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与修饰 第一节 概述 主讲老师: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陈文利.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一章 生命的物质基础 生物体中的有机化合物 上南中学 张正国. 胰岛素 C 3032 H 4816 O 872 N 780 S 8 F e 4 血红蛋白 C 1642 H 2652 O 492 N 420 S 12 牛 奶 乳蛋白 C 6 H.
Advertisements

第四节 RNA 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RNA 的种类和功能 核糖体 RNA ( rRNA ):核蛋白体组成成分 转移 RNA ( tRNA ):转运氨基酸 信使 RNA ( mRNA ):蛋白质合成模板 不均一核 RNA ( hnRNA ):成熟 mRNA 的前体 小核 RNA ( snRNA ):
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的相关计算 广东省德庆县香山中学 伍群艳 H O C H COOH R2 N NH2 C C 肽键 R1 H2O.
Protein Biosynthesis (Translation)
Protein Biosynthesis (Translation)
第五章 核酸化学 nucleic acid.
基础分子生物学.
第 4 章基因的表达 第1节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2012年高考说明要求 考纲解读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Ⅱ 掌握DNA与RNA组成、结构和功能的异同点 理解遗传信息转录、翻译过程的区别和联系以及学会有关图形的识别 学会基因表达过程中有关碱基和氨基酸数量关系的计算、推导.
原核肽链合成终止过程.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翻译) Protein Biosynthesis,Translation
第十二章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翻译) Chapter 12 Protein Biosynthesis,Translation
第二节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第十一章 核糖体(ribosome) 第一节 核糖体的类型与结构 第二节 多聚核糖体与蛋白质的合成 一、核糖体的基本类型与化学组成
第七节 维生素与辅因子.
生命的物质基础.
问 题 探 讨 1.DNA的中文全名是什么? 2.为什么DNA能够进行亲子鉴定? 3.你还能说出DNA鉴定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吗?
第2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教学目标 1. 掌握基因的含义,以及基因、DNA、染色体之间的关系 2. 理解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转录、翻译的含义、过程)
第4章 基因的表达 第1节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第四章 基因的表达 第一节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第20讲 基因的表达 长阳一中 黄家国.
第四章 《基因的表达》.
基因的表达 凌通课件.
蛋 白 质 的 生 物 合 成 Protein Biosynthesis
复习——基因的表达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 第4章 第1节 平冈中学 余 琼.
第四章 基因的表达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第二课时) 高二年级(理) 教师姓名:葛红.
第 11 章 蛋白質合成作用:遺傳訊息的轉譯 Protein Synthesis: Translation of the Genetic Message CATLOG Chemical Formula Figure Table 生化關聯 重要訊息 11.1 遺傳訊息轉譯的過程 11.2 遺傳密碼 11.3 胺基酸的活化:胺醯-tRNA.
第十四章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中心法则指出,遗传信息的表达最终是合成出具有特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这种以mRNA上所携带的遗传信息,到多肽链上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的传递,就好象以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时的情形相似,所以称以mRNA为模板的蛋白质合成过程为翻译(translation)。 翻译过程十分复杂,需要mRNA、tRNA、rRNA和多种蛋白因子参与。在此过程中mRNA为合成的模板,tRNA为运输氨基酸工具,rRNA和蛋白质构成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蛋白质合成的方向为N—C端。
第十一章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翻译) Protein Biosynthesis, Translation
第八章 蛋白质的翻译 1 遗传密码 2 蛋白质合成中使用的RNA 3 核糖体 4 蛋白质合成中使用的20种氨基酸 5 蛋白质合成的生物学机制
第38章 蛋白质合成及转运 *蛋白质是由许多氨基酸聚合的线性分子; *该氨基酸序列由mRNA上的核苷酸序列决定;
第33章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Chapter 13 Biosynthesis of Protein
第十二章蛋白质生物合成 (翻译) Protein Biosynthesis (Translation)
三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的起始.
翻译(translation):mRNA分子中的遗传信息转变为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顺序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翻译(translation)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中心法则指出,遗传信息的表达最终是合成出具有特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这种以mRNA上所携带的遗传信息,到多肽链上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的传递,就好象以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时的情形相似,所以称以mRNA为模板的蛋白质合成过程为翻译(translation)。 翻译过程十分复杂,需要mRNA、tRNA、rRNA和多种蛋白因子参与。在此过程中mRNA为合成的模板,tRNA为运输氨基酸工具,rRNA和蛋白质构成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蛋白质合成的方向为N—C端。
第三节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biosynthesis of protein.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翻译) Protein Biosynthesis,Translation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翻译) Protein Biosynthesis,Translation
第十一章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主讲人:陶芳 副教授. 第十一章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主讲人:陶芳 副教授.
第十二章 核糖体.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翻译) Protein Biosynthesis,Translation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翻译) Protein Biosynthesis,Translation
第12章 核酸与核苷酸代谢 主讲教师:卢涛.
第8章 遗传密码 8.1 遗传密码的基本特性.
ATP SLYTYZJAM.
细菌对抗生素的抗性机制 ——大环内酯类 罗修琪.
确定内部启动子的实验.
第六课 遗传与变异 第三课时 基因的表达.
第四章 基因的表达 第1节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人教版必修2 第4章 基因的表达 第1节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淮安市洪泽湖高级中学:王建友.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淮安市洪泽湖高级中学:王建友.
第二节 DNA分子的结构.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第7章 蛋白质翻译 (Protein Translation).
遗传物质--核酸 核酸分子组成 核酸分子结构.
第十一章 配合物结构 §11.1 配合物的空间构型 §11.2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有关“ATP结构” 的会考复习.
遗传信息的表达—— RNA和蛋白质的合成 乐清市三中 徐岳敏.
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
基因信息的传递.
遗传信息的流动.
第三节 转录后修饰.
电影《侏罗纪公园》中恐龙复活的场景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能不能像电影《侏罗纪公园》中描述的那样,利用恐龙的DNA,使恐龙复活呢?
细胞分裂 有丝分裂.
细胞中的元素和无机物.
讨论:利用已经灭绝的生物DNA分子,真的能够使灭绝的生物复活吗?
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3节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第二课时).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十四章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与修饰 第一节 概述 主讲老师: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陈文利

