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PLC的基本知识 2.1 PLC的历史与发展 2.2 PLC的特点及应用领域 2.3 一般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 2.4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连接器技术发展趋势及因应策略 生产&营销副总经理 王跃轩 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dvertisements

GOOWI 万物“无”连 --低功耗蓝牙在IoT中的应用    魏心伟 高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技术:硬件、软件、网络、数据库 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压缩技术...
模块一 初步了解、认识PLC(以 FX2N系列PLC为对象)
讲授人 何美香 微机原理及应用.
电子数字计算机 计算机性能 计算机硬件 计算机软件 多级层次结构
实验四 利用中规模芯片设计时序电路(二).
实用操作系统概念 张惠娟 副教授 1.
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与应用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PLC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 二级基础知识 第二章 程序设计基础.
第一讲 PLC的概述与基本操作 一、概述 二、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特点 三、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组成 四、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分类
计算机基础知识 丁家营镇九年制学校 徐中先.
施耐德电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运动控制部技术经理 李幼涵 高级工程师
可编程控制器与现场总线网络控制 骆 德 汉 主编
嵌入式系统课程简介 宋健建 南京大学软件学院 2004/02/10.
第三章 微机基本系统的设计 第一章 8086程序设计 第二章 MCS-51程序设计 第四章 存贮器与接口 第五章 并行接口
PLC电气控制与组态设计 哈尔滨理工大学 第一章 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知识 2018/11/28.
存储系统.
第1章 可编程序控制器综述 ( PLC 的发展与应用 )
第二章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教学提示:要正确地应用PLC去完成各种不同的控制任务,必须了解PLC的工作原理和技术构成。PLC产品种类较多,不同型号的PLC在结构上有一定的区别,但它们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却是基本相同的。了解PLC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对后续课程的学习和系统设计很有必要。 教学要求:本章让学生了解PLC的基本结构、各部分的作用和I/O接口电路,熟悉PLC的基本工作原理,了解PLC在程序编制过程中所使用的几种编程语言,对PLC系统有一个基本和全面的认识。
第一讲 可编程控制器概述 主讲教师:李 泽 明 联系方式(一):手机
华为—E8372h- 155 外观设计 产品类型:数据卡 建议零售价格:299元 上市时间:2017年6月7日 目标人群:大众
第2章 可编程控制器的硬件组成及工作原理 2.1 可编程控制器的硬件组成 2.2 可编程控制器的工作原理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朱华贵 2015年11月20日.
乐驾-车载无线终端-CARRO 产品类型:车载无线路由器 建议零售价格:¥599 江苏鸿信
第一单元 初识C程序与C程序开发平台搭建 ---观其大略
可编程控制器概述 第一章 PLC的产生与发展 PLC的基本组成 PLC的主要特点 PLC的编程语言 PLC的工作方式 PLC的性能指标.
第五章 绪论 1、实现了用弱电信号控制强电、实现了自动控制,统治时间长(上百年 历史); 2、可靠性低(接线和触点太多,故障排除难)
数 控 技 术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可编程控制器》 主 编:黄云龙 副主编:郁 炜 吴国强 审 阅:陈国定 制 作:廖东进 出 版:科学出版社 2007年1月
§3 可编程序控制器.
S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
逆向工程-汇编语言
实验六 积分器、微分器.
CPU结构和功能.
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与应用 主编:赵燕 北京大学出版社.
学 会 学 习 学 会 创 造.
宁波市高校慕课联盟课程 与 进行交互 Linux 系统管理.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及应用 主讲人:顾老师
C语言程序设计 主讲教师:陆幼利.
第三章 PLC基础 掌握PLC工作原理、结构特点。 熟悉基本逻辑指令、顺序控制指令及常用的功能指令。 具备PLC应用系统设计初步能力。
微机系统的组成.
模块6 S7-200 PLC基本逻辑指令 项目 6.2 电动机Y-减压起动控制设计 项目 6.2 电动机Y-减压起动控制设计
第四章 MCS-51定时器/计数器 一、定时器结构 1.定时器结构框图
K60入门课程 02 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 王甜.
PLC电气控制与组态设计 2019/4/15.
第二章 补充知识 2.1 总线和三态门 一、总线(BUS) 三总线结构 数据总线DB(Data Bus)
本节内容 Win32 API中的宽字符 视频提供:昆山爱达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官网地址: 联系QQ: QQ交流群 : 联系电话:
实验三 16位算术逻辑运算实验 不带进位控制的算术运算 置AR=1: 设置开关CN 1 不带进位 0 带进位运算;
本节内容 内存复制指令 视频提供:昆山爱达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官网地址: 联系QQ: QQ交流群 : 联系电话:
第1章 概 述 1.1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产生与分类 1.2可编程序控制器与其他工业控制系统的比较 1.3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特点及应用.
iSIGHT 基本培训 使用 Excel的栅栏问题
长春理工大学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 数字电路实验 数字电路实验室.
实验二 带进位控制8位算术逻辑运算实验 带进位控制8位算术逻辑运算: ① 带进位运算 ② 保存运算后产生进位
<编程达人入门课程> 本节内容 计算机编程语言 视频提供:昆山爱达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官网地址: 联系QQ: QQ交流群: ,
第八章 总线技术 8.1 概述 8.2 局部总线 8.3 系统总线 8.4 通信总线.
LOGIX500软件入门 西安华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08年7月11日.
魏新宇 MATLAB/Simulink 与控制系统仿真 魏新宇
PLC在数控机床上的经典应用 主讲人:何梦佳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工程系.
第4章 触发器.
计算机绘图 AutoCAD2016.
工业机器人知识要点解析 (ABB机器人) 主讲人:王老师
本节内容 通用寄存器 视频提供:昆山爱达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官网地址: 联系QQ: QQ交流群 : 联系电话:
C++语言程序设计 C++语言程序设计 第一章 C++语言概述 第十一组 C++语言程序设计.
FVX1100介绍 法视特(上海)图像科技有限公司 施 俊.
B12 竺越
工业机器人入门使用教程 ESTUN机器人 主讲人:李老师
第四章 基本指令 要求: 熟练掌握基本逻辑指令及应用。 掌握梯形图编程规则。.
实验六、COM类型病毒分析实验 实验开发教师: 刘乃琦 谌黔燕.
DSP技术与应用 电子与信息技术系.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2章 PLC的基本知识 2.1 PLC的历史与发展 2.2 PLC的特点及应用领域 2.3 一般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 2.4 2.5 PLC的主要性能指标和分类

