版化学必修Ⅱ 第一章 第三节化学键(第一课时).
实验 二、配合平衡的移动 Cu 2+ + NH3 Cu(NH3)4 HCl Na2S Zn EDTA NH3 深蓝色消失
共价键的形成: 相同 相近 未成对 重叠 重叠 相反 未成对 共用电子对 增加 降低 1、共价键的形成条件 A、两原子电负性 或 。
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 延安大学化工学院 有机化学教研室.
问1: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有哪些?定义? 问2:你能分别举两例吗? 问3:你能说说四大基本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吗?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Home Work 现代科学中的化学键能及其广泛应用 罗渝然(Yu-Ran Luo)
Carbohydrate Metabolism
第1课时 第3章 第3节 设计 1 课前预习 ·巧设计 设计 2 设计 3 名师课堂 ·一点通 考 点 课堂10分钟练习 创新演练
你有过呕吐的经历吗? 你感到胃液是什么味道的?
第一单元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第2课时 有机物结构的表示方法
第十一章 配合物结构 §11.1 配合物的空间构型 §11.2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光合作用的过程 主讲:尹冬静.
陕西省陕建二中 单 糖 授课人:庄 懿.
物理化学 复旦大学化学系 范康年教授 等 2019/5/9.
第18 讲 配合物:晶体场理论.
H核磁共振谱图解析举例 解析NMR谱: 共振信号的数目,位置,强度和裂分情况 信号的数目: 分子中有多少种不同类型的质子
高中化学专题复习 化学用语与常用计量(一) 河北省宣化县第一中学 栾春武.
欢 迎 大 家 踊 跃 参 加 ! 2014年上海交通大学有机合成化学学术研讨会 时间 内容 8:50---9:00 致开幕词:陈接胜 院长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 --理想气体等容过程、定容摩尔热容 --理想气体等压过程 、定压摩尔热容.
温州中学选修课程《有机化学知识拓展》 酯化反应 温州中学 曾小巍.
地 理 信 息 系 统 ——专业必修课程 田永中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第三节 分子的性质.
第三节 水溶液的酸碱性及pH计算 一、水的质子自递反应 水的质子自递反应: 水分子是一种两性物质,它既可 给出质子,又可接受质子。于是在水
实验十八 图谱解析实验 根据谱图,推定未知苯系物的结构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有机化学 王新宏 安睿

2) 基础有机化学(第二版),邢其毅等编,高教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 1) 《有机化学》(第5版) 倪沛洲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5 2) 基础有机化学(第二版),邢其毅等编,高教出版社 3)《基础有机化学习题解答与解题示例》 邢其毅等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4) Fundamentals of Organic Chemistry, 4th edition, John McMurry

有机化学成绩评定

如何学好有机化学 如何学好有机化学 1、有机化学体系严密、规律性强。要从理解的基础上 去揭示其规律。 2、理清: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官能团之间的相互 转化关系;稳定性原理。 3、注重实验环节,加深对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 质的认识。

做好以下几个环节: 1、提高学习自觉性,变被动学习 为主动学习; 2、经常做到预习、复习和小结; 3、上课做好必要的笔记; 4、阅读几本有关的参考书。

第一章 绪论 一、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 二、有机化合物的特性和分类 三、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 四、共价键的性质 五、有机酸碱的概念 第一章 绪论 一、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 二、有机化合物的特性和分类 三、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 四、共价键的性质 五、有机酸碱的概念 第一章 绪论 一、化学学科的分类 二、有机化合物及有机化学 三、有机化合物的特性和分类 四、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 五、共价键的性质 六、有机酸碱的概念

一.化学学科的分类 1920以前 无机、有机、物化、分析

无机化学:元素化学、无机合成化学、无机固体化学、配位化学、生物无机化学、有机金属化学等 有机化学:天体有机化学、一般有机化学、有机合成化学、金属和非金属有机化学、物理有机化学、生物有机化学、有机分析化学

物理化学:化学热力学、结构化学、化学动力学。 分析化学:化学分析、仪器和新技术分析。 高分子化学:天然高分子化学、高分子合成化学、高分子物理化学、高聚物应用。 核化学核放射性化学:放射性元素化学、放射分析化学、辐射化学、同位素化学、核化学。 生物化学:一般生物化学、酶类、微生物化学、植物化学、免疫化学、发酵和生物工程、食品化学等

地球化学、海洋化学、大气化学、环境化学、宇宙化学、星际化学等。 其它与化学有关的边缘学科 地球化学、海洋化学、大气化学、环境化学、宇宙化学、星际化学等。

美国《化学文摘》分为 (1)生物化学 (2)有机化学 (3)大分子化学 (4)应用化学 (5)物理化学及分析化学等五大类

二.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 (一)含义 1806,贝采利乌斯,首次 “生命力”论——“有机”(Organic) “有机体”(Organism) 的来源 Organic —— derived from living organism Vital force theory —— Organic compounds needs a “vital force” to create them

