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stics /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十章 分 配 理 論 INDEX 第一節 所得分配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生產要素的需求 第三節 分配的邊際生產力理論
Advertisements

1 財務管理概論 2 財務報表與現金流量 3 財務規劃與成長
LIGA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第5章 物流 流通管理2/e‧許英傑 著 前程文化 出版.
如何申报科研项目 何康民
第1章 電子商務的概念 1 電子商務的簡介 2 電子商務的構面與範圍 3 電子商務的內涵 4 結論.
資訊管理 期中考補充資料.
Bank 3.0 證券產業發展趨勢 與數位化應用 富邦證券 副總經理 郭永宜 (行銷暨商品督導)
旅館管理系專業證照地圖(104學年度) 通識必修 院共同必修 專業必修 專業選修 院共同選修 大一上 大一下 大二上 大二下 大三上 大三下
Unit1:SUPPLY CHAIN MANAGEMENT
勞委會乙級證照項目(環境與安衛相關科系)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供應鏈管理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供應鏈管理
綠色旅遊 Green tourism 在台灣的趨勢與導遊發展
餐飲管理經營 – 單元五 餐 飲 安 全 衛 生 李宜玲 unit5餐飲安全衛生.
本章學習目標 ERP系統的定義 企業應用軟體系統發展歷程 現階段ERP系統應用狀況.
程式設計概論 1.1 程式設計概論 程式語言的演進 物件導向程式 程式開發流程 1.2 C++開發工具
第一篇 Unix/Linux 操作介面 第 1 章 Unix/Linux 系統概論 第 2 章 開始使用 Unix/Linux
電子商務基本概念 電子商務的定義 1-1 電子商務的特性 1-2 電子商務的演進 1-3.
企業願景 經營報告 報表分析 經營介紹 企業概述. 企業願景 經營報告 報表分析 經營介紹 企業概述.
現代化管理的科技整合資訊系統 一卡通消費 門禁電鎖整合RFID.
無線射頻識別系統(RFID) 基本原理及發展與應用
洋華光電 2009年第二季法人說明會 Aug 19, 2009.
第九單元 廣告與推廣組合 整合性推廣組合(整合性行銷) 人員銷售 公共關係 銷售促進(促銷)活動 廣告與促銷活動的關係.
OpenID與WordPress使用說明
國際資訊安全標準ISO 27001之網路架構設計 –以國網中心為例探討風險管理
行銷學原理‧曾光華、饒怡雲 著‧前程文化 出版
管理資訊系統導論 資訊系統的定義與概念.
大數據與我 4A 陳駿榜.
網路安全技術 OSI七層 學生:A 郭瀝婷 指導教授:梁明章.
第六組 許茹雯 李翔雲 王秀旬 張碩峰 麥嘉容 廖子誠
指導老師: 王思文 行銷二A 第二組 黃新強 黃秀菁 楊麗馨
創意管理 一. 組織設計與創意 1.各種組織設計對創意之影響 3hrs 2.團隊的建立(成員組合考量) 3hrs 3.團隊的溝通 3hrs
本章結構  市場與產業  產品的性質與市場或產業的範圍  產業與市場的分類  產業結構 陳正倉 林惠玲 陳忠榮 莊春發 著.
授課老師:楊維邦教授 組長:劉秋良 成員:李政均、郭瀚文、鄒震耀
哪些人是管理者? 管理者? 指和一群人工作,並藉由協調他人來完成工作,以便達成組織目標的人
Ch0: 企業資源規劃概論課程簡介 祝天雄 博士
經濟學 學經濟.
SAP 架構及前端軟體安裝 Logical View of the SAP System SAP Frontend 7.1安裝與登入
第十三章 品質成本分析.
競爭情報 LinkedIn and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Putting Social Networking to Real Use by RogerPhelps 圖資四 B 鄭艾妮 B 蒲碩瑩 B 楊淑涵.
國立成功大學(農業) 報告人 協同主持人 林翰佑
精實醫療、六標準差、全面品質管理(流程改善面面觀)
經銷商與企業 經銷商與企業是何種關係? Q 那你知道經銷商與企業是何種關係?
曾 玉 勤 Robert Tseng 現任 中國科技大學 副教授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法學博士 行銷與流通管理學系 兼全球運籌發展中心 主任
產品設計與流程選擇-服務業 等候線補充資料 20 Oct 2005 作業管理 第六章(等候線補充資料)
1.1 國際貿易的意義與重要性 1.2 國際貿易的類型 1.3 國際貿易的特性 1.4 經營國際貿易的風險
第 7 章 主要商業功能.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張德銳、丁一顧、李俊達、 簡賢昌、高紅瑛
Chinese Internet Marketing Opportunity
工商界簡介 企業與宗教 我的見證及體驗 Q & A.
花王集團.
貳.企業願景、使命與目標(1/3) 願景 利害關係人 內部利害關係人 外部利害關係人 高階領導者必須創立一種以顧客為焦點的、清晰可見的價值
介紹Saas 以Office 365為例 組員: 資工四乙何孟修 資工四乙 黃泓勝.
Identifying your company’s real intelligence needs
品牌管理經驗分享 報告人:何智愚.
新事業發展專題
決策支援系統 實例簡介.
廖志宏 助理教授 學歷 經歷 公部門與民間產學研究計劃案 證照 De La Salle University, Philippines
由Facebook看SNS的現況與未來發展趨勢
超我服務 Service Above Self
一 可靠度問題.
企業家如何創新? Q 你還記得,熊彼得所說的「企業家」為何意涵? 你還記得,熊彼得所說的「企業家」為何意涵?
第一章 電子商務簡介 第一篇 電子商務概論篇.
外貿協會 桃園辦事處 5月份課程預告 經營管理•市場拓銷•精選專業課程 為您的企業國際化,補充員工團隊最必要的知識與技能! 日期 時間
Chapter 4 Multi-Threads (多執行緒).
營運模式.
報告人: 新竹縣教育研究發展暨網路中心 辛文義.
台灣全球運籌發展協會 亞洲供應鏈助理管理師證照課程.
立昕企管顧問有限公司 網址: ISO 9001: 2015 改版重點 立昕企管顧問有限公司 網址: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Logistics /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物流 供應鏈管理 與 Logistics /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第一章 物流/供應鏈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 物流/供應鏈策略與規劃 第一篇 概論 第一章 物流/供應鏈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 物流/供應鏈策略與規劃

