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基本概念介紹簡介 林建甫 Chien-fu Jeff Lin 台灣大學經濟學系暨研究所 教授兼系主任、所長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 我们的 12 班 我们的家 ” ——2014 级 12 班 班级文化建设缩影. “ 做好人,读好书。 ” (理念上) “ 惜时好学,动静分明。 ” (态度上)
Advertisements

index 目次 ( 請按一下滑鼠,解答就會出現喔 !) 接續下頁解答 3-1 極限的概念.
一日三市、有行無市 ── 物價 英英美代子閒到抓虱母相咬 ── 失業 第 5 課 總體經濟指標 我該減肥了。 你一點都不胖呀, 正常的體重是身 高減體重加年齡 系數 …… 那是以前的 標準,一點 都不適用 …… 新的標準是物價指數加 房價漲幅乘以年齡除以 家庭狀況最後再用薪水 來開根號。
拉动内需,改善经济 工商 1 班 陆丹丹 16 陆晨莉 19. 国务院出台内需十措施 确定 4 万亿投资 一 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 二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三 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四 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 五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六 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 七 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
中央财经大学 金融学院 经济学原理 黄志刚 2014年秋季.
第六章 交际礼仪 学习目标 案例导入 主要内容 互动训练 思考练习.
性別平等教育實施成效 之 檢視與評鑑 主講人: 廖芳娟
第三章 人力資源規劃 授課教師: 人力資源管理:以合作觀點創造價值 3/e.簡建忠著.前程文化 出版.
授課者:陳月端 法律倫理 授課者:陳月端
三普聯合會計師事務所 講師:莊汧驊 會計師 : 中華民國103年03月10日
運輸經濟學 第二章 經濟問題與經濟概念.
学 校 名 称: 乐山师范学院 课 程 名 称: 声 乐 学 课程层次 (本/专): 本 科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 文 学
全国中学生 财经素养大赛 全国中学生财经素养大赛.
公文製作與品質 彰化縣政府秘書 劉玉平 中 華 民 國 104 年 7 月 31 日 .
應用文寫作規範 書信 便條 摘要 心得報告.
福建省毕业生就业公共网 注册流程 就业中心 二O一二年九月.
初念淺~轉念深 網路~小品一則~分享.
支援報備之重要性.
勞動生產力與比較利益:李嘉圖模型 章節內容 前言 比較利益的概念 單一生產要素的經濟體系 單一生產要素的世界貿易 有關比較利益的誤解
第三讲: 如何获取和处理就业信息.
企業設置哺(集)乳室與托兒服務觀摩座談及補助說明會
【案例】 今年2月5日,福建平和县政府制定了《关于加大执法力度严控初中辍学的通知》。这份“红头文件” 明确规定: 所有乡镇、村和教育、劳动、工商、公安、民政、土地等部门对未取得初中毕业证的青少年不得开具劳务证、结婚证、驾驶证等。
國立花蓮高級工業職業學校 圖書館簡介 歡迎各位蒞臨.
课程改革呼唤科学教育 常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蔡正秋.
「一領一‧新倍加」 門徒培育教材 一領一友誼傳道 (領人系列 12).
经 济 学 基 础.
网瘾的危害.
從無薪假談勞動契約條件之變更 主講人:建業法律事務所 李育錚律師.
第1課 經濟學基本概念 俗物無好貨── 選擇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 比較利益.
明道大學 教師扣考系統 操作說明.
会计与财务学院 2010届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 学生应知注意事项.
预防老年痴呆的15个 生活习慣   背景音乐:红楼箫曲─秋窗风雨夕 文 字 资 料 来 自 网 络.
抓根本、强内涵 落实教学全过程管理 阿克苏广播电视大学 讲师 党委委员、副校长赵建胜.
經濟學的基本概念 一.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教務處】 簡報者:李國誥 教授兼教務長 中華民國98年9月23日.
第一節 進入職場前的準備 第二節 培養求職能力 第三節 當前的就業趨勢 第四節 新世代工作地圖
經濟學100 第一章 無所不在的經濟學.
刘 汉 德 广东省糖业协会 广东中轻糖业集团有限公司
備審資料準備 黃思倫 教授 逢甲大學資訊電機學院 院長
如何準備實習的履歷與自傳 吳秀照
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招生委員會 104 學年度碩士在職專班招生 在職服務證明書 表一 報考所 別 姓名 性別 生日 年月日 服務機 構
澄清误区 探求共识 高冀生 海峡两岸大学图书馆建筑学术研讨会 高校图书馆建设理念再认识 中国图书馆学会 建筑专业委员会委员
于 雷 教育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研究课题组成员 沈阳工程学院教授
俄语字母的发音体系 阅读规则.
主題三 現代公民與經濟生活 錢 「經濟就是生活」 什麼是「經濟」? 社會科學: 研究人的行為與社會關係 柴米油鹽醬醋茶,食衣住行育樂
教育部補助公立大專校院辦理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 有情天地~看見生命裡的陽光
大家好.
01.1 經濟學的定義 人類慾望無窮,所以產生了經濟問題。 可利用的資源無法滿足所有的 慾望稱為稀少性(scarcity)。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中国建设银行企业金融服务方案 中国建设银行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支行 2016年9月21日.
经济学原理 罗守贵: 助教: 李文强, 课件地址: 密码 教学网站:
稀有性、選擇與經濟體系.
General Equilibrium & Economic Efficiency 全面均衡 與 經濟效率
9 總體經濟與總體指標.
Internet Economics Basics of Supply Side
国际经济学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考核方法: 出勤:10% 作业:20% 考试:70%
從經濟學看世界 第一章:經濟學家的思考方式 陳建良教授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經濟學系 專任教授兼主任秘書
經濟問題 Chapter 2 ECONOMICS.
Chapter 1 計量經濟學的本質與經濟資料.
總體經濟學(Macroeconomics)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PPT 许晓茵 冯剑亮 编制 尹伯成 审校.
共同決定價格與交易量, 這是市場經濟分配資源的方法。
台灣大學公衛系選修課程 課程名稱:經濟學 ECONOMICS 授課內容: 效率、市場機能與政府干預 日期:2003年10月8日
MICROECONOMICS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西方经济学 主讲人:鲍赣峰 Tel: (手机) (住宅) QQ: (新思维)2010.
经济学基础 主讲人:陆 妙 燕
總體經濟學導論 總體經濟學所要討論的是諸如一個國家商品的總需求量、總供給量、商品的進出口量等總量 (aggregates) 的觀念,以及一個國家商品的平均價格水準、勞工平均的薪資水準等平均 (averages) 的觀念。 經濟學概要 Chapter 9 總體經濟與總體指標.
第二章 古典贸易理论.
指導老師:張慶寶 第13組 組員:許芙碩 郭民政 林孟璁 傅瑞翔 陳柏誠
反方向-R (一)專題研究基本資訊 專題研究計劃聯絡 信箱:秋雯、碗容、馥字、于婷、俊陞 專題研究名稱:種族歧視-東抗西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經濟學基本概念介紹簡介 林建甫 Chien-fu Jeff Lin 台灣大學經濟學系暨研究所 教授兼系主任、所長 URL: http://www-ms.cc.ntu.edu.tw/~clin e-mail: clin@ccms.ntu.edu.tw