1828年,德国化学家魏勒(Wöhler,F.)制尿素: 1845年,柯尔伯(H.kolber) 制得醋酸; 1854年,柏赛罗(M.berthelot)合成油脂类化合物; 尔后,布特列洛夫合成了糖类化合物;.…... 有机物可来源于生物体也可由无机物转化而来

有机化合物:碳的化合物、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 有机化学:研究有机化合物来源、制备、结构、性质、应用以及有关理论、变化规律和方法的科学 Modern Definition of Organic Chemistry ——Organic Chemistry is the Chemistry of Carbon Compounds

(二)3个时期 萌芽时期:19世纪初~1858年,解决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各原子是如何排列和结合的问题 经典有机化学时期:1858年(价键学说的建立)~1916年 现代有机化学时期:价键的电子理论

(三)有机化学的研究内容 发展的初期,主要研究从动、植物体中分离有机化合物 19世纪中到20世纪初,有机化学工业以煤焦油为主要原料。合成染料的发现,使染料、制药工业蓬勃发展,推动了对芳香族化合物和杂环化合物的研究 30年代以后,以乙炔为原料的有机合成兴起 40年代前后,有机化学工业的原料又逐渐转变为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发展了合成橡胶、合成塑料和合成纤维工业

天然有机化学 主要研究天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合成、结构和性能 20世纪初至30年代,先后确定了单糖、氨基酸、核苷酸牛胆酸、胆固醇和某些萜类的结构,肽和蛋白质的组成; 30~40年代,确定了一些维生素、甾族激素、多聚糖的结构,完成了一些甾族激素和维生素的结构和合成的研究; 40~50年代前后,发现青霉素等一些抗生素,完成了结构测定和合成;

50年代完成了某些甾族化合物和吗啡等生物碱的全合成,催产素等生物活性小肽的合成,确定了胰岛素的化学结构,发现了蛋白质的螺旋结构,DNA的双螺旋结构; 60年代完成了胰岛素的全合成和低聚核苷酸的合成; 70年代至80年代初,进行了前列腺素、维生素B12、昆虫信息素激素的全合成,确定了核酸和美登木素的结构并完成了它们的全合成等等

 有机物可来源于生物体也可由无机物转化而来  有机物可来源于生物体也可由无机物转化而来 • 化合物2340万(主要通过人工合成 ), 其中绝大多数是有机化合物。 1965年 —— 牛胰岛素 —— 第一个具有生理活性的大分子。 1989年美国Harvard大学kishi教授等完成海葵毒素(palytoxin)的全合成。

海葵毒素(palytoxin)的全合成

VB12全合成 Woodward等完成VB12全合成

树脂糖苷(Tricolorin)及高抗癌活性的甾体皂甙(OSW-1)

有机化合物的发展过程: 合成天然有机化合物 合成自然界没有的有机化合物 合成具有生理活性的大分子 有机化合物的发展过程 有机化学中,有机合成占有独特的核心地位。 有机化合物的发展过程: 合成天然有机化合物 合成自然界没有的有机化合物 合成具有生理活性的大分子

从20世纪下半叶起,化学的主要任务不再是发现新元 素,而是合成新分子,特别是人们感兴趣的明星分子。 —— 徐光宪 —— 21世纪,要实现“理想的”合成法。强调实用、环境友好、资源可持续利用。 简单原料、温和条件,经过简单步骤,快速、高选择性、高效地转化为目标分子。 —— 绿色合成 ——

自然界中碳的循环

二、 有机化合物的特性和分类 1、有机化合物的特性 1)容易燃烧 2)熔、沸点低 二、 有机化合物的特性和分类 1、有机化合物的特性 1)容易燃烧 2)熔、沸点低 三、 有机化合物的特性和分类 1、特性 1)容易燃烧 碳、氢化合物,易燃烧。 如:甲烷(天然气) 乙醇(酒精) 汽油(C7~C9) PVC(聚合物) 2)熔、沸点低 有机分子的聚集状态主要由较微弱的Van der waals力所决定; 而无机物主要是较强的离子间静电引力作用。

