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淨土與現代社會 - 聖嚴教育基金會經典講座 鄧偉仁 法鼓文理學院
提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
經典:《維摩詰經》《轉輪聖王獅子吼經》《善生經》《起世本因經》《大般涅槃經》等 探討的議題: 宗教的社會影響與責任 人間佛教的任務 眾生的度化 人間淨土的建設(A Better Society A Better World) 淨土建立了嗎?有建立淨土的一天嗎?誰能讓所有眾生共同建立人間淨 土? 什麼是比較好的社會?封建社會?天子?印度種姓制度社會?美國黑奴 社會?民主?都不好?沒差別? 現代社會的問題?環境?平等?正義?宗教的社會責任? 建設人間淨土的思想路徑: 「唯心」--- 出世(脫離三界輪迴究竟) 「倫理」--- 出世(脫離三界輪迴究竟) 「制度」--- 入世(在三界中不究竟) 經典:《維摩詰經》《轉輪聖王獅子吼經》《善生經》《起世本因經》《大般涅槃經》等
宗教的社會影響與責任 Weber: The Protestant Ethic and the Spirit of Capitalism Utopia(good-place) Ou-topia(no-place) Nirvana and Other Buddhist Felicities (Cambridge Studies in Religious Traditions) Paperback – November 2, 2006 by Steven Collins Weber: The Protestant Ethic and the Spirit of Capitalism 1904-05:經濟社會學的經典
宗教的社會影響與責任 Democracy’s Dharma Religious Renaissance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in Taiwan Richard Madsen. UC press Duara, Prasenjit. 2015. The Crisis of Global Modernity: Asian Traditions and a Sustainable Futur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佛教僧團的社會影響與責任 比丘 Bhikṣu(比丘尼bhikṣūni 托缽制度 – 建立佛教僧團的社會責任
現代佛教人間淨土強調: 「提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 聖嚴法師 「弘揚人間佛教,開創佛光淨土」--星雲大師 「天空破了洞,誰不傷心;青山流了淚,誰不悲情。補天的女媧那裡找,地球的園丁何處尋--……預約人間淨土」-- 證嚴法師
現代佛教人間淨土說法: 「建設人間淨土的理念,不是要把信仰中的十方佛國淨土,搬到地球上來; 也不是要把《阿彌陀經》、《藥師經》、《阿佛國經》、《彌勒下生經》 等所說的淨土景象,展現在今天的地球世界,而是用佛法的觀念,來淨化 人心,用佛教徒的生活方法淨化社會,通過思想的淨化、生活的淨化、心 靈的淨化,以聚沙成塔、滴水穿石的逐步努力,來完成社會環境的淨化和 自然環境的淨化。」--- 聖嚴法師 《人間淨土 10-11》 「人間淨土可分為三個方向來建設:一是物質建設,二是政治制度,三是精神建設。前二者可從科學、技術行政、法制方面去努力;後者則由對佛法的信心或修行努力。從佛法的立場看,物質建設及政治制度的有無,固然是重要的事,然精神建設更為重要。 」 --- 聖嚴法師(原載《自立晚報》「晚安台灣」專欄,1991 年10 月29 日)
