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16A22.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11 倫理學與社會問題:多元進路 陳慎慶博士 香港浸會大學宗教及哲學系 二○一○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教育局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組 教師培訓課程.
Advertisements

怎樣睡的舒適又健康? 請把這封信轉寄給你所關心的人. 睡姿最好採取半側臥,可保證全身放鬆,氣血順暢。不過 無論怎樣的睡姿,以「舒適放鬆」為最好。 中醫有「不通則痛」之說,良好的睡眠姿勢,保證週身氣 道通達, 血絡順暢,可以調氣養神,濡養脈絡,消除疲勞, 滋養精神。「坐如鍾、站如松、臥如佛 …… 」我們的先人.
怎樣睡的舒適又健康? 請把這封信轉寄給你所關心的人 睡姿最好採取半側臥,可保證全身放鬆,氣血順暢。不過 無論怎樣的睡姿,以「舒適放鬆」為最好。 中醫有「不通則痛」之說,良好的睡眠姿勢,保證週身氣 道通達, 血絡順暢,可以調氣養神,濡養脈絡,消除疲勞 ,滋養精神。「坐如鍾、站如松、臥如佛 …… 」我們的先人.
22- 1 公司治理與企業倫理 缺乏公司治理與企業倫理的負面影響 2001 年美國爆發史上最大的企業醜聞 Enron ( 恩隆 ) 案, 2008 年大陸爆發三鹿毒奶粉案,台灣爆發力霸集團掏空公司案 影響股東、員工、顧客、供應商、債權人等等利害關係團體 公司治理的目的 督促他們做出對組織最有利的決策,避免他們利用職權謀取私.
參加領域:社會領域 有「深」有「社」有「感覺」 深坑國小教師團隊分享 李岩勳、林淑絹、吳玉瑩、蔡欣樺、王德慈.
教育社会学 主讲人 李慧玲.
幼兒發展語學習專題研究起點 --論文寫作管理
適居城市的想像與打造 環境與生活 部門聯席會 嘉義市綜合發展計畫 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
Chapter6 倫理基礎與原則 第一節 職業倫理的理論基礎 第二節 職業倫理的適用原則 第三節 個案討論-安隆公司.
廉 建 党 政 设 风 Responsibility book 责任书 吉州区教育局 2016.
第一節 職業倫理的理論基礎 第二節 職業倫理的適用原則 第三節 個案討論-安隆公司
CSR2014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浙江开化合成材料有限公司 做绿公化学的先行者与领跑者.
怎樣睡的舒適又健康? 請把這封信轉寄給你所關心的人 每 60 秒自動換頁 ,敬請慢慢體會 , 或按一下跳下頁 . 公 益‧分 享 音樂 :
5A 陳幸瑜(1) 朱栢霖(9) 林彩兒(16) 岑樂謙(22) 温頌嫻(28) 溫鎔而(29)
第十二章 企業社會責任的實踐 12.1 企業社會責任的落實 12.2 臺灣企業社會責任的評選 12.3 企業社會責任的展望
谷雨节气模板.
走向社会服务:理论与实践框架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王思斌
第一节 越轨行为 第二节 关于越轨行为的理论与视角 第三节 社会控制
你為什麼要寫詩? 主講人:向 明 送詩人進社區.
一、引子——工程的道德色彩 二、工程伦理的几个概念 三、国内外工程伦理研究的热点问题 四、工程伦理教育的目标、内容与学科地位
社會學習領域 課綱修正宣導簡報 社會學習領域輔導群編製.
電子商務 授課教師:林詩偉.
怎樣睡的舒適又健康? 請把這封信轉寄給你所關心的人 每 60 秒自動換頁 ,敬請慢慢體會 , 或按一下跳下頁 .
第十三讲 法律方法专题.
第四章 公司法.
医学伦理学 欢 迎 各 位 同 学!.
第五章 法律价值 第一节 法律价值 一、价值和法律价值概念
社会分层理论第二讲 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
企業倫理與社會責任 企業社會責任的產生與發展 授課老師:吳坤平 中華民國101年05月04日.