生物体合成mRNA后,mRNA中的遗传信息转变成为蛋白质中氨基酸排序的过程称为翻译。 翻 译 生物体合成mRNA后,mRNA中的遗传信息转变成为蛋白质中氨基酸排序的过程称为翻译。 条件: 1、  原料 20种氨基酸 2、  能量 ATP和GTP 3、  催化剂: 酶、蛋白质因子、无机离子(Mg+,K + ) 4、  运载工具:tRNA 5、  模板:mRNA(每个A.A由三个碱基确定) 6、  装配机:核糖体(rRNA、蛋白质) 返回

第二节 遗传密码的破译

第三节 遗传密码的几个重要特性 遗传密码: mRNA分子上从5’3’的方向,每三个碱基形成的三联体,组成一个遗传密码子(codon)。

遗传密码表:共有64个密码子,其中61 个是编码氨基酸。其中AUG ↗起始密码子 ↘Met的密码子。 有三个密码子是终止密码子:UAA、UAG、UGA, 这三组密码子不能被tRNA阅读,只能被 肽链释放因子识别。

遗传密码的基本特点(5个性): 1、密码子的简并性 2、密码子的连续性 3、密码子的不重叠性 4、密码子的摆动性 5、密码子的通用性 6、特殊密码子 返回

一个氨基酸具有多个密码子的现象称为密码子的简并性(degeneracy)。 1、密码子的简并性 一个氨基酸具有多个密码子的现象称为密码子的简并性(degeneracy)。 这些编码同一种氨基酸的多个密码子称为同义密码子(synonymous codon) 遗传密码的基本特点

要正确阅读密 码必须按一定的密码框架(reading frame) 从一个正确的起点开始,一个不漏地挨 着读下去,直到碰到终止信号为止。 2、密码子的连续性 要正确阅读密 码必须按一定的密码框架(reading frame) 从一个正确的起点开始,一个不漏地挨 着读下去,直到碰到终止信号为止。 遗传密码的基本特点