人間淨土的想像
現代佛教人間淨土說法: 「建設人間淨土的理念,不是要把信仰中的十方佛國淨土,搬到地球上來; 也不是要把《阿彌陀經》、《藥師經》、《阿佛國經》、《彌勒下生經》 等所說的淨土景象,展現在今天的地球世界,而是用佛法的觀念,來淨化 人心,用佛教徒的生活方法淨化社會,通過思想的淨化、生活的淨化、心 靈的淨化,以聚沙成塔、滴水穿石的逐步努力,來完成社會環境的淨化和 自然環境的淨化。」--- 聖嚴法師 《人間淨土 10-11》 「人間淨土可分為三個方向來建設:一是物質建設,二是政治制度,三是精神建設。前二者可從科學、技術行政、法制方面去努力;後者則由對佛法的信心或修行努力。從佛法的立場看,物質建設及政治制度的有無,固然是重要的事,然精神建設更為重要。 」 --- 聖嚴法師(原載《自立晚報》「晚安台灣」專欄,1991 年10 月29 日)
釋迦摩尼佛時代的社會 大梵天 Brahmā 婆羅門 剎地利 吠舍 首陀羅
釋迦摩尼佛建設人間淨土: 種姓制度 首陀羅: 「世尊!我們首陀羅不應該生下來就是奴隸,我們要改變種姓制度,於意云何!」 1. 世尊:「種姓制度是政治問題 – 出家人強調修行。」 2.世尊:「你們生在首陀羅家庭,是因為過去業力,做好奴隸的工作,修行消業!」 3.世尊:「你們生在首陀羅家庭,是因為過去業力,做好奴隸的工作,修行消業!」 4.世尊:「首陀羅啊!勿要抱怨,心中無貪嗔癡,只要心淨、即使是奴隸也是淨土!」 5.世尊:「首陀羅即非首陀羅是為首陀羅!奴隸只是假名、無需在意!」
唯心淨土? 「《阿彌陀經》文字優美,敘事說理周全,為我們世間提出了得救之道。把西方極樂世界種種自然界的莊嚴、社會上的和諧、人我關係的融洽,植入我們的心田。我們現在把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念熟,認識清楚,八識田中就會有西方極樂世界,眼前就是蓮邦淨土。 無論坐車行步,我都習慣稱念佛號,路旁一畦畦田地、一棵棵樹木,也都成了我的方便念珠。我從正念,念到無念;從妄心,念到一心;從無念而念,到念而無念;從有人有我,念到無人無我,甚至念到時間、空間、天地萬物都為之一空,阿彌陀佛好像在我身上活了起來,極樂世界似乎就在當下。 -- 星雲法師
唯心淨土 – 出世 vs 入世? 「如是,寶積!菩薩隨其直心,則能發行;隨其發行,則得深心;隨其深心,則意調伏;隨意調伏,則如說行;隨如說行,則能迴向;隨其迴向,則有方便;隨其方便,則成就眾生;隨成就眾生,則佛土淨;隨佛土淨,則說法淨;隨說法淨,則智慧 淨;隨智慧淨,則其心淨;隨其心淨,則一切 功德淨。是故寶積!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 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維摩詰所說經》 隨其心淨,則佛土淨」不能解釋成「自心淨」則淨土「自成」。,其實質內容該是「自心淨→眾生淨→佛土淨」,「眾生淨」是「心淨則佛土淨」的關鍵。(釋惠敏<心淨則佛土淨之考察>、林朝成<佛教走向土地倫理:「人間淨土」的省思>)