2.1 PLC的历史与发展 2.2.1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定义 2.2.2 PLC的产生与发展 本节内容 2.2.3 PLC的发展趋势

2.1 PLC的历史与发展 2.1.1 定义 结论 定义 发展 事实上,可编程序控制器是一种以微处理器为核心,带有指令存储器和输入/输出接口,将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融为一体的新型工业控制装置。 起源 1987年国际电工委员会(IEC) 对可编程序控制器作如下定义:可编程序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是专门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设计的…… 功能大大增强。不仅具有逻辑运算功能,还具有算术运算、模拟量处理和通信联网等功能。因此,它被命名为可编程序控制器(Programmable Controller),简称PC。 早期的可编程序控制器在功能上只能进行逻辑控制,替代继电器、接触器为主的各种顺序控制,因此,称它为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简称PLC。

2.1 PLC的历史与发展 5 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CPU使用16位和32位微处理器,出现了智能化模块,还增加了高级语言。 4 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使PLC完全计算机化。 3 20世纪70年代末期到80 年代中期。大规模集成电路发展。CPU采用8位和16    位微处理器有了通信能力 2 20世纪70年代初期到末期。CPU采用微处理器,数据处理能力大大提高,实现了对模拟量的控制 1 1969年第一台PLC产生了。早期的PLC能实现定时、计数及逻辑控制等功能。 2.1.2 PLC的产生与发展

2.1 PLC的历史与发展 发展趋势 2.1.3 PLC的发展趋势    小型化发展是指体积小、价格低、速度快、功能强、标准化和系列化发展。尤其体积小巧,易于装入机械设备内部,是实现机电一体化的理想控制设备。   PLC向大型化发展,即是向大容量、高可靠性、高速度、高功能、网络化方向发展。 发展趋势

2.2 PLC的特点及应用领域 2.2.1 PLC的特点 本节内容 2.2.2 PLC的应用领域

2.2 PLC的特点及应用领域 2.编程简单 3.通用性好 2.2.1 PLC的 1.可靠性高 4.功能强大 特点 6.设计施工周期短 5.体积小功耗低

2.2 PLC的特点及应用领域 2.2.2 PLC的应用领域   目前,在先进工业国家中PLC已成为工业控制的标准设备,应用的领域已覆盖整个工业企业。概括起来主要应用在以下几个方面:  开关量的  逻辑控制  模拟量  控制  数据处理  机械运  动控制  通信、联网  及集散控制

2.3 一般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 2.3.1 PLC的一般构成 2.3.2 PLC的基本工作过程 本节内容 2.3.3 PLC的I/O滞后现象

2.3 一般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 2.3.1 PLC的一般构成   PLC主要有六部分组成:CPU(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电路、电源、外设接口、I/O扩展接口。 PLC结构示意图