什麼是經濟學 (economics) 呢? 「節省」, 「賺錢」, 「經世濟民」 經濟學最大的特色是它的研究方法,特別是它有一套基本的經濟理論, 可以分析各類不同的問題。 經濟行為就是選擇的行為。 經濟學通常被稱為是一門選擇的科學。

第一節 經濟學的性質與內容 經濟學是一門行為科學, 主要是用來研究如何選擇具有多種用途的有限資源, 以生產物品與勞務, 供應目前與將來的消費。 「必須選擇」是因為資源是稀少 (scarcity) 的; 「可以選擇」則是指資源具備多種用途 (alternative uses)。

陽光、空氣稱之為自由財 (free goods)。 稀少的東西則稱為經濟財。 稀少與貧窮是不同的兩回事。

經濟學「不只是」研究如何賺錢的學問;因為賺錢固然需要選擇,它只是人們各種決策、選擇的經濟行為之一。 經濟學不是自然科學,但與自然科學相輔相成;因為在決策之前必須對客觀現象有清楚的認識。

經濟學不同於其他社會科學; 經濟學強調行為的決策選擇層面 經濟學強調實是性 (positive,或稱唯真的;即不加價值判斷的「實事求是」)。 經濟學避免規範性 (normative, 或稱唯善的;即加入價值判斷的「應該如何」)。 經濟學比其他社會科學更接近於科學性的分析。

經濟學使用的術語---消費、生產、獨占、競爭等, 也都是日常生活的一般用詞,但在經濟學裡我們賦予較嚴明的定義。 舉兩個社會上誤解誤用經濟學的例子: 報上刊「某物價格上漲,消費者需求減少」同時又會看到「需求增加,物價上揚」的消息。 到底價格會上升或下降呢?

有位新聞局長答覆立法委員有關「報禁」的理由: 「我們之所以要禁止新設報紙,實在是替消費者著想。為什麼呢?美國有些小鎮開放辦報,競爭結果只剩一家報社獨占市場。 經濟名詞與觀念, 不是一時可以解釋清楚的。讀者必須耐心研究,才不致犯了同樣的錯誤。

第二節 基本觀念 消費,就是直接用以滿足慾望的行為。 經濟行為不會只為滿足眼前的慾望,還要為將來設想。 目前的消費就是一般所稱(狹義)的消費; 而「將來的消費」行為,實為現在的投資。投資包括物質投資(如營建廠房、增加機器設備或存貨),以及人力投資(教育與訓練等)。

生產就是組合生產要素,以期增加資源價值的行為。 生產要素指勞動、土地、資本、以及企業能力等四種資源。 勞動包括人們的勞心與勞力; 土地是所有自然資源的簡稱,包括森林、礦產、土壤、海洋等等;