唯心淨土 -出世 vs 入世? 爾時舍利弗,承佛威神,作是念:「若菩薩心淨,則佛土淨,我世尊本為菩薩時,意豈不淨?而是佛土不淨若此?」佛知其念即告之言:「於意云何?日月豈不淨也,而盲者不見。」對曰:「不也,世尊!是盲者過,非日月咎。」「舍利弗!眾生罪故,不見如來佛土嚴淨,非如來咎。舍利弗,我此土淨而汝不見。」 爾時螺髻梵王語舍利弗:「勿作是意:為此佛土以為不淨。所以者何?我見釋迦牟尼佛土清淨,譬如自在天宮。」舍利弗言:「我見此土,丘陵、坑坎、荊蕀、砂礫、土石諸山、穢惡充滿。」螺髻梵言:「仁者心有高下,不依佛慧故,見此土為不淨耳!舍利弗!菩薩於一切眾生悉皆平等,深心清淨,依佛智慧,則能見此佛土清淨。」於是佛以指按地,即時三千大千世界,若千百千珍寶嚴飾,譬如寶莊嚴佛無量功德寶莊嚴土。一切大眾歎未曾有,而皆自見坐寶蓮華,佛告舍利弗:「汝且觀是佛土嚴淨!」舍利弗言:「唯然,世尊!本所不見,本所不聞,今佛國土嚴淨悉現!」佛語舍利弗:「我佛國土常淨若此,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眾惡不淨土耳。譬如諸天,共寶器食,隨其福德,飯色有異。如是,舍利弗!若人心淨,便見此土功德莊嚴。當佛現此國土嚴淨之時 ... 八萬四千人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寶積所將五百長者子皆得無生法忍。 佛攝神足 於是世界還復如故 求聲聞乘三萬二千天及人 知有為法皆悉無常 遠塵離垢得法眼淨 八千比丘不受諸法漏盡意解 」 “由此,舍利弗領悟眾惡的不淨土,只是為了度化下劣眾生的示現,只要人心清淨,便見國土莊嚴。「淨土」必須藉由眾生的「心淨」才可示現,其重點在於眾生的「心」而非外境的國土。”(林朝成<佛教走向土地倫理:「人間淨土」的省思>)
出世或入世 淨土類型 方法 目標 《維摩詰經》淨土觀 『唯心淨土』 個人心靈的淨化 眾生淨化 世界淨化 個人解脫= 社會淨化 『唯心淨土』 社會淨化與否無關
佛教善惡觀 「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Sabbapāpassa akaraṇaṃ kusalassa upasampadā Sacittapariyodapanaṃ etaṃ buddhānusāsanaṃ
佛教善惡觀 宗教都是勸人為善,佛教的善的標準? 什麼是道德的善、惡或對、錯?什麼是道德上應該或不應該的原則? 借錢應該還,借錢不還是錯的 幫助人是應該做的,見死不救是錯的 善意的謊言? 正義的戰爭? 【佛教】貪嗔痴是煩惱(不善心所)是染污的,是惡的 【佛教】去貪嗔癡是心靈的淨化,是善的 為什麼?標準? 四正勤: 1. 已生惡令永斷,對已生之惡,使永除斷。又謂五蓋等煩惱心,離五種善根故,一心勤精進,方便斷除,不令更生。 2. 未生惡令不生,對未生之惡,使更不生。又謂五蓋等煩惱惡法,今雖未生,後若生時,能遮五種善根故,一心勤精進,方便遮止,不令再生。 3. 已生善令增長,對已生之善使增長。又謂五種善根已生,為令增長故,一心勤精進,方便修習,令不退失。 4. 未生善令得生,對未生之善使生。又謂五種善根雖未生,為令生故,一心勤精進,方便修習,令得生。 《大智度論》(卷十九):「四念處觀時,若有懈怠心,五蓋等諸煩惱覆 心,離五種信等善根時,不善法若巳生為斷故,未生為不生故,勤精進信 等善根未生為生故,已生為增長故,勤精進。」
佛教善惡觀 於諸法中善惡指的是心所法(caitta) 諸法分為: 1 心法:八識 2 心所法: 3 色法 遍行(觸、受、思、想、作意) 別境 (欲、勝解、念、定、慧) 善 kuśala (信、慚、愧、無貪、無嗔、無痴、精進、輕安、不放逸、 行捨、不害、) 煩惱(貪、嗔、痴、慢、疑、邪見) 隨煩惱(忿、恨、覆、惱、嫉、慳 、誑 、諂 、害 、無慚、 無愧、掉舉 、惛沈 、不信 、懈怠 、放逸 、失念 、散亂 、不正知) 不定 3 色法 4 心不相應行法(眾同分、無想定、滅盡定、生、住、老、無常… ) 5 無為
