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互联网与网站 Cpt1 Interent & Website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網路能做些什麼呢? 檔案管理 共享檔案 傳輸檔案 共享應用程式 資料庫 網路電玩 週邊設備分享 印表機 硬碟空間 光碟機 傳真 / 數據機 和其他網路使用者交流 收發電子郵件 電子會議 網路電玩 在網路上,必須透過帳號與密碼來管理使用者的身分與權限.
Advertisements

Internet & WWW 靜宜大學資訊工程學系 蔡奇偉 副教授 靜宜大學資訊工程學系 蔡奇偉 副教授.
2008年上海市精品课程 2007年度上海建桥学院教改课程 计算机网络技术 理论 DNS服务的应用 项目负责人 张嗣萍/本环节主讲教师 阮鹏.
1 项目一 计算机网络概论 2 项目二 计算机网络协议与体系结构 3 项目三 物理层基础与应用 4 项目四 数据链路层基础与应用 5 项目五 网络层基础与应用 6 项目六 传输层的基础与应用 7 项目七 应用层的基础与应用 8 项目八 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
第三节 通过校园网访问因特网.
第6章 网络应用基础 主讲:.
第七章 Internet网络应用.
计算机应用基础网考课 第六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项目四:Internet基础与接入方法 第八章 应用服务器安装配置
第6章:计算机网络基础 网考小组.
第 八 章 Internet 基础.
计算机网络应用 崇信电大工作站 高进喜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高二下信息技术课堂 ——
大学计算机基础 (省精品课程) 计算机网络技术 (第八章) 华南农业大学  信息学院 1.
Internet Chapter INTERNET的起源 8-2 Internet提供的資源 8-3 寬頻上網的方式
计算机应用基础 宁夏医学院计算机教研室
第五章 網際網路 5-1 網際網路的歷史沿革 5-2 網際網路基本運作原理 5-3 連線媒介與連線上網 5-4 網際網路上的熱門應用
課程名稱:計算機概論 授課老師:李春雄 博士
校园网与INTERNET基础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李 斌.
第二章 网页艺术设计的技术基础.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Windows XP + Office 2003.
第七章 電信、網際網路與無線技術.
4.4.1 网络互连与TCP/IP协议 因特网的主机及域名 因特网的接入
电子商务 2013级电子商务专业.
怎样利用搜索引擎检索网络资源 1. 网络的基础知识
第7章 网络基础知识 讲课学时数: 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第三章 網際網路和全球資訊網 : 電子商務基礎建設
第六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PPT电子演示文稿 琼台师专信息技术系.
資訊社會中人文與科技的互動.
本章介绍了网页浏览、电子邮件、搜索引擎、文件下载等典型的Internet应用。
第6章 网络基础及Internet应用 6.1 计算机网络概述 6.2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6.3 Internet基础
了 解 从 Internet IP 开 始.
第二章 电子商务技术基础.
电子商务概论 第二章 电子商务网络技术基础.
网页的欣赏与设计 主讲:杨军锋.
复旦大学计算机学院 肖川 计算机网络与网页制作 复旦大学计算机学院 肖川
網際網路介紹 主講人:劉安迪.
FRONTPAGE.
计算机网络 暨南大学计算机科学系 学年 第一学期.
6.1 网络概述 6.2 Windows的网络功能 6.3 Internet概述 6.4 Internet的使用 6.5 网上浏览工具的使用
电子商务的网络技术 德州学院计算机系.
第十课 Internet及其接入方式.
第一节 电子商务网站规划 第二节 网络服务的选择与费用核算 第三节 网站内容建设
第7章 计算机网络与安全.
了 解 Internet 从 ip 开 始.
网络实用技术基础 Internet技术及应用.
>> 第三章 中文Windows XP >> 第四章 中文文字处理系统Word 2003
辅导教师:杨屹东 网络实用技术基础 辅导教师:杨屹东
计算机网络基础.
第5章 网络软件 开发技术 (一) 软件开发技术基础 计算机教学实验中心.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基础 计算机中心.
第7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计算机网络应用 home.
第3讲 网络安全协议基础 此为封面页,需列出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和课程开发室名称。
網域名稱系統 Domain Name System
第五章 網際網路 5-1 網際網路的歷史沿革 5-2 網際網路基本運作原理 5-3 連線媒介與連線上網 5-4 網際網路上的熱門應用
第11章 網路資源的應用 11-1 認識網際網路 11-2 網際網路的應用.
97/07/03 【 網際網路介紹 】 上課日期:97年7月3日 主講人:王首惠 技士.
第六章 网络基础.
网络信息管理员培训(之二) 网络基础 网络中心 2001年10月.
Copyright © Dale Carnegie & Associates, Inc.
考试题型 填空题(30) 选择题(20) 名词解释(10) 问答题(24) 计算题(16) 附加题(30) 成绩核算:
本章要点: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Internet基础 Internet服务
Unit 10: Introduction to the Internet
第2讲 网络安全协议基础 此为封面页,需列出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和课程开发室名称。
网络域名及其管理 复习IP地址相关知识,上网时为什么没有输入IP地址而是输入如
第8章 计算机通信与网络.
第六章 电子商务平台构建.
大学计算机基础 5-5 网络地址与域名系统.
第6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一章 互联网与网站 Cpt1 Interent & Website