第一章 物流/供應鏈的基本概念 第一節 物流/供應鏈的定義 第二節 物流/供應鏈的重要性 第三節 物流/供應鏈活動 第一章 物流/供應鏈的基本概念 第一節 物流/供應鏈的定義 第二節 物流/供應鏈的重要性 第三節 物流/供應鏈活動 第四節 物流/供應鏈管理人員的工作內容 第五節 物流/供應鏈管理人員應具備之專             業知識與與技能                   第六節 物流/供應鏈的演進 第七節 未來物流/供應鏈發展的趨勢 個案:大榮貨運

第一節 物流/供應鏈的定義 物流概念的產生 實體配送(Physical Distribution)一詞最早出現於美國;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運隊建立了“後勤”理論。 日本的物流概念是1956年自英文『 Physical Distribution 』翻譯,簡稱為「物的流通」。 民國七十七年左右傳入台灣。

物流/供應鏈的定義 物流(Logistics)乃指「物」的流通。 「物」的流通,多半藉由商品質易、服務行銷、物流服務等方式,透過許多人員、地點、活動與資訊的搭配及協調才能完成。 「物流」所代表的意義,若以傳統狹義的觀念,簡單說就是商業流程中的倉儲及運輸。

物流--不同的商業用語 實體配送 (Physical Distribution) 實體配送管理 (Physical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配送管理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物料管理 (Material Management) 供應鏈管理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物流的定義 「物流為以運輸倉儲為主的活動,包括實體供應(Physical Supply)與實體配送(Physical Distribution)。實體供應指原物料的獲得與供應,及半成品存貨的管理,目的是為了提供流暢的製造程序;而實體配送指將產品分配至顧客手中的一切活動,包括訂單處理、包裝、存貨控制、倉儲、運輸配送及顧客服務等」(Ballou, 1992)。

物流/供應鏈的範疇 「物流」的範疇 「物品」的型態區分在物流的範疇,可以分為廣義物流與狹義物流。  「物品」的型態區分在物流的範疇,可以分為廣義物流與狹義物流。 狹義的物流是指銷售物流。商品從製造者(廠)到消費者之間的流通稱為銷售物流。 廣義的物流是指企業物流(Business Logistics)。包括從原料採購的原料物流、工廠內部生產的生產物流、商品行銷販賣的銷售物流及廢棄物的廢棄物物流等全部屬之。

原料物流︰指工廠採購原料時,從原料工廠以卡車將原料運送到生產工廠之間的物品流動稱為原料物流,亦稱實體供應(Physical Supply)。 生產物流︰指工廠從採購的原料進廠之後開始,到半成品或成品之間,物品在工廠生產線上加工製造及裝配等流動的過程稱之為生產物流。 以上為流入物流(Inbound Logistics),其側重在及時而且有效率的提供生產所必要的投入。