佛教倫理規範 – 善行 五戒十善(不殺、不偷、不邪淫、不妄語、不醉酒迷幻、不兩舌、不惡口、不貪、不嗔不癡) 四攝(布施、愛語、利行、同事) 積極的五戒十善 四攝(布施、愛語、利行、同事) 四無量心(慈、悲、喜、捨) 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四攝事 四攝事(Sanskrit: catvāri saṅgraha-vastūni, Pāli cattāni saṅgaha-vatthūni) 參考:《雜阿含經》、《阿毗達磨集異門足論》、《梵網經》、《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 佈施 (1).法施(用佛法教化眾生使其解脫/成佛) (2).財施(一切資養生命的基本日常生活用品); (3).身施、口施、意施(個人能力、知識、技術的佈施)。 愛語 (1).用佛法的語言鼓勵眾生歡喜修學佛道使其解脫/成佛 (2).用世間生活化的語言讓眾生歡喜 利性 (1).使一切眾生建立對佛法的正信、正行使其解脫/成佛 (2). ,給遭受苦難眾生以生活的勇氣和信心 同事 (1).化現與眾生相同的身份,對眾生實施教化 (2).同理別人、設身處地、幫助別人 四攝事的目的: (佈施、愛語、利行、同事)攝事者,謂由此佈施等,攝近持令相親附,如是佈施於 他有情,能等攝、能近攝、能近持、能令親附,是故名為佈施攝事。---《阿毗達磨 集異門足論》 四攝事的社會價值:
《轉輪聖王獅子吼經》淨土典範 二六 轉輪聖王師子吼經 如是我聞 ……
心靈淨化:自淨其意 古今中外不乏對於「世事無常」的體認,我們也從聽聞佛法或自身經歷了解「世事無常」(或者其他的道理),但是為什麼我們無法「依教奉行」,無法「知行合一」?那是因為這些道理或經驗僅僅是從聽聞道理或思維道理的來的智慧(聞、思所成慧),還沒有內化成心的智慧。而內化的方法就是佛教說的「禪修」(bhāvanā) 也就是心的訓練,禪修得到的智慧就是「修所成慧」。 佛教對心的訓練有許多方法以及步驟。但原則上不出三個面向:戒、定與慧。例如《雜阿含》第1258經說:「如是,比丘!修身、修戒、修心、修慧,以彼修身、修戒、修心、修慧故,於如來所說修多羅甚深明照,難見難覺,不可思量,微密決定,明智所知,彼則頓受、周備受,聞其所說,歡喜崇習,出離饒益。」又《大般涅槃經》:「佛言:「一切眾生,凡有二種:一者有智,二者愚癡。若能修習身、戒、心、慧,是名智者。」 經中所說的「修身」指的是日常生活中對於眼、耳等感官的守護,避免恣意地滿足感官的欲求,「修戒」指的是倫理道德上的為善避惡。這兩者是心的訓練的準備工作。不修身,我們的心會因不停地「攀緣」而難以專注。不修戒我們會因為犯錯而產生懊惱、愧疚、恐懼等包袱,讓心如同背負沉重的包袱而難以訓練。「修心」指的是用禪修的方法鍛煉心對所緣的專注力以利於洞察事物的真實樣貌。「修慧」是用禪觀的方法發展心的洞察力,認識事物的緣起性、無常、無我等真實的樣貌。依照佛教的說法,心的鍛煉是透過禪修的方式提升心的品質,將道理內化,幫助心得到真實的認識,產生真正的智慧。
善淨土 觀點: 淨土類型 方法 目標 Wholesome Pure Land 善淨土 心靈淨化 禪修 不再輪迴 出世解脫 彼岸(社會?)
結構性、制度性的社會問題 過去的社會中,有種性制度造成的階級問題、兩性不平等、受教權不平等、司法不公、人權等問題;而現代社會中,有專制體制下的政治問題,有資本主義經濟制度下的貧富不均、社會發展所產生的環境問題、能源問題、包括司法不公、廢除死刑、同性婚姻所造成的社會分裂等問題。 資本主義帶來的貧富不均 自利利他/慈悲喜捨 –慈善捐贈 業力 -- 《金剛經》/空性 vs 貧富不均?貧富皆為假名?不應該有分別? 心靈淨化的結果可能產生新的價值觀以及比較公正照顧弱勢的政策,但是也有可能是個人安於不公正的制度使被壓迫者尋求內心的平靜或寄託於來世。