主要内容 互联网 网站 什么是互联网? 互联网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互联网是如何工作的? 互联网提供哪些服务? 互联网在中国? 什么是网站? 著名网站 IP地址和域名系统(DNS) 什么是WWW? sylucc@sina.com

Q1:什么是互联网? ls@mail.sylu.edu.cn 2009 cc

Q1:什么是互联网(Internet) 也称为 Internet、因特网、国际互联网 网络与网络串联成的庞大网络(International Network) 网络的网络(Network of networks) 网络和网络也可以是使用不同技术建立的 如何达到这一点的? 全球网络信息资源的总汇(广义) 想象一下,计算机接入到互联网之后,你可以从互联网上得 到什么?(信息) 全球计算机之间通信的媒介(技术上) 这些计算机是功能上相异的 sylucc@sina.com

Q1:什么是互联网(Internet) 互联网向用户提供服务( service) 对用户来讲,互联网是透 明的(transparent ) sylucc@sina.com

Q1:什么是互联网(Internet) 关键词 keywords Internet **** 网络(Network)* 信息资源(Information)** 服务(Service)**** 透明性(Tansparent)* sylucc@sina.com

Q2:互联网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ls@mail.sylu.edu.cn 2009 cc

Q2:互联网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上世纪60年代,美国 苏联 古巴导弹危机 1969年 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ARPA ARPAnet http://baike.baidu.com/view/34249.htm 1969年 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ARPA ARPAnet 1974年 鲍勃·凯恩和斯坦福的温登·泽夫提出TCP/IP协 议。1983年1月1日,ARPA网将其网络核心协议由 NCP改变为TCP/IP协议。 1986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NSF)建立了大学之间互联的骨干网络 NSFnet,这是互联网历史上重要的一步 90年代初,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 @ M.I.T.) WWW 1962年,加勒比海地区发生了一场震惊世界的古巴导弹危机。它由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美国则坚持要求撤除导弹而引发。这是冷战期间美苏两大国之间最激烈的一次对抗。这次危机虽然仅仅持续了13天, 美苏双方在核弹按钮旁徘徊,使人类空前地接近毁灭的边缘, 世界处于千钧一发之际。最后以双方的妥协而告终,其中有不少值得总结、反思的经验教训。 在1950年代,通信研究者认识到需要允许在不同计算机用户和通信网络之间进行常规的通信。这促使了分散网络、排队论和封包交换的研究。1960年美国国防部国防前沿研究项目署(ARPA)出于冷战考虑建立的ARPA网引发了技术进步并使其成为互联网发展的中心。1973年ARPA网扩展成互联网,第一批接入的有英国和挪威计算机。 1974年ARPA的鲍勃·凯恩和斯坦福的温登·泽夫提出TCP/IP协议,定义了在电脑网络之间传送报文的方法。1983年1月1日,ARPA网将其网络核心协议由NCP改变为TCP/IP协议。 1986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NSF)建立了大学之间互联的骨干网络NSFnet,这是互联网历史上重要的一步。在1994年,NSFNET转为商业运营。1995年随着网络开放予商业. 互联网中成功接入的比较重要的其他网络包括Usenet、Bitnet和多种商用X.25网络。 1990年代,整个网络向公众开放。在1991年8月,在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在瑞士创立HTML、HTTP和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CERN)的最初几个网页之后两年,他开始宣扬其万维网(World Wide Web)项目。在1993年,Mosaic网页浏览器版本1.0被放出了,在1994年晚期,公共利益在前学术和技术的互联网步增长。1996年,“Internet”(互联网)一词被广泛的流通,不过是指几乎整个的万维网。 其间,经过一个十年,互联网成功地容纳了原有的计算机网络中的大多数(尽管像FidoNet的一些网络仍然保持独立)。这一快速发展要归功于互联网没有中央控制,以及互联网协议非私有的特质,前者造成了互联网有机的生长,而后者则鼓励了厂家之间的兼容,并防止了某一个公司在互联网上称霸。 互联网的成功,可从“Internet”这个术语的混淆窥知一二。最初,互联网代表那些使用IP协定架设而成的网络,而今天,它则用来泛指各种类型的网络,不再局限于IP网络。一个互联网(internet,开头的“i”是小写字母)可以是任何分离的实体网络之集合,这些网络以一组通用的协定相连,形成逻辑上的单一网络。而互联网(Internet,开头的“I”是大写字母)专指美国的前身为ARPA网、使用IP协定将各种实体网络连结成此单一逻辑网络。 sylucc@sina.com