2.3 一般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 2.3.1 PLC的一般构成 I/O扩展接口 CPU (中央处理器) 外设接口 存储器 电源 输入/输出 2.3 一般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 2.3.1 PLC的一般构成 I/O扩展接口 CPU (中央处理器) 外设接口 存储器 电源 输入/输出 接口电路

2.3 一般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 2.3.1 PLC的一般构成--1、CPU 2.3.1 PLC的一般构成--⒉存储器 2.3 一般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 2.3.1 PLC的一般构成--1、CPU CPU即中央处理器是PLC的核心和控制指挥中心。 CPU的主要功能有:接收输入信号并存入存储器,读出指令,执行指令将结果输出,处理中断请求,准备下一条指令。 根据存储器在系统中的作用,可分为系统程序存储器和用户程序存储器。 系统程序存储器是对整个PLC系统进行调度、管理、监视及服务的程序,控制和完成PLC各种功能。 用户程序是用户在各自的控制系统中开发的程序。大都存放在RAM存储器中。使用者可对用户程序进行修改。 2.3.1 PLC的一般构成--⒉存储器

2.3 一般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 2.3.1 PLC的一般构成--3、输入、输出接口电路 2.3 一般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 2.3.1 PLC的一般构成--3、输入、输出接口电路 输入、输出接口电路(I/O)是PLC与现场I/O设备相连接的部件。PLC将输入信号转换为CPU能够接收和处理的信号,通过用户程序的运算,把结果通过输出模块输出给执行机构。 输入接口电路

2.3 一般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 输出接口电路类型 继电器型 晶体管型 晶闸管型

2.3 一般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 2.3.2 PLC的基本工作过程 循环扫描 循环扫描 输出刷新 输入采样 程序执行 2.3 一般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 2.3.2 PLC的基本工作过程 PLC采用循环扫描的工作方式。PLC的工作过程大致分为3个 阶段:输入采样、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PLC重复执行上述3个 阶段,周而复始。每重复一次的时间称为一个扫描周期。 循环扫描 输出刷新 输入采样 程序执行 循环扫描

2.3 一般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 2.3.2 PLC的基本工作过程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工作过程示意图如图所示。

2.3 一般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 2.3.3 PLC的I/O滞后现象 2.3 一般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 2.3.3 PLC的I/O滞后现象  当PLC的输入端有一个输入信号发生变化到PLC的输出端对该输入信号的变化作出反应,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称为响应时间或滞后时间。滞后时间的长短与以下因素有关:

2.4 编程语言 2.4.1 梯形图语言 2.4.2 助记符语言 本节内容 2.4.3 逻辑功能图 2.4.4 高级语言

2.4 编程语言 编程语言 “与” “或” “非” 助记符 逻辑功 梯形图 能图 梯形图 2.4 编程语言 助记符语言类似于计算机的汇编语言,它采用简洁易记的文字符号表示各种程序指令。与梯形图语言相互对应,可以相互转换。 助记符 “与” 梯形图 编程语言 逻辑功 能图 “或” 高级 语言 “非” 例如BASIC、C、Pascal等高级语言。 电气控制线路图 梯形图

2.4 编程语言 2.4.1梯形图语言 梯形图 传统控制线路图 软接线:程序 硬接线 循环扫描,串行工作 并行工作 软继电器:存储器中的一位 2.4 编程语言 2.4.1梯形图语言 梯形图 传统控制线路图 软接线:程序 硬接线 循环扫描,串行工作 并行工作 软继电器:存储器中的一位 物理继电器、接触器 概念电流:逻辑关系 物理电流 机械触点,个数有限,使用寿命有限 触点无限多,无使用寿命限制

2.5 主要性能指标和分类 2.5.1 PLC的主要性能指标 本节内容 2.5.2 PLC的分类

2.5 主要性能指标和分类 2.5.1 PLC的主要性能指标 性能 指标 数字 字 字节 位 2.5 主要性能指标和分类 2.5.1 PLC的主要性能指标 在描述PLC的性能时,常用到以下术语:位(Bit)、数字(Digit)、字节(Byte)及字(Word)。 数字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字 字节 位 1. I/O点数 2.程序容量 性能 指标 6.特殊功能及高级模块 3.扫描速度 5.内部继电 器和寄存器 4.指令条数

2.5 主要性能指标和分类 2.5.2 PLC的分类 按I/O点数 按功能 分类 按结构形式 微型机 小型机 中型机 大型机 低档机 中档机 2.5 主要性能指标和分类 2.5.2 PLC的分类 按I/O点数 按功能 微型机 小型机 中型机 大型机 低档机 中档机 高档机 分类 整体式结构 模块化结构 按结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