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说过光合作用的汽车吗,它可能实现吗?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站立歪斜或坐姿不端正、習慣性翹腳、長時 間坐在電腦前都會造成我們脊椎歪曲不直, 脊椎一旦彎曲歪斜,很多毛病會跟著來,所 以可以常常做滾背的動作,可以矯正脊椎, 不用快慢慢作,矯正脊椎自己來。
Advertisements

粮油贮藏特性 一、 粮油化学成分与贮藏的关系 1 、水分 自由水含量低:粮食贮存稳定性高; 自由水含量高:粮食呼吸旺盛,仓虫、仓螨、霉菌大量繁殖,从 而出现粮食霉变、虫害现象。 2 、淀粉:在存储粮食时,淀粉是比较稳定的。 3 、可溶性糖 在粮食储存过程中,受环境高温、微生物作用的影响,粮食中淀 粉、蔗糖等的含量逐渐减少,而一些单糖、麦芽糖的含量不断.
1. 吸菸及會導致的傷害 : ※吸菸的短期立即傷害 : 一、 最大的影響在呼吸道的部分,吸菸會在 肺部、支氣管內積聚有毒物質,使肺部細胞破 壞、肺泡漲大、換氣障礙,導致咳嗽不停、呼 吸困難。 2.
第四章 细胞与细胞工程 第一课时 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新环保法形势下规模养殖与区域性策略 高 洪 涛 生产研制中心 台湾MW-168神奇活水科技公司 绿洲 天 农 环 保 系 列 产 品
3-1 食物中的養分與能量 趣味科學實驗:膨糖的製作 3-2 酵素 重要性 可改變代謝作用反應進行的快慢 成分 蛋白質 影響因素
癸巳年魯班先師寶誕賀誕金 各會員及商號樂助列
南投縣私立普台國小工作報告 時 間:100/11/3(四)9:00~10:30 地 點:校史室 報告人:學務主任鐘勻鈴
九年级化学 下册 横岗中学 周庆明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 营养物质的代谢 江苏大丰南中 殷宝宽.
第四章:生物科學與環境 第二節:生物資源.
初中化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清 的学问
第11章 绿色运输和绿色物流 运输和大气质量的关系
九年级化学 下册.
和 吗? 你喜欢吃 经常吃对身体有益吗?.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單 元 簡 報 生態系多樣性及其重要性.
如果没有植物,地球将失去绿色,动物和人都要饿死。 如果没有动物,生态平衡也难以维持。 如果没有细菌和真菌呢?
生物的新陈代谢.
第三篇 大气与天气、气候 专题八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下雨了,快点跑啊~ 呼哧呼哧…… 体液调节 安静时每分钟呼吸次数只有10几次,为什么奔跑时,呼吸会随之加快?
关于优秀科技辅导员 综合知识问辩的思考 第24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优秀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评审专家组 天津师范大学杨书远主讲.
探究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 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
看考题 谈复习 年高考中光合作用相关考题解析
低碳生活 从我做起! 10级物理系 张羽菲
我國室內空氣品質管理法第一波適法場域輔導設置管理計畫之進度與成效,及第二波預告適法場域與未來之規劃進程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第十二元 化学与生活 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臺北縣政府消防局緊急救護科 救護技術員訓練教材 脊椎外傷病患之處置 主講人:重陽專責救護隊     隊員 李憲賓.
第十章 食品 药品与健康 考点1 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 1 . 食品中的营养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 。它可以分为 和 两类 。
§5-1 生态系统的结构 胡春英.
2.3 氧气.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 必修•第2册
(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和影响.
第二章 分析试样的采取和预处理 上饶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課程名稱:原子量與莫耳 編授教師: 中興國中 楊秉鈞.
合 光 华侨中学 作 用 制作人:凌 通.
光合作用 (第1课时).
第4节 光与光合作用 二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2008、12、14.
光与光合作用(二)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光与光合作用(二)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光与光合作用(二)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说明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说明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 过程与方法:在实验、资料分析、探究等问题讨论中,运用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分享信息的能力。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細數原子與分子 編輯/楊秉鈞老師 錄音/陳記住老師 ◆ 原子量與分子量 ◆ 計數單位─莫耳 ◆ 公式整理 ◆ 範例─莫耳 ◆ 體積莫耳濃度
光合作用的原理 授课教师:申文国.
ATP SLYTYZJAM.
新陈代谢与ATP 去除PPT模板上的--课件下载: 的文字
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4节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5.3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生物组 陈丽芳.
光合作用的概念和意义 光合作用的场所 光合作用的过程 光合作用的研究历史.
生物的新陈代谢 光合作用 课题 光合作用的过程 光合作用的发现 光合作用反应式及 各元素的去向 光合作用的 概念、意义 课 堂 小结
基于高中生物学理性思维培养的实践性课例开发
呼吸作用 SLYTYZJAM.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制作者:靖江市刘国钧中学 薛晓燕.
问1: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有哪些?定义? 问2:你能分别举两例吗? 问3:你能说说四大基本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吗?
檢示動植物組織的過氧化氫酶對分解過氧化氫的催化作用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温州市第十四中学 李雅.
有关“ATP结构” 的会考复习.
光合作用的过程 主讲:尹冬静.
氧化还原反应.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第三章 第五节 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的过程 定海一中 黄 敏.
名师带你学生物 赵沛荣省名师 网络工作室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实验探究 名师解惑 主讲教师:孙 艳.
氧化还原反应 温州第五十一中学 汪淑蕾.
温州中学选修课程《有机化学知识拓展》 酯化反应 温州中学 曾小巍.
第十一章 物理学与能源技术.
FH实验中电子能量分布的测定 乐永康,陈亮 2008年10月7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你听说过光合作用的汽车吗,它可能实现吗?