溶解性与分子的极性和所选择溶剂的性质有关 3)难溶于水 3)难溶于水 溶解性与分子的极性和所选择溶剂的性质有关 通常遵循“相似相溶”原则。

4)反应速度慢,副反应多 5)有机化合物 —— 原子之间以共价键结合 无机化合物 —— 原子之间以离子键结合 4)反应速度慢,副反应多 5)有机化合物 —— 原子之间以共价键结合 无机化合物 —— 原子之间以离子键结合 4)反应速度慢,副反应多 要断裂键能较强的共价键,不同类型共价键的键能相差不大,反应的选择性不高,在一定条件下,副反应难以避免。 5)有机化合物 —— 原子之间以共价键结合 无机化合物 —— 原子之间以离子键结合

有机化合物与无机化合物比较 性质 有机物 无机物 化学键 共价键 离子键 存在状态 分子 离子 组成 相对复杂 相对简单 燃烧性 易燃、烧尽 不易燃、烧不尽 熔、沸点 低 高 水溶性 多数难溶 多数易溶 反应速度 慢 快 副反应 易发生 不易发生 同分异构现象 普遍存在 存在

2、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1) 按碳链分类 2、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1) 按碳链分类

2) 按官能团分类 2) 按官能团分类 3) 杂环化合物

三、 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 1、凯库勒(kekulé)结构理论 四、 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 1、凯库勒(kekulé)结构理论 C:1S22S22P2 ⅣA 两个原则:1、有机物中碳原子为四价; 2、碳原子可与其它元素结合外还可与其它碳原子 以单键、双键、叁键结合成碳链或碳环。 凯库勒(kekulé)结构式 乙醇 甲醚 为同分异构体

To form a Tetrahedron Carbon (1) sp3 Hybridization To form a Tetrahedron Carbon

(1) sp3 Hybridization Bonding in Methane

(1) sp3 Hybridization Bonding in Ethane C — C 键: s 键( sp3 - sp3) C — H 键: s 键(1s - sp3)

(2) sp2 Hybridization To form a planer carbon

Bonding in Ethene C=C 键:1 s 键 ( sp2 – sp2) + 1 p 键(p – p) C — H 键: s 键(1s – sp2)

(2) sp2 Hybridization another kind of stereo-isomer —— Geometric Isomerization -- cis, trans

(3) sp Hybridization To form a linear carbon

Bonding in Ethyne C≡C 键: 1 s 键 ( sp2 – sp2) + 2 p 键 (p – p) C — H 键: s 键 (1s – sp)

2、lewis结构式 2、lewis结构式 —— 共价结合的价电子表示的电子结构式 即

四、 共价键的性质 1、键长 2、键角 3、键能 五、 共价键的性质 1、键长 —— 成键原子的原子核之间的平均距离。nm, pm 四、 共价键的性质     1、键长 2、键角 3、键能 五、 共价键的性质 1、键长 —— 成键原子的原子核之间的平均距离。nm, pm 2、键角 —— 两个共价键之间的夹角 3、键能 —— 形成共价键过程中体系释放的能量或共 价键断裂过程中体系吸收的能量。

键能反映共价键的强度,键能愈大则键愈稳定。 C-H键键能 = 415kJ/mol 键能反映共价键的强度,键能愈大则键愈稳定。

极性共价键 —— 由于电子云的不完全对称而呈现极性 的共价键,由两个具有不同电负性 (一般相差0.6~1.7之间)的原子组成。 4、键的极性和元素电负性 —— 分子的偶极距 4、键的极性和元素电负性 —— 分子的偶极距 极性共价键 —— 由于电子云的不完全对称而呈现极性 的共价键,由两个具有不同电负性 (一般相差0.6~1.7之间)的原子组成。 电负性 —— 一个元素吸引电子的能力 非极性共价键 极性共价键 H-H Cl-Cl H-Cl H+ Cl- δ+ 部分正电荷 δ- 部分负电荷

箭头由正端指向负端、指向 电负性更大的原子。 偶极矩()有方向性  = q • d 多原子分子的偶极矩,是各键的偶极矩向量和。 净偶极矩指向

五、有机酸碱的概念 1. 勃朗斯德(BrÖnsted)酸碱质子论 六、 有机酸碱的概念 1. 勃朗斯德(BrÖnsted)酸碱质子论 酸是质子的给予体,碱是质子的接受体 平衡主要趋向形成更弱的酸和更弱的碱。 酸碱强度表示: 酸或碱越强,其pK值越小(离解常数K值越大)。

酸是电子对的接受体,碱是电子对的给予体。 2. 路易斯(lewis)酸碱电子论 2. 路易斯(lewis)酸碱电子论 酸是电子对的接受体,碱是电子对的给予体。 lewis酸碱反应形成配位键,产生加合物。

lewis酸具有亲电性,lewis碱具有亲核性。

有机化学实验 地点:4313,4323 分班,分组 时间 实验:预习,操作,安全,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