3、密码子的不重叠性(non-overlapping) 绝大多数生物中读码规则是不重叠的。少数大肠杆菌噬菌体的RNA基因组中,部分基因的遗传密码却是重叠的。 遗传密码的基本特点

密码子的第一、第二位专一性很强,第三位专一性就弱。 4、密码子的摆动性 P356 密码子的第一、第二位专一性很强,第三位专一性就弱。 已证明,密码子的专一性主要由头两位碱基决定,Crick对第三位碱基的这一特性给于一个专门的术语,称“摆动性” wobble. 遗传密码的基本特点

1966年F.Crick提出的摆动假说(wobble hypothesis)

5、密码子的通用性 遗传密码表属于完全通用 。 返回 遗传密码的基本特点

第四节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一、核糖体(ribosome)是一个复杂的超分子结构 P361 核糖体可以看作是一个大分子的机构,它具有许多精密的配合部分,来挑选并管理参与蛋白质合成的各个组分。它参与多肽链的启动,延长和终止的各种因子的识别。

二、核糖体(ribosome) 原核生物核糖体 5S rRNA, 23S rRNA 50S 34种蛋白质 70S 16S rRNA 30S 21种蛋白质

真核生物核糖体 5SrRNA,5.8SrRNA,28SrRNA 60S 49种蛋白质 80S 18SrRNA 40S 33种蛋白质

二、转移RNA具有特征性结构 tRNA分子上与蛋白质生物合成有关的位 tRNA是氨基酸的搬运工具。 点至少有四个: 1)  3端—CCA上的氨基酸接受位点 2)   识别氨酰—tRNA合成酶的位点 3)   核糖体识别位点,使延长中的肽链 附着于核糖体上 4)   反密码子位点

三、氨酰-tRNA合成酶和它们催化的反应 P363 P364 四、一些氨酰-tRNA合成酶具有校对功能 氨酰—tRNA合成酶 , 酶的专一性表现在: a)      识别氨基酸 b)       识别tRNA(倒L型的三级结构) c)       进行二次核对作用

E.Coli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 总反应式 1.氨基酸的活化: 由高度特异的氨酰-tRNA合成酶 (aminoacyl-tRNA synthetase)催化,反应分两步 总反应式

五、氨酰-tRNA合成酶对tRNA的识别 六、多肽链的合成从氨基末端开始

自甲硫氨酸开始,但并不是以甲硫氨酰-tRNA作起始物,而是以N-甲酰甲硫氨酰-tRNA的形式起始。 七、一个特定氨基酸起始蛋白质的合成 起始氨酰-tRNA的形成(P366) 现已清楚,原核细胞中多肽的合成都有 自甲硫氨酸开始,但并不是以甲硫氨酰-tRNA作起始物,而是以N-甲酰甲硫氨酰-tRNA的形式起始。

在E.Coli和其它原核生物中与这起始密码(AUG)相对应的tRNA是甲酰甲硫氨酰—tRNA(fMet-tRNAf Met),这是起始tRNA。

起始tRNA怎样形成?由甲硫氨酰-tRNA甲酰化 甲酰基 甲酰基转移酶 tRNA Met-tRNA Met N10-甲酰FH4 FH4 (fMet-tRNAf)

Structure of N-formyl-methionyl-tRNA[Met] Differences with other tRNAs

(1)tRNAf Met 带上Met后能甲酰化,是起始tRNA,用于肽链合成的起始。 细胞内有2种可携带Met的tRNA,它们都识别同样的AUG密码子,但它们的一级结构和功能不同。 (1)tRNAf Met 带上Met后能甲酰化,是起始tRNA,用于肽链合成的起始。 (2)tRNAmMet带上Met后不能甲酰化,用于肽链的内部,在肽链延伸中起作用。 所以AUG和GUG是兼职密码子,它们既可以作为起始密码子,作为肽链合成的起始信号,这时与之对应的氨基酸是甲酰Met。另外也可作肽链内部相应aa的密码,这时AUG编码Met,GUG编码val。