走进世博概念车——叶子 让我们一同解密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海南中学 吴惠芳 发 现 内 容 光合作用的发现史 发现年代 1923年 光合作用释放的O2全部来自H2O(美国:鲁宾和卡门) 1880年 发 现 内 容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美国:恩格尔曼) 1864年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德国:萨克斯) 1782年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CO2释放O2(瑞士:塞尼比尔) 1773年 植物更新空气需要光照(荷兰: 英格豪斯) 1771年 植物可以更新空气(英国:普里斯特利) 1629年 植物生长需要的物质是水H2O(比利时:海尔蒙特) 光合作用的发现史 公元前3世纪 植物生长所需物质来自土壤(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海南中学 吴惠芳 发现年代

提出问题: 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从哪里来? 一棵小树苗 一棵大树

作出假设: 2000多年前 亚里士多德 假设:植物生长所需营养源于土壤 植物生长在土壤中,植物体是由“土壤汁” 构成的。

1629年,比利时海尔蒙特的实验: 5年内只浇纯净雨水 柳树增重74.47 kg 土壤减少0.06 kg 结论:植物生长所需营养主要源于水

随着人类对空气成分的不断研究和发现 1727年 英国 斯蒂芬•黑尔斯 提出 “植物生长时主要以空气为营养” 1771年,普利斯特利的实验: 结论: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1779年,英格豪斯重复实验 500多次植物更新空气的实验,又有何新发现? 结论:植物体只有在光下、植物有绿叶才能更新污浊的空气。 甲 乙

1785年,明确: 绿叶在光下吸收的是二氧化碳,放出的气体是氧气; 植物吸收的光能哪里去了? 1845年,德国科学家梅耶: 根据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明确指出,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起来 这个化学能储存在哪里?以什么形式存在?

1864年,萨克斯实验: 结论: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

光合作用的场所在哪里? 1880年恩格尔曼 实验: 将水绵(丝状绿藻)和好氧菌制成临时装片 结论: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1897年 法国 佩弗 光合作用 知识生成 尝试描述光合作用的概念并构建出光合作用的反应式模型。 场所 条件 反应物 生成物

CO2 + H2O (CH2O)+ O2 光合作用过程反应式 原料 条件 产物 光能 叶绿体 场所 原料 条件 产物 CO2 + H2O (CH2O)+ O2 光能 叶绿体 场所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请小组讨论完成探究实验 探究课题: 探究光合作用中O2的来源? 提出问题: 光合作用产生的O2来源于H2O还是CO2? 作出假设: 设计实验: 用18O2分别标记H2O和CO2,然后第一组向植物提供H218O和CO2;第二组向植物提供H2O和18CO2,检测两组氧气的放射性 自变量: 18O标记的物质不同 因变量: O2中是否含有放射性 无关变量: 温度、光照、植物的生长状态等

? ? CO2 C18O2 H218O H2O 第二组 第一组 预测1:第一组为O2,第二组为18O2,来自H2O; 预测2:第一组为18O2 ,第二组为O2 ,来自CO2; 预测3:两组既有18O2、也有O2,来自两者。

1941年,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 同位素标记法 实验结论: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水

14CO2 14C3 (14CH2O) 他用14C标记的CO2追踪了光合作用过程中碳元素的行踪,从而进一步揭示了光合作用中复杂的化学反应。 1946年美国科学家卡尔文等人的实验 他用14C标记的CO2追踪了光合作用过程中碳元素的行踪,从而进一步揭示了光合作用中复杂的化学反应。 卡尔文循环 14CO2 14C3 (14CH2O)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2000多年前,亚里士多德 1648年,海尔蒙特 1771年,普利斯特利 1779年,英格豪斯 1782年,谢尼伯 1845年,梅耶 1864年,萨克斯 1880年,恩格尔曼 1939年,鲁宾、卡门 20世纪40年代,卡尔文 现在,大量科学家在研究。。。。。。

德国科学家戴森霍弗、胡贝尔、米歇尔3位科学家测定出了光合作用反应中心膜蛋白一色素的三维空间结构,揭示出电子和能量的传递作用,这一成就在光合作用的研究中迈出了关键一步。他们因此共同获得了1988年度诺贝尔奖。得奖的评语中称“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 美国科家博耶、英国科学家沃克和丹麦生物物理学家斯科是ATP合成酶的研究者,通过ATP的合成与分解,营养物质中的能量就转移到各种需能反应中,满足生物体各种生理、生命活动的需要。三人因此于1997年获得诺贝尔奖。

你来设计: 设计实验证明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供选用的试剂:NaOH溶液、清水、酒精、碘液 在设计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实验设计中应遵循的原则及有关注意事项。供选用的材料与器材数量不限。 供选用的试剂:NaOH溶液、清水、酒精、碘液

暗处理48小时 NaOH溶液 清水 实验组 对照组

碘液 碘液 清水 酒精 实验组 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