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與社會第二冊 第八章 臺海兩岸關係的演變.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後冷戰時期中國對東協 戰略研究 口試委員 : 曾復生 老師 吳建德 老師 吳建德 老師 翁明賢 老師 口試時間 :2006/06/21 口試地點 : 淡江大學驚聲大樓 T504 口試地點 : 淡江大學驚聲大樓 T504.
Advertisements

國防通識教育 中共VS「美日同盟」 與對我之影響
溝通理論與兩岸信心建立措施之研究 吳建德副教授 王瑋琦副教授 樹德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學院.
單元九: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第七章 日治時期社會、文藝的新趨向 第一節日治時期的社會變遷
中 國 大 節 慶 陳淑貞.
第8課 我國外交政策 壹、國際政治的基本認識 貳、我國參與國際社會的努力 參、我國的外交現況 肆、如何突破外交困境 影片總覽.
香港與內地的關係 主要貿易夥伴 香港 – 西方技術、轉口貿易市場 中國 – 食物、工業原料、工業產品 緊密資金流通
釣魚台事件 屬於我們的保「釣」運動將持續進行!.
修辭解析 作者:謝佩陵 指導老師:沈老師.
大紅燈籠高高掛 從電影藝術談微觀權力作用 組員: 陳思潓 蘇惠瑄
國內利率之變動 3.25% % 2.036% 年利率(%)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第八章 臺海兩岸關係的演變 彰化高中
軍 警 院 校 簡 介.
第四章 邊緣化危機 報告人:詹家瑋 中 華 民 國 97 年 6 月 5 日.
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 International Covenant on Civil and Political Rights 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國際公約 International Covenant on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Rights.
没错,他们就是 中国最具活力和创富能力大的群体之一——
第九章 戰後臺灣的政治、外交演變 第三節國際局勢與兩岸關係
十、反對運動的成長 綱要: 黨外勢力的躍進 反對運動路線之爭 美麗島事件 美麗島事件與新黨外精英 選舉在台灣政治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性.
第 5 章 戰後臺灣的外交與兩岸關係 一、外交關係的變化 二、兩岸關係的演變.
兩岸關係的演變 中國的對台政策 台灣的中國政策 兩岸互動與未來展望
訓儉示康 司馬光.
國際金融專題 亞太國家的股價和匯率之間的共整合關係 林秉毅 授課教師 :楊奕農老師.
第九章 戰後臺灣的政治、外交演變 第三節國際局勢與兩岸關係
第5章:國際環境 張緯良 世新大學資訊管理系.
公民與社會第二冊 第八章 臺海兩岸關係的演變.
企業願景 經營報告 報表分析 經營介紹 企業概述. 企業願景 經營報告 報表分析 經營介紹 企業概述.
國際衝突與軍事力量 政治大學外交系系主任 李 明 教授.
Database Systems 主講人:陳建源 研究室 :法401
Nokia:廣告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
台灣對中國的投資 WTO 與兩岸經貿投資專題.
節慶教學—國慶日 「國慶日」就是國家的生日 萬丹國小特教班(二組).
四書期末報告-論語 述而篇第四 國三甲 黃瀞儀 指導教授:胡瀚平 105年5月18日.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京都議定書 為了抑制人為溫室氣體的排放,防制氣候變遷,聯合國於1992年地球高峰會舉辦
專題習研電腦科-西藏民族的服飾 西藏長袍、僧衣、西藏的頭飾 中二班朱惠掦製作.
大數據與我 4A 陳駿榜.
今日香港 生活素質 探究議題 「雙非」兒童問題.
GAAP設定與發佈團體 我國: (補充) 1.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金管會)證券期貨局(政府有權)
分題一 主要衝突與和平的訴求 第 2 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衝突及為和平所作的努力 冷戰緩和 ( 年)
 全球暖化 全球暖化的因應之道.
朝鮮 獨立 宣言書 美國 獨立 宣言書 比較 崔然鴻 在美 詩人.
詩經 蔡柳金.
哪些人是管理者? 管理者? 指和一群人工作,並藉由協調他人來完成工作,以便達成組織目標的人
香港如何割讓給英國? 1842年起,香港受英國管治,直至1997年6 月30日. 歷時 155年。 你知道當中的原因嗎?
法學入門 第 1 單元:法學入門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3.0版授權釋出】
經濟學 學經濟.
訓儉示康 司馬光.
數位教學導讀及案例分享 經濟日報產業研究中心 楊璨羽.
電子期刊使用統計 CONCERT 2002 meeting November 13-14, 2002 羅宙康 Springer-Verlag
第 7 章 主要商業功能.
Welcome to Who Wants to be a Millionaire
Chinese Internet Marketing Opportunity
做門徒的挑戰 – 新舊的衝突 歷史、文化、社會、家庭 衝突是因改變而來的現象 問題的所在:新的是什麼?
教育部增置國小圖書教師輔導與教育訓練計畫 圖書資訊教育教學綱要及教學設計小組 設計者:臺北市萬興國小 李惠珍老師
106學年度上學期 學校日 五年級 自然與生活科技 林皎汝 老師.
組長:黃天翀(4A 30) 組員:李澤城(4A 18) 鄭俊謙(4A 4) 陳嘉樂(4A 2)
花王集團.
老美鏡頭下的老臺灣之四 中部篇 圖片來自網路 僅供個人觀賞 感謝原作者無私分享 配樂: 鋼琴曲 回憶
P106.
Introduction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upport Services for Secondary Schools 中學校本課程發展支援服務簡介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econdary)
五.練習2.
NewsWeek No.2 人權修法懶人包 配合高中公民第1冊第3章.
不一樣的房子.
社會﹝第一冊﹞ 單元十一:古早台灣人 單元十二:逐鹿台灣 單元十三:唐山過台灣 單元十四:大船入港.
營運模式.
仙人掌 製作人:陳姿文.李令怡.黃淨雪.
台灣全球運籌發展協會 亞洲供應鏈助理管理師證照課程.
社會領域教學 相關網路資源介紹.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公民與社會第二冊 第八章 臺海兩岸關係的演變

