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推学院 针推文献教研室 王静 acumox.gejia@gmail.com 针灸各家著作 《医学入门》 针推学院 针推文献教研室 王静 acumox.gejia@gmail.com.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供瘤动脉超选插管 的临床价值探讨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介入科 顾建平 年 5 月 · 上海 在肿瘤的介入性诊疗工作中, 供瘤动脉的超选插管有其重要的 临床意义。
Advertisements

On. 处 方 来 源处 方 来 源 牛黄上清丸处方源 于明代著名医家李 梴编撰的《医学入 门》,后经历代加 减化裁在原方的基 础上优化而成。
HH 「經穴」 指十二經絡及任脈、督脈的腧穴,是人 體的關鍵、要點所在,又叫做專門的經穴,它是 沿著經絡而存在 ( 縱流於身體表面,是體內精力循 環的筋道 ) 。根據中醫說法,人體是由六臟來輔助 六腑進行正常的功,並使身體各部分保持均衡。 何謂經穴.
针灸学临床实训课程 曙光临床医学院 沈卫东 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建设项目中期检查. 既定建设目标 ( 1 )掌握针灸医生医患沟通与交流要点。 ( 2 )掌握针灸临床接诊技能。 ( 3 )掌握针灸治疗原则、治疗作用及针灸临床辨证 要点。 ( 4 )掌握针灸治疗临床常见病症的中医临床思维特 点与过程,提高针灸疗效。
中醫養生 穴道按摩 中醫養生 穴道按摩 署立台南醫院中醫科 陳俞沛醫師 署立台南醫院中醫科 陳俞沛醫師 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博士班 東吳大學法學碩士 中國醫藥大學中西醫學士 馬偕醫院骨、外科專科醫師 大林慈濟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 署立台南醫院骨科主治醫師 教育部部定講師.
足 少阴 肾经 Kidney Meridian of Foot-Shaoyin, KI. (一)经脉循行 体表:起于小趾下,斜走足心, 循内踝,沿下肢内侧后缘上行, 经胸腹第一侧线,止于锁骨下。 体内:属肾,络膀胱,贯肝入肺, 循咽挟舌。支脉从肺联络心脏, 流注胸中,与手厥阴心包经相 接。
经络概述 经络是指经脉和络脉,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 贯串上下打的通路 经脉 --- 经络系统中的主干。 经:有路径的含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 络脉 --- 经脉别出的分支。络 有网络之意,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 遍布全身.
教研室师资年龄、职称、学缘、学科专业结构表 姓名性别年龄 职称 学缘学科专业学历 备注 张晓刚男 46 教授甘肃中医学院中医学本科硕导 宋敏男 41 副教授甘肃中医学院中医学本科硕导 张华男 43 副教授甘肃中医学院中医学本科 王刚男 40 副主任 医师 甘肃中医学院中医学本科 吴建民男 35 讲师、
1 头 痛 一、概述: 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自觉症状,可见 于多种慢性疾病,其病因病机极为复杂,涉及 范围很广。 针灸科最常见如血管神经性头痛、鼻窦炎、 三叉神经痛、枕神经痛、高血压。
关于针刺治疗过敏性 鼻炎的研究 09 针推( 1 )班第八组 谢传龙 杨咪 姜梅 陈妮 刘冰靥 王佳捷 严栎威.
第二章 手阳明经络与腧穴 手阳明大肠经在食指与手太阴肺经衔接 在鼻旁与足阳明胃经相接 联系的脏腑器官有: 口、下齿、鼻,属大肠,络肺。 络脉别于偏历。 经别入柱骨,循喉咙。 经筋结于肩前,绕肩胛,挟脊,上额角,散络头部。 第一节 手阳明经络.
紓壓養生保健穴位按摩 苗栗縣中醫師公會理事長 保生堂中醫診所院長 建安中醫診所院長 詹永兆醫師. 學歷 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系 台北醫學大學藥學系 台北醫學大學藥學研究所碩士 經歷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西醫內科醫師 衛生署台北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 保生堂中醫診所院長中醫世家第四代 苗栗縣大明社區大學中醫保健講師.
1 7, 開明枕三針 枕上中線 枕旁視覺區 註 :cf 焦順發, 標準方案, 朱明清 人字縫. 2 7, 開明枕三針 取穴 : 枕上中線 枕旁視覺區 ( 雙 ) 功能 : 皮層性視力障礙, 眼中風, 視神經萎縮 外傷性視障, 近視, 遠視, 青光眼, 視野缺損, 老視等各種眼疾. ※可配增智冠三針效果更好.
哲学基础哲学基础哲学基础哲学基础  元气论 元气论 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  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  中医学的思维方法 中医学的思维方法.