佛陀的社會學視野 《起世本因經》(AggaññaSutta) 《起世本因經》可以說是一部佛陀說明自然世界與社會種種制度起源的經典。自然世界包括地球、日月、食物、人的長相、男女性別、食物的取得方式,而社會制度(social institutions)包括所謂的社會階層、社會行為和我們所說的國王/政府;前者是“因果演進”(causal evolution)的,後者是社會建構(social construction)的結果。
如是我聞。爾時,世尊住舍衛國清信林園之鹿母講堂。時,婆悉吒與婆羅墮,欲修比丘行而入比丘之群。時至黃昏,世尊由靜思起而出其講堂,經行於講堂戶外之蔭涼處。 其時,世尊言婆悉吒曰:「汝等甚為優異,生於婆羅門及在婆羅門之系統,欲出婆羅門種族之家庭生活而入無家之生活。婆悉吒!婆羅門對汝等無不非難罵詈耶?」 「實然,尊者,婆羅門實以特有之罵詈,充分非難我等,而不停地罵詈。」「然者,婆悉吒!以如何之言語,婆羅門實以特有之罵詈,充分非難汝等,而不停地罵詈耶?」
「尊者!婆羅門如是言:『婆羅門種是至上之種族,其他是卑劣之種族也。唯婆羅門白皮膚,其他是黑皮膚;唯婆羅門是純粹,非婆羅門即不然;唯婆羅門真正梵天之子,由其口生;由梵天所生、梵天所造、梵天之相續人也;汝等不得捨棄高貴階級,去親近彼賤種階級之斷髮沙門,賤種之黑人是由我等一族之足所生。如斯不適宜,如斯不適當。汝等不得捨棄高貴階級,去親近賤種階級之斷髮沙門,賤種之黑人是由我等一族之足所生者。』尊者!以如斯語,婆羅門對我等,用婆羅門特有之罵詈,充分非難,而不停地罵詈。」
「婆悉吒!確實汝等婆羅門,完全忘去往昔之事實,始作如是言:『婆羅門是最上之種族,其他是卑劣種族;唯婆羅門白皮膚,其他是黑皮膚;唯婆羅門是純粹,非婆羅門即不然;唯婆羅門真正梵天之子,由其口生;由梵天所生、梵天所造、梵 [P.82] 天之相續人也。』然,反過來,婆悉吒!婆羅門之女非有經水、懷孕、生子之經驗耶?然而,彼等婆羅門實是由胎生,卻作如斯言:『婆羅門是最上之種族……乃至……梵天之相續人也。』彼等婆羅門,確實語虛言,甚與罵詈而不名譽。
婆悉吒!或經過相當長久時期之後,此世界有轉起。此世界轉起之時,大部份之有情生於光音天,而彼等住於彼處,於意所成,以喜為食,自放光明,飛於虛空,保其光輝,長久時期之間,維續如是之狀態〕。婆悉吒!又經過相當長久之時期後,此世界有轉起。此世界轉迴之時,大部份之有情,捨棄光音天之生存,復歸 於此世。而彼等於意所成,以喜為食,自放光明,飛於虛空,保其光輝,長久時期之間,維續〔如是之狀態〕。
然,婆悉吒!其時,萬物皆成為水,黑暗而不見物,日月不現,星宿不顯,晝夜不分,日月之黑分,白分不分明,無年之季節,無男女之別,萬物唯是萬物而已。於彼等萬物,或經過相當長時期後,甘美之地味,周徧於水中。猶如煮沸之牛乳粥,將冷於表面生泡,而現出〔大地〕。彼地色具、香具、味具也。恰如有完全之醍醐,或如呈現純粹乳酥之色,又如混入蜂蜜之味。 婆悉吒!其時,或有貪欲性質者,言:『嗚呼!此是如何之物?』以指嚐甘美之地味。〔再三〕以指嚐甘美之地味,轉而被甘美所誘,於身滲出欲望,婆悉吒!其他者等亦倣彼,以指嚐試甘美之地味,〔再三〕嚐試甘美之地味,轉而被甘美所誘,於身滲出欲望,婆悉吒!其時,彼者等,以手掬甘美之地味,始恣意食之。婆悉吒! 爾來,彼等由手掬甘美之地味,始恣意食之,彼等自放光明漸漸轉薄,由自放光明漸轉薄而日月顯現,由日月之顯現而星宿亦顯現,由星宿之顯現而知晝夜之區別,由知晝夜之區別而知日月之黑白,由知日月之黑分白分,則年及季節顯現。婆悉吒!如是,如此世間再轉迴。