第三節 影響臺海兩岸關係的國 際因素

課程架構 臺海兩岸各自相對政策的依據 影響臺海兩岸關係的國際因素 臺海兩岸關係發展的重要議題 美國對臺海兩岸關係的影響 政治承認議題 臺灣的大陸政策發展依據 中國的對臺政策發展依據 臺海兩岸關係發展的重要議題 政治承認議題 武力威脅議題 政治體制差異 影響臺海兩岸關係的國際因素 美國對臺海兩岸關係的影響 其他各國及國際組織對臺海兩岸關係的影響

一、美國對臺海兩岸關係的影響 由於臺灣位於東亞戰略要津,兩岸關係不僅涉及區域安全議題,更可能對國際權力結構產生相當程度的影響。因此國際社會始終高度關切兩岸關係的發展,其中以美國及同處東亞的日本最具影響力。 美國總統大選專題_對臺影響 美中過招 臺灣議題浮上檯面

(一)臺美關係發展 1950 年韓戰爆發 1979 年美國與我國斷交後 美國派兵協防臺灣,並於 1954 年簽訂《共同防禦條約》,將我國納入圍堵共產主義擴張的戰略體系。 以美國國內法性質的《臺灣關係法》,取代《共同防禦條約》,做為規範往後臺美關係的法源依據,表明美國反對任何企圖以非和平方式來決定臺灣前途、威脅區域和平之舉,也成為美國日後對臺軍售的法源依據。 1950 年韓戰爆發 1979 年美國與我國斷交後 1954 年,我國外交部長葉公超與美國國務卿華勒斯在華盛頓正式簽署《共同防禦條約》。

(二)臺美中三邊關係的發展與意義 冷戰期間 冷戰結束 1. 初期美國與臺灣建立政治 與戰略上的同盟關係,以 牽制中蘇同盟 2. 中蘇決裂之後,美國採取 「聯中制蘇」的戰略,因 而推動美中關係正常化, 雙方陸續簽訂了三個公報 冷戰期間 1. 國際政治體系由「兩極對立 」走向「一超多強」,美國 一方面與中國廣泛合作,同 時也維持與臺灣的實質關係 2. 美國在「一法三公報」的基 礎上,於兩岸關係中扮演平 衡者的角色,以符合其國家 利益 冷戰結束

1972 年美國總統尼克森訪問中國。中蘇決裂後,美國積極推動美中關係正常化,以達成「聯中制蘇」的目標。

美中歷年簽署之三大公報

二、其他各國及國際組織對臺海兩 岸關係的影響 除了美國外,亞洲各國與其他許多重要國際組織,如聯合國、歐盟、東協等,也在兩岸關係中扮演重要角色。 美日安保體系雖以圍堵共產勢力擴張為目的,然而也間接節制中共對臺武力