Q2:互联网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关键词 keywords 冷战 古巴导弹危机 ARPAnet* TCP/IP** NSFnet* WWW (World Wide Web) ***** sylucc@sina.com

Q3:互联网是如何工作的? ls@mail.sylu.edu.cn 2009 cc

Q3:互联网是如何工作的? 互联网接入技术(课下调查) 根据接入后数据传输的速度,Internet的接入方式可分为宽带接 入和窄频接入。 常见民用宽带接入: ADSL(非对称数字专线)接入,接入带宽上行速率(最高640Kbps )和下行速率(最高8Mbps) 有线电视上网(通过有线电视网络)接入,接入带宽 3-34Mbps 光纤接入,接入带宽10-100-1000Mbps 无线(使用IEEE 802.11协议)宽带接入,1.5Mbps-54Mbps CDMA手机上网:(3G) CDMA2000,2Mbps 常见民用窄频接入: 电话拨号接入,接入带宽9600-92Kbps 窄频ISDN接入,接入带宽64/128Kbps GPRS手机上网,接入带宽最大53Kbps CDMA手机上网:(2G) cdmaOne,150Kbps 网络连接技术(Internet接入技术)是用户与互联网间连接方式和结构的总称。任何需要使用互联网的计算机必须通过某种方式与互联网进行连接。互联网接入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带宽由最初的14.4Kbps发展到目前的10Mbps甚至100Mbps带宽;接入方式也由过去单一的电话拨号方式,发展成现在多样的有线和无线接入方式;接入终端也开始朝向移动设备发展。并且更新更快的接入方式仍在继续地被研究和开发。 sylucc@sina.com

Q3:互联网是如何工作的? 协议 互联网使用的通信协议(TCP/IP)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 议),目的在于控制信息传输时的通信品质。 IP (Internet Protocol 互联网协议) TCP/IP体系结构是互联网所采用的主要网络体系结 构(TCP/IP协议组) 有关互联网的协议可以分为3层: 最底层的是IP协议,是用于报文交换网络的一种面向数据的协议,这一协议定义了数据包在网际传送时的格式。目前使用最多的是IPv4版本,这一版本中用32位定义IP地址,尽管地址总数达到43亿,但是仍然不能满足现今全球网络飞速发展的需求,因此IPv6版本应运而生。在IPv6版本中,IP地址共有128位,“几乎可以为地球上每一粒沙子分配一个IPv6地址”。IPv6目前并没有普及,许多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并不支持IPv6协议的连接。但是,可以预见,将来在IPv6的帮助下,任何家用电器都有可能连入互联网。 上一层是UDP协议和TCP协议,它们用于控制数据流的传输。UDP是一种不可靠的数据流传输协议,仅为网络层和应用层之间提供简单的接口。而TCP协议则具有高的可靠性,通过为数据报加入额外信息,并提供重发机制,它能够保证数据不丢包、没有冗余包以及保证数据报的顺序。对于一些需要高可靠性的应用,可以选择TCP协议;而相反,对于性能优先考虑的应用如流媒体等,则可以选择UDP协议。 最顶层的是一些应用层协议,这些协议定义了一些用于通用应用的数据报结构,其中包括: DNS:域名服务; FTP:服务使用的是文件传输协议; HTTP:所有的Web页面服务都是使用的超级文本传输协议; POP3:邮局协议; 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Telnet:远程登陆等。 sylucc@sina.com

