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四) 第七章 區域經濟
學習重點 區域成長階段 區域的空間發展 跨國企業與全球化經濟
第一節 區域成長階段 第二節 區域的空間發展 第三節 全球化經濟的發展
第一節 區域成長階段 一、部門轉移 二、經濟發展階段 回總目錄
一、部門轉移 1. 第一級產業時期: 第一級產業活動為主,工商業人口比率很低。 2. 第二級產業時期: 1. 第一級產業時期: 第一級產業活動為主,工商業人口比率很低。 2. 第二級產業時期: 生產技術革新→生產力大增→勞力轉向工業。 工業化
第三級產業活動迅速發展,工商業人口比率很高。 3. 第三級產業時期(後工業化): 第三級產業活動迅速發展,工商業人口比率很高。 看圖7-1 回節目錄
二、經濟發展階段 1. 第一階段:傳統社會 傳統自給式經濟(第一級產業為主)。 人口成長緩慢,生產力低。 地表資源開發程度低。 1. 第一階段:傳統社會 傳統自給式經濟(第一級產業為主)。 人口成長緩慢,生產力低。 地表資源開發程度低。 階級分民,孤立社會。
2. 第二階段:潛伏期(起飛前期) 社會特徵: 中央集權民族國家,重視經濟發展。 經濟特徵: (1)已有國際貿易活動 (2)新型企業家出現 (3)經濟投資增加 (4)第二級產業人口仍遠低於第一級 產業人口
3. 第三階段:起飛期(工業化前期階段) 傳統與現代社會的分水嶺。 人口增加迅速。 社會特徵: 人民的觀念+社會制度→經濟成長 經濟特徵: (1)特定製造業 (2)新技術應用→農業生產提高→商業化 (3)經濟成長極快
4. 第四階段:成熟期 高度工業化。 人口成長漸緩。 經濟特徵: (1)經濟發展穩定 (2)主體:第二級產業部門 (3)製造業活動轉移更高技術層次
5. 第五階段:大量消費期 人口近零成長。 都市化程度高。 耐久消費財的生產及服務業迅速發展。 看圖7-2 回節目錄
第二節 區域的空間發展 一、經濟的空間發展模式 二、以臺灣本島的發展為例 三、區域發展不均的原因 回總目錄
一、經濟的空間發展模式 1. 第一階段 沿海出現一些小港口或貿易站。 特徵: (1)小港口或貿易站腹地不大。 (2)傳統自給式農業生活。 1. 第一階段 沿海出現一些小港口或貿易站。 特徵: (1)小港口或貿易站腹地不大。 (2)傳統自給式農業生活。 (3)內陸村落孤立。 運輸發展階段:分散的港口 看圖7-3(甲)
小港口或貿易站各有不同的發展。 特徵: (1)新的開發區。 (2)缺乏運輸路線難以擴大。 (3)港口→孤立村落。 2. 第二階段 小港口或貿易站各有不同的發展。 特徵: (1)新的開發區。 (2)缺乏運輸路線難以擴大。 (3)港口→孤立村落。 運輸發展階段:以港口為起點的入侵路線。 看圖7-3(乙)
3. 第三階段 島上仍有大半土地未開發。 已開發地區→都市化。 各大商埠間建立運輸系統。 內陸交通樞紐為新興都市。 3. 第三階段 島上仍有大半土地未開發。 已開發地區→都市化。 各大商埠間建立運輸系統。 內陸交通樞紐為新興都市。 運輸發展階段:發展支線及初步連結。 看圖7-3(丙)
4. 第四階段 島上大半土地已開發。 資源出口指向→國內市場指向。 運輸系統發達。 內陸都市>海港都市:國家的首要都會。 4. 第四階段 島上大半土地已開發。 資源出口指向→國內市場指向。 運輸系統發達。 內陸都市>海港都市:國家的首要都會。 運輸發展階段:完全連結及高度優越幹線。 看圖7-3(丁) 看圖7-3 回節目錄
二、以臺灣本島的發展為例 1.明鄭時期 2.清領時期 3.日治時期 4.光復以後 回節目錄 看圖7-4之明鄭時期 看圖7-4之清領時期 看圖7-4之日治時期 看圖7-4之光復以後 回節目錄
三、區域發展不均的原因
圖7-6 回節目錄
第三節 全球化經濟的發展 一、國際化 二、資訊化 三、產業分工 四、臺灣經濟的新挑戰 回總目錄
一、國際化 1. 第一階段 礦產原料取得 初步加工 擴展海外 2. 第二階段 突破關稅壁壘 當地設廠 3. 第三階段 全球分工→謀取最大利益 1. 第一階段 礦產原料取得 初步加工 擴展海外 2. 第二階段 突破關稅壁壘 當地設廠 3. 第三階段 全球分工→謀取最大利益 跨國性企業 回節目錄
二、資訊化 現代進步的通訊技術,如:通訊衛星、傳真 機、網際網路、視訊會議(video conference) 等,有助企業間資訊傳遞及溝通外,更讓管 理者無時空的限制。 回節目錄
三、產業分工 產業分工 委外代工 策略聯盟 專業代工 合作 全球性產業分工體系的建立 回節目錄
四、臺灣經濟的新挑戰 1.知識經濟(Knowledge-based Economy) 以「知識」為基礎的「新經濟」運作模式。 2. 促進產業升級 3.加入WTO 4.自由化、國際化 回節目錄
圖7-1 BACK
圖7-2 BACK
圖7-3(甲) BACK
圖7-3(乙) BACK
圖7-3(丙) BACK
圖7-3(丁) BACK
圖7-3 BACK
圖7-4-1 BACK
圖7-4-2 BACK
圖7-4-3 BACK
圖7-4-4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