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测定原理及基本构造.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仪 器 分 析 实 验仪 器 分 析 实 验 主讲人:刘江涛 重庆师范大学 化学学院.
Advertisements

期末考试答疑 时间: 2011 年 6 月 13 日 8:30 至 16:30 地点:化学楼 B 区 303 期末考试 时间: 2011 年 6 月 14 日 8:30 至 10:30 地点:二教 205 带学生证和计算器.
液相色谱 庞然: 桑灵子: 分离原理 溶于流动相中的各组分经过固定相时, 由于与固定相发生作用(吸附、分配、 离子吸引、排阻、亲和)的大小、强 弱不同,在固定相中滞留时间不同, 从而先后从固定相中流出。又称为色 层法、层析法。
实用HPLC方法的建立 华东理工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施超欧
常用化学药品检验方法 检验仪器的使用 化学药品检验室.
chromatogram analytical
第一章   气相色谱分析.
实验 十一 GPC测定聚合物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饮料中的苯甲酸.
第11章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 11.1各类高效液相色谱法 11.2 高效液相色谱仪 高效液相色谱的特点与仪器
第五章 气相色谱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气相色谱分析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气相色谱仪 第四节 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色谱分析 应用化学系.
第9章 气相色谱法 gas chromatography,GC.
如何选择HPLC溶剂 斯百全化学(上海)有限公司
第20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
第二十二章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 第一节 高效液相色谱的特点与仪器 一、高效液相色谱仪 HPLC 二、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特点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第四章A 药品的含量测定 (如何通过药品的含量测定判定其优劣).
三种中国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 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
3.5.2 过氧化物交联 缩合交联的优点: 缩合交联的缺点: 如何来制备高强度的硅橡胶? 如:管材,垫圈。 基胶流动性好;易于封装,密封。
11.离子色谱仪测定阴离子含量.
超临界流体色谱.
7.气相色谱仪的基本原理与使用方法.
中草药中各类化学成分 提取分离方法 中草药中各类化学成分简介 一、有效成分 1.碱性化合物: 生物碱 小檗碱.
离子色谱基本理论和应用 Ion Chromatography, IC.
碘量法应用与实例:维生素C含量测定.
药 物 分 析 实 验 实验三 典型化学药的特殊杂质 和相关物质检查.
气相色谱 厂家: 安捷伦 型号:7890A 作者: 陈烨.
第一章 液压传动系统的基本组成 蓄能器 1 功用 (1)辅助动力源,短时大量供油 特点: 采用蓄能器辅助供油,可以减小泵的流量,电机的功率,降低系统的温升。
实验三 芳香族化合物的定性、定量分析—高效液相色谱法
液相色谱基础知识 上海仪先仪器有限公司 李永昌
HPLC日常维护(三) ——流动相.
实验11. 苯、萘、联苯、菲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授课老师: 王青 2013年春
高效毛细管电泳复习题 一、选择题 1、高压电源、进样系统、石英毛细管及检测器是 哪个仪器的主要组成部分