企業營運新模式- 企業社會責任
Mailto: 10 企業績效、治理和倫理 Corporate Performance, Governance, and Business Ethics Hill and Jones Ch.11 中央大學.資訊管理系 范錚強 mailto:
第十一章 公司治理與企業社會責任.
證券櫃檯買賣中心 上櫃監理部 中華民國九十九年十一月
第十二章 企業社會責任的實踐 12.1 企業社會責任的落實 12.2 臺灣企業社會責任的評選 12.3 企業社會責任的展望
第三章 社会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大家了解社会的概念、认识社会的基本特征,掌握马克思主义看待社会的基本观点,了解社会结构、社会运行以及社会形态的内涵,内容或类型,把握社会学考察社会的基本视角。
第六章 法律文化 第六章 法律文化 吴鹏飞副教授.
第十八章 公共卫生政策 与预防医学伦理 第一节 健康概念和卫生保健 第二节 健康的责任伦理 第三节 健康筛分伦理 第四节 预防医学道德
农村五保供养政策法规解读 民政厅社会救助处 田智勇 2015年8月6日 鄂尔多斯
指導老師:盧淵源 教授 組員: 張凱鈞 盛孝銘 郭耀境 林以霖 陳言旻 鐘智明
從企業誠信與倫理談公司治理 臺灣證券交易所 上市服務部 2009年11月.
04 企業社會責任.
單元目標 ◎瞭解企業的社會責任 ◎企業的社會責任是利己和利他兼顧 ◎企業的社會責任學理的辯證
得勝的道路 約書亞記 11 張玉明牧師 9/1/2013 大公園靈糧堂.
第二篇 管理議題 管理的社會責任與企業倫理 5 各節重點 5.1 討論社會責任的定義及影響決策的社會責任因素
2004 台灣企業永續發展報告書 論壇 BCSD 張順傑
上市上櫃公司企業社會責任 實務守則修正案.
Ch4 企業倫理、社會責任與文化適應 章首個案:Facebook的用戶隱私權議題 管理新知:「台灣綠色經濟」卡位國際競爭舞台
面山近海-臺東.
第1节∶利用全球协议表现模型 的可持续发展步骤
Chapter7 企業社會責任與案例討論 第一節 企業社會責任緣起與意義 第二節 企業社會責任的推動作法 第三節 企業社會責任對社會的影響與規範 第四節 社會責任型投資 第五節 企業社會責任全球發展趨勢 第六節 實例說明—台南企業、台南企業藝 術文化基金會.
如果你是一家國際企業之負責人,你要如何獲取利潤?
106年「防暴社區初級預防宣導計畫」 補助案作業時程及撰寫說明 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
通識三分鐘 傳媒公信力.
CHAPTER 7 企業社會責任與案例討論 第一節 企業社會責任緣起與意義 第二節 企業社會責任的推動作法
血鑽石與De Beers鑽石的社會責任 組別:第二組 組員: 陳言欣 林慶濠 丁徹威
當你決定下標時,你會留意賣家的哪些訊息呢? 一個好的賣家應該具備哪些條件呢?
如果你是一家國際企業之負責人,你要如何獲取利潤?
Ch4 企業倫理、社會責任與文化適應 章首個案:Facebook的用戶隱私權議題 管理新知:「台灣綠色經濟」卡位國際競爭舞台
Against Utilitarianism
南科網路學習平台 南科再現新氣息 伴你e起玩學習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南部科學園區產學協會.
教育部 「105年學生藥物濫用 防制認知檢測」.
商業世界, 與其 民主、 正義、 及媒體 企業倫理, 與其 知識、 態度、 及行為
4). 塑型光线与三点布光 主讲:谢丰田.
創用CC授權 智慧財產權宣導研習課程 雲林縣教育網路中心製作 2006年6月.
綠覆率 【Ratio of green cover】
Business Ethics: A Japanese View
本教學投影片係屬教科書著作之延伸,亦受著作權 法之保護。
倫理與房務 Ethics and Housekeeping
本章重点: 1.管理道德 2.管理伦理 3.管理责任(以企业管理为例)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6016A22