然,婆悉吒!彼等食甘美之地味,以此為食糧,以此為滋養,〔此狀態〕長久繼續。婆悉吒!由彼等食甘美之地味,以此為食糧,以此為滋養,〔此狀態〕長久繼續之間,可見彼等之身漸益堅固而起容貌之變化。或者容貌為美,或者為醜;美者欺侮醜者,思惟:『我等比彼等美,彼等比我等醜。』而且彼等恃憑自己之美而生憍慢,如是,消失甘美之地味。由甘美地味之消失,彼等集合,集合已,慟哭而言:『嗚呼!美味……嗚呼!美味……』。今日,當眾人獲得甘美之味,曰:『嗚呼!美味……嗚呼……美味……』。眾人只是重復過去之辭句而不知其本義矣。 婆悉吒!其時,眾人開始食蔓草;而且彼食此……〔乃至〕……眾人只是重復過去之辭句而不知其本義矣。
婆悉吒!其時,彼蔓草消失之時,此等之人,不耕作而熟米出現;此無糠、無殼、有佳香、肌身細。晚上,以此為晚食,持回家者,至早上再生長而熟〔如舊〕,早上以此為早餐,持回家者,至晚上再生長而熟〔如舊〕,不見有切痕。婆悉吒!以其時,此等之人,不耕作而食熟米,以此為食糧,以此為滋養,〔此狀態〕長久繼續。婆悉吒!此等之人,由不耕作而食熟米,以此為食糧,以此為滋養,〔此狀態〕長久繼續之間,彼等有情之身體,漸益堅固,容貌之變化甚顯著,女子現女子之相,男子現男子之相。而且女子實積極地思慕男子,男子亦同思慕女子。各各互相思慕而 [P.89] 生欲情,戀慕而身焦,遂由戀慕而行交會。婆悉吒!其時,其他人見彼行交會,或者投泥,或者提灰,或者投牛糞而言:『滅矣!污穢者!滅矣!污穢者!眾人何可對他人作如是事?』正如今日,當某些地方尚有追放新娘,或投泥、投灰、投牛糞。眾人只是順從過去之慣例而不知其本義矣。婆悉吒!於其時認為不道德者,今認為是道德;婆悉吒!其時,行交會之人,於一月或二月之間,不許准入村鎮。
婆悉吒!其時,彼等人,因其不道德而招致激烈非難,彼眾人為隱蔽其不道德而入小屋。 婆悉吒!由此,或怠惰之性質者,如是思惟:『嗚呼……何故自勞苦,晚上為晚餐,早上為早餐而持來米穀耶?晚餐及早餐份之米,一次運來者如何?』婆悉吒!於此處,彼等將早晚餐之米,充分地一次持運。其時,其他者近至彼前,近至已,如是言彼等曰:『來,友!往收集米。』『友!不必了。我已一次運來了早晚餐之米了。』婆悉吒!於此處,彼等倣彼者之例而一次搬運二日份之米,曰:『確實如是為妙。』婆悉吒!其時,其他之人來此 [P.90] 人之處,來已而言:『來!友!往收集米。』『友!不必了,我已將二日份之米一次搬來。』婆悉吒!於此處,彼等倣彼之例,一次將四日份之米搬來,曰:『確實如是為妙。』……〔乃至〕……一次將八日份之米搬來,曰:『確實如是為妙。』然,婆悉吒!其時,此等之人開始食蓄積之米。如是成為糠包混淆米,殼包混淆米,收穫之後,不再生,可看到破碎口,米之株刈而成束也。
婆悉吒!其時,其有情分割稻田,造作界限。 婆悉吒!其時,或貪欲性質者,守自己之領域,更奪他人之領域而享受之。人人捉捕彼,捉捕已,如是曰:『嗚呼!汝身行惡事,為何守自己之領域,更奪他人之領域而享受……人人捉捕彼,捉捕後……乃至……或者以手打、或者以土塊打、或者以杖打之。婆悉吒!如是開始,竊盜顯現,非難顯現,妄語顯現,刑罰亦顯現矣。 婆悉吒!然,此等之人集合,集合已,慟哭曰:『嗚呼!惡法將出現於眾人之間;不管如何,竊盜將出現,非難將出現,妄語將出現,刑罰將出現也。於今,我等或選任一人,其人對於我等,該怒之時則怒,該非難之時則非難,該驅逐之時則驅逐。我等又對其人供與一定之米糧。』 婆悉吒!其時,此等之人於眾多之人中,更美麗,容貌更優秀,更和藹,至更有人氣者之處,言彼人曰:『然,汝於該怒者則怒,該非難者則非難,該驅逐者則驅逐。我等可以米分期供給汝。』婆悉吒!彼人答應彼等:『宜然』,便於該怒時則怒,於該非難時則非難,該驅逐時則驅逐。彼等便以米分期供給彼。