一、 人體的基本學說 人體的基本學說 二、 人體的常見八病 人體的常見八病 三、 中藥的資料 中藥的資料 四、 中藥藥方舉例 中藥藥方舉例 五、 中醫的四大經典巨著 中醫的四大經典巨著 六、 香港四大毒藥 香港四大毒藥 七、 香港中醫藥業的發展及前途 香港中醫藥業的發展及前途 八、 中文大學遊記 中文大學遊記.
针灸的基础知识.
针灸学 中医教研室.
自療按摩 鳴天鼓 自我頭面按摩 敲膽經 按壓心包經.
第五章 皮外伤科病症 针灸推拿学院 李铁.
靳三针疗法.
曾賀連 中華民國運動傷害整復協會 中醫整復師
肥胖症.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白血病的概述与分型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王宇.
APA抑郁症治疗实践指南 APA(美国精神病学会)抑郁症治疗实践指南 此指南2010年5月批准,于2010年10月正式出版
中医 经络养生.
药物分析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肩关节周围炎 针推学院 针灸治疗教研室.
不花錢的養生:穴道按摩 D1 鼻竇 D2 耳朵 D3 肩膀 D4 肝臟 D5 膽 D6 腰部 D7 直腸 D8 眼瞼 D9 胃.
刺 法 灸 法 学 针灸基础教研室 秦晓光.
归经 腧穴定位 风池(GB 20) 层次解剖 针刺方法 临床应用 小结 成员:李妍玲 孙培培 杨晗丹 张龙.
学年第一学期 期末上交材料说明 2015年1月23日.
常见急诊的针灸技术应用 主讲 熊芳丽.
针灸治疗学 自治区中医医院 针灸科 马忠.
中醫外治法課程 澤生健康基金會 黃國瑞醫師主講.
第四节 经 外 奇 穴 康复医学系老服教研室 罗清平.
痛 经.
TDS检测穴位 解 说 手 册 北京人人健康预防保健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制.
難經 69難 經言虛者補之오 實者瀉之며 不實不虛는 以經取之라하니 何謂也오?
《小学教育学》 模块二 小学教育源流 第五单元 小学教育走向的探究成果分享 自主学习指南.
第10章 FPGA硬件设计 <EDA技术与应用> 课程讲义
植物资源学 主讲人:王海英 副教授.
内经刺法.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广州医学院 刘义海、潘俊辉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
十巧手 常練十巧手,輕鬆又健康.
十巧手 常練十巧手,輕鬆又健康.
月 年 日 执教者:吕国平.
内科护理学实验 1 血糖的监测与护理 实验学时:4学时 实验类型:综合性.
Presenter: 宫曦雯 Partner: 彭佳君 Instructor:姚老师
PRESENTED BY OfficePLUS
運動穴位按摩 中國經絡學 穴位按摩 手掌按摩 腳底按摩.
针推学院 针推文献教研室 王静 针灸各家著作 《医学入门》 针推学院 针推文献教研室 王静
针推学院 针推文献教研室 王静 针灸各家著作 《针灸逢源》 针推学院 针推文献教研室 王静
针推学院 针推文献教研室 王静 针灸各家著作 《针灸资生经》 针推学院 针推文献教研室 王静
經絡理論.
本节我们结合AD5724驱动时序给大家介绍一下状态机在实际工程中的使用。
2012年十一月十三号 Do Now Write the following in pinyin: 1) 今天是七月十九号吗
指导老师:John Doe 报告人:宝藏PPT
毕业论文答辩 《请在此位置添加你的论文名称》 学校名称:OfficePLUS大学 指导老师:John Doe 报告人:Jane Doe.
请在此位置添加你的论文名称 指导老师:PPT教授 报告人:清风素材.
毕业论文答辩 XXX学院XXX专业 《请在此位置添加你的论文名称》 学校名称:OfficePLUS大学 指导老师:John Doe
如何成为一名成功的研究生? 系列研讨会 张坤龙
目录 01 选题背景和意义 02 论文结构 03 研究方法 04 分析讨论 05 主要结论 06 参考文献.
海报题目 简介: 介绍此项仿真工作的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可以添加合适的图片。
公司企业介绍模板.
聚英共识联 跨学科学习计划 2012.
上海绿色建筑贡献奖 项目名称: 申报单位: 自律 维权 协调 服务 上海市绿色建筑协会
XX大学XX学院 多色复古论文答辩PPT模板 X124-2 蓝梦 学号.
辞典类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牛津在线英语大辞典
9.6.2 互补对称放大电路 1. 无输出变压器(OTL)的互补对称放大电路 +UCC
海报题目 简介: 介绍此项仿真工作的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可以添加合适的图片。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针推学院 针推文献教研室 王静 acumox.gejia@gmail.com 针灸各家著作 《医学入门》 针推学院 针推文献教研室 王静 acumox.gejia@gmail.com