第二篇 管理議題 管理的社會責任與企業倫理 5 各節重點 5.1 討論社會責任的定義及影響決策的社會責任 因素 第二篇 管理議題 5 管理的社會責任與企業倫理 各節重點 5.1 討論社會責任的定義及影響決策的社會責任 因素 5.2 解釋綠色管理的定義及組織邁入綠色產業的 方法 5.3 探討導致道德與不道德的因素 5.4 描述管理者在促進企業倫理中所扮演的角色 5.5 討論現今的社會責任與道德的議題

5.1 什麼是社會責任? 全世界的音樂和影片的愛好者透過數位科技及檔案分享的網 站,可以免費獲得並分享他們的錄製品。大型的全球化公司  站,可以免費獲得並分享他們的錄製品。大型的全球化公司  為降低成本與提高競爭力,將公司設在較不重視人權的國家  ,並宣稱這樣的做法可為當地帶來工作機會與經濟繁榮。 94

從義務到積極回應到責任 社會義務 (social obligation) 是指公司為了符合其在經濟與 法律上的義務而從事的社會活動,且企業僅僅從事義務範圍 內的活動。 古典派觀點 (classical view) 認為管理唯一的社會責任就是追 求最大的利潤。 社會經濟觀點 (socioeconomic view) 認為管理的社會責任不 只是追求利潤,還應保護改善社會福祉。 社會回應 (social responsiveness) 指的是企業致力於社會活 動以回應大眾的社會需求。 社會責任 (social responsibility) 的定義如下:企業在履行法 律與經濟利益的義務之外,做對的事及對社會有益的行動。 對許多企業而言,寧願作為一個社會回應的組織;然而不管 如何,這樣的企業對於社會仍然是好的。 95

組織應該參與社會事務嗎? 除了盡社會義務外,組織應該參與社會事務嗎?圖表5-1 是 贊成與反對意見的列表。 有許多的研究探討企業若參與社會事務是否會影響其經濟 績效。雖然多數都認為組織參與社會的程度與經濟績效間有 些許正相關,但仍莫衷一是。因為兩者的關係取決於各種因 素,如公司規模、工業化、經濟狀況或環境監管等。 社會檢視 (social screening);也就是運用某些社會或環境的 指標,來做投資決策。 96

97

5.2 綠色管理與永續性 「生態想像」(Ecomagination) 的計畫,到現在這是最被廣 為承認的綠色主張。這個計畫節省了1 億美元的成本,並減 少公司30% 的溫室氣體排放,還促使八十項新產品和服務 的發明,為公司增加了170 億美元的年收益。Immelt 說: 「走向綠色的結果比我所想像的要好十倍。」變成綠色已是 當今最夯的事。 98

組織如何邁入綠化? 管理者和組織有能力保護及保留自然環境。有些組織僅做到 法律所規範的要求,也就是僅履行了應盡的社會義務。 99

組織如何邁入綠化? 守法途徑 (legal approach),又稱作淺綠 (light green)。也就 是企業盡社會義務,僅做法律所要求的。在這種方式下,組 織對環保議題並不敏感,它們僅遵守法律、規則和規範,而 不會去挑戰法律。對綠化的貢獻也僅只於此。 當組織對環保議題擁有較高的敏感度,便會採取市場途徑 (maket approach)。這樣的組織會對顧客的環境偏好有所回 應。顧客在環保產品上的任何要求,組織都會盡可能提供。 利害關係人途徑 (stakeholder approach)是第三種途徑,是 指組織盡力回應多數利害關係人的需求,如員工、供應商或 社區等團體對環保的要求。 99

評估綠色管理活動的方法 當企業變成「綠化者」(greener),它們通常會鉅細靡遺地報 導其在環保上的成就。全球超過1,300 家的企業主動向全球 報告倡議組織(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 GRI) 說明它們在 維持環境永續性的努力。這些報告讀者都可在GRI 的網站中 找到。 100

5.3 管理者與企業倫理行為 150 年.這是美國法院對前納斯達克證交所主席Bernard Madoff 罪行的判決。Bernard Madoff 設下騙局,詐騙投資 人數百億美元。被評論家形容為「保姆政府」的英國意圖擴 大對社會的控制及監視,而其中一項關於垃圾桶監控的爭議 正在醞釀中。 倫理 (ethics) 究竟是什麼?我們將之定義為:能決定行為對 錯的原則、價值和信念。管理者做的許多決策不僅要考量過 程,還需考慮有誰會被結果影響。 101

國際環境下的道德議題 倫理標準能放諸四海嗎?雖然有共通的道德信念存在,但不 同國家間社會與文化的差異,才是決定行為道德或不道德的 重要因素。 102

國際環境下的道德議題 有關以賄賂影響外國政府或政客的案例中,美國的管理者是 有法可循的。美國有「反境外貪腐行為法」(Foreign Corrupt Practices Act,FCPA) 的規範,所有蓄意對外國政府的貪污行 賄行為皆是違法的,然而就算有這樣的法律仍不能減少道德 兩難的局面。在某些國家,政府官僚的薪水因為習俗而偏低 ,因此送錢給這些官員是為了潤滑政府機器,以確保事情能 順利完成。反境外貪腐行為法無法明確地禁止對外國政府員 工支付小額的賄款,尤其是專職行政或文書的官員,且收賄 在他們國家又是可被接受的。但超越此限的行為即違法。 2009 年美國司法部便對因違反反境外貪腐行為法的11 家企 業和33 名個體進行調查。 102