SD序列 Shine-Dalgarno发现在AUG的前 方有一段富嘌呤AG区,与30S中的16SrRNA富含嘧啶的区结合 八、多肽合成起始的三个步骤 1、30S-mRNA复合物的形成 此反应须起始因子3(IF3) P位:肽基的结合部位 A位:氨酰基的结合部位 起始密码定位在P位上 SD序列 Shine-Dalgarno发现在AUG的前 方有一段富嘌呤AG区,与30S中的16SrRNA富含嘧啶的区结合

2.肽链的起始: mRNA中的起始密码是AUG,少数是GUG。 起始密码子的上游约10个核苷酸的地方往往有一段富含嘌呤的序列称SD序列(Shine-Dalgarno序列),一般为3~10个核苷酸,它与核糖体16srRNA 3ˊ端的核苷酸序列互补,可促使核糖体与mRNA的结合。

2、30S预起始复合物(IF1,IF2,GTP) 消耗一个高能键 IF1起协助作用,促进IF3,IF2的作用,然后在IF1参与下,mRNA-30S-IF3进一步与fMet-tRNAf,GTP相结合,并释 放出IF3形成 一个30S起始复合物, 30S核糖体—mRNA-fMet-tRNAf。 肽键的合成

SD sequence inactive 70S ribosome 30S initiation complex

GDP + Pi 70S initiation complex

肽链的延长需要一些延长因子或称延伸因子(elongation factor,EF) 3. 肽链的延长: 肽链的延长需要一些延长因子或称延伸因子(elongation factor,EF) 原核生物的EF有EF-T和EF-G两类: EF-T:延伸因子“T”,开始误认为这类延伸因子有肽基转 移酶的活性peptidyl transferase,所以取转移酶的第一个字 母“T” 。 EF-G:这类延伸因子与核糖体结合时需要GTP,当GTP水 解时,这类延伸因子就从核糖体上解离下来,总之涉及 GTP,所以用GTP的第一个字母“G”,EF-G。

EF-T是由Tu和Ts两个亚基组成的二聚体, EF-Ts:s是stable的意思,是稳定蛋白质, EF-Tu: u是unstable,不稳定蛋白质。 EF-Tu直接参加了氨酰-tRNA与核糖体的结合。

肽链的延长包括3步: 氨酰-tRNA进入核糖体的A位 肽键的形成 移位

(1)氨酰-tRNA进入核糖体的A位 这是个比较复杂的过程,需Ts、Tu,还要 消 耗GTP。EF-Tu与GTP和氨酰-tNRA首先形成三元 复合物,才能进入A位。

(2)肽键的形成 通过一个转肽作用(transpeptidation),由肽酰转移酶(peptidyl transferase)催化,使一个酯键变成了肽键,肽基转移酶的活性由核糖体大亚基的23s rRNA承担(肽基转移酶是一种ribozyme)。嘌呤霉素对蛋白质的抑制作用就发生在肽键形成这一步。

(3)移位(translocation) 移位包括三种运动: 空载的tRNA离开P位。 二肽基tRNA由A位移到P位 核糖体沿mRNA的5ˊ→3ˊ方向 移动一个密码子的距离。 移位需要EF-G和GTP。

4.肽链的终止与释放: 释放因子(release factor RF)能识别终止密码子与终止密码子结合。 RF-1:识别UAA和UAG RF1 or RF2 终止密码子 RF-1:识别UAA和UAG RF-2:识别UAA和UGA RF-3:RF-3和GTP形成复 合物,是一种GTP结合蛋 白,可促进核糖体与RF-1 和RF-2的结合。

3、70S起始复合物 30S起始复合物再与50S亚基结合,形成一个有生物学功能的70S起始复合物,同时GTP水解成GDP和Pi,IF1、IF2,被释出。这时fMet-tRNAf占据了核糖体上P位点, 空着的A位点准备接受另一个氨酰-tRNA, 为肽链延伸作好了准备。 肽键的合成