内 容 概述 1 学术贡献 2 原文选读 3 复习与思考 4

1 概述

1 作者 姓名字号 生活年代 生平事迹 医学成就 李梴 生卒 不详 医学家 《医学入门》 号 健斋 朝代 明

2 内容提要 卷数 主要内容 卷一 经络、针灸等 歌诀形式,辅以注文说明, 汇集了各家学说,阐明个人见解 卷二-卷八 历代医家传略 诊断 本草 内、外、妇、儿各科证治 急救方

3 版本与流传 版本 时间 流传 初刊 明·万历三年(1575年) 存 其他三十余种刻本 明~

2 学术贡献

1 刺法灸法 针刺补泻: 综合迎随、捻转、呼吸等法进行阐发; 操作时分别男女、早晚、部位及阴阳经; 庐陵欧阳之后所授。 刺法 汗吐下:刺合谷、内关、三阴交。 温针灸: 阳陵三里烧针尾; 用艾粟米大于针尾上烧三五炷。 灸法

2 针灸治疗 随经取穴,治病用穴宜精简:“百病一针为率,多则四针,满身针者可恶”。 穴位与手法结合:上补下泻。 用穴特点 宁守子午,而舍尔灵龟; 发展徐凤纳甲法,提出一时开多穴的方法。 时间针法 “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施灸要重视调养。 炼脐法:却病、延年或促孕。 灸法调养

3 针灸文献 卷一“针灸”来源: 作者所受五家针法; 徐凤《针灸大全》等书。 卷一“针灸”内容 “杂病穴法”详于针法,不少内容不见于其他医书; 部分内容与其他医书所载为不同传本,如《拦江赋》和《补泻雪心歌》,有别于通行的《针灸聚英》。 《针灸大成》

3 原文选读

1 《卷之一·针灸·杂病穴法》(节选) 1 针灸适应症。 随经取穴,一针为率,多则四针。 鍼家以起風廢癱瘓爲主,雖傷寒內傷,亦皆視爲雜病。《靈樞》雜證論某病取某經,而不言穴者,正欲人隨經取用。大概上部病,多取手陽明經,中部足太陰,下部足厥陰,前膺足陽明,後背足太陽。因各經之病,而取各經之穴者,最爲要訣。百病一鍼爲率,多則四鍼,滿身鍼者可惡。 针灸适应症。 随经取穴,一针为率,多则四针。 雜病隨症選雜穴,仍兼原合與八法。經絡原會別論詳,藏腑俞募當謹始。根結標本理玄微,四關三部識其處。 穴法概述。