國際環境下的道德議題 瞭解不同社會、文化、政治和法律對「適當行為」的不同定 義,是在國外工作的管理者重要的工作之一。一個國際企業 必須明確規範其道德方針,以便員工在海外工作時能瞭解公 司的期望。這種國外的情境,讓管理者在做道德判斷時又多 了一個兩難的局面。 103

國際環境下的道德議題 103

5.4 提升道德行為 管理者如果致力於提升道德行為,便會從事雇用高道德標準 的員工、建立道德規範及以實例領導等工作。對他們而言, 這樣的作為並不會帶來多大的衝擊,但若企業具有綜合性的 道德計畫,便能在組織中形成風氣,其中最大變數是可能性 (potentially)。 104

員工甄選 甄選的過程 ( 包含面談、測驗、背景調查等等 ) 應視為瞭解 每個個體的機會,瞭解的範圍包括道德發展程度、個人價值 觀、自我意識強度、內外控等。 104

道德規範與決策原則 道德準則不明確會造成員工的困擾。道德規範 (code of ethics) 是記載組織基本價值觀,以及對員工道德標準期望的 正式說明,是可以降低上述不明確情況的普遍選擇。 那麼究竟道德規範是什麼呢?它應明確地規定員工的所作所 為,還是應鬆散地讓員工可以自由判斷?根據一項對公司道 德規範的調查發現,其中的內容可以歸納出三個範疇。 105

106

道德規範與決策原則 管理者在做道德規範管理時,還可以遵循以下幾點建議: 1. 組織領導人應樹立恰當的行為準則,並獎賞表現道德的人 。  1. 組織領導人應樹立恰當的行為準則,並獎賞表現道德的人   。  2. 所有的管理階層都應該不斷重申道德規範的重要性,並一   致性地懲處違反的人。  3. 組織的關係人 ( 員工、顧客等 ) 也應被認為是道德規範的   一部分,予以發展或改善。  4. 管理者應定期傳遞並加強道德規範。  5. 當員工面對道德的兩難時,管理者應使用五個步驟 ( 見圖   表5-5 )引導員工。 105

106

高階主管的領導 工作目標與績效評估 不切實際的目標和績效評估會帶來多大的影響。在目標不 切實際的壓力下,即使是有道德感的員工也會覺得毫無選擇 ,只能以各種手段達到目標,而這通常是績效評估時的重點 所在。 105

提供道德訓練 獨立的社會稽查 愈來愈多的組織會藉由舉辦研討會、講習會和類似的道德訓 練計畫,來提升員工的道德行為。 害怕行跡敗露是嚇阻不道德行為的重要因素。獨立稽查能 評估決策與管理實務是否符合組織的道德規範,而這增加 了不當行為曝光的可能性。 107

提供正式的保護機制 當員工面臨道德的兩難時,需要一個保護的機制,讓他們能 無懼地做出對的選擇。有些組織會設道德顧問,讓員工面臨 道德兩難時,可以找到諮詢的對象,而這些道德顧問也會鼓 吹對的道德選擇。 109

5.5 今日世界的社會責任與道德議題 管理倫理衰退和社會責任喪失 今日的管理者持續面臨社會責任和道德的挑戰。 所有各種不同組織的管理者,並沒有因恩隆事件引起的公 憤,使得他們的決策實務具有道德和社會責任。 管理者能做些什麼呢?有兩個行動顯得特別重要:道德領 導和保護舉發弊案的員工。 109

管理倫理衰退和社會責任喪失 道德領導 管理者的「作為」,對員工的決定是否符合道 德有重大的影響。 道德領導 管理者的「作為」,對員工的決定是否符合道 德有重大的影響。 保護舉發弊案的員工 管理者必須建立一個能傾聽員工抱 怨及抗議的企業文化。 110

社會企業家精神 世界上的社會問題很多,但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很少,不 過有許多的人們和組織試著去做些事。 社會企業家是指個人或組織尋求機會,使用實用的、創新 的並具有永續性的方法來改善社會。商業企業家與社會企 業家最大的不同在於:商業企業家著重於經濟利益,而社 會企業家則注重社會變遷。 111

促進正面社會改變 企業可以兩種方法達到這個目標:企業的慈善事業及員工參 與志工工作。 企業的慈善事業 企業的慈善事業是企業解決社會問題的有效 途徑。 員工參與志工工作 員工參與志工工作是企業促進社會變遷的 另一個方法。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