除了fMet-tRNAf外,所有氨酰-tRNA必须与EFTu,GTP结合才能进入70S核糖体的A位。 九、延长阶段中肽键的形成 1、进位 (EF-Ts,EF-Tu,GTP) EFTu先与GTP结合, 再与氨酰-tRNA结合形成一个复合物,再与70S起始复合物相结合,并释放出 EFTu-GDP,EFTu-GDP再与EFTs及GTP反应,重新形成很不稳定EFTu-GDP…… 除了fMet-tRNAf外,所有氨酰-tRNA必须与EFTu,GTP结合才能进入70S核糖体的A位。 肽键的合成

2、转肽 在50S亚基上有肽基转移酶肽酰基从P位点到A位点,同时形成一个新的肽键,需50S上的肽酰转移酶参加。同时P位点上的tRNA卸下肽链而成为无负载的tRNA,A位点上的tRNA所携带的是一个二肽,需较高浓度的K+参加。 肽键的合成

第三个codon进入ribosome的A位 移动是指核糖体沿mRNA(5’——3’)作 相对移动。 3、脱落;移位 (EF-G,GTP) 三种移动: ⑴空载的tRNAf移出 ⑵肽酰- tRNA从A位移到P位 ⑶mRNA移动3个碱基—— 第三个codon进入ribosome的A位 移动是指核糖体沿mRNA(5’——3’)作 相对移动。 肽键的合成

终止因子,又叫释放因子(RF-1, RF-2) RF-1可识别UAA, UAG RF-2可识别UAA, UGA 十一、多肽合成的终止 1、识别终止密码子 终止因子,又叫释放因子(RF-1, RF-2) RF-1可识别UAA, UAG RF-2可识别UAA, UGA 肽键的合成

2、水解 肽基转移酶 RF-1 RF-2能进入A位,诱导肽基转移酶的水解活性R1,R2可能还可以使P位点上的肽酰转移酶活力转变为水解活力,从而使肽酰-tRNA不再转移到氨酰-tRNA上,而转入水相中。 肽键的合成

一旦tRNA从70S核糖体上脱落,该核糖体就立即离开mRNA,解离成50S与30S亚基,这样形成的肽链不一定具有生物活性,还需加工。 3、释放 一旦tRNA从70S核糖体上脱落,该核糖体就立即离开mRNA,解离成50S与30S亚基,这样形成的肽链不一定具有生物活性,还需加工。 肽键的合成

三、肽链合成的速度和能量的消耗 速度 能量 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的过程

速度 原核生物的转录还没有结束,蛋白就早 已开始合成。 原核生物在短时间内能合成大量蛋白质,原因: 1、 翻译过程与转录过程相偶联 1、  翻译过程与转录过程相偶联 2、  一条mRNA链上可结合多核糖体进行连续的几个肽链的合成。 3、  每个核糖体移动速度 15A.A/second 注释:多核糖体—多个核糖体同时翻译同一肽链. cell利用1、2两种方式加快合成速度5A.A/second 多聚核糖体(polyribosome)P311 肽链合成的速度和能量的消耗

5.多聚核糖体(polyribosome, or polysome)

能量 能量由ATP、GTP来提供。 在翻译过程中,GTP与ATP不同,它不涉及任何形成共价键的化学反应之中,所以它不是能量的供体,只能在多种翻译因子与核糖体结合的过程中起作用,一旦GTPGDP,这些因子就释放出来了。 肽链合成的速度和能量的消耗

合成6个A. A oooooo, 至少需消耗多少ATP(每一个A.A均需活化)? 能量 合成6个A. A oooooo, 至少需消耗多少ATP(每一个A.A均需活化)? ①     n个A,A的活化需2n个ATP高能磷酸键。 ②     氨酰-tRNA进位需要n-1次进入A位 GTP——GDP+Pi ③     肽基移位,需要n-1次进入A位 ④     起始复合物 +1GTP 所以,从头合成含n个A.A的多肽至少需 4n-1个高能磷酸键 肽链合成的速度和能量的消耗

(四)蛋白质生物合成所需的能量: 原核生物 aa活化 1ATP(2个~ 键) 起始 1GTP(1个~ 键) 延长 2GTP(2个~ 键)