1 《卷之一·针灸·杂病穴法》(节选) 2 傷寒一日刺風府,陰陽分經次第取。汗吐下法非有他,合谷內關陰交杵。 歌诀正文:伤寒一日刺法。 汗鍼合谷。入鍼二分,帶補行九九之數,搓數十次,男左搓,女右搓,得汗方行瀉法,汗止身溫,方可出鍼。如汗不止,鍼陰市,補合谷。 吐鍼內關。入鍼三分,先補六次,瀉三次,行子午搗臼法三次,多提氣上行,又推戰一次,病人多呼幾次,即吐。如吐不止,補九陽數,調勻呼吸三十六度,吐止徐徐出鍼,急捫其穴;如吐不止,補足三里。 下鍼三陰交。入鍼三分,男左女右,以鍼盤旋右轉,行六陰之數畢,用口鼻閉氣,吞鼓腹中,將瀉,插一下,其人即瀉,鼻吸手瀉三十六遍,方開口鼻之氣,插鍼即瀉。如瀉不止,鍼合谷,升九陽數。 凡汗吐下,仍分陰陽補瀉,就流注穴行之,尤妙。 歌诀正文:伤寒一日刺法。 注文详解针合谷内关阴交以汗吐下之法。

1 《卷之一·针灸·杂病穴法》(节选) 3 一切風寒暑濕邪,頭疼發熱外關起。頭面耳目口鼻病,曲池合谷爲之主。偏正頭疼左右鍼,列缺太淵不用補。頭風目眩項捩強,申脈金門手三里。赤眼迎香出血奇,臨泣太衝合谷侶。耳聾臨泣與金門,合谷鍼後聽人語。鼻塞鼻痔及鼻淵,合谷太衝隨手取。口噤喎斜流涎多,地倉頰車仍可舉。口舌生瘡舌下竅,三棱刺血非粗鹵。舌裂出血尋內關,太衝陰交走上部。舌上生苔合谷當,手三里治舌風舞。牙風面腫頰車神,合谷臨泣瀉不數。 二陵二蹻與二交,頭項手足互相與。兩井兩商二三間,手上諸風得其所。手指連肩相引疼,合谷太衝能救苦。手三里治肩連臍,脊間心後稱中渚。 冷嗽只宜補合谷,三陰交瀉即時住。霍亂中脘可入深,三里內庭瀉幾許。心痛翻胃刺勞宮,寒者少澤細手指。心痛手戰少海求,若要除根陰市睹,太淵列缺穴相連,能祛氣痛刺兩乳。脅痛只須陽陵泉,腹痛公孫內關爾。瘧疾《素問》分各經,危氏刺指舌紅紫。 头面部疾病取穴。 躯干四肢疾病取穴,上半身为主。 杂病取穴。

1 《卷之一·针灸·杂病穴法》(节选) 4 痢疾合谷三里宜,甚者必須兼中膂。心胸痞滿陰陵泉,鍼到承山飲食美。泄瀉肚腹諸般疾,三里內庭功無比。水腫水分與復溜,脹滿中脘三里揣。 腰痛環跳委中神,若連背痛崑崙武。腰連腿疼腕骨升,三里降下隨拜跪。腰連脚痛怎生醫,環跳行間與風市。脚膝諸痛羨行間,三里申脈金門侈。脚若轉筋眼發花,然谷承山法自古。兩足難移先懸鍾,條口後鍼能步履。兩足痠麻補太谿,僕參內庭盤跟楚。 脚連脅腋痛難當,環跳陽陵泉內杵。冷風濕痹鍼環跳,陽陵三里燒鍼尾。七疝大敦與太衝,五淋血海通男婦。大便虛秘補支溝,瀉足三里效可擬。熱秘氣秘先長強,大敦陽陵堪調護。小便不通陰陵泉,三里瀉下溺如注。 杂病取穴。 腰腿痛取穴。

1 《卷之一·针灸·杂病穴法》(节选) 5 內傷食積鍼三里,璇璣相應塊亦消。脾病氣血先合谷,後刺三陰鍼用燒。一切內傷內關穴,痰火積塊退煩潮。吐血尺澤功無比,衄血上星與禾髎。喘急列缺足三里,嘔噎陰交不可饒。勞宮能治五般癇,更刺涌泉疾若挑。神門專治心癡呆,人中間使祛癲妖。屍厥百會一穴美,更鍼隱白效昭昭。 婦人通經瀉合谷,三里至陰催孕妊。死胎陰交不可緩,胞衣照海內關尋。小兒驚風少商穴,人中涌泉瀉莫深。癰疽初起審其穴,只刺陽經不刺陰。 傷寒流注分手足,太衝內庭可浮沉。熟此筌蹄手要活,得後方可度金鍼。又有一言真秘訣,上補下瀉值千金。 杂病取穴。 妇、儿、外病症取穴。 手法:上补下泻。