Q3:互联网是如何工作的? 协议 protocol* TCP/IP *** HTTP FTP 等应用层协议 ***** sylucc@sina.com

Q4:互联网提供哪些服务? ls@mail.sylu.edu.cn 2009 cc

Q4:互联网提供哪些服务? 什么是服务(service)? (维基百科 zh.wikipedia.org) sylucc@sina.com

举例 Web服务 sylucc@sina.com

Q4:互联网提供哪些服务? 互联网提供的服务 网页服务 电子邮件服务 网络聊天服务 网上购物服务 网上银行服务 …… sylucc@sina.com

Q4:互联网提供哪些服务? Telnet (远程终端) FTP (文件传输协议) HTTP (超文本传输协议) Email(Smtp POP3) (电子邮件) Gopher sylucc@sina.com

Q4:互联网提供哪些服务? 关键词 keywords 服务(service) **** HTTP ***** FTP ***** sylucc@sina.com

Q5:互联网在中国 ls@mail.sylu.edu.cn 2009 cc

Q5:互联网在中国 INTERNET 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2008年7月 第22次中国互联网报告 CHINANET CERNET CSTNET CHINAGBN sylucc@sina.com

中国互联网出口带宽 sylucc@sina.com

课间休息 10分钟 Flv短片 History_of_the_Internet sylucc@sina.com

Q6:什么是网站(website)? 网站(website)是指在因特网上,根据一定 的规则,使用HTML等工具制作的用于展示特定 内容的相关网页的集合。 简单地说,网站是一种通讯工具(媒体),就 像布告栏一样,人们可以通过网站来发布自己 想要公开的资讯,或者利用网站来提供相关的 网络服务。人们可以通过浏览器(browser) 来访问网站,获取自己需要的资讯或者享受网 络服务。 sylucc@sina.com

Q6:什么是网站(website)? 在因特网的早期,网站还只能保存单纯的文本 。经过几年的发展,当万维网(WWW)出现 之后,随着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的加入, 网站慢慢发展成我们现在看到的图文并茂的样 子。通过动态网页技术,用户也可以与其他用 户或者网站管理者进行交流。也有一些网站提 供电子邮件服务等其他网络服务。 sylucc@sina.com

网站举例 网址之家hao123 http://www.hao123.com sylucc@sina.com

网站举例 莱卡中文摄影杂志 http://leica.org.cn/index.php 网站举例 莱卡中文摄影杂志 http://leica.org.cn/index.php sylucc@sina.com

Q6:什么是网站(website)? 关键字 keywords 网站 website **** HTML ***** 浏览器 browser ***** 万维网 (WWW world wide web)***** sylucc@sina.com

Q7:著名网站 ls@mail.sylu.edu.cn 2009 cc

Q7:著名网站 网站的分类 信息发布类 搜索引擎 电子商务类网站 Web2.0网站 个人网站 sylucc@sina.com

Q7:著名网站 腾讯网、新浪网、搜狐网、网易、雅虎中国 中央人民政府 中央电视台、中国建设银行 信息资源发布类 门户网站(中国) 政府网站 企业网站 中央电视台、中国建设银行 sylucc@sina.com

Q7:著名网站 alexa 中国网站排名 www.alexa.com sylucc@sina.com

Q7:著名网站 搜索引擎导航类网站 搜索引擎 Yahoo、Google、Windows live、 Baidu 专用搜索引擎 北大天网、飞客、搜狗、迅雷狗狗 新形式的搜索引擎 百度知道、新浪爱问 sylucc@sina.com