婆悉吒!摩訶三摩多是『依全民選出者』之意;於是『摩訶三摩多』則被稱作第一之慣用語;婆悉吒!剎帝利是『農場主』之意;於是剎帝利則被稱作第二之慣用語;婆悉吒!王是『依法令他人喜悅』之意;於是『王』則被稱作第三之慣用語;婆悉吒!如是,此剎帝利是依往昔初生之辭句而應用其名,此實由彼等之人而生起,非依其他者也。 婆悉吒!彼等之人,有某些人如次思惟:『實是惡法將出現於眾人之間。竊盜將出現,非難將出現,妄語將出現,刑罰將出現,驅遂將出現也。然,我等應除 [P.94] 掉惡不善法。』而彼等除掉惡不善法;婆羅門是『除掉惡不善法』之意。於是『婆羅門』則被稱作第一之慣用語;彼等住於森林, …… 彼等獲得食物之時,再回歸阿蘭若處木葉之家,以凝作靜慮。 ……靜思者是『靜慮』之意。婆悉吒!於是『靜慮者』則被稱作第二之慣用語。 然,婆悉吒!彼等人之中,有某些人,行結婚之生活,從事種種之商業,吠舍是『行結婚生活,從事種種事業者』之意,由此,吠舍成為慣用語婆悉吒! 彼等人中之殘餘者,皆為狩獵者;婆悉吒!首陀羅是『以狩獵為業,又以雜事為業』之意;由此,首陀羅成為慣用語;婆悉吒!首陀羅是……乃至……不依非法故。婆悉吒!不管如何,法於此世,於他世,法是人類最勝者也。
從本節所引的《起世本因經》的經文來看,人心是種種個人行為的關鍵動力,個人行為在群體社會活動中,逐漸演變成社會行為或社會制度。一旦從個人行為成為社會行為(例如經濟行為)、甚至制度化之後(如種姓制度),就不容易從改變人心來改變受社會契約規範的社會行為或社會制度,另一方面,社會制度的『不善』已經不是用道德、善心、不善心來來判斷。 佛陀的做法是解釋並解構不當的制度
現代社會制度的道德問題 《錢買不到的東西:金錢與正義的攻防》 (邁克。桑德爾) 市場理性與有非意識形態、 合理及效率等特性。 供、需的理性 – 有錢人需要 特權,窮人需要錢,以錢換取特權 – 有倫理道德問題嗎? 用錢讓別人替自己排隊 自由經濟(貿易)理論:市場 不應該以政策規範,應該回歸市場機制 市場經濟 >>>> 市場社會: 市場理性在我們不自覺時進入 我們生活的所有面向,甚至取代商品的真正價值(書、環境、 醫療、生命)
佛經中社會經濟教法 《長部經典-善生經》卷31:「如蜂集物彼財自積集如蟻巢積高如是財物集堪為良家主四分其財物如是彼結友自享一分財二分營事業第四分蓄積以備困乏時」 居士子!聖弟子如何要護六方耶?居士子!當知是此六方:當知東方是父母;當知南方是師長;當知西方是妻女;當知北方是朋友;當知下方是奴僕傭人;當知上方是沙門、婆羅門。」 居士子!依五理由,夫婿應奉侍西方之妻女:依敬意、依禮儀、依不邪行、依與主權、提供裝飾品。」居士子!依五理由,尊主人應奉侍下方之奴僕傭人:應依奴僕傭人之能力,分配工作、給與食物及薪金、病時看顧、分與珍味之食、適時休息。 佛教能提供的現代社會教法,不僅僅針對個人(例如少慾知足不浪費的消費習慣),也重視制度的公義性。
《大般涅槃經》興盛的社會 《大般涅槃經》經文開始提到摩竭陀阿闍世王想要攻打伐越祗人(Vajjī),他派遣大臣去詢問佛陀的想法。佛陀並不是簡單的從道德的層面,慈悲心的培養或支持戰爭的根源來自人心的貪嗔痴來勸誡阿闍世王。佛陀藉由阿難的口,來說明伐越祗的社會具有7個令社會不滅的做法(satta aparihāniyā dhammā),因此這樣的社會只會繁榮興盛,而不會衰弱:
爾時尊者阿難立於佛後用扇扇佛。薄伽梵語尊者阿難說: 「阿難,你是否聽聞越祗人1 爾時尊者阿難立於佛後用扇扇佛。薄伽梵語尊者阿難說: 「阿難,你是否聽聞越祗人1. 常相集會?」 「我聽聞越祗人常相集會,世尊。」 「阿難,當越祗人仍常相集會,則彼等是只會興盛,不會衰微。」 同樣地,另外六個做法是: 2. 一心一德(samaggā)相會、相起及相負責任 3. 凡有所作為皆依照越祗古昔所傳制度,而是未興者不興,已興者不廢 4.恭敬尊奉其年長者并接受其忠告 5.不誘迫其本族的婦女與之同居 6. 恭敬尊奉其城巿或鄉鎮的神舍,不廢棄往昔所規定,所遵行的正當祭獻 7.諸阿羅漢有適當的保護,防衛及供養,其在遠地者將趨赴境內,而已在境內者會平安居處 最後佛陀跟阿闍世王派遣的大臣說: 婆羅門,往昔我住在毘舍離的沙然達達神舍,以此七興盛法教越祗人,當此七法尚存在於越祗人中,當越祗人仍諄諄以此相訓,婆羅門,則彼等是只會興盛,不會衰微。