資本是所有「人造的生產工具」的總稱, 主要就是建築物、機器設備與存貨 (牛馬等動物以及古代的奴隸也算是資本); 企業能力是負責結合其他生產要素的能力。 生產的成果,稱為產品;產品包括有形的物品(goods)與無形的勞務(services)。 生產是為了消費而引伸出來的行為,產品就是供給消費用。

產品指的是用來滿足慾望的物品與勞務。 生產的東西如何分配?分配給那些人? 更廣義言之,有限的資源如何分配在各種用途上,這就是經濟學的分配問題。 分配的方法端視經濟制度而異。 例如有中央集權經濟制度、自由經濟社會的市場價格經濟制度。

第三節 術語及理論模型 機會成本 將資源用於某一種用途的機會成本,是這些資源本來可以做的其他用途中,最有價值的那個用途的「價值」。 簡單的例子: 如果有三個工作機會, 其他條件一樣, X職位可得一萬元, Y職位可得二萬元, Z職位可得三萬元。則選擇X或Y其所放棄的最有價值的工作都是Z,因此機會成本都是三萬元; 選擇Z則只有二萬元的機會成本。

生產可能線(production possibility curve, PPC)是用以描述在已知條件下,兩個 (或兩類)產品間最大可能的生產組合。 生產可能線可以用來闡明機會成本的概念,同時也可以用來了解經濟成長的意義。也可以用它來說明「比較利益法則」。 生產可能線還可說明「成本遞增法則」與「經濟成長」兩個觀念。

The Production Possibilities Frontier Quantity of Computers Produced D 3,000 C 2,200 600 A 2,000 700 B 1,000 300 1,000 Quantity of Cars Produced 15

The Production Possibilities Frontier Quantity of Computers Produced D 3,000 C 2,200 A 2,000 Production possibilities frontier B 1,000 300 600 700 1,000 Quantity of Cars Produced 15

Concepts Illustrated by the Production Possibilities Frontier Efficiency Tradeoffs Opportunity Cost Economic Growth 21

比較利益v.s.絕對利益 絕對利益 (absolute advantage):兩人相比較時有絕對優勢。 比較利益(comparative advantage) :兩人相比較時沒有絕對優勢。 利用機會成本決定比較利益,根據比較利益而專業、分工生產,生產之後,再從事交易,結果雙方都獲利。

理論 (theories),就是一套經由邏輯推演或事實歸納出來的「因果關係」,以及對此一關係所提出的解釋。 經濟理論是建立在經濟現實上,但為一簡化的現實。簡化就是假設(assumptions)的主要功用。 假設的經濟學用語為其他條件不變(other things being equal 或ceteris paribus)。

過份強調直覺與常識判斷,或完全以現象發生之先後來判斷因果,常會犯三種邏輯謬誤: 合成謬誤 分割謬誤 因果謬誤

第四節 經濟學的結構 前部份為個體經濟學(microeconomics)之課題。 後部份為總體經濟學(macroeconomics) 為主要討論內容。 個體經濟學對各種決策者行為的討論,是要了解他們的行為如何決定社會經濟資源的配置。

在自由經濟體制下,資源的分配是由市場上供給與需求雙方決定的,而且是透過供需雙方共同影響價格,再由價格的高低來導引資源的流向。 價格是資源配置的樞紐,它一方面反映買賣雙方的各種意向 (喜好、能力、豐歉、技術等),再將這些訊息綜合成價格,傳遞給各個決策者。

價格扮演的這種功能,稱為價格機能或市場機能; 個體經濟學又稱為價格理論 (price theory)。 總體經濟學主要以國民所得、貨幣、國際經濟等為研究對象,分析國民所得的組成與決定因素、貨幣的功能與對經濟的影響、政府政策的作用、國際貿易、國際金融、經濟成長等。又稱為所得理論 (income theory)。

個體經濟學和總體經濟學難以截然二分。 有些經濟學家甚至認為經濟理論只有一種,根本不須加以區分。 一般教科書的作法,為了研究教學方便,加以區分。 現在總體經濟學強調要有個體化的基礎。 個體經濟學與總體經濟學是相輔相成的。

總體經濟學所討論的變數都是屬於總量(aggregates)或平均量(averages)的概念,並且以總所得為核心。 譬如,總體經濟學討論勞動市場,通常是「一個」總合的市場; 總體經濟學分析的重點是資源利用度(resource utilization)問題;

總體理論所關心的問題,可分為國內的問題與對外的問題兩部分。 對外的問題包括外匯收支的平衡(貿易順逆差)、貿易的發展與匯率的升貶等,可自成一個研究體系,稱為國際經濟學。 國際經濟學包括國際貿易與國際金融。 國內問題中就是傳統總體經濟學所探討的。

總體經濟問題可以說主要就是失業率與物價膨脹率兩個問題; 前者代表所得、產出與就業, 後者代表的即是物價問題。 失業率與物價膨脹率兩者都是愈低愈好,把這兩個比率相加,就被稱為痛苦指數(misery ind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