Q7:著名网站 阿里巴巴 http://china.alibaba.com/ 慧聪网 http://www.hc360.com/ 电子商务类网站 B2B(企业对企业) 阿里巴巴 http://china.alibaba.com/ 慧聪网 http://www.hc360.com/ C2C(个人对个人) 淘宝网(阿里巴巴旗下) 拍拍网(腾讯旗下) B2C(企业对个人) 当当网 http://home.dangdang.com/ sylucc@sina.com

Q7:著名网站 Web2.0网站(什么是web2.0) 个人网站 维基百科 豆瓣 大众点评网 时光网Mtime Youtube 个人网上空间 博客(blog) sylucc@sina.com

Web 2.0特征   1、多人参与   Web1.0里,互联网内容是由少数编辑人员(或站长)定制的,比如各门户网 站;而在Web2.0里,每个人都是内容的供稿者。   2、人是灵魂   在互联网的新时代,信息是由每个人贡献出来的,各个人共同组成互联网信 息源。Web2.0的灵魂是人。   3、可读可写互联网   在Web1.0里,互联网是“阅读式互联网”,而Web2.0是“可写可读互联网” 。虽然每个人都参与信息供稿,但在大范围里看,贡献大部分内容的是小部分的 人。   4、Web2.0的元素   Web2.0包含了我们经常使用到的服务,例如博客、播客、维基、P2P下载、 社区、分享服务等等。博客是Web2.0里十分重要的元素,因为它打破了门户网站 的信息垄断,在未来里,博客的地位将更为重要。   5、个人看法   Web2.0实际上是对Web1.0的信息源进行扩展,使其多样化和个性化。 sylucc@sina.com

Q8:IP地址和域名系统 ls@mail.sylu.edu.cn 2009 cc

Q8:IP地址和域名系统 IP地址是分配给网络(拓扑图)上的计算机代号——逻辑地 址。是由国际网络信息管理中心负责分配。 无论哪种网络,其网络地址都应是唯一的。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Internet网络,由于它采用的通讯协议是 TCP/IP协议,所以,其网络地址也称为:IP地址。 作用:在网络中唯一标识一台主机。 头部中 包含 版本 长度 源地址 目的地址 记录路由 等等信息 sylucc@sina.com

Q8:IP地址和域名系统 IP地址是由32位二进制数组成,而且在INTERNET范 围内是唯一的 11010010 01001001 10001100 00000010 210.73.140.2 IP地址共分为A、B、C、D、E五大类,A、B、C为基 本类,D类用于多目标地址广播,E类地址保留,主要 用于研究和试验 sylucc@sina.com

Q8:IP地址和域名系统 IP地址为127.﹡.﹡.﹡时,是保留地址,用来做循环测试,不可用做其他用途。如发信息给127.0.0.1,则此信息将传递给本主机。 sylucc@sina.com

Q8:IP地址和域名系统 内部网地址 节省IP地址,提高安全性 内部网地址,私有地址(RFC1918) A类:10.0.0.0-10.255.255.255 B类:172.16.0.0-172.31.255.255 C类:192.168.0.0-192.168.255.255 I P地址空间中的某些地址已经为特殊目的而保留,而且通常并不允许作为主机地址。这些保留地址的规则如下: IP地址的网络地址部分不能设置为“全部为1”或“全部为0”。 IP地址的子网部分不能设置为“全部为1”或“全部为0”。 IP地址的主机地址部分不能设置为“全部为1”或“全部为0”。 例如:网络1 2 7 . x . x . x不能作为网络地址。 sylucc@sina.com

Q8:IP地址和域名系统 DNS(Domain Name System) DNS是Internet上一项核心服务,它是可以将域 名和IP地址相互映射的一个分布式数据库,能 够使人更方便的访问互联网,而不用记住繁琐 的IP地址。 sylucc@sina.com