常相集會 常相集會(討論公共議題)是為了了解各方社會的現況或那個地區出現社會動盪,出現強盜、那些地方被國王(政府)忽略。如果人民常相聚會,他們可以及時互相幫忙解決這些動盪。
一心一德相會、相起及相負責任 「一心一德」的意思是說人們應該承擔社會責任,參加集會(討論公共議題),而不應該用私人的理由來逃避集會。相反的,當集會的鼓敲響,即使是正在吃飯也應該立即停止來參加會議,這就是「一心一德」。 「一心一德相會」是指大家集合在討論或操作事務時應該同時開始,而不應該落下任何一個人。 「一心一德相起」大家集合在討論或操作事務是不應該有人以“對議題不感興趣或無法達成共識”為理由而先離席。 「一心一德相負責任」是指當有人的任務遭遇困難時、生病時大家應該一起幫忙,如果有值得慶祝或感到悲傷時,應該大家一起分享。 vajjī samaggā sannipātanti, samaggā vuṭṭhahanti, samaggā vajjīkarakaṇīyāni karontīti
3. 凡有所作為皆依照越祗古昔所傳制度,而是未興者不興,已興者不廢(apaññattaṃ na paññapenti, paññattaṃ na samucchindanti) 「未興者不興」指: 對於嫌犯不應該為審就直接懲罰。 不應該在既定的賦稅上再額外加新的賦稅,否則人們會因負擔過大離開自己的社會,甚至被迫犯罪。 「已興者不廢」指: 已經規範的稅賦應該負責的收取,否則大象、馬、軍隊無法支持,百姓就無法被保護。當他們無法如法的執行他們(軍人)的任務,而被人們指為“匪”,而被處死,他們的親人將會離開這個國家甚至反過來攻擊這個國家。 「古昔所傳制度」是指 當有人被懷疑犯罪,他應該被交給(檢察官)審訊(vinicchaya-mahāmattā ),如果發現他沒有犯罪事實應該被釋放,如果覺得他可能有犯罪則應該交給法官審訊(vohārikā),然後再有八個社會公正人士(aṭṭhakulikā)審訊,然後一路到最後讓國王審訊。最後如果國王仍然判斷此人有犯罪事實,他應該在犯人面前誦讀法條與罰則(paveṇi-potthaka),告知犯人什麼樣的犯罪行為應該接受什麼懲罰。 4.恭敬尊奉其年長者并接受其忠告 5.不誘迫其本族的婦女與之同居 6.恭敬尊奉其城巿或鄉鎮的神舍,不廢棄往昔所規定,所遵行的正當祭獻 7.諸阿羅漢有適當的保護,防衛及供養,其在遠地者將趨赴境內,而已在境內者會平安居處
4.恭敬尊奉其年長者并接受其忠告 5.不誘迫其本族的婦女與之同居 信仰對社會繁榮安定的重要性 6.恭敬尊奉其城巿或鄉鎮的神舍,不廢棄往昔所規定,所遵行的正當祭獻 宗教對社會繁榮安定的重要性 7.諸阿羅漢有適當的保護,防衛及供養,其在遠地者將趨赴境內,而已在境內者會平安居處
結論 傳統人間淨土更具有佛教神聖意義 – 出世解脫 現代人間淨土的建設應該更重視社會結構而不僅僅是個人心靈淨化 人間淨土的建設方向:慈善救助團體 VS 公民社會? 災難救助 貧窮救助 心靈撫慰 對制度帶來的問題的補救,是否忽略問題的根本? 公民社會 – 對社會議題的沉默? “不涉如政治/融合/不評判/自我反省”這種態度背後的政治 意涵?削弱對於錯誤偏頗的政策的反省與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