1、mRNA一般是单顺反子, 一般只有一个起始密码子,一个终止密码子; 四、 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的某些特点 几个主要差别: 1、mRNA一般是单顺反子, 一般只有一个起始密码子,一个终止密码子; 2、一般与5端的第一个AUG就是它的起始密码子; 3、寻找AUG起始密码子的方式不同。真核靠cap(帽子结合蛋白)就结合在5’端 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的过程

(三)真核细胞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真核细胞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与原核细胞相似,但过程更复杂,参加的因子更多。

1.核糖体: 真核细胞核糖体更大,为80S,可解离成60S和40S两个亚基。 2.起始tRNA: 真核生物也有二种携带Met的tRNA,一种携带Met的tRNA为起始tRNA ,即tRNAiMet,起始tRNA携带 Met后,并不甲酰化;另一种用于肽链内部的tRNAMet。 起始密码子: 真核起始密码子总是AUG,它的上游无SD序列,通常把 mRNA上最靠近5ˊ端的AUG定为起始部位, 40S核糖体与 mRNA 5ˊ一端的帽子相结合,向3ˊ一方向移动,以便寻找 AUG密码子,这过程要消耗ATP。

4. 起始因子: 真核细胞的起始因子很多,到目前为止发现的至少有10种,命名为eIF-n,“e”代表真核,有eIF-1,eIF-2,eIF-2A,eIF-3,eIF4A、4B、4C、4D,eIF-5,eIF-6,其中eIF-2是最重要的一种,它是一种帽结合蛋白质(cap-binding protein)它与GTP与起始tRNA结合形成三元复合物,起始翻译。

5.延伸因子和终止因子: 真核细胞的延伸因子为EF-1α和EF-1βr,相当于原核细胞中的EF-Tu和EF-Ts。真核生物的EF-2相当于原核生物的EF-G(EF-2能催化GTP水解,供能,推动位移)。 真核细胞多肽合成的终止只有一种释放因子eRF,可识别3种终止密码子。

蛋白质合成总结 过程 原核生物所需因子 真核生物所需因子 aa的活化 肽链起始 肽链的延长 肽链的终止和释放 折叠和加工 氨酰—tRNA合成酶,ATP,Mg2+ aa的活化 起始密码 Met-tRNAiMet eIF-1~eIF-6 GTP, ATP 起始密码,SD序列fMet-tRNA IF-1,IF-2,IF-3 GTP 肽链起始 EF-1α,EF-1βr,GTP 肽酰转移酶 EF-2,GTP EF-Tu,EF-Ts,GTP K+, 肽酰转移酶 EF-G,GTP 肽链的延长 (1)氨酰—tRNA的结合 (2)肽键的形成 (3)位移 终止密码 eRF GTP RF-1, RF-2, RF-3 肽链的终止和释放 需很多酶和辅助因子参加。 折叠和加工

五、蛋白质合成的抑制剂 嘌呤酶素: 嘌呤酶素的结构与氨酰-tRNA3末端上的AMP残基的结构十分相似。肽酰转移酶也能促使氨基酸与嘌呤酶素结合,形成肽酰嘌呤酶素,其连键不是脂键,而是酰氨键。肽酰-嘌呤酶素复合物很易从核糖体上脱落,从而使Protein合成过程中断。 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的过程

氯霉素只结合70S核糖体,不与80S核糖体结合。 亚胺环己酮只作用于80S核糖体,所以只抑制真核细胞的转译。 五、蛋白质合成的抑制剂 除了嘌呤酶素外,还有许多抗菌素及毒素 可抑制蛋白质合成。 氯霉素只结合70S核糖体,不与80S核糖体结合。 亚胺环己酮只作用于80S核糖体,所以只抑制真核细胞的转译。 氯霉素、四环素、链霉素只抑制原核细胞的转译,但不作用于真核细胞。 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的过程

第五节 多肽链的折叠与加工 新合成的多肽链往往是没有生物学活性的。

第六节 蛋白质投递和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