2 《卷之一·针灸·迎随》(节选) 1 迎随释义。 迎者,迎其氣之方盛而奪之,爲瀉;隨者,隨其氣之方虛而濟之,爲補。 迎随释义。 《圖注》、《難經》云︰手三陽從手至頭,手三陽經穴皆起于手也。鍼芒從外往上爲隨,鍼芒從內往下爲迎。足三陽從頭至足,足三陽經穴皆起于頭也。鍼芒從內往下爲隨,鍼芒從外往上爲迎。足三陰從足至腹,足三陰經穴皆起于足也。鍼芒從外往上爲隨,鍼芒從內往下爲迎。手三陰從胸至手,手三陰經穴皆起于胸也。鍼芒從內往下爲隨,鍼芒從外往上爲迎。 以针尖所向定迎随。

2 《卷之一·针灸·迎随》(节选) 2 大要以子午爲主。左爲陽,從子至午左行陽絡爲補。右爲陰,從午至子右行陰絡爲瀉。陽主進,陰主退故也。 手爲陽,左手爲純陽。足爲陰。右足爲純陰。 左手陽經,爲陽中之陽;左手陰經,爲陽中之陰;右手陽經,爲陰中之陽;右手陰經,爲陰中之陰。右足陰經,爲陰中之陰;右足陽經,爲陰中之陽;左足陰經,爲陽中之陰;左足陽經,爲陰中之陽。 捻针左右区分阴阳。 手足阴阳不同。 手足阴阳基础上,据阴阳经再细分阴阳。

2 《卷之一·针灸·迎随》(节选) 3 ? 临床捻转补泻 今细分之,病者左手陽經,以醫者右手大指進前鹽指退後呼之爲隨,午後又以大指退後爲隨,每與午前相反。所謂進前,即經之從外;退後,即經之從內。退後呼之爲迎。 病者左手陰經,以醫者右手大指退後吸之爲隨,進前呼之爲迎。 病者右手陽經,以醫者右手大指退後吸之爲隨,進前呼之爲迎。 病患右手陰經,以醫者右手大指進前呼之爲隨,退後吸之爲迎。 病者右足陽經,以醫者右手大指進前呼之爲隨,退後吸之爲迎。 病者右足陰經,以醫者右手大指退後吸之爲隨,進前呼之爲迎。 病者左足陽經,以醫者右手大指退後吸之爲隨,進前呼之爲迎。 病者左足陰經,以醫者右手大指進前呼之爲隨;退後吸之爲迎。 男子午前皆然,午後與女人反之。 左右捻转补泻: 病人 身体左右 手足 阴阳经 男女性别 午前午后 呼吸 医生 右手大指方向

2 《卷之一·针灸·迎随》(节选) 4 《医学入门》补泻理论的来源:庐陵欧阳。 区别男女、左右、腹背、上下肢、阴阳经、上下午。 補瀉一段,乃廬陵歐陽之後所授,與今時師不同。但考《素問》,不曰鍼法,而曰鍼道,言鍼當順氣血往來之道也。又曰:凡刺者,必別陰陽。再考《難經圖注》及徐氏云“左與右不同,胸與背有異”,然後知其源流有自。蓋左爲陽,爲升,爲呼,爲出,爲提,爲午前,爲男子之背;右爲陰,爲降,爲吸,爲入,爲插,爲午後,爲男子之腹。所以女子反此者,女屬陰,男屬陽,女子背陰腹陽,男子背陽腹陰,天地男女陰陽之妙自然如此。 《医学入门》补泻理论的来源:庐陵欧阳。 区别男女、左右、腹背、上下肢、阴阳经、上下午。