銷售物流︰指工廠製造完成的商品,從成品倉庫透過經銷商或營業所,販賣到零售店或是個人之間的貨物流通,亦稱實體配送 (Physical Distribution)。 廢棄物物流︰指產品因可回收或環保因素,企業必須回收的物流過程,例如消費者將使用過的商品或是包裝物,丟到垃圾場或是垃圾車上,然後再運送到垃圾處理場之間的流程稱之,亦可稱之「逆向物流」(Reverse Logistics)。 以上為流出物流(Outbound Logistics),尤以銷售物流側重生產後的物品流通,目的是將製成品從生產地點運送到消費地點的運輸與倉儲。

供應鏈 包含從原料流動到產品送達最終消費者手中的整條鏈(Chain)上的每一個組織,組織中的所有成員,從原料供應者到消費者,包括運送者、中間商、資訊處理機構等成員;而成員之間是一層接著一層的供應商與顧客關係,形成一個層級間環環相扣的供應鏈網路架構,如圖所示。

供應鏈由不同成員組成,其中的核心企業(可以是產品生產製造業,也可以是大型零售企業),供應鏈在資訊需求的趨動下,透過供應鏈成員的功能分工與合作(生產、配送、銷售等),以金流、物流/服務為媒介提升整個供應鏈的價值。

供應鏈的特性: 複雜性:因為供應鏈成員組成的層次不同,供應鏈往往由多個、多類型甚至多國企業構成,所以供應鏈結構模式比一般單一企業的結構模式更為複雜。 動態性:供應鏈管理因企業策略和因應市場需求變化的需要,其中的成員需要隨時的更新,這就使得供應鏈具有明顯的動態性。 接下頁

顧客需求導向:供應鏈的形成、存在,都是基於一定的市場需求而發生,而供應鏈的運作過程中,顧客的需求拉動是供應鏈中資訊流、產品/服務、金流動作的趨動源。 交叉性:供應鏈成員可以是這個供應鏈的成員,同時又是另一個供應鏈的成員,眾多的供應鏈形成交叉結構,增加了協調與管理的難度。

供應鏈管理與傳統管理模式的差別: 供應鏈管理把供應鏈中所有成員看作一個整體,供應鏈管理(如圖1-3所示)涵蓋整個物流,從供應商到最終顧客的採購、製造、配送、銷售等功能領域過程。 供應鏈管理強調策略管理。“供應”是整個供應鏈中成員之間事實上共享的一個概念(任何兩成員間都是供應與需求的關係),同時它又是一個有重要策略意義的概念,因為它影響了整個供應鏈的成本和市場占有率。 供應鏈管理具有較高的目標,透過管理庫存和合作關係去達到高水準的服務,而不是完成一定的市場目標。

供應鏈管理的物流範圍是著重在企業外物流的整合;物流管理的物流範圍只是著重在企業內物流的管理。

第二節 物流/供應鏈的重要性 整合上下游業者之特性 物流之策略特性 強調時間及空間之效率化特性 少量多樣高頻度配送需求之特性 第二節 物流/供應鏈的重要性 整合上下游業者之特性 物流之策略特性 強調時間及空間之效率化特性 少量多樣高頻度配送需求之特性 具專業能力與中立立場之特性

物流管理產生的效益: 對業者而言 縮短交貨期:955、973、982 提高企業獲利及競爭力 降低物流成本及庫存壓力 擴大生產線的聯結 對最終使用者而言 可獲得高效率、高品質的服務 可取得標準化、個性化、特殊化的產品

第三節 物流/供應鏈活動 物流活動 「適時、適地的將產品由供給點送達消費點的相關活動」;包括顧客服務、訂單處理、物流需求預測、物流資訊及通信、輸送、倉儲、存貨控制、採購、裝卸、包裝、物料搬運、物流設施選址、零件及服務支援、流通加工、退貨處理、廢棄物處理等。

物流是由裝卸、包裝、保管、輸送等四個基本活動,與流通加工、資訊等二個輔助機能活動所構成,其內容包括: 物品的移動:使用搬運工具與設備 在裝載之前:須集貨、理貨、包裝 在移動之前:暫時停留、儲存的活動 輸送是指大量「運輸」、少量「配送」兩活動 流通加工 資訊與物流

物流活動與其他企業機能 物流活動介於原料、生產與銷售之間。換言之,雖然物流活動在概念上,與其他企業機能是獨立的,但是其活動卻相互有關連性。 物流在整個商業活動的定位,是以商品的物流管理以及實體配送為主,但是其卻可以同時成為行銷、生產與財務上的溝通介面,從資訊流的角度而言,物流與行銷、生產及財務是相通的 。

第四節 物流/供應鏈管理人員的工作內容 物流與供應鏈管理決策,乃是由存貨、運輸和設施選址決策等三項基本決策所展開,其中顧客服務目標便是這些決策所產生的結果,在表1-2詳細列出由存貨、運輸和設施選址決策等三項基本決策所展開。

接下頁

表1-2 (續)