第五章 高效液相色谱(HPLC).
液相色谱 上海纳锘仪器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 耗材热线:
ACD/ChemSketch软件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简单应用
第二章 气相色谱分析 §2-1 气相色谱法概述 色谱法(chromatography):以试样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间的溶解、吸附、分配、离子交换或其他亲和作用的差异为依据而建立起来的各种分离分析方法称色谱法。 色谱柱:进行色谱分离用的细长管。 固定相:(stationary phase) 管内保持固.
第二节 色谱过 程的基本原理 一.色谱过程: 组分分子在流动相和固 定相间多次分配的过程.
第二节 定量分析方法特点 (一)容量分析法的特点 容量分析法是将已知浓度的滴定液由滴定管滴加到待测药物的溶液中,直到所加滴定液与被测药物按化学计量反应完全为止,然后根据滴定液的浓度和消耗的体积,就可计算出被测药物的含量。
气相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的 防腐剂和甜味剂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第十六章 色谱分析法概论 Chromatography
培养基、试剂的配制及 细菌纯化培养.
美国CIL&美国SIGMA NMR SOVENTS 氘代试剂
Synthetic Chemical Experiment
第三单元 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 同分异构现象.
基准物质(p382,表1) 1. 组成与化学式相符(H2C2O4·2H2O、NaCl ); 2. 纯度>99.9%; 3. 稳定(Na2CO3、CaCO3、Na2C2O4等) 4. 参与反应时没有副反应.
液相色谱分析法模块之 任务3 归一化法定量.
气相色谱自动进样器 型 号:AOC-20i 国 别:日本 单价(万元):5.8.
药物的跨膜转运.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Home Work 现代科学中的化学键能及其广泛应用 罗渝然(Yu-Ran Luo)
你有过呕吐的经历吗? 你感到胃液是什么味道的?
第十一章 配合物结构 §11.1 配合物的空间构型 §11.2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Synthetic Chemical Experiment
四、标准加入法 (Q=0) 序 号 测定液浓度 c c c 测定液体积 V V V 标液浓度 cS cS cS
第五节 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两种物质的性质 浓度 pH值 共轭酸碱对间的质子传递平衡 可用通式表示如下: HB+H2O ⇌ H3O++B-
利用DSC进行比热容的测定 比 热 容 测 量 案 例 2010.02 TA No.036 热分析・粘弹性测量定 ・何为比热容
液相色谱分析法模块之 任务5 高效液相色谱法 分离原理.
守恒法巧解金属与硝酸反应的计算题.
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
§2.4 典型化合物的红外光谱 1. 烷烃 C-H 伸缩振动(3000 – 2850 cm1 )
FH实验中电子能量分布的测定 乐永康,陈亮 2008年10月7日.
本底对汞原子第一激发能测量的影响 钱振宇
第三节 水溶液的酸碱性及pH计算 一、水的质子自递反应 水的质子自递反应: 水分子是一种两性物质,它既可 给出质子,又可接受质子。于是在水
液相色谱的应用以及方法开发.
实验十八 图谱解析实验 根据谱图,推定未知苯系物的结构
√ √ 习题 1.下列情况引起负误差,且为系统误差的是: (1)砝码锈蚀; (2)滴定过程中从锥形瓶中溅出少量试液;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6.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测定原理及基本构造