3 《卷之一·针灸·调养法》(节选) 凡灸,預卻熱物,服滋腎藥;及灸,選其要穴,不可太多,恐氣血難當。灸氣海煉臍,不可臥灸。素火盛者雖單灸氣海,亦必灸三里瀉火。灸後未發,不宜熱藥;已發,不宜涼藥。 灸法调养。 常須調護脾胃,俟其自發,不必外用酒蔥熨等法。發時或作寒熱如瘧,亦不可妄服藥餌。落靨後,用竹膜紙貼三五日,次用所宜服藥,以麻油水粉煎膏貼之。膿多者一日一易,膿少者兩日一易,使膿出多而疾除也。務宜撙節飲食,戒生冷、油膩、魚蝦、筍蕨,量食牛肉、小雞。長肉時方可量用鰍鱔、水雞、豬肚、老鴨之類。謹避四氣七情六欲,持以歲月必復。

4 《卷之一·针灸·炼脐法》(节选) 上爲末,另用白麵作條,圈于臍上,將前藥一料分爲三分,內取一分,先填麝香末五分入臍眼內;又將前藥一分,入麵圈內,按藥令緊,中插數孔,外用槐皮一片蓋于藥上,艾火灸之,無時損易,壯其熱氣,或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一身熱透。患人必倦沉如醉,灸至五六十壯,遍身大汗,上至泥丸宮,下至涌泉穴。如此,則骨髓風寒暑濕,五勞七傷盡皆拔除。 苟不汗則病未愈,再于三五日後又灸,灸至汗出爲度。學者雖用小心灸至百二十壯,則疾必痊。灸時要慎風寒,戒油膩生冷,保養一月以後,愈加精神健旺。若婦人灸臍,去麝,加韶腦一錢。扁鵲明此二十味浮沉升降,君臣佐使,使其所治勞嗽之疾,無不痊癒,不惟勞疾。 凡一年四季各熏一次,元氣堅固,百病不生。及久嗽久喘,吐血寒勞,遺精白濁,陽事不舉,下元極弱,精神失常,痰膈等疾,婦人赤白帶下,久無生育,子宮極冷,凡用此灸,則百病頓除,益氣延年。 脐疗。

5 李梴《医学入门·卷之首·集例》(节选) 1 因病陟醫,苦無統要入門。叔和《脈訣》、東垣《藥性編注》、《病機》、《医方捷徑》、《醫學權輿》,非不善也,然皆各自成帙,有所不便;《傷寒論》、《活人書》、《百問歌》,非不美也,然非幼讀不能成誦;《醫經小學》法全辭略,真可以入門也;而《局方》又有所未備,且意太簡古,學者亦難了悟。是以小瘥,將前數書合併成帙,中分內外。內集詳于運氣、經絡、鍼灸、脈、藥,外集詳于溫暑、傷寒、內傷、雜病、方論。醫能知此內外門戶,而後可以設法治病,不致拘象執方,夭枉人命,故題之曰《醫學入門》。 学医原由。 医学著作简介。 《医学入门》简介。

5 李梴《医学入门·卷之首·集例》(节选) 2 經絡,修《明堂仰人伏人圖歌》,而注以《內經》寸數、穴法、主治,與《銅人鍼灸經》及徐氏、莊氏皆同。 经络内容。 灸必依古。鍼學曾受五家手法,取其合于《素》、《難》及徐氏、何氏錄之,以備急用。 李梴针灸理论的来源。

4 复习与思考

1 小结 概 述 李梴:号健斋,明代人。 八卷,卷一为针灸相关。 学术贡献 刺法灸法: 阐发针刺补泻; 针刺汗吐下法; 温针灸。 概 述 李梴:号健斋,明代人。 八卷,卷一为针灸相关。 学术贡献 刺法灸法: 阐发针刺补泻; 针刺汗吐下法; 温针灸。 针灸治疗:随经取穴,用穴精简;灸法调养;炼脐法。 针灸文献 原文选读 选文:学术贡献相关 集例:作者李梴,文献研究中的作用

2 思考题 试述捻转补泻的发展过程和影响因素。 何谓“上补下泻”? 阅读比较《标幽赋》、《席弘赋》、《补泻雪心歌》、《金针赋》和《医学入门·卷之一·针 灸》等篇中关于捻转补泻的论述。 李梴《医学入门》对捻转补泻的发挥能否应用于临床?为什么?

参考文献 3 李梴.医学入门(点校本)[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