第五節 物流/供應鏈管理人員應具備 之專業知識與技能 第五節 物流/供應鏈管理人員應具備 之專業知識與技能 商業技能 運輸和物流能力、商業倫理、人力資源管理、廣泛性的管理能力、資訊系統 物流技能 運輸/物流管理、顧客服務、存貨控制、需求預測 管理技能與個人特質 個人操守、規劃能力、適應變化的能力、問題解決的能力、自我激勵、組織能力、管理控制、熱忱、分析推理能力、時間管理能力、激勵能力、作業知識、辦視環境中的機會和威脅、人際關係能力、系統化能力

接下頁

接下頁

合格的物流管理人員 創新能力 系統思考能力 資訊系統能力 外語能力

第六節 物流/供應鏈的演進 物流的發展 工作點物流(Workplace Logistics) 第六節 物流/供應鏈的演進 物流的發展 工作點物流(Workplace Logistics) 設施物流(Facility Logistics) 公司物流(Corporate Logistics) 供應鏈物流(Supply Chain Logistics) 全球運籌(Global Logistics)

工作點物流 係指單一工作點的物料流動。目的是讓操作某一機器的人員、或某一裝配線上的人員工作動作更為流暢。此種物流的相關理論是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發展,現今通稱為人因工程。

設施物流 係指同一場所內各工作點之間的物料流動。所謂的設施(Facility)可能是指一個終點站、倉庫、工廠或是物流中心,此類物流常被稱為物料搬運(Material Handling)。在1960 年代物料處理、倉儲以及交通部門常組織起來成為實體配送(Physical Distribution)單位,而採購、行銷以及顧客服務則組織成為企業物流(Business Logistics)單位。

公司物流 隨著管理架構及資訊系統不斷發展,部門逐漸彙整為功能單位。在1970年代企業發展出全面性的物流,公司物流(Corporate Logistics)成為公司的重要流程,協助達成顧客服務的目標,同時控制總物流成本在最低的水準。

供應鏈物流 係指在公司與公司之間,物料、資訊以及金錢的流動。物流體系又進入新的境界。企業逐漸與特定的供應商與顧客建立密切的分工關係,以改善作業效率。更將對供應商與顧客的需求和能力納入企業策略規劃中,以延伸企業的有效控制領域。

全球運籌 產品的經營範疇不再侷限於某一區域進行,必須是橫跨國界、洲界的全球性活動,舉凡產品從原料採購、生產、儲存、配送、行銷甚至於售後服務與產品生命末期的管理工作等流程,必須藉由以往企業物流,更進一步提升至全球運籌管理(Global Logistics Management, GLM)。

第七節 未來物流/供應鏈發展的趨勢 一、資訊化 二、電子商務發展 三、全球化趨勢 四、中國大陸市場興起 第七節 未來物流/供應鏈發展的趨勢 一、資訊化       二、電子商務發展 三、全球化趨勢     四、中國大陸市場興起 五、人才培育需求    六、物流的專業評鑑與認證 七、物流安全管制之重視 八、為物流作業著想的產品設計 九、逆物流與綠色物流  十、大型化

個案:大榮貨運 公司簡介:詳見圖一所示。 公司地位 服務項目 常溫服務 低溫服務 物流支援系統

配送區域 場站及倉儲量:詳見圖二所示。 使命與願景

圖一 大榮貨運公司組織圖 資訊中心 教育訓練中心 工務部 運務部 速運部 物流部 業務部 財務部 總務部 資訊一課 資訊二課 工務課 機料課 車檢課 運務課 安全課 統計課 速一課 速二課 物流課 低溫課 服務課 業務課 出納課 會計課 營建課 人事課 庶務課 營業所 速運站 物流站 低溫站 集貨站 總經理室 安全衛生室 稽核室 股東大會 安全衛生管理委員會 勞工退休準備金監督委員會 TQM推行委員會 標準化推行委員會 職工福利委員會 董事會 董事長 總經理 副總經理 監察人 圖一 大榮貨運公司組織圖

圖二 物流中心之組織與執掌 1.物流中心之管理 2.直接客戶之協調與聯繫 3.主管級以下人員之遴選 4.物流中心人員考評 5.成本控制,創造利潤 6.工作稽核 1.督導物流中心 2.訂定營運政策 3.物流中心業務之接洽與契約訂定 4.主管級以上人員之選用與考核 1.儲位規劃及管理 2.進出貨及庫存管理 3.揀貨、理貨及退貨作業 4.倉庫設施之保養與維修 1.行政及庶務工作 2.資訊系統運用與維護 3.客戶倉租、配送管銷費用之核計 4.會計帳務 5.製單及單據管制 1.車輛調度及配送管制 2.配送車輛路線及批次之排定 3.駕駛之管理及考評 總公司 物流部 物流中心 主管 (所長) 倉儲組 管理組 運輸組 圖二 物流中心之組織與執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