2. 了解并掌握高效液相色谱仪(HP1100)的基本构造。 一.      实验目的: 1.   学习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测定原理; 2.   了解并掌握高效液相色谱仪(HP1100)的基本构造。

二.      实验原理: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重要的色谱方法,是在经典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典液相色谱法使用粗粒多孔固定相,装填在大口径、长玻璃管柱内,流动相仅靠重力流经色谱柱,溶质在固定相的传质、扩散速度极其缓慢,柱入口压力低,仅有低的柱效,分析时间长;气相色谱原理类似,流动相为气体,只能分离小分子量、低沸点的有机化合物,配合程序升温可分析高沸点的有机化合物。)弥补了经典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的缺点。

它使用了多孔微粒固定相,装填在小口径短的不锈钢柱内,流动相通过高压输液泵进入高压的色谱柱,溶质在其中的传质、扩散速度大大加快,从而在短时间内获得高的分离能力。可分析低分子量、低沸点的有机化合物,更多适用于分析中、高分子量、高沸点及热稳定性差的有机化合物。由于80%的有机化合物都可以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生物工程、制药工业、食品工业、环境检测、石油化工等行业。

在液相色谱中,分离有机化合物,一般情况下用直接与标准物对照的方法,根据保留时间(t0)的不同进行化合物的定性分析。 根据使用的固定相及流动相的极性不同,分为正相液相色谱和反相液相色谱:固定相为极性,流动相为非极性的液相色谱色谱称为正相液相色谱(固定相为硅胶和氧化镁,流动相为正己烷,醚等);固定相为非极性,流动相为极性的液相色谱色谱称为反相液相色谱(固定相为碳粒和氧化铝,流动相为水、醇等) 在液相色谱中,分离有机化合物,一般情况下用直接与标准物对照的方法,根据保留时间(t0)的不同进行化合物的定性分析。

当未知峰的保留值与某一已知标准物完全相同,则能判定未知峰可能与已知标准物为同一物质,特别是如果色谱柱条件改变,未知峰的保留值与已知标准物的保留值仍能一致,则基本判定是同一物质; 定性分析后,用峰面积进行定量分析。标准物配成不同的标准,测定峰面积,作浓度和峰面积的标准曲线,然后据未知物的峰面积,在曲线上求浓度。

高效液相色谱法按分离机制的不同分为液固吸附色谱法、液液分配色谱法(正相与反相)、离子交换色谱法、离子对色谱法及分子排阻色谱法。 1.液固色谱法 使用固体吸附剂,被分离组分在色谱柱上分离原理是根据固定相对组分吸附力大小不同而分离。分离过程是一个吸附-解吸附的平衡过程。常用的吸附剂为硅胶或氧化铝,粒度5~10μm。适用于分离分子量200~1000的组分,大多数用于非离子型化合物,离子型化合物易产生拖尾。常用于分离同分异构体。

2.液液色谱法 使用将特定的液态物质涂于担体表面,或化学键合于担体表面而形成的固定相,分离原理是根据被分离的组分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中溶解度不同而分离。分离过程是一个分配平衡过程。

涂布式固定相应具有良好的惰性;流动相必须预先用固定相饱和,以减少固定相从担体表面流失;温度的变化和不同批号流动相的区别常引起柱子的变化;另外在流动相中存在的固定相也使样品的分离和收集复杂化。由于涂布式固定相很难避免固定液流失,现在已很少采用。现在多采用的是化学键合固定相,如C18、C8、氨基柱、氰基柱和苯基柱。

液液色谱法按固定相和流动相的极性不同可分为正相色谱法(NPC)和反相色谱法(RPC)。 正相色谱法 采用极性固定相(如聚乙二醇、氨基与腈基键合相);流动相为相对非极性的疏水性溶剂(烷烃类如正已烷、环已烷),常加入乙醇、异丙醇、四氢呋喃、三氯甲烷等以调节组分的保留时间。常用于分离中等极性和极性较强的化合物(如酚类、胺类、羰基类及氨基酸类等)。                     反相色谱法 一般用非极性固定相(如C18、C8);流动相为水或缓冲液,常加入甲醇、乙腈、异丙醇、丙酮、四氢呋喃等与水互溶的有机溶剂以调节保留时间。适用于分离非极性和极性较弱的化合物。RPC在现代液相色谱中应用最为广泛,据统计,它占整个HPLC应用的80%左右。

随着柱填料的快速发展,反相色谱法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现已应用于某些无机样品或易解离样品的分析。为控制样品在分析过程的解离,常用缓冲液控制流动相的pH值。但需要注意的是,C18和C8使用的pH值通常为2.5~7.5(2~8),太高的pH值会使硅胶溶解,太低的pH值会使键合的烷基脱落。有报告新商品柱可在pH 1.5~10范围操作。

正相色谱法与反相色谱法比较表 正相色谱法 反相色谱法 固定相极性 高~中 中~低 流动相极性 低~中 中~高 组分洗脱次序 极性小先洗出   正相色谱法 反相色谱法 固定相极性 高~中 中~低 流动相极性 低~中 中~高 组分洗脱次序 极性小先洗出 极性大先洗出

