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者:賴俊雄教授 日期:2008年4月15日 地點:中正大學外文系 當代倫理主體的可能性:列維納斯與傅柯 The Possibilities of the Contemporary Ethical Subject: Levinas & Foucault 演講者:賴俊雄教授 日期:2008年4月15日 地點:中正大學外文系
綱要
兩種型態之主體 主體即是「意識」(the conscious)、「自我」(the ego)或者「獨立存在之實體」(the independently existing entity)。也就是說,「我」(I)即是「知」 (knowing)的主體,是「思考」(thinking)、 「言說」(speaking)、與「意念」(willing)之主 體。 此外,主體也可被視為某種「基底(base)」或「場 域」(site),而不是「中心」(center)或「行為者」 (doer)。換句話說,主體是一種先驗性(a priori) 的根基,一切的「思考」、「意念」、「知」等活 動皆圍繞在這根基上開展而來。
三種不同層面的主體性 因而拉丁文 subjectum 的字面意義就是「被拋置於下之物」(that which is thrown under),也就是像「思考」、「意念」、或「知」等述語的最根本狀態。因此,談主體時有三個不同層次的面向:1. 前者、2. 後者、3. 兩者之間的交涉關係。
Ethics, generally speaking, are moral beliefs and rules about right and wrong. Doer Right Wrong Deed
Consider Sophocles’ well-known Oedipus the K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thics.
列維納斯的他異性倫理 (The Alterity of Ethics) 遇見他者(The Other): 列維納斯的他異性倫理 (The Alterity of Ethics)
倫理做為「第一哲學」 「他者」的「面對面」:第一哲學挑戰西方傳統以「自我」為基石的「主體」哲學── 一種將「他者」簡約化成為「自我」(the Self)相同觀點或屬性的過程。
列維納斯的他異性倫理 列維納斯式倫理:一種先驗性「絕對他者」倫理學。「絕對他者」藉著其「臉龐」(face)來呈現不同面貌,而此多樣「面貌」本身僅是臉龐的「蹤跡」(itself a trace of the face)。 「自我」永遠無法以化約的暴力來補捉、觸摸、理解、佔有、支配及消化此「臉龐」。 他者的「臉龐」更代表著「正義」、「無盡」、「神秘」、「道德呼喚」、「他異性」、「語言」、「命令」及「接近上帝唯一途徑」等含義。
列維納斯的他異性倫理 面對他者「臉龐」時,倫理主體的七項特性:無法反逆性(irreversibility)、被動性(passivity)、脆弱性(vulnerability)、感受性(sensibility)、回應性(answeribility)、無盡性(infinity)、期待救世主性(messianicity)。 倫理的核心即是形而上「他者」的激進他異性(alterity)對「自我」整體霸權一種永恆及絕對的干擾關係與倫理政治。 旅行的倫理即當「自我」遇見他者或進入異質文化場域時 ,不應試圖同質化其「他異性」(例如殖民主義與種族主義)。
希臘文化中的三種倫理 第一種倫理 第二種倫理 第三種倫理 有關個人選擇的問題 有關特定族群的行為準則 權力系統中的生存美學
主體化的倫理模式 倫理主體 社會義務 目的論 自我技術
自我技術 自我技術是一種「使個人利用自己的方法,或透過他人的幫助,讓某些作用彰顯於身體、靈魂、思想、行為、或存有模式上,以便改造(transform)個人,使其獲得某種程度上的快樂、潔淨、智慧、完善、或不朽」
結論:列維納斯與傅柯之間 列維納斯 傅柯
The End 講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