Q8:IP地址和域名系统 域名系统(DNS) 产生原因 32比特的IP地址难于记忆,因此使用符号地址,比如 用www.sylu.edu.cn表示202.118.32.3。但是,网络本 身是使用IP地址的,因此需要一个完成二者之间相互 转换的机制。 当网络规模较小时,例如ARPANET,每台主机只需查找 一个文件(UNIX的host),该文件中列出了主机与IP 地址的对应关系。 当网络规模很大时,上述方法就不适用了,因此产生 了域名系统DNS(Domain Name System)。 sylucc@sina.com

Q8:IP地址和域名系统 DNS概述 域名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客户/服务器交互系统; 域名系统是一个多层次的、基于域的命名系统,并 使用分布式数据库实现这种命名机制; 当应用程序需要进行域名解析时(从符号名到IP地 址),它成为域名系统的一个客户。它向本地域名 服务器发出请求,请求以UDP包格式发出,域名服务 器找到对应的IP地址后,给出响应。当本地域名服 务器无法完成域名解析,它临时变成其上级域名服 务器的客户,递归解析,直到该域名解析完成。 sylucc@sina.com

Q8:IP地址和域名系统 域名的结构 DNS使用的传输层协议:UDP或TCP 测试命令:nslookup 查看该域名的ip INTERNET的顶级域名分为组织结构和地理结构两种 。每个域对它下面的子域和机器进行管理 DNS中,每台计算机的名字是由“.”所分开的字符 数字串所组成的。例如www.sylu.edu.cn. 域名是大小写无关的,“edu”和“EDU”相同。域 名最长255个字符,每部分最长63个字符。 DNS使用的传输层协议:UDP或TCP 测试命令:nslookup 查看该域名的ip sylucc@sina.com

Q8:IP地址和域名系统 国家顶级域名:cn, uk, hk, ca, fr, jp, … 国际通用顶级域名:com, net, org, edu, gov, mil, int 新增:firm, shop, web, arts, rec, info, nom sylucc@sina.com

Q8:IP地址和域名系统 关键字 keywords IP地址 **** DNS **** sylucc@sina.com

Q9:什么是WWW?

Q9:什么是WWW? “Web倒是可以给梦想者一个启示--你能够拥有梦 想,而且梦想能够实现。” WWW(亦作 “万维网”、“World Wide Web”),是一个网络资 源空间。由一个全域“统一资源标识符”(URL)标识。这些资源 通过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传送给使用 者,而后者通过点击链接来获得资源。从另一个观点来看,万维 网是一个透过网络存取的互连超文本文件(interlinked hypertext document)系统。万维网联盟(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简称W3C),又称W3C理事会。1994年10月在麻省理 工学院(MIT)计算机科学实验室成立。建立者是万维网的发明者蒂 姆-伯纳斯·李(Tim-Berners Lee)。 万维网常被当成因特网的同义词,不过其实万维网是靠着因特网 运行的一项服务。 “Web倒是可以给梦想者一个启示--你能够拥有梦 想,而且梦想能够实现。” sylucc@sina.com

Q9:什么是WWW? 浏览器(Browser) 浏览器是一个把在互联网上找到的文本文档(和其 它类型的文件)翻译(编译)成网页。 网页可以 包含图形、音频、视频、文本等。 浏览器是一个在你的硬盘上的应用软件,就象一个 字处理程序一样(如Microsoft Word)。 sylucc@sina.com

Q9:什么是WWW? 常见的浏览器软件 Internet Explorer(IE microsoft 用户数量最多) Netscape(已经停止开发 公司已经倒闭) Opera(在移动终端发展的较好) Firefox(Mozilla公司产品 免费 吸引了大量用户) Google Chrome谷歌浏览器(2008年最新推出 google) sylucc@sina.com

Q9:什么是WWW? INTERNET 信息服务 WWW 软件 Browser 想象一下我们是如何接受互联网的服务的? sylucc@sina.com

Q9:什么是WWW? 超链接(Hyper Link) Hyperlink sylucc@sina.com

Q9:什么是WWW? 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 sylucc@sina.com

使用Internet 服务类型 服务器地址 端口号 路径 文件名 统一资源定位符URL http://www.sylu.edu.cn [:80] /docs/index.html 服务类型 服务器地址 端口号 路径 文件名 sylucc@sina.com

下周上实验课 教学综合楼C323门前 可以查看实验课教室安排 sylucc@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