3.离子交换色谱法 固定相是离子交换树脂,常用苯乙烯与二乙烯交联形成的聚合物骨架,在表面未端芳环上接上羧基、磺酸基(称阳离子交换树脂)或季氨基(阴离子交换树脂)。被分离组分在色谱柱上分离原理是树脂上可电离离子与流动相中具有相同电荷的离子及被测组分的离子进行可逆交换,根据各离子与离子交换基团具有不同的电荷吸引力而分离。

缓冲液常用作离子交换色谱的流动相。被分离组分在离子交换柱中的保留时间除跟组分离子与树脂上的离子交换基团作用强弱有关外,它还受流动相的pH值和离子强度影响。pH值可改变化合物的解离程度,进而影响其与固定相的作用。流动相的盐浓度大,则离子强度高,不利于样品的解离,导致样品较快流出。离子交换色谱法主要用于分析有机酸、氨基酸、多肽及核酸。

4.离子对色谱法 又称偶离子色谱法,是液液色谱法的分支。它是根据被测组分离子与离子对试剂离子形成中性的离子对化合物后,在非极性固定相中溶解度增大,从而使其分离效果改善。主要用于分析离子强度大的酸碱物质。 分析碱性物质常用的离子对试剂为烷基磺酸盐,如戊烷磺酸钠、辛烷磺酸钠等。另外高氯酸、三氟乙酸也可与多种碱性样品形成很强的离子对。

分析酸性物质常用四丁基季铵盐,如四丁基溴化铵、四丁基铵磷酸盐。 离子对色谱法常用ODS柱(即C18),流动相为甲醇-水或乙腈-水,水中加入3~10 mmol/L的离子对试剂,在一定的pH值范围内进行分离。被测组分保时间与离子对性质、浓度、流动相组成及其pH值、离子强度有关。

5.排阻色谱法 固定相是有一定孔径的多孔性填料,流动相是可以溶解样品的溶剂。小分子量的化合物可以进入孔中,滞留时间长;大分子量的化合物不能进入孔中,直接随流动相流出。它利用分子筛对分子量大小不同的各组分排阻能力的差异而完成分离。常用于分离高分子化合物,如组织提取物、多肽、蛋白质、核酸等。

四.      仪器结构: 1.   流动相及储液罐:储液罐用耐腐蚀材料(玻璃、不锈钢、氟材料等);流动相为液体(正相液相色谱常用:乙醚,氯仿,三氯甲烷等作溶剂;反相液相色谱常用:甲醇,乙腈,四氢呋喃和水作溶剂),使用前必须进行脱气,防止气泡产生干扰。 2.    高压输液泵:耐压1-400bar(40-50Mpa),在分析过程中,色谱柱装填5-10微米的固定相,对流动相有很高的阻力,必须在高压条件下才能完成流动相及测试样的穿透。

4. 色谱柱:为不锈钢柱,内有充填物,HP1100为C18柱,辅助有柱温相装置,平衡流动相和室温,减小误差。 3.     进样装置:通常有自动进样、六通阀进样。 4.     色谱柱:为不锈钢柱,内有充填物,HP1100为C18柱,辅助有柱温相装置,平衡流动相和室温,减小误差。 5.  检测器:常用的有紫外吸收检测器(UVD),折光指数检测器(RID),电导检测器(ECD),荧光检测器(FD)。

折光指数检测器(RID),电导检测器(ECD)分别测定柱后流出液的总体折射率和电导率,测定灵敏度低,易受流量和温度的影响,造成较大的漂移和噪声,不适合痕量分析。 紫外吸收检测器(UVD)和荧光检测器(FD)分别测量溶质对紫外光的吸收和溶质在紫外光的照射下的荧光强度,检测灵敏度高,不易受流量和温度的影响,但不能用于测定对紫外光有吸收的流动相,适合痕量分析。

四.      问题讨论 1.    HP1100的C18柱反相液相色谱仪,解释一下通常用来分离什么物质? 2.    紫外检测器有何优点? 3. 用框架图画出HP1100液相色谱仪的构造流程 ,解释各部分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