(一)日本對兩岸關係的影響 影響國家 臺、美、中、日。 1. 1951 年美、日簽署《美日安保條約》,形成美日共同維護日本及遠東地區安全的「美日安保體制」。安保體制歷經數十年的變遷,不但在冷戰期間成功圍堵共產勢力的擴張,亦造就今日美日兩國緊密的同盟關係。 2. 1996 年發表的《美日安全保障共同宣言》,將《美日安保條約》的活動範圍自遠東地區延伸至亞太地區,涵蓋朝鮮半島、臺灣海峽、東南亞乃至於波斯灣地區。在此範圍內,日本均負有支援美軍戰鬥的任務,共同維護亞太區域安全與穩定。間接也節制了中共對臺灣的武力威脅。 說明

補充 臺、美、中、日關係與相關條約 中國 美國 臺灣 日本 《美日安保條約》 《臺灣關係法》 《美日安保條約》 1972年,〈上海公報〉 1979年,〈建交公報〉 1982年,〈八一七公報〉 《美日安保條約》 1978 年,《中日和平友好條約》 1998 年,〈中日聯合宣言〉 2008 年,中日關於全面推進戰略互 惠關係聯合聲明 《臺灣關係法》 《美日安保條約》

(二)聯合國及其周邊組織 影響國家 臺、中 1971 年,聯合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 代表中國席次,臺灣退出聯合國,無法再參加聯合國及其周邊組織的活動。 2.直到 2009年 才得以觀察員身分參加世界衛生組織召開的世界衛生大會。 說明

(三)歐洲聯盟及歐洲議會 影響國家 臺、中、歐洲各國 歐盟各國顧及本身在中國的商業利益,常表態支持「一個中國」原則。 2. 歐洲各國對臺灣大多僅保持商務與文化等方面的交流,盡 量避免因臺灣問題引起與中共的外交衝突。 3. 歐洲議會對臺灣的態度則較友善,多次表達和平解決臺灣 問題的原則,也較關注人權、民主的發展。顯見其較為重 視民主人權的價值而非實質的經濟利益。 1985 年 通過「對臺灣貿易決議案」 通過「臺灣加入關稅暨貿易總協定」及「中國與臺灣加入關稅暨貿易總協定」決議案 1993 年 支持臺灣以觀察員身分參與國際民航組織及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等國際組織與活動 2010 年

(四)亞太地區的國際組織 影響國家 臺、中、日、韓、東南亞十國。 近年來中國積極介入亞太區域性事務,並大力推動「東協加 N」構想,試圖整合東協十國與中、日、韓、印、澳、紐等國,成立全球最大的貿易自由區。 臺灣若被孤立於地區性經貿整合之外,將造成經濟發展與國際地位上的衝擊。

(四)亞太地區的國際組織 臺海兩岸關係主要涉及彼此政治承認與武力威脅等議題,不僅關係人民權益,更牽動了世界各國的政治、軍事脈動。 臺海兩岸間應以人民意願與福祉為依歸,除了爭取平等與互惠的雙贏關係外,同時促進中國轉型為自由民主體制,兩岸關係才能真正邁向穩定與和平發展。 總結

公民論壇:八八水災,美直升機抵臺 你覺得臺灣是否應該接受中國主動提供的直升機救援?為什麼?   2009 年我國發生「八八水災」時,外交部向各國尋求可吊掛重型機具的特殊直升機投入救災行動,接獲美國國務院及美國在臺協會(AIT)通知後,幾天內美國海軍陸戰隊運輸直升機就已抵達空軍基地,這是臺美斷交三十年後,美軍第一次以「人道援助」名義踏上臺灣。至於中國所有的世界上最巨型的直升機「米 26」能否來臺救災?中國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發言人表示:大陸願意提供任何直升機救災,也包括米 26,只要臺灣提出要求,一定會以最快速度投入救災。 資料來源:NOWnews2009/08/16 http://www.nownews.com/2009/08/16/91-2492532.htm 你覺得臺灣是否應該接受中國主動提供的直升機救援?為什麼?

小試身手 為了突破中國在國際社會對我國的箝制,我們已不堅持用「中華民國」加入各項國際組織,改以各種彈性名稱立足國際社會,試圖拓展我國的外交空間。請問下列哪一個名稱迄今仍無法被國際組織所接受使用? (A)中華臺北 (B)中國臺北 (C)臺澎金馬關稅自由貿易區 (D)臺灣 答:(D)